DestinyNet 命理網



專業諮詢首選:命理網論命平台



Page 7 of 7 < 1 2 3 4 5 6 7
議題選項
議題評分
#2221035 - 2023-12-18 00:24:35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三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三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王論品第五之一

爾時國主嚴熾王聞大薩遮尼乾子所說正法,歡喜信受,即時問[11]訊大薩遮尼乾子言:「大師仁慈而能遠涉遊化眾生,道路多難,不審大師,四大調和,氣力安不?眾生易化不?諸弟子眾如說行不?幸蒙大師不恥我國,今得奉見聞說正法,我心歡喜,如見慈母、如饑得食、如渴得水、如裸得衣、如貧得[12]寶、如熱得涼、如寒得火、如盲得視、如聾得聽、如囚得赦、如賤得貴、如迷得返、如學逢師,我心歡喜,亦復如是。」復作是言:「大師當知!我從向來心自思念:『[13]正法難聞、良師難遇、人身難得、諸根難具、正見難生、信心難發、合會難俱、自在難逢、太平難值,如是諸難我皆免離。』今遇大師,如入大海欲採珍寶,得大寶渚。我有所疑悉欲請問,[14]惟願大師賜決所疑!」

時大薩遮尼乾子告嚴熾王言:「隨王所疑今悉可問,我當為王分別解說,除決所疑,令王開解。」

爾時嚴熾王見大薩遮尼乾子聽許問已,心生歡喜而發問言:「大師!何等生法?何等住持?於何法上而有此名?」

薩遮尼乾子言:「大王當知!所言生者,謂諸眾生;言住持者,謂[15]器世間;言眾生者,謂五取陰聚,名為眾生。以何等法名五取陰?謂:色取陰聚、受取陰聚、想取陰聚、行取陰聚、識取陰聚。大王當知!依此五法,說名眾生,說器世間。說眾生者,謂攝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說器世間者,謂攝虛空、地、水、火、風。」

王言:「大師!誰能護此一切眾生?誰能護持此器世間?」

答言:「大王!皆是眾生自業果報,及王國主力能護持。」

王復問言:「大師!云何自業果報能護眾生?」

答言:「大王!有諸眾生自業增上果報力故,而生勝處。而彼眾生於一切物無悋護心,不生彼我、自他之心,一切所須資生之物,不加功力隨念具足,盡其命住安隱快樂,離麁病苦、寒熱、饑渴種種痛惱,亦無惡心[16]迭相加害,亦無欺誑虛妄之心,聚落、城[17]邑七寶莊嚴,常行勝樂妙觸境界,滿足千歲壽盡捨身,而生天上善道受樂。如此所謂北欝單越業護眾生。大王當知!復有眾生依於自業果報力故,生勝妙處,身有光明,飛騰虛空,處禪悅樂,以為美食,不入胎生,壽命無量,住世長遠,如此所謂劫初眾生。大王當知!復有眾生依自業報過去功德勝因力故生世間中,而知敬心尊重父母及家尊長,并[18]諸沙門淨行人等,以為福田,常行善行,作所應作,畏於惡行,常[1]受善持五戒、八戒,而[2]作布施集諸福德。此謂劫初第二時中善根眾生。大王當知!爾時眾生善根滿足,不起諸惡,是故世間未立王法,如是名[3]為自業果報能護眾生。」

王言:「大師!如是業護我已知竟。云何名為國主王力能護眾生?」

答言:「大王!諸王眾生是眾生主,而彼主力能護眾生。」

王言:「大師!彼諸王等何故名王?」

答言:「大王!王者民之父母,以能依法攝護眾生令安樂故,名之為王。大王當知!王之養民當如赤子,[4]推乾去濕不待其言。何以故?大王當知!王者得立,以民為國;民心不安,國將[5]危矣。是故王者,常當憂民如念赤子,不離於心。當知國內人民苦樂,以時[6]安行,知水、知旱,知風、知雨,知熟、不熟,知豐、知儉,知有、知無,知憂、知喜,知老、知少,知病、不病,知諸獄訟、知有罪、知無罪、知輕、知重,[7]於諸王子大臣諸官知有功者、知無功者,如是知者名不離心。大王當知!王於國內如是知已,以力將護,所應與者,及時給與;所應取者,念當籌量;役使知時,不奪民利;禁肅貪暴,民得安樂——是名攝護,名之為王。

「大王當知!王有四種:一者、轉輪王;二者、少分王;三者、次少分王;四者、邊地王。轉輪王者,有一種轉輪王,謂灌頂剎利,統四邊畔,獨尊最勝護法法王,彼轉輪王七寶具足。何等七寶?一者、夫人寶;二者、摩尼寶;三者、輪寶;四者、象寶;五者、馬寶;六者、大臣寶;七者、主藏[8]寶。彼轉輪王如是七寶具足成就,遍行大地無有敵對、無有怨刺、無有諸惱、無諸刀[9]仗。依於正法,平等無偏,安慰降伏。」

王言:「大師!云何名為轉輪聖王統四邊畔?」

答言:「大王!以王四天下得自在故。」

王言:「大師!云何名為獨尊最勝?」

答言:「大王!所出教令無違逆故。」

王言:「大師!云何護法?」

答言:「大王!修十善法,不令邪法殺生等壞,名為護法。」

王言:「大師!云何法王?」

答言:「大王!轉輪聖王以十善道化四天下,悉令受持離十惡業、行十善道,具足成就,名為法王。」

王言:「大師!彼轉輪王依何因得第一夫人寶?云何成就?」

答言:「大王!轉輪聖王依離瞋心不善業故,得夫人寶與己相對,受最勝樂,名為成就。」

「云何名為受最勝樂?」

「大王當知!彼轉輪王夫人身中,常出無價栴檀妙香,口中常出[10]優鉢羅華無價之香,身[11]體柔[12]軟如迦陵伽鳥——迦陵[A1]伽鳥在大海渚,彼諸眾生若有觸彼迦陵伽鳥者,即得遠離身諸疲勞,亦離饑渴并諸憂惱,[13]受最第一無極快樂——轉輪聖王見彼夫人所受快樂亦復如是。

「大王當知!彼夫人身寒時能暖、熱時能涼,世間無人手能觸彼夫人身者。何以故?以離貪心不善業道,依善根因故,一切眾生觀察敬重,如母、如女、如姊妹故,而彼夫人於轉輪王生三種心,何等為三:一者、心常尊奉於王不生異心;二者、心常恭敬於王;三者、心常念轉輪王。何以故?以王能離貪心垢故。

「復次,大王!轉輪聖王夫人寶者,離於[14]女人五種惡法。何等為五?一者、離於女人無志輕躁之心;二者、離貪餘男子心;三者、離於慳[15]嫉妬心;四者、離於非處起貪顛倒之心;五者、轉輪聖王命盡彼亦俱盡。

「復次,大王!彼夫人寶有五種功德。何等為五?一者、知念不違王心;二者、能生千子具足;三者、自然[16]姓尊豪貴;四者、能令住處具足一切資生;五者、若王與諸女人受欲樂時,不起嫉妬、瞋恨、惡心。

「復次,大王!彼轉輪王夫人成就三種功德。何等為三?一者、離惡口;二者、離邪見;三者、若王餘行不在五欲境界不能動心。大王當知!轉輪聖王夫人捨身,生於天上。何以故?以離貪嫉故,如是名為轉輪聖王夫人功德,令王受於最勝上樂。」

王言:「大師!轉輪聖王依何因得彼摩尼寶?」

答言:「大王!轉輪聖王依離瞋心不善業故,得彼第二摩尼珠寶,得受最勝光明資生無上樂故。」

「云何最勝?」

「大王當知!轉輪聖王摩尼珠寶有八種功德。何等為八?第一功德者,彼摩尼寶於夜黑闇放大光明,如秋滿月,光明能照一百由旬,至於夏日眾生患熱,以摩尼寶放光觸身,得清涼故。第二功德者,轉輪聖王若行曠野無水之處,眾生饑渴時,摩尼寶即[17]放八味具功德水,充足饑渴。第三功德者,轉輪聖王有所須者,一切皆從摩尼寶出。第四功德者,彼摩尼寶有八楞相,一一楞中出種種光,謂青、黃、赤、白、[18]頗梨、紅、紫。第五功德者,彼摩尼寶在所,能令一百由旬所有眾生,皆離病苦常得定心,所作善業無空過者。第六功德者,彼摩尼寶所住境界,無諸惡龍能放毒氣,雹風、惡雨傷害眾生。第七功德者,一切山川、[19]溪谷、溝㵎、泉水乾竭悉[20]令還[21]復,樹林、草木、華果枯悴能令滋[1]茂,鉢頭摩等池水華林一切具足。第八功德者,彼摩尼寶所在之處,人民無有疾疫諸毒非時死者,至於畜生:虎、狼、師子、蛇、鼠、貓、狸、鷹、[2]鷂之類相食噉者,不起害心。

「復次,大王!轉輪聖王千子滿足,身體洪壯,[3]勇猛雄傑,降伏世間,隨順王命,能護大法,隨順法行,心能慈愍一切眾生,是名轉輪聖王摩尼寶用,令王得受最上勝樂。」

王言:「大師!轉輪聖王依何因得第三輪寶?」

答言:「大王!轉輪聖王依離瞋心不善業故,得彼輪寶,所[4]住之處自然降伏,得大勝樂。」

王言:「大師!云何名為得大勝樂?」

「大王當知!轉輪聖王所有輪寶具足,能有五種功德。何等為五?一功德者,彼輪寶體純閻浮檀金,具足千輻廣五由旬,顯現世間如第二日輪。二功德者,彼輪寶去飛騰虛空無能障礙,一日能行八千由旬。三功德者,隨順轉輪王心中[5]念欲,詣四天王行四天下——南閻浮提、西[6]拘耶尼、北欝單越、東弗波提——時彼輪寶隨王念處,即飛虛空,在前而去,依彼輪力,四兵象馬及車步等,一切悉皆飛騰而去。四功德者,所有不伏轉輪王者,王若心念,而彼輪寶隨所念處即飛而去,悉令降伏。五功德者,彼輪寶勢無有敵對,一切小王見者降伏,以轉輪王依法修行離瞋心故,是名轉輪聖王輪寶之用,令王受於最勝大樂。」

王言:「大師!轉輪聖王依何因得第四象寶?」

答言:「大王!轉輪聖王依離瞋心不善業故,得於象寶,受於第一最勝乘樂。」王言:「大師!云何名為最勝乘樂?」

「大王當知!彼大象寶猶如良馬,調伏柔[*]軟,隨自在用,降伏他國。七支善住,所謂四足、[7]首及陰、尾,是七種支善住大力,力能堪敵凡象千數,白如凝雪。譬如帝釋伊羅鉢羅象,一切凡象無能現前來嗅香者。大王!彼象能於三處有自在用,所謂虛空、水中、陸地。大王!彼象能速疾行,一日三匝行閻浮提。

「大王當知!彼轉輪王乘象王者,彼時象王[8]與王心同,隨王念處即從而去,行步平正猶如鵝王,不疾不遲、不曲不戾,凡人中行不令驚怖,乃至女人有摩觸者,心不瞋嬈。至鬪戰時,極能現大兇害之相,不可侵近。行、住、坐、臥、眠、食、拘繫,一絲能[9]掣牽挽去住,隨順無違,是名轉輪聖王象寶之用,令王受於最勝乘樂。」

王言:「大師!轉輪聖王依何因得第五馬寶?」

答言:「大王!轉輪聖王依離瞋心不善業故,得彼馬寶,受最迅疾第一乘樂。」

王言:「大師!云何迅疾?」

「大王當知!彼馬寶者,色白如彼拘牟頭華,天旋輪文遍滿身相,不大、不小、不高、不下,身體[10]正足,心性柔[*]軟,善能調伏,如[11]帝釋王婆羅何馬隨意去住,一日三遍行閻浮提,無疲勞想。大王當知!如是名為轉輪聖王馬寶之用,令王受於第一迅疾上勝乘樂。」

王言:「大師!轉輪聖王依何因得第六大臣寶?」

答言:「大王!轉輪聖王依離瞋心,得大臣寶,令王閑遊,得受第一無事勝樂。」

王言:「大師!云何無事第一勝樂?」

「大王當知!彼大臣者,代王理政一如王心,憂國忘身,不營私務,念護百姓,如養雙目,隨王所念,如念即辦,不礙不著,修行正道,離於非法,隨時隨處不行惱害,正依王命行十善法,不違善行,不違如法,不違如法義,皆能具足。大王當知!如是名為轉輪聖王大臣寶用,令王得受第一勝樂。」

王言:「大師!轉輪聖王依何因得第七主藏寶?」

答言:「大王!轉輪聖王依離瞋心不善業故,得主藏寶,滿王願心安隱受樂。」

王言:「大師!云何滿足安隱受樂?」

「大王當知!彼主藏寶有大功德,一切諸山、深㵎、幽谷、曠野、川澤、丘陵、[12]堆埠、坑坎高下不平之處,能以金剛寶、因陀羅寶、摩羅迦多寶、馬瑙寶等一切珍寶以用填滿,而寶不盡,何況金、銀、琉璃、[13]頗梨不在數者。彼主藏寶心常歡喜,無諂曲相,無異心相,不生他惱,一切見者心皆歡喜。大王當知!如是名為轉輪聖王主藏寶用,令王滿足一切願樂。

「大王當知!轉輪聖王具足如是七寶用故,王四天下及諸龍王、二種天王——謂四天[14]下、三十三天——共[15]天帝釋分座而坐,以依離一瞋恨、惡心、不善業道,得如是等七寶具足,受用勝樂,何況具足行十善道!

「大王當知!轉輪聖王復有七[16]種名為[17]軟寶,所有功德少前七寶。何等為七?一者、劍寶;二者、皮寶;三者、床寶;四者、園寶;五者、屋舍寶;六者、衣寶;七者、足所用寶。」

王言:「大師!云何轉輪聖王第一劍寶,有何等用?」

「大王當知!彼劍寶者,轉輪聖王所王國內,若有心念違王命者,時彼劍寶即從虛空飛往詣彼,彼諸小王見即降伏,拜問劍寶,而彼劍寶不起殺心害[18]一眾生,是[19]名轉輪聖王劍寶功德,一切國土不加刀[1]仗,自然隨順。」

「大師!云何轉輪聖王第二皮寶?」

「大王當知!彼轉輪王所有皮寶者,海龍王皮出大海中,大海商主所持奉獻轉輪聖王。彼皮寶身廣五由旬、長十由旬,體淨鮮潔,光曜白日,火燒不焦,水漬不爛,猛風摧岳,吹不能動,體[2]含溫涼,能却寒熱,隨王去處皮寶亦去,而彼皮寶隨轉輪王所有士眾,滿十由旬遍覆其上,能作屋舍,充足一切人眾所居,而彼人眾各得別屋,不相[3]防礙,是名皮寶功德之用。」

「大師!云何轉輪聖王第三床寶?」「大王當知!彼轉輪王所有床寶,立能平正安隱不動,不高不下、不廣不[4]狹、不長不短、[5]不坤不垤、不堅不[*]軟、不澁不滑,柔[*]軟得所。若王入禪坐彼床寶,即入解脫禪定三昧;若王欲起貪、瞋、癡心,坐彼床寶即時俱滅;女人見王坐寶床者,即皆得離貪、瞋、癡心,是名床寶功德之用。」

「大師!云何轉輪聖王第四園寶?」

「大王當知!彼轉輪王若欲入於禪定之時,入彼園中即得定心;若王欲受五欲樂時,入彼園中,依王所行善業功德,諸天界中所有可樂,華果、諸鳥、泉水、流水、池水、河水、妓樂、歌舞、戲樂之具,於彼天中自然隱沒,現於王前。時轉輪王亦如諸天受諸欲樂,是名園寶功德之用。」

「大師!云何轉輪聖王第五舍寶?」

「大王當知!彼轉輪王若入彼屋,欲見日月[6]彼諸星宿,即彼屋內一切悉見;[7]彼天宮殿所有種種殊異珍翫,悉見無礙;彼諸天中所作[*]妓樂,屋中悉聞;即離憂惱一切疲勞,於睡眠中極受快樂。於其睡中,夢見種種希妙瑞相。寒時暖風,柔[*]軟香美;熱時涼風,清冷適悅,受快觸樂。夜二分眠,第三分起,遠離睡眠,起受法樂,第四分中說法教化,是名舍寶功德之用。」

「大師!云何轉輪聖王第六衣寶?」

「大王當知!彼轉輪王所有衣寶,無如世間絹布絲縷,縱橫文章第一柔軟,一切塵垢不能點污,著彼寶衣,即離寒熱、饑渴、病瘦、憂惱、疲極。大王當知!而彼衣寶,火不能燒,刀不能割,水不能爛,是名衣寶功德之用。」

「大師!云何轉輪聖王足所用寶?」

「大王當知!轉輪聖王足所用寶者,所謂鞾等,若王著者,涉水不沒,如行陸地;入火不燒,如清涼池。王欲遊行,步受戲樂,雖復遠行百千由旬,不覺疲極,是名足寶功德之用。

「大王!是名轉輪聖王七種[8]軟寶,是十善中少分習氣功德果報,非正具足十善業道。」

王言:「大師!云何名為遍行大地無有敵對?云何名為無有諸刺?云何名為無有諸惱?云何名為無有刀[*]仗?云何名為依於正法?云何平等?云何名為安慰降伏?」

答言:「大王!遍行大地無敵對者,以遍大地得自在故。無諸刺者,以無惡對怨敵刺故。無諸惱者,不以強力威逼人故。無刀[*]仗者,離於刀仗不行損害故。依正法者,以離非法貪瞋癡,使行於正法,化愚闇故。平等者,等慈眾生,如念一子不偏護故。安慰降伏者,餘王眾生各各住處,不移不奪安隱住故。何以故?大王當知!轉輪聖王王四天下,彼時彼處所有城邑,有諸小王。彼諸小王迎轉輪王,而作是言:『大王當知!此諸大地如是安隱、如是滿足、如是大豐、如是大樂、如是無病,衣服、飲食自然而得,無諸苦惱,多諸眾生、人民、象馬,一切滿足,皆是大天聖王所有,隨王受用。我等隨順大王教命,無敢違逆。』時轉輪王告諸王言:『汝諸王等,各安汝國,我來為汝,不為國土。汝等當依正法行化,莫依邪法,依平等心,莫依偏心。汝等國內,若邪法起速除滅者,是順我命,名[9]受汝國;若不除滅,我當與汝極大重罪。』大王當知!如是名為轉輪聖王護諸眾生。諸小王者,謂少分王、次少分王、邊地王,彼[10]二種王隨順轉輪聖王教令。大王當知!如是名為大地國主王化眾生。」

王言:「大師!諸餘小王依何等法,治國養民得為如法?」

答言:「大王!諸小王等,依王論法,以道治國,護諸眾生,除轉輪王。何以故?轉輪聖王出在世時,彼時眾生離諸不善[11]惡貪法心,離顛倒貪心,離邪見心,[12]彼彼諸國無有非法屠獵師等。何以故?依法王法,明識罪福,心不迷悶,不疑於法,動則合理,不生過非故。大王當知!如是名為轉輪聖王依自業力功德護持於彼世,時諸小王論一切不行。」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13]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21038 - 2023-12-18 00:29:23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四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四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王論品第五之二

王言:「大師!於何時中,諸小王等行王論法?」

答言:「大王!於末世時,轉輪聖王隱沒不現,正法不行,邪法競興,眾生心惡起三種過:一者、樂於非法貪心;二者、起於顛倒貪心;三者、邪法羅網纏心。彼諸小王自無智慧,退失明解,是故聖人說諸小王治國論法,為行正法護世眾生。」

王言:「大師!云何名為樂於非法貪心?」

答言:「大王!於十不善惡業道中生於樂心,是名樂於非法貪心。」

「云何名為顛倒貪心?」

「自己手力得諸資生,依時節得、依正法得、依如法得,不生足心,更求他財,如是名為顛倒貪心。」

王言:「大師!云何名為邪法羅網之所纏心?」

答言:「大王!於諸外道非義論中起義[1]論想;於無益論生利益想;於非法中生是法想;於末世時,非是智者所作論中以為正論,生於信心,熏修邪見,以為福德,是名邪法羅網纏心。」

王言:「大師!以何等法名為王論,令諸小王依彼論法[2]治國理民,是名如法能護眾生?」

答言:「大王!離諸顛倒貪欲之心;離諸顛倒瞋恚之心;離諸顛倒愚癡之心,依對治、依實體、依差別、依利益。依對治、依實體者,對所治法,所謂名為不貪善根、不瞋善根、不癡善根。云何能起所治法、能治法?所治法者,謂:放逸心及無慈心;能治法者,謂:行法行王,不放逸心、大慈悲心,知身無常、資生無常,善自觀身,見諸過失,能如實知,如[A1]是遠離受用資生,行法行王,雖得自在不行非法,如是名為不放逸心。

「大王當知!依王論法,不應得物,得不應取;所應得[3]者,非時不[4]敢取。若依時節應得之物,於貧窮人不逼惱取。至於[5]儉難、賊難、[6]返逆難、相害難——如此難時,當起慈心不避危害,護諸眾生。於貧窮者施與衣食、於惡行者教以善法,是名[7]慈心。大王當知!依此二法,是則名為行法行王,正護眾生,不放逸心、大慈悲心。」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有慈悲心,云何而能治彼惡行諸眾生等?」

答言:「大王![8]彼法行王若欲治彼惡行眾生,先起慈心,智慧觀察,思惟五法,然後當治。何等為五?一者、依實非不實;二者、依時非不時;三者、依義非無義;四者、依柔[9]軟語非麁獷語;五者、依慈[10]心非瞋心。」

王言:「大師!云何依實非不實?」

答言:「大王!如法詰問,取其自言,依實過治,不依不實,是名依實非不實。」

王言:「大師!云何依時非不時?」

答言:「大王!王有力時,彼違王命,應治其罪;若王無力,應止不治,是名依時非不時。」

王言:「大師!云何依義非無義?」

答言:「大王!當問前人,何心起罪?若從惡心,應如法治;若非惡心,不應治罪,是名依義非無義。」

王言:「大師!云何柔軟非麁獷語?」

答言:「大王!知此眾生所犯王法,但應呵責不合餘治,應[11]如其過正說不隱,善說[12]苦言。如是呵責、非不呵責,是名[*]軟語、非麁獷語。」

王言:「大師!云何慈心非瞋心?」

答言:「大王!智者知此非但呵責,斷此罪過,除却斷命,不得割截手、腳、眼、耳、鼻、舌,依於大慈大悲之心,聽繫閉牢獄,枷鎖打縛,種種呵責,奪取資生,驅[13]擯他方,為令改悔,非常惡心捨此眾生,是名慈心,非瞋心。」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云何如是苦他眾生,繫閉打縛,驅擯他方,而復說言有慈悲心?二法相違。云何名為行法行王?」

爾時大薩遮尼乾子告言:「大王!如此之義,我今為汝說於譬喻。大王當知!譬如父母於惡行子,為念子故,欲令改悔,方便苦治,除不斷命、不壞諸根,餘打罵等隨心苦治,不名捨心、不名惡心、不名惱心,以念子重,為令改悔更不作故;而彼父母不名非法,名為念子,不失慈心。大王當知!行法行王,治諸一切惡行眾生,亦復如是,慈心重故,為令改悔,除却斷命,不壞諸根,生大慈心,起大悲心,繫閉、打縛、惡口、呵罵,奪其資生,驅擯他方,為令改悔,捨惡從善,亦令其餘念惡眾生不作非法,非常惡心捨此眾生,亦不故心為惱眾生而行苦切,如是名為行法行王,以慈悲心行惡口等治罪眾生,不名非法、不失慈心。是故二行名雖有[14]返,而不相違。」

王言:「大師!何等是惡行眾生?」

答言:「大王!惡行眾生略說有五,如是應知。何等為五?一者、於王無利益眾生;二者、[15]迭共作無利益眾生;三者、起逆眾生;四者、邪行眾生;五者、邪命眾生。

「大王當知!於王無利益眾生有十一種。何等[16]為十一?一者、[17]返逆眾生;二者、教他[18]返眾生;三者、與王毒藥眾生;四者、奪王資生眾生;五者、破王所應作事眾生;六者、侵奪王妻宮女眾生;七者、違王命眾生;八者、出王[19]密語眾生;九者、覘伺國土眾生;十者、罵王眾生;十一者、毀呰王眾生,如是等。大王當知!是名於王無利益眾生。

「大王當知![*]迭共作無利益眾生者,有十種。何等為十?一者、[*]迭共相殺眾生;二者、[*]迭相劫奪眾生;三者、[*]迭相侵妻眾生;四者、虛妄證他眾生;五者、虛妄誑他眾生;六者、壞他親友眾生;七者、惡口罵他眾生,八者、惡業[1]斗秤欺誑損他眾生;九者、迭相毀呰眾生;十者、迭相焚燒眾生。大王當知!如是等名迭共作無利益眾生。

「大王當知![2]返逆眾生者,謂諸邊地、城邑、小王、聚落主等,不臣根本大王教命,如是名為[*]返逆眾生。」

「大王當知!邪行眾生者,謂無戒眾生。何等無戒?所謂:具足諸惡律儀,屠兒、獵師,畜養猪、羊、鷄、犬、鵝、鴨、猫、狸、鷹、鷂,釣射魚鼈,造諸羅網、火坑、毒箭,劫奪虫獸,斷害他命,自恣作惡,如是名為邪行眾生。

「大王當知!邪命眾生者,所謂出家剃除鬚髮,斷諸資生修無著行,著諸種種異相衣服,不護禁戒起種種見,行諸異行種種方便,求諸利養非法活命,各各不能自法中住,如是名為邪命眾生。」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云何治彼五種眾生?」

答言:「大王!行法行王,治彼罪人不斷其命,不行割截眼、耳、鼻、舌、手、足身根,有三種治法。何等三法?一者、呵責以為治罪;二者、奪其所有資生以為治罪;三者、牢獄、繫閉、枷鎖、打縛、呵罵、驅擯以為治罪。隨彼五種作惡眾生,上中下罪三種法治,是名行法行王治彼五種作惡眾生。」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云何治彼於王作無利益眾生?」

答言:「大王!如是罪人除不斷命、不壞諸根,得繫閉、牢獄、枷鎖、打縛,奪其資生、驅擯他處以為治罪。大王當知!如是名為行法行王治彼於王作無利益眾生之罪。」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云何治彼迭共作無利益眾生?」

答言:「大王!除不斷命、不壞諸根,得繫閉牢獄、枷鎖、打縛,不得全奪所有資生,六分之中奪其一分,驅擯他處。大王當知!如是名為行法行王治彼迭共作無利益眾生之罪。」王言:「大師!行法行王云何治彼起逆眾生?」

答言:「大王!行法行王先以善言如法開示,若聞王命即捨逆心,請罪王所者,王放大恩恕其重罪,依其國土王領之處,不減、不奪亦不驅出。何以故?為令知王有三種事故。何等三事?一者、有信;二者、有恩;三者、大力。未降伏者為令降伏,已降伏者令不更作,欲[3]返逆者令不敢起。大王當知!彼有罪人得[4]免其罪,還伏王位,人民安隱,彼如法王,得福無量,善名流布。若彼罪人聞大王命不肯伏罪,當加重治,不得斷命,不壞諸根,盡奪資生、國土、人民,驅擯他處。何以故?為餘眾生不起逆故。大王當知!如是名為行法行王治彼起逆眾生之罪。」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云何治彼邪行眾生?」

答言:「大王!如是惡人不得斷命,不壞諸根,不得驅擯,不得奪其資生之物,[5]惟呵責治罪,而作是言:『若汝更作如是如是事者,與汝重罪。』是名行法行王治彼邪行眾生之罪。」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云何治彼邪命眾生?」

答言:「大王!應當隨順如法僧眾。大王當知!若彼比丘破戒邪見,不依正法如實修行,邪命自活者,僧當和合,喚令現前,取其自言。彼若自引所作是罪,隨犯輕重當如法治。若彼比丘拒違僧命,不從師友善知識語,惱亂眾僧不得修道者,若彼國[6]主是法王者,僧當往語令王教勅,順從僧命。爾時行法行王先應喚彼破戒比丘,善言勸喻,令順僧命,若其不從,當集二眾現前對實。若得其罪,助如法眾,治彼比丘,不得斷命,不得割[7]壞一切諸根,不得[8]囚閉,不得枷鎖,不得撾打,不得脫袈裟,不得奪其資生之物,得呵責,得驅擯。

「大王當知!若有二眾朋黨諍訟,依破戒、依邪見、依顛倒邪行、依種種邪命,起種種異諍、種種異說、種種異語。行法行王若自知法、若自知義,應當如法斷彼諍事。若彼國王闇鈍無[9]知,不自知法、不自知義、不知正法、不知邪法、不知如法眾、不知非法眾、不知如法語、不知非法語,爾時彼王應問國內大德沙門知法、知義、有大智慧、常行正法利益眾生、善知斷諍、能如法語者,問其正法知犯非犯。如是知已,然後如法為滅彼諍。大王當知!如是名為行法行王治彼邪命眾生之罪。」

王言:「大師!若彼國王闇鈍無智,國內多諸沙門、婆羅門,所行各異,互相是非,各各自言:『我是沙門修正道者,能利眾生,我是福田應受供者。』如是各各互相是非。云何得知是真沙門、非真沙門,是正道、是邪道,是如法語、非法語?」

「大王當知!有大沙門釋迦子出家為道,得神通證,有大名稱如來、應、正遍知,彼諸弟子比丘、比丘尼於彼瞿曇法中住者,是真沙門,能行正道利益眾生,是福田者,能知正法,是如法語者。大王當知!除彼沙門瞿曇法外,餘諸一切婆羅門等,是名邪道,非實沙門,非法語者,不應取語。何以故?大王當知!彼無[1]正法,云何能得如法之語?」

[2]王言:「大師!若彼國王闇鈍無智,不知王論,不行正法,自在作惡,是國王罪誰應當治?」

答言:「大王!彼王自身自罪自治。」

王言:「大師!云何自身而自治罪?」

答言:「大王!彼王當依二法自治。何等二法?一者、依自力;二者、依[3]外力。依自力者,彼王應當如是思惟:『我今所行為是放逸、為非放逸,為有慈心、為無慈心,為是應作、為不應作,為是善業、為是惡業。』若知所作是不應作、是惡業者,即止不作,生慚愧心,悔過自責,畏惡名稱,畏[4]墮惡道,當依二法護惜自身。何等二法:一者、放逸;二者、無慈悲心。如是名為依自智力自罪自治。若王無智不能如是自思惟者,應於國內處處推求有大智慧、[5]善知王論、常行正法、能如實語諸沙門等,王應自往彼沙門所,若不自往,當遣大臣、王子、貴人、人所重者,詣彼沙門宣王渴仰尊重之心,將至王所。若彼來者,王應迎[6]送、禮拜、問訊,盡恭敬心、盡尊重心問沙門言:『何等善行?何[7]等惡行?[8]行何等法能有利益?行何等法無有利益?我心闇鈍,無有智慧,願為我說。』時彼沙門應當為王廣說過去行法行王所行之法、諸王論法,以柔[*]軟語語彼王言:『如是如是[9]法應當奉行,有大利益,謂十善法,不殺生等;如是如是法不應行,無有利益,謂十惡法,如殺生等;如是如是等是行法行王所行之法,王今不知,應捨十惡等惡行法,應行十善等善行法。』聞已受持,如法改悔,若能如是,名依外力自罪自治。」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云何護器世間?」

答言:「大王!行法行王不焚燒、不破壞、不澆灌,是名護器世間行。何以故?一切皆是作不善業。是故行法行王不應焚燒、破壞、澆灌。城邑、聚落、山林、川澤、園觀、宮殿、莊嚴樓閣,一切行路及諸橋梁、自然窟宅,一切穀、[10]豆、麻、麥、花果、草木、叢林,不應焚燒、不應破壞、不應澆灌、不應[11]斫伐。何以故?以彼諸物皆共有命畜生等有,無不用者,而彼眾生無有罪過,不應損其所受用物,令生苦惱。又彼一切外樹林等,諸善淨天、一切鬼神皆悉共有,於中受用,屋舍、宮殿、莊嚴樓觀諸天共住;又彼園池、屋舍、宮殿、莊嚴樓觀,一切水陸有命諸虫悉皆共用,所謂雀、鼠、鷄、狗、鳩、鴿、鸚、鵡、象、馬、牛、羊、猫、狸、蛇、蝎、鵝、鴨、魚、鼈、乃至一切微細諸虫所共受用。行法行王與諸眾生共依止此器世間活,不應破壞,如是名為行法行王護器世間安樂眾生。」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無量諸天侍從護王,天力自在能護於人,云何而言人能護天?」

答言:「大王!行法行王能與彼天正命淨食,所謂為說如來正教、甘露法門、禪定解脫、十善道等,令其得離諸惡道苦,以是為護;除諸不善殺生鬼等。何以故?攝在惡命自活眾生分故。是故行法行王即身能集無量功德,資益現在、未來,復能集諸善果。大王當知!行法行王不應焚燒、破壞、除滅如來塔廟,及諸沙門淨行人等房舍、[12]窟宅、資生之物,園觀、樓閣、樹林、華果亦不應取,亦不應[13]貸,除欲為利佛法僧者。」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所有臣佐、宰官、禁司,不憂國計但求利己,或從私忿以害公政,或受貨[14]財以[15]抂治道,增長百姓迭相欺亂,以強[16]陵弱、以貴輕賤,以富欺貧、以曲[*]抂直,富者獲申、貧者受屈,諂侫宰政、忠賢隱退,或時在朝懼危自默,或行求財貨用安[17]己,百姓貧苦不堪充濟,厭苦思亂不聞王命,斯由臣吏不行忠節,欺上亂下,冒受王祿,如是之人攝在何等眾生數中?」

答言:「大王!如是惡人攝在劫奪眾生數中,上品治罪。何以故?大王當知!以其受王名官重祿,捨公念私,不存公政,禍亂之生莫不由之,此是國之最大惡賊。王是法王,不得斷命,是故攝在劫奪數中,上品治罪。」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國內若有不孝眾生,不念父母生養之恩,捨背父母,與妻子居,所有衣食、病瘦、[18]醫藥念給妻子,不與父母。父母衰老,出入無力,曾不生憂,親近扶侍,於其妻子晝夜不離。得一美味,不敢自噉,持與妻子;或偷父母所有財寶,私共妻子歡樂食噉。父母善言,不肯隨順;妻子惡語,信用無捨。或為妻子呵罵父母,或共親族母女、姊妹、尊卑、上下行於婬欲,無慚愧心。如是眾生,攝在何等眾生數中?」

答言:「大王!如是惡人,攝在劫奪眾生數中,上品治罪。何以故?大王[19]當知!父母恩重,至心孝養猶不能報,何況棄捨、[20]違逆教命?是名世間最大[1]劫賊。」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國內有人放逸無慈,於其妻子、奴婢、眷屬能行不忍,非法驅使、非時驅使,不應作者強逼令作,至於打罵,無過能行,衣食不充,眠臥無所,喚不及應、走則嫌遲,出言常罵如似怨家。如是之人攝在何等眾生分中?」

答言:「大王!攝在邪行眾生分中,中品治罪。何以故?大王當知!居家資生奴婢共報有其半分,自分衣食恣意著噉,奴婢之分護惜不與,[2]設令給與不依時節,應多與少常令不足,是名世間最大邪行。」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國內有人於佛法僧作不利益,焚燒、破壞塔寺、形像及諸經書,惡言毀呰,言:『造作者,無有福利;[3]其供養者,虛損現在,無益未來。』或嫌塔寺及諸形像妨礙處所,破壞、除滅,送置餘處。或破沙門淨行人等房舍窟宅,或取佛物、法物、僧物、園林、田宅、象馬、車牛、驢騾、駱駝、奴婢、僮僕、衣服、飲食、金銀、琉璃、車𤦲、馬瑙一切珍寶。或捉沙門策役、驅使,責其發調,罷令還俗。或時輕心,弄諸沙門;欲為戲笑,不備時供;虛誑請喚,不與飲食;設與飲食,不及時節,與非法食。或時輕賤、毀[A2]呰、罵詈、惡言、誹謗。或以杖木、土塊、瓦石及自手[4]捲打諸沙門,或捉刀[5]槊、弓箭、[6]鉾戟斫射傷害,或推水中、或推火中、或推山[7]𡼏、坑陷之中,或放象、馬、虎、狼、師子、惡狗毒獸傷害其身。如是惡人攝在何等眾生分中?」

答言:「大王!如是惡人攝在惡逆眾生分中,上品治罪。何以故?以作根本極重罪故。」

王言:「大師!何者根本罪?」

答言:「大王!有五種[8]罪,名為根本。何等為五?一者、破壞塔寺,焚燒經像,或取佛物、法物、僧物,若教人作、見作助喜,是名第一根本重罪。若謗聲聞、辟支佛法及大乘法,毀呰留難、隱[9]蔽覆藏,是名第二根本重罪。若有沙門信心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染衣,或有持戒、或不持戒,繫閉牢獄、枷鎖打縛,策役驅使、責諸發調,或脫袈裟逼令還俗,或斷其命,是名第三根本重罪。於五逆中若作一業,是名第四根本重罪。謗無一切善惡業報,長夜常行十不善業,不畏後世,自作教人堅住不捨,是名第五根本重罪。大王當知!若犯如是根本重罪而不自悔,[10]決定燒滅一切善根,趣大地獄,受無間苦。大王當知!以王國內行此不善極重業故,梵行羅漢、諸仙聖人出國而去,諸天悲泣,一切善鬼、大力諸神不護其國,大臣相殺,輔相爭競,四方逆賊一時俱起,天王不下,龍王隱伏,水旱不調,風雨失時。諸龍皆去,[11]泉流河池悉皆枯[12]涸,草木焦然,五穀不熟;人民饑餓,劫賊縱橫;迭相食噉,白骨滿野;疫[13]毒疫病,死亡無數。時諸人民不知自思所作是過,而怨諸天訴諸鬼神,是故行法行王為救此苦行治罪法。」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若無染心、無惡心者,何故不得慈心斷命、割截諸根?」

答言:「大王!行法行王以無染心、無惡心[14]故,不能得起如是心念:斷眾生命、割截諸根。何以故?彼法行王見彼眾生至於死時,依自業過生瞋恨心,死已命斷生惡道中,惡心隨逐,長夜不斷,是故行法行王不行斷命、不壞諸根。何以故?此事難故。若斷其命、割截諸根,一作已後不可[15]收故,繫閉、枷鎖、打縛、呵罵等非永棄捨,是故佛聽。行法行王為護眾生,若斷其命、割截諸根,不名滿足護眾生者。大王當知!斷眾生命、割截諸根最是世間大怖畏事故,佛不聽行法行王作如是事。」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國內人民所應輸王課調物者,為是王物、為是他物?」

答言:「大王!非王自物、亦非他物。何以故?他自手力能作能得,是故非王自己有物;非他物者,以王能護彼眾生故,是故非是一向他物。彼眾生等立如是法,是故輸王,王應得分,非是他物。」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若有人民應輸王物而不輸王,彼民為是偷盜王物、為非偷盜?」

答言:「大王!非偷王物。彼民貪惜,欺王不輸,得無量罪。何以故?以應輸物不輸王故。」

王言:「大師!於王國內合輸物者而不肯輸,然王即行鞭杖打[16]責,若取彼物,為是劫奪、為非劫奪?」

答言:「大王!非是劫奪。何以故?大王當知!以王有力能護其難,彼由王護得安自業,應輸王物,故非劫奪。」

王言:「大師!若貧窮人應輸王物,以無物故,強加鞭打而責其物,為是劫奪、為非劫奪?」

答言:「大王!有人邊是劫奪,有人邊非劫奪。有人邊非劫奪者,彼人若是[17]窳墮懈怠,不勤家業,非法邪婬、[18]樗蒱、[19]棊博如是等戲,輸他財物致貧窮者,如是人邊,行法行王,鞭打徵責,乃至他邊貸物輸王,王非劫奪。何以故?王作是念:『為令彼人更不敢作非法之事,損失財物故。』如是王、民二俱有益。王得益者,庫藏滿足;民得益者,資生成就。又,得無罪故。」

王言:「大師!何等人邊,王是劫奪?」

「大王當知!王雖合得,若知彼人所有家業為賊劫奪,詐親人奪,非法[1]王奪,失火焚燒,暴風、疾雨、飛沙、雹石壞其家業,或時住處不得安隱,人民走散失沒家生,或有虫、螟、雀、鼠、鸚、鵡[2]噉傷五穀,或時復值天旱不熟、水[3]澇不收,如是等緣,家業不立資生壞盡,於此人邊應當默然不應徵責,若取此物名為劫奪。何以故?以不慈愍此貧窮人,不名具足護眾生故。大王當知!我為此事說一譬喻,智者於中以喻得解。譬如有人欲以飲食供養沙門淨行人等,備具種種一切美味,其家忽然失火焚燒、風吹水[4]漂、賊所劫奪,飲食都盡,或為不淨惡物所污,不任食噉。諸沙門等食時既至,到施主家見其損失,反助憂苦乞食來與,何心敢責施主飲食。然彼施主,不與飲食亦無有罪。大王當知!行法行王亦復如是。王雖合得,彼人不與,不犯王法,不合打責,如是行法行王在世治化民常願樂。」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21040 - 2023-12-18 00:37:22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五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五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王論品第五之三

王言:「大師!如是不放逸行法行王成就幾法,得名行法行王?」

答言:「大王!成就十法,而得名為行法行王。何等為十?一者、自性成就;二者、眷屬有禮;三者、智慧成就;四者、常勤精進;五者、尊重法;六者、猛利;七者、恩厚;八者、善解世間所行法;九者、能忍諸苦;十者、不取顛倒法。

「大王當知!自性成就王者,有於二種功德成就:一者、王子、大臣、長者、居士、城邑聚落所有人民,皆愛重王;二者、無諸一切疾病。

「大王當知!眷屬有禮[6]王者,亦有二種功德成就:一者、於王所作事中,即各競辦,不須王[7]憂;二者、謹慎不犯王法。

「大王當知!智慧成就王者,亦有二種功德成就:一者、善知方便,依法善護眾生;二者、於欲所作之事自智能知,不依他作。

「大王當知!常勤精進王者,亦有二種功德成就:一者、一切庫藏滿足;二者、無諸一切怨賊,歡喜安住。

「大王當知!尊重法王者,亦有二種功德成就:一者、常行一切善法無有休息;二者、能化惡行眾生。

「大王當知!猛利王者,亦有二種功德成就:一者、於心所欲求事速能滿足;二者、發心所欲作事,不久思惟即成如法。

「大王當知!恩厚王者,亦有二種功德成就:一者、所有眷屬樂王;二者、大臣、一切人民皆信重王。

「大王當知!善解世間所行法王者,亦有二種功德成就:一者、能知惡行眾生、善行眾生;二者、王應民邊得物不令有失。

「大王當知!能忍諸苦王者,亦有二種功德成就:一者、於王所欲行事能滿成就;二者、不畏諸苦惱事。

「大王當知!不取顛倒法王者,亦有二種功德成就:一者、自能進趣勝道;二者、常不離善知識。

「大王當知!成就如是十種功德者,名為成就行法行王。」

王言:「大師!成就如是十種功德,而得名為行法行王者,若其國內有逆賊主,具四種兵,與法行王鬪諍國土,及外國[8]王來相侵奪,欲與大鬪,集四部兵一切現前,行法行王云何與彼而共鬪戰?」

答言:「大王!行法行王[9]當應思惟,於三時中出三方便,入陣鬪戰。何等三時?謂初入時、中入時、後入時。大王當知!初欲入時作方便者,行法行王若見逆[10]王,爾時復作三種思惟:一者、思惟此[11]返逆王所有兵馬為與我等,為當勝我?若與我等共鬪戰者,俱損無益;若其勝我,彼活我死。如是念已,應覓逆[*]王所有親友及善知識,當令和解滅此鬪諍。二者、行法行王,見彼逆[*]王與己平等及勝己力者,心自思惟,不應與戰,當與其物求滅鬪諍。三者、若見逆王多有士眾、眷屬、朋黨、象馬車步四兵力勝,行法行王士眾雖少,能以方便現大[12]勇健難敵之相,令彼逆王生驚畏心以滅鬪諍,如是名為於初時中思惟三種方便之用。

「大王當知!若以親友與物驚怖,如此三事,不能滅彼鬪諍事者,行法行王爾時復起三種思惟入[A1]陣鬪戰。何等三種:一者、思惟此[*]返逆[*]王無慈悲心,自殺眾生,餘人殺者亦不遮護,我今不令[13]如此相殺,此是初心護諸眾生。二者、思惟當以方便降伏逆[*]王,士、馬、兵眾不與鬪戰。三者、思惟當以方便活繫、縛取不作殺害。生此三種慈悲心已,然後莊嚴四種兵眾,分布士馬唱說號令,[14]簡選兵眾分作三品,於上品中有上、中、下,以上品中下勇猛者列在於前,次列第二中品健者,次列上品最健兵馬分在兩[1]廂,令護步眾不生畏心。行法行王處在軍中,與最上品象馬車步猛健眾俱,如是入鬪。何以故?有五種事能令大軍競進不退。何等為五?一者、慚愧王;二者、畏[2]王;三者、[3]取王意;四者、令眾背後無畏;五者、令念報國王恩,如力如分,不生退轉,能勇戰鬪。大王當知!行法行王設是方便入陣鬪戰,[4]爾時雖復殺害眾生,而彼王得輕微少罪,非決定受,懺悔能滅。何以故?彼法行王為欲入戰,先生三種慈悲心故,雖作此惡得罪輕微,非決定受。

「大王當知!彼法行王為令眾生,為護沙門、護沙門法,為護妻子、族姓、知識,能捨自身及資生物,作如是業,因此事故,彼法行王得無量福。大王當知!若為護國、養活人民,興兵鬪戰,彼時國王應當先發如上三心,勅令主將一依王教,如是[5]鬪者有福無罪。」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生幾種心,常能如是護諸眾生?」

答言:「大王!行法行王於諸眾生生八種心。何等八種?一者、念諸一切眾生如念子想;二者、念於惡行眾生如病子想;三者、常念受苦眾生生大慈心;四者、念受勝樂眾生生歡喜心;五者、念於怨家眾生生護過想;六者、能於親友眾生生覆護想;七者、能於資生之中生如藥想;八者、能於自身生無我想。

「大王當知!念諸眾生如念子想者,起二種心:一者、能如父母念子遮護諸惡;二者、常於一切眾生不捨慈心。

「大王當知!念惡行眾生如病子想者,起二種心:一者、能忍如世病人罵諸良師,良師不生瞋恨之心;二者、為斷一切過失行如是心。

「大王當知!念受苦眾生生大慈心者,起二種心:一者、能於諸急難中救免其苦;二者、能與勝安隱樂。

「大王當知!於受樂眾生生歡喜心者,起二種心:一者、能於[6]他財物中、他資生中不生貪心;二者、於他富貴勝樂不生嫉心。

「大王當知!於怨家眾生生護過想者,起二種心:一者、常念斷彼過因遠離怨家;二者、能於怨家眾生生親友心,何況其餘非怨家者。

「大王當知!於親友眾生生覆護想者,起二種心:一者、念令親友堅固;二者、念令一切眾生不生怨憎。

「[7]大王當知!於資生中生[8]藥想者,起二種心:一者、有欲不[9]行邪婬;二者、能於色[10]香味中隨世受用不生貪著。

「大王當知!於自身中[11]無我想者,起二種心:一者、往詣沙門大智人邊[12]問法;二者、聞法如說修行。

「大王當知!行法行王常念思惟如是八法故,不求資生,而世間人自然奉獻珍奇異物國內無者,庫藏盈溢;而諸世間非法惡王,鞭打百姓逼惱索者,了無其一。大王當知!行法行王行此八法者,於所作業,歲時日月、星宿、節朔常與吉會。一切非人、諸惡邪鬼欲覓其便,無能得者。於其國內風雨以時,五穀豐熟,人民飽足無飢渴想,一切諸[A2]虫、雀鼠、龍雹能與世間作無利者,悉皆息滅。若有怨[13]賊在其國內,一切即依自業罪過受諸苦惱,依自業盡、依自業滅。

「大王當知!行法行王若能如是護諸眾生、護器世間者,不[14]負一切世間眾生、諸善行人、智慧人、聖人,一切眾生無能呵責者。何以故?無罪過故。大王當知!如是善行王若命終時,當生天上,受彼諸天妙境界樂。」而說偈言:

「重法不放逸, 常念利眾生,
眷屬有禮法, 善能知他行,
自身常清淨, 離諸無益業,
彼王勝世間, 名行法行王。
貌重言常[15]和, 於善勤精進,
善能知世間, 一切諸[16]伎藝。
以常不懈怠, 方便護世間,
眾生得安樂, 無有苦惱者。
常樂利益他, 將護一切心,
出口說[17]愛語, 安隱決定言。
知過有功德, 知勝知不如,
如是王能共, 眾生受安樂。
於他平等心, 能捨[18]物解義,
諸臣及眷屬, 一切愛樂王。
具足善眾[19]集, 常有大勢力,
如是正法王, 能久住王位。
慈心離殺生, 布施斷偷盜,
正欲防邪婬, 實言止妄語,
和合除兩舌, [20]軟語遮惡口,
正說治綺[21]語, 淨命對飲酒,
淨心捨三毒, 受妙天王位,
大王應當知, 常善護諸戒。」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請食品第六

爾時嚴熾王聞大薩遮尼乾子所說法已,心大歡喜,即語薩遮尼乾子言:「大師仁慈不遺我國,今此曠野不可停止,願降神德,將諸大眾與我俱詣宮內寢息。何以故?我今心念欲為大師及諸大眾設於時供。」

薩遮尼乾子言:「善哉,善哉!善哉,大王!欲與我食,今正是時。何以故?大王當知!我從遠來,道路疲極,常多飢渴,日時已至,我受王請。」

時嚴熾王聞大薩遮尼乾子受其請已,心大歡喜,即以薩遮尼乾子及諸大眾置在於前,王與四兵導從前後俱入王宮。入已,王請薩遮尼乾子坐王七寶莊嚴間錯無價寶床,餘諸一切尼乾子眾隨所應坐,悉皆令坐。薩遮尼乾子受坐已,嚴熾王即生至心、恭敬心、尊重心、希有心,自手供給薩遮尼乾子及諸大眾百味飲食,極令飽足,恣意令取豐滿盈溢。薩遮尼乾子食已,嚴熾王即以價直百千萬億上下衣服,奉施薩遮尼乾子,餘弟子眾所應得者,悉皆施與上下衣服。

爾時薩遮尼乾子[1]食食訖已,攝諸鉢器,澡漱清淨,即語嚴熾王言:「大王當知!王今至心奉施沙門飲食、衣服,福不可量。今且略說十五功德。何等十五?一者、閉塞慳貪之心;二者、能開布施心手;三者、能滅無布施福邪見之心;四者、能生果報不[2]亡正見之心;五者、隨順善知識人;六者、遠離下無智人;七者、能開諸善道門;八者、能閉諸惡趣門;九者、能種善根種子;十者、能拔不善根栽;十一者、能漸薄一切諸煩惱結;十二者、能增長一切諸善根分;十三者、能飽足一切[3]諸持戒人;十四者、能應為自身所作已作;十五者、能為利益他應作已作。何以故?大王當知!能施布施得大富,施[4]好色食,後得妙色,觀者無厭;施好香食,後得名稱世間普聞;施美味食,後得資生過諸世間種種勝妙;施樂觸食,後得手腳細滑、柔軟;施能至心,後得一切世人親愛、恭敬、供養;自手布施,得多僮僕圍遶給侍;依時節施,隨心所須應時即得;以愛物施,後得勝妙資生境界;不損害施,後得資生堅固,不壞、不疲勞;施安坐,受報眷屬常愛;與飲食者,後得大力自在無礙;與衣裳者,得好妙色世間敬愛;施燈明者,得明淨眼,無[5]諸病壞;施伎樂者,得耳不聾,常聞妙聲;施諸乘者,常得安樂,輦輿隨身;施湯藥者,得無[6]疾病,形色肥鮮;施屋舍者,離諸恐怖,得安隱樂;布施法者,後得不死甘露法藥;離殺生者,後得長壽,命不中夭;離劫盜者,後得大富,資生無盡;離邪婬者,後得好妻,他不能奪;離妄語者,後得實報,不被他謗;離兩舌者,後得和合,眷屬無諍;離惡口者,後得常聞,勝妙音聲;離綺語者,有所言說他人受用;離貪心者,得不增上厚重貪心;離瞋心者,得不增上厚重瞋心;離邪見者,得不增上厚重癡心;離憍慢者,生豪貴家,得人尊敬;離瞋心者,得身端正,見者愛樂;離嫉心者,得大威力,所願皆成;離慳心者,生處富足,資生無乏;離非處婬者,得勝諸根,具丈夫相。大王當知!施飲食者,即是與命與色與力與樂與[7]辯。大王當知!施主愛眾生,智者讚歎,名聞十方,入諸大眾心不怯弱;若命終已,生上天中受妙境界,於最後身得無上道。」

爾時薩遮尼乾子而說偈言:

「至心持戒人, 能生[8]歡喜心,
時食施沙門, 來世得七福。
得勝色命力, 樂[*]辯才樂說,
生天善道中, 終得至涅槃。
所為事布施, 畢竟得彼事,
為求樂布施, 後[9]畢得安樂。
施福最勝樂, 所求者[*]畢成,
當生天人中, 及色無色界。
智慧聖施主, 若修精進行,
畢竟盡諸苦, 得上勝智慧。
以作無量福, 天魔魔眷屬,
行惡不善者, 不能作障難。
[10]以故常布施, 求三種勝事,
善道及富貴, 能證無上道。」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問罪過品第七

爾時,嚴熾王即生是心:「薩遮尼乾子所說法者,皆是隨順如來正法,作是思惟。我今當問薩遮尼乾子,於如來所有尊重心不?」爾時嚴熾王作是念已,即移座處,更敷下座,恭敬而坐,問薩遮尼乾子言:「大師當知!我有[A3]少疑,今欲請問,為見聽不?」

爾時薩遮尼乾子答言:「大王!隨汝所問,我當為汝分別解說,令得開解。」

時嚴熾王聞大薩遮尼乾子聽其問已,即作是言:「大師!世間頗有眾生於眾生界中聰明大智、利根[11]黠慧有罪過不?」

答言:「大王!有此眾生亦有罪過。」

王言:「大師!如是眾生今者誰是?」

答言:「大王!此能雨婆羅門聰明大智,利根黠慧,善知星宿,善知祭祀種種諸天,善知呪術,善知事火,善知天[12]文日月八星,善知天雨石雹災害,善知地動吉凶變異,善知日月[1]運蝕殃災,善知年歲國土豐儉,善知世間安隱破壞,彼婆羅門而有罪過。」

王言:「大師!彼能雨婆羅門罪過云何?」

答言:「大王!此能雨婆羅門常多婬欲,喜侵他妻。大王當知!黠慧之人不應侵他妻。何以故?大王當知!侵他妻者,現在未來多受苦惱,一切天人之所呵責。」而說偈言:

「自妻不生足, 好婬他婦女,
是人無慚愧, 常被世呵責。
現在未來世, 受苦及打縛,
捨身生地獄, 受苦常無樂。」
王言:「大師!世間頗更有諸眾生聰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過不?」

答言:「大王!有此眾生亦有罪過。」

王言:「大師!如是眾生今者誰是?」

答言:「大王!此頗羅墮婆羅門,聰明大智、利根黠慧,知法知禮而有罪過。」

王言:「大師!彼頗羅墮婆羅門罪過云何?」

答言:「大王!此頗羅墮婆羅門常多睡眠。大王當知!黠慧之人不應睡眠。何以故?大王當知!多睡眠人退失諸行,失於世間出世間法,妨礙智慧離諸煩惱。」而說偈言:

「若人多睡眠, 懈怠妨有得,
未得者不得, 已得者退失。
若欲得勝道, 除睡疑放逸,
精進策諸念, 離惡功德集。」
王言:「大師!世間頗更有諸眾生聰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過不?」

答言:「大王!有此眾生亦有罪過。」

王言:「大師!如此眾生今者誰是?」

答言:「大王!此黑王子聰明大智、利根黠慧,有大威力而有罪過。」

王言:「大師!彼黑王子罪過云何?」

答言:「大王!此黑王子多諸嫉妬。大王當知!黠慧之人不應嫉妬。何以故?大王當知!若有人得生富貴家,資財豐足,不肯布施,懷嫉妬心,如是之人,於資生中不取堅固,彼人空手命終即去生餓鬼中,生彼處已,受諸種種飢餓苦惱。」而說偈言:

「惜財不布施, 藏積恐人知,
捨身空手去, [A4]餓鬼中受苦。
飢渴寒熱等, 憂悲常煎煮,
智者不聚積, 為破慳貪故。」
王言:「大師!世間頗更有諸眾生聰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過不?」

答言:「大王!有此眾生亦有罪過。」

王言:「大師!如此眾生今者誰是?」

答言:「大王!此勝仙王子聰明大智、利根黠慧,[2]有大威力而不怯弱,好行布施有大威德,而有罪過。」

王言:「大師!彼勝仙王子罪過云何?」

答言:「大王!此勝仙王子多作殺生。大王當知!有黠慧者不應殺生。何以故?大王當知!殺生之罪得短命報,命終生於地獄、畜生、餓鬼之中。」而說偈言:

「殺生無善報, 短命多諸[3]疾,
來世生惡道, 具受種種苦。
欲離諸苦惱, 未來求勝樂,
應當護他身, 如愛自己命。」
王言:「大師!世間頗更有諸眾生聰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過不?」

答言:「大王!有此眾生亦有罪過。」

王言:「大師!如是眾生今者誰是?」

答言:「大王!此無畏王子聰明大智、利根黠慧,而有罪過。」

王言:「大師!彼無畏王子罪過云何?」

答言:「大王!此無畏王子慈心太過。大王當知!黠慧之人不應慈心[4]太過。何以故?大王當知!若王、王子慈心太過者,彼王、王子國內多有群賊亂民,不可遮護,多有[5]讐難。」而說偈言:

「若王及王子, 慈悲心太過,
長賊多欺誑, 民怖王命[6]危。
王應思此過, 籌量行慈悲,
念世間受苦, 捨離[*]太過心。」
王言:「大師!世間頗更有諸眾生聰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過不?」

答言:「大王!有此眾生亦有罪過。」

王言:「大師!如是眾生今者誰是?」

答言:「大王!此[7]天力王子聰明大智、利根黠慧,而有罪過。」

王言:「大師!彼天力王子罪過云何?」

答言:「大王!此天力王子飲酒太過。大王當知!黠慧之人不應飲酒太過。何以故?大王當知!飲酒太過,忘失諸事,障修大道,失於世間、出世間利。」而說偈言:

「飲酒多放逸, 現世常愚癡,
忘失一切事, 常被智者呵。
來世常闇鈍, 多失諸功德,
是故黠慧[8]人, 離諸飲酒失。」
王言:「大師!世間頗更有諸眾生聰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過不?」

答言:「大王!有此眾生亦有罪過。」

王言:「大師!如是眾生今者誰是?」

答言:「大王!此婆藪天王子聰明大智、利根黠慧,有大威力,心不怯弱,常好布施,有大威德,而有罪過。」

王言:「大師![9]彼婆藪天王子罪過云何?」

答言:「大王!此婆藪天王子了達諸事而行事太遲。大王當知!有黠慧[1]人不應行事太遲。何以故?大王當知!行事太遲者,不及時節,多失諸利,令鬪諍事堅固難滅。是故大王!黠慧之人有所作事,不失時節,不應太遲。」而說偈言:

「行事[*]太遲人, 多失所作業,
未得者不得, 已得者便失。
應捨遲行事, 慕速及時節,
過時不得利, 是故多所失。」
王言:「大師!世間頗更有諸眾生聰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過不?」

答言:「大王!有此眾生亦有罪過。」

王言:「大師!如是眾生今者誰是?」

答言:「大王!此大仙王子聰明大智、利根黠慧,有大威力,而有罪過。」

王言:「大師!彼大仙王子罪過云何?」

答言:「大王!此大仙王子貪心[*]太過,為顛倒覆心,常奪他財。大王當知!黠慧之人不應過貪。何以故?大王當知!過貪之人不為一切眾生親附,捨此身命即生地獄。」而說偈言:

「貪人多積聚, 得不生厭足,
無明顛倒心, 常念侵損他,
現在多怨憎, 捨身墮惡道。
是故有智者, 應當念知足。」
王言:「大師!世間頗更有諸眾生聰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過不?」

答言:「大王!有此眾生亦有罪過。」

王言:「大師!如是眾生今者誰是?」

答言:「大王!此大天王子聰明大智、利根黠慧,有大威力,而有罪過。」

王言:「大師!彼大天王子罪過云何?」

答言:「大王!此大天王子輕躁、戲笑,放逸太過。大王當知!黠慧之人不應輕躁放逸太過。何以故?大王當知!放逸太過者,能障奢摩他、毘婆舍那法,此戲笑之罪是惡道因。」而說偈言:

「戲笑垢染心, 心不住三昧,
為智者所呵, 行善不解脫。
欲得速利益, 應離諸放逸,
現世無安隱, 失名稱功德。」
王言:「大師!世間頗更有諸眾生聰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過不?」

答言:「大王!有此眾生亦有罪過。」

王言:「大師!如是眾生今者誰是?」

答言:「大王!此憍薩羅國波斯匿王聰明大智、利根黠慧,而有罪過。」

王言:「大師!彼波斯匿王罪過云何?」

答言:「大王!此波斯匿王噉食太過。大王當知!黠慧之人不應噉食太過。何以故?大王當知!噉食太過者,體難迴動,[2]嬾惰懈怠,所食難消,遠離現在、未來二世善法利益。」而說偈言:

「噉食太過人, 身重多懈怠,
現在未來世, 於身失大利。
睡眠自受苦, 亦惱於他人,
迷悶難[3]寤寤, 應時籌量食。」
王言:「大師!世間頗更有諸眾生聰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過不?」

答言:「大王!有此眾生亦有罪過。」

王言:「大師!如是眾生今者誰是?」

答言:「大王!此眾生者即王身是,大王亦甚聰明大智、利根黠慧,有大威力,心不怯弱,好喜布施,威德具足,亦有罪過。」

王言:「大師!我之所有罪過云何?」

答言:「大王!大王之罪太極暴惡,大王[4]太嚴、大王[5]太忽、大王[6]太䩕、大王太卒。大王當知!黠慧之人不應太惡。何以故?大王當知!若王、王子性太惡者,彼為一切多人不用、多人不愛、多人不憙,乃至父母亦不憙見,何況餘人大臣、王子、長者、居士等,是故大王,黠慧之人不應太惡。大王當知!有黠慧人所欲作事,應當安詳,不應[7]太卒。」而說偈言:

「若王行惡行, 瞋心不見事,
動則怖眾生, 乃至父母畏,
何況餘非親, 而當有念愛?
大王應當知, 智者捨瞋恚。」
爾時嚴熾王在坐對面,聞大薩遮尼乾子毀呰自身,心生不忍、瞋心、恚心、懊惱心、無歡喜心、生毒害心即作是言:「薩遮尼乾子!汝今云何於大眾中說我過惡,毀呰於我。我從昔來,無人敢正[8]看我面者,汝今毀我罪應合死。」作是語已,以瞋恚心告諸臣言:「汝當[9]捉此說不愛語、愚癡沙門,斷其命根。」

爾時薩遮尼乾子驚怖毛竪。語嚴熾王言:「大王!汝今莫速卒作如是惡事,不饒益我!我有善言,願王暫時施我無畏,聽我所說。」

王言:「沙門!與汝無畏,所欲說者,汝當速說。」

薩遮尼乾子言:「大王當知!我亦有罪。」

王言:「沙門!何者汝罪。」

薩遮尼乾子言:「大王當知!我罪過者,由太實語、不虛語、稱事語,以我如是大惡人前、可畏人前、[10]急性人前、無慈悲人前、卒作事人前,如是惡行人前說如實語。大王當知!黠慧之人不應一切時、一切處常說實語。何以故?有不饒益故。大王當知!黠慧之人應當善觀可與語人、不可與語人,應當善知可語時、非語時,應當善知可語處、非語處,然後說語。何以故?大王當知!實語人者,世人不愛,世人不喜,智者不讚歎,世間癡人瞋。」而說偈言:

「智者不[1]知時, 卒隨意說實,
彼人智者呵, 何況無智者。
智者一切處, 亦不皆實語,
是實憍尸迦, 實語入惡道。」
爾時嚴熾王聞薩遮尼乾子說自身過,即便開解,心生歡喜,白薩遮尼乾子言:「大師!師無罪過,由我太卒。今聞師教,如闇得燈、如盲得眼,常當受持。我今懺悔,願師於我莫捨實語。」而說偈言:

「我實愚癡闇, 不識知識[2]語,
是故生惡心, 出如是惡口。
我今聖人前, 懺悔如是罪,
願愍諸眾生, 令我罪除滅。」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21245 - 2023-12-18 21:41:19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六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六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如來無過功德品第八之一

爾時嚴熾王聞薩遮尼乾子所說,得歡喜已,更問所疑,作如是言:「大師!今此眾生界中、眾生聚中,頗更有人聰明大智、利根[4]黠慧、知法非法無過失不?」

答言:「大王!有此眾生無諸過失。」

王言:「大師!今者誰是?」

答言:「大王!此沙門瞿曇釋家子。生釋王家,出家為道。大王當知!如我有四圍陀經中說,彼釋種沙門瞿曇無有過失。所謂生在大家不可譏嫌。何以故?以是轉輪王家生故。種姓豪貴不可譏嫌。何以故?以甘蔗姓種家生故。福德莊嚴不可譏嫌。何以故?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身故。具足實事不可譏嫌。何以故?以具持戒、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畢竟成就故。是故知彼沙門瞿曇無有過失。

「大王當知!彼釋種子沙門瞿曇,若不捨家出家為道者,當作轉輪聖王王四天下,當行法行而為法王。具足七寶——輪寶、象寶、馬寶、如意寶、夫人寶、大臣寶、主藏寶,千子具足——勇猛[5]雄傑有丈夫相,身諸威德無可嫌毀,力能降伏他諸軍眾,具足成就轉輪王相,於四天下而得自在,無與等者。於此大地無[6]諸怨[7]刺、無諸惱害、無有刀杖,依法降伏,行於平等自在而住。而彼王子沙門瞿曇不樂如是世間之樂,捨家出家,勇猛精進行大苦行,日食一麻或食一米,心不懈怠六年苦行,成等[8]正覺,坐於道場菩提樹下,降諸魔力,一心念於相應智慧,所有應知、所有應得、所有應見、所有應覺、所有應證,彼諸一切所應得法,不從師[9]學,自智即能如實覺知,是故知彼沙門瞿曇一切世間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等無與等者,何況有勝彼沙門瞿曇無等等、無勝等,是故彼無一切過失。何以故?以彼沙門瞿曇家姓無等、形色無等、智慧無等,是故無過失。」重說偈言:

「家色生姓勝, 諸相百福勝,
八十種妙好, 莊嚴佛[10]自身。
六年修苦行, 坐於菩提樹,
降伏諸魔眾, 逮得一切智。
是諸天人師, 常念利世間,
慈悲心平等, 救苦無怨親。
[11]波羅㮏城說, 四諦相應法,
無我命眾生, 是故無過失。」
爾時嚴熾王語大薩遮尼乾子言:「大師!應說何者是如來三十二大丈夫相,以是三十二相莊嚴身故,得大丈夫師子王名?」

爾時大薩遮尼乾子告嚴熾王言:「大王!今當一心諦聽,當為汝說!」

王言:「大師!願樂欲聞。」

薩遮尼乾子言:「大王當知!沙門瞿曇三十二相者:一者、沙門瞿曇足下平滿,蹈地善住;二者、沙門瞿曇足下具足千輻輪相;三者、沙門瞿曇手腳柔[12]軟,如天劫貝;四者、沙門瞿曇諸指[13]纖長;五者、沙門瞿曇指皆網縵;六者、沙門瞿曇足跟圓滿;七者、沙門瞿曇足趺上隆;八者、沙門瞿曇鹿王𨄔相;九者、沙門瞿曇身相端嚴;十者、沙門瞿曇馬王陰藏;十一者、沙門瞿曇一孔一毛不相雜亂;十二者、沙門瞿曇髮如青[14]妙淨[15]琉璃色;十三者、沙門瞿曇身毛上靡;十四者、沙門瞿曇皮如金色;十五者、沙門瞿曇皮膚細軟;十六者、沙門瞿曇七處平滿;十七者、沙門瞿曇兩肩圓厚;十八者、沙門瞿曇兩肩高峻圓如金山;十九者、沙門瞿曇身體廣長;二十者、沙門瞿曇身圓正直如尼拘樹王;二十一者、沙門瞿曇[16]頰如師子;二十二者、沙門瞿曇四十齒滿;二十三者、沙門瞿曇齒間明密;二十四者、沙門瞿曇齒方齊平;二十五者、沙門瞿曇齒白如雪;二十六者、沙門瞿曇舌得上味;二十七者、沙門瞿曇舌能覆面;二十八者、沙門瞿曇聲如梵聲;二十九者、沙門瞿曇眼如牛王上下俱瞬;三十者、沙門瞿曇目相鮮明如青蓮華葉;三十一者、沙門瞿曇額上[1]毫相功德滿足;三十二者、沙門瞿曇頭相高顯無見頂者。大王當知!此[2]沙門瞿曇三十二相,沙門瞿曇以此三十二相莊嚴身故,說[3]名大丈夫師子王。」而說偈言:

「頂高相微妙, 最勝莊嚴身,
髮如青琉璃, 色淨輪右旋,
眼瞬如牛王, [4]青蓮華葉形,
是故瞿曇身, 皆歎不可嫌。
瞿曇微妙聲, 過諸梵世音,
如彼迦陵伽, 眾鳥悉非倫。
舌能覆面門, 淨如蓮花葉,
妙相過群生, 是故世無及。
舌根得上味, 諸味無差別,
速成妙相[5]人, 故佛無過失。
瞿曇齒功德, 一切無與等,
明淨如珂雪, 齊平無差跌。
[6]頰相稱上廣, 方如師子王,
脣色眾歎美, 喻如頻婆果。
兩肩相高顯, 前後俱團圓,
神光曜眾目, 峻美如金山。
瞿曇身諸相, 三十二莊嚴,
上下體圓滿, 如尼拘樹王。
瞿曇身廣長, 善住不可嫌,
智者常渴仰, 樂觀無厭心。
瞿曇功德體, 七處俱滿足,
皮色常暉鮮, 如閻浮檀金。
身毛細柔軟, 塵垢無能染,
生則輪右旋, 相著俱上靡。
髮淨色青美, 厚滿不偏[7]布,
是故瞿曇相, 過諸世間姿。
瞿曇身正直, 坐立無委曲,
馬王陰藏相, 亦如大龍王。
脛如鹿王𨄔, 麁細上下均,
是故智者觀, 無有疲厭心。
手足指網縵, 內外常鮮明,
甲如赤銅葉, 指如銅[8]擆形。
足趺上豐高, 體滿如珂圓,
腳跟相端嚴, 圓滿無高下。
諸指皆[*]纖長, 屈[9]申相柔軟,
足下平善住, 蹈地常安隱。
此是瞿曇福, 功德諸相山,
依此功德聚, 顯成瞿曇身。
如是功德身, 過天人世間,
如彼淨滿月, 顯於眾星中。
瞿曇丈夫相, 功德莊嚴身,
大悲自在現, 能利諸世間。
法身淨無垢, 無量諸功德,
如是諸妙相, 唯瞿曇境界。」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八十種好?百福功德以是相[10]好莊嚴身故,名為如來百福莊嚴功德相身。」

答言:「大王!我今為成此事說喻。大王當知!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攝四生眾生,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此等眾生假使一時得於人身,得人身已,彼一一眾生皆修十善,成就轉輪聖王福德。彼諸眾生所修成就轉輪聖王福德之聚,彼一一福德更增百倍,始得成就沙門瞿曇一毛孔中下相功德;如是一毛孔中功德,餘一一毛孔所有功德亦復如是。大王當知!如是一切毛孔功德更增百倍,始得成就沙門瞿曇身中所有一好功德;如是一好功德,餘一一好功德亦復如是。

「大王當知!如是一切諸好功德更增百倍,始得成就沙門瞿曇身中所有大丈夫相一相功德;如是一相功德,餘一一相功德亦復如是。大王當知![11]如是三十二相功德更增百倍,始得成就沙門瞿曇眉間白[*]毫一相功德。如是眉間白毫功德,更增百倍,始得成就沙門瞿曇丈夫相中一頂相功德。大王當知!如是頂相功德,更增百千萬億倍,始得成就沙門瞿曇丈夫相中一法[12]䗍聲功德,沙門瞿曇以此法[*]䗍聲功德故,所有眾生界,眾生所攝,彼一一眾生言音不同,一時各各作百千種種[13]種異問,彼一[14]一眾生所問之事,餘不重問,能以一念相應智慧,以一音答爾所眾生,能令一時各得其解。大王當知!沙門瞿曇以此功德莊嚴身故,名為成就大丈夫相,是故瞿曇成就百福功德[15]身相,是故瞿曇成就梵王法[*]䗍妙聲。」而說偈言:

「瞿曇功德身, 百福相住持,
[16]導濟諸群生, 故號天人師。
見聞及受物, 其福不可量,
瞿曇出世間, 饒益諸眾生。
眾生界差別, 隨類各異問,
瞿曇一念[1]智, 一[2]音答令解。
瞿曇現世間, 能以梵音聲,
轉最上法輪, 令天人苦盡。」
爾時嚴熾王問薩遮尼乾子而說偈言:

「大師向說名, 如來諸[3]小相,
願為諸眾生, 及我分別說。」
爾時薩遮尼乾子答嚴熾王言:「大王!汝能為諸眾生顯發如來功德小相多有利益,汝今諦聽,我當一一分別顯說沙門瞿曇八十種好。依彼諸好,廣宣瞿曇諸功德相,如秋滿月現眾星中。何等八十?一者、沙門瞿曇頭相端[4]嚴上下相稱;二者、沙門瞿曇頭相[5]滿美如摩陀羅樹果;三者、沙門瞿曇髮長弱美如委黑絲;四者、沙門瞿曇髮縷條理不相雜亂;五者、沙門瞿曇髮毛[6]婉轉[*]䗍文右旋;六者、沙門瞿曇髮色光澤如青[*]瑠璃;七者、沙門瞿曇眉長皎潔如月初生;八者、沙門瞿曇眼相長廣如青蓮華葉;九者、沙門瞿曇耳[7]埵輪成如似垂露;十者、沙門瞿曇鼻脩高直孔相不現;十一者、沙門瞿曇口氣香潔嗅者無厭;十二者、沙門瞿曇舌色光赤如赤銅[8]鍱;十三者、沙門瞿曇舌相細滑薄利柔軟;十四者、沙門瞿曇脣色紅赤如頻婆果;十五者、沙門瞿曇牙白[*]纖利光[9]曜面門;十六者、沙門瞿曇面色華[10]艷光如明鏡;十七者、沙門瞿曇面貌上下廣[11]狹相稱;十八者、沙門瞿曇面貌豐美如似滿月;十九者、沙門瞿曇面貌端正,殊特可美;二十者、沙門瞿曇身體常淨,塵垢不染;二十一者、沙門瞿曇身體淨軟如練春華;二十二者、沙門瞿曇洪身正直如帝釋幢;二十三者、沙門瞿曇身諸文相福德超絕;二十四者、沙門瞿曇身體柔潤如塗膏澤;二十五者、沙門瞿曇身相麁細如尼拘樹王𦟛圓得所;二十六者、沙門瞿曇身諸相好無能嫌者;二十七者、沙門瞿曇身力無敵如那羅延;二十八者、沙門瞿曇威儀容止進退有法;二十九者、沙門瞿曇身諸相好,一切眾生樂觀無厭;三十者、沙門瞿曇身諸形相,惡眾生見生歡喜心;三十一者、沙門瞿曇行步容儀,眾生見者觀無厭足;三十二者、沙門瞿曇迴身顧視如大象王;三十三者、沙門瞿曇身動威相如師子王;三十四者、沙門瞿曇身相凝重無輕舉相;三十五者、沙門瞿曇身相廣大不可度量;三十六者、沙門瞿曇身相廣長無短小相;三十七者、沙門瞿曇光[12]輪遍身周匝一丈;三十八者、沙門瞿曇身諸光相照曜十方;三十九者、沙門瞿曇身相尊重見者歸伏;四十者、沙門瞿曇皮膚細密常有光澤;四十一者、沙門瞿曇皮膚平滿無老皺相;四十二者、沙門瞿曇身色光明曜,眾生目不能正觀;四十三者、沙門瞿曇身色光明晝夜無異;四十四者、沙門瞿曇身諸毛孔常出妙香;四十五者、沙門瞿曇形貌威德過諸世間;四十六者、沙門瞿曇身諸筋脈深隱不現;四十七者、沙門瞿曇骨節相連如似鉤鎖;四十八者、沙門瞿曇身毛細軟一一右旋;四十九者、沙門瞿曇毛色光曜如閻浮檀金;五十者、沙門瞿曇手足赤白如蔙花色;五十一者、沙門瞿曇手足鮮淨常有潤澤;五十二者、沙門瞿曇十指[*]纖長[13]𦟛圓可美;五十三者、沙門瞿曇踝相不現平無高下;五十四者、沙門瞿曇𨄔骨堅長上下滿好;五十五者、沙門瞿曇手足圓滿無有高下;五十六者、沙門瞿曇手指柔軟內外受握;五十七者、沙門瞿曇手所有文細現深隱;五十八者、沙門瞿曇手所有文正直分明;五十九者、沙門瞿曇手所有文文不中斷;六十者、沙門瞿曇指甲薄潤如赤銅色;六十一者、沙門瞿曇立不傾斜平正得所;六十二者、沙門瞿曇住立安隱無能動者;六十三者、沙門瞿曇身動威勢如師子王;六十四者、沙門瞿曇迴身顧視如大象王;六十五者、沙門瞿曇行步平正無有傾曲;六十六者、沙門瞿曇行步安[14]詳如似象王;六十七者、沙門瞿曇動足去步如白鵝王;六十八者、沙門瞿曇行不履地輪相炳著;六十九者、沙門瞿曇九孔門滿相皆具足;七十者、沙門瞿曇腹小不現;七十一者、沙門瞿曇臍孔深圓;七十二者、沙門瞿曇聲[15]響調和麁細俱美;七十三者、沙門瞿曇妙聲遠徹隨聞無障;七十四者、沙門瞿曇所有言音隨眾生意,聞皆和悅;七十五者、沙門瞿曇語隨方音不[16]增不[17]減;七十六者、沙門瞿曇說法應機無有差謬;七十七者、沙門瞿曇語能隨俗方音為說;七十八者、沙門瞿曇一音說法,令諸異類一時俱解;七十九者、沙門瞿曇隨有因緣次第說法;八十者、沙門瞿曇胸有[1]萬字示功德相。大王當知!是名沙門瞿曇八十種好莊嚴成就功德相身,一切聲聞、辟支佛,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莫能有者,是故我言無有過失。」而說偈言:

「地主聽我說, 如來八十好,
以是諸相好, 莊嚴瞿曇身。
瞿曇[2]甲圓好, 形如半竹[3]筒,
美艷赤銅色, 光澤如油塗。
指間肉平滿, 次第均無差,
手文齊正直, 深細相分明。
脈深無異相, 脣色如頻婆,
腳善住無差, 是故常安隱。
踝骨隱不現, 高下難分別,
手中相明顯, 示現諸功德。
舌相妙柔軟, 如天新華綿,
薄如赤銅葉, 光色常暉鮮。
諸節皆深隱, 妙相甚難見,
兩手過雙膝, 天人皆讚歎。
妙聲甚深遠, 猶如大龍王,
如天中雨雷, 聲微妙最勝。
瞿曇滿月身, 實相淨相應,
妙形善端美, 上下俱[*]𦟛圓。
永盡惡身相, 滿足諸功德,
膺滿如師子, 一一好差別。
手足善光澤, 皮如金色鮮,
如是諸功德, 一一不可嫌。
身相次第好, 離諸麁[4]澁觸,
臍輪相圓正, 孔深無窪曲。
一切諸身分, 功德所集成,
諸行皆清淨, 光明離闇濁。
如是功德身, 善備不可嫌,
以是諸世間, 樂觀無厭足。
起如大龍王, 奮迅動重淵,
步如牛王相, 威如師子轉。
身相甚柔軟, 骨節不相違,
[5]趨進如鵝王, 不疾亦不遲。
腹相小不[6]現, 脇柔[7]軟[A1]肋平,
毛右旋熠燿, 光色如流電。
行步及去來, 諸相甚端妍,
離隨瞋恚愛, 成就諸好因。
瞿曇無諸惡, 萬相表吉祥,
離於黃黑等, 不好諸黶相。
眉如月初生, 色如金精黑,
[8]淨眼無[9]妬眼, 廣眼曜如星。
面門方圓好, 妙聲吐和音,
諸相過群生, 離諸煩惱纏。
眉相甚妍美, 鼻高如懸[*]筒,
雙目相廣長, 如青蓮花葉。
眉齊不相離, 相滿圓如規,
齒高次第利, 二牙光面門。
[10]身毛無參差, 咽頸離高下,
是故瞿曇相, 天人[11]無等者。
頭圓如[12]傘蓋, 缺骨頂夷平,
皮額俱[13]不皺, 如珂體圓實。
瞿曇毛細滑, 不亂亦不散,
宛轉輪右旋, 常出諸妙[14]音。
瞿曇毛鮮潔, 塵垢不能染,
如彼淨琉璃, 不為淤泥[15]點。
瞿曇毛滿足, 一一次第住,
如多楞祇草, 齊細不相[16]繞。
瞿曇毛細軟, 如蜂王腹毛,
離病衰老相, 髮[17]甲不變白。
瞿曇胸相滿, 亦如師子[18]坐,
如[19]魚如高幢, 亦如金剛鉤。
如似立金瓮, 如畫還復旋,
如鉢頭摩花, 如珂功德天。
如結[20]加趺坐, 一一諸節中,
力如那羅延, 是故過世間。
瞿曇胸[*]萬字, 具足千輻輪,
手腳相不異, 千輻輪無差。
人主此[21]正是, 瞿曇諸小相,
二乘及外道, 天人皆無等。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成就如是諸相好身,一切眾生無如此者,是故我言沙門瞿曇無有過失。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究竟成就大慈心力,能大饒益一切眾生,無有害心,彼大慈心無礙故、無障故、常行故、自然照故,遍至一切世間境界,入諸眾生煩惱使故。大王當知!譬如淨水摩尼寶珠,自體淨故,而能清淨一切濁水。大王當知!沙門瞿曇大慈心水亦復如是,自身清淨,復能清淨一切眾生煩惱淤泥、諸見濁水。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大慈,是故我言無有過失。」而說偈言:

「瞿曇大慈悲, 遍觀十方界,
一切眾生心, 無時能捨離,
故名佛世尊, 成就大慈心,
是故一切智, 無有諸過失。
如彼能淨水, 如意摩尼珠,
以體明淨故, 能清諸濁水。
瞿曇亦如是, 自性離諸垢,
能以慈心水, 淨眾生濁心。
「大王當[1]知!沙門瞿曇於諸眾生畢竟成就三十二種大悲觀心。何等三十二?一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墜墮癡闇大黑處故,起大悲心;二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墜墮無明所纏窟故,起大悲心;三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墜墮世間大險處故,起大悲心;四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離寂靜處、[2]墮世間故,起大悲心;五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墮大[3]瀑水,隨[4]漂流故,起大悲心;六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墮在[5]顛倒險難大苦處故,起大悲心;七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墮在惡道、離聖道故,起大悲心;八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為大煩惱能縛所縛,常為種種煩惱羅網所纏裹故,起大悲心;九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於諸境界常不可足、不可滿故,起大悲心;十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屬諸愛主不自在故,起大悲心;十一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常為老死大苦劫害、不生厭故,起大悲心;十二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不離諸疹,為諸一切種種病苦所逼惱故,起大悲心;十三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三火常然、晝夜常燒常不滅故,起大悲心;十四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下業所纏,增長世間諸苦惱[6]故,起大悲心;十五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常懷驚怖、無安隱心故,起大悲心;十六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少利所纏忘大過故,起大悲心;十七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為諸種種放逸所醉,無始睡蛇常睡在心,在曠野道常為五陰怨家[7]逐故,起大悲心;十八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常為諸蓋劫善財故,起大悲心;十九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無明覆眼,常曀不見善知識故,起大悲心;二十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常為種種事亂其心,猶如亂絲無理者故,起大悲心;二十一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常在憒閙、離寂靜故,起大悲心;二十二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常在難處、離無難故,起大悲心;二十三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8]云何云何邪見纏故,起大悲心;二十四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隨逐貪餌依止種種邪見使故,起大悲心;二十五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長夜執在想倒心倒,無常法中生於常想,於苦法中生於樂想,不淨法中生於淨想,無我法中生我想故,起大悲心;二十六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無始世來,[A2]常負生死諸惡重擔,受大苦惱不疲厭故,起大悲心;二十七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依止世間,羸薄少力非堅固中謂堅固故,起大悲心;二十八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為染[9]所染,常在無量諸垢中故,起大悲心;二十九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為有貪縛、不厭捨故,起大悲心;三十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為諸供養恭敬降伏,常求資生諸供養故,起大悲心;三十一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常為種種境界纏心生憂惱故,起大悲心;三十二者、沙門瞿曇見諸眾生墜墮憍慢我慢地故,起大悲心。大王當知!是名沙門瞿曇於諸眾生畢竟成就三十二種大悲觀心,是故我言無有過失。」而說偈言:

「瞿曇見眾生, 閉在世間獄,
輪迴遍諸趣, 常受一切苦,
癡闇覆其心, 不知生厭離,
是故無上尊,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樂著諸世間,
四流[A3]河所[*]漂, 隨順不得返,
常沒生死海, 不知求出離,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墜墮大險中,
入於非正道, 無有能救者,
是故瞿曇觀, 起於大悲心,
置於佛菩提, 最勝無畏處。
瞿曇見眾生, 縛在牢獄中,
與愛作僮僕, 策使諸境界,
[10]宛轉老死海, 不覺亦不知,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熾然三種火,
常在諸惡趣, 種種苦所害,
怖畏諸惡道, 無有依止處,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樂著於諸有,
放逸心自在, 貪著諸境界,
常被種種害, 而不生怖畏,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無明黑所覆,
種種[1]曀所障, 不離一切蓋,
諸見亂如絲, 無有能解者,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墮在八邪見,
為愛久住處, [2]以是常縛心,
如是諸難中, 樂不生厭離,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起於顛倒心,
於苦不淨中, 而生樂淨想,
無常無我中, 而反我常實,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依止羸薄力,
常為重擔[3]押, 無心生厭離,
起於堅固想, [4]染著不能捨,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在有貪海中,
利養覆心故, 常求愛境界,
貪心如野火, 熾然不知足,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見眾生, 具造諸苦業,
常為諸憂悲, 苦惱之所逼,
為拔彼眾生, 種種諸惱害,
是故十力者, 常起大悲心。
瞿曇恒觀彼, 一切眾生界,
常起大悲心, 是故無過失,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三念處。」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三念處?」

答言:「大王!一者、無喜心;二者、無瞋心;三者、無瞋無喜心。」

王言:「大師!云何無喜心?」

答言:「大王!無喜心者,沙門瞿曇在眾說法,若有眾生,身正恭敬,攝耳不散,隨順受教,如說修行。沙門瞿曇,不以為喜,不生踊悅,不生踊躍。何以故?沙門瞿曇捨心平等,安住一心故。」

王言:「大師!云何無瞋心?」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在眾說法,若有眾生,身不恭敬,耳不專聽,違背聖教,不如說行。沙門瞿曇不生瞋心,亦復不起不忍之心,亦復不生[5]非可信心,亦不[6]生彼違我教心。何以故?沙門瞿曇捨心平等,安住一心故。」

王言:「大師!云何不喜不瞋心?」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在眾說法,於其眾中,身正恭敬,攝耳不散,隨順受教,如說修行;有不恭敬,失耳境界,違背聖教,不如說行。沙門瞿曇於此二人,不生喜心、踊悅心、踊躍[7]心;不生瞋心,亦復不起不忍之心,亦復不生不可信心,亦不念彼違我教心。何以故?沙門瞿曇捨心平等,安住一心故。大王當知!沙門瞿曇依三念處不染心住,是故我言無有過失。」而說偈言:

「瞿曇說法中, 一心正受者,
常住正念故, 不起歡喜心。
瞿曇說法中, 不正心諦受,
常住正念故, 亦不起瞋心。
瞿曇說法中, 受不受二分,
常住平等故, 不瞋亦不喜。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三不護業。」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三不護業?」

答言:「大王!一者、身業不護;二者、口業不護;三者、意業不護。」

王言:「大師!云何身業不護?」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身行清淨。沙門瞿曇無有諸行不清淨者,是故沙門瞿曇不作心念:『我身業不清淨,恐畏他知,作心防護。』何以故?沙門瞿曇無有身行不清淨故,是名第一身業不護。」

王言:「大師!云何口業不護?」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口業清淨。沙門瞿曇無有口業不清淨者,是故沙門瞿曇不作心念:『我口業不清淨,恐畏他知,作心防護。』何以故?沙門瞿曇無有口業不清淨故,是[8]名第二口業不護。」

王言:「大師!云何意業不護?」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意業清淨。沙門瞿曇無有意業不清淨者,是故沙門瞿曇不作心念:『我意業不清淨,恐畏他知,作心防護。』何以故?沙門瞿曇無有意業不清淨故,是名第三意業不護。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三不護業,是故我言無有過失。」而說偈言:

「瞿曇三種業, 離妄及無記,
是故常清淨, 出[9]諸護境界。
為諸弟子眾, 平等心說法,
有過者能除, 無過者[10]便攝。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一切種智清淨。」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一切種智清淨?」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一切種智清淨,有四種:一者、身一切種智清淨;二者、觀一切種智清淨;三者、心一切種智清淨;四者、智一切種智清淨。」

王言:「大師!云何如來身一切種智清淨?」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身一切種智清淨者,離諸煩惱一切習氣皆滅無餘,隨意所欲取捨生退,於一切處身得自在,是名身一切種智清淨。」

王言:「大師!云何如來觀一切種智清淨?」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觀一切種智清淨者,於應化身離一切煩惱及煩惱習氣,皆滅無餘,迴轉現沒,一切觀中而得自在,是名觀一切種智清淨。」

王言:「大師!云何如來心一切種智清淨?」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心一切種智清淨者,一切煩惱、煩惱習氣及心所染,皆悉遠離心得自在,聚集一切善根滿足,是名心一切種智清淨。」

王言:「大師!云何如來智一切種智清淨?」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智一切種智清淨者,一切無明分及諸煩惱、煩惱習氣皆滅無餘,一切法中得無障礙自在,是名智一切種智清淨。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一切種智清淨,是故我言無有過失。」而說偈言:

「瞿曇一切智, 依止四淨法,
是故見無垢, 智慧身自在。
瞿曇清淨慧, 具足四種智,
煩惱習氣滅, 是故無過失。」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21249 - 2023-12-18 21:50:43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七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七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如來無過功德品第八之二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自在?」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有十自在:一者、命自在;二者、心自在;三者、物自在;四者、業自在;五者、生自在;六者、如意自在;七者、信自在;八者、願自在;九者、智自在;十者、法自在。

「大王當知!得上甘露,名命自在;能知一切[2]惟是一心,名心自在;於虛空中攬成珍寶,名物自在;遠離一切煩惱及習無明諸使,名業自在;於深禪定、解脫三昧、三摩[3]拔提隨意迴轉,名生自在;於一切行自然而行,名如意自在;於諸入中得自在觀,名信自在;即生心時現前成就一切諸事,名願自在;身、口、意業以智為本,名智自在;現住平等真如法界無垢實際,名法自在。

「大王當知!遠離殺生無瞋害心,是[4]命自在因;於受樂眾生無障礙大慈,於受苦眾生無障礙大悲,是心自在因;平等心捨一切事物求大菩提,是物自在因;三業所作清淨無染,是業自在因;以菩提心攝諸善根,是生自在因;捨諸一切供養、恭敬、禮拜、讚歎,象、馬車乘施與眾生,是如意自在因;常說三寶教化眾生,是信自在因;稱諸一切眾生所求應時給與,是願自在因;常行法施不為利養、名聞、恭敬,是智自在因;常為眾生說諸如來及諸眾生真如平等,法身為體非飲食身,是法自在因。

「大王當知!得命自在故,對治一切生死怖畏;得心自在故,對治一切煩惱怖畏;得物自在故,對治一切貧窮怖畏;得業自在故,對治一切惡道怖畏;得生自在故,對治一切生縛怖畏;得如意自在故,對治一切追求怖畏;得信自在故,對治一切謗法怖畏;得願自在故,對治一切心念縛怖畏;得智自在故,對治一切疑刺怖畏;得法自在故,對治一切大眾怖畏。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自在,是故我言無有過失。」而說偈言:

「瞿曇修正行, 為利諸群生,
是故諸法中, 一切得自在。
念護諸眾生, 不行殺盜心,
是故於財命, 生處常自在。
常行禪法施, [5]永斷諸惡因,
心業無障礙, 生處常自在。
常念菩提本, 不惱眾生心,
讚歎三寶福, 廣利諸眾生。
三業依智行, 心常住法界,
生處意信願, 智法常自在。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三十七品菩提分法,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沙門瞿曇成就如是清淨道法,是故我言無有過失。」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四念處?」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四念處者:一者、身念處;二者、受念處;三者、心念處;四者、法念處。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身念處者,謂觀內身、外身、內外身,於此身中作二種觀:一者、不淨觀;二者、淨觀。不淨觀者,觀身不淨,穢惡充滿,[6]誑諸凡夫故;淨觀者,作是思惟:『我今因此不淨身故,得淨佛身、得淨法身、淨功德身,一切眾生所樂見身。』作是觀已,能淨二行:一者、無常;二者、常。云何無常?觀身無常,畢定當死,如是觀已,不為身故[7]造諸惡業、邪命自活,當為此身修三堅法:一、修身堅,二、修命堅,三、修財堅。如是觀已,遠離一切身、口、意曲,行正直心。云何為常?觀無常已,得於常身,因無常故,得功德身;因無常故,不斷佛種、法種、僧種。何以故?修身念處,觀察一切眾生之身,畢竟成就諸佛法身,以有法身故,作是觀故,得平等心、無分別心,不起諸漏,所謂欲漏、有漏、無明漏,不見有我及我所,住如實際,成一切智,是名身念處。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受念處者,謂觀內受、外受、內外受,於是受中,作二種觀:謂常、無常,起慈悲心觀諸眾生。若受樂時生於貪心;若受苦時生於瞋心;若受不苦不樂受時生於癡心。作是思惟:『有受皆苦。畢竟樂者,斷一切受,即是常樂。』隨所受生,常生一切慈心、悲心。若自、若他受樂受時,遠離染心,生於慈心;若受苦時,觀三惡道,遠離瞋心,生於悲心;若受不苦不樂受時,離無明心,生於捨心。觀一切受無常、苦、無我。見受樂者,即知是苦;見受苦者,如癰如瘡;見受不苦不樂受者,是不寂靜。觀於樂受,即知無常;觀於苦受,即知是空;觀不苦不樂受,即知無我。如是觀者,名受念處。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心念處者,謂觀內心、外心、內外心,於是心中,作二種觀:謂常、無常。常觀者,觀於自身菩提之性,不忘不失,正念不亂,如是觀心,又觀所發菩提之心,是心性者,生已即滅,念念不住,不在內入,不在外入,不在內外入,不在陰中,不在界中,作是思惟:『如是心緣為異、不異?若心異緣,則一時中有於二心;若心即緣,不應復能觀於自心,亦如指端不能自觸,心亦如是。』作是觀已,見心無住無常變異,即知是心,非從緣生,非不緣生,非常非斷,非內非外,非有非無;菩提之心亦復如是,是心非色,不可覩見,如幻如化,無所罣[1]礙。自觀心已,觀諸一切眾生心性,如自心性、如自心相,一切眾生心性、心相亦復如是;知自心空,一切眾生心空亦爾;觀自心平等,觀諸眾生心性平等亦復如是。是名心念處。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法念處者,謂觀內法、外法、內外法,於是法中作二種觀,謂常、無常。常以佛眼見一切法,至坐道場未曾中失。觀諸法時,不見一法,乃至一切微細諸相;離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滅、無物,不見一切法,乃至微細相。不入十二緣者,見法非法,無非是法。云何為法?謂無我、無眾生、無壽命、無人,是名為法。云何非法?謂我見、眾生見、命見、人見、斷見、常見、有見、無見,是名非法。沙門瞿曇觀一切法是法非法。何以故?觀空、無相、無願,是名一切法是法;我慢憍慢、我及我所、攝取諸見,是名一切法非法。作如是觀諸法性已,不見有法非菩提因、非出道因,悉是出法,若不如是求諸法者,是名滅法。出者從緣,滅者從緣,如是觀時,觀於三行,所謂惡行、善行、不動行。於三行中,常行福行,行十善法,為淨三業:淨身業者,為求諸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不能害故;淨口業者,有所說法眾生樂聞故;淨心業者,於諸眾生其心平等,常入禪定故。如是方便觀法念處,離諸一切障菩提垢,不著常見,不著斷見,行中道見。如是中道,世間智慧所不能見,不可宣說、不可顯示,無有相貌,無色、無處、無取、無捨,清淨寂靜,不可眼見,乃至不可[2]觸,亦無至處,不在世間,不出世間,不可宣說,非多非少,非常非斷,非相非非相,非覺非非覺,非虛非實,非此非彼,非有非無,非有為非無為,非行非非行,非生非死,非涅槃非作法,是名中道。不以肉眼、天眼、慧眼觀法念處。何以故?如是三眼,無相貌故。是故觀法以法眼觀,而心不著、不失諸法,是名法念處。

「大王當知!修四念處得四種離法:觀身不淨,出離淨倒;觀受是苦,出離樂倒;觀心無常,出離常倒;觀法無我,出離我倒。又觀身念處,離於[3]揣食;觀受念處,離於觸食;觀心念處,離於識食;觀法念處,離於[4]思食。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念處,是故我言,無有過失。」

王言:「大師!云何如來四正勤法?」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四正勤者,謂四種精進:遮二種惡法、集二種善法。沙門瞿曇善性成就,心住善法,未生惡法及已生惡,不以精進令滅,未生善法已生善法,不以精進令生。何以故?沙門瞿曇於無量世常修善性,一切惡法自然不生,一切善法自然滿足。惡法者,謂非戒聚伴、非定聚伴、非慧聚伴,於四念處觀時,[5]諸懈怠心、五蓋煩惱覆障心眼,離於信等五種善根,是諸惡法未生不生,已生即滅,[A2]勤精進故;善法者,謂信等善根,未生令生,已生增廣,勤精進故,是名四正勤法。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四正勤法,是故我言,無有過失。」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四如意分?」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四如意分者:一者、欲如意;二者、精進如意;三者、心如意;四者、思惟如意。如是四法,慈、悲、喜、捨而為根本。是四無量心常親近,常親近故,心得調柔。心調柔故,得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入諸禪故,身得輕[1]軟。成就如是身輕心柔,入如意分。善入如意分已,即生神通——若欲、若精進、若心、若思惟。欲者,專向彼法;精進者,成就彼法;心者,觀察彼法;思惟者,彼法方便成就。如是如意分已,能得神通,欲者莊嚴,精進者成就,心者正住,思惟者善能分別。沙門瞿曇得四如意,隨其所解,[2]如其所作,心得自在,隨意所往,善作諸業,畢竟成就一切本行,如風行空無[3]所罣礙。得四自在:一者、命自在;二者、身自在;三者、法自在;四者、神力自在。命自在者,為調眾生,隨所生處,若天若人,於短命中能現長壽,於長壽中能現短壽,是名命自在。身自在者,以自在故,隨心作身,隨心作色,示現威儀,為眾生故,若欲與諸一切眾生同其身相,悉皆能作,是名身自在。法自在者,能知一切出世之法,示諸眾生世間之事,善知甚深十二因緣,得無礙[4]辯,能隨種種眾生[5]言說,令住正信,是名法自在。[6]神力自在者,能令四大海水合作一海,不來不去、無有動相;能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合為一山,不來不去、無有增損、如本不異,於四天王、三十三天無所妨[7]礙;欲令三千大千世界悉作金[8]銀七寶莊嚴,栴檀花香隨現能作,是名神力自在。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四如意分,是故我言,無有過失。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成就如是四如意分已,能入一切禪定、解脫、神通、無礙、四無量心。」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禪定?」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有九次第定,入三摩[*]拔提:一者、初禪;二者、二禪;三者、三禪;四者、四禪;五者、空處;六者、識處;七者、不用處;八者、非有想非無想處;九者、入滅盡處。」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離諸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行。離諸欲惡者,謂初禪所對諸愛染法,遠離彼法,名離諸欲。離諸惡不善法者,謂因貪、瞋、癡起殺生等十不善業,是名不善法。遠離彼法,是名初禪。有覺者,謂共覺故。何者是覺?依何境界隨順初禪?是覺多種,謂知覺、思惟、觀集、定等,是名為覺。何者是觀?即彼隨順初禪覺行,思惟觀受,欲定知覺,是名為觀。依於厭行,共彼有覺有觀而成初禪;依於厭行,共彼有喜有樂而成初禪行,是名有喜有樂入初禪行。行者,所謂受持、念護、喜樂、知等,是名為行。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住初禪中,得無生法忍,增上欲心,是故入初禪求無生法忍。為求轉勝無生忍故,於初禪中生不堅固想,起上欲心捨彼初禪求第二禪。為欲入彼第二禪故,離彼初禪有覺有觀心,滅於彼心、離於彼心、淨於彼心、寂靜彼心。內淨、心一處、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行。內淨者,謂對治彼障第二禪法,寂靜彼法清淨無濁,是名內淨。心一處者,謂滅彼初禪一切覺觀,寂靜一味猶如大海,一切諸水入皆一味,所謂[9]鹽味。[10]入第二禪,滅彼初禪一切覺觀,寂靜一味無覺無觀,如是名得無覺無觀三[11]昧。依彼三[*]昧生喜,謂於佛法僧中生於喜心。依彼喜心,諸善功德自然滿足。

「為欲令彼無生法忍轉轉增勝、轉轉光明、轉轉勝妙、轉轉柔軟,得上欲心,於彼第二禪中不住、不樂,更求勝上第三禪行。生如是心,知彼喜心障第三禪及無生法忍,是故離喜,行捨憶念,安慧身受樂,是樂聖人亦說亦捨,依彼二禪無生法忍勝上欲心,離彼喜樂,入三禪行,得三昧樂。

「厭於彼喜,生如是心:『[12]此無喜樂,是無常樂、是盡滅法,非常、非恒、非真實樂、非究竟樂。』如是知已,轉更復起勝無生忍增上欲心。依彼勝忍增上欲心,不樂苦樂、遠離苦樂,先滅憂喜,不[13]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行,得第四禪三摩拔提。柔軟心、自在心、寂靜心、光明心、正直心,捨彼一切所有樂事與諸眾生,與彼眾生安隱樂時,即時得彼勝無生忍光明現前,得彼勝忍光明現前故,令行速疾,於第四禪勝妙樂中,不生樂心。

「遠離彼樂捨念清淨,[*]惟見無邊虛空現前,過一切色相,滅一切有對相,不念種種相,知無邊虛空,即入無邊虛空行。如是觀色,略有二種:一者、四大;二者、依四大。四大者,謂地、水、火、風;依四大者,謂色、香、味、觸。如是廣有八種色相,離彼色相,無彼色相,滅彼一切諸色相,名過一切色相。隨何等法有其色相,彼法必有所對礙相,滅彼一切所有對相,不念、不行種種異相,而能過彼種種異相,而不念彼種種異相故,[*]惟見虛空相,是故知無邊虛空,即入無邊虛空行。是故說言,過一切色相。

「入彼無邊虛空三昧已,生如是心:『虛空無邊,虛空無際,虛空無[14]岸,隨何等法,以無邊等故,彼法無有前際、中際、後際。』如是觀一切法無前、中、後際,入如是三昧,即於一切眾生起大慈心,[1]即捨一切法,得平等智而現在前。」

「爾時於彼無生忍中,始得勝進光明現前,過一切無邊虛空相,現前知無邊識相,入無邊識處行。生如是心:『是無邊虛空相,[*]惟是識想分別。』得如是心,知一切法[*]惟是識相,是識無量,入如是三昧,得無生法忍,非究竟成就無生法忍。過一切無邊識相處現前,知無所有處,入無所有少處行。無所有者,無彼所有貪瞋癡等分別之心,種種分別虛妄分別,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皆從虛妄分別心生,無彼所有故,言無所有。少者,如向所說,法中少相、細[2]相、微相等,名少相;無彼少相故,言無少;過彼一切麁細[3]想故,言無所有無所少。住是三昧,得於轉勝無生法忍光明現前。

「為得彼勝無生法忍,而不樂彼無所有無少三昧,生勝欲心,轉求增上三昧勝行。生如是心:『是無所有無少行相,亦是細相虛妄分別故。』次觀[4]非想非非想。何等是非想非非想?非想者是空,非非想者從因緣生。爾時非想非非想三昧現前,過一切無所有處少[5]相,入非想非非想處三昧。行住於彼處,生如是心:『彼非想非非想處,無所可樂遠離彼法。』即證諸法不生不滅三昧現前。知一切法不生不滅,見一切法自性寂滅、不行不住。爾時[6]名得勝上清淨無生法忍。是名九種次第入三摩[*]拔提。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定法,是故我言,無有過失。」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解脫之相?」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解脫有八種:一者、有色見色;二者、內有色相見外色;三者、信淨;四者、過一切色相,滅一切有對相,不念一切別異相,知無邊虛空,即入無邊虛空行;五者、過一切虛空無邊相,知無邊識,即入無邊識行;六者、過一切無邊識相,知無所有少,即入無所有處行;七者、過一切無所有處,知非有想非無想安隱,即入非有想非無想處行;八者、過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行,滅一切受想,入滅盡定行。是名八解脫。有色見色者,有色者,皆是因緣生法;見空無壽者,能如是見,得脫於縛,名為解脫。內有色[7]相見外色者,見空無壽者,皆是因緣生法,能如是見,得脫於縛,名為解脫。信淨[8]者,若分別淨不淨相,名為邪見,以信淨故,得脫於縛,名為解脫。過一切色相,滅一切有對相,不念別異相,知無邊虛空,即入無邊虛空行者,無量虛空,[9]虛空能如是知,得脫於縛,名為解脫。過一切虛空無邊相,知無邊識,即入無邊識行者,無量識無邊識,此無邊識即是空,能如是知,得脫於縛,名為解脫。過無邊識,知無所有少,即入無所有行者,所有者,名貪、瞋、癡煩惱,入無所有行者,滅彼煩惱,能如是知,得脫於縛,名為解脫。過無所有,知非有想非無想安隱,即入非有想非無想行者,非有想者,性空寂靜,非無想者,以依因緣而有,能如是見,得脫於縛,名為解脫。過一切非有想非無想,滅一切受想,入滅盡定行者,如是見:想如陽焰,受如泡;想即是受,受即是想。無知者、無壽者,能如是見,得脫於縛,名為解脫。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解脫,是故我言,無有過失。」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神通智行?」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神通行有六種:一者、天眼通;二者、天耳通;三者、他心通;四者、宿命通;五者、如意通;六者、漏盡通。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所有天眼,過諸一切天龍八部、聲聞、緣覺所有天眼,一切悉能明見十方功德智慧所成,悉見十方所有形色光明諸像,若麁、若細、若近、若遠,一切悉見明了分別,其中所有一切眾生遍諸趣中生死相續,若業業果、分別諸根悉知無餘,於十方界諸佛如來所有莊嚴淨妙國土亦見,其中菩薩、聲聞、五道眾生所修行業悉見無餘。何以故?是眼清淨,見無礙故;是眼不污,不著色故;是眼解脫,遠離諸見煩惱縛故;是眼清淨,性明了故;是眼無依,離所緣故;是眼不發,斷煩惱故;是眼無垢,斷諸惡故;是眼無[10]瞖,斷疑網故;是眼不起,斷障礙故;是眼無貪瞋恚愚癡,能斷一切諸結使故;是眼得[11]明,照了法故;是眼念知,不行識故;是眼無上,究竟聖道故;是眼無礙,平等照眾生故;是眼無染,性清淨故。何以故?沙門瞿曇住大悲心,善分別義,無有諍訟;隨見聞說,捨諸不善;趣於道場,心無障礙。見慳貪者,能以財施;見犯戒者,勸攝諸根;見[12]瞋恚者,勸忍不諍;見懈怠者,勸勤精進;見散亂者,示禪定樂;見愚癡者,教修智慧。故得天眼清淨無[13]障,是名天眼神通智行。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所有天耳,盡十方界,其中所有一切諸[14]聲,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聲,悉能分別;及知諸佛說法之聲,菩薩、[1]聲聞、緣覺[2]之聲;一切耳根所能對聲,乃至地獄、畜生、餓鬼、蚊、虻、蠅、蚤所有諸聲,悉皆能聞;若諸眾生心有所緣,善惡無記所出音聲,一切解了;悉聞過去未來諸聲,皆盡本際。何以故?沙門瞿曇安住大悲,能聞諸聲無有障礙,斷諸煩惱習氣滅故,是名天耳神通智行。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所有他心神通智行,所有眾生、眾生所攝,[*]如其心念。所謂善心、不善心、無記心、順煩惱心、背煩惱心、聲聞心、辟支佛心、菩薩心、佛心、天心、龍心、夜叉心、乾闥婆心、阿修羅心、迦樓羅心、緊那羅心、摩睺羅伽心、[3]人非人心、地獄心、畜生心、餓鬼心、閻羅處眾生心、過去心、未來心悉分別知。何以故?沙門瞿曇安住大悲,能知他心無礙無障,無諸煩惱故,斷諸習氣故,照一切法故,能如是解,是名他心神通智行。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所有宿命神通智行,念知過去一生、二生,乃至十生、百生、千生、無量百生、無量千生、無量百千生,及天地成壞、無量世界成、無量世界壞、無量[4]成壞世界、無量成壞劫,知諸眾生於是中生、如是種姓、如是名字、如是色像、如是壽命、如是受苦、如是受樂、如是住處、如是衣服、[5]飲食,於是中死還是中生、於彼中死還彼中生、死此生彼、死彼生此,盡過去際悉知無餘。又知過去盡過去際所有諸佛,如是眷屬、父母、妻子、兄弟、姊妹,從初發心出家求道,修集願行,供養諸佛,教化調伏一切眾生,坐菩提樹成等正覺,如是名號、如是住處、如是勝坐、如是聲聞、如是侍者、如是天、如是人、如是大眾、如是外道、如是說法、如是度眾生、如是壽命、如是滅度、如是正法住、如是像法住,悉能念知。何以故?安住大悲,善解作業故;是智無惱,安住禪定故;是智無畏,善攝智慧故:是智自然,不從他求現得善知故;是智正[6]憶,畢竟不失故;是智功德,究竟大乘故;是智善根,從波羅[7]蜜生到彼岸故。是名知宿命神通智行。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21250 - 2023-12-18 21:52:54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如來無過功德品第八之三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如意神通智行者,為欲調伏邪見剛強難化眾生,令從正法,是故沙門瞿曇能示種種神通教化,若色相、若勢力、若變化。色相者,謂示佛色像、菩薩色像、緣覺色像、聲聞色像,釋提桓因、梵天王、四天王色像,轉輪聖王色像,及餘種種乃至畜生色像,隨諸眾生應見受化,悉能示現,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恃身強力而起憍慢、瞋恚、貢高,為欲調伏如是眾生,示現大力如那羅延,以須彌山置一指端,擲著他方無量世界,或時斷取三千大千世界下至水際,以一手舉高至有頂,住[9]經一劫,現如是力,令彼憍慢自大眾生貢高心息,而為說法。變化者,以變化力能變大海如牛跡水,大海不減牛跡不大,變牛跡水能成大海。若劫將盡火災起時,應見水者即變為水,應見風者即變為風;水災起時,應見火者即變為火,應見風者即變為風;風災起時,應見水者即變為水,應見火者即變為火——作如是等種種變化,示諸眾生[10]令生歡喜,而為說法。何以故?是神通力,信欲、精進、禪定、智慧諸法所攝,調伏柔和,心得自在,善修集故,是名如意神通。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漏盡通智行者,諸漏已盡遠離一切煩惱習氣,所謂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不同一切聲聞、辟支佛等所[11]得漏盡。何以故?一切聲聞、辟支佛等得漏盡已,一切生處而有障礙,不具自在教化眾生,是故有礙;沙門瞿曇無有障礙,是名漏盡智通。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神通智行,是故我言,無有過失。」

王言:「大師!云何如來四無礙智?」

答言:「大王!四無礙智者:一者、法無礙;二者、義無礙;三者、辭無礙;四者、樂說無礙。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法無礙者,謂觀眾生初發心行、多欲心行、少欲心行,及善法惡法、世間法出世間法、可作法不可作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黑法白法、生死法涅槃法,菩提平等法性平等,如實而知,隨所應聞,而為演說,是名法無礙智。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義無礙者,於諸法中知第一義智,是無我智、無眾生智、無人智、無壽命智,知於過去無有罣礙智、知於未來無有邊智、知於現在一切種智,知諸諦智:是苦不和合智、知集不作智、知滅自性智、知道能到智,知諸眾生心行隨入智,皆如實知,隨所應聞,而能為說,是名義無礙智。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辭無礙智者,悉能了知一切音聲語言,所謂知諸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所有音聲、語言、文字悉能了知,隨所應聞種類差別,一一能同方音差別,說法說義,是名辭無礙智。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樂說無礙智者,隨所應聞隨所來問,一切語言及諸文字,口所分別正直而答,心無厭怠,所謂一切禪定三摩[1]跋提辯說三乘,隨諸眾生一切心行,如應而答,言辭美妙說無罣礙,猶如流水不可窮盡,是名樂說無礙智。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成就如是四無礙智,是故我言,無有過失。」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四無量心?」

答言:「大王!四無量者,所謂慈心無量、悲心無量、喜心無量、捨心無量。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有十種無量大慈之心:一者、平等大慈,不選擇一切眾生故;二者、饒益大慈,能開天人善道涅槃、閉諸惡趣故;三者、救護大慈,畢竟能度一切眾生生死險難故;四者、哀愍大慈,不捨一切眾生長養諸根故;五者、解脫大慈,滅諸眾生煩惱熱故;六者、出生菩提大慈,示諸眾生無上涅槃大菩提故;七者、於諸眾生無礙大慈,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眾生界故;八者、虛空等大慈,救護一切諸眾生故;九者、法緣大慈,覺悟一切諸眾生等知真實法故;十者、無緣大慈,證離生死實法性故。大王當知!是名慈心無量。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有十種無量大悲之心:一者、不共大悲,性大悲故;二者、不厭大悲,代一切眾生受大苦故;三者、入一切惡道大悲,處在生死度眾生故;四者、於諸天人受生大悲,示現諸法悉無常故;五者、不捨一切邪定眾生大悲,於無量劫起大誓心莊嚴成就故;六者、不著己樂大悲,為與一切眾生樂故;七者、不求報大悲,自心清淨故;八者、除滅一切眾生倒心大悲,說實法故;九者、說真法性大悲,知諸法界自性清淨故;十者、說空[2]空無所有大悲,[3]不為諸客塵煩惱染故。大王當知!是名悲心無量。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有十種無量大喜之心:一者大喜,慶諸眾生發菩提心故;二者大喜,念諸眾生捨諸有故;三者大喜,於犯戒者不生惡心,教化成就故;四者大喜,於諸一切諍訟眾生,悉令和合得無上智故;五者大喜,為諸眾生常護正法故;六者大喜,遠離世間出世間故;七者大喜,令諸眾生不著一切資生之具,常樂正法故;八者大喜,不共一切難摧伏故;九者大喜,不壞法界,令諸眾生常樂禪定、解脫、三昧,相續不斷故;十者大喜,令諸眾生專求寂靜,除滅亂心得無上慧,遠離邪見滿足諸願故。是名喜心無量。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有十種無量大捨之心:一者大捨,一切眾生恭敬供養,心不加喜,一切眾生輕慢毀辱,不生惱故;二者大捨,常行世間,不為世間八法所染故;三者大捨,知器知時,於器非器心行平等故;四者大捨,不與眾生聲聞、辟支佛學無學法故;五者大捨,遠離一切煩惱習氣故;六者大捨,不[4]歎修行二乘菩提厭生死故;七者大捨,遠離世間涅槃語、非離欲語、戲笑語、惱他語、聲聞緣覺乃至一切障菩提語故;八者大捨,若有眾生待時受化,如來於中,暫時放捨故;九者大捨,若有眾生應受佛化,隨彼應見種種色像,即能現故;十者大捨,遠離二法,無上無下,無取無捨,無虛無實,觀察平等,安住真實,得淨忍故,是名捨心無量。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四無量心,是故我言,無有過失。」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五根之相?」

答言:「大王!五根相者,所謂信根、精進根、念[5]根、定根、慧根。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信根者,信於四法。何等四法?一者、於生死中,行[6]施正見,信於業報,乃至奪命終不作惡故;二者、信菩薩行,不隨諸見,專求菩提,不求餘乘故;三者、信解諸法同空、無相、無願,同第一義,同於了義甚深因緣,無我、無人、無眾生,無有分別故;四者、信一切佛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如是信已,除諸疑網,集一切佛法,是名信根。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精進根者,若法信根所攝,是法即為精進根[7]修,是名精進根。若法精進根所攝,是法終不忘失,是名念根;若法念根所攝,是法不忘不失,一心不亂,是名定根;若法定根所攝,是慧所觀,是慧體性,內自照了,不從他知,自住正行,是名慧根。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五根,是故我言,無有過失。」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五力之相?」

答言:「大王!五力相者,所謂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大王當知!沙門瞿曇信力者,是信一向不可[1]沮壞,乃至天魔變為佛身,示現出入禪定解脫,不能傾動,是名信力。於諸善法得堅固門,如所得力修諸禪定,諸天及人所不能壞,如本所願皆悉成就,是名精進力。所住諸法,不為煩惱之所破壞。何以故?是正念力能摧伏故,如是念力無能壞者,是名念力。遠離憒閙常樂獨行,雖有所說言語音聲不礙初禪;善住覺觀,不礙二禪;心生歡喜,不礙三禪;雖樂教化一切眾生,不捨佛法,而亦不礙第四禪心。行四禪時,諸妨定法無所障礙,不捨諸定,亦不隨定,而能自在處處受生,是名定力。知世間法、出世間法,無有一法能壞是智,在在生處一切[2]伎藝,不從師受悉自然知,一切世間外道苦行,為化眾生悉能受行是出世間法,能過世間者,慧力所成,是名慧力。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五力,是故我言,無有過失。」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七覺分相?」

答言:「大王!七覺分者,所謂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大王當知!沙門瞿曇念覺分者,能觀諸法、能分別法,亦能觀察諸法自相。云何自相?觀一切法自性皆空,念如是等一切覺了,名念覺分。若能分別曉了八萬四千法聚,如所了法,了義是了義、不了義是不了義、世諦是世諦、第一義諦是第一義[3]諦、假名是假名,正了無疑,分別選擇如是等法,是名擇法覺分。若念法、擇法、喜法、[4]倚法、定法、捨法,以智攝取,精進勇猛,欲不退轉,勤修進趣,不捨本意行於正道,是名精進覺分。於所修行無量清淨勝樂法中,心生悅豫無有懈怠,是喜踊躍,能除身心所有煩惱,是名喜覺分。若除身心諸煩惱垢,離於諸蓋,入定境界,令心正住,是名[*]倚覺分。如所入定悉能覺了,非不入定是覺了法;又了諸見煩惱結縛,其心平等,一切諸法無別異相,能如是覺,是名定覺分。若法憂喜其心不沒,亦復不為世法所牽,無高無下,正住不動,無有諸漏,無喜無著,無諸障礙,隨順真諦,[5]正直正道,是名捨覺分。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七覺分,是故我言,無有過失。」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八正道分?」

答言:「大王!八聖道分者,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正見者,若見出世,不起我人、眾生、壽命、養育、士夫、斷見、常見、有見、無見,亦復不起善[6]以不善無記等見,乃至不起生死涅槃二相之見,是名正見。若能[7]起彼貪欲、瞋、癡諸煩惱等,是名不正,不起是事,[8]惟思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能如是思、住戒聚中,名正思惟。凡[9]所有說,不令自身及以他身而有損惱,成就如是善好語言,起於正道,是名正語。若業是黑有黑[10]報,白有白報;若業黑白有黑白報,終不敢作;若業非黑非白,有非黑非白報。若業能盡業,是業必作,是名正業。修行聖種頭陀威儀,不動不轉無諸奸諂,不為世間利養所牽,見他得利心不生熱,於己利養常知止足,如是正行聖人所讚,是名正命。若精進向邪,非聖所讚,所謂貪欲、瞋恚、愚癡煩惱,是正精進終不為之;若法能入正諦聖道寂滅涅槃,是正精進。若念不失,不動於法,正直不曲,見生死過,進求涅槃,繫心不忘,不失正道,是名正念。若定不亂,於一切法住是定時,成正決定,是名正定。大王當知!住是三昧者,為一切眾生得解脫故,成正決定,是名正定。是八聖道,悉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行,是名聖道。大王當知!沙門瞿曇具足成就如是三十七助菩提法,依此法故,沙門瞿曇名為如來、應、正遍知,是故我言,無有過失。」而說偈[11]言:

「瞿曇四念處, 及以四正勤,
禪定諸三昧, 於中得自在。
[*]惟瞿曇究竟, 更無第二人,
是故說瞿曇, 無有諸過失。
瞿曇如意道, 最勝無有比,
修諸四無礙, 具足到彼岸。
大聖能善解, 解脫器差別,
是故如實知, 能淨諸眾生。
梵行得自在, 慈悲及喜捨,
得正見寂靜, 是故無過失。
八聖正道水, 清淨無垢濁,
洗諸罪眾生, 服七覺寶衣。
[12]將置彼不動, 無畏涅槃處,
是故說瞿曇, 無有諸過失。
瞿曇如牛王, 獨勝過諸群,
眾聖皆尊仰, 世間無等倫。
離諸一切惡, 具足諸功德,
常念利世間, 是故無過失。
「大王當知![1]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十種智力!」

王言:「大師!何者是如來十種智力?」

答言:「大王!十力者,所謂知是處非處智力、知業集智力、知[2]性智力、知[3]信智力、知根智力、知至處道智力、知定智力、知宿命智力、知天眼智力、[4]知漏盡智力。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5]知是處非處智力者,[6]決定了知因果中智,知從是因能生是果,不生是果;知行不善定得苦報,不生樂報;修行善因定得樂果,不生苦果;是處者有是報,非處者無是報。是名[7]知是處非處智力。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知業集智力者,如實能知過去、未來、現在諸業所得果報,知處知事、知因知果,或謂過去事滅皆無,沙門瞿曇說於過去,雖無現相,是業能得未來世報。若有作業,是聲聞因,是辟支佛因,是菩薩因,是如來因,沙門瞿曇悉能了知,是名知業集智力。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知欲[8]力者,如實能知一切眾生種種欲樂,知是眾生樂於五欲,知是眾生樂於修道,知是眾生住邪定聚,知是眾生住正定聚,知是眾生住不定聚,知是眾生樂聲聞道,知是眾生樂辟支佛道,知是眾生樂無上道。如是知已,隨宜說法,廣度一切諸眾生等。是名知欲智力。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知性[*]力者,如實能知一切眾生無量種性:有漏種性、無漏種性、世間性、出世間性、常性、無常性、法界性、無差別性,又知眾生所樂習成難改之性,從性起欲,知其所樂,及知所起善性、不善性,起聲聞性、辟支佛性、無上菩提性,皆如實知,隨宜說法。是名知性智力。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知根[*]力者,如實能知一切眾生諸根差別,知有漏根、無漏根、利根、鈍根,知增、知減,能知貪欲、瞋恚、愚癡,有無量種各有輕重,悉如實知。知有根能增長生死,知有根能損減生死,知善根、不善根,知非善非不善根,知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男根、女根、命根,苦根、樂根、憂根、喜根、捨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知眼根因乃至意根因,知耳根因作眼根緣,知鼻根因作舌根緣,知舌根因作身根緣,知戒莊嚴能修於施,知施莊嚴能修於戒,能知誰可說施說戒,乃至智慧亦復如是。能知誰可[A1]為說四念處乃至八正道分,知誰可為說聲聞乘、辟支佛乘、無上佛乘,知[A2]緣覺根,學聲聞乘;知正覺根,學聲聞乘、辟支佛乘;知下根人能修上根、上根之人修於下根;知眾生[9]根未可調者,則生捨心,可調伏者,為說正法,知根熟不熟相、不熟熟相、不熟不熟相、熟有熟相,知生死根,知解脫根,知莊嚴根,知具足根,如是知已,而為說法。是名知根智力。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知至處道[*]力者,如實能知行是道者墮於地獄乃至生天,行是道者得至涅槃,是業皆從根欲性生,知有漏業故生於五道,無漏業故得至涅槃,如是能知正定聚、邪定聚及不定聚,知於因力及果報力,知過去世福德因[A3]緣,知現在世莊嚴因緣,難調易調,略說廣解,廣說略解,知是眾生能得解脫,知是眾生不得解脫,知不定者,遇善知識住正定聚,不得善友則無解脫。如是知已,隨所應聞而為說法。是名能知至處道[*]力。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知禪定[*]力者,如實能知禪定、解脫、三昧、三摩[10]拔提,知垢、知淨、知住、知增,知諸眾生以是因緣貪樂生死,以是因緣貪樂涅槃。云何名因?云何名緣?知諸眾生思惟不善是生死因緣,因不善思惟故生長無明,是故不善為因,無明為緣,因無明故則生於行,是故無明為因,諸行為緣,如是乃至因生則有老死等苦,是故生則為因,老死為緣;煩惱為因,諸業為緣;諸見為因,愛結為緣;煩惱為因,五蓋為緣;是名為因,是名為緣,而諸眾生,以是因緣貪樂生死。何因緣故貪樂涅槃?有二因、二法,令諸眾生樂於涅槃:一者、憙樂聽法;二者、樂正思惟。復有二法:一者、[11]舍摩他;二者、毘婆舍那。又知說法因緣得聲聞三昧、緣覺三昧、菩薩三昧。如是知已,而為說法。是名知定智力。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知宿命智力者,如實能知自身過去一切生處,有色、無色,種[12]性、名字,飲食、色貌、形相、苦樂、壽命、長短,念他有滅生於他有,如知自身知他亦爾。知是眾生所有業因,是諸眾生造是業因,得他有身。知諸眾生心及因緣,如是滅已次第生心,悉知三世無有始終,勸諸眾生,觀諸過去所作善惡果報苦樂。如是知已,隨所應聞而為說法。是名知宿命智力。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1]知天眼智力者,如實知見一切眾生生滅墮落,若受善色、若受惡色、若生善有、若生惡有,知諸業因皆悉明了,知是眾生身、口、意惡,誹謗聖人增長邪見,以惡業故,捨此身已,即墮地獄;[2]知是眾生身、口、意善,不謗聖人增長正見,以是業緣捨此身已,即生善有。能見十方諸佛世界無有邊際,猶如虛空無有限量,悉見眾生生時滅時,見諸世界成時壞時,亦知眾生發菩提心、生時滅時,見一切佛始成正覺、轉正法輪、入涅槃時,見諸聲聞證解脫已取涅槃時,見諸緣覺以神通力報諸眾生[3]信施恩時。如是等事,一切五通聲聞、緣覺及諸菩薩,所不能見,沙門瞿曇天眼,成就如是功德,以天眼故,觀諸眾生,誰應為佛之所化度,誰復應為聲聞、緣覺之所化度。如是見已,隨應度者,示現其身而為說法。是名知天眼智力。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4]知漏盡[*]力者,諸漏已盡畢竟解脫,是故唱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無後有。』佛漏盡智清淨微妙。言清淨者,無習氣故,聲聞之智有邊有量。何以故?有習氣故。辟支佛智亦有邊量。何以故?無大悲故。佛漏盡智無量無邊。何以故?知一切行故、具足成就一切智故、永斷一切諸習氣故,攝取大慈、大悲莊嚴四無[5]所畏,於一切法無取相習,一切世間所不能勝,行住坐臥無諸過失,猶如虛空清淨無礙,不[6]雜烟雲。佛漏盡智亦復如是,不雜一切煩惱習故,能為一切眾生說法,令彼聞者斷諸煩惱,是名知漏盡智力。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十種智力,以是莊嚴故,名如來、應、正遍知,是故我言,無有過失。」而說偈言:

「是處及非處, 諸佛如實知,
[7]大尊實語者, 是故無過失。
於諸過去世, 聖照無障礙,
未來及現在, 智慧不迷沒,
業及業果報, 所有果因智,
皆能如實知, 是故名為佛。
世人無量性, 種種如實知,
於性[8]中善解, 是名無等人。
世間種種信, 及無量信者,
如實智慧知, 是故不異語。
如實知下根, 及知中根者,
如實知根熟, 於根得自在。
[9]生一切處道, 世尊[A4]如實知,
力通根禪定, 覺分解脫者。
知染及清淨, 差別如實解,
如來無有障, 以離諸障故。
過去無量生, 種種[10]知力見,
自身及他身, 智者如實知。
佛淨眼無垢, 過天人世間,
依彼清淨眼, 見眾生生退。
知諸漏盡智, 及知於解脫,
所有無漏界, 聖人如實知。
是力無等等, 佛世尊自在,
於一心中現, 而心無分別。
不取亦不捨, 自然而現前,
如輪依本業, 自然而迴轉。
一念如實知, 眾生諸心念,
於心及眾生, 不起二種相。
於一切法中, 具足諸功德,
是故說瞿曇, 自在無過失。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21253 - 2023-12-18 22:00:13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九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九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如來無過功德品第八之四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四無所畏。」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四無所畏?」

答言:「大王!所謂一切智無畏、漏盡無畏、障道無畏、盡[12]苦道無畏。

「大王當知!一切智無畏者,沙門瞿曇悉以覺知一切諸法。若諸世間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言:『沙門瞿曇不能覺知一切諸法。』如實說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沙門瞿曇悉能覺知一切諸法,是故名為平等正覺。所謂凡夫法、聖人法、聲聞法、緣覺法、佛法、菩薩法、學法、無學法、世間法、出世間法、善法、不善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覺如是法,故名正覺。言平等者,見空平等,法真實故;無相平等,壞諸相故;無願平等,不著三界故;不生平等,無生性故;無行平等,無行性故;無出平等,無出性故;無至處平等,無至處性故;真實平等,無三世故;解脫平等,無無明性故;涅槃平等,無生死性故。是故沙門瞿曇悉能覺知一切諸法,至無畏處。以大悲心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轉梵法輪。一切世間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未曾有能如法轉者,是名一切智無畏。

「大王當知!漏盡無畏者,沙門瞿曇諸漏已盡,是故唱言:『我漏已盡。』若諸世間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言:『沙門瞿曇諸漏未盡。』如實說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沙門瞿曇諸漏已盡,於欲漏、有漏、無明漏、見漏,心得解脫,諸習氣滅。是故沙門瞿曇諸漏已盡至無畏處,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轉梵法輪。一切世間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未曾有能如是轉者,是名漏盡無畏。

「大王當知!障道無畏者,沙門瞿曇知諸欲法能障聖道,是故說言:『欲能障道。』若諸世間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言:『是諸欲法不能障道。』如實說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沙門瞿曇如實覺知障道法故。障道法者,謂十不善業能障聖道。沙門瞿曇!能如實知至無畏處,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轉梵法輪。一切世間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未曾有能如法轉者,是名說障道無畏。

「大王當知!盡苦道無畏者,沙門瞿曇說言:『修習聖道能盡苦際,得無上解脫。』若諸世間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言:『修習聖道不能畢竟盡諸苦際。』如實說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沙門瞿曇已證無上解脫、盡諸苦故。云何名為真實聖道?所謂一乘;復有二種,謂[1]舍摩陀、毘婆舍那。復有三種,謂空三昧,[2]無相、無願三昧;復有七法,謂四念處乃至八聖道。是名畢竟真實聖道。畢竟道者,無增無減、無取無捨、無執無放、非正非邪、非一非二,是名真實畢竟正道。沙門瞿曇如實能知至無畏處,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轉梵法輪。一切世間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未曾有能如法轉者,是名盡苦道無畏。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四無畏智,能師子吼,是故我言,無有過失。」而說偈言:

「瞿曇如師子, 處眾無畏說,
世間無與等, 何況有勝者。
瞿曇證諸法, 如實不虛妄,
以是實見故, 出師子王說。
若有能說言, 瞿曇說不正,
瞿曇不能見, 無有如是處。
以不見相者, 在於天人中,
自在師子吼, 出妙無畏聲。
瞿曇漏已盡, 已得無漏身,
過天人世間, 是故言無等。
瞿曇為眾生, 說諸障道法,
一切皆如實, 故不虛妄說。
瞿曇說進取, 自證如是說,
修行彼法者, 無有諸障礙。
瞿曇如[3]是知, 至勝無畏處,
得無畏妙樂, 瞿曇安隱住。
轉梵正法輪, 餘未曾轉彼,
世人不能轉, 除兩足尊者。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不共之法。」

王言:「大師!何者如來不共之法?」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不共法者,所謂:無有一切過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身業無失故。無一切[4]過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口業無失故。無一切妄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意業無失故。無種種[5]相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若得供養不生高心、若得毀辱不生下心故。無不定心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常在定故。無不[6]住心捨心[7]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修身故、修戒故、修心故、修慧故、斷癡故,[8]是名聖捨。欲無休息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大慈、大悲說法度人,安住寂靜無增減故。精進無休息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為一切眾生於無量劫受大苦惱,不生疲厭故。念無休息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初得道時,遍觀一切去來現在眾生之心,後為說法不須[9]更觀,不失先念故。智慧無休息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於三世中憶念不忘故。解脫無休息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不從師學、自然覺悟,不同二乘從他聞故,因緣生故。解脫知見無休息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得無礙智,知一切義、一切字、一切句,於一句法無量劫說義無窮盡故。一切身業智為本智展轉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所有身業隨智行故。一切口業智為本智展轉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所有口業隨智行故。一切意業智為本智展轉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所有意業隨智行故。[10]知過去世無障無[11]礙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具宿命明故。知未來世無障無礙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得天眼明故。知現在世無障無[*]礙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得漏盡明故。無見頂者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無邊身故。無能勝者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過諸天人、聲聞、辟支佛故。眾生各各見在己前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身不可思議故。所有言說聞者生善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成就一切諸功德故。說法之音隨受者聞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善知餘者聞無益故。出言清淨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口常不說非義語故。出口所說麁言、[1]軟語聞者歡喜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其心平等[2]離怨親故。[3]所說言音聞者無厭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說微妙故。處眾無畏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清淨一切諸智障故。於眾言說不生怯弱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四無畏故。隨意言說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善知一切眾生心故。弟子寂靜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所有徒眾隨順受教故。見者離惱、除諸不善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常願其身如藥樹王故。觀者無厭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能令見者覺一切法故。動身迴顧如大象王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視如龍王威儀清淨故。在於四眾能師子吼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具足十力善決眾疑故。常受上供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無上福田故。功德無盡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所修諸行不求果報故。一切天、人、魔王、梵眾無能壞者名不共法。何以故?一一節中有那羅延力故。所記之事無有虛謬名不共法。何以故?善知一切諸根使故。知一切行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覺一切法故。所有智慧無有疑[4]濁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善知三世智清淨故。煩惱習盡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善能清淨煩惱因故。於諸世間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眾中而為師首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通達一切諸法相故。所得法身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壽命無盡故。見聞親近得大利益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成就善法三業不空故。出身血者犯於逆罪名不共法。何以故?沙門瞿曇成就無上勝善根故。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不共法,是故我言,無有過失。」而說偈言:

「瞿曇無過失, 亦無一切[5]習,
諸念皆清淨, 是智者無過。
一切無異[*]相, 而心不忘失,
捨心非無作, 諸欲皆不減。
精進無懈怠, 有念不曾忘,
慧解脫不退, 正見無失減。
智慧不可動, 身口業亦爾,
以智為根本, 如是常展轉。
常智無過失, 過去世亦爾,
未來及現在, 諸處無障礙。
瞿曇是智者, 如是諸功德,
更有餘勝法, 地主不可數。」
王言:「大師!如來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之身,為是常也?為無常也?如是功德,為有盡也?為無盡也?」

答言:「大王!沙門瞿曇住是功德,盡生死際,最後邊身,是常住身,非無常也。大王當知!勿觀瞿曇同無常也。」

王言:「大師!如是常身當云何觀?」

答言:「大王!如自觀己法性之身,觀於瞿曇法身亦爾。是身為色,不可如色見故;是身為心,不可如心知故;是身為炬,性不闇故;是身勇健,降眾惡故;是身為力,無降伏故;是身無違,性平等故;是身為空,離見聞故;是身無相,離覺觀故;是身無願,出三界故;是身一相,無異相故;是身如虛空,無相似故;是身非生,從緣生故;是身非滅,本不生故;是身非住,非三世故;是身非方,不離方故;是身非眾生,不離一切眾生故。大王當知!如是觀者,名觀常身,名見法身。大王當知!如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王言:「大師!云何非生而從緣生?」

「大王當知!法身非生,從緣生故。」

王言:「大師!云何從緣生?」

「大王當知!從緣生者,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生、從定生、從慧生、從解脫生、從解脫知見生、從慈悲喜捨生、從布施生、從持戒生、從忍辱生、從精進生、從禪定生、從智慧生、從解脫三昧生、從諸方便波羅蜜生、從六通生、從三明生、從四無礙生、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從實慧生、從不放逸生。大王當知!從如是無量清淨功德法生。瞿曇身功德無盡故,法身無盡。」

王言:「大師!生法有盡,云何有生而無[1]有盡?」

答言:「大王!本不生故,而無有盡。」

王言:「大師!何者本不生故?」

答言:「大王!法身非生,以本有故,以緣生故,名之為生。」

王言:「大師!如是緣者,無量無邊。若欲行者,以何為本?從何為始?」

答言:「大王!一切功德助道之行,舉要言之,以戒為本,持戒為始。若不持戒,乃至不得[2]疥野干身,何況當得功德之身?大王當知!以戒淨故,不斷佛種,成等正覺;不斷法種,分別法性;不斷僧種,修無為道。以持淨戒相續不斷故,功德無盡。」

王言:「大師!一切戒善皆無有盡?亦有盡也?」

答言:「大王!非一切盡,亦非不盡。何以故?相續斷故有盡,不斷故無盡。」

王言:「大師!何者相續斷?何者相續不斷?」

答言:「大王!淨戒相續,不中斷故,功德無盡。何以故?凡夫戒者,在所受生,斷故有盡;人中十善所得果報,斷故有盡;欲界諸天福報功德,斷故有盡;色界諸天禪無量心,斷故有盡;無色諸天[3]取入諸定,斷故有盡;一切聲聞學、無學戒,入涅槃際,斷故有盡;辟支佛戒無大悲心,斷故有盡。諸菩薩戒到於菩提,成大悲故,功德無盡。何以故?於是戒中,出生一切凡夫、二乘所有諸戒,如種無盡故,果亦無盡,是故菩提種不可盡。」

王言:「大師!如此法身,當依何法作如是觀?」

答言:「大王!當依一切眾生煩惱身觀,當依貪欲、瞋恚、愚癡眾生中觀,當依四顛倒見眾生中觀,當依陰、界、諸入中觀,當依地獄、畜生、餓鬼乃至阿修羅等諸身中觀。何以故?此身即是如來藏故。大王當知!一切煩惱諸垢藏中,有如來性湛然滿足,如石中金、如木中火、如地下水、如乳中酪、如麻中油、如子中[4]牙、如藏中寶、如[5]摸中[A2]像、如孕中胎、如雲中日,是故我言:『煩惱身中有如來藏。』」

爾時薩遮尼乾子重說偈言:

「瞿曇法性身, 妙色常湛然,
清淨常寂滅, 其相如虛空。
如是法性身, 眾生等無差,
此境界甚深, 二乘不能知。」
爾時嚴熾王聞大薩遮尼乾子說於如來不可思議功德法身,生歡喜心、生[6]踊悅心、生[A3]踊躍心、生無量歡喜心、生無量信敬心、生無量愛念心、生無量慶悅心。於大薩遮尼乾子所,復生不可思議者心,生不可量者心、生可尊者心、生可尊重者心、生可恭敬者心、生善知菩提道者心、生一切智者心、生到彼岸者心、生[7]寤寐者心、生與念者心、生住不可思議解脫菩[8]薩心。生如是等不可思議種種心已,以價直百千萬阿僧祇瓔珞及不可量上價妙衣,持用奉施薩遮尼乾子,復作是言:「善哉,善哉!薩遮[9]大師!能說如是勝大方便巧妙法門。」復作是言:「薩遮大師!師所說法,善巧隨順一切智智,此法能到一切智地;師所說法,能度一切諸世間[10]流;師所說法,能洗一切諸煩惱垢;師所說法,能破一切諸嫉妬門;師所說法,能拔一切諸惡道苦;師所說法,能善方便壞散一切大憍慢山;師所說法,悉能乾竭一切世間愛欲大海;師所說法,能照一切無智稠林;師所說法,能不失時不失受時。」

爾時薩遮尼乾子告嚴熾王言:「如是,如是!大王!諸菩薩摩訶薩無有威儀不化眾生,無有一法不能隨順大乘法門,無有一法不能到於一切智地,無有一法不能斷於一切煩惱,無有一法不示世間一切過失,無有一法不示涅槃無上功德,無有一法不示菩薩無上勝行。大王當知!諸菩薩摩訶薩所行一切行皆為自利,亦為他利,彼二俱利。」

薩遮尼乾子說此法門時,嚴熾王得大堅固不退轉菩提之心,王十六子所得名為歡喜踊躍境界信心,八千天子得名觀佛莊嚴三昧。時嚴熾王所有眷屬及大薩遮尼乾子諸眷屬等十三千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彼諸眾生各各脫身所著上衣,持用奉施薩遮尼乾子,而作是言:「我[11]今善得無上大利,以我得見薩遮[12]善男子故,得聞說此一切智慧勝妙法門。」

[13]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詣如來品第九

爾時嚴熾王及諸眷屬作是言:「薩遮善男子!師今應往詣如來所見佛、世尊,禮拜如來、供養如來。何以故?今佛世尊在我[14]園中,為諸大眾說微妙法。」

薩遮尼乾子言:「善哉,大王!欲見如來今正是時,可共國內城邑小王、諸聚落主、大臣王子、長者居士及王夫人、後宮[15]婇女并王大力[16]臣如是等眾,一時同心俱往佛所。」

爾時嚴熾王勅令國內一切城邑乃至聚落主等,各將所領及家眷屬,悉共莊嚴,俱詣佛所;若其不往如來所者,當斷其命。爾時國內所有一切善男子、善女人及童男、童女等聞王教令,欲與薩遮大師俱往佛所親覲供養,心生歡喜,各各莊嚴綵飾綺妙,備諸一切種種香華、塗香、末香、華鬘、[1]幡蓋,執諸種種一切伎樂,出欝闍延城,在於大路待嚴熾王。爾時嚴熾王駕七寶[2]繩交絡輦輿,以諸無量金瓶、銀瓶[3]插種種華[4]俠在兩[5]廂。王[6]興大力,現大王勢,作大王神通,作大王奮迅,象馬車步,作大王戲樂,竪諸種種幢幡、華蓋,打八千種諸妙聲鼓,種種歌舞,與大薩遮尼乾子、大臣、王子,與王大力夫人、宮人及諸小王、長者、居士[7]乃至守門、守宮人等九萬八千萬人前後圍繞,俱往園中詣如來所。到佛所已,頂禮佛足,繞佛三匝。薩遮尼乾子與諸眷屬頂禮佛足,繞佛無量百千匝已,却坐一面,一心合掌,觀佛不捨,默然而住。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說法品第十[8]之一

爾時慧命舍利弗見大薩遮尼乾子在佛前坐,一心合掌,觀佛不捨,默然而住,作是思惟:「此薩遮尼乾子為何事故來詣佛所?」作是念已,語大薩遮尼乾子言:「汝為何事來詣佛所?為見佛也?為聞法乎?」

爾時薩遮尼乾子語慧命舍利弗言:「大德舍利弗!我今來詣佛世尊所,不為見佛,不為聞法。大德舍利弗!我今不為一切法故來詣佛所。何以故?大德舍利弗!非見色故,名見如來;非見受、想、行、識故,名見如來;非見地性故,名見如來;非見水性、火性、風性故,名見如來;非見我故,名見如來;非見眾生故,名見如來;非見壽命故,名見如來;非見人故,名見如來;非見作者故,名見如來;非見我所故,名見如來;非見所見事故,名見如來;非見相故,名見如來;非見無相故,名見如來。何以故?大德舍利弗!不見一切相,名見如來;不執著見,名見如來;不見物故,名見如來;如實見故,名見如來;見實際非際故,名見如來;厭眼厭色故,名見如來;不見耳不聞聲故,名見如來;不見鼻不嗅香故,名見如來;不見舌不知味故,名見如來;不見身不見觸故,名見如來;不見意法不分別意法故,名見如來。」

舍利弗言:「薩遮大德!若如是相見不見如來者,云何名見佛、世尊也?」

薩遮尼乾子答言:「大德舍利弗!非見[9]家故,名見如來;非見姓故,名見如來;非相故,名見如來;非非相故,名見如來;非法故,名見如來;非非法故,名見如來;非實故,名見如來;非非實故,名見如來;非觀故,名見如來;非非觀故,名見如來;非念故,名見如來;非非念故,名見如來;非分別故,名見如來;非非分別故,名見如來;非有為故,名見如來;非無為故,名見如來;非有物故,名見如來;非無物故,名見如來;非和合故,名見如來;非別離故,名見如來;非色故,名見如來;非受想行識故,名見如來;非取故,名見如來;非不取故,名見如來;非生故,名見如來;非不生故,名見如來。」

爾時慧命舍利弗語大薩遮尼乾子言:「薩遮大德!若如是見,名見如來者。薩遮大德!云何而見佛、世尊也?」

薩遮尼乾子答言:「大德舍利弗!我非見色見如來,亦不離色見如來,我不滅壞色名見如來;如[10]是非見受想行識,名見如來,不離受想行識名見如來,我不滅壞受想行識,名見如來;我不見如來世間所攝,亦不見如來出世間[11]攝;我不見如來為陰所攝,不見如來為界所攝,不見如來為入所攝;我見如來離諸一切音聲言語。我今如是見於如來,如是不見、非不見、不知不分別、不起不示、不生不增長、不取不捨、不戲論、不作相、不作非不作、不作物非不作物、不受不護、非作心見、非自然見、非觀見、非不觀見、非可語見、非不可語見。離一切言語、名字、章句、音聲,名見如來。何以故?以不可如是相見故。大德舍利弗!諸菩薩摩訶薩如是見佛,我亦如是見於如來。」

舍利弗言:「薩遮大德!若能如是見如來者,如來說法,大德云何而得聞也?」

答言:「大德舍利弗!我若起法相、非法[12]相,應聞如來所說之法。何以故?大德舍利弗!諸菩薩摩訶薩於諸一切名字、章句、言語之音,聞說法聲,而不作心法相、非法相。何以故?以離一切諸法相故。」

舍利弗言:「薩遮大德!汝來佛所,非為法來也?」

答言:「大德舍利弗!我不為法、非不為法,來詣佛所。何以故?大德舍利弗!夫為法者,不為一切法名為為法。大德舍利弗!若有人言為法來者,彼人不著此法,名為佛;不見此法,名為法;不著生,名為僧。夫為法者,不為知苦、不為離集、不為修道、不為證滅、不為過欲界、不為過色界、不為過無色界、不為得涅槃。大德舍利弗!汝依此法,應知我今不為法故,來詣佛所。」

爾[13]時慧命舍利弗告大薩遮尼乾子言:「薩遮大德!今依何法作如是說?」

答言:「大德舍利弗!我今都不依[14]於一法作如是說。何以故?法界中無依,法界中依不可得,法界中無依亦不可得。何以故?以不見二故。」

舍利弗言:「薩遮大德!汝今不[A4]依六道去來也?」

答言:「大德舍利弗!我若見彼六道相者,應有去來。我若有生,亦應受生,有退應退,有去應去。大德舍利弗!一切法不動、不轉、不去、不退、不生。」

舍[A5]利弗言:「薩遮尼乾子!若如是者,如來何故說言比丘汝生老死亦退亦生?」

答言:「大德舍利弗!如來依著六道眾生,作如是說,為欲拔彼依止六道,是故如來作如是說。大德舍利弗!於佛法中不去、不來、不退、不生。」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薩遮大德!如薩遮大德所說,是大乘行者,知義知字者。」

薩遮尼乾子言:「大德舍利弗!汝知何者為義?何者為字?」

舍利弗言:「善男子!我不欲說,我[1]欲聞說。大德當說何者為義?何者為字?」

爾時薩遮尼乾子告舍利弗言:「大德舍利弗!所言義者,名不可說;說不可說,名之為字。所言義者,名不可語;說彼語者,名之為字;所言義者,名不可名;說彼名者,名之為字。所言義者,[2]不可動、不可知、不可戲論、不可分別、不可生、不可聚、非物非實、無我非起、非可取、非可依,遠離一切依言語名字。所言字者,思惟數稱量觀察令他解,名之為字。所言義者,為義無[3]礙。所言字者,名法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大德舍利弗!是名略說義、略說字。」

爾時世尊告薩遮尼乾子言:「善哉,善哉!薩遮!快[4]者善哉!若有善男子欲說法者,應如是說!如汝所說,說此法門。」[5]爾時眾中,三千天子聞大薩遮尼乾子樂說[6]辯才得無生法忍,二十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21256 - 2023-12-18 22:11:11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十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十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說法品第十之二

爾時慧命大目揵連白佛言:「世尊!此薩遮尼乾子現此外道相,教化幾所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告目連:「目連!汝今問我此事,天人聞說,皆悉迷沒,除諸菩薩摩訶薩眾。目連!我今說其少分,令眾生入。薩遮善男子以種種形、種種色、種種威儀教化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目連!如須彌山微塵數等眾生住外道法中,薩遮善男子行外道法,教化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四天下微塵數等眾生住遮羅伽外道法中,薩遮善男子行遮羅伽法,教化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八萬四千恒河沙等眾生住波利婆闍外道法中,薩遮善男子行波利婆闍外道法,教化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十恒河沙等眾生樂聲聞行,薩遮善男子現聲聞行,教化令住聲聞菩提,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過是聲聞數等身,現行辟支佛形,教化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數眾生,薩遮善男子行菩薩道,教化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見帝釋身而受化者,即現帝釋身教化眾生;應見梵王身而受化者,即現梵王身教化眾生;應見轉輪王身而受化者,即現轉輪王身教化眾生;應見四天王身而受化者,即現四天王身教化眾生;應見緊那羅身而受化者,即現緊那羅身教化眾生;應見阿修羅身而受化者,即現阿修羅身教化眾生;應見迦樓羅身而受化者,即現迦樓羅身教化眾生;應見摩睺羅伽身而受化者,即現摩睺羅伽身教化眾生;應見人身而受化者,即現人身教化眾生;應見女身而受化者,即現女身教化眾生;應見童男、童女身而受化者,即現童男、童女身教化眾生;應見地天身而受化者,即現地天身教化眾生;應見同生天身而受化者,即現同生天身教化眾生;應見聖人身而受化者,即現聖人身教化眾生;應見摩那婆身而受化者,即現摩那婆身教化眾生;應見比丘、比丘尼身而受化者,即現比丘、比丘尼身教化眾生;應見優婆塞、優婆夷身而受化者,即現優婆塞優婆夷身教化眾生。目連!薩遮善男子現如是等一切種種無量身相,教化如是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目連白佛言:「世尊!薩遮善男子供養幾所諸佛?」

佛告目連:「目連!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虛空分界等悉可量數,而薩遮善男子以種種身所供養佛,不可量數。」

[8]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授記品第十一

爾時大德摩訶迦葉告薩遮善男子言:「善男子!汝已供養無量諸佛,具足成就無量無邊諸功德聚,何故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薩遮答言:「大德迦葉!我若有見,此是菩提、此是證者,我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迦葉言:「薩遮善男子!無量無邊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可不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薩遮答言:「大德迦葉!汝今所言無量無邊諸眾生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此是憍慢眾生之數。何以故?大德迦葉!於第一義中,菩提不可得,菩薩不可得。何以故?大德迦葉!言菩提者,名為無為,菩提者離一切數,菩提者非色法,菩提者不可見,菩提者非青、非黃、非赤、非白、非紅、非黑、非[1]頗梨色,無色、無形、無相、無表,過一切相,無依離一切依,無物離一切物,無相離一切相,不可言,不可說,不可見、不可和合知、不可別異知,非闇、非明,無形、無相、無可觀,非言語、離言語,不可觸、不可知、不可聞,非音聲、非口[2]道,無擁、無礙、無縛、無[3]脫,非瞋、非癡,不可以一切事示現不可說。大德迦葉!菩提體如是相,彼不可以身證,不可以心知。何以故?大德迦葉!是身無知,如草木;是身無覺,如石壁;是身無識,如鏡像,是故不可以身得菩提。大德迦葉!心亦不可見、不可示,是故[4]不以心得菩提。大德迦葉!眾生不可見,無眾生故,是故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德迦葉!一切諸法若如是者,云何迦葉而作是言:『汝已供養無量諸佛,滿足無量無邊功德,何故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會中諸菩薩摩訶薩、[5]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釋提桓因、四天王、梵天王等一切大眾作如是念:「如來世尊!應除我等疑惑心故,隨我心信,應與薩遮善男子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於幾所時,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何等劫、何等世界、何等國、何等姓、何等家、何[6]等眷屬、云何出家、何等樹下成阿耨多[7]羅三藐三菩提?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佛名何等,幾時住世,幾眾集會?」

爾時世尊知彼眾會諸菩薩摩訶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釋提桓因、四天王、梵天王等心之所念,諸覺觀已,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此薩遮善男子過此賢劫,復過無量無數劫已,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名[8]實慧幢王,世界名善觀名稱,彼世界中無諸怨敵。文殊師利!彼善觀名稱世界,莊嚴希有、殊特、極妙、可樂。其地七寶間錯莊嚴,城[9]郭周匝七寶牆障百千萬重,其中復有七百千萬重大香水海,周匝圍遶;七百千萬大毘琉璃摩尼寶珠,以為門闕;十百千萬閻浮檀金,以為羅網遍覆世界;十百千萬摩尼寶,間錯其闕;懸十百千萬師子愛摩尼寶,遍諸宮殿以為嚴飾;十百千萬師子幢摩尼寶,莊嚴街道;十百千萬火幢摩尼寶,日夜常然普照世界;十百千萬七寶和鈴,常出妙聲遍諸世界;竪十百千萬摩尼寶高幢,普遍世界;懸十百千萬金幡,置在高幢。

「文殊師利!彼善觀名稱世界,地平如掌,寶樹普覆,諸草柔[10]軟——右旋[11]婉轉,如善巧畫、如孔雀項毛其觸柔軟、如迦陵伽鳥遍覆世界——十百千萬妙莊嚴園,[12]普遍世界,一一園中,十百千萬諸大寶池普遍莊嚴,一一池[13]皆八道[14]側方,八楞摩尼寶以為間錯,閻浮檀金沙遍布其底,一一池中皆各滿足八味香水,七寶鉢頭摩花以覆水上。[15]昆崙遮鳥、耆婆耆婆鳥常出妙聲遍諸世界。

「文殊師利!彼善觀[16]世界有八千萬城邑聚落,遍滿國土以為莊嚴。一大城中,有十百千萬小城以為莊嚴,一切城邑皆亦如是。一一城邑、一一聚落滿百千萬男子、女人、童男、童女。

「文殊師利!彼善觀名稱世界中,有一四天下,名曰見者歡喜世界。諸四天下,此最勝妙。人民熾盛安隱快樂,[17]實慧幢王如來、應、正遍知彼世界中出現於世。

「文殊師利!彼[18]實慧幢王如來生[19]在婆羅門家,母名速行,如我現世母名摩耶;父名梵才,如我現世父名白淨王;兒名[20]名稱,如我現世子[21]羅睺羅;妻名大慧,如我現世釋種瞿夷;乳母名大稱,如我現世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奉侍人名常隨順,如我現世闡陀迦;馬名大速,如我現世馬王[22]揵陟。[*]實慧幢王如來乘彼大速踰城出家,如我現世所乘[*]揵陟馬王出家。彼佛道場名曰法尚,實慧幢王如來於彼道場[23]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我現在寂滅道場。彼道場樹有八十萬百千萬億樹以為眷屬。

「文殊師利!實慧幢王如來於彼劫中出世之時,無諸魔怨及魔眷屬。

「文殊師利!彼實慧幢王如來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彼世界中所有眾生,一切執持種種華香、塗香、末香、散香,作諸種種伎樂歌舞,一時往詣法尚道場;乃至阿迦尼吒天一切天眾作諸種種天妙伎樂,集彼道場;一切夜叉眾作諸伎樂,集彼道場。彼世界中所有一切乾闥婆眾、一切阿修羅眾、一切迦樓羅眾、一切緊那羅眾、一切摩睺羅伽眾各作百千萬種伎樂,與其眷屬集會道場。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維上下、無量無邊世界菩薩俱來集會。

「文殊師利!實慧幢王如來初成正覺,為彼時會所集大眾,說此菩薩行方便境界奮迅大法門,有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修多羅以為眷屬。

「文殊師利!彼實慧幢王如來說此法門時,恒河沙等眾生得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彼實慧幢王如來出世,不說三乘教化之法。何以故?彼佛國土無諸聲聞、辟支佛人,彼世界中所有眾生皆信一乘,皆信菩薩上妙勝行。

「文殊師利!彼實慧幢王如來初集會時,有諸無量恒河沙等不退菩薩而來集會;第二會時,有八十億百千萬那由他一生補處菩薩而來集會;第三會時,有六十頻婆羅菩薩而來集會。

「文殊師利!次於後時,無量無邊眾生得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文殊師利!彼實慧幢王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六十小劫住世說法,後入涅槃。佛涅槃後,正法住世,八十萬億百千億那由他劫,正法流行,教化眾生。人眾多少、所得利益,如佛在世所度不異。

「文殊師利!彼實慧幢王如來臨涅槃時,與大幢王菩薩授記,然後入般涅槃。作如是言:『大幢王菩薩次我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大莊嚴如來、應、正遍知。』」

爾時大眾欲知眾中何者是彼大幢王菩薩,次彼實慧幢王如來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者名大莊嚴如來、應、正遍知?

爾時世尊知彼時眾覺觀心念,知[1]心念已,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此薩遮善男子坐前坐者,名實喜摩那婆,於一切弟子眾中最為第一。此摩那婆於彼時中,成大莊嚴如來、應、正遍知。彼佛世界莊嚴勝妙,如實慧幢王如來世界不異。」

爾時會中,聞說彼佛國土勝妙功德莊嚴。彼六十百千萬億那由他菩薩,願生彼國,作如是言:「此實慧幢王如來成佛之時,願我往生彼佛國土。」爾時世尊即與授記,皆當往生彼佛國土。

八十千萬尼乾子眾一時同聲[2]白言:「世尊!我亦願往生彼佛國!」世尊亦即皆與授記:「汝善男子!一切皆當生彼佛國。」

八千萬億那由他天子虛空界中作如是言:「世尊!我等亦願實慧幢王如來得菩提時,俱往生彼善觀名稱世界,得見彼佛不可思議功德莊嚴清淨國土。」

時佛即告彼諸天子:「諸善男子!汝等皆當生彼善觀名稱世界,供養彼佛。諸天子!汝等亦當在彼善觀名稱世界,皆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種名字、壽命住世、劫數多少如彼實慧幢王如來住世不異。」

彼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3]振動,大地[4]涌出百千萬億鉢頭摩花,閻浮檀金為葉,大青因陀羅摩尼寶以為其臺,[5]瑪瑙日光寶為鬚,大毘琉璃摩尼寶以為[6]其莖。彼諸一切鉢頭摩花,一一花上,見有無量百千萬億諸菩薩眾結[7]跏趺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一切皆共歸命如來。彼諸菩薩各以種種寶雲羅網,奉施如來作如是言:「世尊!我等種種世界來詣佛所,為聞佛說不可思議示現菩薩功德法門,為見如來,禮拜如來,供養如來,為見薩遮大善男子,為欲見此大會所有諸菩薩眾。」

如來說此妙法門時,於不可思議佛國土中,無量無邊諸來菩薩皆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一心攝諸根, 聽我說妙法,
如來無妄語, 諸佛不虛說。
薩遮及大眾, 未來無量世,
過不可數劫, 無刺淨劫中,
爾乃得成佛, 號[8]寶慧幢王。
時世無[9]垢害, 故名無刺劫,
時彼佛世界, 號善觀名稱,
具足諸功德, 天人皆歎仰。
國界諸莊嚴, 一切皆殊妙,
門闕諸樓閣, 百千諸寶成,
閻浮金羅網, 遍覆相映發,
光明常普照, 晝夜無差別。
懸諸百千寶, 建立師子幢,
寶鈴出妙聲, 說於如實法,
無垢寶垣牆, 過諸天宮殿,
泉流諸池水, 具足八美味。
鉢頭摩諸花, 拘迦那陀等,
鮮明滿諸池, 不[10]雜諸塵垢。
彼世界住處, 四天下中最,
具足妙莊嚴, 是故名樂見。
彼處如來生, 婆羅門出家,
母名曰速行, 父字名梵才,
子名[1]曰妙稱, 如我羅睺羅,
彼夫人大慧, 如我今瞿夷,
乳母大名稱, 如我[2]波闍提,
給侍名隨順, 亦名闡尼迦,
如我闡尼迦, 恭敬隨我心,
第一最勝馬, 字名曰大速,
彼能出如來, 如我乘揵[3]陟。
彼佛菩提樹, 字名曰法尚,
勝樹為眷屬, 八十百千萬。
彼樹下法王, 字名[4]實惠佛,
坐彼道樹下, 成於大菩提。
無諸魔眷屬, 亦無諸魔業,
彼佛國土中, 無有諸怨刺。
無量諸天人, 俱集彼淨土,
各執妙花鬘, 百千諸伎樂,
各以恭敬心, 俱詣如來所。
如來知彼心, 為說諸妙法,
無量修多羅, 以為諸眷屬。
彼佛初[5]集時, 聞此法門者,
過恒沙塵眾, 不退[6]之菩提。
彼無聲聞乘, 及無辟支佛,
諸勇猛菩薩, 充滿彼淨土。
第二時會中, 有諸菩薩眾,
八十那由他, 一生住補處。
第三會所集, 諸大勝菩薩,
六十頻婆羅, 住於如實處。
彼如來住世, 壽命六十劫,
時佛滅度後, 法燈住世間。
舍利廣流布, 八十億[7]萬千,
那由他劫住, 利益諸眾生。
彼佛記大幢, 然後入涅槃,
佛名大莊嚴, 名稱顯世間。
彼世界莊嚴, 不異[8]實慧佛,
於彼國土中, 成無垢菩提。
汝等當信我, 智慧如虛空,
無盡性常住, 遍處無障礙。
悉能見未來, 未有當有事,
何況過去劫, 曾有而不記。
我住第一義, 如實智慧中,
出言無虛妄, 亦不令他說。
我今說真實, 美妙甘露法,
是故汝大眾, 聞應諦信受。
大眾聞佛說, 皆生歡喜心,
彼佛成道時, 咸願生彼國。
世尊悉記彼, 無量諸眾生,
彼佛出於世, 汝等皆往生。
汝[9]等彼世界, 教化諸眾生,
即彼成菩提, 世界亦不異。
說此法門時, 大地六種動,
蓮花中菩薩, 合掌向佛言。
善哉佛世尊, 不可得思議,
為諸無量眾, 善說此法門。
我等諸大眾, 無量世界來,
皆為欲聞此, 最上妙法輪。」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信功德品第十二

爾時會中一切大眾皆大歡喜踊躍,各各脫身所著上衣,奉施如來而作是言:「如來、世尊!今於世間第二轉法輪。如來昔於[10]波羅捺城初轉法輪,今復於此欝闍延城第二轉法輪。」復作是言:「世尊!我等願常不離聞此妙寶法門,願常不離薩遮善男子。」

時虛空中諸天伎樂、妙鼓出聲,天雨[11]憂鉢羅花、鉢頭摩花、拘牟頭花、[12]分陀利花、婆師迦花等滿佛足下。天於空中,[13]滿天寶衣如雲而下,而作是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讀誦、書寫、為人解說此妙法門,彼人決定已得無量無邊功德。」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讀誦、書寫、廣為人說此妙法門,成就幾許功德?」

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數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於眾生界中所有眾生,佛智慧知彼諸一切所有眾生,一時俱生得於人身。得人身已,彼共俱修波羅蜜行,一時俱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諸佛等[14]一劫住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滿足一劫,供養爾所諸佛、如來,禮拜、恭敬、尊重、讚歎,具足一切諸勝供養,乃至一切花香伎樂。文殊師利!於意云何,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多不?」

文殊師利言:「甚多,婆伽婆!甚多,修伽陀!彼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無量無邊,不可量、不可數、不可知、不可說。」

佛告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書寫、流布、為人廣說此菩薩行方便功德法門,所[15]得功德過彼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諸佛功德,無量無邊,不可稱數,不可挍量。」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希有婆伽婆,希有修伽陀!如來為欲安樂一切諸眾生故,說此法門。」復作是言:「世尊!此妙法門於閻浮提幾時住世?」

佛告文殊師利:「我涅槃時,有八大國王,為欲流布我舍利故,彼時八國分為八分,置八函中,人取一函,各還本國,立大塔廟尊重供養。

「爾時阿闍世王於我舍利所得一分,於金[1]疊上書此修多羅,并與舍利一[A1]時俱置七寶函中。於王舍大城外,掘地作坑。於中立塔,莊嚴殊妙。以舍利函置彼塔中,懸百千萬阿僧祇寶蓋、[2]幢幡,散諸無價一切香花,七寶香甕盛滿香油,然大燈炷,滿一百年住持不滅。

「文殊師利!我入涅槃一百年後,有阿輸迦王於毛梨家生,出現於世,作轉輪王王閻浮提而得自在,得具足力,善能降伏剛強眾生。彼王爾時,必觀察我,能憶念我,護持我法,於我身上得尊重心。

「文殊師利!彼阿輸迦王有一比丘,名淨自在,王子中生,出家求道。阿輸迦王以為門師,有大神通力、有大威德力,護諸佛法、護大方廣。阿輸迦王深心尊重淨自在比丘故,不令餘處,常在王家身自供養。

「文殊師利!阿輸迦王為欲流布我身舍利,饒益一切諸眾生故,欲出地下舍利寶函,與諸無量大臣、王子、長者、居士眷屬圍遶,設大莊嚴顯大王力,執持香花、塗香、末香、散香,作百千種諸妙伎樂,詣王舍大城,設諸一切勝妙供養,無量無邊不可稱數,掘出地中舍利寶函。出已七日,以一切香、一切花、一切花鬘、一切散香、一切塗香、一切伎樂供養恭敬。滿七日已,於閻浮提種種國土,非前後時,於一日、一時、一須臾間遍閻浮提,一時建立八萬四千佛舍利塔。爾時淨自在比丘於彼舍利函中取此法門在於[3]北[4]廂大國土中廣宣流[5]布。

「文殊師利!彼淨自在比丘雖[6]加流布,而此法門受持者少,多人不知、多人不覺、多人不攝、多人不受,希有人能受持、讀誦此法門者。何以故?此是勝法,眾生薄福,不應聞故。

「文殊師利!此妙法門,人多祕掌,置經函中諸庫藏中。何以故?以無法器不應得種無上善根故。何以故?文殊師利!此妙法門難信、難行、難量故。文殊師利!凡所有人宿無善根,曾聞大乘生疑毀謗,是故聞此無上法門,不能生信、不能得入。文殊師利!後末世[7]中法欲滅時,聞此法門,能生信者、能推求者、能解入者。文殊師利!汝知此人已曾供養過去無量無邊諸佛,善行諸行乃能信入此大乘門。

「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聞此經名,聞能生信,受持、讀誦、書寫、解說,書已尊重供養經卷。彼諸眾生應自念知,已於過去,曾見無量恒沙諸佛,供養恭敬恒沙諸佛。文殊師利!彼諸眾生亦見我身在此[8]園中說此法門,亦見此諸大會之眾。」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阿難!汝當受持、讀誦此妙法門,為諸眾生而廣宣說。當觀眾生有大乘根堪信受者,乃可為說,不得率爾不觀而說。何以故?薄福眾生聞生不信,得罪無量故。阿難!此法門者,名為如來真實功德、名為如來祕密之藏、名為如來純淨妙藏、名為如來法印之藏、名為如來心所護藏、名為如來現實信藏。是故,阿難!汝當祕掌,莫卒宣說,除諸佛子菩薩摩訶薩等。何以故?彼善男子於諸佛所深種善根,能護法藏,能利自己,[9]亦能利他,應為彼說。」

阿難言:「世尊!我已受此淨妙法門。世尊!今此法門,名為何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難:「此妙法門名為『菩薩行方便境界奮迅法門』、名為『如來深[10]祕密藏』、名為『如來[11]具足功德』、名為『如來甚深境界』、名[A2]為『一乘』、名為『文殊師利所說經』、名為『薩遮尼乾子[12]授記經』、名[13]為『薩遮尼乾子所說經』,汝今應當如是奉持。」

如來說此法門時,三十億那由他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六十千菩薩得無生[14]忍,無量無邊眾生畢竟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說此經已,慧命阿難,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及諸一切菩薩摩訶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釋提桓因、四天王、梵天王,天、人、阿脩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薩遮尼乾子[15]經卷第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21258 - 2023-12-18 22:20:28 金剛三昧經卷上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金剛三昧經論卷上

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0961a06] 此經略開四門分別。初述大意。次辨經宗。三釋題名。四消文義。

[0961a07] 第一述大意者。夫一心之源離有無而獨淨。三空之海融真俗而湛然。湛然融二而不一。獨淨離邊而非中。非中而離邊。故不有之法不即住無。不無之相不即住有。不一而融二。故非真之事未始為俗。非俗之理未始為真也。融二而不一。故真俗之性無所不立。染淨之相莫不備焉。離邊而非中。故有無之法無所不作。是非之義莫不周焉。爾乃無破而無不破。無立而無不立。可謂無理之至理。不然之大然矣。是謂斯經之大意也。良由不然之大然。故能說之語妙契環中。無理之至理。故所詮之宗超出方外。無所不破故名金剛三昧。無所不立故名攝大乘經。一切義宗無出是二。是故亦名無量義宗。且舉一目以題其首。故言金剛三昧經也。

[0961a22] 第二辨經宗者。此經宗要有開有合。合而言之。一味觀行為要。開而說之。十重法門為宗。言觀行者。觀是橫論。通於境智。行是竪望亘其因果。果謂五法圓滿。因謂六行備足。智即本始兩覺。境即真俗雙泯。雙泯而不滅兩覺而無生。無生之行冥會無相。無相之法順成本利。利既是本利而無得故不動實際。際既是實際而離性故真際亦空。諸佛如來於焉而藏。一切菩薩於中隨入。如是名為入如來藏。是為六品之大意也。於此觀門。從初信解乃至等覺。立為六行。六行滿時。九識轉顯顯無垢識為淨法界。轉餘八識而成四智。五法既圓三身斯備。如是因果不離境智。境智無二。唯是一味。如是一味觀行以為此經宗也。所以大乘法相無所不攝。無量義宗莫不入之。名不虛稱斯之謂歟。合論一觀略述如之。開說十門為其宗者。謂從一門增至十門。一門云何。一心中一念動。順一實。修一行。入一乘。住一道。用一覺。覺一味。二門云何。不住二岸以遣二眾。不著二我以離二邊。通達二空不墮二乘。俱融二諦不違二入。三門者。自歸三佛而受三戒。順三大諦得三解脫。等覺三地。妙覺三身。入三空聚。滅三有心。四門者。修四正勤。入四神足。四大緣力。四儀常利。超出四禪。遠離四謗。四弘地中四智流出。五門者。於五陰生具五十惡故植五根而養五力。涉五空海跋五等位。得五淨法。度五道生。如是等也。云何六七八九等門。具修六度永除六入。行七覺分滅七義科。八識海澄。九識流淨。始從十信乃至十地。百行備足。萬德圓滿。如是諸門為是經宗。皆在經文。文處當說。然此後九門皆入一門。一門有九。不出一觀。所以開不增一。合不減十。不增不減為其宗要也。

[0961b27] 第三釋題目者。此經之目有其三種。一名攝大乘經。二名金剛三昧。三名無量義宗。初後二名次門當釋。今且先釋中間一目。唯此一名在首題故。於中有二。先釋金剛。後釋三昧。初中亦二。先釋後簡。言金剛者。寄喻之稱堅實為體穿破為功。金剛三昧當知亦爾。實際為體破穿為能。實際為體者證理窮源故。如下文言證法真實定故。破穿為能者有其二義。一破諸疑二穿諸定。破諸疑者起說斷疑故。如下文言決定斷疑悔故。穿諸定者。此定能令諸餘三昧皆得有用。如穿寶珠。得有用故。如大品經言。云何名金剛三昧。住此三昧能破諸三昧。彼論釋云。金剛三昧者譬如金剛無物不陷。此三昧亦如是。於諸法中無不通達。令諸三昧皆得有用。如硨磲碼碯琉璃唯金剛能穿入。案云。經言破諸三昧者破之言穿。論中穿入釋經破故達諸三昧皆無自性。令彼三昧皆離自著。由是無礙得自在故。釋名如是。次簡別者。於中有二。先簡定慧。問金剛般若金剛三昧皆名金剛。有何差別。解云。彼慧此定是為差別。又金剛般若通於因果。金剛三昧位在果地。又般若金剛具有三義。體堅用利形狀寬狹。三昧金剛但取堅利。如是差別。次別餘定。此有三類。一金剛三昧。二金剛輪三昧。三如金剛三昧。大品經言。云何金剛輪三昧。住是三昧能持諸三昧分。云何如金剛三昧。住是三昧能貫達諸法亦不見達。彼論釋言。問曰。三種三昧何以皆言金剛。答曰。初言金剛。中言金剛輪。後言如金剛。如金剛三昧。佛言。能貫穿諸法亦不見是穿。金剛三昧能通達諸三昧。金剛輪三昧能持諸三昧輪。是皆佛自說義。論者言。如金剛三昧者。能破一切煩惱結使無有遺餘。譬如釋提桓因手執金剛破阿修羅軍。即是學人末後之心。從是心次第得三種菩提。聲聞辟支佛佛無上菩提。金剛三昧者能破一切諸法入無餘涅槃更不受有。譬如真金剛能破諸山令滅盡無餘。金剛輪者。能破一切諸佛法無遮無礙。案云。此中破諸佛法者。猶如轉輪聖王輪寶能破諸王無不伏故。是故與前二金剛別。前二金剛云何別者。有五差別。一者喻別。謂如金剛破軍金剛破山故。二者法別。前破煩惱後破諸法故。三者位別。前在學位後在無學故。四者名別。前名如金剛三昧。餘處名金剛喻定。後者直名金剛三昧。除如及喻。所以然者為顯因果二定異故。因有功用果無功用。損之又損之以至無為故。又如金剛取其少分相似之義。但破煩惱不破餘法故。言金剛者。顯其全同金剛之利。一切色物無不貫破。三昧之用當知亦爾。一切諸法亦無不破故。五者教別。謂有學位金剛三昧。則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增不減。經中所說其無學位金剛三昧。今此經中所說是也。今此經中佛所入定破一切法皆無所得。是故名為金剛三昧。六種釋中是持業釋。取譬名者是隣近釋。即以是名目此經者是依主釋。定為主故。次第二釋三昧名者於中有二。先釋後簡。古師說言。彼名三昧此云正思。今述此說當文義故。謂在定時於所緣境審正思察故名正思。如瑜伽言三摩地者。謂於所緣審正觀察心一境性故。

[0962a29] 問。定應是靜靜住一境。云何乃言審正思察。思察之用應是尋伺。云何說定為思察耶。

[0962b02] 答。若守一境即為定者。惛沈住境應即是定。若正思察是尋伺者。邪慧推求應非尋伺。當知思察有其二種。若通邪正意言分別名思察者。即是尋伺直是分別。若唯審正明了緣境名正思察。正是定用而非尋伺。定通分別及無分別故。以審正簡彼尋伺。又住一境亦有二種。若住一境。惛迷闇昧不能審察即是惛沈。若住一境不沈不浮審正思察是名為定。故以思察別彼惛沈。是故當知不以住移簡別定散差別之相。何以故。捷疾之辯雖速移轉而有定故。遲鈍之念雖久住境而是散故。今此金剛三昧名為正思察者。無正不正。亡思非思。但為別於分別邪念。又不同於虛空無思。所以強號為正思耳。三昧之名。略釋如是。次簡別者於中有二。先別諸名後簡通局。定名不同略有八種。一名三摩呬多此云等引。遠離惛沈掉舉之偏故名為等。引發神通等諸功德故名為引。又此等引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故名等引。由此不同欲界定故。二名三摩地此云等持。等義同前。能制持心令不馳散故名等持。又定慧平等令不相離故名等持。舊云三摩提亦即等持。三名三摩鉢提此云等至。等持之中能至勝位故名等至。四名駄演那此云靜慮。寂靜思慮故。又能靜散慮故。舊云禪那。或云持阿那。方俗異語同謂靜慮也。五名奢摩他此譯云止。令心止境故名為止。六名心一境性。令心專一於境之性故名心一境性。舊云一心是略故也。七名為定。審定所緣故名為定。八名正思。義如前說。有師說言。三昧之名及三摩提只是等持非是異名。是說不然。所以者何。如金鼓經十種定中。前三地中名三摩提。後七地中名為三昧。如是二名若同等持。何由改名前後異說。又此二名何由不同。若由方俗異故不同者。不應一處俱說二名。若由傳者前後故異者。不應一本有此二名。如三摩提及三摩地。此由前後傳者不同。故其是同灼然可見。三昧之名與三摩提同在一本何由不異。是故當知如前說也。第二明通局者略作四例。一者定與等持。二名最寬。通漏無漏。亦通三界。及通欲界散亂心中。以六位心所別境五中有三摩地亦名定故。二者心一境性及三昧名此二次寬。雖通欲界。不通一向散亂心中。以般舟三昧或欲界繫九種心住。心一境性亦通欲界方便心故。三者三摩呬多。及靜慮名。此二是狹。全不通於欲界心故。唯取輕安所含潤故。四者三摩跋提及奢摩他此二最狹。於定地內有簡別故。以奢摩他不通四種慧行之中心一境性。三摩跋提不通於空無相無願三三摩地故。八名寬狹粗述如是。第三釋題名訖。

[0962c24] 自下第四科文解釋。文有三分。一者序分。二者第二品下六品餘文是正說分。三者入總持品爾時如來而告眾言已下二紙許文是流通分。序分之內有二種序。謂通與別通序之中即有六事。前三明親承之傳。後三證大師之說。言前三者。一如是。二我聞。三一時。後三是何。一教主。二住處。三徒眾。徒眾之內序四類眾。一聲聞眾。二菩薩眾。三長者眾。四雜類眾。於中委悉如常所說。

[0963a04] 經曰。爾時尊者大眾圍繞為諸大眾說大乘經名一味真實無相無生決定實際本覺利行若聞是經乃至受持一四句偈是人即為入佛智地能以方便教化眾生為一切生作大知識。

[0963a08] 論曰。此下第二別序即有四分。一威儀分。二說經分。三入定分。四重頌分。威儀分者。如經爾時尊者大眾圍繞故。說經分者。如經為諸大眾說大乘經等故。此經文勢似法華序。如彼文言爾時世尊四眾圍繞說大乘經名無量義。如彼論中判此經名。即為法華經之異目。彼意以為在前說故名為序分。今看此經文勢皆是經家序辭。以是准之應是別經。在前廣說。說已入定。從定起已。方說金剛三昧經也。說經宗後乃說經名。當知一味真實等名。是前所說廣經之目。如是二經大意雖同。文相即異。前所說者廣說法門為益當時。後所說者略攝法門為利末世。是故在前廣說。以為略經緣由。此說經分文相有二。先序經名。後歎經德。若聞已下是第二分。

[0963a23] 經曰。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即入金剛三昧身心不動。

[0963a24] 論曰。是第三入定分。所以欲說經前。先須入定者。為顯唯寂靜者。於法能覺能說故。又復為顯賢聖默然。賢聖說法。隨時而用。不相離故。

[0963a28] 經曰。爾時眾中有一比丘名阿伽陀從座而起合掌胡跪欲宣此義而說偈言。

[0963a29] 論曰。是第四重頌分。為顯前說一味之經與後所說大意不殊。故以略偈頌前廣經。因此發起後略說經故文即有二。先序後頌。是經家序以發後頌。阿伽陀者此云無去。或言滅去。此是藥名。能令諸病皆悉滅盡故名無去。此菩薩亦如是。能治眾生諸煩惱病故以藥名為其目也。八行頌中即有二分。前七頌頌說經。後一頌頌入定。初中亦二。三頌總明。四頌別顯。

[0963b09] 經曰。大慈滿足尊智慧通無礙廣度眾生故說於一諦義皆以一味道終不以小乘所說義味處皆悉離不實入諸佛智地決定真實際聞者皆出世無有不解脫。

[0963b12] 論曰。總明三頌即有四意。一者二句歎能說德。二者一頌歎能詮教。三者一頌歎所詮義。四者二句歎教勝利。第二中言一諦義者。所謂一心。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二門所依唯是一實故名一諦。一味道者唯一乘故。餘文可知。

[0963b18] 經曰。無量諸菩薩皆悉度眾生為眾廣深問知法寂滅相入於決定處。

[0963b19] 論曰。此下四頌別歎問答。此五句者歎問廣深令知寂滅入實際故。

[0963b22] 經曰。如來智方便當為入實說隨順皆一乘無有諸雜味猶如一雨潤眾草皆悉榮隨其性各異一味之法潤普充於一切如彼一雨潤皆長菩提芽。

[0963b25] 論曰。是第二歎佛答勝利。於中有三。謂法喻合。如其次第。四句二句五句應知。

[0963b27] 經曰。入於金剛味證法真實定決定斷疑悔一法之印成。

[0963b28] 論曰。此第二頌入定。上半正頌在前入定。下半逆頌後起說法。後所說教有二勝能。一決斷疑悔。如金剛能破。二印成一乘。如金剛不壞。下半二句顯此二義。序分文竟。正說之中大分為二。謂前六品別顯觀行。總持一品總遣疑情。別顯之中即為六分。一無相法品明無相觀。二無生行品顯無生行。三本覺剎品依本利物。四入實際品從虛入實。五真性空品辨一切行出真性空。六如來藏品顯無量門入如來藏。如是六門觀行周盡。所以然者。凡諸妄想無始流轉只由取相分別之患。今欲反流歸源。先須破遣諸相。所以初明觀無相法。雖遣諸相。若存觀心觀心猶生不會本覺。故泯生心。所以第二顯無生行。行既無生方會本覺。依此化物令得本利。故第三明本覺利門。若依本覺以利眾生。眾生即能從虛入實。所以第四明入實際。內行即無相無生。外化即本利入實。如是二利以具萬行。同出真性。皆順真空。是故第五明真性空。依此真性萬行斯備。入如來藏一味之源。所以第六顯如來藏。既歸心源即無所為。無所為故無所不為。故說六門以攝大乘。又此六品亦有異意。謂初品示所觀之法。法謂一心如來藏體。第二品明能觀之行。行謂六行無分別觀。第三本覺利品顯一心中之生滅門。第四入實際品顯一心中之真如門。第五真性空品雙遣真俗不壞二諦。第六如來藏品遍收諸門同示一味。以此二重六門攝大乘義周盡。又此六品合為三門。前二品攝觀行始終。次二品者教化本末。其後二門攝因成果。又前二品遣相歸本。中間二品從本起行。後二品者雙顯歸起。以此二三攝大乘盡。又此六品只是二門。相生都泯是本覺利實際真空。是如來藏。又前門者遣妄顯因。其後門者顯真成果。如是二二之門亦攝大乘周盡。又此六品唯是一味。所以然者。相生無性。本覺無本。實際離際。真性亦空。何由得有如來藏性。如下如來藏品中言。是識常寂滅。寂滅亦寂滅。總持品言。七五不生。八六寂滅。九相空無。如是無所得之一味正為此經之宗之要。但以無所得故無所不得。所以諸門無所不開故作無量義之宗也。雖是一味而開六門故。依六分科文而釋。先釋品名。言無相者謂無相觀。破諸相故。次言法者謂所觀法。一心法故。無相觀者先六分中第一分義。所觀法者後六門內第一門法。今此初品顯是二義。以之故言無相法品。

[0964a17] 經曰爾時尊者從三昧起而說是言。

[0964a17] 論曰。此一品文科分為三分。初出定分。次起說分。後得益分。初後二分是經家序。其第二分正是佛言。初分中顯三種成就。一說法時成就。如經爾時故。二說法主成就。如經尊者故。具五通達為世所尊。於甚深法如義說故。三自在成就。如經從三昧起說是言故。如來入定無能驚寤。於定住出得自在故。

[0964a25] 經曰。諸佛智地入實法相決定性故。

[0964a25] 論曰。此下第二正發言說。此中有二。一者長行。二者重頌。初長行中亦有二分。一略標分。二廣說分。略標分中標二種義。初標無相觀。後標所觀法。無相觀中有其二句。先標如來自入無相觀。後標令他入無相觀。言自入者。如經諸佛智地入實法相決定性故。諸佛智地者。謂如前所入金剛三昧相應之智。住持一切功德法故。入實法相者。謂此佛智破一切相通達諸法之實相故。決定性者。是實法相。非佛所作。有佛無佛性自爾故。次言故者。以決定性釋成上句。若不決定即非實相故。又攝上句而成下句。如來自入實法相故。故能令他得無相利也。

[0964b10] 經曰。方便神通皆無相利。

[0964b10] 論曰。此第二句令他得入。言方便者八相方便。謂從兜率天退乃至入涅槃故。神通者六神通。即為三輪化眾生故。皆無相利者。如是八六方便神通皆從自入實相而起。能令他得無相利故標無相觀竟在於前。

[0964b16] 經曰。一覺了義難解難入非諸二乘之所知見唯佛菩薩乃能知之。

[0964b17] 論曰。此下第二標所觀法亦有二句。一者直標所觀法深。二者為他說是深法。一覺了義者。一心本覺如來藏義。過是永無餘深法故。難解者義甚深非諸二乘所知見故。難入者體甚深唯佛菩薩乃能入故。即以後句而釋前句。欲明初門所標。佛智所入實法相者。直是一心本覺如來藏法。如楞伽經言。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今此文言實法相者是寂滅義。一覺了義者即是一心如來藏義。法華論云。諸佛如來能知彼法究竟實相。言實相者。謂如來藏法身之體不變義故。今此經言一覺者。一切諸法唯是一心。一切眾生是一本覺。由是義故名為一覺。至下演中當更分別。

[0964c02] 經曰。可度眾生皆說一味。

[0964c02] 論曰。此明為他皆說深法。可度眾生者。如來所化一切眾生莫非一心之流轉故。皆說一味者。如來所說一切教法無不令入一覺味故。欲明一切眾生本來一覺。但由無明隨夢流轉。皆從如來一味之說無不終歸一心之源。歸心源時皆無所得。故言一味。即是一乘。初略標文竟在於前。

[0964c10] 經曰。爾時解脫菩薩即從座起合掌胡跪而白佛言。

[0964c11] 論曰。此下第二廣說。於中有二。先請後說。請中有二。先序人儀。後明發言。序有二句。一依時表人。解脫菩薩者。令諸眾生同一解脫故。寄能問人表所說法故。二序禮儀。如經即從座起等故。

[0964c16] 經曰。尊者若佛滅後正法去世像法住世於末劫中五濁眾生多諸惡業輪迴三界無有出時。

[0964c18] 論曰。此下第二發言而請。於中有二。先舉所為時節。後請為彼宣說。初中像法住世。末劫中者先廣說經為益正法之時。今此經者為化像法之節。隨時厚薄設教異故。

[0964c22] 經曰。願佛慈悲為後眾生宣說一味決定真實令彼眾生等同解脫。

[0964c23] 論曰。此是第二正請宣說。宣說一味者。請說一覺了義之味。決定真實者請說入實法相之觀。令彼眾生等同解脫者。令彼像法末世眾生等同一味究竟解脫。由是言之。教有四句。一正化正法兼利後時。謂前經等。二正化像法兼利前時。謂此經等。三通化前後。謂諸餘經等。四不利前後。除上爾所教。

[0965a02] 經曰。佛言善男子汝能問我出世之因欲化眾生令彼眾生獲得出世之果是一大事不可思議以大慈故以大悲故我若不說即墮慳貪汝等一心諦聽為汝宣說。

[0965a05] 論曰。此下第二如來為說。於中有二。一者讚問許說。二者對請宣說。讚問中言出世之因者。入實相觀故。出世之果者。一味解脫故。是一大事者。無上同義故。不可思議者。離言絕慮故。如法華經言。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論者釋言。一大事者依四種義。何者為四。一者無上義。唯除如來一切智智。更無餘事。如經欲開佛知見。令眾生知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故。佛知見者。如來能證以如實智。知彼義故。二者同義。以諸聲聞辟支佛佛法身平等。如經欲示眾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故。法身平等者。佛性法身無差別故。三者不知義。以諸聲聞辟支佛等不能知彼真實處故。不知真實處者。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如經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故。四者令證不退轉地。示現欲與無量智業故。如經欲令眾生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故。今此文中一大事者亦有四義。一無上義。如上文言。諸佛智地入實法相故。二者同義。如經一覺了義難解難入故。三不知義。非諸二乘所知見故。四令證義。可度眾生皆說一味故。讚問已竟。次許說中亦有二句。初句反顯不說有過。後句順明誡聽許說。

[0965a29] 經曰。善男子若化眾生無生於化不生無化其化大焉。

[0965b01] 論曰。自此已下正為宣說。於中有二。先明無相觀廣明無相利。後顯一覺心廣前一覺義。無相觀中亦有二分。一者直說觀行之相。二者往復決諸疑難。初中亦二。先方便觀。後明正觀。方便觀中。有其四句。初一句牒能化。後一句嘆化大。中間二句正明觀相。無生於化者。初修觀時破諸有相。於幻化相滅其生心故。不生無化者。既破化相次遣空相。於無化空亦不生心故。所以然者。眾生本來迷心離相。遍取諸相動念生心故。先破諸相滅取相心。雖復已破幻化有相。而猶取其無化空性。取空性故於空生心。所以亦遣無化空性。于時不生取空之心不得已會無二中道。同佛所入諸法實相。如是化故其化大焉。

[0965b15] 問。此方便觀為在何位。

[0965b15] 答。若仰信修在於十信。其相似觀在三十心。論其純修在四善根。將入初地近方便故。

[0965b17] 問。餘處說有三無性觀。何故此中但說二無。

[0965b18] 答。無相無生合為一邊。所遣相生同是有故。又此二觀皆有尋思。遣無性時無尋思故。或開或合皆有道理故。已說方便次顯正觀。

[0965b22] 經曰。令彼眾生皆離心我一切心我本來空寂若得空心心不幻化無幻無化即得無生無生之心在於無化。

[0965b24] 論曰。是明正觀無二之相。以離所取能取二故。離所取者。以離一切人法相故。此有二種。一者遣離。二者泯離。遣離者先所取相今滅除故。如經令彼眾生皆離心我故。泯離者先所取相本來空故。如經一切心我本來空寂故。言心我者。人名為我法名為心。心是諸法所依主故。達諸人法本來空時。先所取相此時不起。所以二離一時成就。已說離所取。云何離能取。謂離一切能取分別此亦二種。一者本離。二者始離。言本離者。通達心我本來空時正得本覺空寂之心。此空寂心本離能取。離能取故本不幻化。如經若得空心心不幻化故。不幻化者非虛妄故。言始離者。得此本覺空寂心時能取分別不復得生。隨所得心無幻化故。如經無幻無化。即得無生故。如是始得無生之心會本空寂無化之理故。言無生之心在於無化。假說心境故寄言在然。始離能取是始覺義。本離空心是本覺義。義雖有二混成一覺。同離能所離新舊故。如論說言。以始覺者即同本覺。當知此覺永離生滅始終等相。始從初地乃至佛地。但有分滿不同而已。如十地論本分中說。自體本來空有不二不盡。乃至廣說。又此一覺有本始義。以有本覺顯成義故。真修之說亦有道理。以有始覺修成義故。新修之談亦有道理。如其偏執即有未盡。且止乘論還釋本文廣無相觀竟在於前。

[0965c22]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眾生之心性本空寂空寂之心體無色相云何修習得本空心願佛慈悲為我宣說。

[0965c24] 論曰。此下第二往復決疑有四問答次第決疑。第一問中問意有二。一者眾生心性本來空寂而猶動念無始流轉。云何方修而得本心。二者空寂心體無色無相。眾生本來恒取有相。云何習無而得空心。故言云何修習得本空心。

[0965c29] 問。此中所說眾生之心應是六識等生滅心。何以得知一心本覺。

[0966a02] 答。起信論云有法能起大乘信根。謂眾生心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乃至廣說。又如經言。寂滅者名為一心。今此文言。空寂之心體無色相。言有左右意致還同。言無色者無顯形等色故。無相者無生滅等相故。此文即顯心真如門。上言眾生之心且舉心生滅門。舉生滅心顯真如門。以之故言。性本空寂。然此二門其體無二。所以皆是一心法耳。

[0966a10] 經曰。佛言菩薩一切心相本來無本本無本處空寂無生若心無生即入空寂空寂心地即得心空善男子無相之心無心無我一切法相亦復如是。

[0966a13] 論曰。此答有二。正答決答。言菩薩者。是呼解脫菩薩之辭。下文呼辭皆亦同也。一切心相者。一切八識動念之心心所相應行相差別。若行若相皆有四相故。本來無本本無本處者。一切心相種子為本。求此本種永無所得。所以然者。為在現時為已過去。若在現時即與果俱無本末異。如牛兩角。若已過去即無作因無體性故。猶如兔角。如是道理本來法爾。以之故言。本來無本。又生滅心生必依本處。本處既無即不得生。言本處者。謂俱有根。其五色根既是色法。有方無方皆不可得。餘三所依皆無色法。有時無時並不可得。是故亦言本無本處。謂從本來無其本處。既無本種亦無本處。當知心相本來無生。以之故言空寂無生。如是觀察不得生時。其能觀心亦無所生。是時即入本來空寂。所入空寂即是一心。一切所依名之為地。故言即入空寂。空寂心地雖諸眾生本來流轉。恒取有相。然依此門推求觀察。即能得本空心。故言即得心空。心空空心語有左右。只是一心本覺之義。正答所問竟在於前。此下結答。無相之心者舉一心體。無心無我者結前所說。空寂無生無相心中。離心我相。一切法相亦如是者。重結空寂。非直離此心我二相。其餘一切有為無為乃至有上無上等相無相心中無不離故。

[0966b10]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一切眾生若有我者若有心者以何法覺令彼眾生出離斯縛。

[0966b12] 論曰。自此已下第二問答。前一問答總明破有相門。今此問答別顯離二縛門。別舉二病以問其藥。言有我者人執之病。若有心者法執之病。言斯縛者。別而言之。人執是麁重縛。法執是相縛。通而說之。二執皆有麁重相縛。又此二執皆有二縛。謂相應縛及能緣縛。二障章中其義已具。答中有二。先治人執。後治法執。治人執中先總後別。

[0966b20] 經曰。佛言善男子若有我者令觀十二因緣。

[0966b21] 論曰。此是總治。觀十二支略有二門。一觀無作緣生。治作者執。如說是事有故是事有。二觀無常緣生。治常住執。如說是事生故是事生。存我之來此二為本。本既除故諸末隨滅也。

[0966b26] 經曰。十二因緣本從因果因果所起興於心行心尚不有何況有身若有我者令滅有見若無我者令滅無見。

[0966b28] 論曰。此是別治。別治有二。一者況治。二者逐治。況治中言本從因果者。從總出別。總而言之。唯因與果。從因出二三。從果出五二。又從因出十支。從果說二支。故所從本但是因果。因果所起興於心行者。因果之起心行為本。心能作因心受果故。心尚不有何況有身者。依上所說觀察道理心不可得。況心所作色身是有乎。身心尚無況有我耶。又心不有故因果亦空。因果尚空況有我乎。又因果空故十二支空。況有作者受者等耶。如經言。菩薩觀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此之謂也。已說況破。云何逐治。謂若有我者令滅有見者。牒前況破滅存我執。若無我者令滅無見者。此正逐破無我之病。所以然者。先破我執離外道病。而取無我墮二乘病故。今逐破著無之見。我本非有況有我無。故總別二觀破我執竟。

[0966c16] 經曰。若心生者令滅滅性若心滅者令滅生性滅是見性即入實際。

[0966c17] 論曰。此下第二治存心見。於中有二。正治重釋。二乘人等法執存心。計有生滅無常之心。故破生滅滅存心見。若存心生而成病者破前滅性。要依彼滅存今生故。若見後滅執有現心。心設不滅如兔角故。破如是見令滅生性。無生有滅不應理故。滅是見性即入實際者。破見滅性必不取生。破見生性必不取滅。不取生滅必不存心故。

[0966c26] 經曰。何以故本生不滅不滅不生不滅不生不生不滅一切法相亦復如是。

[0966c27] 論曰。此是重釋。何以見心生者令滅滅性。見心滅者令滅生性。故言何以故。次釋此問。本生不滅者。求前生心永不可得。不可得有何法而滅。如是不存前心滅性即不得取今心之生。故言不滅不生。是釋令滅滅性之由。次言不滅不生。牒前不滅今不得生。如是不得今心生性。則不得取此心之滅。故言不生不滅。是釋令滅生性之由。如於心法無滅無生。其餘諸法亦同是觀。故言一切法亦如是。

[0967a07] 問。若計心生真破此生。何須破彼前心之滅。

[0967a08] 答。今生是現破有不易。前心己過解空不難。故先破易而遣其難。依此次第破今生性。由是即遣後滅之執。是謂醫王善巧之術耶。

[0967a12]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若有眾生見法生時令滅何見。

[0967a13] 論曰。此下第三問答。次前問答明所滅之見之病。今此問答顯能滅之見之藥。又前破生滅二際之見。今破有無二邊之見。今問意言若觀行者。順佛教意觀法生時令滅何見。滅何見者問佛教意。且舉一邊兼顯觀滅。

[0967a19] 經曰。佛言菩薩若有眾生見法生時令滅無見見法滅時令滅有見若滅是見得法真無入決定性決定無生。

[0967a21] 論曰。見法生時者。正觀俗法因緣生時。此時能離取空之見。故言令滅無見。見法滅時者。正觀俗法本來滅時。此時能離取有之見。故言令滅有見。此中何故言令滅者。佛教能令觀者滅故。此意正明修觀行者觀法生時只離無見而不存生。觀寂滅時唯離有見而不取滅。所以然者。若存生耶生本寂滅。若取滅耶滅即生起。如下頌曰。因緣所生義是義滅非生。滅諸生滅義是義生非滅。所以能離二邊而不著中。如其離無取有破有取空。此為妄空而非真無。今雖離有而不存空。如是乃得諸法真無故。言得法真無。決定性義如前已說。得真空時觀心不生遠離一切有無心故。故言決定無生。

[0967b06]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令彼眾生住於無生是無生耶。

[0967b07] 論曰。此下第四問答。前明真觀離二邊相。今顯妄解不離生住。謂有寡學修觀行者意言分別。觀法無生能攝散亂住無生境。作如是念謂是無生。後出定時起增上慢。意謂已得無生法忍。為破是病舉病問言。住於無生是無生耶。

[0967b13] 經曰。佛言住於無生即是生何以故無住無生乃是無生。

[0967b14] 論曰。答中有二。略答重詳。此即略答。有其二句。上句順明是生。住無生境即是分別之心生故。下句反釋無生。若心無住於無生境離諸分別。是無生忍。故知有住非無生忍。如是反釋。略答文竟。

[0967b19] 經曰。菩薩若生無生以生滅生生滅俱滅本生不生心常空寂空寂無住心無有住乃是無生。

[0967b21] 論曰。此是重詳。於中有二。先詳是生。後詳無生。若有住心生於無生之境。即是以生滅其境界之生。故言若生無生以生滅生。雖滅境界之生而取其滅之無。於滅無境能取心生生滅俱存。豈曰無生耶。如是二句詳前是生。真無生忍即不如是。外不存於所取之滅。內不生其能取之生。以之故言生滅俱滅。然此俱滅非謂還無。推求本生不得其生。既不得生何得還滅。于時證會本來空寂故言本生不生心常空寂。如是空寂能所平等。無能住心住於空境。故言空寂無住。如是乃名無生法忍。故言乃是無生。演無生觀竟在於前。

[0967c05]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心無有住有何修學為有學也為無學也。

[0967c06] 論曰。此下廣一覺義。於中有八問答。科為二分。前二問答正廣一覺如來藏義。後六問答因論生論遣諸疑難。今此初問。問心無住。若有學者即非無住。若無學者即非觀行。又若有學者應有心生。若無學者只是空理。

[0967c12] 經曰。佛言菩薩無生之心心無出入本如來藏性寂不動。

[0967c13] 論曰。此中先顯道理後正對問。顯道理者。得無住時無生之心心常寂滅。無有出觀達本無起亦非始入。以之故言心無出入。如是觀心既無出入。即是本覺如來藏心。是明始覺即同本覺。此無生心既是本藏本來性寂不復起動。云何得有入出起息。此言重成無出入義。

[0967c20] 經曰。亦非有學亦非無學無有學不學是即無學非無有學是為所學。

[0967c21] 論曰。此是正對問意。於中有二。先遮後許。既非始入故非有學。亦無終出故非無學。又無能住之心故非有學。不無無住之心故非無學。此是俱遮遮止句也。無有學不學是即無學者。以無別所學即不是能學。由是義故許是無學。此依非有學義許是無學也。非無有學是為所學者。雖非有住之觀非無無住之行。以是義故許是有學。既有學故下地所學。此依非無學義許是有學也。此是俱許自在答也。

[0968a02]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云何如來藏性寂不動。

[0968a03] 論曰。此下第二問答。前明始覺不異本覺如來藏性。今者正顯如來藏性隱藏不動。此中略明如來藏義。如來藏門有二有三。所言三者。如不增不減經言。眾生界中示三種法。皆真實如不異不差。何謂三法。一者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此法如實不虛妄。不離不脫智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來有此清淨相應法體。二者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淨法。此本際離脫不相應煩惱纏不清淨法。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三者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即是一切諸法根本。備一切法具一切法。於世法中不離不脫。案云。是顯三種如來藏門。何等為三。一者能攝如來藏。住自性時能攝果地如來功德。能攝如來名如來藏故。二者所攝如來藏。謂煩惱纏不清淨法一切皆在如來智內。皆為如來之所攝持。如來所攝名如來藏。三者隱覆如來藏。謂法身如來煩惱所覆。如來自隱名如來藏。真諦三藏作如是說。消其文者。言未來際平等恒及有者一心之體遍於三際。然前二門中。已顯本際故。此門中明後際等。又欲顯其如來之義。謂未來際平等恒者即是如義。言及有者是其來義。如佛性論云。此真如者非如中有如。無非如亦如。二乘如者是非如中如。無非如中非如。云何如是。二乘之人約虛妄觀無常等相以為真如。此虛妄觀唯因中有果地則無。是故此如或成或壞。菩薩如者離虛妄。約真性以觀如故於因果二處無異唯成無壞。乃至廣說。故知後際平等恒者正顯大乘之如義也。所言及有明來義者。對凡法去顯一心來。如凡去時五取蘊法不至果地去而不來。此一心如果地猶有永無過去。故言及有即顯來義。如論說言從住自性來至至得。正謂此也。如是一心通為一切染淨諸法之所依止故。即是諸法根本本來靜門。恒沙功德無所不備。故言備一切法。隨緣動門恒沙染法無所不具。故言具一切法。然舉染法以望心體不能遍通。所以離脫。若舉心體望諸染法。遍諸染法無所不通。故言於世法中不離不脫。不離脫義是隱藏義。此第三門總明一心。通於動靜為染淨依。第二門者別顯動門。染法所依。第一門者別顯靜門。淨法所依。第二中言本際不相應體者。諸煩惱法違反心體名不相應。一心之體隨緣動門為彼所依故。是不相應法之體。言及煩惱纏不清淨法者。彼能依法依心體轉。纏自心體令隨染故。合取能依所依之法以為第二如來藏體。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者。唯解脫道能正斷故。此義具如二障章說。第一中言本際相應體者。本來靜門備恒沙德與心相應故。是相應功德之體。言及清淨法者。能依功德性離染故。合取能依所依之法以為第一如來藏體。此法如實不虛妄。不離不脫智不思議法者釋相應義。是法身義與諸功德法相應故。如上文言。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相應名為法身。是義云何。此一心體略有五相。何等為五。一者遠離所取差別之相。二者解脫能取分別之執。三者遍三世際無所不等。四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五者不墮有無一異等邊。超心行處。過言語道。過恒沙等本有功德亦有五義與體相應。一者一一功德離所取相故非法身所離。與第一相相應。如經言不離故。二者一一功德脫能取執故非法身所脫。與第二相相應。如經不脫故。三者此一一德遍三世際縱無前後際斷。與第三相相應故言不斷。四者此一一德等虛空界。橫無彼此處異。與第四相相應故言不異。五者一一功德皆離諸邊非思量境絕言語路。與第五相相應。如經言不思議故。諸功德法有此五義。與體無別融通一味。由是道理名為相應。非如王數別體相應。今此中言不離不脫智不思議法者。諸功德中略舉覺義。五相應中略說三義。此是第一能攝藏也。三種藏義略述如之。言二門者如夫人經言。空如來藏者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不空如來藏者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案云。諸煩惱法皆是虛妄由境不實故虛。由體散亂故妄。妄故無真。虛故無實。無真實故說名為空。能覆如來名如來藏。即是空義。隱覆真也。諸煩惱境不實之相法身所離故曰若離。諸煩惱體妄執之縛法身所脫故言若脫。言若異者。即前虛妄差別分別乖於法身平等性故。以此三義不相應故。是無真實即是空義也。言不空者。一切功德與體相應。體非妄故真。境非虛故實。由真實故說名不空。如來被覆名如來藏。不離不脫等句是釋不空之義。義如三種藏門已說。然此中不空如來藏體即前三中第一之法。此中空義是彼第二。而彼三種如來藏中隱覆之義合在第三。故前二中別顯能攝所攝二義。今此二種如來藏門欲顯空義隱覆真實。故別能覆所覆二義。又此二經互顯別義。所以二三兩門異釋。且止乘論還釋本文。

[0969a09] 經曰。佛言如來藏者生滅慮知相隱理不顯是如來藏性寂不動。

[0969a10] 論曰。生滅慮知相者即是空如來藏。但此文中顯能隱義而不名此為如來藏。言隱理不顯是如來藏者。是不空如來藏。約所隱義名如來藏。言性寂不動者。顯此藏性。雖隱不改。此性有五義。如無相論說。一種類義是性義。如瓶衣等一切色法不離四大種類皆以四大為性。如是眾生不出一界。皆用一界為種類故。攝大乘論名體類義。佛性論中名自性義。言有左右意無異也。二者因義是性義。如木中有火性。與火作因故名為性。如是聖人諸無漏法以此為因而得成故。彼二論中同名因義也。三者生義是性義。如鍊真金生莊嚴具。莊嚴具生以金為性。此界亦爾。能生果地五分法身。法身之生此界為性。攝大乘中亦名生義。佛性論中名至得義。為別因義是在果前故。就已生名至得義。四者不改義是性義。猶如金剛寶性一劫等住無增無減。如是此界三世等住。世間不壞出世不盡。彼二論中名真實義。真實義者是不壞義。所以言異而意同也。五者密藏義是性義。如黃石中有真金性。若不破鑛無所利益。隨順鍊治即有寶用。是故彼性是隱藏義。如來藏性當知亦爾。不破其纏為外為染。破纏相應成內成淨。故知此性是密藏義。佛性論中名祕密義。攝大乘論名為藏義。義同言異。灼然可見。今此文中所言性者含此五義。寂不動者略顯後二。寂是密藏義。不動是不改義。故上來正廣一覺義竟。

[0969b09]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云何生滅慮知相。

[0969b10] 論曰。自此已下有六問答。因論生論決諸疑難。此一問答明其能隱慮知之相。

[0969b12] 經曰。佛言菩薩理無可不若有可不即生諸念千思萬慮是生滅相。

[0969b13] 論曰。此答中有二重。先略答後廣演。略中二句先舉所迷。所迷之理心行處滅。故言理無可不。可者是也。不者非也。理絕四句離諸是非。非分別心之所行處也。次顯能迷。若有可不即生諸念者。以有無明不覺平等。即有分別可不之心。由是具起六種染心故。千思萬慮是生滅相者。六種染心雖有麁細皆違平等。是生滅相故。如起信論云。

[0969b21] 復次分別生滅相者略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麁。與心相應故。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又麁中之麁凡夫境界。麁中之細細中之麁菩薩境界。細中之細。是佛境界。此二種生滅依於無明熏習而有。所謂依因依緣。依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若因滅即緣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滅故相應心滅。案云。此中麁與心相應者謂三種相應染。細與心不相應者三種不相應染。麁中之麁者謂執相應染不斷相應染皆在六識故凡夫境界也。麁中之細者謂分別智相應染在第七識。細中之麁者謂現色不相應染能見心不相應染。細中之細者謂根本業不相應染。此三皆在第八識位。此中三種細生滅者無明風所動。故言因滅故不相應心滅。於中三種麁生滅者境界風所動。故言緣滅故相應心滅。於中委悉。如彼論疏中說也。今此經言千思者總攝一切不相應染細分別故。萬慮者總攝一切相應染心麁分別故。此二皆是動念之相。以之故言是生滅相也。

[0969c12] 經曰。菩薩觀本性相理自滿足千思萬慮不益道理徒為動亂失本心王。

[0969c13] 論曰。此下廣演。於中有三。一者對生滅相顯理滿足。二者對理滿足明染闕失。三辨順理滅染去動趣寂之利。初中言菩薩者是呼解脫菩薩之辭。觀本性相者佛觀本覺如來藏性故。理自滿足者所觀本覺如來藏理具足無量性功德故。如起信論云。

[0969c19]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從本已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故。今此經言理自滿足。總顯如是功德滿足也。初段文竟。次明生滅動念之過。於中總明無益有損。如彼論中廣釋此義云。

[0969c28] 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云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

[0969c29] 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復以何義得說差別。以依業識生滅相示。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相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若心起見即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非常非樂非我非淨。乃至具足過恒沙等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即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即有所少。如是淨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之藏。今此經言徒為動亂者。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非常樂我淨等故言動也。以心起見即有不見之相等。故言亂也。失本心王者。無量功德即是一心。一心為主故名心王。生滅動亂違此心王不得還歸故言失也。

[0970a19] 經曰。若無思慮即無生滅如實不起諸識安寂流注不生得五法淨是謂大乘。

[0970a20] 論曰。此下第三順理滅染去動就寂。於中有二。正顯重成。此即正顯去動就寂。若無思慮者。始從初地乃至佛地。漸順一心平等法界。永無一切思慮分別故。即無生滅者。由前思慮有生滅相。今無思慮永無分別。二種生滅究竟離故。從此已去順理不動。窮未來際不復還動。故言如實不起。二種生滅究竟息時。八種識動皆得歸靜。六染流注永滅不起。故言諸識安寂流注不生。流注不生故法界圓顯。諸識安寂故四智滿成。故言得五法淨。運載之功莫過於此故。總結言是謂大乘。正明去動就寂文竟。

[0970b04] 經曰。菩薩入五法淨心即無妄若無有妄即入如來自覺聖智之地入智地者善知一切從本不生知本不生即無妄想。

[0970b06] 論曰。此是重顯。即有三句。初言入五法淨心即無妄者。歸心源時即無妄念之不覺故。第二言若無有妄即入如來自覺聖智之地者。不覺盡時即入始覺圓智之地故。是對不覺顯始覺滿也。第三入智地者善知一切從本不生知本不生即無妄想者。始覺滿時能知不覺四相動念本來不生。即知本來無妄想故。是顯始覺不異本覺也。如起信論云。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若得無念者。即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案云。此中言若得無念即知心相生住異滅者。即顯經中善知一切也。而實無有始覺之異者。即顯經中善知從本不生也。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者。即顯經中知本不生即無妄想也。夢中渡河之喻此中應廣說也。

[0970b25]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無妄想者應無止息。

[0970b26] 論曰。此下第二問答明無止息。問意言。本無妄想即無所止。所止無故能止亦無。無能止故應無始覺。如是難也。

[0970b29] 經曰。佛言菩薩妄本不生無妄可息知心無心無心可止無分無別現識不生無生可止是即無止亦非無止何以故止無止故。

[0970c02] 論曰。答意有二。先許無止。後遮無止。許者始覺不異本覺故。遮者始覺非唯是本覺故。許中息與止何異者。妄起動故可息。心馳散故可止。而本無起無馳故無可息可止耳。無分者無相分於見故。無別者無見別於相故。相見既無分別。現識本來不生。去來不生。愚智共知故。約現在明本不生。既無所止不覺之生。即無能止始覺之異。依不異門如是許也。亦非無止者。非無不異之始覺故。止無止故者。能止無生之妄心故。雖生不可得而非徒無生故。非徒無生故不無所止。所以非無能止之覺。如是答也。

[0970c15]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若止無止止即是生何謂無生。

[0970c16] 論曰。此下第三問答顯無生觀。難意云。若有能止之覺。則生能止之觀。雖遣不覺之起。還存始覺之生。何謂能證無生觀耶。

[0970c20] 經曰。佛言菩薩當止是生止已無止亦不住於無止亦不住於無住云何是生。

[0970c21] 論曰。答意有二。先與後奪。與者許生在方便觀。能止心生故。且如世第一法之時雖止識生不取於識。而能止心取無而生。當此止時即許是生。以之故言當止是生。過此一念即不取無。不取無故取心不生。以之故言止已無止。此時遠離一切分別故。不住於無止之無。亦不取其自無住心。能所永絕。平等平等。云何是時可得是生。如是答也。

[0971a01]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無生之心有何取捨住何法相佛言無生之心不取不捨住於不心住於不法。

[0971a03] 論曰。此是第四問答遣增減見。謂諸學者猶作是念。入觀之心取無相理捨諸相事。為遣此增益見故言不取不捨。或作是念。入觀之時都無所住法。亦無能住心。如是不異於畢竟無為。除此損減見故言住於不心住於不法。雖非有住而非無住。非無住故得言住也。

[0971a10]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云何住於不心住於不法佛言不生於心是住不心不生於法是住不法。

[0971a12] 論曰。此下第五問答重遣疑情。疑情之言。既言住者即應是心是法。若不心法即應言是不住。此言甚深。云何信解。如是疑也。佛答意言。不存能證觀心不存所證理法。故言不生於心。不生於法生猶存也。既恒不存心法。非或失念而存。故言是住不心。是住不法住猶恒也。恒不退失故名為住。住義如是。彌順不心。何容相違於其間哉。如是正答。下即重顯。

[0971a21] 經曰。善男子不生心法即無依止不住諸行心常空寂無有異相譬彼虛空無有動住無起無作無彼無此得空心眼得法空身五陰六入悉皆空寂。

[0971a24] 論曰。此下第二重顯。於中有二。先顯遠離諸相周遍三世。後顯隨順法界具修六度。初中三句謂法喻合。不生心法者。牒前正答句。即無依止者。橫無能依所依之異。不住諸行者。縱無曾當今現之行。無曾當故心常空寂。無能所故無有異相。譬彼已下第二引喻。無有動住者。如世虛空無為常住無有前滅後生之動。喻於不住諸行。亦無能依所依之住。比於即無依止。無起無作。即同心常空寂。無彼無此。不異無有異相。故舉虛空。喻不生觀也。合中言得空心眼者。由不生能觀心得無所不觀故。得法空身者。由不生所觀法得平等法身故。五陰皆空者。以得空心眼達於三世五陰空故。合前虛空無起作也。六入悉空者。以得法空身。遍於內外六入空故。合前虛空無彼此也。

[0971b11] 經曰。善男子脩空法者不依三界不住戒相清淨無念無攝無放性等金剛不壞三寶空心不動具六波羅密。

[0971b13] 論曰。是第二顯具修六度。修空法者者。牒前空寂之心。下別顯具六度。不依三界故具施度。不住戒相故具戒度。清淨無念故具忍度。無攝無放故具精進。性等金剛故具禪定。不壞三寶故具般若。何以故。唯一觀心遍照可軌。絕諸諍論故備三寶。三寶義成故言不壞。唯一空心無別動作而具六度。故言空心不動具六波羅密。

[0971b21] 經曰。解脫菩薩而白佛言尊者六波羅密者皆是有相有相之法能出世耶佛言善男子我所說六波羅密者無相無為。

[0971b23] 論曰。此下第六問答重顯出世六度之義。問者乘疑而為決之故。舉世間六度事相以疑出世心中具六。答中有二。一者略標。二者廣釋。此即略標。言無相者。離施受等三輪相故。言無為者。離生住等三有為故。我前所說一心具六者。一一皆是無相無為故。此六度是出世間。不同世間有相有為。

[0971c02] 經曰。何以故善入離欲心常清淨實語方便本利利人是檀波羅密。

[0971c03] 論曰。此下廣釋。於中有二。先別釋後總明。何以故者。因問發起。既有六數。何故無相也。轉依真如名為離欲。離三有欲之所顯故。觀心體解故言善入。更無出入故曰心常。離三輪垢故曰清淨。即是上言不依三界。如理而說故言實語。巧便引導故曰方便。雖無功用應機發語猶如天鼓。此之謂也。一切眾生唯一本覺。令諸眾生同歸一覺。以之故言本利利人。是名出世檀波羅密。

[0971c13] 經曰。至念堅固心常無住清淨無染不著三界是尸波羅密。

[0971c14] 論曰。愍念眾生如視一子。故曰至念堅固。恒在世間不住涅槃。故曰心常無住。是防二乘之非。觀心明徹。不雜諸漏。故言清淨無染。遍涉六道達皆空寂。故言不著三界。是止凡夫之惡。是明不住凡聖戒相。即是上言不住戒相。是名出世尸波羅密。

[0971c20] 經曰。修空斷結不依諸有寂靜三業不住身心是羼提波羅密。

[0971c21] 論曰。上二句者安空理離有結。下二句者靜三業泯身心。皆是無生法忍之義。即是上言清淨無念。

[0971c24] 經曰。遠離名數斷空有見深入陰空是毘梨耶波羅密。

[0971c25] 論曰。上二句者離麁精義。入空者是進義。即是上言無攝無放。此是出世精進度也。

[0971c28] 經曰。具離空寂不住諸空心處無在大空是禪波羅密。

[0971c29] 論曰。具離空寂者。應化受生遍三有故。不住諸空者。不滯五空恒化十方故。此明教化眾生禪也。心處無者。雖身涉於三有心常處於理無。理無者。理絕三有之相也。在大空者。雖恒化於十方而心在於大空。大空者。十方大相之空也。此顯成就佛法禪也。身雖起作心寂不動。即是上言性等金剛。然大空義略有五種。一者人法二空名為大空。如雜阿含大空經說。瑜伽論中亦同是說。二者般若波羅密空名為大空。如大涅槃經說。楞伽經中亦同是說。三者器世界空名為大空。如解深密經說。中邊論中亦同是說。四者阿梨耶識空名為大空。如十地論說。五者十方相空名為大空。如智度論說。今此經文在於第五。且隨意便作是說耳。

[0972a15] 經曰。心無心相不取虛空諸行不生不證寂滅心無出入性常平等諸法實際皆決定性不依諸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羅密。

[0972a17] 論曰。心無心相者。不存自內觀心相故。不取虛空者。不取心虛之空性故。此是證道慧也。諸行不生者。達一切行本來不生故。不證寂滅者。不著無生而恒外化故。此是教道慧也。心無出入性常平等者。前之二道恒不相離。動而常寂寂而恒動。故無出入。動寂恒並不滯一邊。故性常平等。諸法實際皆決定性者。演證道之常寂之相。相同真際等法性故。不依諸地不住智慧者。演教道之恒動之由不依著於十重法界。不住滯於寂照慧故。此中即具覺照。可軌。絕諍之義。即是上言不壞三寶。是名出世般若波羅密也。上來別釋六度文竟。

[0972b01] 經曰。善男子是六波羅密者皆獲本利入決定性超然出世無礙解脫。

[0972b02] 論曰。此下第二總明。於中有二。先明六度同一解脫。後顯解脫即是涅槃。初中言皆獲本利入決定性者。六度始修皆同本覺。本覺顯成本利行故。入如來藏性本寂靜無始無終無改轉故。如是六度得本利故遠離妄念流轉之相。故曰超然出世入法性故。周遍法界無相無為無縛無脫。故曰無礙解脫。

[0972b10] 經曰。善男子如是解脫法相皆無相行亦無解不解是名解脫何以故解脫之相無相無行無動無亂寂靜涅槃亦不取涅槃相。

[0972b12] 論曰。是第二明解脫即是涅槃。於中有二。先明解脫。後即涅槃。初中言皆無相行者。六度之行皆同本覺。本覺之相離相離性。故曰無相。六度之行離修離行。故曰無行。行相俱絕故言皆無相行。解脫法相既其如是。何有離縛之解。何有不解之縛。故言亦無解不解。何以故者。何故六度之行而言無相行耶。答此意言。如是六度非但即是解脫。亦乃即是涅槃。是故說言無相行也。解脫之相無相無行者。牒前解脫。無動無亂寂靜涅槃者。明即涅槃。欲明如前所說六度之行皆無起動亦無散亂即是本來寂靜涅槃。既即是涅槃。何有相行耶。離動亂相故曰寂靜。亦離寂靜性故亦不取涅槃相也。此中六度解脫涅槃。始從初地乃至佛地。言涅槃者。四種之中即是本來清淨涅槃。正是不可思議解脫。依其自在無障礙義。是故說名無礙解脫。

[0972b29] 問。解脫之義乃有眾多。有雙道中解脫。有三點中解脫。五分法身之中解脫。十種解脫門中解脫。是諸門內為在何門。

[0972c03] 答。是三事中解脫。解脫即是涅槃故。欲顯六度之行三事之德剋實而言。初地已得乃至妙覺位究竟圓滿。如經中說。若有菩薩住大涅槃能建大義。乃至廣說故。

[0972c07] 經曰。解脫菩薩聞是語已心大欣懌得未曾有欲宣義意而說偈言大覺滿足尊為眾敷演法皆說於一乘無有二乘道一味無相利猶如大虛空無有不容受隨其性各異皆得於本處。

[0972c11] 論曰。此下第二重頌。於中在先經家序發。正頌之中有七行頌。於中有二。前六別頌。後一總頌。初中亦二。一者二頌一句頌前略標。二者三頌三句頌後廣釋。略標中言。諸佛智地入實法相決定性故。方便神通皆無相利。今此頌中初一頌頌。又言一覺了義難解難入。乃至可度眾生皆說一味。今此頌中以三義頌。謂前一句是法說頌。次二句引喻頌。後二句合喻頌。

[0972c20] 經曰。如彼離心我一法之所成諸有同異行皆獲於本利滅絕二相見。

[0972c21] 論曰。此下頌廣釋文。於中有二。先五句頌廣無相觀。後二頌半頌廣一覺義。廣無相中正廣重顯。今初二句頌正廣文。前正廣中亦有二分。先方便觀。後明正觀。今此頌中頌正觀文。彼言令彼眾生皆離心我。乃至廣說遠離能所。今此二句正頌此文。言一法者。離有無邊。一中道觀。以此能離心我執故。重顯文中有四問答。今此二句頌前二番問答。所言諸有同異行者。彼初番答中言。一切心相本來無本。如是等文即是同行總相觀故。第二番答中言。若有我者令觀十二因緣。又言若有我者令滅有見。若無我者令滅無見。若心生者令滅滅性。若心滅者令滅生性。如是等文即是異行別相觀故。此同異行所入無異。故言皆獲於本利。如前末言。滅是見性即入實際故。又此頌言滅絕二相見者。頌後二番問答。彼第三答中言。見法生時令滅無見。見法滅時令滅有見。今正頌此故言滅二見也。第四答言。生滅俱滅。本生不生。心常空寂。空寂無住。今正頌此故言絕二相也。

[0973a13] 經曰。寂靜之涅槃亦不住取證入於決定處無相無有行。

[0973a14] 論曰。此下二頌半頌廣一覺。廣一覺中正廣重顯。今此頌中唯頌重顯。重顯文中。有六問答。此中有二。前之一頌頌第六答。次一頌半頌第五答。前四問答略而不頌。第六答中言。入決定性超然出世無礙解脫解脫之相無相無行無動無亂寂靜涅槃亦不取涅槃相。今此頌中逆次頌也。

[0973a21] 經曰。空心寂滅地寂滅心無生同彼金剛性不壞於三寶具六波羅蜜度諸一切生。

[0973a22] 論曰。此是頌第五答。彼文言。不生心法即無依止不住諸行心常空寂無有異相乃至性等金剛不壞三寶空心不動具六波羅蜜。今此頌中順次頌也。

[0973a27] 經曰。超然出三界皆不以小乘一味之法印一乘之所成。

[0973a28] 論曰。此一頌者總頌前來一品大意。消文大意已如前說。

[0973b01] 經曰。爾時大眾聞說是義心大欣懌得離心我入空無相恢廓曠蕩皆得決定斷結盡漏。

[0973b02] 論曰。一品之內有三分中。前之二分竟在於前。此是大文第三時眾得益。得離心我者。證二空真如故。斷結盡漏者。斷見修二惑故。欲顯得入初地見道正斷見惑兼斷修惑。義如彌勒所問論說。於中委悉在二障章也。

金剛三昧經論卷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21369 - 2023-12-19 13:44:46 金剛三昧經卷中-1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金剛三昧經論卷中

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無生行品

[0973b14] 論曰。菩薩觀行成就之時。知自觀心順理修行。非有生心非無生心。亦非有行亦非無行。但為離增益邊故假說為無生。不於有生生心。不於無生生心故。為離損減邊。亦假說為行。雖非有有行之行。而非無無行之行故。是故立名無生行品。

[0973b20] 經曰。爾時心王菩薩聞佛說法出三界外不可思議從座而起叉手合掌以偈問曰。

[0973b21] 論曰。別顯觀行有六分中。第一遣諸境相顯無相觀竟在於前。此下第二泯其生心明無生行。就文有三。一者正說。二者讚說。其第三明聞說得益。初正說中有其四分。一者往復問答。二者反徵問答。三者菩薩領解。四者如來述成。初中有六。一問二答三難四拒五請六釋。初中有二。先經家序。心王菩薩者。從體立名。然心王之義略有二種。一者八識之心御諸心數故名心王。二者一心之法總御眾德故名心王。今此菩薩入無生行證一心王故。從所體以立名也。今此品中明無生行。所以心王菩薩發問出三界外不可思議者。是出所聞之法以為發問之本。其所聞者謂前品說。今且舉後以攝其前。謂最後頌言。超然出三界乃至所成故。

[0973c08] 經曰。如來所說義出世無有相可有一切生皆得盡有漏斷結空心我是即無有生云何無有生而有無生忍。

[0973c10] 論曰。此二頌是問辭。於中初頌領前所說。上半領前一味法印。下半領次一乘所成。後一頌正發問。於中上半牒無生義。下半問無生忍。既無有生。應無忍心故。

[0973c14] 經曰。爾時佛告心王菩薩言善男子無生法忍法本無生諸行無生非無生行得無生忍即為虛妄。

[0973c16] 論曰。是第二答。答意有二。先示無生忍相。後顯有得過失。無生法忍者。達法本無生。是則定慧諸行亦無有生。非於無生。有能忍行。故言非無生行。於中有得能忍之行則乖真忍無住無行。故言即為虛妄。

[0973c21] 經曰。心王菩薩言尊者得無生忍即為虛妄無得無忍應非虛妄。

[0973c22] 論曰。是第三難。難意而言。若謂有得有忍是虛妄者。則謂無得無忍應非虛妄。反虛妄故。諸學大乘無所得者。作如是計。自謂非妄。為顯彼妄故作是難。

[0973c26] 經曰。佛言不何以故無得無忍是則有得有得有住是則有生有生於得有所得法並為虛妄。

[0973c28] 論曰。是第四拒。於中有二。不者直拒。何以故下第二釋拒。拒意而言。若彼意謂無得無忍則雖不得有得有忍之有而猶得其無得無忍之無。既得於無者則心住於無。心既有住即是有生。謂有心生於有所得故。亦違於無生無得。是故說言並為虛妄。

[0974a05] 經曰。心王菩薩言尊者云何無忍無生心而非虛妄。

[0974a06] 論曰。是第五請。追難路窮意不能詣。故須仰諮。請為將導。

[0974a08] 經曰。佛言無忍無生心者心無形段猶如火性雖處木中其在無所決定性故但名但字性不可得欲詮其理假說為名名不可得心相亦爾不見處所知心如是則無生心。

[0974a11] 論曰。此下第六為釋。於中有四。先開無得道理。次示無生道理。三者舉非。四者明是。初中有三。謂法喻合。初言無忍無生心者。是牒正在法忍之心。言心無形段者。顯心無所得。形之言體。段之言分。就諸緣中求心體分。若即若離皆無所得。由是道理故無形段。非謂無色形段相也。喻中火性雖處木中者。喻於忍心。雖處理中。其在無所者。就此木中有諸極微。於中都無火性所在。如是理中有恒沙法門。於中求心永無所在。如是火性無處道理。有佛無佛法性常爾。故言決定性故。火性名下義不可得。如是火性雖不可得而其木中非無火性。欲詮此理說火性名。推析此名但有諸字。轉求諸字皆無所得。忍心名相當知亦爾。故次合言。心相亦爾。得忍菩薩知心如是。何得於中能取心生。以之故言則無生心。

[0974a28] 經曰。善男子是心性相又如阿摩勒菓本不自生不從他生不共生不因生無生何以故緣代謝故緣起非生緣謝非滅隱顯無相根理寂滅在無有處不見所住決定性故。

[0974b02] 論曰。此下第二明無生理。於中有二。先喻次合。喻中有二。先明四不。後顯八不。言四不者。待緣故不自生。自種故不他生。無作故不共生。有用故不無生。又復未生時無自故不從自生。已生時已有故不須自生。自既不成。待誰有他。自他既無。何得有共。有因而生。既不可得。何況得有無因而生。如是求生皆無所得。言不因生無生者。明不無因而生。謂不能生因無而果得生也。何以故下次釋伏疑。疑者意曰。三不可爾。第三云何。意謂菓生種子為親因。地水為疎緣。此二共合故有菓生。云何而言不共生耶。是故問言何以故也。緣代謝故者。明彼二緣先代後謝不得暫停。停時既無則無功用。功用無故俱不生果。如偈說言。諸行皆剎那。住尚無況用。故又求代謝。無生無滅。所以然者。既無暫住則無有生。生無有故。則無有滅。故言緣起非生。緣謝非滅。如是推求隱顯皆無。隱者種子在土下故。顯者芽莖出地上故。根理寂滅者。推其樹根及樹幹理求生菓因畢竟無起。故言寂滅。在無有處不見所住。所以然者。決定性故。決定性義如前所說。

[0974b24] 經曰。是決定性亦不一不異不斷不常不入不出不生不滅離諸四謗言語道斷無生心性亦復如是云何說生不生有忍無忍。

[0974b26] 論曰。次明八不。非直法爾。唯前四不亦乃具絕一異等八。所以然者。菓種不一。其相不同故。而亦不異。離種無菓故。又種菓不斷。菓續種生故。而亦不常。菓生種滅故。種不入菓。菓時無種故。菓不出種。種時無菓故。不入不出故不生。不常不斷故不滅。不滅故不可說無。不生故不可說有。遠離二邊故不可說為亦有亦無。不當一中故不可說非有非無。故言離諸四謗言語道斷。阿摩勒菓如是絕言。法忍之心亦不異此。故言無生心性亦如是等也。

[0974c08] 經曰。若有說心有得有住及以見者即為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若是為長夜。

[0974c09] 論曰。此是第三舉非。謂有說言無生忍心心體可得住於無生。及與能見無生理者。不了心性。直是妄執能障菩提及其般若。是明不得性淨菩提能證般若。又菩提者。始起菩提。言般若者。菩提之因。不得覺因故為長夜。無始妄想是大夢故。

[0974c16] 經曰。了別心性者知心性如是性亦如是無生行。

[0974c17] 論曰。此是第四顯是。言了別心性者。即以自心了自心性。如經言。若能以其能取作意還能通達能取作意。如是方乃能緣所緣平等平等。無漏智生通達聖諦故。知心性如者。知自觀心體性平等故。是性亦如者。是能知用。用性平等故。如是觀心體用平等。無生無滅無始無終。以之故言是無生行。上明四不之無生者。顯無生理。理通凡聖。今明知如之無生者。明無生行。行別在聖。在聖之行與理一味。遍通之理與智平等。平等一味故聖人所不能異也。有通有別故聖人所不能同也。不能同者即同而異也。不能異者即異而同也。同者辨同於異。異者明異於同。明異於同者非分同為異也。辨同於異者非銷異為同也。良由同非銷異故不可說是同。異非分同故不可說是異。但以不可說異故可得說是同。不可說同故可得說是異耳。說與不說無二無別矣。

[0975a06] 經曰。心王菩薩言尊者心若本如無生於行諸行無生生行不生不生無行即無生行也。

[0975a07] 論曰。此下第二反詰問答。於中有八。一舉行難理。二反詰有證。三仰報無證。四反詰有得。五仰報無得。六述無證得。七更陳所疑。八決其所疑。此即第一舉行難理。言心若本如無生於行者。舉前所說行無生義。謂即前言知心性如是性亦如是無生行。謂無生於生滅之行。即是正舉無生行相。言諸行無生者。舉理無生。謂諸眾生五陰諸行本來無生。生行不生者。明理無生異行無生。謂生起行即空不生非由證理滅心不生。言不生無行者。顯理不生類行無生。謂不生門亦無心行。如無生忍無分別行故應即是無生行耶。若如是者一切凡夫莫不證得無生忍矣。

[0975a21] 經曰。佛言善男子汝以無生而證無生行耶。

[0975a22] 論曰。此是第二反詰有證。詰意而言。汝於入觀無生忍時以依諸行無生之理而得無生行耶。所以如是反詰問者。彼以理無生別異行無生而難理無生亦是行無生故。今詰言。汝入觀時理行別異。有能所耶。

[0975a27] 經曰。心王菩薩言不何以故如無生行性相空寂無見無聞無得無失無言無說無知無相無取無捨云何取證若取證者即為諍論無諍無論乃無生行。

[0975b01] 論曰。此是第三奉答無證。於中有三。初明無證。二者舉非。三者顯是。初中亦二。前標後釋。如無生行性相空寂者。是總標句。言性空寂。謂觀心體性離生滅相。即前所說知心性如也。相空寂者。觀心知用。用相亦如。即前是性亦如之謂也。下以十無釋此總句。無見無聞者。心性希夷。夷故絕色非像所表。希故絕聲非教所詮也。無得無失者。顯空而無所得。遣生而無所失故。如是四無釋性空寂也。無言無說者。心行既寂不起言說故。無知無相者。心行寂滅遠離二分故。無取無捨者。既無分別無性可取無相可捨故。如是六無釋相空寂也。無生行中如是空寂。云何於中而有取證。作是答時自知前難不成難也。舉非顯是。攻即可知。

[0975b16] 經曰。佛言汝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0975b16] 論曰。此是第四反詰有得。問曰。菩薩未得阿耨菩提。如來何故問汝得耶。解云。此雖未得究竟菩提。而已證得初地菩提。如法華論曰。八生乃至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謂證初地菩提故。以離三界中分段生死。隨分能見真如佛性名得菩提。非謂究竟滿足如來方便涅槃故。案云。是約真如佛性說名菩提。能證見故名得菩提。如經言諸法性空即是菩提。此之謂也。

[0975b26] 經曰。心王菩薩言尊者我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提性中無得無失無覺無知無分別相無分別中即清淨性性無間雜無有言說非有非無非知非不知諸可法行亦復如是何以故一切法行不見處所決定性故本無有得不得云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975c02] 論曰。此是第五仰報無得。於中有三。謂標.釋.結。釋中有二。先明所得菩提無所得性。後顯能得諸行無能得相。初中言菩提性者。謂真如性虛通無礙性離闇弊故名菩提。於中本無真性可存。亦乃本無妄想可亡。故言無得無失。如是本覺遠離思搆之覺亦亡率爾之知。故言無覺無知。既無分別之見亦離所行之相。故言無分別相。由如是故非惑所濁。本性離染故言即清淨性。縱非生滅所間橫非能所所雜。故言性無閒雜。無有言說者。能言所言無不絕故。非有非無者。雖非有如而非無如故。非知非不知者。雖非本覺而非不覺故。菩提性然無可得義。諸可法行已下次顯無能得行。如前品說六度之行無非真軌故。言可法亦如是者。同前無得故。一切法行者。六度等行。不見處所者。不見得失覺知乃至有無知不知等所可行處故。與菩提平等平等。所以本無有能得不能得也。云何已下總結無得。

[0975c22] 經曰。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一切心行不過無相體寂無生。

[0975c23] 論曰。此下第六如來述成。於中有三。一者正述。二者舉非。三者顯是。初中亦三。總述.別述.後還結成。初言如是如是者。述前無證及後無得。一切已下第二別述。先述無生後述寂滅。言無生者。是無生行。述無能證能得。言寂滅者。是寂滅理。述無所證所得。初言一切心行者。所有出世無分別智相應心行不取諸相證會無相故。言不過無相體於空寂冥然無生故言體寂無生。

[0976a03] 經曰。可有識識亦復如是何以故眼眼觸悉皆空寂識亦空寂無有動不動相內無三受三受寂滅耳鼻舌身心意意識及以末那阿梨耶亦復如是皆亦不生寂滅心及無生心。

[0976a06] 論曰。此是第二述寂滅義。謂諸世間八識空寂。於中有二。一者例前。二者廣釋。初言可有識識。總攝所有世間八識。如言處處。攝一切處故。亦如是者。空寂之理同前出世心之無生故。何以故下第二廣釋。眼者眼根。眼觸即是遍行中觸。依三和生。令三和合欲明散空故偏舉之。識亦空者。眼觸既空眼識不生故。無有相續遷動亦無剎那不遷故。言無有動不動相。言內無三受者。三受生起本來寂滅故。諸心數中觸受相近。有大勝能故舉此二通遣餘法也。耳鼻舌身者。謂耳耳觸耳識等也。心意意識者。是第六識。未來名心。過去名意。現名意識。依隨轉門舉此三名。為顯三世皆空寂故。末那梨耶第七第八皆同眼識故亦不生也。廣釋文竟。次言寂滅心者。近結八識空寂之文。及無生心者。遠結體寂無生之文。

[0976a23] 經曰。若生寂滅心若生無生心是有生行非無生行內生三受三行三戒。

[0976a24] 論曰。此是第二舉非。謂有所得。大乘學者不空八識違其寂滅。故言生寂滅心。不知出世心之無生。謂有心生證無相理。故言生無生心。直是世間流轉之行而乖出世無生忍行。故言是有生行等也。言三行者。身口意作通善不善。言三戒者。身口意止唯取其善。生此三行三戒為因而生三有具受三受。如是流轉不得解脫。

[0976b03] 經曰。若寂滅生心不生心常寂滅無功無用不證寂滅相亦不住於無證可處無住總持無相即無三受等三悉皆寂滅清淨無住不入三昧不住坐禪無生無行。

[0976b06] 論曰。此是第三顯是。言若寂滅生心不生者。反前若生寂滅心句。遣諸生心不取生故。心常寂滅無功無用者。反前若生無生心句。離諸生滅起動之相亦無作意分別功用故。不證寂滅相者。雖遣生起之心。不存寂滅相故。亦不住於無證者。雖無取寂滅相不墮無證過故。可處無住者。總明離住著過。諸可住處皆無所住故。可住處者。若遣生起則可住寂滅。若遣有證則可住無證。如是可處皆無住故。總持無相者。總顯具功德。謂無生心持諸行德而同一味無差別相故。則無三受等三者。反前內生三受等句。遠離流轉因果相故。悉皆寂滅者。達三受等本來空故。清淨無住者。能達之心無住空故。不入三昧者。能亡世間入定心故。不住坐禪者。亦遣世間住禪靜故。若能如是則無生起之心亦無分別之行。故言無生無行也。

[0976b23] 經曰。心王菩薩言禪能攝動定諸幻亂云何不禪。

[0976b24] 論曰。此是第七陳疑。疑意而言。凡諸禪定能攝掉動之念令定散亂之心。云何出世無生行心亦不入住於禪定耶。如其不禪則應是動。有如是疑故乘彼問也。

[0976b28] 經曰。佛言菩薩禪即是動不動不禪是無生禪禪性無生離生禪相禪性無住離住禪動知禪性無有動靜即得無生無生般若亦不依住心亦不動以是智故故得無生般若波羅蜜。

[0976c02] 論曰。此是第八決疑。言禪即是動者。謂世間禪雖非散亂而取境相。取相心生生起動故。能離如是生動之禪乃能得入理定。故言是無生禪。如是理定性無生動。故言禪性無生。非直無生亦無住寂。故言禪性無住。若有生則是相。有住著則是動。今即反此故言離生禪相。離住禪動。上來諸句明理定相。知禪性下顯理智相。唯就一體義分為二。知禪性無有動者。知禪性無生故。無有靜者。知禪性無住故。即得無生者。得理無生故。無生般若者。得行無生故。亦不依住者。謂無生智不依理住離能所故。心亦不動者。雖不依理住而非生心動故。由如是智能到彼岸。故言般若波羅蜜也。上來八分合為第二反詰問答。

[0976c17] 經曰。心王菩薩言尊者無生般若於一切處無住於一切處無離心無住處無處住心無住無心心無生住如此住心即無生住尊者心無生行不可思議不思議中可不可說。

[0976c20] 論曰。此是第三領解。一切處者。一切真俗動寂等處。言無住者。於此一切無所得故。言無離者。於此一切無所不得故。所以然者。彼一切處悉皆非然非不然故。心無住處者。無所住處故。無處住心者。無能住心故。無住無心者。合前二句。以無有處有住之心故。心無生住者。不無無生無住之心故。如此住心者。結前於一切處無住乃至無離。無離之義假說住故。即無生住者。結前心無住處乃至心無生住。住即無住。無住即住故。心無生行不可思議者。離言絕慮故。不思議中可不可說者。以離言亦離離言故。以離言故言不可說。離離言故亦可得說。言可說者。非不然故。不可說者。非是然故。故總說言可不可說。如說言說有可不可。當知其思亦有可不可。但舉一邊影顯之耳。

[0977a08] 經曰。佛言如是如是。

[0977a08] 論曰。此是第四述成。如前領解非直契當道理。亦乃仰稱佛說。所以重言如是如是。長行正說竟在於前。

[0977a11] 經曰。心王菩薩聞如是言歎未曾有而說偈言。

[0977a12] 論曰。此下第二以偈讚說。於中有二。先序後頌。聞如是言者。聞此一品之內佛言也。

[0977a14] 經曰。滿足大智尊廣說無生法聞所未曾聞未說而今說。

[0977a15] 論曰。此下三頌非別頌文但是總歎。於中有四。法喻合結。此是第一法說。讚歎未說而今說者。雖前廣說。而今此經言略義豐文省理詳。若斯之妙未先說故。

[0977a19] 經曰。猶如淨甘露時時乃一出難遇難思議聞者亦復難無上良福田最上勝妙藥為度眾生故而今為宣說。

[0977a21] 論曰。此下二句是第二喻。言甘露者不死之藥。以喻此經能出生死。次有四句。是第三合。無上良福田者歎能聞者。最上勝妙藥者合所聞法。下之二句第四結也。

[0977a26] 經曰。爾時眾中聞說此已皆得無生無生般若。

[0977a27] 論曰。此是第三時眾得益。地前凡夫聞說此品能得初地無生忍故。

本覺利品

[0977a29] 論曰。一切有情無始已來入無明長夜作妄想大夢。菩薩修觀獲無生時。通達眾生本來寂靜直是本覺。臥一如床以是本利利益眾生。此品顯是道理故名本覺利品。

[0977b05] 經曰。爾時無住菩薩聞佛所說一味真實不可思議從遠近來親如來座專念諦聽入清白處身心不動。

[0977b07] 論曰。別明觀行六分之中此下第三明本覺利。依無生行能會本覺。方得普化饒益一切。由是義故次演說之。就文有三。一者廣明本覺利益。二者以偈讚頌。三者時眾得益。初中有二。一者因動明靜略標本利之宗。二者從微至著廣說本利之義。初中有三。一者寄身移動以標本利。二者因言往復以標本利。三者放光讚頌本利。初中言無住菩薩者。此人雖達本覺本無起動。而不住寂靜恒起普化。依德立號名曰無住。無住之德契合本利。故因此人以表其宗。言一味真實不可思議者。則前品說心無生行不可思議等也。從遠近來親如來座者。其先座處去佛座遠。聞前品已遷至近處。表其先時未聞深法。位在凡愚去佛果遠。今聞佛說得本覺利。自知當得佛果在近也。專念諦聽入清白處身心不動者。已近佛座時專念於諦聽。入本清淨明白之處。隨本覺靜身心不動。因此即表入本覺時達本無動得無所得也。

[0977b26] 經曰。爾時佛告無住菩薩言汝從何來今至何所無住菩薩言尊者我從無本來今至無本所。

[0977b28] 論曰。此下第二因言往復。於中有三。問.答.述成。第二答意明從凡位來至聖位。至聖位時顧尋古今。古在凡位始發趣時自信己心本無起動。起動之本不可得故。今至聖位得無生時證知自心本來無生。生起之本無所得故。故知始從無本處來。今所至處亦無本所。既舉無本。當知無末。無末無本者。無來無至矣。但仰順佛問之辭假寄來至之言。雖復不有來至而非都無來至故。故因來至顯無來至。至所來處同無本故。

[0977c09] 經曰。佛言汝本不從來今亦不至所汝得本利不可思議是大菩薩摩訶薩。

[0977c10] 論曰。此是述成。述成意言。來處至處既同無本。無本處同則無來至。所以然者。來處不異於至處故。本無從來。至處既同於來處故今無所至。又復來處既無本故無來不來。今所至處亦無本故無至不至。既無來無至本來寂靜。故言汝得本利不可思議。既得本利自利利他。故言是大菩薩摩訶薩也。

[0977c18] 經曰。即放大光遍照大千界而說偈言大哉菩薩智慧滿足常以本利利益眾生於四威儀常住本利導諸群庶不來去去。

[0977c20] 論曰。此下第三如來放光表讚菩薩。於中有二。先經家序。所以放大光明照大千界者。為表得大智慧光明照世間闇令得光明故。證成如來前所讚故。大哉菩薩者。別讚無住菩薩。智慧滿足者。以無所知無所不知故。於四威儀常住本利者。如前所序從遠近來親如來座。因此示現本覺利故。不來去去者。寂而恒化故。言不來者。隨所導化令得出世不退還故。言去去者。隨得不退展轉出離而善逝故。

[0978a01] 經曰。爾時無住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以何利轉而轉眾生一切情識入唵摩羅。

[0978a02] 論曰。此下第二廣演本利之義。於中有二。一者直廣。二者重演。初直廣中先問後答。以何利轉者。是問能化轉利義。問前導諸之句。而轉眾生等者。是問所化轉諸識義。問前去去之句。一切情識即是八識。唵摩羅者。是第九識。真諦三藏九識之義依是文起。如彼章說。

[0978a09] 經曰。佛言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唵摩羅何以故一切眾生本覺常以一覺覺諸眾生令彼眾生皆得本覺覺諸情識空寂無生何以故決定本性本無有動。

[0978a12] 論曰。是答正廣本利之義。於中有二。先標後釋。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者。是標能化之本。而轉諸識入唵摩羅者。是標所化之轉。釋中有二。正釋轉釋。正釋中言一切眾生本覺者。釋前能化之本一覺。一切眾生同一本覺故言一覺。諸佛體此乃能普化故言常以。以此本覺令他覺故。故言常以一覺覺諸眾生。令彼眾生皆得本覺者。是釋所化轉入之句。本覺正是唵摩羅識。得本覺者。是釋入義。入本覺時覺諸八識本來寂滅。覺究竟故諸識不生。故言諸識寂滅無生。是句正釋轉諸識句。此文具顯本始二覺。謂一切眾生本覺等者。是本覺義。覺諸情識寂滅無生者。是始覺義。是顯始覺即同本覺也。何以故下第二轉釋。釋前始覺所覺寂滅。雖諸八識隨緣動轉。而求定性皆無所得。故言決定本性本無有動。本無動故本寂滅也。

[0978a29] 經曰。無住菩薩言可一八識皆緣境起如何不動。

[0978b01] 論曰。此下第二重演。於中有二。先演始覺。後演本覺。初中亦二。一演諸識空寂。二演諸識無生。前是始覺之所覺。後是能覺之始覺。初中即有六番問答。於中有三。一者前二問答正明空寂。二者第三問答明不同相。三者後三問答明不異相。此初問答明無起動。言可一者。一切之謂。謂一切眾生所有八識。皆緣境起者。四緣之中且舉緣緣以難不動。

[0978b09] 經曰。佛言一切境本空一切識本空空無緣性如何緣起。

[0978b10] 論曰。且遣境緣顯識無起。

[0978b11] 經曰。無住菩薩言一切境空如何見佛言見即為妄何以故一切萬有無生無相本不自名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身亦如是身尚不有云何見。

[0978b14] 論曰。此下第二問答明見是妄。妄故真空。謂境空故見有境即是妄。見亦空故計有見亦是妄。釋中有二。總明別顯。總明者。陰界等有本不自名我為色等。但由妄心名為色等。是故一切悉皆空寂也。別顯中言一切法相亦如是者。謂外山河等六塵法相。一切眾生身亦如是者。內色受等五陰之身。身體尚無。何有見用故。

[0978b22] 經曰。無住菩薩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識空覺亦應空佛言可一覺者不毀不壞決定性非空非不空無空不空。

[0978b24] 論曰。此下第三番明覺不覺之不同相。問意言覺亦應空者。從緣生識既空。從緣起覺亦空。識既空故其見是妄。覺亦空故其覺亦妄也。佛答意言一切覺者。不壞道理故非可空。不存自性亦非不空。是故覺中無空不空。諸識不爾。妄取諸法違反真理。可空可遣。如是不同。何得相類也。決定性者。謂真如性不可破壞。性自爾故。言不毀者。不取有相。以傷空故。言不壞者。不計無性。以損真故。謂不毀壞於決定性也。

[0978c05] 經曰。無住菩薩言諸境亦然非空相非無空相佛言如是彼可境者性本決定決定性根無有處所無住菩薩言覺亦如是無有處所佛言如是覺無處故清淨清淨無覺物無處故清淨清淨無色。

[0978c09] 論曰。此下三番明不異相。於中前二番明覺與境同相。後一問答顯覺與識同相。初中前番明境同覺。謂諸妄境本來不有。既無其有。何有空相。既非有空。何得無空。故言非空相非無空相。以此而言則不異覺。答中言性本決定者。明本不有故非空相。無有處所者。明非有空故非無空也。後番問答明覺同境。覺亦如是者。覺亦緣生。本性空故。答中言清淨無覺者。覺空之理離一切相故曰清淨。覺性既空空中無覺。如色空中無色相故。前明境同覺者。以境非空非不空義同於前覺非空非不空義。今明覺同境者。以覺性空無相之理同於境空無相之義。二文不同應如是知。

[0978c23] 經曰。無住菩薩言心眼識亦復如是不可思議佛言心眼識亦復如是不可思議何以故色無處所清淨無名不入於內眼無處所清淨無見不出於外心無處所清淨無上無有起處識無處所清淨無動無有緣別性皆空寂。

[0978c27] 論曰。此第三番明識同覺。心眼識者。謂眼識種子積集之心及此種子所起眼識。略舉此二標其性空。下就四緣明眼識空。色無處所者。色性自空故。清淨無名者。空中無色故。不入於內者。不與眼根作境界故。是明所緣緣空也。眼無處所清淨無見者。眼性空中無眼根故。不出於外者。無能行於色境界故。是明增上緣空也。心無處所清淨無上者。種子空中無種子故。四緣之內為上首故。無有起處者。無親起識之處所故。是明因緣空也。識無處所清淨無動者。既無三緣眼識不起故。無有緣別者。以無緣色了別識故。是明等無間緣及眼識空。緣者前滅之緣。別者後生了別。此二皆空故言無有。如是四緣及識皆空故。總結言性皆空寂。如說眼識四緣皆空乃至意識應如是說。謂法無處所清淨無名不入於內。意無處所清淨無見不出於外。心無處所清淨無上無有起處。識無處所清淨無動無有緣別性皆空寂。此中意者是第七識。此中心者是第八識。是明八識。皆悉空寂所以同於一切覺空也。


編輯者: hui (2023-12-19 13:47: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21370 - 2023-12-19 13:46:00 金剛三昧經卷中-2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0979a20] 經曰。性無有覺覺則為覺善男子覺知無覺諸識則入何以故金剛智地解脫道斷斷已入無住地無有出入心處無在決定性地其地清淨如淨瑠璃性常平等如彼大地覺妙觀察如慧日光利成得本如大法雨入是智者是入佛智地入智地者諸識不生。

[0979a25] 論曰。是第二明諸識不生。欲明本隨無明諸識生起。今隨始覺還歸心源。歸心源時諸識不起。識不起故始覺圓滿。於中有二。略標廣釋。標中亦二。初言性無有覺覺即為覺者。是標始覺圓滿章。覺知無覺諸識則入者。是標諸識不生章。言性無有覺者。謂空性中非但無識亦無始覺。覺知無覺之理則為始覺之智故言覺則為覺。言覺知無覺者。牒前始覺。始覺圓時八識不起。隨覺無覺無諸識故。隨覺究竟歸心源故。故言諸識則入。何以故下釋中有二。先明因滿。後顯果圓。金剛智地者。謂等覺位始覺因滿。金剛喻定義如前說。今約覺因名金剛智。解脫道斷者。不生因滿。然此中斷有其二義。若對生得無明住地。即金剛心為無間道。妙覺初心為解脫道。無間道時與無明俱。解脫道起方能正斷。若對諸識戲論種子。則其前心為無間道。與彼種子俱起俱滅。最後一念金剛喻定是解脫道。正斷種子。今約斷其種子義門故言金剛解脫道斷。此時現有異熟識者。由其前念種子所生。生起因果不同時故。此後異熟不更生者。此時已斷一切種故。故知此言解脫道斷正是諸識不生之因。次顯其果。於中有二。先明覺圓滿。後顯識不生。初中言斷已入無住地者。金剛解脫斷種子已即入妙覺無住之地。二諦之外獨在無二故言無住。無住之心雙泯二諦故無出俗入真之異。既無出入不在空有故言心處無在。無在之處唯是一心。一心之體本來寂靜故言決定性地。一心顯時八識皆轉。故於是時四智圓滿。所以然者。即此一心離闇成明。明白清淨無影不照故言其地清淨。如淨瑠璃。是顯大圓鏡智之義。即此一心遠離二邊通達自他平等無二故言性常平等。如彼大地。是顯平等性智之義。如是一心無所觀故於諸法門無不觀察。故言覺妙觀察。如慧日光。是明妙觀察智之義。如是一心無所作故於利他事無所不作。故言利成得本如大法雨。雨潤萬物令成菓實。此智亦爾。利他事成令得本覺。是明成所作智之義。四智既圓是始覺滿也。入是智者已下次顯諸識不生。得是四智正是妙覺之位。故言是入佛智地。是時既歸一心之源。八識諸浪不更起動故。入智地者諸識不生也。上來二分演始覺竟。

[0979c11] 經曰。無住菩薩言如來所說一覺聖力四弘智地即一切生本根覺利何以故一切眾生即此身中本來滿足。

[0979c13] 論曰。此下第二演本覺義。於中有二。一者正明。二者遣著。初中亦二。先明本覺無二之理。後示除障入證之門。初中亦二。先問後答。問中言一覺聖力四弘智地者。領次前說四智之義。始覺圓滿即同本覺。本始無二故名一覺。無所不為故言聖力。一覺之內俱四大智持諸功德。故言智地。如是四智同一心量皆無不周。故名弘智。如是一覺即是法身。法身即是眾生本覺。故言即一切生本根覺利。本來具有無量性德熏眾生心作二種業。故名本利。由是本覺無二義故無一眾生出法身外。故言即此身中本來滿足。

[0979c26] 經曰。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眾生本來無漏諸善利本今有欲刺為未降伏。

[0979c27] 論曰。是答述許所問。明本覺中無量性德不為三漏之所染動。故言本來無漏。以此為本生諸善利。故言諸善利本。雖有本覺而由客塵欲刺所覆故。今未得自本覺耳。

[0980a03] 經曰。無住菩薩言若有眾生未得本利猶有採集云何降伏難伏佛言若集若獨行分別及與染迴神住空窟降伏難調伏解脫魔所縛超然露地坐識陰槃涅槃。

[0980a06] 論曰。此下第二示其除障入證之門。於中有二。先問後答。問中言採集者。明三有欲取生死果故言採。此諸煩惱與心相應故言集。從無始來現行不絕故言難伏。治道方生其力微劣。云何能伏。如是疑也。答中有三。先出所伏。次明能伏。後顯降伏所得勝利。若集若獨行者。眾生心行麁細不定。或時煩惱相應故集。或時離惑心行故獨。離煩惱時猶有法執分別。煩惱俱時即為煩惱所染。故言分別及與染也。次明能伏。謂。依佛經迴其心神。遣人法相住二空理。故言迴神住空窟。此心方起而順道理。故有勝能。彼惑無始而逆道理故不能敵。故言降伏難調伏。是明地前伏除二障。由是伏道入斷道位。漸拔種子乃至永盡。永盡之時遠離四魔。故言解脫魔所縛。次明降伏所得勝利。勝利有二。謂菩提果及與果果。菩提果者。超出有漏五陰聚落坐於道場得無上覺。故言超然露地坐。言果果者。以無上覺證大涅槃。覺知無覺諸識皆入。故言識陰般涅槃也。

[0980a26] 經曰。無住菩薩言心得涅槃獨一無伴常住涅槃應當解脫。

[0980a27] 論曰。此下第二遣著。於中有二。先明無住以遣有住之著。後示無得以除有得之執。初中有二。先問後答。問中言獨一者。八識轉時成一覺故。言無伴者。人法二執斯遠離故。無伴之覺常住於涅槃。常住之智解脫一切縛。有作是執故作是問也。

[0980b04] 經曰。佛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縛。何以故。涅槃本覺利。利本涅槃。涅槃覺分即本覺分。覺性不異涅槃。無異覺本無生涅槃。無生覺本無滅涅槃。無滅涅槃本故無得涅槃。涅槃無得。云何有住。善男子。覺者不住涅槃。何以故。覺本無生。離眾生垢。覺本無寂。離涅槃動。住如是地。心無所住。無有出入。入唵摩羅。

[0980b10] 論曰。是答正遣有住之執。於中有二。初略破執。後廣顯理。初中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縛者。設有常覺住於涅槃即是執著縛於涅槃。云何常住是解脫耶。何以故下廣顯道理。理無住故有住違理。違理之心非縛是何。釋意如是。於中有二。先約本覺以明無住。後約始覺以顯無住。初中約無異義以明無得無住。此無異義有其四種。一者本理無異。如經涅槃本覺利。利本涅槃故。是明涅槃。是本覺利。此本覺利是本涅槃。其始覺者即同本覺。所以無異故無得也。二者覺分無異。如經涅槃覺分即本覺分。是明涅槃眾德。即是本覺之德。無異無得如前說也。三者一味無異。如經覺性不異涅槃無異。是明覺性一味無差別相。即是涅槃之無差別。四者無二無異。如經覺本無生。涅槃無生覺本無滅涅槃無滅。是明本覺本無生滅。即是涅槃之無生滅。由是四種無異道理本無異故無得涅槃。是明無能得涅槃覺。次言涅槃無得者。是明涅槃無所得義。既無能得所得。何有能住所住。以之故言。云何有住。即顯常住不應道理。次約始覺以明無住。先標後釋。言覺者者。謂始覺者。釋中言覺本無生者。覺知生死本來無生。所以離著生死之垢也。言覺本無寂者。覺知涅槃本無寂靜。所以離入涅槃之動。心無所住者。不住生死及涅槃故。無有出入者。不見俗有及真空故。入唵摩羅者。一心之體離二邊故。歸此心源故名為入。如是無住方得解脫。故住涅槃不離縛也。

[0980c10] 經曰。無住菩薩言唵摩羅識是有入處處有所得是得法也。

[0980c11] 論曰。此下第二遣有得執。於中有四。一者正明無得。二者重遣疑情。三者領解。四者述成。初中有二。先問後答。依前入言如言取義。謂無垢識有所入處。入時證得故有所得。有作是疑故作是問。

[0980c16] 經曰。佛言不。何以故。譬如迷子手執金錢而不知有。遊行十方經五十年。貧窮困苦。專事求索。而以養身。而不充足。其父見子有如是事。而謂子言。汝執金錢何不取用。隨意所須皆得充足。其子醒已。而得金錢。心大歡喜。而謂得錢。其父謂言。迷子汝勿欣懌。所得金錢是汝本物。汝非有得。云何可喜。

[0980c22] 論曰。是答正明無得之義。於中有三。謂法.喻.合。初言不者。總非有得。何以故下喻顯無得。於中有四種喻。一者迷子不知有金錢遊行貧苦喻。二者其父示子有金錢令得充足喻。三者喜得金錢喻。四者告非有得喻。初喻中言迷子者。謂諸眾生迷自心源。如來大悲如視一子。故喻迷子。法華窮子局喻聲聞。此中迷子通喻群生。手執金錢者。喻諸妄識。五縛煩惱執著分別。覆自淨心不知有故。遊行十方者。遍計五相及五事故。經五十年者。受五陰生五十惡故。貧者少有世間善故。窮者都無出世財故。困者或墮三途受劇苦故。苦者或生人天受輕苦故。專事求索者。求世間樂作福業故。而以養身者。受人天樂而受用故。而不充足者。受世間樂彌增渴愛盛必有衰無義利故。第二喻中其父見子者。佛歸心源同體大悲。為諸眾生作慈父故。有如是事者。有如初喻所說事故。而謂子言者。為眾生說大乘教故。汝執金錢何不取用者。示有淨心應信解故。隨意所須皆得充足者。若用淨心本覺勝利法身慧命得圓滿故。第三喻中其子醒已者。聞大乘教而生信解。位在地前故。而得金錢者。得入初地正通達位。證見佛性本覺利故。心大歡喜者。後得智中念當現得生極喜故。而謂得錢者。出觀失念有漏心中故起法執。謂有得故。第四喻中所得金錢是汝本物者。示其所證本覺之利本來屬汝非始有故。汝非有得云何可喜者。既本屬汝非今始得。不宜於得生著心故。汝勿欣懌者。遮其分別。謂有所得於中生著而欣懌故。

[0981a24] 經曰。善男子唵摩羅者亦復如是本無出相今則非入昔迷故非無今覺故非入。

[0981a25] 論曰。是第三合。於中有二。總合別合。總合中言唵摩羅者。此云無垢。本覺本淨性無改轉似彼金錢性無改故。又金有四義喻。本覺中常樂我淨通合四喻中金錢也。別合中有四句。本無出相者。合初喻中手執金錢故。今即非入者。合第三喻而得金錢。昔迷故非無者。合第二喻。汝執金錢何不取用。是昔迷故不用。而手執故非無也。今覺故非入者。合第四喻。是汝本物汝非有得。今覺本物不出自心。既本不出何得有入。非有入故非有得也。

[0981b07] 經曰。無住菩薩言彼父知其子迷云何經五十年十方遊歷貧窮困苦方始告言佛言經五十年一念心動十方遊歷遠行遍計。

[0981b09] 論曰。此下重遣疑情。三番問答次第遣疑。此初番者。問依喻疑。答就法遣。答意而言經五十年。喻於一念心動。十方遊歷。喻於遠行遍計。斯則一念之頃遍計諸法。即於此念其父告言。告言之時即得醒悟。念究竟時得無所得。如覺金錢而無所得。所以父告非為經久。但為顯一念具五十惡故。喻中說經五十年耳。答意如是。是義云何。謂由無明力而起四相。四相無明和合力故。能動一心生住異滅。一心既動帶此四相。是故說名一念心動。如起信論云。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乃至廣說。於中委悉。如彼記說。

[0981b22] 經曰。無住菩薩言云何一念心動佛言一念心動五陰具生五陰生中具五十惡。

[0981b23] 論曰。是第二番遣第二疑。顯所治惡。欲明一念四相攝諸生死故具五陰有五十惡。云何五陰具五十惡。謂識陰有八。即是八識。受想二陰隨識各八。行陰有九。八是相應。一不相應。色陰十七合為五十。言十七者。能造四大。所造十三。謂五根.五塵.法處所攝有三種色。如顯揚說。謂律儀色.不律儀色.及定自在所生色故。且就一門立為五十。如是五十是真實惡。皆是流轉違涅槃故。對彼涅槃真實善故。

[0981c04] 經曰。無住菩薩言遠行遍計遊歷十方一念心生具五十惡云何令彼眾生無生一念佛言令彼眾生安坐心神住金剛地靜念無起心常安泰即無一念。

[0981c07] 論曰。是第三番遣第三疑明能治道。令彼眾生者。十信已前一切眾生故。安坐心神者。十住已去安心三空決定不退名安坐故。住金剛地者。初地已上證得法身。離諸滅壞如金剛故。靜念無起者。等覺位中覺其動念本來寂靜令不起故。心常安泰者。至妙覺位得見心源無起無滅。本無動念。無始無終。無起滅故常。無動念故安。無始終故無不泰然。如是修行得究竟覺。即無生死一念四相。以之故言即無一念。為顯是義故。起信論說言。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以捨麁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如法身菩薩等。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麁念相故名隨分覺。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案云。此中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即釋此經心常安泰之句。餘句准釋如前應知。上來大分演本覺竟。

[0981c25] 經曰。無住菩薩言不可思議覺念不生其心安泰即本覺利利無有動常在不無無有不無不無不覺覺知無覺本利本覺覺者清淨無染不變不易決定性故不可思議佛言如是。

[0981c28] 論曰。此是第三領解第四述成。不可思議者。總領歎深。下別領解。於中有二。先領言句。後領義理。言覺念不生其心安泰者。領前靜念無起心常安泰之句。此是始覺之究竟處。下領義理云。即本覺利者。領無始覺異本覺義。如論說云。若得無念者。即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案云。實無始覺之異者。是釋經中即本覺利之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者。是釋經中利無有動。如是始覺覺知無異故。以能得常在不無。言常在者。直謂不無。然此中言常而無當有。故言無有不無。既無當於有始覺故。雖不無覺而不有覺。故言不無不覺。覺知如是無覺道理。即知始覺不異本覺故。覺知無覺本利本覺。如是究竟覺知之者。遠離無明所覆故清淨無染。清淨者。本來淨故。無染者。今離染故。永無生住異滅故不變不易。不易者。無生住故。不變者。無異滅故。若如是者。即同真際等於法性。故言決定性故。既同平等離言絕慮。故言不可思議。前已言不思議。今重言不思議者。亦不可思議於不可思議故。佛言如是者。第四述成文。如前所領解。不違道理故。

[0982a24] 經曰。無住菩薩聞是語已得未曾有而說偈言尊者大覺尊說生無念法無念無生心心常生不滅一覺本覺利利諸本覺者如彼得金錢所得即非得。

[0982a27] 論曰。此是第二以偈讚頌。頌中有三。初之二句總讚能說。次有四句頌前法說。後有二句頌彼喻說。初言說生無念法者。說諸眾生成無念法究竟覺故。無念無生心者。無生死念成無生心故。言心常生不滅者。略頌演文。彼言心常安泰乃至常在不無故。生之言在。滅之言無。故一覺本覺利利諸本覺者者。彼諸眾生無無本覺。是故說言諸本覺者。下之二句頌前四喻。總頌可知。

[0982b07] 經曰。爾時大眾聞說是語皆得本覺利般若波羅密。

[0982b08] 論曰。此是第三聞法得利。隨所說義隨得利故得本覺利。始覺般若平等無異。如前說故。

入實際品

[0982b11] 論曰。言實際者。離虛之稱。究竟之義離幻究竟故名實際。依教修理。理入行入。故名為入。然實際以無際為際。二入是無入之入故名入實際品。

[0982b15] 經曰。於是如來作如是言諸菩薩等本利深入可度眾生。

[0982b16] 論曰。別明觀行六分之中第三依本利物分竟。此下第四從虛入實。又前品明心生滅門。今此品顯心真如門。就文有四。一者略標大意。二者廣顯道理。三者身子領解。四者時眾得益。初中有二。先開令入方便。後示所入實際。開方便中總標別開。此文總標令入大意。

[0982b23] 經曰。若後非時應如說法時利不俱順不順說非同非異相應如說引諸情智流入薩般若海無令可眾挹彼虛風悉令彼庶一味神孔。

[0982b25] 論曰。此是第二別開方便。於中即開四種方便。一者知時方便。二者識機方便。三者引入方便。四者出離方便。知時方便者。如經若後非時應如說法時利不俱故。後有三義。佛滅度後故。正法滅後故。五重五百中後五百歲故。言非時者。非純熟時故。非易悟時故。異見盛興相非時故。若於如是非時直應真如說法不當彼時無所利益。時利不並故言不俱。是為知時方便。識機方便者。如經順不順說非同非異相應如說故。順不順說者。若直順彼心說則不動邪執。設唯不順說者則不起正信。為欲令彼得正信心除本邪執故。須或順或不順說。又復直順理說不起正信。乖彼意故。不順理說。豈生正解。違道理故。為得信解故順不順說也。若諸異見諍論興時。若同有見而說則異空見。若同空執而說則異有執。所同所異彌興其諍。又復兩同彼二則自內相諍。若異彼二則與二相諍。是故非同非異而說。非同者。如言而取皆不許故。非異者。得意而言無不許故。由非異故不違彼情。由非同故不違道理。於情於理相望不違故言相應如說。如者而也。引入方便者。如經引諸情智流入薩般若海故。諸情者。大小情欲差別故。諸智者。空有知見差別故。引接此輩皆順道流。令入一覺一切智海。無上菩提深廣義故。如百川流同入大海。大海深廣同一味故如是名為引入方便。出離方便者。如經無令可眾挹彼虛風悉令彼庶一味神孔故。挹者斟也。是取納義言虛風者。謂遊空風。能起諸浪。喻諸境界動諸識浪。可度眾生挹境界風故。從前來諸識浪轉。今無令挹識浪靜息也。庶者庶幾。是希望義。言神孔者。謂神仙窟。遠離城邑無事閑靜長生之處。喻大涅槃不死之宅。圓寂平等故名一味。令彼眾生希大涅槃。止諸識浪出離流轉。如是名為出離方便。

[0983a04] 經曰。世間非世住非住處五空出入無有取捨何以故諸法空相法性非無非無不無不無不有無決定性不住有無非彼有無凡聖之智而能測隱諸菩薩等若知是利即得菩提。

[0983a07] 論曰。是示所入道理。於中有四。一者略明。二者重釋。三者偏執不當。四者達者勝利。初中言世間非世者。世間五法無所有故。住非住處者。常住涅槃無所得故。修觀行者達五空時。出有入空故言出入。入空之時不取空性。雖不取空而不捨空。以之故言無有取捨。既入五空。何故不取。若無取者如何不捨。為答是問故。第二釋諸法空相法性非無。故說入空。非無不無不無不有。故無取捨。言非無者。謂法性理。不同免角故。言不無者。謂觀行者而不遣故。不遣之者非無理故。言不有者。謂觀行者亦不存故。不存之者非有理故。法性如是非定有無。是故達者不住二邊。故言無決定性。不住有無。由是道理故無取捨。第三中言非彼有無凡聖之智者。凡夫存有而背於空。二乘背有而趣空寂。如是不離有無之智而能測量安隱法性者。無有是處故言非也。第四中言諸菩薩者。地前菩薩若知法性不有不無者。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故切言即得菩提。謂即發心知法性時。是時即得無上菩提。是義出華嚴經發心功德品也。上來諸文每言決定性故。何故此中乃言無決定性是不相違。所以然者。無決定義無改定故。

[0983b02] 經曰。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大力即從座起前白佛言尊者如如所說五空出入無有取捨云何五空而不取捨。

[0983b04] 論曰。此下第二廣顯道理。於中即以四門分別。一顯實際義。二明趣入義。三開入之階位。四示入之方便。初中亦四。一名五空。二明三空。三明空是真。四明真是如。初中有二。先問後答。問者名大力者。此人得入實際法門。遍周法界。無所不為得大自在。故名大力。故於是門開發顯揚。言如如者。佛所說言契當如理故。前如是當義。後如是道理。先領後問。問其二義。一問五空法門。二問無取捨義。

[0983b14] 經曰。佛言菩薩五空者三有是空六道影是空法相是空名相是空心識義是空菩薩如是等空空不住空空無空相無相之法有何取捨入無取地即入三空。

[0983b17] 論曰。如其次第答前二問。五空即顯三種真如。何等為三。一流轉真如。二實相真如。三唯識真如。是義具如顯揚論說。此中前二空即前二真如。後三空是第三真如。是義云何。初三有是空者。由三有愛流轉三界。三界流轉無前後性。剎那無住空無所得。即是流轉真如門也。第二六道影是空者。由善惡業各二品故。六道果報似本現影。影無離本空無所得。即是實相真如門也。後三唯識真如門者。前二是遣所取義名。名義互客不成實故。後一是遣能取心識。能所相待不獨立故。唯識道理最難可入。故開三空遣其能所。能所空故得無分別。菩薩已下答第二問。如是等空者總舉五空辨其理智。空不住空者。空智無住與理平等故。空無空相者。空理無相與智平等故。理智平等無能所相。何容取捨於其間哉。所以入中即入三空。無取地者。謂十地也。

[0983c06] 經曰。大力菩薩言云何三空佛言三空者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如是等空不住三相不無真實文言道斷不可思議。

[0983c08] 論曰。此一問答是明二空。空相亦空者。空相即是遣俗顯真。平等之相亦空。即是融真為俗。空空之義如銷真金作莊嚴具。如涅槃經言。是有是無是名空空。是是非是是名空空。是明俗諦有無是非差別之相是空空義。空於平等空顯俗差別故。故此差別名為空空。空空亦空者。空空即是俗諦差別。亦空還是融俗為真也。如銷嚴具還為金缾。第三中言所空亦空者。謂初空中空所顯俗。第二空中空所顯真。此二無二故言亦空。是融一諦顯一法界。一法界者。所謂一心。然初空門內所遣俗者是所執相。第二空中所融俗者是依他相。俗有二種相故所遣所融非一也。又初門內遣俗所顯之真。第二空中融俗所顯之真。此二門真唯一無二。真唯一種圓成實性。所以遣融所顯唯一。第三空者非真非俗非二非一。又此三空。初空顯俗諦中道。次空顯真諦中道。第三空顯非真非俗無邊無中之中道義。言如是等空者。總舉三空。不住俗相。不住真相。亦不住於無二之相。故言不住三相。如是不住究竟顯實故言不無真實。雖不無實而非有實。由如是故文言道斷。道斷之言亦不可寄故亦說言不可思議。

[0984a03] 經曰。大力菩薩言不無真實是相應有。

[0984a03] 論曰。此下第三明空不無真而不有真義。先問後答。問意而言。凡言有無必也相對。不有必無。不無即有。若言不無真實之理則應是有真實之理。凡諸學者每作是計。為遣彼執故作是問。

[0984a09] 經曰。佛言無不住無不無不有不有之法不即住無不無之相不即住有非以有無而詮得理菩薩無名義相不可思議何以故無名之名不無於名無義之義不無於義。

[0984a12] 論曰。答中有二。一者正答。二者歎深。初中言無不住無者。先言不無真實句中謂無之名不住無義。是故不無之名亦不當於有義。以之故言不無不有。是明無名之名不當有義之義不有之法不即住無者。雖融俗為真而不守真無之法故。不無之相不即住有者。雖融真為俗而不守俗有之相故。以真俗不住有無故。不無真實無二之理。真俗不無二諦故。不有真實無二之理。故言非以有無而詮得理。是明無義之義不稱有名之名。菩薩已下第二歎深。於中有二。直歎釋歎。無名之名不無於名者。佛所說名不當有義之義故為無名之名。而當無義之義故言不無於名也。無義之義不無於義者。佛所體義不稱有名之名故為無義之義。而稱無名之名故言不無於義也。如是不有名義而亦不無名義。由是道理不可思議也。

[0984b01] 經曰。大力菩薩言如是名義真實如相如來如相如不住如如無如相相無如故非不如來眾生心相相亦如來眾生之心應無別境。

[0984b03] 論曰。此下第四明真不有如而無不如義。於中有二。先問後答。問中亦二。先立道理。後問所疑。言如是名義者。如前所說不可思議之名義相。名義相稱無倒無變故名真實。如是名義遠離能所一味平等故名如相。如是名義平等如相諸佛如來所體故言如來如相。如不住如者。是明無名之如名當於無如之如義。如無如相相無如故者。無如相之如相稱於無名之如名。如是稱當能所平等故。若名若義非不如來也。相無如者。如相無如。如相正是無相為相。當知如無如相是明不有如之無相。相無如者。是明不有無相之如。如之體相雖是不有而亦不無如之體相。如是無如相之如相方稱無名之如名也。眾生心相相亦如來者。謂諸眾生分別心相相即非相無不平等。是故彼相亦是如來。上來正立平等道理。次言眾生之心應無別境者。是問所疑。眾生心相既是如來。則眾生心應無別境。無別境者。即無分別。無分別故應無染污。無染污故即無三界。有作是疑故作是問。

[0984b24] 經曰。佛言如是眾生之心實無別境何以故心本淨故理無穢故以染塵故名為三界三界之心名為別境是境虛妄從心化生心若無妄即無別境。

[0984b27] 論曰。是答所疑。先與後奪。與者就自性淨。本無染故。奪者約隨他染。有別境故。自性淨者。如寶性論引經說言。善心念念滅不住非煩惱所染。不善心念念滅不住非煩惱所染。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云何不觸法而能得染心。乃至廣說故。即是染而不染門也。隨他染者。夫人經言。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即是不染而染門也。心本淨故理無穢故者。自性淨心本覺之理非諸塵穢之所入故。以染塵下奪其所問。於中先顯不覺染塵。後對不覺略示始覺。不覺中言以染塵故名為三界者。住地煩惱略有三種。謂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以此住地起三界愛。三界愛故三界心生。由是妄心。變作虛境。以之故言從心化生。次明始覺。心若無妄者。依理觀行妄心不生故。即無別境者。妄作境界隨心滅故。上來四門合為第一廣實際義。

[0984c16] 經曰。大力菩薩言心若在淨諸境不生此心淨時應無三界佛言如是菩薩心不生境境不生心何以故所見諸境唯所見心心不幻化即無所見。

[0984c19] 論曰。此下第二廣趣入義。於中有四。一者總明趣入。二者別顯趣入。三者入之離過。四者入之離邊。初中有二。先問後答。問中言此心淨時應無三界者。初地已上證見本淨故。隨所應得三界滅無。三界事相者。或於初地或第八地而得滅無。三界自性者。等覺位中而得滅無。三界習氣至妙覺位方得滅無。此義具如二障章說。答中總許故言如是。三界滅無時心境不相生。所以然者。唯心妄見變作境界。心無妄時則不作境。境界無故不生心也。

[0985a01] 經曰。菩薩內無眾生三性空寂則無己眾亦無他眾乃至二入亦不生心得如是利即無三界。

[0985a03] 論曰。此下第二別明趣入。於中有二。一者總標舉數。二者問答別顯。此是初文。內無眾生者。謂十住位得內人空故。三性空寂者。十行位中得內法空故。則無己眾亦無他眾者。十迴向位得平等空遍遣自他人法眾故。所言眾者。眾生名眾。五陰之法亦名五眾故。是相似空未得真證。乃至二入者。通舉地前地上入數。

[0985a11] 經曰。大力菩薩言云何二入不生於心心本不生云何有入佛言二入者一謂理入二謂行入理入者深信眾生不異真性不一不共但以客塵之所翳障不去不來凝住覺觀諦觀佛性不有不無無己無他凡聖不二金剛心地堅住不移寂靜無為無有分別是名理入。

[0985a16] 論曰。此下問答別顯。問中有二。先問後難。答中亦二。先答後通。答中有三。牒數列名次第辨相。此中理入者。順理信解未得證行故名理入。位在地前。行入者。證理修行入無生行故名行入。位在地上。理入文中有其四句。深信已下乃至翳障。是十信入。不一者。謂眾生相不異真性而非一故。不共者。非亦一亦異故。第二句言不去不來凝住覺觀者。是十住入。悟眾生空故不來去。於人空門靜住其心覺察佛性無去來故。第三句言諦觀佛性不有不無者。是十行入。已得法空依法空門諦觀佛性。不有法相不無空性故。第四句言無己無他凡聖不二等者。是明十迴向位。理入已得自他平等空故心如金剛堅住不退。梵網經中名十金剛。仁王經中名十堅心。是十迴向之異名也。

[0985b04] 經曰。行入者心不傾倚影無流易於所有處靜念無求風鼓不動猶如大地捐離心我救度眾生無生無相不取不捨。

[0985b06] 論曰。是明地上證入之行。心不傾倚者。如理智心不攀緣故。攀緣之心不生起故。影無流易者。如理之境離三際故。流變境像不復現故。所有一切世間福樂乃至菩提大涅槃果。於是一切皆無願求。通達平等無此彼故。故非境界風所鼓動。是明自利行入。捐離己下令他入行。以證二空離人法相故。能普遍救度一切。雖心無生亦無境相。而不取其寂滅之性恒不捨於一切眾生。以之故言不取不捨。如是二行名為行入。

[0985b17] 經曰。菩薩心無出入無出入心入不入故故名為入。

[0985b18] 論曰。此是第二通彼所難。證理之心遠離生滅無始無終故心無出入。無出入已亦無昔日出入之心故無出入心。去昔有出入心。入此不出入心故言入不入故故名為入。如是前難得善通也。

[0985b23] 經曰。菩薩如是入法法相不空不空之法法不虛棄何以故不無之法具足功德非心非影法爾清淨。

[0985b25] 論曰。此下第三能入離過。於中有二。略明廣釋。此即略明。如是入法者。謂入實際無出入法。是不無法能所平等離諸過患具諸功德。非心非影者。心境平等離能所故。法爾清淨者。無始無終離諸相故。

[0985c01] 經曰。大力菩薩言。云何非心非影。法爾清淨。佛言。空如之法。非心識法.非心使所有法.非空相法.非色相法.非心不相應法.非心無為相應法.非所現影.非所顯示.非自性.非差別.非名.非相義。何以故。如故非如之法亦無無如無有無如非無如有。何以故。根理之法非理非根。離諸諍論。不見其相。菩薩如是淨法。非生之所生生。非滅之所滅滅。

[0985c08] 論曰。此下第一廣釋離過。先問次答三領四述。答中有二。先釋非心非影之句。後釋法爾清淨之句。初中亦二。先明入法離諸心影。後明心影無非如理。初中言空如之法者。入實際時遠離諸相曰空。能所平等曰如。如是入法離諸心影。心影差別略有六雙。一者心及心所為雙。二者虛空與色為雙。三者不相應行及諸無為為雙。四者影像及與本質為雙。五者自性差別為雙。六者名言及與相義為雙。此六雙中初之一雙能緣心類。後五雙者所緣影類。離此六雙故非心影。如其次第有六雙句。非心識法者。以離八識心故。非心使所有法者。以離六位心所有法故。非空相法者。離無色相虛空法故。非色相法者。離顯形表三種色故。非心不相應法者。離二十四不相應行故。非心無為相應法者。離餘七種無為法故。依心所顯故名心無為。三種無為之相相應法故名相應法。亦離三種真如法者。入證門中無三別故。非所現影者。離方便觀之所顯現本法同分之影像故。非所顯示者。亦離影像之所顯示本質之法骨鎖等故。非自性者。離色心等之自性故。非差別者。離無常等差別相故。非名者。離名句文能詮相故。非相義者。離名所詮相當名之義故。何故離此六雙相者。能所平等無差別故故言如故。非如之法已下第二明心影法無不如理。非如法者。謂前所非六雙法相。亦無無如者。如理遍通故。無有無如者。無一有相之法而無如理者故。非無如有者。設有無如之法可得為有。既非非如之法不得為有故。何以故下釋非有義。根者。樹根喻於種子。理者。木理喻於現法。如前菴羅果喻中說。離諸諍論不見其相者。覺慧求之無所得故。上來二分廣非心影。如是淨法已下次廣法爾清淨。非生之所生生者。離生相故體非生故下句亦爾。離滅相故體非滅故。如是淨法離有為相無生無滅無始無終。由是義故法爾清淨也。

[0986a17] 經曰。大力菩薩言不可思議如是法相不合成不獨成不羈不伴不聚散不生滅亦無來相及以去相不可思議。

[0986a19] 論曰。此是第三領解。不合成者。非心非心所。心與心所別體相應故。不獨成者。非自性非差別。是二義別無二體故。不羈者。非名非義故。名義互為客故。不伴者。非影質故。影質相類而為伴故。不聚散者。非空非色故。聚集為色散壞為空故。不生滅者。非不相應非無為故。不相應行是生起故。諸無為法滅所顯故。此領前說離六雙義。亦無來相者。非生之所生生故。及以去相者。非滅之所滅滅故。是領後說法爾清淨。初言不可思議者。非如之如離心言故。後言不可思議者。離心之心亦離二故。

[0986b02] 經曰。佛言如是不可思議不思議心心亦如是何以故如不異心心本如故。

[0986b03] 論曰。此是第四述成。如其次第述彼二種不思議句。所言心者。謂入證心。無心之心入於不入故不思議。如不異心者。釋前不思議。心本如故者。釋後不思議也。

[0986b08] 經曰。眾生佛性不一不異眾生之性本無生滅生滅之性性本涅槃性相本如如無動故。

[0986b09] 論曰。此下第四所入離邊。於中有二。先明佛性離一異邊。後顯如如離有無邊。初中有二。略明廣顯。此即略明。此中亦二。先離一異。後釋離異。離一異者。謂眾生與佛性不一亦。不異故。言佛性者。真如佛性。如涅槃經言。佛性者名第一義空故。若一若異皆有過故。眾生之性本無生滅者。此下釋離異義。不一之義易可見故。此句明人不異佛性。生滅之性性本涅槃者。是明生死不異涅槃故。性相本如如無動故者。眾生人性生滅法相本來是如故不異也。

[0986b21] 經曰。一切法相從緣無起起相性如如無所動因緣性相相本空無緣緣空空無有緣起一切緣法惑心妄見現本不生緣本無故心如法理自體空無如彼空王本無住處凡夫之心妄分別見。

[0986b25] 論曰。此下第二廣顯。此中唯廣離異邊義。一切法相從緣所生。一切果法從緣有故即無生起。起相性如如無所動也。下明能起諸緣亦空。因緣性相相本空無者。種子因緣無所有故。緣緣空空無有緣起者。所緣緣法非一眾多莫不皆空故曰空空。是故無緣之能起也。一切緣法惑心妄見者。謂增上緣等無間緣唯心妄見故亦空也。現本不生緣本無故者。結成二空。緣所現果本來不生。能起諸緣本來無故。心如法理自體空無者。前說因果是所取法。所取法無故能取心亦空。如說所取法空道理。能取心體亦如是故。上來法說。下引譬喻。言空王者空有二。一者空界謂明暗色。二者空王謂虛空法為一切色之所依故。如王為諸民之所依故說虛空名為空王如是空王本無住處。而凡夫心妄計分別。此處虛空彼處虛空唯是妄見。無此無彼。因果諸法當知亦爾。妄心所取無因無果。是約遍計所執因果。而作是喻妄見處故。

[0986c15] 經曰。如如之相本不有無有無之相見唯心識菩薩如心之性不無自體自體不有不有不無菩薩無不無相非言說地何以故真如之法虛曠無相非二所及。

[0986c18] 論曰。此是第二明如如法離有無邊。於中有四。初句正明如如離邊。次句反舉有邊是妄。三者引心離邊為例。四者還明如如離言。第三中言如心之性者。猶如一心之體性也。不無自體者。謂離無自體邊如兔角故。自體不有者。謂離有自體邊如牛角故。非謂他相無故不有故言自體不有而已。不有不無者。不有即是不無。不無即是不有。由是義故更合明也。如一心法不有不無。如如之理亦同是說。是故句首曰如心也。無不無相非言說地已下第四還明如如離言道理。無不無相者。明初句中本不有無。非諸言談安足處故。非二所及者。非尋伺二之所行故。尋伺二法是語言足。非此二所行故非言說之地也。

[0987a04] 經曰。虛空境界內外不測六行之士乃能知之。

[0987a05] 論曰。此下大分第三入之階位。於中有四。一明所入甚深。二舉能入位行。三者別顯階位。四者覈明入心。初中言虛空境界者。謂如如之法虛曠無相故名虛空。內外不測者。謂內道中二十八聖及外道中九十五種。此等凡聖不能測量也。第二中言六行之士乃能知之者。是舉菩薩二入階位也。

[0987a12] 經曰。大力菩薩言云何六行願為說之佛言一者十信行二者十住行三者十行行四者十迴向行五者十地行六者等覺行如是行者乃能知之。

[0987a15] 論曰。此是第三別顯階位。唯顯行位除其果位。所以不取妙覺之地。此六行中前四位是理入階降。後二位者行入差別。於中略義在本業經。廣分別義出華嚴教。

[0987a19] 經曰。大力菩薩言實際覺利無有出入何等法心得入實際佛言實際之法法無有際無際之心則入實際。

[0987a21] 論曰。此是第四覈明入心。問中言實際覺利無有出入者。舉後二位得二利行與理相稱無出入義。何等法心得入實際者。正問於中能入心法。答中言實際之法法無有際者。舉所入法。法爾無際縱無前後際無始無終故離三世時故。橫無此彼際無中無邊故離六方所故。甚深無際無邊不離故。廣大無際無所不遍故。具此四義故言無際。能入之心亦具四義。故於實際無所不入。當知實際離能所邊。心亦如是離能所際。即無其入乃能得入。是謂不可思議義也。

[0987b03] 經曰。大力菩薩言無際心智其智無涯無涯之心心得自在自在之智得入實際如彼凡夫軟心眾生其心多喘以何法御令得堅心得入實際。

[0987b06] 論曰。此下大分第四入之方便。入方便者。位在地前四位。理入門內方便觀也。於中有二。先明能入方便。後顯方便勝利。初中亦二。先略後廣。略中先問。問中亦二。一領於前。二問於後。領中言無際者。心體無際故。無涯者。智用無涯故。

[0987b12] 經曰。佛言菩薩彼心喘者以內外使隨使流注滴瀝成海天風鼓浪大龍驚駭驚駭之心故令多喘菩薩令彼眾生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以禪定故心則無喘。

[0987b15] 論曰。答中有二。先出所治障相。後示能治方便。初中言心喘者。驚心不安其出入息急速曰喘。以喻六識掉動不停。內外使者。末那四使內緣自我故。意識六使外緣諸境故。隨使流注者。謂忿恨等小隨煩惱。其沈掉等大隨煩惱。及無慚愧中隨煩惱隨使等流集注現識故。滴瀝成海者。本使隨惑一切現行皆熏本識積集深廣故。天風鼓浪者。業力所感六塵境界任運現行故名天風。鼓隨眠海起七識浪故曰鼓浪。大龍驚駭者。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住在本識隨眠海底故名大龍。如是無明違反寂靜常能增長麁動之心故曰驚駭。由是諸緣令心多喘。此是令知所治障相。自下示其能治方便。存三者。能遮天風方便。守一者。能伏大龍方便。入如來禪者。正治多喘之方便也。

[0987c02] 經曰。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脫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來禪者理觀心如入如是地即入實際。

[0987c04] 論曰。此下第二廣顯方便。有三問答。此初番中舉數總標。守一心如者。一心法中有二種門。今先守其心真如門。為伏無明大龍勢故。無明正迷一心如故。此中守者。入時靜守一如之境。出時不失一味之心。故言守一。如本業經十行中言。十為自在轉大法輪故。所謂菩薩三寶。菩薩爾時於第一中道智為覺寶。一切法無生動與則為法寶。常行六道與六道眾生和合。名僧寶。轉一切眾生流入佛海故。案云。三時不失中道一味即是此觀守一之用。此觀在於十行位也。餘門後顯此中不論。

[0987c16] 經曰。大力菩薩言三解脫法是何等事理觀三昧從何法入佛言三解脫者虛空解脫金剛解脫般若解脫理觀心者心如理淨無可不心大力菩薩言云何存用云何觀之佛言心事不二是名存用內行外行出入不二不住一相心無得失一不一地淨心流入是名觀之。

[0987c21] 論曰。此二問答別顯觀行。初答中言三解脫者。則是三慧攝八解脫故名解脫。如本業經十住中言。六為諸佛所護。所謂八解脫觀。聞慧得內假外假二相不可得故一解脫。思慧內五陰法外一切法不可得故二解脫。修慧六觀具足色界五陰空三解脫。四空五陰及滅定觀皆不可得故。五解脫如相故。案云。八解脫觀略有二門。若就事相唯修慧觀。是共二乘。如餘處說。若就三慧觀人法空。是大乘觀。如此文說。初解脫者。內有色相外觀色等。謂內存色等。五陰法相觀內我空。外存色等觀眾生空。是空易入聞慧所得。故言聞慧得內假外假二相不可得故。不遣色等以觀空故。有似虛空不遣色相故。說是為虛空解脫。第二解脫者。內無色相外觀色等。內遣色等五陰法相。外觀一切山河等空。欲界諸法無所不空。是空難解思慧所觀。故言思慧內五陰法外一切法不可得故。推求析破內外諸法。如似金剛破諸色法。是故名為金剛解脫。後六解脫皆是修慧。觀上二界一切法空故言修慧。六觀皆是修慧依定所發。是故總名般若解脫。於中六種差別相者。第三名淨解脫。身作證色界五陰光潔寂靜觀悉空故名淨解脫。自內所證名身作證故。言具足色界五陰空三解脫。第四名空處解脫。觀空處五陰空故。乃至非想解脫亦爾。觀滅定法亦不可得。故名滅盡解脫。皆從所遣以立其名。故言四空五陰及滅定觀皆不可得故。五解脫如相故。如是三慧觀人法空。伏離二執現行二縛故名解脫。既遣內外一切假法能遮諸境天風吹鼓也。理觀中言心如理淨無可不心者。順理無相心無分別故。後答中言心事不二是名存用者。是名存三之用勝能。若人未得存三之用。靜心觀空涉事失念。取我我所著違順境。天風所動心事各異。若能熟修三解脫者。出觀涉事觀勢猶存不取我他之相。不著好惡之境。由是不為天風所鼓。入出同忘心事不二。如是乃名存三之用也。是觀始修在十信位。存用得成在十住位。如本業經十住位中立此觀故。內行已下答第二問以明觀相。內行者。入觀寂照行。外行者。出觀化物行。若出若入不失中道故言不二。如本業經十向中言。十以自在慧化一切眾生。所謂中道第一義諦。般若處中而觀。達一切法而無二。其慧轉轉入聖地故名相似第一義諦觀。而非真中道第一義諦觀。乃至廣說故。不住一相者。二諦觀故。心無得失者。平等觀故。依此二種方便觀故。進入初地法流水中。故言一不一地淨心流入。如彼經。言三觀者。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是二觀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進入初地法流水中。乃至廣說。案云。此中二諦觀者。遣俗觀真故。即是正體智之方便。平等觀者。融真觀俗。即是後得智之方便。觀俗如幻不取得失無適無莫故名平等。言一不一地者。初地之異名。所以然者。初地即是十地。一時頓入十重法界故。十地即是初地。直以遍滿為初門入故。良由十地即初地故名一。初地即十地故不一。是故名為一不一地。依二方便以淨其心。由是流入一不一地。以之故言淨心流入。此中唯廣初後二觀。中間一觀准可知故。

[0988b26] 經曰。菩薩如是之人不在二相雖不出家不住在家故雖無法服不具持波羅提木叉戒不入布薩能以自心無為自恣而獲聖果不住二乘入菩薩道後當滿地成佛菩提。

[0988b29] 論曰。此下大分第二方便勝利。於中有四。一者得果勝利。二者得供勝利。三者無患勝利。四者無住勝利。此即第一得果勝利。初中亦有四種勝利。一者離邊勝利。不墮道俗二邊相故。如經如是之人不在二相。雖不出家不住在家故。二者自在勝利。不為教門戒律所制。能以自心決判道理。蕭然無為而無不為故。如經雖無法服乃至而獲聖果故。三者入道勝利。如經不住二乘入菩薩道故。四者得果勝利。如經後當滿地成佛菩提故。

[0988c11] 經曰。大力菩薩言不可思議如是之人非出家非不出家何以故入涅槃宅著如來衣坐菩提座如是之人乃至沙門宜應敬養佛言如是何以故入涅槃宅心起三界著如來衣入法空處坐菩提座登正覺一地如是之人心超二我何況沙門而不敬養。

[0988c16] 論曰。此下第二得供勝利。得三勝德堪作福田。一切道俗所應供故就文有三。先明菩薩福田。次顯二乘不見。後顯菩薩能見。初中即現三種福田。入涅槃宅心起三界者。是三解脫存三之用。三界空寂名涅槃宅。安心栖託之淨處故。三解脫觀入三界空而不取證。還起俗心普化三界故言心起三界。起三界心而不染著即是存用。著如來衣入法空處即是守一心如之觀。謂涉三界普化之時。著忍辱衣而不疲倦。還入法空守一心如。如法華經言。柔和忍辱衣故。坐菩提座登正覺一地者。是如來禪理觀之心。謂坐法空。進修方便得登初地正覺真觀。如法華經言。諸法空為座故。如是三位皆觀二空。人我法我二執伏滅故言心超二我。超二我故斷德具足。修三觀故智德亦備。故能堪作道俗福田也。

[0989a04] 經曰。大力菩薩言如彼一地及與空海二乘之人為不見也佛言如是彼二乘人味著三昧得三昧身於彼空海一地如得酒病惛醉不醒乃至數劫猶不得覺酒消始悟方修是行後得佛身。

[0989a08] 論曰。此下第二二乘不見。於中有二。先問後答。問中言一地者。謂所登地。十地即初地名為一地。空海者。謂前三觀所入之空。甚深廣大故名為海。答中言如是者。許不見也。下釋二乘不見所由。味著三昧者。樂著靜定而趣寂故。得三昧身者。如所樂趣入滅心定。因入涅槃灰身滅智。智心滅處滅定體生遮心心法。如是名為得三昧身故。樂寂熏習在本識中。因是不悟空海一地。如得酒病惛醉不醒乃至數劫猶不覺者。須陀洹人八萬劫住。乃至羅漢二萬劫住。辟支佛者十千劫住。住於涅槃而不覺悟。今總相說乃至數劫。酒消始悟方修是行者。隨其樂著熏習厚薄。著氣消息得還起心。起心之時迴心入大。方修如前三種觀行。如楞伽經頌曰。譬如惛醉人。酒消然後悟。得佛無上體。是我真法身。乃至廣說。

[0989a25] 經曰。如彼人者從捨闡提即入六行於行地所一念淨心決定明白金剛智力阿鞞跋致度脫眾生慈悲無盡。

[0989a27] 論曰。是明菩薩種性之人。從捨闡提不信之障。即入六行之初十信。於修行地之所即發一念淨心。即是十住之初發心。決定明白者。謂十行位眾行明淨故。金剛智力者。謂十迴向堅固智力故。阿鞞跋致者。謂初地已上真證無退故。度脫眾生慈悲無盡者。即於前位利他行故。為別二乘不能行故。

[0989b06] 經曰。大力菩薩言。如是之人應不持戒。於彼沙門應不敬仰。佛言為說戒者不善慢故海波浪故如彼心地八識海澂九識流淨風不能動波浪不起戒性等空持者迷倒如彼之人七六不生諸集滅定不離三佛而發菩提三無相中順心玄入。深敬三寶。不失威儀。於彼沙門不無恭敬。菩薩。彼仁者不住世間動不動法。入三空聚。滅三有心。

[0989b13] 論曰。此是第三離患勝利。謂離凡夫因果患故。於中先問應不持戒者。如前說言不具持波羅提木叉戒故。於彼沙門應不敬仰者。既不持戒故不須敬持戒者故。答中有二。先許前問。次奪後問。初中言為說戒者者。所為說戒之人即是諸聲聞也。恃自持戒懱諸破戒。故言不善慢故。是人未得諸法空故。隨眠海中七識浪轉。故言海波浪故。是舉持戒之人過失。如彼心地者。謂菩薩心證諸法空入大地故。第八識內二執隨眠分別起者皆已滅盡。故言八識海澂。澂者澄也。無分別智證入本覺地地增長離諸雜染。故言九識流淨。本覺正是第九識故心無分別非境所動。故風不能動。不能動故染七不生。故言波浪不起。是人既證一切法空。七支戒性達皆空寂。故言戒性等空。而聲聞人不達法空。執有戒性恃自能持。故言持者迷倒。是答初問明不持戒而非過失。如彼已下次答後問以明無慢。七六不生者。末那四惑不現行故見惑種子已斷滅故。諸集滅定者。諸生起識心心所集皆滅盡已入理定故。不離三佛而發菩提者。明發心來普敬心生。如來藏佛是諸眾生依彼發心不輕慢故。三無相中順心玄入者。得行入時拔無明根。如前所說三解脫中順一心法而深入故。由是義故深敬三寶。謂形像佛。紙素等法.四種僧等。無所不敬。故於沙門不無恭敬。以依三佛而發心故拔憍慢根無明種故。上來明其離諸因患。自下顯其離諸果患。不住世間動不動法者。欲界人天富樂之果名為動法。散善果故。色無色界寂靜之果名不動法。定善果故。於彼不著故曰不住。入三空聚者。如前所說。展轉增入故名為聚。非直不著亦令不生。以之故言滅三有心。

[0989c18] 經曰。大力菩薩言彼仁者於果滿足德佛如來藏佛形像佛如是佛所而發菩提心入三聚戒不住其相滅三有心不居寂地不捨可眾入不調地不可思議。

[0989c21] 論曰。此是第四無住勝利。於中有二。先領上說。後顯無住。領中二句.先領不離三佛之句。果滿足德佛者。始覺究竟萬德圓滿故。如來藏佛者。一切眾生本來本覺故。形像佛者。金銅泥木能表尊像故。因果理事無所遺故。入三聚戒不住其相者。是領前戒性等空之句。入戒四緣。不著戒相故。三聚四緣後品當說。自下正顯無住勝利。雖復入三空聚。滅三有心而不住寂地。普涉六度多喘眾生所居之處名不調地。由所留惑依不繫業於彼受生故名為入。言留惑者。謂不速盡。如小乘人於三無數大劫時中漸次而斷。得菩提時方滅盡故。不謂金剛已還一向不斷故名為留。

[0990a06] 經曰。爾時舍利弗。從座而起前。說偈言具足般若海不住涅槃城如彼妙蓮華高原非所出諸佛無量劫不捨諸煩惱度世然後得如泥華所出如彼六行地菩薩之所修如彼三空聚菩提之直道。

[0990a10] 論曰。此下第三身子領解為令小眾發大心故。於中有二。一者領解。二者述成。初中亦二。在前三頌頌前所說。其後二頌陳自發心。初中有三。一前二頌頌無住道。次有二句頌六行位。後之二句頌三空聚。初中言具足般若海者。謂三解脫具三慧故。不住涅槃城者。滅三有心不居寂地故。高原非所出者。如彼二乘離煩惱泥。八萬劫等不發心故。不捨諸煩惱者。不如二乘二二生中速斷盡故。如泥華所出者。由所留惑入不調地。於中具修菩薩行故。因是能證菩提果故云行三聚。在文可知。

[0990a22] 經曰。我今住不住如佛之所說來所還復來具足然後出復令諸眾生如我一無二前來後來者悉令登正覺。

[0990a24] 論曰。此是第二陳自發心。於中有二。初之二句陳今發心之位。後一頌半表其後修之行。我今住不住者。今聞佛說已發大心即住不住寂地之心故。來所還復來者。無始流轉之來之處我先所離。今還復來來入三界度眾生故。邊際定力延所受身隨其所宜而示現故。具足然後出者。具足菩薩一切行後出離此身得佛身故。言前來者。過去善根已成熟者也。言後來者。於未來世方成熟者也。窮未來際不休息故。

[0990b05] 經曰。爾時佛告舍利弗言不可思議汝當於後成菩薩道無量眾生超生死海。

[0990b06] 論曰。第二述成。印其所說。

[0990b08] 經曰。爾時大眾皆悟菩提諸小眾等入五空海。

[0990b09] 論曰。此是大分第四時眾得益。言大眾者。是大乘眾。悟菩提者。悟入一地菩提心故。諸小眾者。謂聲聞眾。得入三種真如門故。

金剛三昧經論卷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21371 - 2023-12-19 13:49:41 金剛三昧經卷下-1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金剛三昧經論卷下

新羅國沙門元曉述

真性空品

[0990b18] 論曰。真如之法具諸功德。與諸行德而作本性。故言真性。如是真性絕諸名相。以之故言真性空也。又此真性離相離性。離相者離妄相。離性者離真性。離妄相故妄相空也。離真性故真性亦空。以之故言真性空也。今此品中顯是二義。故依是義立品名也。

[0990b25] 經曰。爾時舍利弗而白佛言尊者修菩薩道無有名相三戒無儀云何攝受為眾生說願佛慈悲為我宣說。

[0990b27] 論曰。別明觀行有六分中第四遣虛入實分竟。此下第五明諸聖行出真性空。就此品中大分有二。一為利根者多文廣說。二為鈍根者少文略攝。前廣說中即有六分。一者明三聚戒從真性成。二者明道品行從真性立。三者明如來教當如理說。四者明菩薩位從本利出。五者明大般若絕諸因緣。六者明大禪定超諸名數。初三戒中文有五分。一問二答三請四說五者領解。此即初問。言修菩薩道無名相者。通舉諸行。三戒無儀者。別牒戒行。如前品言。入三聚戒不住其相。是即三戒無相無儀。云何自攝受及為他說耶。此舍利弗既始入大。初發修行以戒為本。故問三學之中初行。又此身子從身而生。今此品中說諸行法從法身生。故寄身子而發問也。

[0990c14] 經曰。佛言善男子汝今諦聽為汝宣說善男子善不善法從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別制之一處眾緣斷滅何以故善男子一本不起三用無施住於如理六道門杜四緣如順三戒具足。

[0990c18] 論曰。此是第二略答。於中有二。先答通問。善不善法從心化生者。三業因行皆是心作故。一切境界意言分別者。六道果境無非意變故。由心亂動不能制故。變作因果流轉苦海。是故欲度苦海。修菩薩道制心一如眾緣斷滅。所以菩薩修無名相。何以故下次答別問。雖復總說未聞別行。所以更問何以故也。一本不起者。三戒之本是一本覺本來寂靜故曰不起。三用無施者。既依本覺成三戒用。用離威儀施作相故。無施作故。順住一本故。言住於如理。既住如理消除有因故言六道門杜。於一如理具四緣力。能順一如即具三戒。故言四緣如順三戒具足。

[0991a02] 經曰。舍利弗言云何四緣如順三戒具足。

[0991a02] 論曰。此是第三重請。

[0991a04] 經曰。佛言四緣者一謂作擇滅力取緣攝律儀戒二謂本利淨根力所集起緣攝善法戒三謂本慧大悲力緣攝眾生戒四謂一覺通智力緣順於如住是謂四緣善男子如是四大緣力不住事相不無功用離於一處即不可求善男子如是一事通攝六行是佛菩提薩般若海。

[0991a09] 論曰。此是第四廣說。於中有二。一者正答明戒因緣。二者乘顯攝一切行。初中言四緣者。謂於一心本覺利中具四力用作三戒緣。一滅依止緣。二生依止緣。三攝依止緣。四離依止緣。滅依止者。謂本覺中性靜功德與諸煩惱自性相違。以是緣成攝律儀戒。生依止者。謂本覺中性善功德與諸善根自性相順。以是緣成攝善法戒。攝依止者。謂本覺中性成大悲自性不捨一切眾生。以是緣成攝眾生戒。離依止者。謂本覺中性成般若自性捨離一切事相。以是因緣令三聚戒捨離事相順如而住。前三別緣。後一通緣。菩薩發心受三戒時。順本覺利而受持故。以是四緣具足三戒。大意如是。次消其文。一謂作擇滅力取緣者。本覺本離煩惱繫縛。舉體而作擇滅解脫。有力能取別解脫戒。如似磁石引取於針。雖無作意而有力用。當知此中道理亦爾。二謂本利淨根力所集起緣者。謂本覺本來性淨功德與諸行德而作根本。由此根力起諸善法。為所集起善法之緣。即此緣成攝善法戒。三謂本慧大悲力緣攝眾生戒者。謂本覺中照俗之慧即是大悲恒潤眾生。以是緣成攝眾生戒。四謂一覺通智力緣順於如住者。謂本覺中照通性智令三聚戒皆順如住。如是四緣體遍法界用攝萬行故言大力。雖有大力而同一味離諸名相差別事用。故言不住事相。雖無事相而有勝能能攝出世一切行德。故言不無功用。由如是故只是本覺。於俗法中無如是義。故言離於一處即不可求。上來別明三聚戒緣。自下明其通攝萬行。始從十信乃至等覺。如是六位所有諸行。皆是一覺之所攝成。故言一事通攝六行。非但菩薩歸此本覺。諸佛圓智同歸此海。故言是佛菩提薩般若海。

[0991b15] 經曰。舍利弗言不住事相不無功用是法真空常樂我淨超於二我大般涅槃其心不繫是大力觀。

[0991b17] 論曰。此是第五領解。於中有二。先領所順一如。即是法身具足四德超人法相是大涅槃。後領能順如心。隨如離繫而無不為大自在力。

[0991b21] 經曰。是觀覺中應具三十七道品法。佛言如是具三十七道品法。何以故。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正道等。多名一義。不一不異。以名數故但名但字法不可得。不得之法一義無文。無文之相真實空性。空性之義如實如如。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善男子。住如理者。過三苦海。

[0991b27] 論曰。此是大分第二明道品行從真性立。於中有二。先問後答。問中言是觀覺中者。是能順觀所順本覺能所平等觀覺之中應具三十七道品行。答中有二。先許後釋。何以故下是第二釋。於中有二。直釋重顯。初中言多名一義者。三十七品所目之義唯一觀覺無二法故。不一不異者。觀覺不一而不異故。約不異門故言一義。以名數故已下重顯。於中有四。先遣異義。次顯一義。三明一義具一切法。四明一義離諸過患。初中言以名數故但名但字法不可得者。謂世間修道品行法隨名數故有三十七。菩薩覺慧求所目義三十七法皆不可得故。第二中言不得之法一義無文者。求彼別法不得之時。是法一味絕諸文言故。第三中言無文之相真實空性者。不得別法之能觀心絕諸文言離差別相故。空性之義如實如如者。此能觀心離諸相義。不異實相如如之理故。如是本覺如如之理即具修成道品等法。猶如鑄金具相好像。故言如如之理具一切法。既住如理具諸功德。即離一切雜染過失故。言住如理者過三苦海。此是第四離諸過患也。此中略明道品之義。於中即以四句分別。一攝三十七以為十法。二攝十法以為四法。三攝四法以為一義。四明一義具三十七。初攝三十七以為十法者。智度論云。三十七品十法為本乃至廣說。當知開十立三十七。論其法體唯有十法。何等為十。謂戒思受念定與慧信勤安捨。云何開十為三十七。開戒為三。正語業命。思數立一。謂正思惟。受亦立一。謂喜覺分。開念為四。念根念力念覺正念。開定為八。謂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正定。慧亦立八。謂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分及與正見。勤亦立八。謂四正勤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分及正精進。信中立二。信根信力。安捨各一。謂倚覺分及捨覺分。總而言之有其五例。一者開八有三。謂定慧勤。彼二十四此三所攝。二者開四有一。謂念。所以彼四一念所攝。三者開三有一。謂戒。所以彼三一戒所攝。四者開二有一。謂信。信攝彼二。五者立一有四。思受安捨各攝自性。如是十法攝三十七。二攝十法為四種者。第一戒者色法所攝。謂表無表。第二思受遍行心所所攝。第三念定慧別境心所所攝。第四信等四善心所所攝。三攝四法為一義者。覺慧推求如是四法初一色法有方無方俱無所得。後三心所有時無時皆不可得。是則雖非無法而不得有可得之法平等一味。當知四法直是一義。以之故言多名一義。四明一義具三十七者。能所平等一味之義。觀身等空是四念處。離諸懈怠是四正勤。散慮寂滅是如意足。離不信等即是根力。滅無明等即七覺分。離八邪法即八正道。如是遠離一切雜染。一義具足無量功德。故言是觀覺中應具三十七道品法。又言如如之理具一切法。

[0992a23] 經曰。舍利弗言一切萬法皆悉文言文言之相即非為義如實之義不可言說今者如來云何說法。

[0992a25] 論曰。此下大分第三明佛言教稱如理說。先問後答。問中言一切萬法者。世間言說所安立法。如言之法皆無所得故。唯文言即非為義。諸法實義絕諸言說。今佛說法若是文言即無實義。若有實義應非文言。是故問言云何說法。

[0992b02] 經曰。佛言我說法者。以汝眾生在生說故。說不可說是故說之。我所說者義語非文。眾生說者文語非義。非義語者皆悉空無。空無之言無言於義。不言義者皆是妄語。如義語者實空不空。空實不實。離於二相中間不中。不中之法離於三相。不見處所。如如如說。如無無有無有於無。如無有無有無於有。有無不在。說不在故不在於如。如不有如不無如說。

[0992b09] 論曰。是第二答。於中有二。先是佛說之由。後顯文義之異。初中言以汝眾生在生說故者。汝謂身子。眾生即是一切凡夫。說於無為即在法體。說於有為即生法相。如是在生之說不可說於實義。我異彼說。是故說之。是為佛說言教之由。次顯文義不同相中。先標二章後釋二章。標中言義語非文者。語當實義故非直空文故。文語非義者。語止空文故不關實義故。第二釋中先釋後章。言皆悉空無者。直有空文而無實義故。是釋文語也。無言於義者。無詮談於如實之義故。是釋非義也。下總結。言皆是妄語者。雖非違想而違義故。猶如不見言見見言不見等語。如義已下次釋前章。於中有二。正釋重顯。初中亦二。先釋非文。後釋義語。釋非文者。謂非空無。非空文故。非無義故釋義語者。義合語故。語如義故。初釋中言實空不空者。謂說真如實相亦空。如前說言空相亦空故。言實空。而不亡其實相之理故言不空。雖非有實而非無實故。空實不實者。謂說真空之理是實故言空實。而不存其真空之理故言不實。雖非無空而非有空故。離於二相中間不中者。不空之語離於空相。不實之語離於實相。故言離於二相。然空實二相之間不存非二之中。故言中間不中。既離二邊亦不墮中。故言離於三相。心言行處不過三相。然此佛語遠離三相。即於其中心言路絕。故言不見處所。如是妙契絕言之義。所以不同無義之文。此釋非文也。如如如說者。是釋義語。上一如是契當。下二如是義理。如前遠離三相之語契當如如義理而說。所以佛說乃是義語。不同凡語之非義也。如無已下第二重顯。先顯非文。後顯義語。初中言如無無有無有於無者。謂真如理雖非是有而如本無令無其有。謂令無有法於無法中。所以然者。如本非有。無於何有而墮無耶。是故合於實空不空之語也。如無有無有無於有者。謂真如理雖非是無而如本無令有其無。謂令有無法於有法中。所以然者。如本非無。有於何無而墮有耶。是故合於空實不實之語。有無不在者。如無有無故有不在。如無無有故無不在。二既不在。何得有中。即合離於三相之語如義既爾合於義語。是故佛語實非空文。如是重顯非文釋也。佛說名言如是當理故後得智帶如是名。思惟真如即得親觀真如理體故在四句之中俱句也。第二重顯義語中言說不在故不在於如者。佛語既說有無不在故。不在有無於真如理。有不在者不有如故。無不在者不無如故。則當不有如不無如而說。故言如不有如不無如說。是故前言如如如說。如是重顯義語之釋。六分之中第三分竟。

[0993a03] 經曰。舍利弗言一切眾生從一闡提闡提之心住何等位得至如來如來實相佛言從闡提心乃至如來如來實相住五等位。

[0993a05] 論曰。此下大分第四明菩薩位從本利出。於中有二。先問次答。答中有三。一者舉數總標。二者別解。三者總明。此即總標。五等位者。等之言階。從闡提心者。未發無上菩提心前皆名闡提。以無大乘決定信故。然一闡提略有二種。一者發大願一闡提。謂常不入涅槃者故。二者無大信一闡提。此亦有二。一者別一闡提。謂起大邪見斷善根者故。二者通一闡提。謂未發大心無大信者乃至二乘四果皆入此闡提位。今此文中約此最後故言從一闡提心乃至如來有五等位。未入十信者皆名闡提故。此中先明五位分齊。第一信位在十信行。雖未不退發大心故。本業經名信相菩薩。第二思位在三十心。思量諸法唯識道理齊未真證無分別修故。第三修位者在十地行。得真證修對治十障故。第四行位者在等覺行。因行已滿未至果地故。第五捨位者在妙覺地。不取寂滅大悲普化故。所以建立五等位者。謂顯退不退位差別故。證不證位差別故。等未等位差別故。因滿位差別故。果圓位差別故。如其次第立五等位也。大意如是。次釋其文。

[0993a27] 經曰。一者信位信此身中真如種子為妄所翳捨離妄心淨心清白知諸境界意言分別。

[0993a28] 論曰。此下第二別釋。初中有二。先信後解。初明信者。所謂信有三種佛性。信此身中真如種子者。信住自性佛性真如。正是第一義空種子。即是阿耨菩提中道種子。自性淨心本來法然故名真如。與三身果而作正因故名種子。未發心住名住自性。未出諸障為妄所翳也。言捨離妄心者。是信引出佛性。從十信位乃至等覺漸出不信無知等障。隨捨麁妄分別心故。言淨心清白者。是信至得佛性。謂至道後離一切垢自性淨心顯現清白故。上句信字貫下二句故。知諸境界意言分別者。既信三種佛性。亦知唯識道理故。知心所取一切境界唯是意言分別所作。若離分別無所有故。

[0993b13] 經曰。二者思位思者觀諸境界唯是意言意言分別隨意顯現所見境界非我本識知此本識非法非義非所取非能取。

[0993b15] 論曰。此明思位亦有二句。先明無相尋思觀。後顯無生如實智。初言觀者。思量觀察。唯是意言者。所取外境無所有故。隨意顯現者。似外相分不離見故。非我本識者。離識已外所見境界既非我識故無所有。此中言本識者。謂第六識三有本故。如提婆菩薩所說頌言。意識三有本。諸塵是其因。若見塵非有。有種自然滅。上來通顯無相尋思及如實智。自下明其無生道理。知此本識非法非義者。非能詮法非所詮義。知名與義互為客故。非所取非能取者。所取塵既無。能取不成故。能取之義必待所取。既無所待即無能待故。此是通顯無生尋思及如實智。始從十解已上乃至世第一法修此尋思如實智觀。於中亦有修慧觀察。而皆未離思察分別。所以通名為思位也。

[0993c02] 經曰。三者修位修者常起能起起修同時先以智導排諸障難出離蓋纏。

[0993c03] 論曰。此明修位。亦有二句。先明修相。後顯修因。言修相者。謂正體智止觀雙運更無出入故言常起。言能起者。謂止能起。能起觀故。次言起者。謂所起觀。止觀不離故曰同時。止相觀如必同時故。是明修相。次顯其因。所以得此雙運修者由先加行排諸障故。言智導者。謂加行智意言分別不離名言故名智導。七地已還一切地中皆有加行在先伏障故。排諸障難者。損伏麁重故。出離蓋纏者。不起現纏故。

[0993c13] 經曰。四者行位行者離諸行地心無取捨極淨根利不動心如決定實性大般涅槃唯性空大。

[0993c15] 論曰。是等覺位。亦有二句。先明位狀。後顯其行。初中言離諸行地者。行過十地故。心無取捨者。解與佛同故。故說此位名等覺行。次總結。言極淨根利者。謂本覺心顯成滿因故。次明行中言不動心如決定實性者。此位得入金剛三昧故。大般涅槃唯性空大者。寂滅無為一相無相故。如本業經言。入金剛三昧一相無相寂滅無為名無垢地故。

[0993c23] 經曰。五者捨位捨者不住性空正智流易大悲如相相不住如三藐三菩提虛心不證心無邊際不見處所是至如來。

[0993c25] 論曰。此明佛地。亦有二句。先明捨義。即以三義顯其捨相。不住性空正智流易者。不住涅槃灰身滅智智不滅故。量智續流隨根變易作佛事故。大悲如相相不住如者。無緣大悲不取人法差別之相。故曰如相。恒涉六道未曾停息。故言相不住如。三藐曰正。三者云等。菩提言覺。總而言之。謂正等覺即是圓滿無上菩提。於中無住虛心不證。此三義中前二不住涅槃故捨。後一不取菩提故捨。次明位狀。心無邊際者。歸一心源心體周遍。遍十方故無邊。周三世故無際。雖周三世而無古今之殊。雖遍十方而無此彼之處。以之故言不見處所。如是極果不與他共。唯乘如者之所來至。以之故言是至如來。上來別明五等位竟。

[0994a11] 經曰。善男子五位一覺從本利入若化眾生從其本處。

[0994a12] 論曰。此下第二總明。於中有二。一者直明從本。二者往復重顯。此是初門。五位諸行不離本覺。莫不皆從本利而成。成行之時從前入後。故名為入。入者自利。化者利他。如是二行皆從本處也。

[0994a17] 經曰。舍利弗言云何從其本處佛言本來無本處於無處空際入實發菩提而滿成聖道何以故善男子如手執彼空不得非不得。

[0994a19] 論曰。此是重顯。答中有二。先法後喻。法中四句。前二句明本處無處。後二句顯從成因果。何以故者。舉疑發起。何者。若本無處應無得入。若得入者非無本處。為遣是疑故引喻釋。手執彼空者。手執喻能入之行。虛空喻所入之本。不得者。虛空無形可握故。非不得者。握內不無虛空故。本利亦爾。本來無本處性故不可得。無本之本不無故非不可得也。

[0994a28] 經曰。舍利弗言如尊所說在事之先取以本利是念寂滅寂滅是如總持諸德該羅萬法圓融不二不可思議當知是法即是摩訶般若波羅密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明呪是無等等呪。

[0994b03] 論曰。此下第五。明大般若圓融無二。於中有二。一者身子仰諮。二者如來述成。初中亦二。先領佛說本利圓融。後顯即是大般若度。言在事之先取以本利者。是領佛言。凡欲發言作佛事時每先取其本覺之利。是生死念本來寂滅。如是寂滅即是如理。理中總攝本始諸德。亦乃該羅生死萬法。圓融不二。是故甚深不可思議。此中雖具無量功德。其體唯是本覺始覺平等無二。故言即是摩訶般若。如是般若窮源盡性故言波羅密。別而言之有二種到。在等覺位到萬行之彼岸故。在妙覺時到萬德之彼岸故。在等覺位略有二到。一者有大神力降伏三魔之怨。如經是大神呪故。二者有大明照遍察四眼之境。如經是大明呪故。妙覺位中亦有二到。一者四智具足五眼圓滿。照窮法界更無可加。如經是無上明呪故。二者三身所顯無上菩提更無與等諸佛無差。如經是無等等呪故。呪者禱也。如世神呪有大威力。誦呪禱神福無不招禍無不却。今此摩訶般若波羅密亦復如是。具前四德有大神力。內即無德不備。外即無患不離。若至誠心誦此名句仰禱諸佛菩薩神人。隨所求願無不成辦。由是義故說名為呪。如天帝釋誦此名句却修羅軍之事此中應說。

[0994b28] 經曰。佛言如是如是真如空性性空智火燒滅諸結平等平等等覺三地妙覺三身於九識中皎然明淨無有諸影。

[0994c01] 論曰。此下如來述成。於中有三。先總述。次別述。後即總成。總述成者。如是如是故。別中亦二。先述到因滿義。後述到果圓義。初中即顯等覺三地。何等名為等覺三地。一者百劫位。二者千劫位。三者萬劫位。如本業經言。佛子摩尼瓔珞字者等覺性中一人。其名金剛慧菩薩。住頂寂定以大願力住壽百劫。修千三昧已入金剛三昧。同一切法性。二諦一諦一合相。復住壽千劫學佛威儀。乃至入佛行處坐佛道場。超度三魔。復住壽萬劫化現成佛。乃至現同古昔諸佛常行中道。大樂無為而生滅為異故。今此文言真如空性者。即是第一同一合相。謂同一切有無諸法即二諦法同融一諦。一諦即是一合相故。如是名為真如空性也。性空智火燒滅諸結者。即是第二超度三魔。滅諸結者。滅煩惱魔滅煩惱故。陰魔不繫。滅二魔故。天魔自伏。但有不思議變易死魔耳。平等平等者。即是第三常行中道不墮二邊故曰平等。為顯常行故重言平等。等覺三地者。總前三地。此中前二述大神呪。其第三地述大明呪也。妙覺已下明到圓果。言三身者。一名法身。二者應身。三者化身。一切諸佛三身道同。是述無等等呪句也。於九識中皎然明淨無有諸影者。是述無上明呪之句。前等覺位猶有生滅未盡心源。故在八識。今到妙覺永離生滅窮歸本覺一心之源。故入第九識中明淨。又前因位有仰緣義。所以其心影像相現。今歸心源體彼本質。由是諸影一切相盡。以之故言無有諸影。如本業經言。佛子水精瓔珞內外明徹妙覺常住湛然明淨名一切智地。常處中道。一切法上越過四魔。非有非無一切相盡。頓解大覺窮化體神。二身常住為化有緣。案云。彼經立二身者。一法性身。二應化法身。合餘二身為一身故。今此經中開此為二故說三身。三之與二平等平等。上來別述到彼岸義。

[0995a09] 經曰。善男子是法非因非緣智自用故非動非靜用性空故義非有無空相空故善男子若化眾生令彼眾生觀入是義入是義者是見如來。

[0995a12] 論曰。此是總成圓融不二。上約從淺入深之門以顯因滿果圓差別。若就一法不二之門即因果不二心境無別。因果不二故言非因。心境無別故曰非緣。所以然者。如前所說。因果心境者唯一圓智之自用故。既唯自用何因何緣也。又此智用在等覺位名照寂慧。未離生滅之動相故。至妙覺位名寂照慧。已歸第九識究竟靜故。然今就其不二之門。非先有動非後有寂。寂動之用用性空故。若就此義性空是無。無動靜故。是亦不然。故言非有非無。非有可爾。云何非無者。空相亦空故。如是述成。圓融不二。若化已下勸入是義。

[0995a24] 經曰。舍利弗言如來義觀不住諸流應離四禪而超有頂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法名數四禪亦如是若見如來者如來心自在常在滅盡處不出亦不入內外平等故。

[0995a27] 論曰。此下大分第六明大禪定超諸名數。於中有二。先問後答。問中言諸流者。所謂三有往還流轉無休息故。有頂者。謂非想處三有頂故。答中有二。總許別成。別中亦二。略明廣釋。略中二句。先明世間禪不離名數。後顯出世禪超彼名數。若見如來者。如前所說入如來觀故。如來心自在者觀如來心離諸縛故。常在滅盡處者。心心數法不生起故。不出亦不入者。心體如理無起滅故。所以能得不出入者。內心外境平等觀故。略明文竟。

[0995b09] 經曰。善男子如彼諸禪觀皆為故想定是如非復彼何以故以如觀如實不見觀如相諸相已寂滅寂滅即如義如彼想禪定是動非是禪何以故禪性離諸動非染非所染非法非影離諸分別本義義故善男子如是觀定乃名為禪。

[0995b14] 論曰。此是第二廣釋。於中有四。一者對相以明離相。二者對動以顯離動。三者結義。四者結名。初中先舉諸禪取相。諸禪觀者。世間八禪。言故想者。不離古執無始妄想取諸相故。下顯離相。是如非復彼者。入如來觀能所平等名為如故。以如觀如實者。平等之智達如實故。不見觀如相者。不見能觀之智所觀之如差別之相平等一味故。既忘能所見相不起故言諸相已寂滅。寂滅無異故即是如義也。如彼已下對動顯離動。先舉其動。謂世間禪取相心起即是動念。動念非靜故非真禪也。下顯真禪離諸動相。言非染者。謂非能染非動念故。非所染者。非動所染本來靜故。言非法者。非能緣心法故。非影者。非所現影像故。由是義故離諸動也。離諸分別本義義故者。第三結義離分別者。結離相義。由離分別不取相故。本義義者。結離動義。由本來靜不起動故。如是觀定乃名為禪者。第四結名。離相離動乃得禪名。禪是靜慮之稱故。彼世間定名為禪者。是假號禪非真禪故。是一品內有二分中為利根者多文廣說。六分之文竟在於前。

[0995c07] 經曰。舍利弗言不可思議如來常以如實而化眾生如是實義多文廣義利根眾生乃可修之鈍根眾生難以措意云何方便令彼鈍根得入是諦。

[0995c10] 論曰。此下第二為鈍根者少文略攝。然利鈍廣略有二種門。若論探解利略鈍廣。利者聞一以知十故。鈍者聞十方解十故。若齊言解利廣鈍略。利者多聞而多解故。鈍者誦少而總持故。今此文意約此後門。文中有五。一問二答三請四說五者大眾聞說得益。此即初文。於中有二。先領前說。後問所疑。措者存意。多文廣義鈍根狹才難以存意。

[0995c18] 經曰。佛言令彼鈍根受持一四句偈即入實諦一切佛法攝在一偈中。

[0995c19] 論曰。此是第二答。如來辯才無礙自在故。說一偈攝諸佛法。佛法之要在此四句。令鈍根者。誦持一偈常念思惟。乃至遍知一切佛法。是名如來善巧方便。

[0995c23] 經曰。舍利弗言云何一四句偈願為說之。

[0995c23] 論曰。是第三請。

[0995c25] 經曰。於是尊者而說偈言因緣所生義是義滅非生滅諸生滅義是義生非滅。

[0995c26] 論曰。是第四說。此四句義有別有總。別則明二門義。總即顯一心法。如是一心二門之內一切佛法。無所不攝。是義云何。前之二句融俗為真顯平等義。下之二句融真為俗顯差別門。總而言之。真俗無二而不守一。由無二故即是一心。不守一故舉體為二。如是名為一心二門。大意如是。次釋其文。因緣所生義者。是舉一切世諦諸法。是義滅者。融俗為真。謂所生義本來寂滅故。言非生者。顯其生義是滅之由。由其生義即非生故。求其生義即不成故。是故生義即寂滅也。滅諸生滅義者。是舉真諦寂滅之法。是義生者。融真為俗。謂寂滅法從緣生起故。言非滅者。顯其寂滅是生之由。由其寂滅非寂滅故。求寂滅義不可得故。是故寂滅從緣生也。寂滅是生者。不生之生也。生義是滅者。不滅之滅也。不滅之滅故滅即為生也。不生之生故生即寂滅也。合而言之。生即寂滅而不守滅。滅即為生而不住生。生滅不二動寂無別。如是名為一心之法。雖實不二而不守一。舉體隨緣生動。舉體隨緣寂滅。由是道理生是寂滅寂滅是生。無障無礙不一不異。是謂一偈總別之義。

[0996a20] 經曰。爾時大眾聞說是偈僉大歡喜皆得滅生滅生般若性空智海。

[0996a21] 論曰。此是第五聞說得益。即顯得解總別道理。所言滅者。得上二句生義滅故。次言生者。得下二句滅義生故。是明得二義。滅生般若者。是顯得二解。是依別門而得利也。性空智海者。總而觀之。若滅若生不守自性。自性空智深廣無邊。如是名為性空智海。是依總門而得益也。

如來藏品

[0996a28] 論曰。真俗無二一實之法諸佛所歸名如來藏。今此品中明無量法及一切行莫不歸入如來藏中。故就所入以立名也。

[0996b02] 經曰。爾時梵行長者從本際起而白佛言尊者生義不滅滅義不生如是如義即佛菩提菩提之性即無分別無分別智分別無窮無窮之相唯分別滅如是義相不可思議不思義中乃無分別。

[0996b06] 論曰。別明觀行有六分中。顯一切行出真性空竟在於前。此下第六明無量法入如來藏。就文有二。一明諸法諸行同入一處。二顯入行入智因果差別。初中亦二。先明諸法入一實義。後明諸行入一佛道。初中有四。一問二答三領四述。問中有二。先領前說。後問所疑。此中問者名梵行者。是人形雖俗儀。心住一味。以是一味攝一切味。雖涉諸味之穢塵俗。不失一味之梵淨行。此中顯如是義。所以令其發問。從本際起者。聞佛所說即入本際。今欲發問從彼而起。生義不滅者。是領下半。是義生非滅故。滅義不生者。是領上半。是義滅非生故。如是如義者。總領一偈。不滅不生無二義故。如是無二義諸佛所覺道故言即佛菩提。覺順無二不分不別故言即無分別。由其無所分別乃能無不分別。故言無分別智分別無窮。所以分別無窮者。只由滅諸分別故。言無窮之相唯分別滅。如是義相離言絕慮故不思議。不思議中心言絕故。乃無分別。如是領前所說偈義。

[0996b26] 經曰。尊者一切法數無量無邊無邊法相一實義性唯住一性其事云何。

[0996b27] 論曰。此是正問所疑。小乘教有八萬法蘊。一蘊之量十百之數。今大乘教不唯八萬故言法數無量無邊。無邊教法所詮義相更無異趣唯一實義。教法眾多唯住一性甚難可解。其事云何。

[0996c03] 經曰。佛言長者不可思議我說諸法為迷者故方便道故一切法相一實義智何以故譬如一市開四大門是四門中皆歸一市如彼眾庶隨意所入種種法味亦復如是。

[0996c06] 論曰。是第二答。於中有三。謂法.喻.合。初法說言我說諸法者謂三乘教及一乘教。為迷者故者。為未達一味者說故。方便道故者。皆入一味之方便故。入正觀時不須言教故。一切法相一實義智者。因諸教法所入之相唯一實義正觀智故。喻中言一市者。喻一實義。開四門者。喻四種教。謂三乘教及一乘教。是四門中皆歸一市者。依四教者皆歸一實故。如彼眾庶隨意所入者。隨根淺深隨入一教故。所以一市喻一實者。為是百姓之所入故。為諸眾生之所歸故。合中言種種法者。合於四門。次言味者。謂所趣味合於一市。

[0996c19] 經曰。梵行長者言法若如是我住一味應攝一切諸味。

[0996c20] 論曰。此是第三領解。攝諸味者。攝諸教味歸一實故。

[0996c22] 經曰。佛言如是如是何以故一味實義味如一大海一切眾流無有不入長者一切法味猶彼眾流名數雖殊其水不異若住大海即括眾流住於一味即攝諸味。

[0996c25] 論曰。此是第四述成。於中有二。總述別成。別中有三。謂法.喻.合。合中有二。一者合彼眾流。先以法合後即牒喻。二者合括眾流。先舉其喻後以法合。

[0996c29] 經曰。梵行長者言諸法一味云何三乘道其智有異。

[0997a01] 論曰。此下第二明一切行入一佛道。先問後答。此是問異。

[0997a03] 經曰。佛言長者譬如江河淮海大小異故深淺殊故名文別故水在江中名為江水水在淮中名為淮水水在河中名為河水俱在海中唯名海水法亦如是俱在真如唯名佛道。

[0997a06] 論曰。是第二答有喻有合。初中江河淮者。喻三乘行。海喻佛道。大小異者。喻三乘心寬狹不同。深淺殊者。喻三乘智優劣有異。隨前二義其名各別。俱在海中唯名海水者。喻其三乘同入十地法空真如。唯名佛道沒三乘名。當知三乘差別行者。皆在地前方便道中莫不終入真如正觀。所以三乘終無別歸。如諸教法同入一味。合喻之言在文可見。

[0997a15] 經曰。長者住一佛道即達三行梵行長者言云何三行佛言一隨事取行二隨識取行三隨如取行。

[0997a17] 論曰。此下大分第二入行入智因果差別。於中有四。一者入行差別。二者入智差別。三者入因事用。四者入果常住。初中有三。一者總標。住一佛道者。初地已上名住佛道。具三種智達三行故。二者問。三者答。答中有二。別明總釋。別明中言隨事取行者。謂依四諦十二緣起隨因果事取道品行故。隨識取行者。謂諸眾生唯一心作。隨唯識理取四攝行故。隨如取行者。謂一切法悉皆平等。隨平等如取六度行故。攝行屬心故名為取。非謂能所分別之取。

[0997a28] 經曰。長者如是三行總攝眾門一切法門無不此入入是行者不生空相如是入者可謂入如來入如來者入入不入。

[0997b01] 論曰。此是總釋三行。隨事行者。共小乘門。隨識行者。獨大乘門。此二是差別門。第三是平等門。由是道理總攝眾門。又道品行不住生死門。其四攝行不住涅槃門。隨如度行平等無二門故。一切法門無不此入。入是行者不生空相者。雖隨如行而恒隨事隨識行故。不取空相而住寂滅也。可謂入如來者。雖隨事識而恒隨如。取平等行故可謂能入如來藏海也。入入不入者。入其入心於不入故。能入所入平等無別故曰不入。雖無別異而亦非一故。約觀心假名入心。如是入心不存入相故入其入於不入也。

[0997b13] 經曰。梵行長者言不可思議入如來藏如苗成實無有入處本根利力利成得本得本實際其智幾何。

[0997b15] 論曰。此下第二入智差別。先問後答。問中有二。先領前說。後問所疑。如苗成實者。如似穀苗成穗實時。無能入者無所入處。入如來藏當知亦爾。苗喻本利實喻得本。入時平等無所入處故。

[0997b20] 經曰。佛言其智無窮略而言之其智有四何者為四一者定智所謂隨如二者不定智所謂方便摧破三者涅槃智所謂除電覺四者究竟智所謂入實具足道長者如是四大事用過去諸佛所說是大橋梁是大津濟若化眾生應用是智。

[0997b25] 論曰。是第二答。於中有三。所謂總標。別釋。總明。總標中言其智無窮者。所達無邊故其智亦無窮。但以義類相對。總略而說有四而已。別顯中言定智者。平等性智唯在正觀不作方便故名定智。對治末那我我所執隨觀平等故曰隨如。不定智者。妙觀察智在第六識方便進取故名不定。方便道時推求摧破名事等相故曰摧破。此智實通方便正觀但為別定智故略舉方便耳。涅槃智者。成所作智能現八相而作佛事舉最後相名涅槃智。除滅五識而得此智。以是義故名除電覺。電覺者。謂五識乍起乍滅如電光故。究竟智者。大圓鏡智。唯究竟位得此智故。於一切境無不窮故。入一實義故名入實。無境不現名具足道。總明中言四大事用者。用無不周故。諸佛所說者。諸佛道同故。大橋梁者。以是四智載三乘人令到一乘之彼岸故。大津濟者。用此四智遍涉六道示出世道度愛河故。是故化者應用是智也。

[0997c15] 經曰。長者用是大用復有三大事一者於三三昧內外不相奪二者於大義科隨道擇滅三者於如慧定以悲俱利如是三事成就菩提不行是事即不能流入彼四智海為諸大魔所得其便長者汝等大眾乃至成佛常當修習勿令暫失。

[0997c20] 論曰。此下第三入因事用。於中有二。長行。重頌。初中有三。略明。重顯。三者領解。初中有四。一者總標。二者別解。三者合明。四者結勸。總標中言用是大用者。舉前所說四智大用。位在地上乃至佛果。復有三事者。能成四智之事有三。此在地前四位中。行此三事者。初定次慧第三定慧俱行大悲為體。初言定者。即三三昧。此有多門左右異說。或言空.無相.無願。或言無作.無相.空空.或言空。無作.無相。隨宜安立皆無障礙。或名三解脫。唯在無漏故。或名三三昧。亦通有漏故。於中別義下文當說。而言內外不相奪者。內識外境共相現發。取違順相奪諸善根。今達皆空不令奪故。於大義科隨道擇滅者。謂於四大及三法門隨理簡擇。摧破諸相伏滅本識戲論種子。前三三昧伏其現纏。此簡擇慧損伏種子。由是遂成四智之時能拔種子得轉八識故。於如慧定以悲俱利者。前慧及定皆順如理。是故說名於如慧定。於中亦修大悲相應自利利他故言俱利。所以然者。若離大悲直修定慧。墮二乘地障菩薩道。設唯起悲不修定慧。墮凡夫患非菩薩道。故修三事遠離二邊。修菩薩道成無上覺。故言如是三事成就菩提。若不俱行此三事者。即住生死及著涅槃。不能流入四智大海。即為四魔所得便也。此是合明。下即勸修為第四門也。

[0998a17] 經曰。梵行長者言云何三三昧佛言三三昧者所謂空三昧無作三昧無相三昧如是三昧。

[0998a19] 論曰。此是第二重顯。有二問答顯前二門。此顯初門。是三差別略有三義。一體用相故。二心因果故。三識見相故。體用相者。凡一切法莫過此三。法體空故立空三昧。無作用故無作三昧。無相狀故無相三昧。心因果者。因果所起興於心行。心行空故立空三昧。諸因無所有故立無作三昧。諸果不可得故立無相三昧。識見相者。諸識自體空故立空三昧。遣見分故立無作三昧。遣相分故立無相三昧。是第三門順前內外不相奪文。

[0998a29] 經曰。梵行長者言云何於大義科佛言大謂四大義謂陰界入等科謂本識是為於大義科。

[0998b02] 論曰。是顯第二門。所以四大而別立者。為顯初修先擇麁境。謂諸法中色法最麁。內支體等外山河等。觀是等法不離四大。觀是四大皆不可得。有方無方俱不成故。如是簡擇已。次觀微細。義謂陰界入。略廣中故。略攝觀五。廣觀十八。略廣中間觀十二入。觀察一切皆不可得。次言等者。謂餘法門十二支等。如是簡擇觀察力故。即能損伏本識之內無始戲論名言種子。始時損伏乃至斷滅。所以前言隨道擇滅。

[0998b12] 經曰。梵行長者言不可思議如是智事自利利人過三界地不住涅槃入菩薩道如是法相是生滅法以分別故若離分別法應不滅。

[0998b14] 論曰。此是第三領解。於中有二。先領觀行。後解境界。如是智事者。如是三種能成四智之事用故。自利利人者。前二自利第三利人故。過三界地者。前二定慧異凡夫故。不住涅槃者。第三大悲異二乘故。離彼二邊入菩薩道也。如是已下解彼境界。謂初定境諸識見相。次智境界大義科法。如是法相皆生滅法。所以然者。由妄分別動心海故。本來靜門若離分別無其所因。何由生滅。以之故言法應不滅。

[0998b24] 經曰。爾時如來欲宣此義而說偈言法從分別生還從分別滅滅諸分別法是法非生滅。

[0998b25] 論曰。此下第二以偈重頌。於中有二。一者如來略宣。二者長者廣演。今此頌中所言法者。謂一心法。若妄分別動心海故。若生若滅一切諸相莫不皆從分別所作。若就本覺。本來靜門離諸分別故是法非生滅。謂從本來滅諸分別。無生滅因。故非生滅。若使生之與滅皆從分別之所作者。瑜伽所說云何而通。如彼思所成地中云。無滅他用無自滅用。

[0998c04] 問。如眾緣有故生。亦眾緣有故滅耶。

[0998c05] 答。眾緣有故生。生已自然滅。如是相違云何和會。解云。因緣道理如彼論說。唯識道理如此經說。所以二說皆有道理。

[0998c09] 經曰。爾時梵行長者聞說是偈心大欣懌欲宣其義而說偈言諸法本寂滅寂滅亦無生是諸生滅法是法非無生彼即不共此為有斷常故此即離於二亦不在一住。

[0998c12] 論曰。此下長者廣頌有八行偈。即為五分。一者二頌正演前義。二者二頌破諸邪解。三者一頌申己正取。四者二頌禮正說者。五者一頌請說未聞。此即第一正演前偈。於中有三。一者二句演彼下半。二者二句演彼上半。三者一頌總演二義。初言諸法本寂滅者。謂陰界等法本來寂滅故。寂滅亦無生者。非但諸法本來寂滅。寂滅之理亦無生故。第二中言是諸生滅法者。謂陰界等世俗法故。是法非無生者。從分別動有生起故。是就真俗非一之門以顯動靜不雜亂義。第三中言彼即不共此者。謂彼寂滅無生之法不與此生滅法共並故。為有斷常故者。若彼與此共並有者。此法生滅即有斷邊。彼法常寂即有常邊。同二乘過乖中道故。然佛所說一偈之義不墮斷常故。此即離於二。不無動靜故。亦不在一住。不在一住者。不守一實一心性故。離於二者舉體動靜非二法故。當知是事不可思議。

[0999a02] 經曰。若說法有一是相如毛輪如焰水迷倒為諸虛妄故若見於法無是法同於空如盲無日倒說法如龜毛。

[0999a04] 論曰。此是第二破諸邪解。邪解雖多大邪有二。依甚深教如言取義自謂究竟難可化故。一者聞佛所說動靜無二。便謂是一一實一心。由是誹撥二諦道理。二者聞佛所說空有二門。計有二法而無一實。由此誹撥無二中道。是二邪解服藥成病甚難可治。今顯彼過。此二頌中次第顯之。初言若說法有一者。謂如前說計有一實。如自所計說有一法故。是相如毛輪者。謂彼所計一實法相如目曀者所見毛輪故。如焰水迷倒者。謂如渴鹿見焰謂水馳走而求直是迷倒。計有一心亦如是故為諸虛妄故者。渴鹿見水曀者見輪學士計一。如是諸計齊虛妄故。次破無見。若見於法無者。謂如前說計有二諦。無一心法故。是法同於空者。彼計一心同於空理。空理之外本無一實故。如盲無日倒者。謂如生盲貧窮乞兒本未曾見日輪光明。其有目者為說有日。盲者謂無不信有日。直是顛倒。彼計亦爾。由彼本來唯學空有。而未曾聞無二中道。雖有說者不信受故。所以日輪喻於中道者。日輪圓滿有大光明。唯除盲者無不見故。一心亦爾。周圓無缺有本始覺大光明照。除不信者無不入故。說法如龜毛者。彼無見者說一心法但名無體猶如龜毛。不異盲人謂無日輪也。

[0999a29] 經曰。我今聞佛說知法非二見亦不依中住故從無住取。

[0999b01] 論曰。此是第三自申正取。知法非二見者。知中道法非有無解之所見故。即離第二無日之倒。亦不依中住者。雖離二邊不存中道一實而住。即離第一輪水之妄。如是離彼二邊過失故。從佛教無住之詮領解所詮無住之旨。故言故從無住取也。

[0999b07] 經曰。如來所說法悉從於無住我從無住處是處禮如來敬禮如來相等空不動智不著無處所敬禮無住身。

[0999b09] 論曰。此是第四禮能說者。於中有三。一者一頌禮能說者。二者二句禮能說智。三者二句禮能說身。初中言如來所說法。悉從於無住者。謂佛教法順從無住故。我從無住處是處禮如來者。依教得從於無住處。彌知如來最可尊重故。於是處禮能說者。此中言無住者。不住二諦亦不在中。雖不在中而離二邊。如是名為無住處也。第二中言如來相者。不以相好為如來相。以不動智為如來相。言等空者。謂如來智無量無邊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故。言不動者。遍達一切無邊三世。世有遷流智用不移故。第三中言不著者。法身離二邊故。無處所者。中間無所住故。故言敬禮無住身也。

[0999b23] 經曰。我於一切處常見諸如來唯願諸如來為我說常法。

[0999b24] 論曰。此是第五問所未聞。於中上半自申常對。下之二句請說常法。自申意者。我離諸邊得無住智故。能一一微塵之中常見十方無量諸佛。十方世界諸微塵中無處不見無量諸佛。故言一切處常見諸如來。如華嚴經言。於一微塵中普見無量佛。如一微塵中一切塵亦然。故有如是力堪聞常法。所以願聞說常法也。

[0999c03] 經曰。爾時如來而作是言諸善男子汝等諦聽為汝眾等說於常法。

[0999c04] 論曰。此下第四入果常法。於中有三。一如來說。二長者演。其第三者大眾得益。初中有二。許說。正說。此即許說。

[0999c08] 經曰。善男子常法非常法非說亦非字非諦非解脫非無非境界離諸妄斷際是法非無常離諸常斷見了見識為常是識常寂滅寂滅亦寂滅。

[0999c11] 論曰。此下第二正說。於中有二。先說常果。後示常因。初中二句法常佛常。初中言常法非常法者。謂佛所師法身之體離生滅相故曰常法。離常住性故非常法。非說亦非字者。絕能詮名言故。非諦非解脫者。超所詮實義故。非無非境界離諸妄斷際者。非畢竟無亦非有境。非有境故離妄執境。而非無故離斷見境。際者。境界之異名也。是法非無常離諸常斷見者。非無常故離諸斷見。而是法故離諸常見。常見所取非是法故。已明法常次顯佛常。了見識為常者。於彼常法究竟了見。了見之時諸識為常。所以然者。前隨無明動本靜心。今隨了見歸本靜故。是識常寂滅者。諸識本來無生無滅。無生滅故性常寂滅。今了見時永滅如是寂滅之識。故言寂滅亦寂滅也。所以然者。彼寂滅識是無常法。所以滅彼乃得常故。至下總持品是義當顯。又此本來寂滅之性不守常性故言亦寂滅。

[0999c29] 經曰。善男子知法寂滅者不寂滅心心常寂滅得寂滅者心常真觀。

[1000a01] 論曰。此下第二示其常因。於中有二。別明總結。別中亦二。先真證觀。後方便觀。初中言知法寂滅者者。初地已上知一切法本來寂滅故。既知無起故不滅心。不滅心者。常寂滅故。是顯所知之寂滅也。得寂滅者心常真觀者。是明能證之心常住。隨所證理離生滅相。而恒不失真照觀故。

[1000a08] 經曰。知諸名色唯是癡心癡心分別分別諸法更無異事出於名色知法如是不隨文語心心於義不分別我。

[1000a10] 論曰。是第二明其方便觀。於中有二。先明唯識尋思。後顯其如實智。初中言更無異事出於名色者。名謂四蘊。色是色蘊。諸不相應皆假建立。離此名色更無別體故。諸有為之事皆為名色所攝。如是諸法唯心所作。離心無境離境無心。如是名為唯識尋思。如華嚴經言。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故已明尋思。次顯如實智。知法如是不隨文語者。是名尋思所引如實智故。心心於義不分別我者。是義尋思所引如實智故。人法二我皆無有義。所以於中不分別故。

[1000a23] 經曰。知我假名即得寂滅若得寂滅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000a24] 論曰。此是第二總結。前二結前方便而得真觀。又結真觀得菩提果。

[1000a26] 經曰。爾時長者梵行聞說是語而說偈言名相分別事及法名為三真如正妙智及彼成於五我今知是法斷常之所繫入於生滅道是斷非是常如來說空法遠離於斷常。

[1000a29] 論曰。此下第二長者演說。於中八頌即有三意。初二頌半判佛教意。次有五頌破二邊執。最後二句。亦無二觀。初中有二。前二頌明墮二邊教。後二句顯離二邊教。初中言名相者。謂名句字。句是名所成。字是名所資。皆能表名合為名相也。分別事者。謂諸有漏心心法事。言及法者。謂除前二所有法相。名句所詮分別所緣。謂十色處及法處中色不相應等諸法相也。是三一類明雜染相。所以別說名為三也。言真如者。謂正智境。正妙智者。本後二智。言及彼者。及彼前三。此二及彼三合成於五事。是舉三乘教門法相。我今知是法斷常之所繫者。明彼教門所說五事不離斷常二見所著。所以然者。彼四種法帶生滅相不離斷見所著之境。其真如法是常住性不離常見所取之境故入於生滅道。是斷非是常者。別明前三及正智法皆帶四相入生滅道。直是斷邊異於常邊。即顯真如入常有道。直是常邊異斷邊也。如來說空法.遠離於斷常者。明一乘教.說三空法.遠離斷常二邊過失。所以然者。如前所說。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如是三空不壞真俗不存真俗。雖離動靜不住中間。所以遠離斷常邊也。

[1000b24] 經曰。因緣無不生不生故不滅因緣執為有如採空中華猶取石女子畢竟不可得。

[1000b25] 論曰。此下第二破二邊執。於中有二。一者四頌破有邊執。二者一頌奪空邊著。初中有二。前二頌半破其有執。後一頌半示彼真空。初中亦二。初一頌半破因緣執。次有一頌破餘三緣。初中言因緣無不生者。謂本識中一切種子與異熟識若即若離皆不可得。即如異熟離猶兔角。不即不離亦無所有。如瓶舍等。但有名故。由是道理無生無滅。而依三乘言教學者定執實有因緣種子。不異愚者欲採空華。亦如欲取石女之子。同彼因緣永不可得。此中空華喻於染種。為採滅故。石女兒者喻於淨種。為取養故。

[1000c09] 經曰。離諸因緣取亦不從他滅及於己義大依如故得實。

[1000c10] 論曰。此是破餘三緣。若有離諸種子因緣取餘三緣計從彼生作如是執亦不應理。如經亦不從他滅故。此言他者。謂增上緣及所緣緣。如眼識生依眼緣色。如是眼色與識俱時而非識性故名為他。等無間緣雖是識類而體已滅故名為滅。若他若滅皆無自性。是故識生亦不從彼。次言及於己義大者。復有計言蘊界等法未來世中各有己體而未生現。從此己體而生現在。為遮此計故言亦不從及於己義大。上句不從之言貫於此下句故。此言義者。謂陰界入。大者四大。如前說故。計此等法本有自體。以之故言己義大也。依如故得實者。謂我能破諸有執者依如理破故得實義。

[1000c24] 經曰。是故真如法常自在如如一切諸萬法不如識所化離識法即空故從空處說。

[1000c25] 論曰。此是第二示真空法。言是故者。是前執有皆是虛妄。其能破者得實之故。真如不動妄法不成也。識所化者。謂識所計。彼所計相理無所有。直從情有故名所化。諸法非如識所化故。離識之法空無所有。是故我從空處說如。

[1001a02] 經曰。滅諸生滅法而住於涅槃大悲之所奪涅槃滅不住。

[1001a03] 論曰。上文已破凡夫執有。此頌亦奪二乘住空。謂二乘人滅諸身智生滅之法入於涅槃。於中八萬劫住乃至十千劫住。而由諸佛同體大悲奪彼涅槃令還起心。起心之時涅槃即滅。如大商主滅其化城。是故於中不復住也。彼無心時不得正破。直顯諸佛奪彼涅槃。因是遮彼未入者志。上來已破有無二邊。

[1001a11] 經曰。轉所取能取入於如來藏。

[1001a11] 論曰。此是第三示無二觀。已破凡聖二邊之執故。今轉彼凡聖二眾令入能所平等之觀。上來八頌長者演也。

[1001a15] 經曰。爾時大眾聞說是義皆得正命入於如來如來藏海。

[1001a16] 論曰。此是第三大眾得益。得正命者。離有無邊而得中道正慧命故。入如來者。已入如來智之分故。入如來藏海者。入於本覺深廣義故。

總持品

[1001a20] 論曰。此中決前諸品中疑。總持要義而不忘失故從所為名曰總持。又地藏菩薩已得文義陀羅尼故。總持諸品所有文義及憶大眾起疑之處次第發問善決諸疑。故從能問名曰總持。

[1001a25]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從眾中起至于佛前合掌胡跪而白佛言尊者我觀大眾心有疑事猶未得決今者如來欲為除疑我今為眾隨疑所問願佛慈悲垂哀聽許佛言菩薩摩訶薩汝能如是救度眾生是大悲愍不可思議汝當廣問為汝宣說。

[1001b01] 論曰。正說之內大分有二。別明觀行竟在於前。此下第二總決諸疑。就文有四。初請次許三決四領。此問與答是請及許。此能請者名地藏者。是人已得同體大悲。生長一切眾生善根猶如大地。生諸草木。以陀羅尼持諸功德。惠施一切而無窮盡。如大寶藏珍寶無盡。由是二義名為地藏。今此品中決諸疑惑生諸信解。出諸決斷之寶以施求法之眾。義當其名故能請問。

[1001b10] 經曰。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云何不緣生爾時如來欲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法緣所生離緣可無法云何法性無而緣可生法。

[1001b12] 論曰。此下第三正決諸疑。於中有二。一者六品六疑却次而決。二者一品三疑順次而遣。初中亦二。一者別決。二者總定。初別決中別決六疑。從後向前漸却而決。今此問答決如來藏品中起疑。彼言因緣無不生。不生故不滅。於中執有能生因緣而疑其果何不緣生。故乘彼疑以問緣生。如來一頌正決是疑。於中上半定彼本執。下半乘彼破其緣生。此意正立緣不生法望無法故如望兔角。由是比量彼疑決矣。

[1001b22]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言法若無生云何說法法從心生於是尊者而說偈言是心所生法是法能所取如醉眼空華是法然非彼。

[1001b24] 論曰。此下第二決真性空品中起疑。彼言我說法者以汝眾生在生說故。是故說之。依此疑云。若依彼文佛有說法。其所說法從佛心生。云何而言法無生耶。為遣此疑即有二重。一者直遣。二者重決。此即直遣。言是心所生法。是法能所取者今汝所計心所生法。直是妄心能取所取。如醉酒眼所見空華。是法然非彼者。是汝所計心所生法如彼空華。是法亦然。非彼所說法。同汝所計生。此意正明汝所計法空無所有是所取故猶如空華。我所說法離言絕慮所取能取皆不可言。

[1001c07]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言法若如是法即無待無待之法法應自成於是尊者而說偈言法本無有無自他亦復爾不始亦不終成敗即不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21372 - 2023-12-19 13:50:36 金剛三昧經卷下-2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1001c10] 論曰。此是第二重決。於中有二。先難後決。是難意云。若佛所說言教之法非所取故不如空華畢竟無者。是即此法應自然成。以無待故。猶如真如。為決此難故說是偈。是偈意言。我所說法絕名言故。本無有無自他始終若成若敗即不得住。云何得言自然成耶。是顯彼因有相違過。謂法無成敗。以無待故。如無所取。又如真如。由是道理彼難不成。難不成故所疑決矣。

[1001c19]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相即本涅槃涅槃及空相亦如是無是等法是法應如佛言無如是法是法是如。

[1001c21] 論曰。此下第三決入實際品中起疑。彼言大力菩薩言。眾生心相相亦如來。眾生之心應無別境。佛言如是眾生之心實無別境。何以故。心本淨故。理無穢故。有依是文作是念言。本淨之心正是如理。本來清淨自性涅槃。若使涅槃亦空無者。應是邪無不為如理。為遣是疑故說皆如。就文有四。先問次許三領四述。初問意言。若以空義。一切諸法相即是本來清淨涅槃。復融涅槃及其空相。即無涅槃及空差別。是一味法。是法應如。反彼所執故作是問。第二答中許如所問。

[1002a04] 經曰。地藏菩薩言不可思議如是如相非共不共意取業取即皆空寂空寂心法俱不俱取亦應寂滅。

[1002a06] 論曰。此是第三領解。為遣伏難。有聞前說作是難言。本來涅槃既是一如。若融涅槃及其空相是第二如。如是二如為共不共。若言共者即非如理。有二並故。若不共者即不更空。唯一如故。為遣是難故言非共不共。非共者。無二如故。非不共者。有雙遣故。所遣雖雙遣處無二。故彼所難皆不應理。意取業取即皆空寂者。是顯雙遣。遣處無二。言意取者。所謂涅槃。緣寂滅心之所取故。言業取者。即是生死。諸煩惱業之所取故。此二皆空。空寂無二。空寂心法俱不俱取亦應寂滅者。明一心法亦不守一。生死涅槃空寂無二。無二之處是一心法。依一心法有二種門。然俱取二門即不得心二非一故。若廢二門不俱而取亦不得心無非心故。由是義故無二心法俱不俱取亦應寂滅。

[1002a22] 經曰。於是尊者而說偈言一切空寂法是法寂不空彼心不空時是得心不有。

[1002a23] 論曰。此是第四如來述成。一切空寂法者。生死涅槃一切空寂之法。是法寂不空者。無二之心法非都無法故。雖非無法而不是有。是故解心不空之時是時得知心之不有。所以前說俱不俱取皆應寂滅者不違道理也。

[1002a29]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言是法非三諦色空心亦滅是法本滅時是法應是滅於是尊者而說偈言法本無自性由彼之所生不於如是處而有彼如是。

[1002b03] 論曰。此是第四決本覺利品中起疑。彼言無住菩薩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識空。覺亦應空。佛言可一覺者。不毀不壞決定性。非空非不空。無空不空。依此述文。於彼生疑云。若是一心亦不是有故寂滅者。何故前說一覺不壞故不同彼色心之空。今乘是疑故作是問。是法非三諦者。即前頌說。是一心法非色心空。故非三諦。然三諦門略有三種。一者色諦心諦第一義諦。二者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三者如此品中後文所說。今此問意且依初門。色空心亦滅者。是法既非三諦攝故。色相本空心亦寂滅。是色心法本寂滅時是一心法應同寂滅。即前偈言。心不有故。是即前說不同空者。徒為虛談。如是疑也頌中對此明其不同。法本無自性者。色心之法本無自性。由彼之所生者。由彼本覺之心所生。所生色心是差別相。彼本覺心離相離性。不於如是差別之處而有如彼離相一覺。是故空此色心差別相時不得同遣離相一覺。由是道理前非虛說。

[1002b23]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云何不一於是尊者而說偈言法住處無在相數空故無名說二與法是即能所取。

[1002b25] 論曰。此是第五決無生行品中起疑。彼言緣起非生。緣謝非滅。在無有處。不見所住。決定性故。是決定性不一不異。有依彼文而起疑云。色心等法無生無滅。即是平等決定實性。是即橫無色心之差。縱無生滅之別。無差無別。應是一味。不異可爾。云何不一。頌中對此顯不一義。法住處無在者。諸法之住及所住處皆無所有故。相數空故無者。色心等相一異等數悉空故無也。相數既無。那得有一。又無色故即無心相。既非異者。如何是一而有名說之二。及有所說法者。是即能取妄心所取非如實義。有一二等。言名說者。名是詮用。意識所取。說是語聲。耳識所了。若言是一即有此二。於中亦有所詮之法。如是等數妄心所取。非彼實義。有如是數。云何於中存一味耶。

[1002c12]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相不住於二岸。亦不住中流。心識亦如是。云何諸境界從識之所生。若識能有生是識亦從生。云何無生識能生有所生。於是尊者而說偈言。所生能生二是二能所緣。俱本名自無。取有空華幻。識生於未時境不是時生。於境生未時是時識亦滅。彼即本俱無亦不有無有。無生識亦無。云何境從有。

[1002c19] 論曰。此是第六決無相法品中起疑。彼言云何生滅慮知相。佛言理無可不。若有可不即生諸念。千思萬慮是生滅相。今依後說還疑彼文。若識能生可不之境。境相還生諸念之識即是心識。有生有滅。云何而言不住二岸。若諸心識無生無滅。云何諸識能生境界。乘如是疑發如是問。不住二岸者。無生無滅故。不住中流者。而不是一故。心識既爾無生無滅。云何可不境界從識之所生耶。若識能生境識亦從境生。云何無生識能生有所生。為遣此疑故說三頌。三頌之文即判為二。初之一頌示其道理。後之二頌破相生執。初中言是二能所緣者。謂汝所計識是能生。境是所生。直是妄取能緣所緣俱是本來但名無自。若取為有如取空華及取幻象以為實有。是故不異無生無滅。破中言識生於未時境不是時生者。明識能生未有之時所生境界于時不生也。於境生未時是時識亦滅者。明境能生未有之時其所生識于時亦滅。滅者寂滅謂本來無也。彼即本俱無亦不有無有者。彼二能生本來俱無。既無能生亦不令有。故曰不有。不令有故後時無生。故言無有也。無生識亦無者既無生義。何得有識。識無有故境不從有。此中即有二種比量。一識不生。無能生故。如望燋種。二境不起。無所從故。如從龜毛。上來六分別決疑竟。

[1003a16]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言法相如是內外俱空境智二眾本來寂滅如來所說實相真空如是之法即非集也。

[1003a18] 論曰。此下第二總定所說。總定六決非病是藥。於中有二。先定非病。後定是藥。初中亦二。審問。定許。問中言法相如是者。總領前說六分法相。言內外者。識內境外故。言二眾者。境智眾多故。言非集者。非集生死雜染患故。非如惡取空還集諸患故。

[1003a24] 經曰。佛言如是如實之法無色無住非所集非能集非義非大一本科法深功德聚。

[1003a25] 論曰。此是如來定許。言無色者。不生著有之病故。無住者。亦離惡取空患故。非所集者。苦諦空故。非能集者。集諦空故。非義者。離陰界等差別義故。非大者。離地水等能造相故。一本科法者。是一本覺。以是為根能生諸行及諸功德故。然科有二種。一者雜染之科。謂諸本識。義如上說。二者純淨之科。謂一本覺。如此文說。彼本識中積集一切雜染種子。此本覺中唯有甚深性功德聚。離相離性故名為深。過恒沙數故名為聚。

[1003b07] 經曰。地藏菩薩言不可思議不思議聚七五不生八六寂滅九相空無有空無有無空無有如尊所說法義皆空入空無行不失諸業無我我所能所身見內外結使悉皆寂靜故願亦息如是理觀慧定真如尊者常說寔如空法即良藥也。

[1003b12] 論曰。此下第二番定是藥。於中亦二。先菩薩審問。問中有三。一者領前深功德聚。二者乘顯深入理觀。三者審問良藥勝德。初中亦三。總標別顯後還總結。不思議聚者。總標離相離性功德。別顯之中先明離相後顯離性。初中言七五不生者。合明二種末識之空。恒行識中第七是末。不恒行中五識為末故。八六寂滅者。合明二種本識之寂。恒行識中第八是本。不恒行中第六為本故。次顯離性。九相空無者。第九識相亦不守性故。有空無有者。重成離相。八識有相之法空無所有故。無空無有者。重成離性。九識無相之性空無所有故一心如是離相離性。即是無量功德之聚。如是名為不思議聚。如尊所說法義皆空者。第三總結離相離性也。次明理觀。於中有二。別明.總結。別明之中即有三句。入空無行不失諸業者。是空三昧。謂理觀入空而無能所之行。雖無能所不失六度等業故。次明無相三昧。無我我所能所身見者。是離屬見諸煩惱相。離我我所相能見所見相故。內外結使悉皆寂靜者。是離屬愛諸結使相。內門諸結外門諸使三界煩惱諸相空故。如是名為無相三昧。故願亦息者。是明無願三昧。由三界法皆寂靜故。願求之心自然永息。如是名為無願三昧也。如是理觀慧定真如者。是總結句。如前三種皆是理觀止觀無偏能所無二故。尊者常說寔如空法即良藥也者。第三審問。如是空法具諸功德治諸結使。是故應即為良藥耶。

[1003c12] 經曰。佛言如是何以故空故空性無生心常無生空性無滅心常無滅空性無住心亦無住空性無為心亦無為空無出入離諸得失陰界入等皆悉亦無心如不著亦復如是菩薩我說諸空破諸有故。

[1003c16] 論曰。此是如來定許。於中有三。一者總許。言空故者所以為良藥者。只由空故有即生病故。空性已下第二別許。於中有二。先明服空藥故離流轉之果患。後顯服空藥故治取著之因病。初中言空性無生心常無生者。入空之心同空無生故。又隨無滅心常無滅。生滅正是無常之義故翻彼二名為常也。心亦無住者。非但無初後相亦無中間住相。此是別明離三相也。心亦無為者。總顯離彼三有為相。是明服空離無常病。次明亦離取著之病。無出入者。無有出觀入觀之異。離得失者。亦離得新失古之相。心如不著亦如是者。能觀之心亦如空理。不取出入得失之相。不著陰界入等之法。是明服空離取著病也。我說諸空破諸有故者。第三結定。就實而言。空理無二。而說五三等諸空者。為破諸人著有病故。隨病眾多說空亦爾。又復理實非空不空。但為破有強說為空。非空言下存空性也。以是二意結諸空教。

[1004a06] 經曰。地藏菩薩言尊者知有非實如陽焰水知實非無如火性王如是觀者是人智耶。

[1004a07] 論曰。六品六疑却次而決。別決總定竟在於前。此下第二一品三疑順次而遣。於中有三。謂如來藏一品之中復起三疑次第遣故。第一疑者。謂彼梵行長者頌言。若說法有一。如焰水迷倒。又言若見於法無。如盲無日倒。有依彼說而生疑云。長者俗人如是判說。為妄見耶。為真智耶。作如是疑不肯信受。為遣彼疑舉彼事問。焰水之喻如前已說。知實非無者。能知一實義性非無。彼說計無實者。如盲無日倒故。是知長者。知實非無。非無之義如火性王。謂如木中有火大性。分析求之不得火相。而實不無木中火性。鑽而求之火必現故。一心亦爾。分析諸相不得心性。而實不無諸法中心。修道求之一心顯故。如是火性相隱勢大如似國主。故名王也。長者如是離二邊觀。是人智耶。如是問也。

[1004a24] 經曰。佛言如是何以故是人真觀觀一寂滅相與不相等以空取以修空故不失見佛以見佛故不順三流。

[1004a26] 論曰。此下如來決疑。於中有二。直決釋決。言如是者。決是人智。何以故下釋其是智。於中有二。略釋廣演。初中言觀一寂滅者。觀一心法寂滅義故。相與不相等以空取者。觀有相俗與無相真等不存故。融為一故。如是修空正順佛心故。常見佛身。夫曾失時故言不失見佛。以常見佛彌增空觀。空觀增進違逆諸有。故言不順三流。三流具攝三界煩惱。謂欲流有流及無明流。是謂三流義如常說。

[1004b07] 經曰。於大乘中三解脫道一體無性以其無性故空空故無相無相故無作無作故無求無求故無願以是業故淨心以心淨故見佛以見佛故當生淨土菩薩於是深法三化勤修慧定圓成即超三界。

[1004b11] 論曰。此是第二廣演。於中有二先明三解脫道勝利。後顯三化勤修勝利。初中言一體無性者。對彼小乘三解脫門別體有性故。顯大乘菩薩觀行一體。觀心證無性時隨義假說立三解脫。約其忘體性義立空解脫。忘即體相義門立無相解脫。忘即體用義門立無作解脫。亦名無願解脫。為顯唯一無分別觀。於一切法體性相用。無所不遣無所不融。是故建立三解脫門。以是業故淨心者以忘一切體相用故。能淨出觀涉俗之心離諸染著。離染著心能見報佛。見報佛故得生淨土。是為三解脫道勝利也。於是深法三化勤修者。謂於空法勤修三空。何者。空相亦空是一化修。空空亦空是二化修。所空亦空是三化修義如前說故不別論。三化勤修即達一心。達一心故慧定圓成。圓成之地即超三界。是為三化勤修勝利也。

[1004b28] 經曰。地藏菩薩言如來所說無生無滅即是無常滅是生滅生滅滅已寂滅為常常故不斷是不斷法離諸三界動不動法於有為法如避火坑依何等法而自呵責入彼一門。

[1004c02] 論曰。此下遣其如來藏品之第二疑。彼言了見識為常。是識常寂滅。寂滅亦寂滅。有依彼文而生疑云。如是常住之寂滅法雖可欣樂而是希夷。眾生之心麁淺難調。如何調心得趣彼門。乘如是疑作如是問。問中有二。初舉果遠。後問入因。初中言無生無滅。即是無常者。即領前言是識常寂滅。本來寂滅故。是無生無滅。而本非常故是無常也。滅是生滅生滅滅已寂滅為常者。即領前言寂滅亦寂滅。又言了見識為常。於有為法已下第二正問。趣入彼門方便前雖有說。方便正觀而略說故更請廣說。

[1004c15] 經曰。佛言菩薩於三大事呵責其心。於三大諦而入其行。地藏菩薩言。云何三事而責其心。云何三諦而入一行。佛言三事者。一謂因二謂果三謂識。如是三事從本空無非我真我。云何於是而生愛染。觀是三事為繫所飄飄流苦海。以如是事常自呵責。三諦者。一謂菩提之道是平等諦非不等諦。二謂大覺正智得諦非邪智得諦。三謂慧定無異行入諦非雜行入諦。以是三諦而修佛道。是人於是法無不得正覺。得正覺智流大極慈。己他俱利成佛菩提。

[1004c24] 論曰。是文有四。初問.次答.三請.四說。說中有二。先說呵厭方便。後示趣入方便。初中言因者五戒十善之因。果者人天富樂之果。識者能持因果即是本識。眾生計此為自內我。而是性空故非是我。無我之理方是真我。故於非我不應愛染。觀是三事為繫所飄者。謂由四繫障理定心。令是三事飄流苦海故。何等名為四繫。如對法論諦品中云。繫有四種。謂貪欲身繫.瞋恚身繫.戒禁取身繫.此實執取身繫。以能障礙定意性身故名為繫。所以者何。由此能障定心自性之身故名為繫。非障色身何以故能為四種心亂因故。謂由貪愛財物等為因令心散亂。於鬪諍事不正行為因令心散亂。於難行戒禁苦惱為因令心散亂。不如正理推求境界為因令心散亂。由彼依止各別見故。於所知境不如正理種種推度妄生執著。謂唯此真餘並愚妄。由此為因令心散動。於何散動。謂於定心如實智見故。以如是事常自呵責者。呵責能飄四繫而厭所流三事故。已說呵厭方便。云何趣入方便。所謂審諦於三諦故。一謂菩提之道是平等諦非不等諦者。謂佛所證性淨菩提無不通泰故名為道。一切有情皆同此性無一不歸。是究竟道故言平等非不平等。是即對治二乘別趣也。二謂大覺正智得諦非邪智得諦者。謂一切智大覺之果唯證平等正智所得。非緣冥諦大有等境邪智所得。是即對治諸外道執也。三謂慧定無異行入諦非雜行入諦者。謂得正智入平等時。慧定圓融無別行相。方是真入於平等諦。非如世間分別之心。王數別體定慧異行。如是雜行非真入故。是即對治世間觀行未證謂證增上慢者。如是三種通名諦者。審諦之觀。所觀境故。遍治如是三種異執。乃能正修於一佛道故。言以是三諦而修佛道。次顯修道所得之果。是人於是法無不得正覺者。是顯自利智德之果。於是三法而修佛道。無有不獲正覺果故。得正覺智流大極慈者。是顯利他恩德之果。普流大極無緣之慈。遍周法界無不利故。己他俱利成佛菩提者。總結前二。二利圓滿。成等覺故。

[1005b07] 經曰。地藏菩薩言尊者如是之法即無因緣若無緣法因即不起云何不動法入如來。

[1005b08] 論曰。此下遣彼如來藏品第三之疑。如彼品頌末言。轉所取能取入於如來藏。有依此說而疑彼云。此中菩提之道平等之諦即是如來藏不待因緣力。云何彼轉能所之因而能得入如來藏法。有作是疑故乘彼問。即無因緣者。由平等故不從因緣。又平等故即無餘緣。餘緣無故因不能起。云何於彼無起動法。而用因緣得入如來。若用因力之所入者。即待因緣非不動故。

[1005b18] 經曰。爾時如來欲宣此義而說偈言 一切諸法相性空無不動是法於是時不於是時起法無有異時不於異時起法無動不動性空故寂滅性空寂滅時是法是時現離相故寂住寂住故不緣。

[1005b22] 論曰。此下如來正決所疑。宣其平等不動而有得入之義。八行頌中即有二分。前三略說。後五廣宣。略中有二。前三頌明不動之義。後一頌顯得入之義。初中有三。謂標.釋.結。謂初二句標不動義。次有四句釋不動義。是法於是時不於是時起者。是時者謂此世。此世者是現在。現在之時永無暫住。細除已未即無中間。如除光陰無中間處。故於是時不得有起。法無有異時不於異時起者。言異時者所謂過未。未來未有故無起義。過去已無亦無起義。由是道理法無起動。既無生起之動亦無恒住不動。故言法無動不動性空故寂滅。是二句者結不動義。次有一頌明得入義。性空寂滅時者。了見性空寂滅之時。不動之法是時顯現。顯現於心故言得入。如是上半明得入義。然此顯法離一切相。離諸相故寂靜而住。住寂靜故恒不從緣。是故雖有入不廢離緣義。如是下半顯離緣義也。

[1005c12] 經曰。是諸緣起法是法緣不生因緣生滅無生滅性空寂緣性能所緣是緣本緣起故法起非緣緣無起亦爾因緣所生法是法是因緣因緣生滅相彼即無生滅。

[1005c15] 論曰。此下第二廣宣於中有二。是前三頌廣不動義。其後二頌宣得入義。初中亦二。謂前二頌推本無得以顯不動。後之一頌逐末無得以顯不動。初中有三。謂標.釋.結。初言是諸緣起法是法緣不生者。標諸果法其緣不生。次有四句釋不生義。因緣生滅無者。明諸因緣生滅不住故無生果之功能也。生滅性空寂者。以不住故即無生滅。性空寂故亦不生果。緣性能所緣者。因緣種子冥伏名性。增上緣根能對境界故名能緣。所緣境界根所對故名為所緣。次第緣法滅故不論。如是種子性緣并其能所二緣皆是本緣之所起故。故言是緣本緣起。是即其本。諸緣亦同前說。生滅性空故無生用。由是三義緣無生義。故法起非緣者。結果法起非緣所生。緣無起亦爾者。結緣無起亦同其果。次有一頌逐末無得以顯不動。因緣所生法是法是因緣者。明諸果法亦為因緣。望後生法而作緣故。是諸果法既為因緣即同前說。生滅性空故言因緣生滅相彼即無生滅。前略說時直顯果空故。今廣時就因緣說欲顯諸法因果不動即是平等菩提之道。非此法外別求菩提。是謂此偈之大意也。如肇法師言。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矣。

[1006a11] 經曰。彼如真實相本不於出沒諸法於是時自生於出沒是故極淨本本不因眾力即於後得處得得於本得。

[1006a13] 論曰。此二頌是宣得入義。於中有三。一者一頌對諸有動顯如不動。二者二句明不動本不待眾緣。三者二句明離緣法有得入義。後得處者。謂道後處。前略說中言寂滅時即是此言後得之處。既是寂滅何有處時。但離時處故寄之時處耳。得得於本得者。始覺究竟故名為得。是能得故。始覺究竟還同本覺。以之故言得於本得。上來第三決疑分竟。

[1006a22] 經曰。爾時地藏菩薩聞佛所說心地快然時諸眾等無有疑者知眾心已而說偈言 我知眾心疑所以殷固問如來大慈善分別無有餘是諸二眾等皆悉得明了我今於了處普化諸眾生如佛之大悲不捨於本願故於一子地而住於煩惱。

[1006a27] 論曰。此是第四領解。此三頌中即有二分。前一頌半結前決疑之利。後一頌半申後普化之行。一子地者。初地已上。已證一切眾生平等視諸眾生如視一子。是名清淨增上意樂。寄喻表心名一子地。而住於煩惱者。菩薩雖得諸法平等。而以方便力不捨煩惱。若捨一切煩惱隨眠便入涅槃違本願故。如瑜伽論三摩呬多決擇中云。滅盡等至當言無漏。由與煩惱不相應故。非相應故。無所緣故。非諸煩惱之所生故。是出世間一切異生不能行故。唯除已入遠地菩薩。菩薩雖能起出世法令現在前。然由方便善巧力故不捨煩惱。案云。此中言不捨者。非究竟捨。如羅漢等。故曰不捨。非全不捨。故言不捨。於中委悉。如二障章說。由不捨故言住煩惱。由是不入涅槃普化十方界故。此一卷經有三分中。第二正說竟在於前也。

[1006b15] 經曰。爾時如來而告眾言是菩薩者不可思議恒以大悲拔眾生苦若有眾生持是經法持是菩薩名即不墮於惡趣一切障難皆悉除滅若有眾生無餘雜念專念是經如法修習爾時菩薩常作化身而為說法擁護是人終不暫捨令是人等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006b20] 論曰。此下第三名流通分。於中有六。一者讚人流通。二者勸眾流通。三者立名流通。四者受持流通。五者懺悔流通。六者奉行流通。此即第一讚人流通。讚能流通。是經菩薩四種勝德。一者大悲普化一切功德。二者別益持是經者功德。三者化身說法功德。四者令得極果功德。

[1006b28] 經曰。汝等菩薩若化眾生皆令修習如是大乘決定了義。

[1006b29] 論曰。此是第二勸眾流通。決定了義者。為顯最深最極。不可以加矣。

[1006c02] 經曰。爾時阿難從座而起前白佛言如來所說大乘福聚決定斷結無生覺利不可思議如是之法名為何經受持是經得幾所福願佛慈悲為我宣說。

[1006c05] 論曰。此下第三立名流通。先問後答。問中亦二。先領後問。領中即顯是經四種勝能。一能令持者得無量福。如經大乘福聚故。二能令持者永斷諸結。如經決定斷結故。三者所詮之旨是本覺利。如經無生覺利故。四者能詮之教難可思量。如經不可思議故。次問中問二事。先問經名。為知經要故。後問持福。求福持經故。

[1006c13] 經曰。佛言善男子是經名者不可思議過去諸佛之所護念能入如來一切智海若有眾生持是經者即於一切經中無所希求是經典法總持眾法攝諸經要是諸經法法之繫宗是經名者名攝大乘經又名金剛三昧又名無量義宗。

[1006c18] 論曰。此下答中有二。如其次第答二問故。初中亦二。先讚名義。後正立名。初中亦二。先總歎名。後別顯義。能入已下是別顯義。即顯三義。能入如來智海乃至無所希求者。是顯金剛三昧之名之義。無法不壞無理不窮。由是令入如來智海。過是更無所希望故。是經典法總持眾法攝諸經要者。是顯攝大乘經之名之義。是諸經法法之繫宗者。是顯無量義宗之名之義。是二名義有何差別者。前明廣攝眾經之義。後顯眾經所宗之極。次立三名於中委悉者。文前二門中已廣說也。

[1006c29] 經曰。若有人受持是經典者即名受持百千諸佛如是功德譬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思議我所囑累唯是經典。

[1007a02] 論曰。此是答第二問。於中即顯四種勝德。一者持佛勝德。是經能攝諸佛心故。如經受持百千諸佛故。二者廣大勝德。如經無有邊際故。三者甚深勝德。如經不可思議故。四者無比勝德。如經唯是經典故。

[1007a08] 經曰。阿難言云何心行云何人者受持是經佛言善男子受持是經者是人心無得失常修梵行若於戲論常樂淨心入於聚落心常在定若處居家不著三有。

[1007a11] 論曰。此下第四受持流通。於中有二。一者正明受持。二者往復重顯。初中亦二。先問後答。問中有二。先問受持經者心行。後問受持經者福利。答中次第答此二問。初中即明五種心行。一心無得失者。不觀他人之長短故。二常修梵行者。內修離相之淨行故。三常樂靜心者。在動不動故。四心常在定者。入散不散故。五不著三有者。居染不染故。

[1007a20] 經曰。是人現世有五種福一者眾所尊敬二者身不橫夭三者辯答邪論四者樂度眾生五者能入聖道如是人者受持是經。

[1007a22] 論曰。此是答第二問。隨前五行得此五福。眾所尊敬者。由其不觀眾之長短故。身不橫夭者。由其常修離相行故。辯答邪論者。樂靜心故。樂度眾生者。入散常定故。能入聖道者。不著三有故。

[1007a28] 經曰。阿難言如彼人者度諸眾生得受供不佛言如是人者能為眾生作大福田常行大智權實俱演是四依僧於諸供養乃至頭目髓腦亦皆得受何況衣食而不得受善男子如是人者是汝知識是汝橋梁何況凡夫而不供養。

[1007b03] 論曰。此下往復重顯。於中有二。先明福田之體。後顯生福之能。此即初也。四依僧者。第一依是具煩惱性。位在地前。其餘三依位在地上。如涅槃經之所廣說。

[1007b08] 經曰。阿難言於彼人所受持是經供養是人得幾所福佛言若復有人持以滿城金銀而以布施不如於是人所受持是經一四句偈供養是人。

[1007b11] 論曰。此是第二明持經者能生多福。以滿城金銀施不持經者所得之福不如一餐一衣。供養持此一四句偈之所得福故。

[1007b14] 經曰。善男子令諸眾生持是經者心常在定不失本心若失本心即當懺悔懺悔之法是為清涼。

[1007b16] 論曰。此下第五懺悔流通。於中有二。先讚懺悔功德。二者往復重顯。初中言清涼者。滅不善因沈濁故清。離生死果熱惱故涼。

[1007b19] 經曰。阿難言懺悔先罪不入於過去也佛言如是猶如暗室若遇明燈暗即滅矣善男子無說悔先所有諸罪而以為說入於過去。

[1007b21] 論曰。此下第二往復重顯。於中即有二番問答。初番顯其懺悔道理。後番顯其懺悔行法。此中問意言懺悔先罪名懺悔者。先罪不入於過去耶。若先非今故入過去者。云何於無罪而有懺悔耶。答中言如是者。如是先罪不入過去故。不於無而有懺悔。所以然者。先所作罪熏於本識。種子恒流在於現在。由是道理未入過去。且今懺悔。能治生時令彼罪種不流現在。如燈生時室暗方滅。罪種不至於今現故。是時方說令入過去。而無說悔先所有罪者。先所有者非悔所及。不能令彼非先有故。但其先有令不至現。不至現者由悔所為。此與斷結之義異者。彼約生滅道故。令未生者不至現在。此就相續道故。令先有者不至現在。又斷結者永斷種子。悔先罪者。損伏種子。增強之用不至現在故。約此義說入過去也。

[1007c10] 經曰。阿難言云何名為懺悔佛言依此經教入真實觀一入觀時諸罪悉滅離諸惡趣當生淨土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007c12] 論曰。此是第二懺悔行法。答中有二。先明行法。後示勝利。初中言依此經教入真實觀者。謂依金剛三昧教旨破諸法相名入真實。此是地前相似真觀。一入觀時諸罪悉滅者。一切罪障從妄想生。今破諸相入真實觀。頓破一切妄想境界。所以諸罪一時悉滅。次顯勝利即有二句。離諸惡趣當生淨土者。是明華報。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示果報。

[1007c21] 經曰。佛說是經已爾時阿難及諸菩薩四部大眾皆大歡喜心得決定頂禮佛足歡喜奉行。

[1007c23] 論曰。此是第六奉行流通。於中四句。皆大歡喜者。聞法歡喜故。心得決定者。離諸疑惑故。頂禮佛足者。重法敬人故。歡喜奉行者。行時轉喜故。

[1007c27] 甚深且微金剛教今承仰信略記述願此善根遍法界普利一切無遺缺。

金剛三昧經論卷下

[1008a01] 伏為寶祚無疆儲闈凝慶氛塵永寢朝野昇平。晉陽公福海等濬壽岳齊高。次願孀親洎及佛奴變呻為謳嚮年有永鏤板印施重念此經出自虬宮發起因於疾病。更願普及法界含生。生生不聞疾病之音。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爾。甲辰八月初五日優婆塞鄭晏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21541 - 2023-12-20 19:22:53 佛說濟諸方等學經一卷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佛說濟諸方等學經一卷

西晉[14]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靈鷲山,與大比丘眾俱,比丘六萬、菩薩八十億、摩竭國中眾優婆塞六百萬。[15]臨滅度時最後末年至羅閱祇,初首新歲。

於時,世尊即如其像三昧正受,莊嚴於斯三千大千世界,懸繒幡綵竪諸幢蓋,散華燒香布諸蓮華,其葉百千。三千世界億[16]億梵天王,各與無央數億百千眷屬往詣佛所,稽首足下,退住一面,叉手自歸。

此大千界淨居身天,威靈尊勢大神妙天王、諸龍王、鬼神王、阿須倫王、迦留羅王、真陀羅王、摩睺勒王,各與無數億百千官屬往詣佛所,稽首足下,却住一面,叉手自歸。

其於十方各江沙等諸佛世界,神聖殊絕、巍巍高節菩薩大士來詣佛所,稽首足下,[17]遷住一面,叉手自歸。

諸來會者應時周遍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極於上界三十[18]二天,無有空缺——間不容杖、鍼不得入——靡不稠密。大神無極天、龍、鬼、神、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睺勒各各住立,瞻佛尊顏。其身各異,其心同一,釋棄因緣,等心歸佛。

爾時,世尊安然庠序從三昧起,三返觀察諸來眾會。三返觀已,三返自察師子頻申。三頻申已,三返出舌。三出舌已,三返以舌覆三千大千世界,靡不周遍,光明煌煌照於十方。於[19]是,大聖還縮其舌,重復顧眄諸來會者。諸來會者僉然起住,稽首作禮自歸命佛。

爾時,世尊告於彌勒菩薩大士:「阿逸!仁識知之,正覺不久當取滅度。欲有所問,今是其時,應宜諮請。諸有疑結、志不解者,前[1]質如來,無得後悔:『面值大聖,何不決之?』」

彌勒菩薩前白佛言:「世尊知時,明徹六通諸度無極,靡不宣暢決一切疑。善哉,世尊!隨時便宜頒宣經道,令斯法目永得久存。」

於是,大神妙天王與八十億淨居天人營從圍遶,行詣佛所。稽首足下,叉手自歸,前白佛言:「唯然,世尊!今斯經典其號名曰濟諸方等學,過去諸佛、如來、至真、等正覺之所講說。今日大聖惟當垂哀,重為散意,多所愍哀、多所安隱,使如來法訓誨久存。」

時佛默然,可大神妙天王所啟。天王見佛默然可已,退住一面。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阿逸當知,諸過去如來、至真、等正覺無不講說此濟諸方等經典之要;當來、現在十方世界如來至真皆亦說是。其不宣斯,謗佛、違[2]經、毀諸聖眾。所以者何?若說此經有無益想、謂不備悉,為誹謗佛、違失經典、毀呰聖眾。毀三寶者,必歸地獄。是故,彌勒!若族姓子及族姓女學菩薩乘,通暢諸經眾他異法,爾乃分別演眾經義。若欲周備不闕文字,隨正典教不自損己。又,仁彌勒!宜當專精思惟是門,然後末世攝護正法。」

彌勒應曰:「[A1]唯然,世尊!誠如聖教,當傳神旨,不敢違命。」

佛復告彌勒菩薩:「如來至真某日於夜得逮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至於無餘泥洹界滅度日夜,如來至真寧有缺漏,意誤忘乎?宣惡念非瑕疵行耶?」

彌勒報曰:「無也,世尊!」

復謂阿逸:「如來某夜成最正覺,至滅度日,所可講說皆實至誠,順時應宜而無虛妄。」

佛言:「或有愚人,不別如來善權方便、不覺真實誠諦之言,反傳狂語出意自說:『此事合義,此義不合。』以是[3]比類誹謗正道。若誹謗經則為謗佛,吾謂此黨必歸地獄。」

佛言彌勒:「當來末世五濁之俗,餘五十歲,當有四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志學菩薩,慕本所誓,外異學意,奉事如來。見佛所說法律出家,修為沙門,謙敬種姓。其人所志[4]惟求利養,毀壞種姓、貪嫉室家、亂其居業、面無好色、志慕小意、性不開解、不能寬泰、不壞情欲、多求汲汲;遠於一切諸法門行、三昧正定,常住諛諂,心念各異,言行不同。貪其種姓依有勢者,見諸明智曉了法藏,謂之無[5]知。己無所知,自嘆有慧;己無聰明,自歎[6]聰[7]智。因[8]猗佛道建立其意,等心眾生興發大哀,又不忘捨善權方便。依蒙佛力而已,違越所講,信樂於其學中。或復說言:『若有經卷說聲聞事,其行菩薩不當學此、亦不當聽。非吾等法、非吾道義,聲聞所行也,修菩薩者慎勿學彼;辟支佛法亦復如是,慎莫聽之。』」

佛語阿逸:「佛為信樂開化諸天,隨時說法,教諸龍、神、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睺勒、[9]犍沓和、人與非人,隨其本行,志所應脫,說法開化。普至十方各江沙等,導利眾生各隨本行,隨宜當度利益眾生。因斯志操頒宣經道,度脫一切皆使得道。」

佛告彌勒:「當是世時,菩薩學中志自懷結,諸菩薩中剛強難化、弊惡凶暴、妄言兩舌、尠聞智少。宣傳佛道別為兩分:『欲為菩薩,當學此法,不當學是。』而懷是心誹謗於佛、毀呰經典、鬪亂聖眾。壽終身散便墮地獄,在彼見[10]煮,當經無數劫痛,罪猶不畢。從地獄出,當復還生貧匱之門,所當經歷眾難之患,極遠難量乃得受決。雖得受決,在五濁世乃成為佛;亦如我[11]本遭難長遠無央數劫在五濁世成最正覺。若聞其言而信聽受、篤信思惟從其教者,亦當如是歸於惡趣。所以然者,信惡親友故遭此患。」

佛告阿逸:「過去久遠不可計劫,爾時有佛,號離垢[12]㷿成就[13]功稱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八十姟歲,為諸眾生頒宣經道。時有比丘名淨命,為法都講。宣若干教,言辭[14]柔軟,辯才至真,勸助發起無央數人,顯揚等教多所歡悅。時離垢成就[*]功稱如來囑累淨命比丘於後末世當護正法,囑累已後乃取滅度。

「如來至真滅度之後,彼比丘於億歲執法品宣佛教。因得普入濟諸方等經典之要,宣傳道化發起一切,順諸眾生本心所樂應當解者而分別之。周旋往返八萬城邑,觀察眾生本願發意,令得飽滿除去飢虛眾情之難。

「於彼世時,有大國城,名曰仁賢。有八十億眾民居中,亦觀根源而為說法。於時城中八十億家忻然受教,化一億家發菩薩意,七十九億立聲聞乘。於是,淨命比丘與萬菩薩同心俱往詣修道處。

「出去未久,時有比丘名曰為法,[1]行來周旋,遠他鄉來。在仁賢城奉持方等千餘經卷,現得四禪自以為遠。淨命比丘學方等經十四億卷及修餘經六百萬卷。

「時[2]法比丘在仁賢城惟但宣散一品法教,不知隨時觀其本行講說經法也;不能覺了達諸法界,專以空法而開化之,言一切法空悉無所有,所可宣講但論空法。言無罪福,輕蔑諸行,復稱己言:『如今吾說悉佛所教。淨命比丘所可演者,[3]猗著雜碎,志性不清,為人穢濁。誰本為彼比丘作字號淨命者?實不清淨!所以者何?受取眾華,[4]取眾華已而服食之;亦受名香、諸雜塗香,亦服食之。彼學愚冥,癡無所知。吾身學來,久修梵行。彼適新學而受其[5]誡,從來未久。勿得信之!』又其比丘放逸自恣,眾人橫敬,一心悅豫歸淨命比丘。其法比丘作是謗毀、宣其惡行,眾人不信、不從其教。

「其法比丘用懷毒心誹謗智士,壽終之後墮地獄中,竟八十劫;用誹謗佛、毀呰正法,在地獄中七十劫已,加六十劫迷荒失志;盡斯數已,乃[6]逮前[7]行,本發道意香寶光明如來.佛所。其佛為講,更說法義勸發道意。墮畜生中九百萬世,後生人間六百萬世,常遭貧厄,所生之處常瘂無舌。然[8]後於世見六十三姟諸佛.正覺,在諸佛所常為法師,世世所生普成五通,皆為諸佛所見教勅,悉解諸法說清淨義。」

佛告阿逸:「欲知爾時淨命比丘豈異人乎?莫作斯觀。所以者何?是阿彌陀佛也。其法比丘則我身是,吾於彼世所更如是。」

佛告阿逸:「眾事諸法難了難了,義微如是。吾以是故,於五濁世得成正覺。」

佛言阿逸:「若有菩薩說兩品法,因是之故,在五濁世當成佛道。又其佛土多有諸魔數數興亂,成佛道時,若宣經法亦嬈亂之。」

當爾之時,諸來眾會咸皆[9]郁咿流淚于面,各自說言:「莫令學人宣二品法,講說經義;勿令偏黨專愚、放恣自是、惡彼如法比丘,為諸比丘及在家學所分別說,說是非法。」

時彼會中有百菩薩,尋從座起,避席[10]地坐,噓唏流淚。於時世尊知此菩薩心念本末,故復發問:「諸族姓子!何故坐地噓唏流淚?」

即白佛言:「我等,世尊!各自識察犯此殃釁。」

佛言:「[11]如是,族姓子等所察念也。錠光佛時有一菩薩名曰智積,佛滅度後[12]建為法師。諸賢者等求其缺漏,從是[13]以來未曾復與諸佛相見,不識道心、不得總持、不逮三昧。諸族姓子前世之時亦與我俱同發道意。

「又,族姓子!是[14]披陀劫最後有佛,名曰樓[15]由。當於彼世乃能逮得無所從生法忍,然後三阿僧祇劫逮致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是故,族姓子!菩薩菩薩展轉相見,莫生異心相求短也。若見菩薩,當自念言:『[16]今吾覩佛寺、見佛正覺,佛立吾前。』假使,族姓子!若有菩薩見餘菩薩,發起異心視不如佛,則自毀損。由是之故,莫懷[17]瞋恨。其見初發菩薩心者,視不如佛,輒為侵欺諸佛世尊於今現在不可計數無限世界。

「又,族姓子!今佛預覩將來末世餘五十歲,有得總持若逮三昧,皆是如來威神所致。故,族姓子!若誹謗法師,求其短者,為謗如來。如來滅度後,若有曉了隨時之宜,從眾生心本所信行[18]為說法要。若於眾會有菩薩學一發意頃,衣毛為竪;一返聞經尋即諷誦,則當知之如來聖旨之所接也。

「於彼世時有愚[19]憃士,無菩薩行自謂菩薩。在諸菩薩凶[20]堅自用,分別經典,[21]侏[仁-二+張]匿功,獨謂己達,以為二行。常自說言:『此人何知?此何所解。』」

佛告彌勒:「我身現在所宣頌教,行佛道時布施頭、目、[22]支體、肌肉、妻子、國邑,佛悉識念,以一頌故布施天下。是等愚惑求獲利養,不往敬佛、宣道教者,不隨佛教,違失道節。」

佛言:「阿逸!當以清和可奉此法,不以諍訟。

「阿逸!且觀此黨眾生習隨瑕疵,發起瞋[23]恚,不熟思惟識達義故也。如吾所修成最正覺,宣傳佛慧而為說法,便當說言:『莫傳此教,於彼世時利供養故。』其法比丘講說方等千餘經卷,興發四禪,因是乃致如此艱難。何況妄說違失義理,不順道教?

「若有比丘奉方等教、宣方等藏,[24]故發道心,[25]反更興心誹謗法師,則為誹謗諸佛經典,甚懷慢恣求其瑕缺。佛不謂此得至究竟盡生死源,是等之類必墮地獄。所以者何?若有求取法師短者,則為慊佛、患厭經法;其輕法師則不敬佛。若不欲覩於法師者,其人則為不欲見佛;若毀法師,為毀諸佛。若興害心念初發意菩薩惡者,從其發心害意,諸無數劫若干劫失其道意;以其惡眼視菩薩數,更若干世世世生盲;從本字數口宣誹謗說法師惡,更若干劫瘖瘂無舌。」

佛告阿逸:「佛普觀察,見諸菩薩不因餘法速墮惡趣,惟由惡心向餘菩薩。想吾我人貪住求法,故墮惡趣。」

佛言:「阿逸!如來不謂宣傳經典隨顛倒教、念在生死自恣放逸、住我人想行若干法,為是菩薩。因是之故,[1]故墮地獄。是故,阿逸!菩薩遵習六波羅蜜,能成佛慧無上正真。

「或有愚人口自宣言:『菩薩惟當學般若波羅蜜,其餘經者非波羅蜜,說其[2]乏短。』於阿逸意所趣云何?本時國王所以持頭施與人者,為無智乎?」

彌勒答曰:「不也。世尊!佛本所修六波羅蜜,所為至誠真實行乎。」

「為不行是得佛道耶?」

彌勒報曰:「不也。世尊!」

佛語阿逸:「仁本宿世具六十劫行檀波羅蜜、尸羼惟逮,所修禪定、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各六十劫。而愚[*]憃等各自發言:『當以一品行般若波羅蜜至於佛道。』奉隨顛倒,無所慕樂。是等之類雖[3]口有言,行不清白;虛言反教,常行猗著;悕望於空,不肯作行。但口發言以為第一,雖行甚遠貪妬懷嫉、敬重種姓親屬知識,吾本寧以頭施於人,不用轉輪聖王之位。斯等貪著衣食利養,入他家居當說此言:『行道如是。如是行者,其理如是,無復異義。』多有法師不了斯教,利供養故,多生害意,念法師惡。」

佛言:「阿逸!佛不以是貪愛其命、無道愚夫為學道也,正使百劫不得柔順法忍也,況當獲致至佛道乎?」

佛言:「阿逸!行諛諂者,悋惜貪嫉,不行恭[4]敬,無有明智,懷妬種姓,造二品行為求道也。斯愚人等自謂智明想勝佛慧。所以然者,橫自發言:『如來說法言辭不爾。[A2]是聲聞事,佛亦不說聲聞之法。』」

爾時,佛告賢者須菩提:「般若波羅蜜其[5]原為一無二行乎?」

須菩提白曰:「唯然,天中天!」

又問:「須菩提!菩薩所行捨眾[6]望想無所著乎?」

「唯然,世尊!」

復問:「須菩提!菩薩所修棄諸馳騁無放逸乎?」

「唯然,世尊!」

佛告須菩提:「豈見學士,己不自修,不知羞慚。欲得希望功勳之報,當致貧厄;欲求勢姓慕得援助,何甚愚哉!」

佛復告阿逸:「菩薩假使聞說一切諸法皆聲聞法,不當恐怖。一切諸法皆緣覺法、一切諸法皆為佛法,不當恐怖。莫懷悕望,有所猗著。一切諸法皆凡夫法、一切諸法皆塵勞法,設聞是言,不當恐怖;一切諸法皆瞋恚法、一切諸法無瞋恨法,設聞是言,不當恐怖。若有所受、若無所受,作與不作,覆、不覆,清、不清,有心、無心,有念、無念,有罪、無罪,有[7]福、無福,有報、無報,有安、無安,有脫、無脫,精進、懈怠,有行、無行,修賢聖法、無賢聖法,寂然、不寂[8]然,受與不受,至誠、虛詐,順念、不順念,住與不住,於此諸法永無所畏。

「佛本學時,在佛樹下,所達諸法成最正覺,暢解一切眾生境界,悉無顛倒曉了諸法,皆為自然不著無處。故為世人分別說此如來至真不名諸法,亦無所諍。菩薩以故逮致聖光無極法曜,興發總持稱舉法[9]印,為諸法故,無所上下。」

佛語阿逸:「佛以法故,為四方域頒宣經道。眾生各念:『如來為我如是比類演出經義。』至二十四阿加膩吒天。次復開化第二方域至二十四天。三千大千世界亦復如是,眾生皆念:『如來生此而轉法輪、講說經法。』如是比像無數方便,至無央數無際世界開化眾生。

「吾於明旦所周旋處,興作佛事不可限量;日中晡時亦復如是。如來至真常爾不廢,目無蔽礙,普見一切眾生境界。一切佛土如是無限,諸佛部界其亦然矣。

「菩薩皆當學如此義,住在諸法妄想之處而開化之。其住諸佛有所悕望,則[10]已住在誹謗諸佛;其[*]已住在誹謗諸佛,彼則住在墮於[11]嶮路;其墮[*]嶮路則墮惡趣,其住惡趣則住諸法諍訟之處。是故,阿逸!當護如來善權方便,佛自隨時說此法耳。」

於是,文殊師利告[12]趣聚福菩薩、不虛見菩薩、一辯心菩薩、善了說心菩薩、訶辯菩薩、喜王菩薩、離[13]怨毛竪無畏行菩薩、心願無量佛土菩薩、光世音菩薩、眾香[14]手菩薩、除諸[15]陰蓋菩薩、不置遠菩薩、合百千德菩薩、威神音菩薩、心不捨諸慧菩薩、宣名稱[16]英幢菩薩、念求諸義菩薩、行不離佛界菩薩、超月殿威灼灼菩薩、嚴諸大界菩薩。文殊師利告於此等二十菩薩,復白佛言:「如是,如是!世尊!誠如聖教。吾詣東方過是六十江沙諸佛剎土,禮諸世尊,聞所說法,亦如今日;西、南、北佛土、四維、上、下亦復如是。遊觀七日轉復前行,不見餘佛。尋復還反,來至此土稽首聽經。」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仁且觀此如來聖慧無量。若茲諸佛境界不可思議,巍巍如是;如來所入等無有侶,靡不周悉。或有愚騃不識義理,趣自說言:『般若波羅蜜如來所行,是諸如來無極修教,餘經皆非佛語。』

「文殊!菩薩行者無合會行,乃是開士正真之行。無等倫行則菩薩行,無所受行為菩薩行,無所著行亦無不著是菩薩行。如是,文殊!菩薩所行為無輕慢,吾以隨時分別宣[1]說。諸法難見亦難曉了。是故,文殊!諸賢一切當修寂然無放逸行,順從[2]正士堅固之行,常懷慈心不為瞋害。以住諸法修等行者,則從佛教。

「佛無數劫遵習此道,以權方便而頒宣之。有無智人各懷異意,墮大艱難,當興譏[3]謗、謗訕經道:『非如來所宣。』毀呰法者不覺微失,坐不護口。或自心念:『是事[4]嘉快,或謂不快。』故誹謗法。以誹謗法,則誹謗佛;已誹謗佛,則毀聖眾。

「口橫說言:『是事為應、是事不應。』如是言者,為誹謗法。

「『為諸菩薩講說此事、為諸聲聞演如是教。』口說此言為誹謗法。

「『諸菩薩等當學此法、當捨此法、不當習學也。』妄說如此,為誹謗法。

「『某有辯才、某不辯才,某[5]性便利、某[*]性訥鈍。』妄有譏訶,說經如是,為誹謗法。

「若以宣言:『值佛世時,可得總持;不值佛世,不得總持。』為誹謗法。

「『雖以修行逮得總持,[6]所逮總持未必清淨。』若說如是,為誹謗法。

「求法師短,瞻其法則、所行缺漏,為誹謗法。

「不信法師所行具足、假使法師不應威儀,為誹謗法。

「宣於法師放逸之業,馳騁由己不能專一,為誹謗法。

「禮節不備、失經違節,非所奉戒,擾擾凶凶,[7]則誹謗法。

「[8]有所宣義理,其明不廣,妄有所講,為誹謗法。

「言語不了,辯才不暢,欲傳道教,為誹謗法。

「本學不勤,所知甚尠,明不廣遠,欲宣道教,為誹謗法。

「心自念言:『某不知限、不了隨時,當教開化,達令至義。』為誹謗法。

「興發想念,不護佛教,懷抱危害,為誹謗法。

「各獲一卷文字經教,各是所學諍[9]義失義,為誹謗法。

「各頌一偈,諍其義理,自說是非,為誹謗法。

「『某有信樂、某不篤道,某當得脫、某不得脫。』為誹謗法。

「若講法時,所言各異,反其義理非[10]某所講,故來亂坐談語說事,為誹謗法。

「『是人應行、[11]是不應行,某為隨順、某不隨順。』為誹謗法。

「『某以隨時、某不知時。』違失義理,不從道節,為誹謗法。」

佛告文殊師利:「諸聲聞眾有所懷[12]裹分別說者、諸菩薩等聰明辯才有所頒宣,皆承如來威神聖旨。」

佛言:「文殊!如來道教隨時之宜,所誓如是。斯等愚夫[13]唯念毀呰,求其長短、不從佛教、反非如來、所念法師而譏謗之,是等悉為魔之所亂。猗求利養故發此意,當歸惡趣。將護居家所依善[14]厚,反不慎護住如來教,猗其尊勢有勢位者、王者、長者、梵志。若使有人難問義者誦說義理,咸共嘆言:『善說此事。所知[*]嘉快,如佛所說;所可頒宣,極有義理。』僉然勸助、由是勸助,墮誹謗法。同等群黨出入進退,然後[15]沒已,俱墮惡趣。」

佛復告文殊師利:「若有菩薩猗著諸行,我不謂此為菩薩也。」

佛言:「阿逸!其依種姓有豪居位,佛不謂此為清淨也。其有宣傳兩品經義,言行各異,佛不謂此當得解脫,必歸地獄。假使有人專一品說,謂義趣是莫能過者,佛不謂此越度惡趣眾患之難。其多辭說樂於眾閙,佛不謂此應清白行。」

佛語文殊:「佛所頒宣理諸顛倒,進退法門如江沙等;所宣法門樂著空者,其數多少亦如江沙;為諸妄想而計有人宣法門教,其限多少亦如江沙。眾生亦如無[16]想之業、諸有[A3]想原,無願之業、諸有願本,為說法門亦如江沙。有人、無人,有命、無命,有壽、無壽,有欲、無欲,有貪、無貪,有為、無為,某人慇懃隨從計常、某不慇懃但念斷滅,是樂隨俗、是為度世,某貪欲門、某瞋恚門、某[17]樂癡門,如來皆使除此諸門,故說法門矣。」

佛語文殊:「若有修行平等之宜永無所著,一切皆應般若波羅蜜教。若有講說慧各各異,心在見聞,演不如慧,則謗如來也。」

於是,文殊師利復問佛言:「唯然,世尊!此等之類為從惡友誤啟受教,乃能興發如是譏謗。以何方便現世自責能除罪法?」

世尊即告文殊師利:「假使此人於七歲中,晝夜各三悔過自責,然後乃除所造謗罪,微微消化。當復曾更十五劫行乃逮法忍。」

佛言:「文殊!菩薩習此經典之要,不能曉了而妄宣傳。欲解其事甚難得度,文字之法散義不暢。是故,菩薩先善諦學然後能宣,如是學者不自傷損。」

佛言:「文殊!菩薩有四法曉了諸行。何謂為四?一曰、等心愍於眾生,二曰、等解諸法而無偏黨,三曰、等於道義不猗邪正,四曰、所說平等不懷妄想,是為四。若不解此四平等,妄有所說,則自傷損。

「若族姓子及族姓女[18]逮住四法,不自傷損。何謂為四?一曰、不懷害心加於眾生,二曰、不與法師而共諍訟,三曰、己身少明不毀他人博達慧者,四曰、心自念言:『此一切義皆佛所說,故當敬奉謙下恭順。』是為四法不自傷損。」

佛言:「文殊!若有菩薩於江[19]河沙諸佛剎土滿中七寶,如江沙劫一切供養十方諸佛,日日各爾,布施奉佛而不休息。若復受此濟方等學經典之要,書著竹帛一返宣說,其福過彼供養諸佛。所以然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皆不能及斯人善業。濟方等學經典之要,菩薩學是德無等倫,獨步無侶。」

說是經時,三十江河沙等菩薩皆悉得無所從生法忍、七十江河沙等菩薩普悉得立不退轉地——當成無上正真之道、六十億姟百千眾人生在於此三千大千國者聞是經典,咸共勸助悉發道意,僉然意解越八十劫生死之難,亦皆一時得不退轉。

佛說如是。諸比丘及菩薩,一切眾會——天、龍、鬼神、[*]犍沓惒、阿須倫、世間人民——聞佛所說,莫不歡喜,作禮而去。

[1]濟諸方等學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21546 - 2023-12-20 19:36:25 大乘方廣總持經一卷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大乘方廣總持經一卷

隋天竺三藏毘尼多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六萬二千人俱,菩薩摩訶薩八十億眾,摩伽陀國優婆塞六十億百千人。

爾時,世尊夏安居已,臨涅槃時入如法三昧。入三昧已,是時三千大千世界普遍莊嚴——懸繒幡蓋,置寶香瓶,眾香塗飾,處處遍散千葉蓮花。

爾時,此三千大千世界億百千眾、諸梵天王及億百千眷屬來詣佛所。到佛所已,頭面禮足,合掌向佛,却住一面。復有億百千淨居天子、自在天王、大自在天王、龍王、夜叉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各與億百千眷屬來詣佛所。到佛所已,頭面禮足,合掌向佛,却住一面。爾時,十方如恒河沙大威德菩薩摩訶薩來詣佛所。到佛所已,頭面禮足,合掌向佛,却住一面。爾時,此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有頂皆悉來集,大眾充滿,間無空處。爾時,復有餘大威力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皆來集會。

爾時,世尊正念現前,從三昧起,遍觀大眾。欠呿頻申,如師子王,如是至三。爾時,世尊從其面門出廣長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是時,如來現神通已,復觀大眾。爾時,一切大眾即從坐起,合掌作禮,默然而住。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阿逸多!如來不久當入涅槃。汝於諸法有所疑者,我今現在,欲有所問今正是時。佛滅度後,勿生憂悔。」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唯然,世尊!善自知時。諸佛如來於一切法皆悉究竟,惟願宣說,令此法眼久住於世。」

爾時,會中有大自在天子及八十億淨居天眾眷屬圍遶,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大乘方廣總持法門,過去無量諸佛、如來、應供、正遍知已曾宣說。惟願世尊今復敷演利益,安樂無量人天,能令佛法久住世間。」爾時,世尊默然而許。是時,大自在天子知佛許已,歡喜踊躍,合掌作禮,却住一面。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阿逸多!此大乘方廣總持法門,非我獨說,過去、未來及今現在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亦常宣說。若有眾生於佛所說,言非佛說,及謗法、僧,而此謗者當墮惡道,受地獄苦。」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於此大乘方廣總持經典受持讀誦,復為人說,當知是人不墮惡道。」

爾時,世尊復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阿逸多!我從成佛夜乃至將入無餘涅槃,於其中間佛身、口、意所作、所說、所念、所思惟頗有[3]忘失,起惡業不?」

彌勒菩薩言:「不也。世尊!」

佛言:「彌勒!如汝所說。我從成道乃至涅槃,於其中間所言所說皆悉真實,無有虛妄。若有愚人不解如來方便所說,而作是言:『是法如是,是法不如是。』誹謗正法及佛菩薩,我說是輩趣向地獄。」

佛言:「阿逸多!於我滅後五濁世中,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實非菩薩自謂菩薩,是外道人。曾於過去供養諸佛發願力故,於佛法律而得出家。隨所至處,多求親友、名聞利養、恣行穢污、棄捨信心、成就惡行、不自禁制、不自調伏、貪諸利養,於一切法門及出生堅固三昧,皆悉遠離,實無所知。為親屬故,妄稱知解,住於諂曲,口說異言、身行異行。

「阿逸多!我菩提道於一切眾生皆悉平等,安住大悲,以善方便正念不忘。如來安住無等等力,無障無礙而為說法。若有眾生作如是言:『佛為聲聞所說經典,諸菩薩等不應習學、不應聽受,此非正法、此非正道;辟支佛法亦不應學。』復作是言:『諸菩薩等所修行法,聲聞之人亦不應學、不應聽受;辟支佛法亦復如是。』復作是言:『諸菩薩等所有言說,聲聞、辟支佛不應聽受。彼此言行更相違背,不與修多羅相應。』於如實說、真解脫法不能信受,依彼法者不得生天,何況解脫?

「阿逸多!我今說法,隨其信心而調伏之,如恒河沙。

「阿逸多!我今欲往十方世界隨順說法,利益眾生。不為實非菩薩而作菩薩相者,亦不為毒惡、欺誑、少聞之人。

「於我法中作二說者,其二說人或作是言:『是菩薩應學,是不應學。』謗佛、法、僧,是人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多百千劫不可得出。設令得出,生貧窮家。至於後時雖得[1]授記,五濁惡世成等正覺,如我今日於是生死五濁世中成於佛道。以是因緣,汝應諦聽,應當信知,隨順惡友,所行如是。

「阿逸多!我念過去無央數劫,彼時有佛名曰無垢焰稱起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是時彼佛壽命八萬那由他歲,為眾說法。

「爾時,無垢焰稱起王如來法中,有一比丘名曰淨命。總持諸經十四億部、大乘經典六百萬部,為大法師。言辭清美,辯才無礙,利益無量無邊眾生,示教利喜。

「爾時,無垢焰稱起王如來臨涅槃時,告彼比丘淨命言:『未來世中,汝當護持我正法眼。』

「爾時,淨命受佛教已,於佛滅後千萬歲中守護流通諸佛祕藏。於此方廣總持法門受持讀誦,深解義趣;於彼世界八萬城中所有眾生,隨其願樂廣為宣說。

「爾時,有一大城名曰跋陀。往彼城中為八十億家,隨其所樂而為說法。是時,城中八十億人獲淨信心——一億人眾住菩提道、七十九億人住聲聞乘而得調伏。爾時,淨命法師復與十千比丘眾相隨俱,往修菩提行。

「爾時,跋陀城中復有比丘名曰達摩。於大乘經方廣正典受持千部,獲得四禪。[2]唯以方廣空法化彼城中一切眾生,不能以善方便隨欲而說。作如是言:『一切諸法悉皆空寂,我所說者真是佛說。彼淨命比丘所說雜穢不淨,此比丘實非淨命而稱淨命。何以故?而此比丘所受諸華不持供養而自受用,塗香、末香亦復如是。淨命比丘愚癡無智,不能知我久修梵行。彼既年少,出家未久,我慢無信,多諸放逸。是諸人等無所知曉,謂是淨命持戒比丘。』

「爾時,達摩以其惡心謗持法者,身壞命終墮於地獄,經七十劫具受眾苦。滿七十劫已,墮畜生中。過六十劫後,值遇香寶光佛,於彼法中發菩提心。於九萬世猶生畜生中。過九萬世已,得生人中,於六萬世貧窮下賤,恒無舌根。

「其淨命比丘於諸法中得淨信心,為人說法。彼於後時得值六十三那由他佛,恒為法師,具足五通,勸請彼佛轉妙法輪。

「阿逸多!汝今當知,過去淨命比丘者豈異人乎?莫作異觀,今阿彌陀佛是。阿逸多!汝今當知,過去達摩比丘者豈異人乎?莫作異觀,今我身是。由我過去愚癡、無智、毀謗他故,受苦如是。我以此業因緣故,處五濁世成等正覺。

「是故,阿逸多!若有菩薩於諸法中作二說者,以是因緣,後五濁世成於佛道。其佛國中有諸魔等,於說法時恒作障難。」

爾時,大眾聞佛說已,皆悉悲泣,涕淚交流,俱發是言:「願於佛法莫作二說如達摩比丘。」

爾時,會中有百菩薩即從座起,右膝著地,悲號墮淚。

爾時,世尊知而故問彼菩薩言:「善男子!汝等何為悲號如是?」

爾時,諸菩薩等異口同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自觀,亦應有此諸惡業障。」

爾時,世尊作如是言:「如是,如是!汝亦曾於過去然燈佛所,在彼法中出家修道。是然燈佛滅度之後,時有比丘名曰智積,汝等爾時謗是比丘。因是已來,不得見佛、不能發菩提心、不得陀羅尼及諸三昧,後共汝等同時安住菩提之道。汝等善男子!此賢劫最後佛所,當獲無生法忍,復於後時過三阿僧祇劫行菩薩道,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善男子!若菩薩見餘菩薩,不應生於彼此之心,當如塔想、如見佛想。是故,菩薩見餘菩薩,莫作異念、謂非佛想。若起異念為自侵欺,當受持此莫作異想,共相和合:『我今觀初發心菩薩不如佛想者,我便欺誑十方現在一切無量阿僧祇諸佛。』

「是故,善男子!菩薩未來於五濁世中得陀羅尼三昧者,一切皆是佛之威力。是故,善男子!若有誹謗其法師者,即為謗佛,等無有異。

「善男子!佛滅度後,若有法師善隨樂欲,為人說法,能令菩薩學大乘者,及諸大眾有發一毛歡喜之心乃至暫下一[3]渧淚者,當知皆是佛之神力。

「若有愚人實非菩薩假稱菩薩,謗真菩薩及所行法,復作是言:『彼何所知?彼何所解?』彌勒!我憶過去於閻浮提學菩薩時,愛重法故,為一句一偈棄捨所愛頭、目、妻子及捨王位。何以故?以求法故。如彼愚人專為名聞、耽著利養,自恃少能,不往如來傳法人所聽受正法。

「彌勒!若彼此和合則能住持流通我法,若彼此違諍則正法不行。阿逸多!汝可觀此謗法之人,成就如是極大罪業,墮三惡道難可出離。

「復次,彌勒!我初成佛以妙智慧廣為眾生宣說正法。

「若有愚人於佛所說而不信受,如彼達摩比丘雖復讀誦千部大乘,為人解說,獲得四禪,以謗他故,七十劫中受大苦惱。況彼愚癡下劣之人,實無所知,而作是言:『我是法師,明解大乘,能廣流布。』謗正法師言無所解,亦謗佛法而自貢高。

「若彼愚人於佛大乘乃至誹謗一四句偈,當知是業定墮地獄。何以故?毀謗佛法及法師故。以是因緣,常處惡道,永不見佛。以曾誹謗佛、法、僧故,亦於初發菩提心者,能作障礙令退正道。當知是人以大罪業而自莊嚴,於無量劫,身墮地獄受大苦報;以惡眼視發菩提心人故,得無眼報;以惡口謗發菩提心人故,得無舌報。

「阿逸多!我更不見有一惡法能過毀破發菩提心罪之重也。以此罪故,墮於惡道,況復毀謗餘菩薩等?

「若有菩薩為諸眾生能如實說,不起斷、常,言諸眾生定有定無,亦不專執諸法有無。阿逸多!學菩薩者應如是住。如是住者,是諸菩薩清淨善業,凡所修[1]集皆不取著。若有眾生起執著者,當知是人生五濁世。

「復有菩薩善隨根欲,能為眾生種種說法。阿逸多!菩薩如是具足修行六波羅蜜,乃能成就無上菩提。

「彼愚癡人信己自執,作如是說:『菩薩[2]惟學般若波羅蜜,勿學餘波羅蜜,以般若波羅蜜最殊勝故。』作是說者,是義不然。何以故?阿逸多!往昔迦尸迦王學菩薩時,捨所愛身、頭、目、髓、[3]腦。爾時此王豈無智慧?」

彌勒白佛言:「世尊!誠如聖說,實有智慧。」

佛告阿逸多:「我從昔來經無量時,具足修行六波羅蜜。若不具修六波羅蜜,終不得成無上菩提。」

「如是,世尊!」

佛告阿逸多:「如汝所說。我曾往昔於六十劫行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各六十劫。

「彼愚癡人妄作是說,『[4]唯修一般若波羅蜜得成菩提』,無有是處。彼懷空見,故作如是不淨說法。作此說者,身、口、意業與法相違。雖解空法,為人宣說,而於空法不如說行。以無行故,去空義遠,心懷嫉妬,深著利養,踰於親戚。

「阿逸多!我於往昔作轉輪王,捨諸珍寶、頭、目、手、足,猶不得成無上菩提;況彼愚人為飲食故,緣歷他家,有所宣說[*]唯讚空法,言己所說是菩提道、是菩薩行;[*]唯此法是,餘法皆非?復作是言:『而我所解,無量法師悉皆證知。』彼為名聞,自讚己能憎妬明解。

「阿逸多!我見彼心規求利養以自活命,雖有善行經於百劫,尚不能得少法忍心,何況能成無上菩提?

「阿逸多!我不為心口相違誑惑之人而說菩提、不為嫉妬之人而說菩提、不為傲慢不敬之人而說菩提、不為無信之人而說菩提、不為不調伏人而說菩提、不為邪婬之人而說菩提、不為自是非他之人而說菩提。

「阿逸多!彼愚癡人以我慢故,自謂勝佛,謗佛所說大乘經典,言是聲聞小乘所說。」

爾時,佛告尊者須菩提:「不應為二見人說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白佛言:「唯然,世尊!如佛所說。」

佛言:「如是,須菩提!以無著心施是名菩提。」

須菩提言:「如是,世尊!」

佛言:「須菩提!不自讚毀他施是名菩提。」

須菩提言:「如是,世尊!」

佛言:「須菩提!汝觀愚人起我、我見,無慚無愧,為愛親戚,貪求活命,好受他施。當知是人專造惡業。

「復次,阿逸多!菩薩於一切法、於一切菩薩法莫生恐怖,於一切辟支佛法亦莫恐怖,於一切聲聞法亦莫恐怖,於一切凡夫法亦莫恐怖,於一切煩惱法亦莫恐怖,於一切盡法亦莫恐怖,於難精進亦莫恐怖,於是於非亦莫恐怖,於作不作亦莫恐怖,於畏不畏亦莫恐怖,於有於無亦莫恐怖,於心非心亦莫恐怖,於覺不覺亦莫恐怖,於業非業亦莫恐怖,於善不善亦莫恐怖,於安不安亦莫恐怖,於解脫不解脫亦莫恐怖,於修不修亦莫恐怖,於法非法亦莫恐怖,於靜於亂亦莫恐怖,於假於實亦莫恐怖,於信不信亦莫恐怖,於善念不善念亦莫恐怖,於住不住亦莫恐怖。如是,菩薩於一切法莫生恐怖。

「阿逸多!我於往昔修如是等無畏法故,得成正覺,悉能了知一切眾生心之境界,而於所知不起知[5]相。以我所證隨機演說,能令聞法諸菩薩等獲得光明陀羅尼印,得法印故永不退轉。若於此法不如實知,言無善巧,終不得成無上菩提。

「阿逸多!我為四天下眾生說此法時,是諸眾生以佛神力,各自見釋迦如來為我說法。如是次第,乃至阿迦尼吒天,彼諸眾生亦謂『如來唯為我說』;如一四天下、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亦復如是,此諸眾生咸作是念:『釋迦如來獨生我國,[*]唯為於我轉大法輪。』

「阿逸多!我以如是大方便力,能於無量無邊世界,常於晨朝遍觀眾生所應化者而為說法;於中及暮恒以法眼等觀眾生,於彼世界而為眾生說一切法。如是無量諸佛境界,所有眾生學菩薩者應如是修。

「若彼愚人於佛所說謗[1]誹正法,妄執自解用為真實。若謗法者,則不信佛,以此惡業墮於地獄,具受眾苦,永不聞法。

「復次,阿逸多!汝當受持如來密教,以善方便廣為人說。」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福光平等菩薩、[2]無疑惑菩薩、定發心菩薩、妙心開意菩薩、光明菩薩、歡喜王菩薩、無畏菩薩、心念遍到無邊佛剎菩薩、觀世音菩薩、香象菩薩、滅一切惡業菩薩、住定菩薩、百千功德莊嚴菩薩、妙音遠聞菩薩、一切智不忘菩薩、大名遠震寶幢莊嚴菩薩、求一切法菩薩、住佛境界菩薩、月光莊嚴菩薩、一切世間大眾莊嚴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誠如聖說。我等於此東方過六十恒河沙佛剎,於諸佛所恭敬禮拜。一一佛剎,[*]唯見釋迦如來出現於世。我等於其七日之中遍遊十方,亦見釋迦如來出現於世,不覩餘佛。遍遊歷已,還歸本土,聽受正法。」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童子:「汝今諦觀如來智慧不可思議,如來境界亦不可思議。如是無等等是如來法,彼愚癡人作如是說:『[*]唯一般若波羅蜜是如來行、是菩薩行、是甘露行。』」

佛告文殊師利:「作此說者,與法相違。何以故?菩薩行法具足甚難。無著行是菩薩行、無我我行是菩薩行、空行是菩薩行、無相行是菩薩行。

「文殊師利!如是等行是菩薩行,學菩薩者如是受持。若彼愚人心懷邪見,當知是人不了我法。

「文殊師利!汝等諸菩薩守護身口,於不善法勿令放逸,堅固其心使不退轉,為諸眾生具足說法,亦當自身住於法中。

「我從久遠阿僧祇劫具足成就無上菩提,以善方便廣為人說,令諸眾生遠離惡趣。

「文殊師利!若有愚人謗微妙法,即是謗佛,亦名謗僧。

「又作[3]是說:『此法是,彼法非。』如是說者,亦名謗法。

「『此法為菩薩說,此法為聲聞說。』作是說者,亦名謗法。

「『此是菩薩學,此非菩薩學。』作是說者,亦名謗法。

「復作是言:『過去佛已滅、未來佛未至、現在佛無住,[*]唯我獲得陀羅尼法。』作此說者,亦名謗法。以謗法故,言得陀羅尼者是不淨法。

「於真法師毀謗所修,復謗法師雖有解慧不如說行、復謗法師行違於道、復謗法師身不持戒、復謗法師心無智慧、復謗法師意無明解、復謗法師言無辯了、復於如來所說文字心無信受,復作是言:『此修多羅是,此修多羅非;此偈經是,此偈經非;此法可信,此法不可信;見正說者妄作異論,於聽正法者為作留礙;此是行,此非行;此成就,此非成就;此是時,此非時。』諸如此說,皆名謗法。

「復次,文殊師利!若聲聞說法、若菩薩說法,當知皆是如來威神護念力故,令諸菩薩等作如是說。

「文殊師利!如彼愚人於佛現在猶生誹謗,況我滅後,受[A1]持我法諸法師等而不被謗?何以故?魔眷屬故。當知是人墮於惡道。

「如彼愚人貪求利養,以活親屬,於如來法心無信念,而復破壞如來教法。彼人親戚以朋黨心往婆羅門家及長者所,作如是說讚彼愚人:『於法於義能知能解,明達根欲善為人說。』受他信施曾無慚愧,以謗法故,身及眷屬俱墮地獄。

「文殊師利!我終不為無信之人說菩薩行、亦不為貪著在家之人說清淨法、不為二見之人說解脫法、不為一見之人說出[4]苦法、不為樂世之人說真淨法。

「文殊師利!我於恒河沙等法門,以無著心為人演說;又於恒河沙等法門,以有著心為眾生說。

「若有樂空眾生,為說空法;若有樂智眾生,為說智法;若有樂無相眾生,為說無相法;若有樂有相眾生,說有相法;若有樂慈眾生,為說慈法;若有樂因緣眾生,說因緣法;若有樂無因緣眾生,說無因緣法。

「『此是有威儀法,此是無威儀法;此是空法,此是有法;此是有為法,此是無為法;此是攝受法,此是覆蓋法;此是凡夫法,此是聖人法;此是色法,此是不善法;此是愚人法,此是定法。』」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等一切法是般若波羅蜜道,彼愚癡人在所言說,不依如來真淨教法,謗佛正法。」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如是愚人以近惡友現身起謗。如是,世尊!以何因緣能免斯咎?」

佛告文殊師利:「我於往昔七年之中,晝夜六時懺悔身、口及與意業所作重罪,從是已後,乃得清淨。經十劫已,獲得法忍。

「文殊師利!當知此經是菩薩乘,未覺悟者能令覺悟。聞說此經若不信受,以此謗因墮於惡道。是諸菩薩明受我法,然後乃可為人宣說,如是受持能遠惡趣。」

佛告文殊師利:「有四平等法,菩薩當學。云何為四?一者、菩薩於一切眾生平等,二者、於一切法平等,三者、於菩提平等,四者、於說法平等。如是等四法。

「菩薩當知是四種法。菩薩知已,為眾生說。若有信者,遠離惡趣;若不信者,當墮惡道。[1]若善男子、善女人住此四法,當知是人不墮惡趣。

「復有四法。云何為四?一者、於諸眾生心無退轉,二者、於諸法師而不輕毀,三者、於諸智人心不生謗,四者、於諸如來一切所說恒生尊重。如是四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善修學,終不墮於諸惡趣中。

「復次,文殊師利!菩薩以恒河沙等諸佛剎土滿中七寶,於恒河沙劫日日奉施恒河沙等諸佛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如是大乘方廣微妙經典,乃至一句一偈讀誦三遍,所獲功德勝前布施所得功德;若有誦持此經典者,所獲功德倍多於彼。設復有人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所得功德亦不能及。

「文殊師利!如此經典,名義廣大無與等者。汝諸菩薩摩訶薩應善修學、受持、讀誦,廣為眾生分別解說。」

爾時,一切大眾乃至十方諸來菩薩摩訶薩等俱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如佛所說,我等受持。」

說此法時,三十恒河沙諸菩薩等得無生法忍、七十恒河沙諸菩薩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復有六十三億百千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大眾,聞佛所說心生歡喜,於八十劫度生死流;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不退轉,經六十三劫已,具足成就無上菩提。

彼諸菩薩及一切大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作禮奉行。

大乘方廣總持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21548 - 2023-12-20 19:42:25 無量義經一卷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虬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一極正覺,任機而通。流轉起滅者,必在苦而希樂,此叩聖之感也;順通示現者,亦施悲而用慈,即救世之應也。根異教殊,其階成七。先為波利等說五戒,所謂人天善根一也;次為拘隣等轉四諦,所謂授聲聞乘二也;次為中根演十二因緣,所謂授緣覺乘三也;次為上根舉六波羅蜜,所謂授以大乘四也。眾教宣融,群疑須導,次說無量義經。既稱得道差品,復云未顯真實,使發求實之冥機,用開一極之由緒五也。故法華接唱顯一除三,順彼求實之心,去此施權之名六也。雖權開而實現,猶掩常住之正義;在雙樹而臨崖,乃暢我淨之玄音七也。過此以往法門雖多,撮其大歸數盡於此;亦由眾聲不出五音之表,百氏竝在六家之內。

其無量義經,雖法華首戴其目,而中夏未覩其說,每臨講肆,未嘗不廢談而歎想見斯文。忽有武當山比丘慧表,生自羌胄,偽帝姚略從子,國破之日,為晉軍何澹之所得。數歲聰黠,澹之字曰螟蛉,養為假子。俄放出家,便勤苦求道,南北遊尋,不擇夷險。以齊建元三年,復訪奇搜祕遠至嶺南,於廣州朝廷寺,遇中天竺沙門曇摩伽陀耶舍,手能隸書,口解齊言,欲傳此經未知所授。表便殷勤致請,心形俱至,淹歷旬朔僅得一本,仍還嶠北齎入武當。以今永明三年九月十八日,頂戴出山見校弘通,奉覿真文欣敬兼誠,詠歌不足手舞莫宣。輒虔訪宿解抽刷庸思,謹立序注云。

自極教應世與俗而差,神道救物稱感成異。玄圃已東,號曰太一;罽賓以西,字為正學。東國明殃,慶於百年;西域辯休,咎於三世。希無之與修空,其揆一也。有欲於無者,既無得無之分;施心於空者,豈有入空之照。而講求釋教者,或謂會理可漸,或謂入空必頓,請試言之,以筌幽寄。立漸者,以萬事之成,莫不有漸。堅氷基於履霜,九仞成於累土。學人之入空也,雖未圓符;譬如斬木,去寸無寸,去尺無尺,三空稍登,寧非漸耶?立頓者,以希善之功,莫過觀法性。法性從緣,非有非無。忘慮於非有非無,理照斯一者,乃曰解空;存心於非有非無,境智猶二者,未免於有。有中伏結,非無日損之驗;空上論心,未有入理之効。而言納羅漢於一聽,判無生於終朝,是接誘之言,非稱實之說。妙得非漸,理固必然。既二談分路,兩意爭途;一去一取,莫之或正。

尋得旨之匠,起自支安。支公之論無生,以七住為道慧陰足,十住則群方與能。在迹斯異,語照則一。安公之辯異觀,三乘者,始簣之日稱;定慧者,終成之實錄。此謂始求可隨根而三,入解則其慧不二。譬喻亦云,大難既夷,乃無有三;險路既息,其化即亡。此則名一為三,非有三悟明矣。生公云,道品可以泥洹,非羅漢之名;六度可以至佛,非樹王之謂。斬木之喻,木存故尺寸可漸;無生之證,生盡故其照必頓。案三乘名教,皆以生盡照息,去有入空,以此為道,不得取像於形器也。今無量義亦以無相為本,若所證實異,豈曰無相;若入照必同,寧曰有漸。非漸而云漸,密筌之虛教耳。如來亦云:「空拳誑小兒,以此度眾生。」微文接麁,漸說或允;忘象得意,頓義為長。聊舉大較,談者擇焉。

無量義經

德行品第一

蕭齊天竺[3]三藏曇摩伽陀耶[4]舍譯

[5]如是我聞:

一時,佛[6]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菩薩摩訶薩八萬人,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諸比丘、比丘[7]尼、優婆塞、優婆夷俱。大轉輪王、小轉輪王,金輪、銀輪、諸[8]轉輪王,國王、王子、國臣、國民、國士、國女、國大長者,各與眷屬百千萬數而自圍遶,來詣佛所,頭面禮足,遶百千匝,燒香、散華,種種供養;供養佛已,退一面坐。

其菩薩名曰文殊師利法王子、大威德藏法王子、無憂藏法王子、大辯藏法王子、彌勒菩薩、導首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花幢菩薩、花光[9]幢菩薩、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常精進菩薩、寶印[10]手菩薩、寶積菩薩、寶杖菩薩、越三界菩薩、毘摩[11]跋羅菩薩、香象菩薩、大香象菩薩、師子吼王菩薩、師子遊戲世菩薩、師子奮迅菩薩、師子精進菩薩、勇銳力菩薩、師子威猛伏菩薩、莊嚴菩薩、大莊嚴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是諸菩薩,莫不皆是法身大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所成就。其心禪寂,常在三昧,恬安惔怕,無為無欲,顛倒、亂想不復得入,靜寂清澄,志玄虛[12]漠,守[13]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曉了分別性相真實、有無長短,明現顯白;又[14]能善知諸根性欲,以陀羅尼無[15]礙辯才,[16]請佛轉法輪,隨順能轉,微[17]渧先墮,以淹欲塵,開涅槃門,扇解脫風,除世[18]熱惱,致法清涼;次降甚深十二因緣,用灑無明老病死等,猛盛熾然苦聚日光。爾乃洪注無上大乘,潤漬眾生諸有善根,布善種子遍功德田,普令一切發菩提萌,智慧日月,方便時節,扶踈增長大乘事業,令眾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住快樂微妙真實。無量大悲救苦眾生,是諸眾生真善知識,是諸眾生大良福田,是諸眾生不請之師,是諸眾生安隱樂處,救處、護處、大依止處,處處為眾[19]作大導師;能為生盲而作眼目,聾劓啞者作耳鼻舌,諸根毀缺能令具足,顛狂荒亂作大正念;船師、大船師,運載群生,[20]渡生死河,置涅槃岸;醫王、大醫王,分別病相,曉了藥性,隨病授藥,令眾樂服;調御、大調御,無諸放逸行,猶如象馬師,能調無不調,師子勇猛威伏眾獸,難可沮壞。遊戲菩薩諸波羅蜜,於如來地堅固不動,安住願力,廣淨佛國,不久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菩薩摩訶薩,皆有如[21]是不思議[22]功德。

其比丘名曰:大智舍利弗、神通目揵連、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彌多羅尼子富樓那、阿若憍陳如等,天眼阿那律、持律[23]憂波離、侍者阿難、佛子羅[24]云、憂波難陀、離[25]婆多、劫賓那、薄拘羅、阿周陀、莎伽陀、頭陀大迦葉、憂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26]如是等比丘萬二千人,皆阿羅漢,盡諸結漏,無復縛著,真正解脫。

爾時,大莊嚴菩薩摩訶薩遍觀眾坐,各定意已,與眾中八萬菩薩摩訶薩俱從坐而起,來詣佛所,頭面禮足,遶百千匝,[27]燒散天華、天香,天衣、天瓔珞、天無價寶,從[28]于空中旋轉來下,四面雲集,而獻於佛;天厨、天鉢器、天百味充滿盈溢,見色、聞香自然飽足;天幢、天幡、天[29]幰蓋、天妙樂具,處處安置;作天伎樂,娛樂於佛。即前[30]䠒跪,合掌一心,俱共同聲,說偈讚言:

「大哉大悟大聖主, 無垢無染無所著,
天人象馬調御師, 道風德香熏一切。
智恬情[1]怕慮凝靜, 意滅識亡心亦寂,
永斷夢[2]妄思想念, 無復諸大陰、界、入。
其身非有亦非無, 非因非緣非自他,
非方非圓非[3]短長, 非出非沒非生滅,
非造非起非為作, 非坐非臥非行住,
非動非轉非閑靜, 非進非退非安危,
非是非非非得失, 非彼非此非去來,
非青非黃非赤白, 非紅非紫種種色。
戒定慧解知見生, 三[4]明六通道品發,
慈悲十力無畏起, 眾生善業因緣出。
示為丈六紫金暉, 方整照曜甚明徹,
毫相月旋[5]項日光, 旋髮紺青頂肉髻,
淨眼明[6]照上下眴, 眉[7]𥇒紺舒方口頰,
脣[8]舌赤好若丹[9]菓, 白齒四十猶珂雪,
額廣鼻脩面門開, 胸表[10]卍字師子臆,
手足柔軟具千輻, 腋掌合縵內外握,
臂[11]脩肘長指[12]直纖, 皮膚細軟毛右旋,
踝膝[13]不現陰馬藏, 細筋鎖骨鹿[14]𨄔腸,
表裏映[15]徹淨無垢, 淨水莫染不受塵。
如是等相三十二, 八十種好似可見,
而實無相非相色, 一切有[16]相眼對絕,
無相之相有相身, 眾生身相相亦然。
能令眾生歡喜禮, [17]虔心表敬誠慇懃,
因是自高我慢除, 成就如是妙色軀。
我等八萬之等眾, 俱共稽首咸歸命,
善滅思想心意識, 象馬調御無著聖。
稽首歸依法色身, 戒定慧解知見聚。
稽首歸依妙[18]幢相, 稽首歸依難思議。
梵音雷震[19]嚮八種, 微妙清淨甚深遠,
四諦六度十二緣, 隨順眾生心業轉,
有聞莫不心意開, 無量生死眾結斷。
有聞或得須陀洹、 斯陀、阿那、阿羅漢、
無漏無為緣覺處、 無生無滅菩薩地。
或得無量陀羅尼, 無礙樂說大辯才,
演說甚深微妙偈, 遊戲澡浴法清[20]池。
或躍飛騰現神足, 出沒水火身自由,
如是法輪相如是, 清淨無邊難思議。
我等咸復共稽首, 歸依法輪轉以時。
稽首歸依梵音聲, 稽首歸依緣、諦、度。
世尊往昔無量劫, 懃苦修習眾德行,
為我人天龍神王, 普及一切諸眾生。
能捨一切諸難捨, 財寶妻子及國城,
於法內外無所悋, 頭目髓腦悉施人;[21]
奉持諸佛清淨戒, 乃至失命不毀傷,
若人刀杖來加害, 惡口罵辱終不瞋;
歷劫挫身不倦惰, 晝夜攝心常在禪;
遍學一切眾道法, 智慧深入眾生根。
是故今得自在力, 於法自在為法王,
我[22]等咸共[23]俱稽首, 歸依能懃諸難懃。」
[24]無量義經說法品第二

爾時,大莊嚴菩薩摩訶薩與八萬菩薩摩訶薩說是偈讚佛已,俱白佛言:「世尊!我等八萬菩薩之眾,今者欲於如來法中有所諮問,不審世尊垂愍聽不?」

佛告大莊嚴菩薩及八萬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知是時,恣汝所問。如來不久當般涅槃,涅槃之後,普令一切無復餘疑。欲何所問,便可說也。」

於是,大莊嚴菩薩與八萬菩薩即共同聲,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欲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當修行何等法門?何等法門能令菩薩摩訶薩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大莊嚴菩薩及八萬菩薩言:「善男子!有一法門能令菩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菩薩學是法門者,則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是法門者,號字何等?其義云何?菩薩云何修行?」

佛言:「善男子!是一法門,名為無量義。菩薩欲得修學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眾惡業,輪迴六趣,備[25]諸苦毒,無量億劫不能自出。菩薩摩訶薩如是諦觀,生憐愍心,發大慈悲,將欲救拔。又復深入一切諸法——法相如是,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相如是,異如是法,法相如是,滅如是法;法相如是,能生惡法,法相如是,能生善法,住、異、滅者亦復如是。

「菩薩如是觀察四相始末,悉遍知已,次復諦觀一切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滅。復觀即時生、住、異、滅,如是觀已,而入眾生諸根性欲。性欲無量故,說法無量;說法無[26]量,義亦無量。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無相不相,[27]不相無相,名為實相。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真實相已,所發慈悲明諦不虛,於眾生所,真能拔苦。[28]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令諸眾生受於快樂。

「善男子!菩[29]薩若能如是修一法門無量義者,必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如是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文理真正,尊無過上,三世諸佛所共守護,無有眾魔群道得入,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敗。是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若欲疾成無上菩提,應當修學如是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

爾時,大莊嚴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世尊說法不可思議,眾生根性亦不可思議,法門解[1]脫亦不可思議。我等於佛所說諸法,無復疑[2]惑,而諸眾生生迷惑心,故重諮問。世尊!自從如來得道已來,四十餘年,常為眾生演說諸法四相之義,苦義、空義、無常、無我,無大、無小、無生、無滅,一[3]切無相,法性、法相本來空寂,不來、不去、不出、不沒。若有聞者,或得煖法、頂[4]法、世第一法;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發菩提心;登第一地、第二、第三、至第十地。往日所說諸法之義,與今所說有何等異,而言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菩薩修行必得疾成無上菩提?是事云何?唯願世尊慈[5]愍一切,廣為眾生而分別之,普令現在及未來世有聞法者,無餘疑網。」

於是,佛告大莊嚴菩薩:「善哉!善哉!大善男子!能問如來如是甚深無上大乘微妙之義,當知汝能多所利益安樂人天,拔苦眾生,真大慈悲,信實不虛。以是因緣,必得疾成無上菩提,亦令一切今世、來世諸有眾生得成無上菩提。

「善男子!自我道場菩提樹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觀一切諸法不可宣說。所以者何?[6]以諸眾[7]生性欲不同。[8]性欲不同,種種說法;[9]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10]曾顯實。是故,眾生得道差別,不得疾成無上菩提。善男子!法譬如水,能洗垢穢,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皆悉能洗諸有垢穢。其法水者,亦復如是,能洗眾生諸煩惱垢。善男子!水性是一,江、河、井、池、溪、渠、大海各各別異。其法性者,亦復如是,洗除塵勞等無差別,三法、四果、二道不一。善男子!水雖俱洗,而井非池,池非江、河,溪、渠非海,[11]而如來世雄於法自在,所說諸法亦復如是。初、中、後說,皆能洗除眾生煩惱,而初非中,而中非後,初、中、後說,文[12]辭雖一,而義各異。

「善男子!我起樹王,詣波羅[13]奈鹿野園中,為阿若拘隣等五人轉四諦法輪時,亦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中間於此及以處處,為諸比丘并眾菩薩辯演宣說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亦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今復於此,演說大乘《無量義經》,亦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善男子!是故,初說、中說、[14]今說,文[*]辭是一,而義[15]差異。義異故,眾生解異;解異故,得法、[16]得果、得道亦異。

「善男子!初說四諦,為求聲聞人,而八億諸天來下聽法,發菩提心。中於處處演說甚深十二因緣,為求辟支佛人,而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或住聲聞。次說方等十二部經、摩訶[17]般若、華嚴海[18]雲,演說菩薩歷劫修行,而百千比丘、萬億人天、無[19]量眾生得須陀洹、[20]得斯陀含、[*]得阿那含、[*]得阿羅[21]漢、住辟支佛因緣法中。善男子!以是義故,故知說同,而義別異。義異故,眾生解異;解異故,得法、得果、得道亦異。是故,善男子!自我得道,初起說法,至于今日演說大乘《無量義經》,未曾不說苦、空、無常、無我,非真、非假、非大、非小,本來不[22]然,今亦不滅,一[23]切無相,法相、法性不來不去,而眾生四相所遷。

「善男子!以是義故,諸佛無有二言,能以一音普應眾聲;能以一身,示百千萬億那由他無量無數恒河沙身;一一身中,又示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種種類形;一一形中,又示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形。善男子!是則諸佛不可思議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薩所及,唯佛與佛乃能究了。

「善男子!是故,我說微妙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文理真正,尊無過上,三世諸佛所共守護,無有眾魔外道得入,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敗。菩薩摩訶薩若欲疾成無上菩提,應當修學如是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

佛說是已,於是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自然空中雨種種花:天憂鉢羅華、鉢曇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又雨無數種種天香、天衣、天瓔珞、天無價寶,於上空中旋轉來下,供養於佛,及諸菩薩、聲聞大眾;天厨、天鉢器、天百味充滿盈溢;天幢、天幡、天[24]幰蓋、天妙樂具處處安置,作天伎樂,歌歎於佛。又復六種震動,東方恒河沙等諸佛世界,亦雨天華、天香、天衣、[25]天瓔珞、天無價寶,天厨、天鉢器、天百味、天幢、天幡、天[*]幰蓋、天妙樂具,作天伎樂,歌歎彼佛,及彼菩薩、聲聞大眾;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於是,眾中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得無量義三昧,[1]三萬四千菩薩摩訶薩得無[2]數無量陀羅尼門,能轉一切三世諸佛不退[3]轉法輪,其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大轉輪王、小轉輪王、銀輪、鐵輪、諸[4]轉輪王、國王、王子、國臣、國民、國士、國女、國大長者,及諸眷屬百千眾俱,聞佛[5]如來說是經時,或得煖法、頂[6]法、世間第一法、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果,又得菩薩無生法忍,又得一陀羅尼,又得二陀羅尼,又得三陀羅尼,又得四陀羅尼,五、六、[7]七、八、九、十陀羅尼,又得百千萬億陀羅尼,又得無量無數恒河沙阿僧祇陀羅尼,皆能隨順[8]轉不退轉法輪,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9]無量義經十功德品第三

爾時,大莊嚴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世尊說是微妙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真實甚深!甚深甚深!所以者何?於此眾中,諸菩薩摩訶薩及諸四眾,天、龍、鬼、神、國王、臣、民諸有眾生,聞是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無不獲得陀羅尼門、三法、四果、菩提之心。當知此[10]經,文理真正,尊無過上,三世諸佛之所守護,無有眾魔群道得入,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敗。所以者何?一聞能持一切法故。若有眾生得聞是經,則為大利。所以者何?若能修行,必得疾成[11]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有眾生不得聞者,當知是等為失大利,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終不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不知菩提大道直故,行於險徑,多留難故。世尊!是經典者不可思議。唯願世尊廣為大眾慈哀,敷演是經甚深不思議事。世尊!是經典者,從何所來?去何所至?住何所住?乃有如是無量功德不思議力,令眾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告大莊嚴菩薩[12]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言。善男子!我說是經,甚深甚深!真實甚深!所以者何?令眾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一聞能持一切法故,於諸眾生大利益故,行大直道,無留難故。善男子!汝問是經從何所來、去至何所、住何[13]所住者,當善諦聽。善男子!是經[14]本從諸佛[15]宮宅中來,去至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住諸菩薩所[16]行之處。善男子!是經如是來、如是去、如是住。是故,此經能有如是無量功德不思議力,令眾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汝寧欲聞,是經復有十不思議功德力不?」

大莊[17]嚴言:「願樂欲聞。」

佛言:「善男子!第一,是經能令菩薩未發心者,發菩提心;無慈仁者,起[18]於慈心;好殺戮者,起大悲心;生嫉妬者,起隨喜心;有愛著者,起能捨心;諸慳貪者,起布施心;多憍慢者,起持戒心;瞋恚盛者,起忍辱心;生懈怠者,起精進心;諸散亂者,起禪定心;於愚癡者,起智慧心;未能度彼者,起度彼心;行十惡者,起十善心;樂有為者,志無為心;有退心者,作不退心;為有漏者,起無漏心;多煩惱者,起除滅心。善男子!是名是經第一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二,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有眾生得是經者,若一轉、若一偈、乃至一句,則能通達百千億義、無量數劫不能演說所受持法。所以者何?以[19]其是法,義無量故。善男子!是經,譬如從一種子生百千萬,百千萬中一一復生百千萬數,如是展轉乃至無量;是經典者,亦復如是,從[20]於一法生百千義,百千義中一一復生百千萬數,如是展轉,乃至無量無邊之義。是故,此經名無量義。善男子!是名是經第二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三,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有眾生得聞是經,若一轉、若一偈、乃至一句,通達百千萬[21]億義已,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出生入死,無怖畏想,於諸眾生,生憐愍[22]心,於一切法,得勇健想。如壯力士能擔、能持諸有重者;是持經人,亦復如是,能荷無上菩提重[23]寶,擔負眾生出生死道,未能自度,已能度[24]彼。猶如船師身嬰重病,四體不御,安止此岸,有好堅牢[25]船舟,常辦諸度彼者之具,給與而去;是持經者,亦復如是,雖嬰五道諸有之身,百八重病常恒相纏,安止無明老死此岸,而有堅牢此大乘經無量義,[26]辦能度眾生。[27]能如說行者,得度生死。善男子!是名是經第三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四,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有眾生得聞是經,若一轉、若一偈、乃至一句,得勇健想,雖未自度而能度他,與[28]諸菩薩以為眷屬,諸佛如來常向是人而演說法。是人聞已,悉能受持,隨順不逆,轉復為人隨宜廣說。善男子!是人譬如國王夫人新生王子,若一日、若二日、若至七日,若一月、若二月、若至七月,若一歲、若二歲、若[1]至七歲,雖復不能領理國事,[A1]已為臣民之所宗敬,諸大王子以為伴侶,王及夫人愛心偏重,常與共語。所以者何?以稚小故。善男子!是持經者,亦復如是,諸佛國王,是經夫人,和合共生是菩薩子。若是菩薩得聞是經,若一句、若一偈,若一轉、若二轉,若十、若百、若千、若萬、若億萬[2]億、若恒河沙無量無數轉,雖復不能體真理極,雖復不能震動三千大千國土,雷[3]震梵音,轉大法輪,[A2]已為一切四眾、八部之所宗仰,諸大菩薩以為眷屬,深入諸佛祕密之法,所可演說無違無失,常為諸佛之所護念,慈愛[4]偏覆,以新學故。善男子!是名是經第四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五,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若佛在世、若滅度後,其有受持、讀誦、書寫如是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是人雖復具縛煩惱,未能遠離諸凡夫事,而能示現大菩提道,延於一日以為百劫,百劫亦能促為一日,令彼眾生歡喜信伏。善男子!是善男子、[5]善女人,譬如龍子始生七日,即能興雲,亦能降雨。善男子!是名是經第五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六,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若佛在世、若滅度後,受持、讀誦是經典者,雖具煩惱而為眾生說法,令[6]得遠離煩惱、生死,斷一切苦。眾生聞已修行,得法、得果、得道,與佛如來等無差別。譬如王子雖復稚小,若王[7]遊巡[A3]及以疾病,委是王子領理國事。王子是時,依大王命,如法教令群寮百官,宣流正化,國土人民各隨其安,如大王治等無有異。持經善男子、善女人,亦復如是,若佛在世、若滅度後,是善男子雖未得住初不動地,依佛如是[8]用說教法而敷演之,眾生聞已,一心修行,斷除煩惱,得法、得果、乃至得道。善男子!是名是經第六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七,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9]於佛在世、若[10]滅度後,得聞是經,歡喜信樂,生希有心,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如法修行,發菩提心,起諸善根,興大悲意,欲度一切苦惱眾生,[11]雖未修行六波羅蜜,六波羅蜜自然在前,即於是身得無[12]生忍,生死煩惱一時斷壞,[13]即昇第七地與大菩薩位。譬如健人為王除怨,怨既滅已,王大歡喜,賞賜半國之封,[14]皆悉與之。持經男子女人,亦復如是,於諸行人最為勇健,六度法寶不求自至,生死怨敵自然散壞,證無生忍,半佛國寶封賞安樂。善男子!是名是經第七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八,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於佛在世、若滅度後,有人能得是經典者,敬信如視佛身,令等無異,愛樂是經,受持、讀誦、書寫、頂戴,如法奉行,堅固戒忍,兼行檀度,深發慈悲,以此無上大乘《無量義經》廣為人說。若人先來都不信有罪福者,以是經示之,設種種方便,強化令信,以經威力故,[15]發其人心,[A4]欻然得迴;信心既發,勇猛精進故,能得是經威德勢力,得道、得果。是故,善男子、善女[16]人即於是身,得無生法忍,得至上地,與諸菩薩以為眷屬,速能成就眾生淨佛國土,不久得成無上菩提。善男子!是名是經第八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九,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若佛在世[17]及滅度後,有得是經,歡喜踊躍得未曾有,受持、讀誦、書寫、供養,[18]廣為[19]眾人分別、解說是經義者,即得宿業餘罪、重障一時滅盡,便得清淨,逮得大辯,次第莊嚴諸波羅蜜,獲諸三昧、首楞嚴三昧,入大總持門,得懃精進力,[20]速越上地,善能分身散體遍十方[21]國,拔濟一切二十五有極苦眾生,悉令解脫。是故,是經有如此力。善男子!是名是經第九功德[22]不思議力。

「善男子!第十,是經不可思議功德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若佛在世[23]及滅度後,若得是經發大歡喜,生希有心,[24]即自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如說修行,復能廣勸在家、出家人受持、讀誦、書寫、供養、解說、如法修行,既令餘人修行,是經力故,得道、得果,皆由是善男子、善女人慈心[25]懃化力故。是善男子、善女人,即於是身便逮無量諸陀羅尼門,於凡夫地自然初時,能發無數阿僧祇弘誓大願,深能發救一切眾生,成就大悲,廣能[26]救苦,厚集善根,饒益一切,而[27]演法澤,洪潤枯涸,以[28]眾法藥[29]練諸眾生,安樂一切,漸見超登,[30]住法雲地,恩澤普潤,慈被無外,攝苦眾生,令入道迹。是故,此人不久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名是經第十功德不思議力。

「善男子!如是無上大乘《無量義經》,極有大威神之力,尊無過上,能令諸凡夫皆成聖果,永離生死[1]而得自在。是故,[2]此經名無量義也。能令一切眾生於凡夫地,生起諸菩薩無量道芽,令功德樹[3]蔚[4]茂、扶踈、增長。是故,此經號[5]十不可思議功德力也。」

於[6]是,大莊嚴菩薩摩訶薩及八萬菩薩摩訶薩同聲白佛言:「世尊![7]佛所說甚深微妙無上大乘《無量義經》,文理真正,尊無過上,三世諸佛所共守護,無有眾魔群道得入,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敗。是故,此經乃有如是十[8]種功德不思議[9]力,大饒益無量一切眾生,令一切諸菩薩摩訶薩各得無量義三昧,或得百千陀羅尼門,或[10]令得菩薩諸地諸忍,或得緣覺、[11]羅漢四道果證。世尊慈愍,快為我等說如是法,令我大獲法利,甚為奇特,未曾有也。世尊慈恩,實難可[12]報。」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於上空中復雨種種[13]華:天[14]憂鉢羅華、鉢曇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又雨無數種種天香、天衣、天瓔珞、天無價寶,於上空中旋轉來下,供養於佛及諸菩薩、聲聞大眾,天厨、天鉢器、天百味充滿盈溢,見色聞香,自然飽足,天幢、天幡、天[*]幰蓋、天妙樂具處處安置,作天伎樂,歌歎於佛;又復六種震動,東方恒河沙等諸佛世界,亦雨天華、天香、天衣、天瓔珞、天無價寶,天厨、天鉢器、天百味,見色聞香,自然飽足,天幢、天幡、天[15]幰蓋、天妙樂具,作天伎樂,歌歎彼佛及[16]諸菩薩、聲聞大眾,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爾時,佛告大莊嚴菩薩摩訶薩及八萬菩薩摩訶薩言:「汝等當於此經,應深起敬心,如法修行,廣化一切,懃心流布,常當慇懃晝夜守護,[17]普令眾生各獲法利。汝等真是大慈大悲,以立神通願力,[18]守護是經,勿使疑滯,於當[19]來世必令廣行閻浮提,令一切眾生[20]使得見聞、讀誦、書寫、供養。以是之故,[21]亦令汝等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時,大莊嚴菩薩摩訶薩與八萬菩薩摩訶薩即從坐起,來詣佛所,頭面禮足,遶百千匝,即前胡跪,[22]俱共同聲,白佛言:「世尊!我等快蒙世尊慈愍,為我等說是甚深微妙無上大乘《無量義經》。敬受佛勅,於如來滅後,當廣令流布是經典者,普令一切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唯願[23]世尊,勿垂憂慮。我等當以願力,普令一切[24]眾生,使得見聞、讀誦、書寫、供養,得是經[25]法威神之[26]力。」

爾時,佛讚言:「善哉!善哉!諸善男子!汝等今者真是佛子,大慈大悲,深能拔苦救厄者矣。一切眾生之良福田,廣為一切作大良導,一切眾生大依止處,一切眾生之大施主,常以法利廣施一切。」

爾時,大會皆大歡喜,為佛作禮,受持而去。

無量義[27]經



編輯者: hui (2023-12-20 19:53: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21553 - 2023-12-20 19:49:30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宋元嘉年曇無蜜多於楊州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大林精舍重閣講堂,告諸比丘:「却後三月我當般涅槃。」

尊者阿難即從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遶佛三匝為佛作禮,胡跪合掌,諦觀如來,目不暫捨。長老摩訶迦葉、彌勒菩薩摩訶薩亦從座起,合掌作禮,瞻仰尊顏。

時三大士異口同音而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云何眾生起菩薩心、修行大乘方等經典、正念思惟一實境界?云何不失無上菩提之心?云何復當不斷煩惱、不離五欲、得淨諸根、滅除諸罪?父母所生清淨常眼,不斷五欲而能得見諸障外事?」

佛告阿難:「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昔[30]在耆闍崛山及餘住處,已廣分別一實之道;今於此處,為未來世諸眾生等,欲行大乘無上法者,欲學[31]普賢行。[32]普賢行者,我今當說其憶念法。若見普賢及不見者除却罪數,今為汝等當廣分別。

「阿難!普賢菩薩乃生東方淨妙國土,其國土相,[33]《法華經》中已廣分別,我今於此略而解說。

「阿難!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八部、一切眾生誦大乘經者、修大乘[34]者、發大乘意者、樂見普賢菩薩色身者、樂見多寶佛塔者、樂見釋迦牟尼佛及分身諸佛者、樂得六根清淨者,當學是觀。此觀功德,除諸障礙、見上妙色,不入三昧但誦持故,[35]專心修習,心心相次,不離大乘,一日至三七日得見普賢;有重障者,七七日[36]盡然後得見;復有重者一生得見、復有重者二生得見、復有重者三生得見;如是種種業報不同,是故異說。

「普賢菩薩身量無邊、音聲無邊、色像無邊,欲來此國,入自在神通促身令小,閻浮提人三障重故。以智慧力化乘白象,其象六牙,七支[1]跓地,其七支下生七蓮華。[2]象色鮮白,白中上者[3]頗梨、雪山不得為比。[4]身長四百五十由旬、高四百由旬。於六牙端有六浴池,一一[5]浴池中生十四[6]蓮華,與池正等,其華開敷如天樹王。一一華上有一玉女,顏色紅輝有過天女,手中自然化五箜篌,一一箜篌有五百樂器以為眷屬。有五百[7]飛鳥,鳧、鴈、鴛鴦……,皆[8]眾寶色,生花葉間。象鼻有華,其莖譬如赤真珠色,其華金色,含而未敷。

「見是事已,復更懺悔,至心諦觀,思惟大乘,心不[9]休廢。見華即敷,金色金光,其蓮華臺是甄叔迦寶,[10]妙梵摩尼以為華鬘、金剛寶珠以為華鬚。見有化佛坐蓮華臺,眾多菩薩坐蓮華鬚。化佛眉間亦出金光入象鼻中,從象鼻出入象眼中,從象眼出入象耳中,從象耳出照象頂上,化作金臺。

「[11]其象頭上有三化人:一捉金輪、一持摩尼珠、一執金剛杵。舉杵擬象,象即能行,腳不履地,躡虛而遊,離地七尺。地有印文,於印文中千輻轂輞皆悉具足,一一輞間生一大蓮華,此蓮華上生一化象,亦有七支,隨大象行。舉足下足生七千象以為眷屬,隨從大象。

「象鼻紅蓮華色,上有化佛放眉間光,其光金色,如前入象鼻中,[12]於象鼻[13]中出入象眼中,從象眼出還入象耳,從象耳出至象頸上,漸漸上至象背,化成金鞍,七寶校具。於鞍四[A1]面有七寶柱,眾寶校飾以成寶臺。

「臺中有一七寶蓮華,其蓮華鬚百寶共成,其蓮華臺是大摩尼,有一菩薩結[14]加趺坐,名曰普賢。身白玉色五十種光,光五十種色以為項光,身諸毛孔流出金光,其金光端無量化佛。諸化菩薩以為眷屬,安[15]庠徐步,雨大寶華至行者前。其象開口,於象牙上諸池玉女鼓樂、絃歌,其聲微妙,讚歎大乘一實之道。

「行者見已,歡喜敬禮。復更[16]誦讀甚深經典、遍禮十方無量諸佛、禮多[17]寶塔及釋迦牟尼、并禮普賢……諸大菩薩,發是誓[18]言:『若我宿福應見普賢,願[19]尊遍吉[20]示我色身。』作是願已,晝夜六時禮十方佛、行懺悔法、誦大乘經、讀大乘經、思大乘義、念大乘事、恭敬供養持大乘者、視一切人猶如佛想、於諸眾生如父母想。

「作是念已,普賢菩薩即於眉間放大人相白毫光明。此光現時,普賢菩薩身相端嚴——如紫金山端正微妙——三十二相皆悉備有。身諸毛孔放大光明,照其大象令作金色、一切化象亦作金色、諸化菩薩亦作金色。其金色光,照于東方無量世界皆同金色,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爾時,十方[21]面一一方有一菩薩乘六牙白象王,亦如普賢等無有異,如是十方無量無邊滿中化象。普賢菩薩神通力故,令持經者皆悉得見。

「是時,行者見諸菩薩身心歡喜,為其作禮,白言:『大慈大悲[22]者!愍念我故,為我說法。』說是語時,諸菩薩等異口同音各說清淨大乘經法,作諸偈頌讚歎行者,是名始觀普賢菩薩最初境界。

「爾時,行者見是事已,心念大乘,晝夜不捨。於睡眠中夢見普賢為其說法,如覺無異,安慰其心而作是言:『汝所誦持,忘失是句、[A2]忘失是偈。』爾時,行者聞普賢[23]菩薩[24]所說,深解義趣,憶持不忘;日日如是,其心漸利。

「普賢菩薩教其憶念十方諸佛,隨普賢教正心正意,漸以心眼見東方佛,身黃金色,端嚴微妙。見一佛已,復見一佛,如是漸漸遍見東方一切諸佛;心[25]相利故,遍見十方一切諸佛。

「見諸佛已,心生歡喜而作是言:『因大乘故得見大士,因大士力故得見諸佛,雖見諸佛猶未了了,閉目則見,開目則失。』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遍禮十方佛。禮諸佛已,胡跪合掌而作是言:『諸佛世尊十力無畏、十八不[26]共、大慈大悲三念處、常在世間色中上色,我有何罪而不得見?』說是語已,復更懺悔。

「懺悔清淨已,普賢菩薩復更現前,行、住、坐、臥不離其側,乃至夢中常為說法;此人覺已,得法喜樂。如是晝夜經三七日,然後方得旋陀羅尼;得陀羅尼故,諸佛菩薩所說妙法憶持不失,亦常夢見過去七佛,唯釋迦牟尼佛為其說法,是諸世尊各各稱讚大乘經典。

「爾時,行者復更懺悔,遍禮十方佛。禮十方佛已,普賢菩薩住其人前,教說宿世一切業緣、發露黑惡一切罪事。向諸世尊,口自發露;既發露已,尋時即得諸佛現前三昧。

「得是三昧已,見東方阿閦佛及妙喜國,了了分明。如是,十方各見諸佛上妙國土,了了分明。

「既見十方佛已,夢象頭上有一金剛人,以金剛杵遍擬六根;擬六根已,普賢菩薩為於行者說六根清淨懺悔之法。如是懺悔一日至七日,以諸佛現前三昧力故、普賢菩薩說法莊[27]嚴故,耳漸漸聞障外聲、眼漸漸見障外事、鼻漸漸聞障外香。廣說如妙法華經得是六根清淨已,身心歡喜無諸惡相,心純是法,與法相應。

「復更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復更廣見百千萬億無量諸佛。是諸世尊各伸右手摩行者頭,而作是言:『善哉善哉!行大乘者!發大莊嚴心者!念大乘者!我等昔日發菩提心時皆亦如汝,慇懃不失。我等先世行大乘故,今成清淨正遍知身;汝今亦當勤修不懈。此大乘典,諸佛寶藏、十方三世諸佛眼目、出生三世諸如來種。持此經者,即持佛身、即行佛事,當知是人即是諸佛所使、諸佛世尊衣之所覆、諸佛如來真實法子。汝行大乘,不斷法種。汝今諦觀東方諸佛。』

「說是語時,行者即見東方一切無量世界地平如掌,無諸堆阜、丘陵、荊棘,琉璃為地,黃金間[1]側;十方世界亦復如是。見是地已,即見寶樹。寶樹高妙五千由旬,其樹常出黃金、白銀、七寶莊嚴,樹下自[2]然有寶師子座。其師子座高二十由旬,座上亦出百寶光明。如是諸樹及餘寶座,一一寶[3]座皆有自然五百白象,象上皆有普賢菩薩。

「爾時,行者禮諸普賢而作是言:『我有何罪,但見寶地、寶[4]座及與寶[5]樹,不見諸佛?』作是語已,一一座上有一世尊,端嚴微妙而坐寶座。

「見諸佛已,心大歡喜,復更誦習大乘經典。大乘力故,空中有聲而讚歎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行大乘功德因緣,能見諸佛。今雖得見諸佛世尊,而不能見釋迦牟尼佛、分身諸佛及多寶佛塔。』聞空中聲已,復勤誦習大乘經典。以誦大乘方等經故,即於夢中見釋迦牟尼佛與諸大眾在耆闍崛山說《法華經》,演一實義。

「[6]教已懺悔,渴仰欲見,合掌胡跪向耆闍崛山而作是言:『如來世雄常在世間,愍念我故,為我現[7]身。』作是語已,見耆闍崛山七寶莊嚴,無數比丘、聲聞大眾,寶樹行列,寶地平正,復[8]鋪妙寶師子之座。釋迦牟尼佛放眉間光,其光遍照十方世界,復過十方無量世界。

「此光至處,十方分身釋迦牟尼佛一時雲集,廣說如《妙法華經》。一一分身佛,身紫金色、身量無邊、坐師子座,百億無量諸大菩薩以為眷屬,一一菩薩行同普賢;如此十方無量諸佛、菩薩眷屬,亦復如是。

「大眾集已,見釋迦牟尼佛舉身毛孔放金色光,一一光中有百億化佛。諸分身佛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其光流入釋迦牟尼佛頂。見此相時,分身諸佛一切毛孔出金色光,一一光中復有恒河[A3]沙微塵數化佛。

「爾時,普賢菩薩復放眉間大人相光入行者心。既入心已,行者自憶過去無數百千佛所受持讀誦大乘經典,自見故身了了分明,如宿命通等無有異;豁然大悟,得旋陀羅尼、百千萬億諸陀羅尼門。

「從三昧起,面見一切分身諸佛眾寶樹下坐師子[9]床,復見琉璃地[10]如蓮華[11]聚,從下方空中[12]踊出。一一華間有微塵數菩薩結加趺坐,亦見普賢分身菩薩在彼眾中[13]讚歎大乘。

「時諸菩薩異口同音教於行者清淨六根,或有說言:『汝當念佛。』或有說言:『汝當念法。』或有說言:『汝當念僧。』或有說言:『汝當念戒。』或有說言:『汝當念施。』或有說言:『汝當念天。』『如此六法是菩提心、生菩薩法。汝今應當於諸佛前發露先罪,至誠懺悔於無量世眼根因緣貪著諸色。以著色故,貪愛諸塵;以愛塵故,受女人身,世世生處[14]惑著諸色。色壞汝眼,為恩愛奴;[15]色使使汝經歷三界,為此弊使,盲無所見。今誦大乘方等經典,此經中說:「十方諸佛色身不滅。」汝今得見,審實爾不?眼根不善,傷害汝多,隨順我語歸向諸佛。釋迦牟[16]尼說汝眼根所有罪咎,諸佛菩薩慧[17]明法水願[18]以洗除,[19]令我清淨。』

「作是語已,遍禮十方佛,向釋迦牟尼佛、大乘經典,復[20]說是言:『我今所懺眼根重罪障蔽穢濁,盲無所見。願佛大慈哀愍覆護、普賢菩薩乘大法船普度一切、十方無量諸菩薩伴唯願慈哀,聽我悔過眼根不善惡業障法。』如是三說,五體投地、正念大乘、心不忘捨,是名懺悔眼根罪法。

「稱諸佛名、燒香散華、發大乘意、懸繒幡蓋、說眼過患懺悔罪者,此人現世見釋迦牟尼佛及見分身無量諸佛,阿僧祇劫不墮惡道——大乘力故、大乘願故——恒與一切陀羅尼菩薩共為眷屬。作是念者是為正念,若他念者名為邪念,是名眼根初境界相。

「淨眼根已,復更誦讀大乘經典,晝夜六時胡跪懺悔而作是言:『我今云何但見釋迦牟尼佛分身諸佛,不見多寶佛[21]塔、全身舍利?多寶佛塔恒在不滅,我濁惡眼是故不見。』作是語已,復更懺悔。過七日已,多寶佛塔從地[22]涌出,釋迦牟尼佛即以右手開其塔戶。見多寶佛入普現色身三昧,一一毛孔流出恒河沙微塵數光明,一一光明有百千萬億化佛。

「此相現時,行者歡喜,[1]讚偈遶塔。滿七匝已,多寶如來出大音聲讚言:『法子!汝今真實能行大乘,隨順普賢眼根懺悔。以是因緣,我至汝所為汝證明。』說是語已,讚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能說大法、雨大法雨,成就濁惡諸眾生等。』

「是時行者見多寶佛塔已,復至普賢菩薩所,合掌敬禮白言:『大師!教我[2]悔過。』

「普賢復言:『汝於多劫耳根因緣隨逐外聲,聞妙音時心生惑著、聞惡聲時起[3]八百種煩惱賊害。如此惡耳,報得惡事、恒聞惡聲,生諸攀緣。顛倒聽故,當墮惡道、邊地邪見不聞法處。汝於今日誦持大乘功德海藏,以是[4]緣故見十方佛、多寶佛塔。現為汝證。汝應自當說己過惡,懺悔諸罪。』

「是時行者聞是語已,復更合掌五體投地而作是言:『正遍知世尊現為我證,方等經典為慈悲主,唯願觀我、聽我所說。我從多劫乃至今身,耳根因緣聞聲惑著如膠著草,聞[5]諸惡時起煩惱毒,處處惑著無暫停時。坐此竅聲,勞我[6]神識墜墮三塗。今始覺知,向諸世尊發露懺悔。』

「既懺悔已,見多寶佛放大光明,其光金色,遍照東方及十方界無量諸佛,身真金色。東方空中作是唱言:『此佛世尊號曰善德。』亦有無數分身諸佛坐寶樹下師子座上結加趺坐。是諸世尊,一切皆入普現色身三昧,皆作是[7]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讀誦大乘經典,汝所誦者是佛境界。』

「說是語已,普賢菩薩復更為說懺悔之法:『汝於前世無量劫中,以貪香故,分別諸識處處貪著,墮落生死。汝今應當觀大乘因。大乘因者,諸法實相[8]是。』聞是語已,五體投地復更懺悔。

「既懺悔已,當作是語:『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多寶佛塔!南無十方釋迦牟尼[9]佛分身諸佛!』作是語已,遍禮十方佛、南無東方善德佛及分身諸佛。如眼所見,一一心禮,香華供養。供養畢已,胡跪合掌,以種種偈讚歎諸佛。既讚歎已,說十惡業懺悔諸罪。既懺悔已,而作是言:『我於先世無量劫時貪香、味、觸,造作眾惡,以是因緣,無量世來恒受地獄、餓鬼、畜生、邊地邪見、諸不善身。如此惡業今日發露,歸向諸佛正法之王,說罪懺悔。』

「既懺悔已,身心不懈,復更[*]誦讀大乘經典。大乘力故,空中有聲,告言:『法子!汝今應當向十方佛讚說大乘,於諸佛前自說己過。諸佛如來是汝慈父,汝當自說舌根所作不善惡業。此舌根者,動惡業相,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誹謗、妄語、讚歎邪見、說無益語,如是眾多諸雜惡業;[10]搆鬪壞亂、法說非法……如是眾罪,今悉懺悔諸世雄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遍禮十方佛,合掌長跪,當作是語:『此舌過患無量無邊,諸惡業刺從舌根出,斷正法輪從此舌起。如此惡舌斷功德種,於非義中多端強說、讚歎邪見如火益薪,猶如猛火傷害眾生、如飲毒者無瘡疣死。如此罪報惡邪不善,當墮惡道百劫、千劫,以妄語故墮大地獄。我今歸向[11]南方諸佛,發露黑惡。』

「作是念時,空中有聲:『南方有佛名栴檀德,彼佛亦有無量分身,一切諸佛皆說大乘除滅罪惡。』

「『如此眾罪,今向十方無量諸佛大悲世尊發露黑惡,誠心懺悔。』說是語已,五體投地復禮諸佛。是時,諸佛復放光明照行者身,令其身心自然歡喜,發大慈悲普念一切。

「爾時,諸佛廣為行者說大慈悲及喜捨法,亦教愛語、修六和敬。爾時,行者聞此教勅心大歡喜,復更誦習終不懈息。

「空中復有微妙音聲[12]出如是言:『汝今應當身心懺悔。身者,殺、盜、婬;心者,念諸不善、造十惡業及五無間,猶如猨猴、亦如黐膠處處貪著,遍至一切六情根中。此六根業,枝條、華、葉悉滿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處,亦能增長無明、老、死……十二苦事,八邪、八難無不經[13]中。汝今應當懺悔如是惡不善業。』

「爾時,行者聞此語已,問空中聲:『我今何處行懺悔法?』

「時空中聲即說是語:『釋迦牟[14]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15]淨波羅蜜滅[16]有相處、[17]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不見有無諸法相處,如寂解脫,乃至般若波羅蜜,是色常住法故。如是,應當觀十方佛。』

「時十方佛各伸右手摩行者頭,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18]汝誦讀大乘經[19]故,十方諸佛說懺悔法。菩薩所行,不斷結使、不住使海。觀心無心,從顛倒想起,如此想心從妄想起;如空中風無依止處。如是法相,不生、不[20]滅。何者是罪?何者是福?我心自空,罪福無主。[21]一切法如是,無住、無壞。如是懺悔,觀心無[22]心、法不住法中,諸法解脫,滅諦寂靜。如是想者,名大懺悔、名莊嚴懺悔、名無罪相懺悔、名破壞心[1]識。行此懺悔者,身心清淨,不住法中——猶如流水——念念之中得見普賢菩薩及十方佛。』

「時諸世尊以大悲光明為於行者說無相法,行者聞說第一義空,行者聞已心不驚怖,應時即入菩薩正位。」

佛告阿難:「如是行者,名為懺悔。此懺悔者,十方諸佛、諸大菩薩所[2]懺悔法。」

佛告阿難:「佛滅度後,佛諸弟子若有懺悔惡不善業,但當[*]誦讀大乘經典。此方等經是諸佛眼,諸佛因是得具五眼,佛三種身從方等生;是大法印,[3]印涅槃海,如此海中能生三種佛清淨身,此三種身,人天福田應供中最。其有[*]誦讀大方等典,當知此人具佛功德,諸惡永滅,從佛慧生。」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有眼根惡、 業障眼不淨,
但當誦大乘、 思念第一義,
是名懺悔眼, 盡諸不善業。
耳根聞亂聲, 壞亂和合義,
由是起狂亂, 猶如癡猨猴,
但當誦大乘、 觀法空無相,
永盡一切惡, 天耳聞十方。
鼻根著諸香, 隨染起諸觸,
如此狂惑鼻, 隨染生諸塵。
若誦大乘經、 觀法如實際,
永離諸惡業, 後世不復生。
舌根起五種, 惡口不善業,
若欲自調順, 應勤修慈心,
思法真寂義, 無諸分別相。
心[4]根如猨猴, 無有暫停時,
若欲折伏者, 當勤誦大乘,
念佛大覺身, 力無畏所成。
身為機關主, 如塵隨風轉,
六賊遊戲中, 自在無罣礙。
若欲滅此惡、 永離諸塵勞、
常處涅槃城、 安樂心[5]恬怕,
當誦大乘經、 念諸菩薩母。
無量勝方便, 從思實相得,
如此等六法, 名為六情根。
一切業障海, 皆從妄想生,
若欲懺悔者, 端坐念實相。
眾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是故應至心, 懺悔六情根。」
說是偈已,佛告阿難:「汝今持是『懺悔六根觀普賢菩薩法』,普為十方諸天世人廣分別說。佛滅度後,佛諸弟子若有受持、讀誦、解說方等經典,應於靜處,若在塚間、若林樹下、[6]阿練若處,[7]誦讀方等,思大乘義。念力強故,得見我身及多寶佛塔、十方分身無量諸佛,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恭敬法故,持諸妙華住立空中,讚歎恭敬行持法者。但誦大乘方等經故,諸佛、菩薩晝夜供養是持法者。」

佛告阿難:「我與賢劫諸菩薩[8]及十方諸佛,因思大乘真實義故,除却百萬億[9]億劫阿僧祇數生死之罪;因此勝妙懺悔法故,今於十方各得為佛。若欲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若欲現身見十方佛及普賢菩薩,當淨澡浴、著淨潔衣、燒眾名香,在空閑處,應當誦讀大乘經典、思大乘義。」

佛告阿難:「若有眾生欲觀普賢菩薩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是名正觀,若他觀者[10]是名邪觀。佛滅度後,佛諸弟子隨順佛語行懺悔者,當知是人行普賢行。行普賢行者,不見惡相及惡業報。其有眾生晝夜六時禮十方佛、誦大乘經、思第一義甚深空法,一彈指頃除[11]去百萬億[*]億阿僧祇劫生死之罪。行此行者,真是佛子、從諸佛生,十方諸佛及諸菩薩為其[12]和上,是名具足菩薩戒者,不須羯磨自然成就,應受一切人天供養。

「爾時,行者若欲具足菩薩戒者,應當合掌在空閑處遍禮十方佛,懺悔諸罪,自說己過。然後靜處白十方佛而作是言:『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我業障故,雖信方等見佛不了。今歸依佛,唯願釋迦牟尼正遍知、世尊為我[*]和上;文殊師利具大慧者願以智慧授我清淨諸菩薩法;彌勒菩薩勝大慈日憐愍我故亦應聽我受菩薩法;十方諸佛現為我證;諸大菩薩各稱其名,是勝大士覆護眾生,助護我等今日受持方等經典,乃至失命,設墮地獄受無量苦,終不毀謗諸佛正法。以是因緣功德力故,今釋迦牟尼佛為我[*]和上、文殊師利為我阿闍[A4]梨、當來彌勒願授我法、十方諸佛願證知我、大德諸菩薩願為我伴,我今依大乘經甚深妙義,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三說。

「歸依三寶已,次當自誓受六重法。受六重法已,次當勤修無礙梵行、發[13]廣濟心、受八重法。立此誓已,於空閑處燒眾名香、散華供養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大乘方等,而作是言:『我於今日發菩提心,以此功德普度一切。』作是語已,復更頂禮一切諸佛及諸菩薩,思方等義,一日[1]乃至三七日,若出家、在家,不須[*]和上、不用諸師、不白羯磨,受持讀誦大乘經典力故、普賢菩薩勸發行故,是十方諸佛正法眼目。因由是法,自然成就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諸佛如來從此法生,於大乘經得受記[2]別。

「是故,智者!若聲聞毀破三歸[3]及五戒、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尼戒,及諸威儀;愚癡不善、惡邪心故,多犯諸戒及威儀法。若欲除滅令無過患、還為比丘具沙門[4]法,當勤修讀方等經典、思第一義甚深空法,令此空慧與心相應。當知此人於[5]念念頃,一切罪垢永盡無餘,是名具足沙門法式、具諸威儀,應受人天一切供養。

「若優婆塞犯諸威儀、作不善事——不善事者,所謂[6]說佛法過惡、論說四眾所犯惡事、偷盜婬[7]妷無有慚愧——若欲懺悔滅諸罪者,當勤讀誦方等經典、思第一義。

「若王者、大臣、婆羅門、居士、長者、宰官……是諸人等,貪求無厭、作五逆罪、謗方等經、具十惡業,是大惡報應墮惡道,過於暴雨必定當墮阿鼻地獄。若欲除滅此業障者,應生慚愧、[8]改悔諸罪。

「云何[9]名剎利居士懺悔[10]法?懺悔法者,但當正心、不謗三寶、不障出家、不為梵行人作惡留難,應當繫念修六念法、亦當供給供養持大乘者,不必禮拜,應當憶念甚深經法第一義空。思是法者,是名剎利居士修第一懺悔。

「第二懺悔者,孝養父母、恭敬師長,是名修第二懺悔[11]法。

「第三懺悔者,正法治國、不邪枉人民,是名修第三懺悔。

「第四懺悔者,於六齋日勅諸境內力所及處令行不殺,修如此法是名修第四懺悔。

「第五懺悔者,但當深信因果、信一實道、知佛不滅,是名修第五懺悔。」

佛告阿難:「於未來世,若有修習如此懺悔法,當知此人著慚愧服、諸佛護助,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說是語時,十千天子得法眼淨,彌勒菩薩……等諸大菩薩及以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編輯者: hui (2023-12-20 19:52:2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33611 - 2024-03-28 16:08:17 梵文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Re: hui]
jwjwo 離線
六六大順
註冊: 1999-12-22
文章數: 6190
來自: 開開心心的天堂國度
२४ समन्तमुखपरिवर्तः।
(समन्तमुखपरिवर्तो नामावलोकितेश्वरविकुर्वणनिर्देशः)

अथ खलु अक्षयमतिर्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उत्थायासनादेकांसमुत्तरासङ्गं कृत्वा दक्षिणं जानुमण्डलं पृथिव्यां प्रतिष्ठाप्य येन भगवांस्तेनाञ्जलिं प्रणाम्य भगवन्तमेतदवोचत्-- केन कारणेन भगवन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ऽवलोकितेश्वर इत्युच्यते?

एवमुक्ते भगवानक्षयमतिं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मेतदवोचत्-- इह कुलपुत्र यावन्ति सत्त्वकोटीनयुतशतसहस्राणि यानि दुःखानि प्रत्यनुभवन्ति, तानि सचेद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नामधेयं शृणुयुः, ते सर्वे तस्माद्दुःखस्कन्धाद् परिमुच्येरन्। ये च कुलपुत्र सत्त्वा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नामधेयं धारयिष्यन्ति, सचेत्ते महत्यग्निस्कन्धे प्रपतेयुः, सर्वे ते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तेजसा तस्मान्महतोऽग्निस्कन्धात्परिमुच्येरन्। सचेत्पुनः कुलपुत्र सत्त्वा नदीभिरुह्यमाना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क्रन्दं कुर्युः, सर्वास्ता नद्यस्तेषां सत्त्वानां गाधं दद्युः। सचेत्पुनः कुलपुत्र सागरमध्ये वहनाभिरूढानां सत्त्वकोटीनयुतशतसहस्राणां हिरण्यसुवर्णमणिमुक्तावज्रवैडूर्यशङ्खशिलाप्रवालाश्मगर्भमुसारगल्वलोहितमुक्तादीनां कृतनिधीनां स पोतस्तेषां कालिकावातेन राक्षसीद्वीपे क्षिप्तः स्यात्, तस्मिंश्च कश्चिदेवैकः सत्त्वः स्यात्योऽ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क्रन्दं कुर्यात्, सर्वे ते परिमुच्येरंस्तस्माद्राक्षसीद्वीपात्। अनेन खलु पुनः कुलपुत्र कारणेन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ऽवलोकितेश्वर इति संज्ञायते॥

सचेत्कुलपुत्र कश्चिदेव वध्योत्सृष्टोऽ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क्रन्दं कुर्यात्, तानि तेषां वध्यघातकानां शस्त्राणि विकीर्येरन्। सचेत्खलु पुनः कुलपुत्र अयं त्रिसाहस्रमहासाहस्रो लोकधातुर्यक्षराक्षसैः परिपूर्णो भवेत्, तेऽ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नामधेयग्रहणेन दुष्टचित्ता द्रष्टुमप्यशक्ताः स्युः। सचेत्खलु पुनः कुलपुत्र कश्चिदेव सत्त्वो दार्वायस्मयैर्हडिनिगडबन्धनैर्बद्धो भवेत्, अपराध्यनपराधी वा, तस्या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नामधेयग्रहणेन क्षिप्रं तानि हडिनिगडबन्धनानि विवरमनुप्रयच्छन्ति। ईदृशः कुलपुत्र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प्रभावः॥

सचेत्कुलपुत्र अयं त्रिसाहस्रमहासाहस्रो लोकधातुर्धूर्तैरमित्रैश्चौरैश्च शस्त्रपाणिभिः परिपूर्णो भवेत्, तस्मिंश्चैकः सार्थवाहो महान्तं सार्थं रत्नाढ्यमनर्ध्यं गृहीत्वा गच्छेत्। ते गच्छन्तस्तांश्चौरान्धूर्तान् शत्रूंश्च शस्त्रहस्तान्पश्येयुः। दृष्ट्वा च पुनर्भीतास्त्रस्ता अशरणमात्मानं संजानीयुः। स च सार्थवाहस्तं सार्थमेवं ब्रूयात्-- मा भैष्ट कुलपुत्राः, मा भैष्ट, अभयंददम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मेकस्वरेण सर्वे समाक्रन्दध्वम्। ततो यूयमस्माच्चौरभयादमित्रभयात्क्षिप्रमेव परिमोक्ष्यध्वे। अथ खलु सर्व एव स सार्थः एकस्वरेण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माक्रन्देत्-- नमो नमस्तस्मै अभयंददायावलोकितेश्वराय बोधिसत्त्वाय महासत्त्वायेति। सहनामग्रहणेनैव स सार्थः सर्वभयेभ्यः परिमुक्तो भवेत्। ईदृशः कुलपुत्र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प्रभावः॥

ये कुलपुत्र रागचरिताः सत्त्वाः, तेऽ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नमस्कारं कृत्वा विगतरागा भवन्ति। ये द्वेषचरिताः सत्त्वाः, तेऽ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नमस्कारं कृत्वा विगतद्वेषा भवन्ति। ये मोहचरिताः सत्त्वाः, तेऽ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नमस्कारं कृत्वा विगतमोहा भवन्ति। एवं महर्द्धिकः कुलपुत्र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यश्च कुलपुत्र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पुत्रकामो मातृग्रामो नमस्कारं करोति, तस्य पुत्रः प्रजायते अभिरूपः प्रासादिको दर्शनीयः। पुत्रलक्षणसमन्वागतो बहुजनप्रियो मनापोऽवरोपितकुशलमूलश्च भवति। यो दारिकामभिनन्दति, तस्य दारिका प्रजायते अभिरूपा प्रासादिका दर्शनीया परमया शुभवर्णपुष्करतया समन्वागता दारिका-- लक्षणसमन्वागता बहुजनप्रिया मनापा अवरोपितकुशलभूला च भवति। ईदृशः कुलपुत्र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प्रभावः॥

ये च कुलपुत्र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नमस्कारं करिष्यन्ति, नामधेयं च धारयिष्यन्ति, तेषाममोघफलं भवति। यश्च कुलपुत्र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नमस्कारं करिष्यति, नामधेयं च धारयिष्यति, यश्च द्वाषष्टीनां गङ्गानदीवालिकासमानां बुद्धानां भगवतां नमस्कारं कुर्यात्, नामधेयानि च धारयेत्, यश्च तावतामेव बुद्धानां भगवतां तिष्ठतां ध्रियतां यापयतां चीवरपिण्डपातशयनासनग्लानप्रत्ययभैषज्यपरिष्कारैः पूजां कुर्यात्, तत्किं मन्यसे कुलपुत्र कियन्तं स कुलपुत्रो वा कुलदुहिता वा ततोनिदानं पुण्याभिसंस्कारं प्रसवेत्?

एवमुक्ते अक्षयमतिर्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भगवन्तमेतदवोचत्-- बहु भगवन्, बहु सुगत स कुलपुत्रो वा कुलदुहिता वा ततोनिदानं बहुं पुण्याभिसंस्कारं प्रसवेत्। भगवानाह-- यश्च कुलपुत्र तावतां बुद्धानां भगवतां सत्कारं कृत्वा पुण्याभिसंस्कारः, यश्च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अन्तश एकमपि नमस्कारं कुर्यात्नामधेयं च धारयेत्, समोऽनधिकोऽनतिरेकः पुण्याभिसंस्कारः उभयतो भवेत्। यश्च तेषां द्वाषष्टीनां गङ्गानदीवालिकासमानां बुद्धानां भगवतां सत्कारं कुर्यात्नामधेयानि च धारयेत्, यश्च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नमस्कारं कुर्यात्नामधेयं च धारयेत्, एतावुभौ पुण्यस्कन्धौ न सुकरौ क्षपयितुं कल्पकोटीनयुतशतसहस्रैरपि। एवमप्रमेयं कुलपुत्र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नामधारणात्पुण्यम्॥

अथ खल्वक्षयमतिर्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भगवन्तमेतदवोचत्-- कथं भगवन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ऽस्यां सहायां लोकधातौ प्रविचरति? कथं सत्त्वानां धर्मं देशयति? कीदृशश्चा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पायकौशल्यविषयः?

एवमुक्ते भगवानक्षयमतिं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मेतदवोचत्-- सन्ति कुलपुत्र लोकधातवः येष्व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बुद्धरूपेण सत्त्वानां धर्मं देशयति। सन्ति लोकधातवः, येष्व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बोधिसत्त्वरूपेण सत्त्वानां धर्मं देशयति। केषांचित् प्रत्येकबुद्धरूपेण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सत्त्वानां धर्मं देशयति। केषांचिच्छ्रावकरूपेण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सत्त्वानां धर्मं देशयति। केषांचिद् ब्रह्मरूपेणा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सत्त्वानां धर्मं देशयति। केषांचिच्छक्ररूपेणा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धर्मं देशयति। केषांचिद् गन्धर्वरूपेणा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सत्त्वानां धर्मं देशयति। केषांचिद् गन्धर्वरूपेणा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सत्त्वानां धर्मं देशयति। यक्षवैनेयानां सत्त्वानां यक्षरूपेण धर्मं देशयति। ईश्वरवैनेयानां सत्त्वानामीश्वररूपेण, महेश्वरवैनेयानां सत्त्वानां महेश्वररूपेण धर्मं देशयति। चक्रवर्तिराजवैनेयानां सत्त्वानां चक्रवर्तिराजरूपेण धर्मं देशयति। पिशाचवैनेयानां सत्त्वानां पिशाचरूपेण धर्मं देशयति। वैश्रवणवैनेयानां सत्त्वानां वैश्रवणरूपेण धर्मं देशयति।

सेनापतिवैनेयानां सत्त्वानां सेनापतिरूपेण धर्मं देशयति। ब्राह्मणवैनेयानां सत्त्वानां ब्राह्मणरूपेण धर्मं देशयति। वज्रपाणिवैनेयानां सत्त्वानां वज्रपाणिरूपेण धर्मं देशयति। एवमचिन्त्यगुणसमन्वागतः कुलपुत्र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तस्मात्तर्हि कुलपुत्र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पूजयध्वम्। एष कुलपुत्र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भीतानां सत्त्वानामभयं ददाति। अनेन कारणेन अभयंदद इति संज्ञायते इह सहायां लोकधातौ॥

अथ खल्वक्षयमतिर्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भगवन्तमेतदवोचत्-- दास्यामो वयं भगवनवलोकितेश्वराय बोधिसत्त्वाय महासत्त्वाय धर्मप्राभृतं धर्माच्छादम्। भगवानाह-- यस्यदानीं कुलपुत्र कालं मन्यसे। अथ खल्वक्षयमतिर्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स्वकण्ठादवर्ताय शतसहस्रमूल्यं मुक्ताहारमवलोकितेश्वराय बोधिसत्त्वाय महासत्त्वाय धर्माच्छादमनुप्रयच्छति स्म-- प्रतीच्छ सत्पुरुष इमं धर्माच्छादं ममान्तिकात्। स न प्रतीच्छति स्म। अथ खल्वक्षयमतिर्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ऽ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मेतदवोचत्-- प्रतिगृहाण त्वं कुलपुत्र इमं मुक्ताहारमस्माकमनुकम्पामुपादाय। अथ खल्व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ऽक्षयमतेर्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न्तिकात्तं मुक्ताहारं प्रतिगृह्णाति स्म अक्षयमतेर्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नुकम्पामुपादाय, तासां च चतसृणां पर्षदां तेषां च देवनागयक्षगन्धर्वासुरगरूडकिन्नरमहोरगमनुष्यामनुष्याणामनुकम्पामुपादाय। प्रतिगृह्य च द्वौ प्रत्यंशौ कृतवान्। कृत्वा चैकं प्रत्यंशं भगवते शाक्यमुनये ददाति स्म, द्वितीयं प्रत्यंशं भगवतः प्रभूतरत्नस्य तथागतस्यार्हतः सम्यक्संबुद्धस्य रत्नस्तूपे समुपनामयायास। ईदृश्या कुलपुत्र विकुर्वया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ऽस्यां सहायां लोकधातावनुविचरति॥

अथ खलु भगवांस्तस्यां वेलायामिमा गाथा अभाषत--

चित्रध्वज अक्षयोमती एतमर्थं परिपृच्छि कारणात् ।

केना जिनपुत्र हेतुना उच्यते हि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१॥

अथ स दिशता विलोकिया प्रणिधीसागरु अक्षयोमति ।

चित्रध्वजोऽध्यभाषत शृणु चर्यामवलोकितेश्वरे ॥२॥

कल्पशत नेककोट्यचिन्तिया बहुबुद्धान सहस्रकोटिभिः ।

प्रणिधान यथा विशोधितं स्तथ शृण्वाहि मम प्रदेशतः ॥३॥

श्रवणो अथ दर्शनोऽपि च अनुपूर्वं च तथा अनुस्मृतिः।

भवतीह अमोघ प्राणिनां सर्वदुःखभवशोकनाशकः॥४॥

सचि अग्निखदाय पातयेद्घतनार्थाय प्रदुष्टमानसः।

स्मरतो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अभिसिक्तो इव अग्नि शाम्यति॥५॥

सचि सागरदुर्गि पातयेन्नागमकरसुरभूत आलये ।

स्मरतो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जलराजे न कदाचिसीदति॥६॥

सचि मेरुतलातु पातयेद्घतनार्थाय प्रदुष्टमानसः।

स्मरतो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सूर्यभूतो व नभे प्रतिष्ठति ॥७॥

वज्रामय पर्वतो यदि घतनार्थाय हि मूर्ध्नि ओषरेत्।

स्मरतो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रोमकूप न प्रभोन्ति हिंसितुम्॥८॥

सचि शत्रुगणैः परीवृतः शस्त्रहस्तैर्विहिंसचेतसैः।

स्मरतो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मैत्रचित्त तद भोन्ति तत्क्षणम् ॥९॥

सचि आघतने उपस्थितो वध्यघातनवशंगतो भवेत्।

स्मरतो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खण्डखण्ड तद शस्त्र गच्छियुः॥१०॥

सचि दारुमयैरयोमयैर्हडिनिगडैरिह बद्धबन्धनैः।

स्मरतो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क्षिप्रमेव विपटन्ति बन्धना ॥११॥

मन्त्रा बल विद्य ओषधी भूत वेताल शरीरनाशका।

स्मरतो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तान् गन्ति यतः प्रवर्तिताः॥१२॥​

सचि ओजहरैः परीवृतो नागयक्षसुरभूतराक्षसैः।

स्मरतो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रोमकूप न प्रभोन्ति हिंसितुम्॥१३॥

सचि व्यालमृगैः परीवृतस्तीक्ष्णदंष्ट्रनखरैर्महाभयैः।

स्मरतो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क्षिप्र गच्छन्ति दिशा अनन्ततः॥१४॥

सचि दृष्टिविषैः परीवृतो ज्वलनार्चिशिखिदुष्टदारुणैः।

स्मरतो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क्षिप्रमेव ते भोन्ति निर्विषाः॥१५॥

गम्भीर सविद्यु निश्चरी मेघवज्राशनि वारिप्रस्रवाः।

स्मरतो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क्षिप्रमेव प्रशमन्ति तत्क्षणम्॥१६॥

बहुदुःखशतैरुपद्रुतान्सत्त्व दृष्ट्व बहुदुःखपीडितान्।

शुभज्ञानबलो विलोकिया तेन त्रातरु गजे सदेवके॥१७॥

ऋद्धीबलपारमिंगतो विपुलज्ञान उपायशिक्षितः।

सर्वत्र दशद्दिशी जगे सर्वक्षेत्रेषु अशेष दृश्यते ॥१८॥

ये च अक्षणदुर्गती भया नरकतिर्यग्यमस्य शासने।

जातीजरव्याधिपीडिता अनुपूर्वं प्रशमन्ति प्राणिनाम् ॥१९॥

अथ खलु अक्षमतिर्हृष्टतुष्टमना इमा गाथा अभाषत--

शुभलोचन मैत्रलोचना प्रज्ञाज्ञानविशिष्टलोचना।

कृपलोचन शुद्धलोचना प्रेमणीय सुमुखा सुलोचना॥२०॥

अमलामलनिर्मलप्रभा वितिमिर ज्ञानदिवाकरप्रभा।

अपहृतानिलज्वलप्रभा प्रतपन्तो जगती विरोचसे॥२१॥

कृपसद्गुणमैत्रगर्जिता शुभगुण मैत्रमना महाघना।

क्लेशाग्नि शमेसि प्राणिनां धर्मवर्षं अमृतं प्रवर्षसि॥२२॥

कलहे च विवादविग्रहे नरसंग्रामगते महाभये।

स्मरतो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प्रशमेया अरिसंघ पापका॥२३॥

मेघस्वर दुन्दुभिस्वरो जलधरगर्जित ब्रह्मसुस्वरः।

स्वरमण्डलपारमिंगतः स्मरणीयो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२४॥

स्मरथा स्मरथा स काङ्क्षथा शुद्धसत्त्वं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म्।

मरणे व्यसने उपद्रवे त्राणु भोति शरणं परायणम्॥२५॥

सर्वगुणस्य पारमिंगतः सर्वसत्त्वकृपमैत्रलोचनो।

गुणभूत महागुणोदधी वन्दनीयो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२६॥

योऽसौ अनुकम्पको जगे बुद्ध भेष्यति अनागतेऽध्वनि।

सर्वदुःखभयशोकनाशकं प्रणमामी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म्॥२७॥

लोकेश्वर राजनायको भिक्षुधर्माकरु लोकपूजितो।

बहुकल्पशतांश्चरित्व च प्राप्तु बोधि विरजां अनुत्तराम्॥२८॥

स्थित दक्षिणवामतस्तथा वीजयन्त अमिताभनायकम्।

मायोपमता समाधिना सर्वक्षेत्रे जिन गत्व पूजिषु॥२९॥

दिशि पश्चिमतः सुखाकरा लोकधातु विरजा सुखावती।

यत्र एष अमिताभनायकः संप्रति तिष्ठति सत्त्वसारथिः॥३०॥

न च इस्त्रिण तत्र संभवो नापि च मैथुनधर्म सर्वशः।

उपपादुक ते जिनोरसाः पद्मगर्भेषु निषण्ण निर्मलाः॥३१॥

सो चैव अमिताभनायकः पद्मगर्भे विरजे मनोरमे।

सिंहासनि संनिषण्णको शालरजो व यथा विराजते॥३२॥

सोऽपि तथा लोकनायको यस्य नास्ति त्रिभवेस्मि सादृशः।

यन्मे पुण्य स्तवित्व संचितं क्षिप्र भोमि यथ त्वं नरोत्तम॥३३॥

इति॥

अथ खलु धरणिंध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महासत्त्व उत्थायासनादेकांसमुत्तरासङ्गं कृत्वा दक्षिणं जानुमण्डलं पृथिव्यां प्रतिष्ठाप्य येन भगवांस्तेनाञ्जलिं प्रणाम्य भगवन्तमेतदवोचत्-- न ते भगवन्सत्त्वाः अवरकेण कुशलमूलेन समन्वागता भविष्यन्ति, येऽ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मं धर्मपर्यायपरिवर्तं श्रोष्यन्ति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महासत्त्वस्य विकुर्वानिर्देशं समन्तमुखपरिवर्तं नाम अवलोकितेश्वरस्य बोधिसत्त्वस्य विकुर्वणप्रातिहार्यम्॥

अस्मिन्खलु पुनः समन्तमुखपरिवर्ते भगवता निर्देश्यमाने तस्याः पर्षदश्चतुरशीतिनां प्राणिसहस्राणामसमसमायामनुत्तरायां सम्यक्संबोधौ चित्तान्युत्पन्नान्यभूवन्॥

इति श्रीसद्धर्मपुण्डरीके धर्मपर्याये समन्तमुखपरिवर्तो नामावलोकितेश्वरविकुर्वणनिर्देशश्चतुर्विशति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om a vam ram ham kham om a vi ra hum kham om a ra pa ca na 紫微神咒
星平透壬穿禽網站
我的FB網頁

om namo manjusriye namah susriye nama uttama sriye svaha
namah saddharma pundarika sutra svaha namah Suvarṇaprabhāsottamasūtrendrarājaḥ svaha namo Mahamayuri Vidyarajni Sutra namo Karunikarāja Rāṣṭrapāla 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 namo Caturmahārājakayikas om a hum om a vam ram ham kham a vi ra hūm kham a ra pa ca na om alolik svaha om gagana sambhava vajra hoh om trum svaha Taiwan Love & Peace
禮敬諸佛 稱讚如來
廣修供養 懺悔業障
隨喜功德 請轉法輪
請佛住世 常隨佛學
恒順眾生 普皆回向
*************************************************************************

每自作是意 以何令眾生
得入無上慧 速成就佛身
--妙法蓮華經

↑回到頂端↑
Page 7 of 7 < 1 2 3 4 5 6 7



板主:  deepblue 
Google 搜尋
七嘴八舌
Facebook 塗鴉牆
最多貼文者 (30 天內)
CHC 103
元利 79
愛因斯坦 79
kit13 75
bluenwater 71
Quantacy 62
rblin 53
jcj 51
yungshow 43
紅兒 43
小休 37
hui 32
圓仔寶寶 30
九流術士 28
yichinyichin 27
最新議題
以“獻”字测自己还能咸鱼翻身吗?
by 零妖王
30 分 33 秒 之前
賴皮寮解套?礦業用地比照泰雅原民特定區就
地合法——請觸機起卦

by Quantacy
今天 at 17:30
兒子剛剛岀生了 大師可幫手贈兩句?
by fallinlove72
今天 at 16:47
生時麗似夏花,死時美如秋月
by rblin
今天 at 03:04
5月2日 問姻緣 古本天后靈籤40簽
by 我只是路過
昨天 at 23:42
爛網站,不夠格的站長
by 愛因斯坦
昨天 at 23:06
尖叫孬塞福 屢次騷擾,已涉毀謗,你的地盤變成這樣嗎?
by 愛因斯坦
昨天 at 23:01
《玄空九運飛星圖要》本月出書
by 草山人
昨天 at 13:54
介聘是否會成功
by 花有重開日人可再少年
昨天 at 12:21
想問胃的不舒服是否會自癒
by CandyWu
昨天 at 08:18
學佛可別學成魔
by rblin
昨天 at 03:01
試占美國最近校園亂象。
by CHC
2024-05-02 15:23:53
問5/2生活狀態:暑月途中熱不勝
by 圓仔寶寶
2024-05-02 07:59:52
日籤:前生逋欠我深知
by 圓仔寶寶
2024-05-02 07:54:05
佛渡不了不知世間是苦的人
by rblin
2024-05-02 03:01:11
請教2024年事業、感情及家運如何?
by Serena
2024-05-02 01:31:21
是否還會繼續聯繫
by warm
2024-05-01 22:13:50
我應該怎樣計劃我的將來?
by h0116
2024-05-01 21:15:10
第一階段能通過進入複試,進而被錄取嗎?
by YTL123
2024-05-01 16:25:44
試占柯文哲的官煞運,以柯文哲為世。
by CHC
2024-05-01 16:02:48
有關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行動的一個測字外應
by 天醫
2024-05-01 10:32:08
問弟弟的運勢:靈雞漸漸見分明
by 圓仔寶寶
2024-05-01 06:02:55
浪得虛名
by rblin
2024-05-01 03:02:41
今天又面試了一工作, 這個能成嗎?
by 百忍成金
2024-04-30 22:10:16
想請教各路大神關於小弟的姻緣
by 維謄
2024-04-30 19:38:05
誰在線上
6 線上使用者 (愛因斯坦, 殺氣十足的大太陽, 4 隱形), 151 Guests and 43 Spiders online.
Key: Admin, Global Mod, Mod
最新使用者
我只是路過, CandyWu, jtchu16, 維謄, Wush77
81740 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統計
81740 使用者
54 討論區
220806 議題
2141155 文章

最高線上使用者: 1162 @ 2018-05-29 02:51:45

本站是個命理討論的園地,如果您要問命,請務必詳閱各板板規,遵守發問規則,不要只留個生日或是命盤, 其他什麼都沒提。貼命盤的方法請特別注意算完命盤後的文字說明,不要貼個沒人看懂歪七扭八的命盤, 貼錯命盤及未遵守板規者,文章很有可能被不預警刪除 另外,如果您提了問題,而有人回覆的話,不論對與錯,請務必多上來回應論命者, 我們不歡迎那種提了問題就等人回答,也不回應的人。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及「長期的追蹤」。
本站大多數的討論區都得要註冊才能發言,您若是要張貼討論,請務必註冊為使用者, 如果您忘了您的密碼,請在登入」的畫面, 輸入您的帳號,再按一下我忘記我的密碼了」, 此時系統會寄一封信到您當時註冊的 Email 信箱裡面, 裡面則附有一個臨時密碼,請您拿到密碼後用此臨時密碼登入。登入之後可以在 編輯個人檔案」裡面修改成您習慣的密碼。
本站推薦瀏覽器: Firefox Chrome Safari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