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tinyNet 命理網



專業諮詢首選:命理網論命平台



Page 16 of 16 < 1 2 ... 14 15 16
議題選項
議題評分
#2233347 - 2024-03-24 01:24:11 佛說鹹水喻經 [Re: jwjwo]
Yehling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23-12-11
文章數: 209
佛說鹹水喻經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與汝等說水喻七事,諦聽諦思念之,我當說。」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聞教。

世尊告曰:「云何,比丘!水喻七事?若人沒於水;從水出頭復還沒水;或出頭遍觀四方;或出頭不覆沒水;或有人欲行出水;或有人欲至彼岸;或有人已至彼岸,淨志得立彼岸。

「彼云何人沒溺於水?或有一人以不善法盡纏裹身,純罪熟,至地獄一劫受罪不可療治,是謂此人常沒溺於水,是謂初入水沒溺。

「彼云何人出頭還沒入水?或有一人作是沒溺,有信於善法,懷慙愧,求其方便,於諸善法皆懷慙愧,彼出於水還沒溺水,是謂二人沒溺於水。

「彼云何人出水遍觀四方?或有一人出水,彼有信於善法,有慙愧心,有勇勐意,於諸不善法皆有慙愧。彼出水上,不覆沒溺於水。此諸賢,是謂三人喻彼出水。

「彼云何人出水住?或有一人作是出水,有信於善法,有慙愧,有精進,於諸善法皆懷慙愧,彼於三結使盡,成須陀洹而不退轉,必當還所獲,是謂四人喻彼出水住。

「彼云何人出水欲至彼岸?或有一人作如是出水,彼有信於善法,有慙愧,有勇勐意,於諸善法悉懷慙愧,彼盡三結使,貪慾、瞋恚、愚癡薄,成斯陀含,來至此間而盡苦本,是謂彼人喻彼水欲至彼岸。

「云何彼人已至彼岸?或有一人便出水,有信於善法,有慙愧,有勇勐意,於諸善法皆懷慙愧,彼便盡五下分結,成阿那含,於彼般涅槃,不復來至此間,是謂六人喻彼出水已至彼岸。

「彼云何人已至彼岸,淨志得立彼岸?或有一人而出水上,有信於善法,有慙愧有,勇勐意,於諸善法皆懷慙愧;或有一人盡有漏成無漏,念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疾得證通,而自娛樂盡生死源。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母胎。是謂彼人喻彼水已立彼出岸。

「如是,比丘!此七人,我今與汝等說七人喻水。諸世尊與諸聲聞所應當說,有大慈,欲使獲安隱,皆使得度,所謂閑居處、樹下、空處露坐,汝等坐禪勿有懈怠;今不精勤後備有悔。是謂我所教勅。」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鹹水喻經
↑回到頂端↑
#2233348 - 2024-03-24 01:26:24 佛說薩鉢多酥哩踰捺野經 [Re: jwjwo]
Yehling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23-12-11
文章數: 209
佛說薩鉢多酥哩踰捺野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梨國猨猴井樓閣精舍。爾時世尊告苾芻言:「汝今諦聽!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無堅無實,是不究竟、是不堪任、是不可樂,汝等當知,勤加精進而求解脫。苾芻!時不久住,念念遷移,過此已後劫欲末時,天不降雨人間亢旱,大地所有樹木叢林、百穀苗稼、一切華菓,皆悉枯乾都不成就。苾芻當知,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無堅無實,是不究竟、是不堪任、是不可樂,汝等宜令勤加精進而求解脫。苾芻!劫相末時二日出現,炎照世間,熱相轉盛,大地所有樹木叢林、根莖枝葉,一切破壞都無所有。苾芻!如是無常不可久保,汝等今者宜加精進速求解脫。

「復次,苾芻!劫相末時三日出現,炎照世間,熱相盛前,損物轉甚,大地所有諸小江河、一切泉源,悉皆竭盡無餘少水。苾芻當知,如是無常誰能可免?是故我今慇勤勸汝,速求解脫。復次,苾芻!劫相末時四日出現,炎照世間,熱相盛前,大地所有無熱惱池四流大河,恆河、信度河、細多河、嚩芻河,悉皆乾枯無餘少水。苾芻當知,如是無常誰能可免?汝自思惟,無復怠慢,速求解脫。

「復次,苾芻!劫相末時五日出現,炎照世間,熱相盛前,大地所有大海之水,漸漸減少,一百由旬、二百由旬、三百由旬至一千由旬;日既炎盛天雨彌愆,海又復減至二千由旬、三千由旬乃至七千由旬,如是減已,海中餘水亦有七千由旬。

「復次,苾芻!如是海水七千由旬,漸漸復減,至六千由旬、五千由旬、四千由旬,乃至有七百由旬。

「復次,苾芻!如是海水七百由旬,漸漸復減,至六百由旬、五百由旬、四百由旬,乃至有七由旬。

「復次,苾芻!如是海水七由旬,漸漸復減,至六由旬、五由旬、四由旬,乃至有七俱盧舍。

「復次,苾芻!如是海水七俱盧舍,漸漸復減,至六俱盧舍、五俱盧舍、四俱盧舍,乃至有七多羅樹。

「復次,苾芻!如是海水七多羅樹,漸漸復減,至六多羅樹、五多羅樹、四多羅樹,乃至有七人量。

「復次,苾芻!如是海水七人量,漸漸復減,至六人量、五人量、四人量,乃至一人量,至人項、至人脇、至人臍、至人腰、至人膝、至人踝,至人一指量,即時枯乾。於是世間唯有大地山川,別無所有。」

佛言:「苾芻!諸行無常,生滅不住,無實無堅,汝等於斯速求解脫。

「復次,苾芻!劫相末時六日出現,大地炎熱山石銷鎔,須彌山王微有煙生,如燒瓦窯黑煙上起,亦復如是。於是世間無堪觀察。苾芻!如是無常生滅不住,汝等宜應勤加精進,舍貪愛心,速求解脫。

「復次苾芻!劫相末時七日出現,炎熱至極忽然火起,如燒十束柴,百束千束萬束、百千萬束,乃至小千世界及六欲諸天,都為火聚。燒欲界已,梵世初禪火亦自起,焚燒器界所有宮殿,高百由旬,或二百由旬、三百由旬,乃至高七千由旬,如是宮殿皆為火聚。隣及二禪彼有新生梵眾,見下火焰,心大驚怖求避火難。爾時二禪先生天曰:『汝以宿善來生我宮,但自安心,莫生驚怖,此下地火不久即滅。』如是言已,忽起大風吹去煙焰,及其灰燼都無所有。譬如有人於虛空中,以其酥油然一燈燭,燈焰滅後黑煙與灰全無少許,彼火滅後亦復如是。」

佛言:「苾芻!有為之法生滅不住,是顛倒法,無堅無實,是不究竟、是不可樂,遠離貪愛,速求解脫。若無貪愛,何因何緣,大地諸天破壞不現?」

「復次,苾芻!如過去世有佛出現,名妙眼如來,有無量無邊聲聞之眾,及諸梵天離欲神通外道之眾。彼妙眼如來為諸聲聞,說甚深了義清淨梵行之法。時諸苾芻等,得一切戒法圓滿,隨意修行,或作四無量觀,斷下欲染,生於梵世;或有隨意樂生他化自在天、樂生化樂天、樂生兜率天、樂生夜摩天、樂生忉利天、樂生四天王天、樂生剎帝利家、樂生婆羅門家、樂生長者居士之家。爾時妙眼如來作是念:『我今令彼聲聞眾等,同行同生,同其威力,入於慈氏第二禪定。』如是念已,即入慈氏第二禪定。時諸無量百千聲聞及外道等,皆修彼定,俱得生於梵天之上。」

佛言:「苾芻!往昔妙眼如來者,非別有佛,即我身是。彼諸眾等雖生二禪免下火難,未離貪、瞋、癡種,不能解脫生老病死。苾芻!如來、應、正等覺,為天人師,遠離貪、瞋、癡等一切煩惱,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復為梵天聲聞眾等,隨應宣說清淨法行。各各聞已,或有斷盡分別及欲俱生,證阿那含果;或有斷盡分別及六品俱生,證斯陀含果;或有雖盡分別未斷俱生,證須陀洹果,受天人報經七生已,成阿羅漢。」

佛言:「苾芻!如是出家,如是梵行,如是證果,得離苦際而成解脫。汝今志意,舍離貪愛,趣求覺路。」

爾時世尊說此法已,時彼苾芻聞佛所說,心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薩鉢多酥哩踰捺野經
↑回到頂端↑
#2234813 - 2024-04-16 08:45:56 佛說一切流攝守因經 [Re: jwjwo]
Yehling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23-12-11
文章數: 209
佛說一切流攝守因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拘留國留國聚會法議思惟。是時,佛告比丘:「比丘!」應:「唯然。」比丘便從佛受教。佛便說是:「智者見者,比丘!為得流盡,不智者不見者流不得盡。何等,比丘!智者見者令流得盡,不智不見者流不得盡?但為本觀非本觀。非本觀者,未有欲便有欲生,已生欲,欲便增生不致;未生有流亦癡流便生,已生有亦癡便增多不致。癡者,比丘!不聞者,世間人,不見慧者,亦不從慧人聞法,亦不從慧人受教誡,亦不從慧人分別解,便得非本念。令未生流便生,已生流令增饒不致,未生有亦癡便生,已生有亦癡便增饒不致。以不知不解,如有令不可念法便念,可應念法者便不念。以應念法不念,不應念法者便念,便愛流生,已愛流生便增多不致,未生愛流亦癡流便生,已生愛流亦癡流便增多不致。聞者,比丘!道德弟子,以見慧者,以從慧者受教誡,亦從慧者分別解,便是如有知。非本念者,未生愛流便生,已生愛流便增多不致,未生愛流亦癡流便生,已生愛流亦癡流便增多不致。本念者,未生愛流不生,已生愛流能舍,未生愛流亦癡流不生,已生愛流亦癡流能舍。若是如有知便所法,不應念便不念,所應念法便念。以不應念法不念,應念法者念,令未生愛流不生,已生愛流便舍解,未生愛流亦癡流不生,已生愛流亦癡流便舍解。

「亦有比丘為七流,從是惱生、從是熱、從是憂。何等為七?有,比丘!有流從見斷,有流從攝斷,有流從避斷,有流從更斷,有流從忍斷,有流從曉斷,有流從行念斷。

「何等,比丘!流從見斷?是聞,比丘!癡,不聞者,世間人,不見賢者,亦不從賢者解,亦不從賢者解教誡,令如是非本念:前世我為有不?前世我為無有不?前世我為何等?前世我為云何?未來世我當有不?未來世我當無有不?未來世我當云何?未來世我云何為?自身爭疑有何等有?是人從何來?當復往至何許?是要當云何?以如是非本念者,為六處疑生、異異結生。莊有是身?莊無有是身?是為疑生,生自計身身見。如是疑生,生自計是身、是我身;為是疑生身、生身相見,為是疑生,生非身見是身,為是疑生,生計是為是我身。所覺所說、所作所更、所舉所起,彼彼處處,所作所行善惡受罪,止不生亦生亦爾。

「是,比丘!結令結、疑令疑,惡疑不正見,跳疑結疑相著,比丘!不聞者世間人,從是苦習有,從是生致。聞者,比丘!道弟子,是苦如有知,是習如有知,是盡滅如有知,是苦滅行令滅如有知。如是知已,如是見,便三縛結畢盡:一者身結,二者疑結,三者行願結。以是三結盡,便隨道得一,不復墮惡處,當得度世。在人間天上,不過七世,已更七世便畢苦。若,比丘!不知者、不見者所生流,從惱熱憂令從見者斷,為是流惱熱憂不復有,是名為,比丘!從見流斷。

「何等為,比丘!流從守斷?是聞比丘行者,眼見色,攝眼根自守,行惡露觀;念本從所生。比丘!眼根不守攝,行令從惡露觀,從念本所生流惱熱憂,以眼根守攝止,便從惡露見本觀,便所流惱熱憂便不有,是為,比丘!流從守斷。耳、鼻、口、身、意亦爾。

「何等為,比丘!流從避斷?是聞比丘行者,所應從自守,避弊象、避弊馬、避弊牛、避弊狗、避弊虺、避深坑、避蒺[卄/梨]、避溪、避危、避陂池、避山、避不安、避河、避深澗、避惡知識、避惡伴、避惡求、避惡受、避惡處、避惡臥具所臥具。從賢者疑生,如是應,比丘!當避,如是上說不離,所生流惱熱憂已得避,令是流惱熱憂不復有,是名為,比丘!流從避斷。

「何等為,比丘!流從用斷?是聞比丘行者,從所用被服,不綺故、不樂故、不貪故、不嚴事故,但為令是身卻蚊、蚋、風、日曝、含毒相更從,亂意生亦自守,所食不樂故、不貪故、不健故、不端正故,但令是身得住行道故,供養令斷故。痛癢、新痛癢不復起,令從是差不隨罪,得力安隱行,令從所更臥具牀席,不綺故、不樂故、不貪故、不嚴事故,但令從是是身以有用劇苦疲惓令得止,亦令從所樂用、樂所用,不綺故、不樂故、不貪故、不嚴事故,但為令從是是身以生有痛惱大劇甚痛不可意從斷,令救令解止,若比丘從不用故,生流惱熱憂以從用得止,為所流惱熱憂不復有,是名為,諸比丘!流從以更得斷。

「何等為,比丘!流從忍斷?是聞比丘行者,發精進行令斷惡法,受清淨法行,增發膽力,堅精進方便,不舍清淨法。方便聽令是身肌肉骨消乾壞並髓肪皮,但令所應發精進所得,令得膽者、堅者、精進方便者,所求未得精進,不可中止。便行者比丘,能忍寒熱飢渴、蚊蚋風日曝令止含毒,從聞不可語言憍慢意以來,能忍能暇,以生有含毒痛惱、不可意劇痛能過止。若,比丘!從不忍耐所生流熱惱憂,令從過、令從是行,不復流惱熱憂,令得止,是名為,比丘!流從忍耐斷。

「何等為比丘流從曉斷?是聞,諸比丘!比丘已生欲,令不聽、不過;舍、曉相、卻離;已生瞋恚,不聽、不過;舍、曉相、卻離;已生殺欺盜,不聽,不過,舍,曉相,卻離。若,諸比丘!不從曉,生流惱熱憂,已從曉不生,便所流惱熱憂令無復有,是名為,諸比丘!流從曉斷。

「何等為,比丘!流從增行斷?是聞諸比丘意,比丘意覺有增念行,獨坐止卻猗離惡轉法。分別覺亦如是,精進覺亦如是,喜覺亦如是,猗覺亦如是,定覺亦如是,觀卻覺行亦如是,不聽、不過、舍、曉相、卻。若,諸比丘!不行不增所生流惱熱憂已行增,為所流惱熱憂不復有,是名為,諸比丘!流從行增斷。

「若,諸比丘!所流應從見斷,已從見斷;若所流應從守攝斷,已從守攝斷;若流因從避斷,已從避斷;若流因從用斷,已從用斷;若流因從忍過斷,已從忍過斷;若流因從曉斷,已從曉斷;若流因從行增斷,已從行增斷;是名為,諸比丘!一切流攝守因,已壞惡愛,從世間逮得度世,舍縛結,得要離苦。」

佛說是,從是聞比丘,意受喜行,得度世竟得道。

佛說一切流攝守因經
↑回到頂端↑
#2234814 - 2024-04-16 08:48:16 佛說四諦經 [Re: jwjwo]
Yehling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23-12-11
文章數: 209
佛說四諦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佛告諸比丘:「比丘!」應:「唯然。」比丘便從佛聞。佛便說是:「比丘!真正法說,為是四諦。具思惟見、開了分別發見。若所有比丘過世時,從如來無所著正覺是,亦從是正說,為是四諦。具思惟見、開了分別發見。從是四諦,若所有比丘從後世來者,從如來無所著正覺是,為從是正法,真為賢者四諦。具如上說。今有比丘見在,如來無所著正覺是,亦從是正諦,說如是四諦,具思惟見、開了分別發見。」

佛復告比丘舍利曰:「比丘!慧、疾慧、走慧、利慧、方慧、深徹慧、惡慧,不厭能見慧、珍寶慧隨。比丘舍利曰能,比丘舍利曰所,是賢者四諦,平說具能。舍利曰比丘為奇人,具說思惟,能見能開,能了能分,別發能見,今多少隨道法。是舍利曰比丘,最無有過,從邪能還。舍利曰比丘能令隨道,目揵連比丘能令竟道;舍利曰比丘如母生,目揵連比丘如母供養。當目揵連比丘如是覺者,舍利曰、目揵連,當可事、當為供、當可往問。舍利曰比丘、目揵連比丘,為同學者致樂念,令無有他。」

佛已說如是,從坐起,入寺室,頃思惟在。時賢者舍利曰比丘,為利故、令佛在世間故,今為說是四諦:「何等為四?一為苦,二為習,三為盡,四為道,四諦受行令滅苦。何等為,賢者!苦諦?從生苦,從老苦,為病苦,為死苦,不哀相逢、苦離哀苦、所求不得是亦苦、倉卒五種苦生。賢者!苦生為何等?若是人彼彼人種,從生增生,以隨以有欲成,五陰已生,命根已得,是名為生。生,賢者!苦。何因緣生苦?為生者人令身有故更苦,從更復更,從痛復痛,令意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意更苦。從更復更,知受復受,令身待受惱。從更復更,覺受復受,意念熱惱。從更復更,知受復受,令身意熱惱。從更復更,從受苦復苦,身熱疲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意熱惱疲令熱憂。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意惱熱疲。從念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生,賢者!苦上說苦,是故說從是有老。

「賢者!苦老為何等?所各各疲疲人,其為是老,皺白力動以老,僂拄杖、鬢髮墮、黑子生變變、根已熟、身欲壞、色已轉、老已壽,是名為老。老,賢者!苦。何因緣說老苦?以人老身更苦,從更復更,行受復受,意念更苦。從更復更,作受復作受,身意亦苦。從更復更,行受復受,身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意念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身意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身熱疲憂惱。從更相更,從受相受,意念熱惱疲惱憂。從更相更,從受相受,身意念熱疲憂惱。從更相更,從受復受,是故,賢者!說老苦。上說苦,為是故說。

「病,賢者!苦。病為何等?有頭病、有腹病、有耳病、有鼻病、有口病、有脣病、有舌病、有咽喉病、有噦病、有變病、有下病、有熱病、有淋瀝病、有顛病、有咽癅病、有尋尋病、有骨節病、有皮病、有肪病、有血熱病、有痰病,是亦餘若干,皆從猗生,不得離是,皆在著身。病,賢者!苦。何因緣病苦?人受故令身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意念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並身意念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身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意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身意念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身熱疲憂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意熱疲憂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身意念熱疲憂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所說病,賢者!苦。是故說,亦從是因緣有。

「死,賢者!苦。死為何等?所為人有,所為人有在生死,處處為舍身廢壞滅,不復見命,已盡五陰、已舍命根、已滅死時,是名為死。賢者!苦,何因緣死苦?死者人為身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意念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身意念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意念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意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身熱疲悔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意念熱疲悔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死,賢者!苦,為是因緣說,亦從是因緣有說。

「不相哀相逢會,賢者!苦。不相哀相逢會,為何等有?賢者!人六自入,不哀不可,是從是相逢會。有是一壞相,離本相聚會、共事相離,是為苦。如是外亦爾,識亦爾,思亦爾,痛亦爾,思想亦爾,念為亦爾,愛亦爾,六行亦爾。有,賢者!人為六種持不哀。何等六種?若地種,若水種、火種、風種、空種、識種。是一會相,有合聚,共會共事,是為苦。不相哀會,賢者!苦。何因緣不相哀會,賢者!苦?不相哀共事會,賢者!人令身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意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意念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意念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熱疲苦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意念熱疲苦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意念熱疲苦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不相哀相逢會,賢者!苦。是故所說亦從是,故從是說。

「哀相別離,賢者!苦。哀別離為何等?有是,賢者!人為所,自所入哀,令從是相別離亡,相別相離、不相俱,不會、不共居、不相逢、不更,是為苦。如是自外亦爾,識亦爾,更愛亦爾,痛亦爾,念為亦爾,愛亦爾,六持亦爾。有,賢者!人為哀六持,地持、水持、火持、風持、空持、識持,令從是相別離亡,相別相離、不會、遠離、不共居、不相會、不共更,是為苦。是離,哀賢者!苦,為是故說,亦從是因緣說。

「若求不得是亦苦,是故復說。世間法,賢者!為人,若意生栽為莫生,是亦可舍。老法,賢者!為人,如是欲生為栽莫老,是意不舍。病法,賢者!人,病已受為是欲生,令我莫有,苦是欲舍。死法者,賢者,人已應受死,有是欲生,令我莫死,得不從是舍。有,賢者!人,已生痛,不可、不貪、意不用,為是欲生令是所生,痛不可貪、意不用,令是為可、令是為欲、令是為意不得,從欲斷。有,賢者!人為求思想,亦念不可、不用意,不可有是意生,令是意生者,思想求不用、不可意、不可為欲是意,用可可意,為令我是意當用、當可不得,從是得斷。有是,賢者!人,有更用可可意,設有是意生所,是更已生用可可意,令是常不離,是欲不當斷。設有,賢者!人,生是思想,念愛可意欲,得為是欲生,令是思想念生欲可意欲,得令是常堅勿相離,令是願莫斷。所求不得是亦苦,是故說亦從是因緣故說。

「本為五陰苦,是故復說,令從是法。是法非常,厄病為壞,疾、敗、老、不堅、不信,欲、轉、離,為是故本五陰苦。過世,賢者!同是苦諦,未來世,賢者!亦是苦諦,現在世,賢者!亦是苦諦,是無有異,不倒不惑。如有諦如,是如應賢者諦賢者諦。賢者!是諦知見解得應,如是諦覺,是故名為賢者諦。

「何等為,賢者!苦習賢者諦?或人,賢者!六自,入身相愛,彼所愛著近往,是為習。如自身,外身亦爾,識更知行哀。有,賢者!人為六持愛:一為地、二為水、三為火、四為風、五為空、六為識。彼所愛著,相近往發,是為習。如是何應?若人在兒子,亦妻、從使御者、田地舍宅、坐肆臥具,便息為愛,著近更發往求,當知是愛習為苦習賢者諦。過世,賢者!時亦是愛習為苦習賢者習,未來世時亦是愛習為苦習賢者習,今現世時亦是愛習為苦習賢者習。如是不異,如有不倒不惑,真諦正如。有,賢者!諦,為賢者諦,更見解得,相應如有覺。是故,苦習名為賢者諦。

「何等為,賢者!苦盡賢者諦?有,賢者!為人六自身中種入,為不受,得從是解,不共更,已斷、已舍、相離、已盡、不復望、已滅、寂然,是苦滅。如是內身,外亦爾,識相近,更思想,念行望,愛亦爾。有,賢者!人六持不愛:一地、二水、三火、四風、五空、六識。從是得解,不共更,已斷、已舍、已棄、已異、不用、寂然,是為苦盡。是亦為何等?若人無有愛著,在兒、在家、在使、在御、田地舍宅、居肆臥具、賣買利息,無有愛著,不相近、意生髮求,無有是,當知是愛盡為苦盡賢者諦。過世,賢者!時是亦愛盡為苦盡賢者諦,未來世亦爾,今現在世時亦是愛盡為苦盡賢者諦。如是不異,如有不惑不倒,真諦是如有,是故苦已盡名為賢者諦。

「何等為,賢者!苦盡受行賢者諦?有是,賢者!八種道:一直見、二直治、三直語、四直行、五直業、六直方便、七直念、八直定。

「何等為,賢者!直見?若,賢者!道德弟子為苦念苦,為習念習,為盡念盡,為道念道,得分別觀,能得法觀,能受想,能觀想,能可想,能受行,是名為直見。亦觀持宿,亦念道德,蚤行見行悔受止、無為、念寂然、止從不著、如得脫、意分別、觀行相、行意在法、觀相不離相會受,是名為正直見,是名為道德諦。

「何等為,賢者!正直治?若,賢者!道德弟子,苦為苦念,習為習念,盡為盡念,道為道念,若行隨投念復念,是名為直治。亦觀宿命持,亦所學行相念、從行觀悔、無為、寂然受、止從無所著、得脫意、觀止、所求所投念行隨行,是名為直治,是名為道德諦。

「何等為,賢者!正直語?同,賢者!道德弟子!為從苦念苦,為從習念習,為從盡念盡,為從道念道,止四口犯、有餘口惡行,從是得止離。止、相離、攝守、不可作,不作從受罪,無有罪,已止,是為直語。亦復為持宿觀,已入行行念道、從行悔意止、無為、度世、寂然、可意、止、無所著,如得解脫意分別觀,除四口惡行,離、止、相離、攝守、不可作、不作從受罪、無有罪、已止,是名為直語,是名為道德諦。

「何等為,賢者!正直行?念為,賢者!道德弟子,從苦為念苦,從習為念習,從盡為念盡,從道為念道,除身三惡行亦餘身惡行,從是止、離、攝守、不可作、不作從受罪、無有罪、已止,是名為直行。亦持觀宿命,亦從道德行,念世間行見悔,止、無為、度世見、寂然止、從無為度世、不著、如得脫意得觀,除身三惡行亦除身惡行,離、止、相離、攝守、不可作、從受罪無有、罪已止,是名為正直行,是名為道德諦。

「何等為,賢者!正直業?若,賢者!道德弟子,苦從苦念,苦習從習念,習盡從盡念,盡道從道行得念,所不應求、所不可行,若干畜生業,從邪行欲自活,是名為邪業。亦持宿命行觀,從行得道,念世間行觀悔,止、度世、無為觀、寂然、止得度世、不著、如得脫意從得觀,不應求不求,若干畜生業行自活命,離、止、相離、攝守、不可作、從受罪無有、罪已止,是名為正直業,是名為道德諦。

「何等為,賢者!正直方便?賢者!道德弟子,苦為念苦,習為念習,盡為念盡,道為念道,所精進、所方便、所出、所住止、所能、所敷、所喜,不毀不滅念正止,是名為正直方便。亦有持宿命觀,亦從得行念,從世間行見悔,止見、度世、無為、寂然、止從、不著、已得道觀解脫意,所精進、所方便、所出、所住止、所敷、所喜、不毀滅念正攝止,是名為正直方便,是名為道德諦。

「何等為,賢者!直正念?若,賢者!道德弟子,苦為念苦,習為念習,盡為念盡,道為念道,相念從念,念念不忘,少言、念不離,是名為正直念。亦觀持宿命,亦從得道行,念世間行不可悔,攝、止、度世、無為、寂然、止見、一德、無所著、如解脫意觀念想念,從念念、念不忘、少言、念不離,是名為直正念,是名為道德諦。

「何等為,賢者!直正定?若,賢者!道德弟子,苦為念苦,習為念習,盡為念盡,道為念道,意止故不動不走,已攝止故意念在一,是名為直正定。亦觀持宿命,亦從得解意念,見世間行悔,攝、止、度世、無為、見可如、得無所著、從解脫因緣意向觀所意止,正安一、不惑、不走、攝止、念定在二念,是名為正直定,是名為道德諦。過世,賢者!亦是苦盡受賢者諦,後世未來時亦從是受行賢者諦,今現世時亦從是受行滅苦賢者諦,如是不異,如有不失不惑,真諦如本如有德道德諦,賢者!是諦更見得應解脫,是故為苦盡。從是行名為道德諦。從後斂說,苦、苦習、盡亦見道,佛所說行無有量。」

舍利曰說如是,比丘受行。

持宿命觀(《大安般》云「信本因緣」,知從宿命有,名直見。)(《義決》云「知前事」,如後事是也)。

佛說四諦經
↑回到頂端↑
#2234815 - 2024-04-16 08:50:29 佛說恆水經 [Re: jwjwo]
Yehling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23-12-11
文章數: 209
佛說恆水經

西晉三藏法師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佛與大比丘僧、諸弟子、菩薩俱行到恆水。諸天人民、鬼神、龍、人非人,及初發道意者無央數,各持華香伎樂皆追從佛,已到恆水,施座而坐,眾會皆定。月十五日說戒時,阿難從坐起,正衣服,前作禮,以頭腦著佛足,卻長跪叉手白佛言:「諸弟子坐安定,願佛可說戒經。」佛默然不應,阿難還就坐甚久。到夜半,阿難復起前,長跪叉手白佛言:「夜已半,諸弟子坐皆安定,願聞佛說戒經。」佛復默然不應,阿難復還就坐大久。鷄向欲鳴,阿難復起前,長跪叉手白佛言:「鷄欲鳴,諸弟子願欲聞說佛戒經。」

佛告阿難言:「人生死展轉五道以往來,在世間甚大勤苦,不自識知前世宿命本末者,皆坐心意不端故。人身甚難得,已得人身,佛經戒復難得值聞,已得聞佛經戒,信入佛道復難,已入佛道,守持經戒復難得。佛欲說戒經,今坐中有一弟子,不能持佛戒經,用是故佛不說戒經。」

阿難白佛言:「我不知何所弟子不持佛戒經?」

摩訶目乾連三昧徹視,見不持戒弟子,即起往至其前謂之言:「卿為佛作弟子,不能持戒法,是為捐棄之人,不應與尊者共同坐席,當起出,不得復入眾中。」佛告摩訶目乾連:「汝好曉令出不持戒弟子。」即自慚愧出去。

佛告諸弟子:「善聽今說法。」諸弟子皆叉手言:「唯然受教。」

佛言:「大海水有朝夕來往時不過故際,還去亦不過故際。諸弟子皆當端心正汝意,還自視中表五藏,思惟生死甚勤苦,當奉持戒經不當缺犯。持五戒者,還生世間作人。持十善者得生天。持二百五十戒者,現世可得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泥洹大道。以道以受人身,當奉持經戒,死死不當缺犯大如毛髮;譬如海水朝夕來往時不敢過故際。海中有七寶。何謂七寶?一者白銀,二者黃金,三者珊瑚,四者白珠,五者車璩,六者明月珠,七者摩尼珠,是為海中七寶。今佛道中亦有七寶。」

佛言:「道寶是也。一者須陀洹,二者斯陀含,三者阿那含,四者阿羅漢,五者辟支佛,六者發意念度一切菩薩,七者佛泥洹大道,是為七寶。欲得道寶者,皆當棄捐淫泆、瞋恚、愚癡,持戒精進累積功德,中外清淨自守,無常高士如是。海水不受惡露,若有死人、污穢臭處、不清潔者,疾風吹著岸上。今佛道中不受污穢不持經戒惡人,諸有犯經戒者,乃牽臂出之。譬如四輩鼠:一者屋間鼠,二者家中鼠,三者野田鼠,四者清溷中鼠。屋間鼠不能居平地,平地鼠不能居屋間,野田中鼠不能居人家,人家鼠不能居野田,清溷中鼠不能出清溷中也,不知倉中饒穀故也。人復有四輩。何謂四輩?一輩人端心正意持戒不犯,欲得阿羅漢道。二輩人者持戒精進,欲得辟支佛道。三輩人持戒學問明經智慧,念度一切欲得佛道。四輩人託名為弟子,不能奉持明戒不欲學問,心意猶豫恐不得道故。是為前卻弟子,如是四輩鼠。」

佛言:「諸弟子!天下有五江,東流一江字沙祿,南流一江字阿夷,西流一江字恆,北流一江字默徘徊,中流名字為江;轉流入海皆棄本名字,當為海水。」

佛言:「諸弟子!有婆羅門種,有剎利種,有工師種,有田家種,有乞人。有若於輩,各自道說言:『我種豪貴。』如愧富樂貧賤,當如五江水入海,若干輩為佛作弟子,皆當棄本名字,乃為是佛弟子耳!安得復有貴賤自貢高?先知當教後知,不得言:『我知道。』自憍貴;不得言:『學久知經多。』不得言:『我所作意應道,彼所作非作。』是者皆為犯戒,不得入眾中也。道法長幼相教護,當相承用,有未解經道者,不得向說深事,此為大過。天下大雨水,水流入水溝,水溝流入溪澗,溪澗流入江,江流入海中,海水不增不減。諸弟子!學道得須陀洹者,有得斯陀含、阿那含者,有得阿羅漢者,有得辟支佛者,有得阿惟越致者,有得佛泥洹道者,來者去者,佛道亦不增亦不減,如海水不增不減也。」

佛言:「海中有大魚,一者長四千里,二者長八千里,三者長萬二千里,四者長萬六千里,五者長二萬里,六者長二萬四千里,七者長二萬八千里。學問不值明師,安知天下有大道乎?乘船游於洿池泉流,安知天下有江海?佛經如江海,一切世間經書皆因佛經而出,經難得再見聞,當取諷誦讀,卻後數千萬億歲,乃復有佛經戒耳。日月星宿當有壞敗時,奉行佛經戒無有壞滅時。自今已後,佛不復說經戒。佛經戒甚重,中有受持戒犯惡者,頭破作七分故也。」

佛說經訖,諸弟子皆一心重持戒法,諸天人民、鬼神、龍皆起前,以頭面著地,為佛作禮而去。

佛說恆水經
↑回到頂端↑
#2234816 - 2024-04-16 08:52:14 法海經 [Re: jwjwo]
Yehling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23-12-11
文章數: 209
法海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瞻波國,漢呿利池上,與大比丘眾俱。月十五日,時應說戒。佛坐,集已久,而如來默然,不說戒。侍者阿難,更整衣服,跪而白佛:「初夜向竟,中夜將至,大眾集久,世尊將無疲倦,願以時說戒。」佛猶默然。眾坐既久,時有比丘,名曰阿若都盧,更整衣服,長跪白佛:「初夜中夜已過,雞將向鳴,世尊得無疲倦,眾僧集久,願佛說戒。」世尊復默然。又復白言:「明星已出,時將過矣。」佛言:「比丘!且聽,眾僧之中有不淨者,故吾不得說戒耳。」

賢者大目揵連心念:「吾當定意觀之,誰不淨者?」目連白佛:「我欲定意觀誰不淨者,不淨者命令出眾。」世尊告曰:「卿欲定意觀不淨者令其出眾,此言大善,便可觀之。」目連即定意觀之,見其弟子犯於重戒。目連從定意起,至犯戒比丘前,而數之曰:「汝為沙門,奉戒為本,戒猶人之頭首;沙門戒行,宜令清白,如水如玉。此如來之座,賢聖之會,度世者之聚,清淨道德者之所集處,此座猶如栴檀之林,卿以伊蘭臭穢,亂於真正。」目連手自引其弟子出。「卿是棄捐之人,不得預如來大眾之清淨集也。無以穢濁廁預大僧大集,大海不受穢尸,卿自思之,無穢賢眾。」穢人既出,目連白曰:「穢濁之人,即以棄遠,眾已清淨,唯願世尊,以時說戒。」世尊猶復默然。目連怪之,四向觀察,見座上,向比丘已復在座,目連重勅之曰:「卿為棄人,何為不自引罪穢,重坐此座為?」目連重遣之,乃出座去。目連復白:「世尊!穢人已出,大眾已淨,無復穢惡,唯願世尊,以時說戒,令眾僧得修淨業。」

佛告目連:「吾自今後,不復說戒,汝等可自共說戒,若我說戒。人於眾中犯戒,默然不自引罪,而預如來座者,此為默然妄語。默然妄語,頭破七分。如來於大眾說戒,甚為不易,自今以後,汝自說戒。」

目連白佛:「弟子聞道,如來先化之,為非弟子自悟而成道也。如來聖德,厚重天地,言真而要,弟子誦習,得成道果。如來猶天雨,百穀草木,無不仰榮;弟子德淺道小,人不服信。世尊哀愍聾俗,使一切獲安,得信得正,以濟其志。」目連慇懃苦請至三四五。

世尊告目連曰:「汝為一切,請求如來,慇懃乃至四五,吾今當為汝等說之。吾僧法,猶如大海,有八德,汝等聽之。大海之水,無滿不滿;吾法如之,無滿不滿,此第一之德。大海潮水,尋以時而來,不失常處;吾四部眾,受吾戒者,不犯禁戒違失常法,此第二之德。大海之水,唯有一味,無若干味,無不以咸為味;吾法如是,禪定之味,志求寂定,致神通故,四諦之味,志求四道,解結縛故,大乘之味,志求大願,度人民故,此第三之德。大海既深而廣,無能限者;僧法如是,無不深妙,八方之大,莫大於僧法,僧法最為弘大,此第四之德。大海之中,金銀琉璃、水精珊瑚、車璩馬瑙、摩尼之妙,無不備有;吾僧法之中,三十七品道寶之妙,神足住壽,飛騰十方,靡所不適,瞬息之間,周旋無量佛界,到殊勝之剎,能以其道,化導群生,淨己佛土,此第五之德。大海之中,神龍所居,沙竭龍王,阿耨達、難頭、和羅摩那、私伊羅末,如此諸龍,妙德難量,能造天宮,品物之類,無不仰之;吾僧法亦復如是,四雙八輩之士,十二賢者,菩薩大士,教化之功,彌茂彌美,此第六之德。大海吞受百川萬流,江恆之水,無不受之,終日終夜,無盈溢滅盡之名;吾僧法之中亦如是,梵釋之種,來入僧法,四姓族望,或釋或梵,王者之種,舍世豪尊,來入正化,或工師小姓,亦入正化,種族雖殊,至於服習大道,同為一味,無非釋子,此第七之德。大海清淨,不受死尸,無諸穢濁,唯海之類而受之耳;吾僧法清淨,亦如大海,不受穢惡,犯戒違禁,非清淨梵行者,一不得受,棄之遠之,猶海不受死尸,此第八之德。」

佛告目連:「如來大眾唯清淨,為禁戒業不純非釋種子,故吾不說戒耳。卿等善相勅戒,無令正法有毀。」

佛說如是,諸比丘歡喜奉行。

法海經
↑回到頂端↑
#2234817 - 2024-04-16 08:53:41 佛說海八德經 [Re: jwjwo]
Yehling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23-12-11
文章數: 209
佛說海八德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無勝國。時在河邊,常以十五日,為諸沙門說戒經。佛坐寂寞,久而無言。阿難整服,長跪白曰:「沙門坐定,樂聞清法。」世尊默然。阿難三起白:「夜已半,可說戒經。」世尊乃曰:「諸沙門中,有穢濁者,心邪行違言與法,乖沙門之戒。威神致重,非彼下賤所能執行,清濁相違,故吾不說。」

尊德目連,一心入定,道眼淨觀,具見彼心有可棄之行矣。目連即與謂之曰:「起!非爾俗夫所應坐處也。」彼不肯起,牽臂使出曰:「爾無至德,心懷六邪,何敢以臭溷之體,坐天香之座?爾是棄人,非沙門矣。」目連即還就清淨座。

佛告目連:「子何一愚,好喻不出,牽臂乃去。」佛告沙門:「靖聽吾言。」諸沙門曰:「唯然受教。」

「觀彼巨海,有八美德。其廣即汪洋無涯,其深則有不測之底,稍入稍深,無前所礙,斯一德也。海潮不過期先際,斯二德也。海含眾寶,靡所不包,死尸臭朽,海不容焉,神風吹漂上岸之邊,斯三德也。海懷眾珍,黃金白銀、瑠璃水精、珊瑚龍玫、明月神珠,千奇萬異,無求不得,斯四德也。普天之下,有五大河,流行注海,西流者名恆;南流者名邪雲;東流者兩河:一名沙陸,一名阿夷越;北流名墨。五河流邁,俱入於海,皆去舊名,合為海,斯五德也。五河萬流,淋雨終時,立天地來,雨落河注,海水如故,蓋無增減,斯六德也。海有眾魚,巨軀巍巍,第一魚身,長四千里,第二魚身,長八千里,第三魚身,長萬二千里,第四魚身,長萬六千里,第五魚身,長二萬里,第六魚身,長二萬四千里,第七魚身,長二萬八千里,斯七德也。海水通咸,邊中如一,斯八德也。以斯之故,質亮神龍欣心樂之。

「吾經妙典,亦有景德,讀之無盡,其義日深,梵魔帝釋,無能測度,猶海廣遠,甚深難測。以斯之故,諸沙門樂之,斯一德矣。吾諸弟子,更相檢率,誦經坐禪,禮儀景式,不失其時也,猶海之潮不過期先際,斯二德也。吾法清潔,志在憺怕,衣食供已,不畜微餘;若有沙門,志趣穢濁,以法彈遣,不得處廟,猶海弘裕不容臭尸,斯三德也。吾道眾經,其義備悉,沙門潛思,練去心垢,貪淫恚嫉,愚癡眾穢,猶若磨鏡瑩垢盡之,又蕩微曀照無不覩。一坐自思,存惟往古生死之源,得無不知;二惟天地萬物若幻,夫有合會,必當別離;三常慈心,愍世愚惑,作行顛倒,不自知誤;四自精思,既知往古,又照未然,眾生魂神,所當趣向。吾向道以心淨為珍寶,沙門去穢,得淨行者,其心喜之,猶彼質亮樂海眾寶,斯四德矣。吾道弘大,合眾為一,帝王種、梵志種、君子種、下賤種,來作沙門者,皆棄本姓,以道相親,明愚相進,意如兄弟,猶彼眾流合名曰海,以斯之故,沙門樂之,斯六德矣。吾道微妙,經典淵奧,上士得之,一號溝港、二號頻來、三號不還、四號應真。應真之道,其心清淨,猶天明珠,垢藏之德,分身散體,存亡自由,住壽無極,亦不老病,猶彼巨海,有神龍魚,以斯之故,沙門樂之。吾之經籍,義美甘露,仙聖所不聞,梵釋所希覩,往古來今,無物不記,邊中皆正,猶海通咸,亦以斯故,沙門樂之。夫見吾經者,意皆趣無為矣。海有八德,吾經亦然。」

阿難又起,稽首白曰:「東旦欲明,願說重戒。」

世尊曰:「自今之後,吾不復說重戒之經。戒之不從,恐彼神雷威怒加之也,吾以斯故,不說戒經。自今以往,更相檢率,以十五日,會說戒經。」

諸比丘起,為佛作禮。







按此經文,決非羅什之譯,似是後漢之經。疑此是彼竺法蘭譯,為失本者,藏中錯為羅什譯耳。
↑回到頂端↑
#2234818 - 2024-04-16 08:55:32 佛說本相猗致經 [Re: jwjwo]
Yehling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23-12-11
文章數: 209
佛說本相猗致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本有愛不見不了,今見有從有愛,設是本有愛無有今為有,今見分明。從是本因緣,令致有愛,有愛,比丘!從致有本,不為無有本。何等為,比丘!從有愛致本?謂為癡。

「癡亦,比丘!有從致本,不為無有本。何等為,比丘!癡有本從致?謂為五蓋。

「五蓋,比丘!亦從有本致,不為無有本。何等為,比丘!五蓋從有致?謂為三惡行。

「三惡行,比丘!亦有本從致,不為無有本。何等為,比丘!三惡行本從致?謂為不攝根。

「不攝根,比丘!亦有本從致,不為無有本。何等為,比丘!不攝根從致?謂非本念故。

「非本念,比丘!亦有本從致,不為無有本。何等為,比丘!非本念從致?謂不信故。

「不信,比丘!亦有本從致,不為無有本。何等為,比丘!不信本從致?謂惡非法聞故。

「非法聞,比丘!亦有本從致,不為無有本。何等為,比丘!非法聞本從致?謂非賢者人事。

「非賢者亦有本從致,不為無有本。何等為,比丘!非賢者從致?謂非賢者人共會樂。

「如是,比丘,已不賢者聚會滿,令不賢者事滿;已不賢者事滿,令非法滿;已非法滿,令不信滿;已不信滿,令非本念滿;已非本念滿,令不攝根滿;已不攝根滿,令三惡行犯法滿;已三惡行犯法滿,令五蓋滿;已五蓋滿,令癡滿;已癡滿,令有世間愛滿。如是愛樂滿,稍轉稍轉猗增有。

「度世智慧解脫亦有本,不為無有本。何等為度世智慧解脫本?謂七覺意為本。

「七覺意從有本,不為無有本。何等為七覺意從有本?謂為四意止。

「四意止從有本,不為無有本。何等為,比丘!四意止從有本?謂三清淨行。

「三清淨,比丘!亦有本從行,不為無有本。何等為,比丘!三清淨有本?謂為守攝根。

「守攝根亦有本,不為無有本。何等為,比丘!守攝根有本?謂為本念故。

「本念,比丘!亦有本,不為無有本。何等為,比丘!本念本?謂為信本。

「信本,比丘!亦有本,不為無有本。何等為,比丘!信本有本?謂聞法經本。

「聞法經亦有本,不為無有本。何等為聞法經本?謂事賢者本。

「事賢者亦有本,不為無有本。何等為事賢者有本?謂賢者聚本。

「如是,比丘!聚賢者能得事賢者;已事賢者,便聞法言;已聞法言,便致信本;已致信本,便得念本;已得念本,便攝守根;已攝守根,便得三清淨;已有三清淨,便得四意止;已得四意止本,便有七覺意;已有七覺意,便有無為解脫得度世。如是解脫度世,轉轉本,令得度世。」

佛說如是,弟子受行。

佛說本相猗致經
↑回到頂端↑
#2234819 - 2024-04-16 08:56:58 佛說緣本致經 [Re: jwjwo]
Yehling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23-12-11
文章數: 209
佛說緣本致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愛訒深有,榮色未起,為纏沒住,亦有本栽,非無緣致。愛有耽荒,本致熟在,狂醉為受,不明觀解,是名癡本。

「癡緣所生,亦為有本。何等為本?眩曜色聲,五蓋馳惑,斯生癡本矣。

「五蓋蔽冥,致影沉吟,亦為有本。何等為本?三惡種牽,斯謂為本。

「三惡栽習,亦為有本。何等為本?不攝根識,斯亦為本。

「不攝根識,緣致有本。何等為本?謂非所應念,專候不已,斯謂本也。

「非應所念,亦從本緣,不為無本。何等為本?不從正信,迷於所向,斯謂本也。

「不信從謬,亦有緣致,非為無本。何等為本?惡師所引,非法聽受,斯謂為本。

「非正失聽,亦有緣本。何等為本?違背賢聖英俊之聚,斯謂為本。

「乖錯賢俊緣致違背,亦為有本。何等為本?失於戴仰虛心集樂,斯謂本矣。如是,比丘!夫失賢眾清高之聚,身口意行視聽惑滿,胸心閉塞矣。以非法見,信向毀矣。正道負背則邪見增,邪見增則內攝喪,內攝喪則三惡興恣,三惡興恣則五蓋盈滿,五蓋盈滿則癡本足,癡本足則愛受盛,以斯轉種增著猗有,塵染無際矣。

「度世明慧,昇於脫要,亦為有本。何謂度世智慧解脫之本?七覺法妙,謂為致本。

「七覺鏡照,亦為有本。何等為本?謂四意止,斯則覺本。

「四意靜止,由從有本,非無有本。其義焉在?謂清淨潔妙,其行在三。

「三清淨行,亦為有本,非無有本。本義為何?謂守攝諸根,斯則為本。

「守攝諸根,亦為有本,非無有本。本義為何?謂鏡鑑玄照,斯為本念矣。

「本念照往,亦為有本,緣致入正。何等為本?本念造勝,謂之樹信。

「信亦有本,不為無本。何等信本?謂多聞經道次第典要,斯謂為本。

「聞於經法,亦為有本,不為無本。何等聞法?謂賢行澄清業真者也。

「賢者清淨,亦為有本。何等為本?謂俊行清真潔白之聚。

「如是,比丘!賢者集勝依附明哲,奉事多聞能致信本,信本已立便得正念,正念已樹守攝諸根,根守已建登三行淨,已三清淨便四意止,四意止立便七覺意;七覺意成立,是即無為解脫度世。」

佛說如是,弟子受行。

佛說緣本致經
↑回到頂端↑
#2234820 - 2024-04-16 08:58:12 佛說輪王七寶經 [Re: jwjwo]
Yehling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23-12-11
文章數: 209
佛說輪王七寶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與大芻苾眾俱。是時佛告諸苾芻言:「汝等當知,有剎帝利大灌頂王——已受灌頂得輪王位,威德自在人所尊重——出現世間,其王出時有七寶現。何等為七?所謂輪寶、象寶、馬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摩尼寶、女寶,如是七寶隨王出現。

「何名輪寶?所謂千輻金輪最上殊妙,諸相圓滿有大威力,其金輪寶從空而下住王宮門,是時彼剎帝利大灌頂輪王,見是輪寶出已心大歡喜,即告侍臣言:『汝今速嚴四兵,當出遊幸。』是時侍臣受王命已,即嚴四兵,既嚴整已,即詣王所而白王言:『四兵已嚴,王出遊幸今正是時。』爾時彼剎帝利大灌頂輪王,即從座起整其衣服,出於宮門;彼千輻輪導於王前,從王右手順次而轉。是時彼王游於四海,於少時間即還王宮,以其輪寶功能勝故。諸苾芻!此名剎帝利大灌頂輪王出時第一輪寶出現。

「復次,諸苾芻!彼剎帝利大灌頂輪王出時,復有象寶出現,其相殊妙純白無雜,猶如大龍,七處具足圓滿而住,從於北方乘空而來住王宮門。是時臣寮見是事已,即馭王所,具以其事而白於王。彼大灌頂輪王見是象寶出已,心大歡喜內自思惟:『甚為賢善,最大殊勝,我有所用而必當取。』是時彼王謂諸臣言:『象寶出現,汝等宜應專勤守護備吾所用。』是時侍臣受王命已,於長時中專勤守護,善巧調習,無少損失,備王所用。」

佛告諸苾芻:「往昔有剎帝利大灌頂輪王出世,是時亦有象寶出現,其王於晨朝時乘彼象寶,游於四海即時還宮。汝等當知,象寶有是勝妙功能。諸苾芻!此名大灌頂輪王出時第二象寶出現。

「復次,諸苾芻!大灌頂輪王出時,復有馬寶出現,其數有四,諸分圓滿而各有其上妙色相,所謂青、黃、赤、白,項頸妙好猶如謨囉,行步迅疾而復調善。是四馬寶出現宮門,爾時臣寮見是馬寶希有妙好,即馭王所。彼大灌頂輪王見是四馬寶已,心大歡喜內自思惟:『馬寶出現甚為賢善,我有所用必當如意。』彼大灌頂輪王而復宣言:『汝等諸臣!於長時中當勤守護善巧調習,我有所用而必當取。』是時臣寮受王命已,長時守護備王所用。諸苾芻!往昔有大灌頂輪王出世,是時亦有馬寶出現,其王於晨朝時乘是馬寶,游於四海即復還宮。汝等當知,馬寶有是殊勝功能。諸苾芻!此名大灌頂輪王出時第三馬寶出現。

「復次,諸苾芻!輪王出時復有主藏臣寶出現。是時有大寶藏,堅牢具足大財大富,彼臣所主。時主藏臣,即詣王所作是白言:『有大寶藏,一切殊妙珍寶具足,所謂金等一切寶物;王有所用,我當授王一切如意無少闕失。』是時輪王見是主藏臣寶出已,心大歡喜,又聞其言金等諸寶一切具足獲大如意。時王即謂彼主藏臣寶言:『汝今有如是色相神通威力,能主地中廣大伏藏,金等諸寶一切具足。觀如是事,甚為希有最上賢善,汝善主持,我有所欲汝當供給,餘非欲者亦善主持。』諸苾芻!汝等當知,此地伏藏,人所不見非人即見,輪王出時有主藏臣而自出現,為王守護一切供給,此名輪王出時第四主藏臣寶出現。

「復次,諸苾芻!輪王出時復有主兵臣寶出現。是時彼臣,有大智略勇勐威德,大力色相一切具足,善御兵眾護王國界不令侵擾。時主兵臣詣於王所,白如是言:『大王當知,我善主兵守護王境,若時非時諸有所作,當如王意無少闕失。』是時彼王見是主兵臣寶出現已,心大歡喜即謂彼言:『汝今有大智略勇勐威德大力色相。若時非時一切能作,善御兵眾,守護國界,甚為賢善。汝當長時親輔於我,諸有所為汝善方便,汝今於王是大守護。』諸苾芻!此名輪王出時第五主兵臣寶出現。

「復次,諸苾芻!輪王出時復有大摩尼寶出現。彼摩尼寶,最上色相妙好殊勝,有大光明圓滿具足,其光廣大普照一切,有大功能。於王宮中若有是寶,而彼夜暗非燈所照,寶出光明自然照曜猶如日光。諸苾芻!往昔有大輪王出世,是時亦有大摩尼寶出現,有大光明。彼王爾時欲驗其能,即勅臣寮速嚴四兵,當於夜分出遊園林。是時臣寮受王命已,即嚴四兵,速詣王所白如是言:『四兵已集,王出遊幸今正是時。』爾時彼王,即以大摩尼寶置旌旗上引導王前,於夜分中出遊園林。其寶光明照一由旬,其王四兵皆悉光明互相映曜,如天光明等無有異。諸苾芻!此名輪王出時第六大摩尼寶出現。

「復次、諸苾芻!輪王出時復有女寶出現,最上色相諸分圓滿妙好第一,諸世間人無有等者,輕妙柔軟如幹唧梨,身諸毛孔出諸妙香。譬如盛香寶器,於一切時香氣常在。又復女寶所有出入之息,一一皆如青蓮華香,人所愛樂。如王所行女寶從後,諸有所作適悅自在,性行貞正不受邪染,常出愛語人所樂聞,面有光明人所喜見。諸苾芻!此名輪王出時第七女寶出現。」

佛告諸苾芻:「如是名為輪王出時七寶出現。汝等當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時,宣說七覺支法。何等為七?所謂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如是名為七覺支法。唯除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世宣說,如前七寶亦如是,唯除大灌頂輪王出時其寶出現。汝等當知,如來所說七覺支法,令諸眾生如理修行,一切皆得安樂利益,汝等當勤如是修學。」

佛說輪王七寶經
↑回到頂端↑
#2234821 - 2024-04-16 08:59:23 佛說頂生王故事經 [Re: jwjwo]
Yehling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23-12-11
文章數: 209
佛說頂生王故事經

西晉三藏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難在閑獨處,便作是念:「乃至貪慾染著皆悉藏貯,貪慾無厭足。」爾時,尊者阿難便從坐起,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作禮,便一面坐。爾時,尊者阿難須臾退坐,長跪叉手白世尊言:「向至禪所,便起是念,乃至貪慾染著無厭足。」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如是,如是!阿難!乃至貪慾染著藏貯,實無厭足。所以然者,阿難!曩昔久遠時,有大王名頂生,真法之王,治化人民無有卒暴,七寶具足。所謂七寶者,輪寶、象寶、紺馬寶、珠寶、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是謂七寶。亦有千子勇悍勐健,顏色暐曄能卻他敵,猶如此世界江河大海,以法治化不加刀杖。爾時,阿難!大王頂生便作是念:『我曾聞,曩昔舊人,壽命極長,聰明黠慧。』便作是語:『然我有是閻浮利地,有力勢神足,穀茂豐熟人民繁稠。』王便生是念:『我欲使雨七寶於我宮中。』爾時,阿難!王頂生作是念已,即七日之中雨七寶。爾時,頂生王復於異時便生是念:『我曾聞,曩昔舊人,壽命極長,聰明黠慧。聞有弗於逮神足自在,穀茂豐熟人民繁稠。我欲往彼治化。』爾時,阿難!王頂生適作是念已,於閻浮利不現,出弗於逮,及四部兵。爾時,弗於逮眾生遙見王頂生來,大眾圍遶各各持銀鉢盛滿碎金,或持金鉢盛滿碎銀,往至頂生王所,到已白頂生王:『善來!大王!此是大王弗於逮界,神足自在,穀茂豐熟人民繁稠,願大王於此治化,我等盡是大王所領。』

「爾時,阿難!王頂生於彼治化無數百千歲。是時,阿難!大王頂生,復於異時便作是念:『我有閻浮利地,所欲自在神足,穀茂豐熟人民繁稠。我已雨七寶於宮殿乃至七日,今復有弗於逮境界自在神足,穀茂豐熟人民繁稠。我曾聞,曩昔舊人聰明黠慧,便作是語:「有瞿耶尼國土神足自在,穀茂豐熟人民繁稠。」』王便作是念:『我欲往至瞿耶尼界率化人民。』

「爾時,阿難!王頂生作是念已,便從弗於逮沒,往瞿耶尼界,及四種兵。爾時,瞿耶尼人民遙見王頂生,各以持銀鉢盛滿碎金,或持金鉢盛滿碎銀,各送往獻往至王頂生所。到已白頂生王言:『善來!大王!此是王瞿耶尼界,穀茂豐熟人民繁稠,唯願大王,於此瞿耶尼界率化人民,我等盡是大王所領。』爾時,阿難!王頂生於瞿耶尼治化人民,無數百千歲無數萬歲。爾時,阿難!大王頂生復於異時便生是念:『我有閻浮利地,穀食豐熟人民繁稠,雨七寶於宮殿乃至七日;亦有弗於逮界神足自在,穀食豐茂人民繁稠;亦有瞿耶尼界神足自在至人民繁稠。』是時頂生王便作是念:『我曾聞,曩昔舊人聰明黠慧,有作是語:「有欝單曰界,神足自在至人民繁稠。於彼國土,一切人民各無所屬,所欲自在壽命極長,於彼命終盡生天上,食自然粳米,著劫波育衣。」』爾時,頂生王便作是念:『我當於彼治化。』以生此念,爾時,阿難!頂生王於瞿耶尼沒,即往欝單曰界,及四種兵。爾時,頂生王遙見彼國地,皆平正盡紺青色,見彼色已便告諸群臣人民:『卿輩!頗見地平正紺青色不乎?』答曰:『如是。大王!』『卿等欲知,此是劫波育衣樹。彼人盡著劫波育衣,卿等亦著劫波育衣。』爾時,大王頂生復更見地淳白色,見已復告群臣:『卿等見此地白不乎?』答曰:『如是。』『此是自然粳米,無皮無莖,不加捶杖亦不揚簸,香順風百由旬、逆風五十由旬,極香極美。彼士人民食此粳米,諸賢亦當食此粳米。』爾時,頂生王遙見地平正皆紺青色,見已告群臣人民言:『汝等見此紺青色不?』對曰:『如是。大王!』『此是四指濡草,極濡如孔雀毛,各各右旋與體無異。欝單曰人皆坐此草,卿等亦當坐此草。』爾時,大王頂生遙見城郭樓櫓埤堄,見已便告群臣人民言:『卿等!見此地平正樓櫓埤堄不?』對曰:『如是。大王!』『此是人民所住舍。』爾時,欝單曰人遙見頂生王來,各以金鉢盛銀粟,銀鉢盛金粟,白頂生王言:『善來!大王!此是王欝單曰界,神足自在,穀茂豐熟人民熾盛。願大王於欝單曰治化人民,我等亦當順從王教。』爾時,阿難!頂生王於欝單曰治化人民,無數百歲無數千歲。是時王頂生復於異時便作是念:『我所領境界有閻浮利地,神足自在至人民熾盛,我於彼雨七寶在宮殿乃至七日;我亦有弗於逮界,神足自在至人民熾盛;我亦有瞿耶尼界,神足自在至人民熾盛;我亦有欝單曰界,神足自在至人民熾盛。我曾聞舊人聰明黠慧,作是說曰:「有三十三天,壽命極長顏貌端正,於彼有天名釋提桓因。」我今當往詣彼三十三天,便受五處,天壽、天色、天樂、天神足、天增上,我今欲往至三十三天。』爾時,阿難!頂生王作是念已,於欝單曰,沒便往住三十三天,及四種兵,詣彼善法講堂。爾時,釋提桓因遙見頂生王來,見已便語頂生王曰:『善來!大王!可就此座。』爾時,阿難!頂生王即就座而坐,與釋提桓因同坐,此二王同坐而無有異,顏容姿貌正等無異,唯眼眴異。是時頂生王復於異時便作是念:『我有閻浮利地,神足自在至人民繁稠,於宮殿雨七寶乃至七日;亦有弗於逮界,神足自在至人民繁稠;我亦有瞿耶尼界,神足自在至人民繁稠;我亦有欝單曰界,神足自在至人民繁稠,及此三十三天長壽久處此。』爾時,三十三天集善法講堂,各次第坐。爾時,三十三天便作是念:『此頂生王,是閻浮利地王,以法治化,七寶具足,千子圍遶,於四境界最尊第一,不加刀杖以法治化人民。』爾時,阿難!釋提桓因與頂生王半座使坐,二人同坐光色無異,顏彩容貌皆悉同一,唯眼眴異。

「爾時,阿難!頂生王於彼五欲而自娛樂無有厭足,無數百千歲無數萬歲。爾時,阿難!頂生王復於他時而生是念:『我所領境界,有閻浮利地,神足至人民熾盛,七日之中雨七寶於宮殿上;亦有弗於逮界,神足至人民熾盛;我亦有瞿耶尼界,神足至人民熾盛;我亦有欝單曰界,神足至人民熾盛;復有此三十三天壽命延長顏色暐曄。有此善法講堂,四園具足。云何四?難檀桓園、寶綵園、麁堅園、雜種園,是為四園。有晝度樹、拘毘多羅樹,皆悉茂盛,香順風百由旬、逆風五十由旬,此是三十三天所娛樂處,四月之中五欲自娛。此是善法講堂所皆青琉璃,此是天帝所坐處,百台圍遶皆七寶成,一一台有七百閣,一一閣有七七玉女,一一玉女有七七使人,皆是釋提桓因所領。』爾時,阿難!頂生王復生此念:『我今當移釋提桓因,於此三十三天治化諸天。』

「爾時,阿難!頂生王適生是念,即於釋提桓因坐處墮閻浮利,及四部兵。失神足舉身皆痛,猶如人欲死時,輪寶滅,象寶命過,馬寶亦終,珠寶不現,女寶命終,居士寶、典兵寶命終。爾時,阿難!大王頂生五種親屬皆悉雲集,往詣頂生王所,白頂生王曰:『大王命終後,備有問我曹者:「頂生大王臨欲崩時,有何顧命?」我等當何以答彼?』爾時,頂生王答曰:『若我命終後,有作是問者:「大王頂生臨崩時有何顧命?」汝等當作是答:「諸賢欲知,大王頂生典領四天下,往至三十三天,於五欲而無厭足,便於彼命終。」』

「阿難!汝欲知者,爾時,頂生王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何以故?爾時王者,阿難!即我身是。以此方便,阿難當知,乃至五欲而無厭足,染著於欲聚集藏貯,欲無厭足。所謂足者,至賢聖道,然後乃足。」

爾時,世尊便說偈言:

「不以錢財業,  覺知欲厭足,
 樂少苦惱多,  智者所不為。
 設於五欲中,  竟不愛樂彼,
 愛盡便得樂,  是三佛弟子。
 食慾拘利歲,  終便入地獄,
 本欲安所至,  命為苦所切。
 諸法悉無常,  生者必壞敗,
 生生悉歸盡,  彼滅第一樂。」

爾時,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頂生王故事經
↑回到頂端↑
#2234822 - 2024-04-16 09:00:52 佛說文陀竭王經 [Re: jwjwo]
Yehling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23-12-11
文章數: 209
佛說文陀竭王經

北涼三藏曇無讖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阿難於屏處思惟:「世間人略厭五所思者少,至死不知厭足者多。」阿難日中後,到佛所前,為佛作禮,卻白佛言:「我於屏處思惟,世間人略厭五所思者少,至死不知厭足者多。」

佛言:「審如阿難言,世間人略厭五所思者少,至死不知厭足者多。所以者何?昔者有王名號文陀竭,生從母頂出,是故字為文陀竭,後作遮迦越王,東西南北皆屬之。有七寶:一者金輪,二者白象,三者紺色馬,四者明月珠,五者玉女婦,六者聖輔臣,七者導道主兵臣,作遮迦越王有七寶如是。王仁賢,修正法,不煩擾萬民。有千子,皆端正高才,健勐力壯,四天下皆降屬之。作王數千歲,意中自念:『我有四天下,人民熾盛,穀米平賤,人民多富。』王復自念言:『我有千子,皆端正,無比高才,健勐力壯,令天為我雨錢金銀七日七夜,快耶。』天聞其語,隨其所願,即為雨錢金銀七日七夜。王見天雨錢金銀七日七夜,大歡喜,即共相娛樂數千歲。王自念言:『四天下皆屬我,我有千子七寶皆在我前,所欲得者皆已得之,天復不奪我所願,為我雨錢金銀七日七夜。』文陀竭王聞南方有閻浮提國大樂人民熾盛,王意欲往,適生意,便舉七寶、四種兵俱飛到。閻浮提國二十八萬里,其國見王即降伏屬之,王宿命作善故,至使得是福。

「在俱耶尼國數千歲,王復生意:『我有大國在西方,名俱耶尼,縱廣三十二萬里,我有七寶,天為我雨錢金銀七日七夜,我有千子,皆端正無比高才健勐力壯,我有南方閻浮提國二十八萬里。』王聞東方有弗於逮國,人民熾盛,穀米平賤,其國大樂。王意欲往,適生意,便舉七寶、四種兵俱飛行到,其國王及人民便降伏屬之,王因以正法治國。

「如是數千歲,王復生意:『我有閻浮提國二十八萬里,我有俱耶尼國三十二萬里,我有弗於逮國三十六萬里。』王聞北方有欝單曰,天下大樂,人民熾盛。王意欲往到其國,其國中無貧窮,無豪羸強弱,無有奴婢尊卑,皆同一等。『令我人眾官屬,共食之自然粳米,自然衣被服飾諸珍寶。』王適生意,便舉七寶、四種兵俱飛行入欝單曰國界。遙見地正青如翠羽色,王問邊臣言:『汝曹寧見是地正青如翠羽色不?』邊臣對言:『唯然見之。』王言:『是故欝單曰天下也。』王適前行,復見地正白如雪,王復語邊臣言:『見是地正白不?』邊臣對言:『唯然見之。』王言:『是故欝單曰地自然生成擣稻米,汝曹皆當共食之。』適復前行,遙見諸寶樹,百種衣樹,金銀、璧環、瓔珞皆懸著樹,王問邊臣言:『汝曹見是諸寶樹不?』邊臣言:『唯然見之。』王言:『是故百種衣樹,金銀、璧環、瓔珞樹也,汝曹往皆當共取著之。』王便前到欝單曰國,人民皆悉降伏屬之。

「王治欝單曰數千歲,復生意,自念言:『我有閻浮提地,有拘耶尼地,有弗於逮地,有欝單曰四十萬里。』王意欲上須彌四寶山王,至忉利天王釋所止處。王適生意,便舉七寶、百官俱飛到須彌山上,便前入天王釋宮。釋遙見文陀竭王來,便起迎之言:『數聞功德,欲相見日久。仁者來,大善!』便牽與共坐,以半之座與文陀竭王。適坐,左右顧視天上,有玉女侍使,皆以七寶金銀琉璃、水精珊瑚、虎魄車璩,以為宮殿。見之,心便念言:『我有閻浮提、俱耶尼、弗於逮、欝單曰,我舍中有雨錢金銀七日七夜。』文陀竭王自念言:『使天王釋死去,我欲代其處治天上,如治天下時快耶。』王適生意,神便去,即來還在天下,便被病困劣著床。王所從群臣官屬,悉在王床邊問王:『得無有遺言?』王曰:『有敢問汝曹:「王有何等遺言?」汝曹語之言:「王在時治四天下,天為雨錢金銀七日七夜,王有千子、七寶,皆能飛行。王上忉利天上,天王釋起迎勞賚問訊,以半之座坐之,尚復生意欲得天王釋處。適生意,便來下在地,即被病困劣。自悔言:『人至死無有厭足,知厭足者少耳。』」』經說言,不以天雨錢金銀七日七夜故不飽也,其利少耳,其過大重,有智之人當思惟是事。復得天王釋半尚復不足,人行求道,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至得佛道乃厭足耳。」佛告阿難:「時文陀竭王者,是我身也。」

佛說如是,阿難歡喜,為佛作禮。

佛說文陀竭王經
↑回到頂端↑
#2234823 - 2024-04-16 09:02:22 佛說頻婆娑羅王經 [Re: jwjwo]
Yehling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23-12-11
文章數: 209
佛說頻婆娑羅王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中,與大苾芻眾俱——皆是法中耆舊大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辦,除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證得解脫——如是之眾滿一千人。

爾時,世尊而起思念:「我今可往杖林山中靈塔之處。」作是念已,與苾芻眾俱往彼處,到彼處已安居其中。時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聞佛世尊與諸耆舊大阿羅漢數滿千人,住杖林山靈塔之處。時王思念欲往聽法,即令嚴駕不同常時,乃有從車萬二千乘,妙服寶器萬八千床,八樂四兵導前從後,眷屬臣佐圍繞而行。時王出城往杖林山,詣於佛所親近供養,復有婆羅門及長者等,亦隨於王詣於佛所。爾時,世尊見王到來示現五相,謂頂相、傘蓋相、摩尼相、拂相、寶劍等相,莊嚴佛身。爾時,大王到佛會已,除去王者自在之相,至於佛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妙言辭讚於佛德,頭面著地禮佛足已,旋遶三匝住立佛前,自稱己名白世尊言:「我是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又復白言:「我是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如是三白。佛三報言:「如是,如是。汝是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又以軟語勞慰於王,請王就座。王聞佛言,歡喜踴躍退坐一面。王之眷屬及與臣佐,各各向佛跪膝合掌,亦以妙言歎於佛德,頭面禮已退坐一面。諸婆羅門及長者等,有以言辭讚歎禮拜者,有但合掌頂禮者,有遙觀佛默然者,如是等眾各坐一面。

爾時,會中諸婆羅門長者等,忽見耆舊優樓頻螺迦葉侍立佛側,乃作是念:「嗚呼尊者,耆舊優樓頻螺迦葉,卻於大沙門處修持梵行。」世尊知彼婆羅門及長者等心生疑念,即便說偈問迦葉曰:

「汝優樓頻螺迦葉,  往昔事火無間斷,
 見何利故得何法?  此義速當為我說。」

爾時,尊者迦葉說偈答言:

「世間所有飲食味,  乃至慾樂人所樂,
 我見此利而志求,  是故事火無間斷。」

佛又說偈問迦葉言:

「云何耽戀慾樂事,  乃至貪於飲食味,
 人間天上心愛樂,  是義速當為我說。」

尊者迦葉以偈答曰:

「我於最上寂靜句,  由不了故生退屈,
 唯耽五慾非如理,  是故事火無間斷。
 圍陀事火證解脫,  眾生由此心迷惑,
 盲者無異於死人,  退失最上寂靜句。
 我今見實無為法,  大龍最上師善說,
 能仁為大利益故,  世尊出現大精進。」

佛復告言:「迦葉!汝善來,善住無諸邪念,善能分別最上之法。迦葉!汝今當可善化眾會。」於是尊者迦葉受佛勅已,即入三摩地現大神通,於眾會沒,於東方虛空中出現四威儀行住坐臥,乃至現火三昧。於火界中出種種光,謂青黃赤白及玻胝迦色等;又復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出沒顯現相續不斷。如是南西北方,於虛空中,亦復現於行住坐臥四威儀相,乃至入火三昧,於火界中出種種光,謂青黃赤白及玻胝迦色等;又復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出沒顯現相續不斷。

爾時,尊者迦葉於四方虛空現神變已,還攝神力,前詣佛所合掌頂禮,而白佛言:「我師世尊!我是大聲聞。」又復白言:「我師世尊!我是大聲聞。」佛報迦葉言:「我是汝師!汝是大聲聞。」又復報言:「我是汝師!汝是大聲聞。汝可還位而坐。」

爾時,眾中婆羅門長者等復作是念:「如是耆舊尊者優樓頻螺迦葉,猶尚於佛大沙門處修梵行耶?」佛知其意,告頻婆娑羅王言:「大王!當知色有生有滅,了知此色有生有滅,受想行識亦復生滅,而彼蘊法當知有生即知有滅。大王!此色蘊法,若善男子,能實了知有生即滅,色蘊本空,色蘊既空生即非生,生既無生滅何所滅?色蘊如是,諸蘊皆然。若善男子,了知此已,即悟諸蘊不生不滅無住無行,即無有我。我說是人於無量阿僧祇劫中,為真寂靜者。」

爾時,會中諸婆羅門長者等作如是念:「以何法故可得了知無我、無受想行識?何謂有彼我人眾生壽者?乃至摩那嚩迦主宰、作者生者、起者無動者、說者分別者知者,如是等類,何者不生何者不滅?又復彼類以何緣故,所作善不善業而受果報?」

爾時,世尊知彼婆羅門長者等起心念已,即告諸苾芻言:「苾芻!若無我說我,是即愚癡少聞凡夫異生我相。苾芻!當知我本無我復無我者,而諸苦法,若作生想苦蘊即生,若作滅想苦蘊即滅;及與諸行,若作生想諸行即生,若作滅想諸行即滅。此因此緣生諸行法,以此行緣即有生滅。我於如是,如實了知生滅法已,乃可告語一切眾生。諸苾芻!我以清淨天眼過於肉眼見諸眾生,生滅好丑、貴賤上下、善趣惡趣,眾生所作善惡之業,所得果報皆如實知。又復眾生具身口意三業不善,譭謗賢聖起於邪見,由此邪見作諸邪業行諸邪法,以此因緣,命終之後墮於惡趣受地獄苦。又復眾生具身口意三業之善,不謗賢聖起於正見,由此正見作諸善業行諸善法,由此因緣,命終之後生於天界而為天人。我如實知、我如實見,諸苾芻!我時不言有我有人有眾生有壽者,又彼知者等類何生何滅、作善惡業而受果報,如是等法無有我想,所有五蘊由有法想,由彼法想乃生五蘊。又彼無明緣於行法,諸行法生集法乃生,諸行法滅集法得滅。諸苾芻!如是行苦因集而有,因集滅故行苦即滅,苦法滅已非法皆滅更不復生,如是苦法已盡邊際。苾芻!滅復何證?即此苦邊是真寂滅、是得清涼、是謂究盡。苾芻!此寂靜句,謂舍一切法,愛法若盡欲法得滅,是即寂靜涅槃。」

爾時,世尊復告王言:「大王!於意云何?色是常、非常耶?」王言:「色滅即是非常。」佛復告言:「是苦、非苦耶?」王言:「世尊!苦滅即非苦,苦者是顛倒法。此顛倒法。」「是彼聲聞少知少聞,乃稱我是大聲聞我是大智,起此我想彼我想者?」「不也。世尊!」佛又告言:「受想行識是常、非常耶?」王言:「滅即非常。」佛言:「是苦、非苦耶?」王言:「苦法因顛倒生,此顛倒法是即為苦。」「是彼聲聞少知少聞而生我想,是故稱我是大聲聞,我是大智彼我想者?」「不也。世尊!」

佛言:「大王!如是如是!善思念之,此色蘊法,所有過去未來現在,內外中間若大若小,若高若下若近若遠,彼一切法,本來無有無相無我。大王!以彼正智當如實見。」

佛復告言:「大王!乃至受想行識,所有過去未來現在,內外中間若大若小,若高若下若近若遠,彼一切法,本來無有無相無我。大王!如是。以彼正智當如實見。」

是時會中聲聞眾等聞此法已,了色無常,乃至受想行識,亦復了知,而生厭離,由厭離故即得解脫,證解脫已正智現前,我得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時頻婆娑羅王聞說是法,遠塵離垢法眼清淨;會中復有八萬天人及無數百千婆羅門長者,亦得遠塵離垢法眼清淨。

爾時,頻婆娑羅王法眼清淨,得正知見,住法堅固,離諸所欲、離諸苦惱,於佛法中得法無畏。是時大王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向佛合掌諦信頂禮,而白佛言:「世尊!我得大利,我得大利!我誓歸依佛法僧眾,受近事戒,從今已後盡形不殺乃至不飲酒等。」又復白言:「我今虔心請佛世尊,還王舍城,唯願世尊,哀受我請,當盡此生承事供養,乃至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受用等物,悉皆具足,諸苾芻眾皆亦如是。」

爾時,世尊受王請已默然而住。大王見佛默然許已,頭面著地禮佛而退。

佛說頻婆娑羅王經
↑回到頂端↑
#2234824 - 2024-04-16 09:04:36 佛說鐵城泥犁經 [Re: jwjwo]
Yehling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23-12-11
文章數: 209
佛說鐵城泥犁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佛在舍衛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誡諸沙門言:「我以天眼視天下人,死生好丑尊者卑者人死得好道者得惡道者,人於世間身作惡口言噁心念惡,常好烹殺祠祀鬼神者,身死當入泥犁中;身常行善口常言善心常念善,死即上天。」佛言:「人如天雨泡,雨從上渧之,一泡壞者一泡成,人生世間,生者死者如泡起頃。佛持天眼視天下人,死有上天者、入泥犁者,貧者富者、貴者賤者,人所為善惡。」佛言:「我皆知之。譬如瞑夜於城門兩邊各燃炬火,人有出者入者數千萬人,從瞑中視,皆見火中出入者。」佛言:「我持天眼視天下人,死有上天者、入泥犁者,如人從瞑中視火中出入者,如上高樓上望下,有數千家中,從上視皆見諸家。」佛言:「我見天下人,死有上天者、入泥犁者,如人從高樓上視諸家。」

佛言:「如人乘船行清水中,皆見水中魚石所有。佛持天眼視天下人,死有上天者、入泥犁者,如人視清水中魚石。有明月珠,持五綵縷貫之,人視珠,皆見五綵,別知與珠相貫穿。」佛言:「我見天下人所從來善惡變化,如人視珠。」佛言:「我見天下人不孝父母,不事沙門道人、不敬長老,不畏縣官禁戒,不畏今世後世者,不驚不恐。如是曹人死即入泥犁,與閻羅王相見,即去善歸惡。泥犁卒名曰旁,旁即將人前至閻羅所。泥犁旁言:『此人於世間為人時,不孝父母,不事沙門道人,不敬長老,不佈施,不畏今世後世,不畏縣官。閻羅處此人過罪。』

「閻羅即呼人前對閻羅言:『汝為人時,於世間不念父母養育推燥居濕乳哺長大,汝何以不孝父母?』其人即對閻羅言:『我實愚癡憍慢。』閻羅言:『處汝罪者,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門道人過,汝身所作,當自得之,是第一問。』第二問:『汝不見病困劇時羸劣甚極手足不任?』其人言:『我實見之。』閻羅言:『汝何以不自改為善耶?』其人言:『實愚癡憍慢。』閻羅言:『是過,非天非父母非帝王,非沙門道人過,汝身所作,當自得之。』閻羅第三問:『汝不見世間男子女人老時,目無所見、耳無所聞、持杖而行,黑髮更白,不如年少時?』其人言:『我實見老人持杖而行。』閻羅言:『當此之時,何以不自改為善耶?』其人言:『實愚癡憍慢。』閻羅言:『是過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門道人過,汝身所作,當自得之。』閻羅第四問言:『汝於世間時,不見男子女人死,一日二日至七日,身體腐爛形貌壞敗,為蟲蟻所食,為眾人所惡?汝見是,何以不自改為善耶?』其人言:『我已見之,實愚癡憍慢。』閻羅言:『汝施行何以不端汝心端汝口端汝行,是過亦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門道人過,汝身所作,當自得之。』閻羅第五問:『汝為人時,於世間寧見長吏捕得劫人殺人賊人,反縛送獄掠治考問,或將出城於道中挌殺之,或有生辜挓者,寧見是不?』其人言:『我實見之。』閻羅言:『汝何以不佈施作善?汝為人時,何以不正汝行正汝口正汝心耶?』其人言:『實愚癡憍慢。』閻羅言:『是過亦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門非道人過,汝身所作,自當得之。』

「對已畢,泥犁旁即牽持去,將詣一鐵城,是第一泥犁。阿鼻摩泥犁城有四門,周匝四千里,中有大釜長四十里,泥犁旁叉刺人而內之,如是無央數中皆有火,人遙見之皆恐怖戰慄。如是入者數千萬人,泥犁旁而內其中,晝夜不得出,門皆閉不開不得出,人在其中數千萬歲,火亦不滅人亦不死。久久時,遙見東門自開,人皆走欲出。適到門,門復閉,諸欲出人復於門中共鬪諍欲得出。久久復遙見西門開,人皆走往,門復閉,人復於門中共鬪。久久復見南門開,人皆走往,門復閉,人復於門中共鬪。久久四門復開,人得出,自以為得脫,復入第二鳩延泥犁中。人足著地者即燋,舉足肉復生。有東走者、西走者、南走者、北走者,周匝地大熱,數千萬歲乃竟,自以為得脫。復入第三彌離摩得泥犁中,其中有蟲,蟲名崛喙,[口*(隹/乃)]如鐵黑頭足。蟲遙見人,皆迎來啄人肌骨皆盡,如是數千萬歲乃竟。自以為得脫,復入第四芻羅多泥犁中。其中有山,石利如刀,人皆走上其巔,復有走下者,皆欲求脫,不知當如向,足皆截剝,地石皆如利刀,如是複數千萬歲乃竟。人自以為得脫,復入第五阿夷波多桓泥犁中。其中有熱風,相逢避之不能得脫,其人欲求死不能得死,求生不能得生,如是久久數千萬歲乃得出。人自以為得脫,復入第六阿喻操波泥桓泥犁中,多樹木皆有刺,樹間有鬼,人入其中者,鬼頭上出火、口中出火,身為十六刺,遙見人來大怒,火皆見十六刺,皆貫人身體裂如食之,皆走欲得脫走,常觸是鬼,如是數千萬歲乃竟得出。人自以為得脫,復入第七槃蓰務泥犁中。其中有蟲,蟲名鶉,人入其中者,是蟲飛來入人口中食人身體,人皆走極,蟲食不置,人皆四面走,欲求脫不能得脫,如是數千萬歲乃竟得出。人自以為得脫,復入第八墮檀羅泥渝泥犁中。其中有流水,人皆墮水中,水邊有刺棘,水熱過於世間湯鑊,熱沸湧躍人皆熟爛,走欲上岸邊,有鬼持矛逆刺人腹內其中,不能得出,入皆隨水下流。復有鬼激如鈎取,問之言:『若從何所來?若為是問。』其人言:『我不知何所從來,亦不知當若去?我但飢渴,欲逐飲食。』鬼言:『我與若食。』即取鈎,鈎其上下頷,口皆磔開,因取消銅注人口中皆燋爛,如是求死不能得死,求生不能得生。其人平生,於世間為人時作惡甚故,求解不得解。諸泥犁中人皆復得出,自以為得脫,反入第七泥犁。鬼逆問:『汝去,何以復還入第五,復還入第四,從第四復還入第三,復還入第二,復還入第一阿鼻摩泥犁?』未至,人遙見鐵城,皆歡喜大呼稱萬歲。閻羅聞之即問泥犁旁:『是何等聲?』旁即言:『是呼聲者,是前過泥犁中者。』閻羅言:『是皆不孝父母,不畏天不畏帝王,不承事沙門道人,不畏禁戒者。』閻羅即復呼人前,對言:『若非恐閻羅言,今汝解脫去,當復為人作子者,當孝順事長年,當畏帝王禁戒,當承事沙門道人,端心端口端身。人生在世間時,罪過小且輕,死在地下,泥犁大且重。得沙門道人,當承事其道,當得阿羅漢者,諸泥犁道皆為閉塞。』

「一對皆畢,諸泥犁中人皆得出,在城外地皆復死,諸死者先世宿命,為人時作惡猶有小善,從泥犁還出,皆生善道。人從泥犁中出,各自政心政口政行,不復還入泥犁中。泥犁中亦不呼人,人更泥犁丑毒苦痛,各自思惟亦可為善。」

佛言:「人死入泥犁者,侯王沙門道人乃得與閻羅相見耳,凡餘人者但隨群入。閻羅,地獄王名也。」

佛說鐵城泥犁經
↑回到頂端↑
Page 16 of 16 < 1 2 ... 14 15 16



板主:  deepblue 
Google 搜尋
七嘴八舌
Facebook 塗鴉牆
最多貼文者 (30 天內)
CHC 104
愛因斯坦 79
元利 79
kit13 75
bluenwater 71
Quantacy 62
rblin 53
jcj 51
紅兒 46
yungshow 43
小休 36
hui 32
圓仔寶寶 30
九流術士 28
yichinyichin 27
最新議題
以“獻”字测自己还能咸鱼翻身吗?
by 零妖王
18:16
賴皮寮解套?礦業用地比照泰雅原民特定區就
地合法——請觸機起卦

by Quantacy
17:30
兒子剛剛岀生了 大師可幫手贈兩句?
by fallinlove72
16:47
生時麗似夏花,死時美如秋月
by rblin
03:04
5月2日 問姻緣 古本天后靈籤40簽
by 我只是路過
23:42
爛網站,不夠格的站長
by 愛因斯坦
23:06
尖叫孬塞福 屢次騷擾,已涉毀謗,你的地盤變成這樣嗎?
by 愛因斯坦
23:01
《玄空九運飛星圖要》本月出書
by 草山人
13:54
介聘是否會成功
by 花有重開日人可再少年
12:21
想問胃的不舒服是否會自癒
by CandyWu
08:18
學佛可別學成魔
by rblin
03:01
試占美國最近校園亂象。
by CHC
2024-05-02 15:23:53
問5/2生活狀態:暑月途中熱不勝
by 圓仔寶寶
2024-05-02 07:59:52
日籤:前生逋欠我深知
by 圓仔寶寶
2024-05-02 07:54:05
佛渡不了不知世間是苦的人
by rblin
2024-05-02 03:01:11
請教2024年事業、感情及家運如何?
by Serena
2024-05-02 01:31:21
是否還會繼續聯繫
by warm
2024-05-01 22:13:50
我應該怎樣計劃我的將來?
by h0116
2024-05-01 21:15:10
第一階段能通過進入複試,進而被錄取嗎?
by YTL123
2024-05-01 16:25:44
試占柯文哲的官煞運,以柯文哲為世。
by CHC
2024-05-01 16:02:48
有關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行動的一個測字外應
by 天醫
2024-05-01 10:32:08
問弟弟的運勢:靈雞漸漸見分明
by 圓仔寶寶
2024-05-01 06:02:55
浪得虛名
by rblin
2024-05-01 03:02:41
今天又面試了一工作, 這個能成嗎?
by 百忍成金
2024-04-30 22:10:16
想請教各路大神關於小弟的姻緣
by 維謄
2024-04-30 19:38:05
誰在線上
11 線上使用者 (佑佑, Quantacy, 坎離, 君無邪, HankHuang, 3 隱形), 199 Guests and 62 Spiders online.
Key: Admin, Global Mod, Mod
最新使用者
我只是路過, CandyWu, jtchu16, 維謄, Wush77
81740 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統計
81740 使用者
54 討論區
220806 議題
2141161 文章

最高線上使用者: 1162 @ 2018-05-29 02:51:45

本站是個命理討論的園地,如果您要問命,請務必詳閱各板板規,遵守發問規則,不要只留個生日或是命盤, 其他什麼都沒提。貼命盤的方法請特別注意算完命盤後的文字說明,不要貼個沒人看懂歪七扭八的命盤, 貼錯命盤及未遵守板規者,文章很有可能被不預警刪除 另外,如果您提了問題,而有人回覆的話,不論對與錯,請務必多上來回應論命者, 我們不歡迎那種提了問題就等人回答,也不回應的人。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及「長期的追蹤」。
本站大多數的討論區都得要註冊才能發言,您若是要張貼討論,請務必註冊為使用者, 如果您忘了您的密碼,請在登入」的畫面, 輸入您的帳號,再按一下我忘記我的密碼了」, 此時系統會寄一封信到您當時註冊的 Email 信箱裡面, 裡面則附有一個臨時密碼,請您拿到密碼後用此臨時密碼登入。登入之後可以在 編輯個人檔案」裡面修改成您習慣的密碼。
本站推薦瀏覽器: Firefox Chrome Safari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