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曹操高陵與喪葬文化的「不樹不封」與「薄葬」(上)~六愚

貼文者 : : 草山人

談談曹操高陵與喪葬文化的「不樹不封」與「薄葬」(上)~六愚 - 2024-02-22 20:37:53

註:此文乃2010年所寫

談談曹操高陵與喪葬文化的「不樹不封」與「薄葬」(上)~六愚

中國最近考古界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曹操高陵的發現。
根據大陸新聞界的新聞稿,以及中國河南省文物局考古團隊所發表的文章等,皆證實了曹操高陵的實際位置是在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
此一重大發現,對於三國時期曹魏的歷史考據,以及文獻與曹操有關的記載,應該也有其積極正面的考據價值。
因此,六愚姑且趁此股潮流,就有關曹操高陵之所知,以及從風水喪葬文化發展的角度,發表個人之淺見。
一、高陵發現的實際位置與歷史文獻記載的比較:
曹操是在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註:西元220年3月15日)病逝於洛陽,享年66歲;《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庚子,王崩於洛陽,年六十六。」
曹操逝世後,其靈柩是從洛陽運回鄴城;《三國志.魏書.賈逵》:「太祖崩洛陽,逵點喪式。..遂奉梓宮還鄴。」《三國志.魏書.夏侯尚》:「太祖崩於洛陽,尚持節,乃奉梓宮還鄴。」以及《晉書.宣帝紀》:「及武帝薨於洛陽,..帝(註:司馬懿)綱紀喪事,內外肅然;乃奉梓宮還鄴。」等,皆有提到曹操是病逝於洛陽,將靈柩於當年二月運回鄴城的記載。
然而,鄴城在何處?
鄴城是我國古代之地名,位置大約在今河北邯鄲臨漳縣與磁縣交界處;是春秋時期五霸之首齊桓公所建,也是我國華北平原上的重要城市;到了戰國時期,則是屬於魏國領地;而有關治鄴的故事中,則是以西門豹最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到了三國時期,鄴城是屬於魏都;故此,若依時代背景的角度來探討曹操的思維時,六愚懷疑曹操應該是抱持著稱霸諸侯,並以齊桓公相同思維的「尊王攘夷」政治目標,並無稱帝之野心。
事實上,漢末時期的鄴城也是袁紹的根據地,並也歷經了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冉魏、前燕,以及北朝東魏、北齊等政權在此建都。遺憾的是,此城在西元580年因隋文帝楊堅與尉遲迥之戰而幾乎被焚毀滅城。清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鄴城》有詳細的記載:「舊在縣西二十里。春秋時,齊桓公所置。管子曰:『築五鹿、中牟、鄴以衛諸侯是也。』後屬晉。戰國屬魏,文侯二十五年,任西門豹為縣令。..初平二年,袁紹自為冀州牧,鎮鄴。建安九年,操攻鄴,..十五年,建鄴都,作三台。曹丕篡位,號為五都之一。晉仍為魏郡治。..咸康初,石虎徙都焉。升平初,慕容雋亦都之。苻秦滅燕,仍為冀州治。..天平初,歡遷魏主都此。二年,作新宮於鄴,築鄴南城,周二十五里。元象二年,復城鄴。..其後高洋篡位,亦居南城。後周建德六年,滅齊,置六府於鄴城。宣政初,移六府於洛陽,以相州為總管府。大象二年,尉遲迥起兵討楊堅,堅使韋孝寬擊平之。乃焚燒鄴城,徙其居人南遷四十五里,以安陽城為相州理所,仍名鄴,而改舊鄴縣為靈芝縣。隋開皇十年,復鄴縣為安陽,而靈芝仍為鄴縣,縣治即故鄴都之大慈寺。唐貞觀七年,築鄴縣治所小城,仍屬相州。..」
接著再根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二月丁卯,葬高陵。」以及曹操逝世前二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三年(註:西元218年)六月,所頒佈的《終令》中提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並在逝世之當年又頒佈了《遺令》交代說:「吾死之後,葬於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珠寶。」由此可見,曹操確實是葬在鄴城附近,而高陵的位置應該是與西門豹祠息息相關。
問題是,西門豹祠又是在那裡?
事實上,西門豹祠早在西元558年4月已經被北齊文宣帝高洋所毀。根據《北齊書.文宣帝紀》記載:「七年春正月甲辰,帝至自晉陽。于鄴城西馬射,大集眾庶而觀之。...九年春..三月丁酉,帝至自晉陽。夏四月辛巳,大赦。是夏,大旱。帝以祈雨不應,毀西門豹祠,掘其塚。」以及《邯鄲歷史大事編年》則是記載:「北齊大旱,文宣帝高洋以祁雨不靈,毀西門豹祠,掘其墓葬。今鄴城西漳河南岸西門豹碑石為宋代所立。」等,皆有提及。
然而,魏文帝曹丕《述征賦》中則有提到:「羨西門之嘉跡,忽遙睇其靈宇。」而酈道元《水經注》也有:「漳水又東北,逕西門豹祠前。」《晉書.符堅》則說:「苻堅字永固,一名文玉,雄之子也。...其母苟氏嘗游漳水,祈子於西門豹祠,其夜夢與神交,因而有孕,十二月而生堅焉。」晉朝陸機《吊魏武帝文》中也提到:「葬於部之西崗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等,一些文獻上的記載中,皆有提到鄴城、漳水與西門豹祠的相關位置。亦即古西門豹祠的位置大約在古鄴城之西方,漳河的南岸附近。
再而根據出土的後趙建武十一年(註:西元345年),大僕卿駙馬都尉魯潛墓誌上,所記載:「墓在高決橋(註:高決橋應該為高穴橋,古代決與穴字通。)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迴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唐代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相州鄴縣記載所提到:「魏武帝西陵(註:高陵亦稱西陵,後世因其地處於鄴城西方而稱之。),在縣西三十里。」以及元朝史學家胡三省《通鑒》也說:「高陵在鄴城西,操令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陵是也。」的具體方位等,與上述種種文獻資料的位置比較後,當今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的古陵墓,應該就是曹操高陵無疑。
由此可以推斷,曹操生前應該沒有特別安排所謂「七十二疑塚」之布局事件。
二、曹操高陵「七十二疑塚」說法之探討
有關曹操所謂「七十二疑塚」之說,自古以來在民間社會中,早已鬧得沸沸揚揚,煞有其事。
然而,此事當真?
事實上,要說明曹操是否有「七十二疑塚」之說,就必須先探討曹操是否為「密葬」方式下葬說起。
根據曹丕《為武帝哀策》:「痛神曜之幽潛,哀鼎俎之虛置,舒皇德而詠思,遂腷臆以蒞事,矧乃小子,夙遭不造,豭豭在疚,嗚呼皇考,產我曷晚,棄我曷早,群臣子輔,奪我哀原,猥抑奔墓,俯就權變,卜葬既從,大隧既通,漫漫長夜,窈窈玄宮,有晦無明,曷有所窮,鹵簿既整,三官駢羅,前驅建旗,方相執戈,棄此宮庭,陟彼山阿。」曹植的《誄文》:「於惟我王,承運之衰,神武震發,群雄殄夷,拯民於下,...棄離臣子,背世長終,兆民號咷,...既次西陵,幽閨啟路,群臣奉迎,我王安厝,窈窈玄宇,三光不入,潛闥一扃,尊靈永蟄,聖上臨穴,哀號靡及,群臣陪臨,佇立以泣,去此昭昭,於彼冥冥,永棄兆民,下君百靈,千代萬葉,曷時復形。」以及《晉書.宣帝紀》上也清楚地記載:「及武帝薨於洛陽,朝野危懼。」等的描述,便可知當時曹操並非是密葬。
嚴格說來,以曹操的時代背景,以及當時魏王之權勢與當朝丞相的身分地位而言,若要以密葬的方式下葬的話,要如何向天下、各路諸侯及通使的外邦交代?
由此可知,曹操的葬禮絕非密葬;因此,曹操逝世之後,應該也沒有安排所謂「七十二疑塚」。
然而,所謂曹操「七十二疑塚」之說,又從何而來?
根據晉朝陸機《吊魏武帝文》中提到:「揮清弦而獨奏,薦脯糒而誰嘗?悼繐帳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登雀台而群悲,佇美目其何望。」南朝陳張正見:「可惜年將淚,俱盡望陵中。」以及鮑照《西門豹廟》:「漳流名磴石,銅雀影秋林。」謝脁《同謝咨議銅雀台詩》之:「穗帷飄井幹,樽酒若平生;鬱鬱西陵樹,詎聞歌吹聲。」《全唐文》、《太平御覽》及《資治通鑒》的記載,唐太宗李世民在貞觀十九年(註:西元645年),征高麗途中,曾經前往高陵弔謁,並寫下一篇祭文(註:據北宋《太平御覽》之《唐太宗皇帝祭魏武帝文》:「夫大德曰生,資二儀以成化;大寶曰位,應五運而遞昌。貴賤廢興,莫非天命。故龍顏日角,顯帝王之符;電影虹光,表乾坤之瑞。不可以智競,不可以力爭。昔漢室三分,群雄並立。夫民離政亂,安之者哲人;德喪時危,定之者賢輔。伊尹之匡殷室,王道昏而複明;霍光之佐漢朝,皇綱否而還泰。立忠履節,爰在於斯。帝以雄武之姿,常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乎往代。觀沉溺而不拯,視顛覆而不持,乖狥國之情,有無君之跡。既而三分,肇慶黃星之應,久彰五十啟期,真人之運斯屬,其天意也,豈人事乎?」)以及唐朝時期與西陵有關的大量詩句,諸如王勃《銅雀臺》:「金鳳鄰銅雀,漳河望鄴城。君王無處所,台榭若平生。舞筵紛可就,歌梁儼未頃。西陵松檟冷,誰見綺羅情。」劉長卿之:「嬌愛更何日,高臺空數層。含啼映雙袖,不忍看西陵。漳河東流無復來,百花輦路為蒼苔;青樓月夜長寂寞,碧雲日暮空徘徊;君不見鄴中萬事非昔時,古人何在今人悲;春風不逐君王去,草色年年舊宮路;宮中歌舞已浮雲,空指行人往來處。」張氏琰:「君王冥寞不可見,銅雀歌舞空徘徊;西陵嘖嘖悲宿鳥,空殿沈沈閉青苔。青苔無人跡,紅粉空相哀。」沈佺期:「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台;一旦雄圖盡,千秋遺令開;綺羅君不見,歌舞妾空來;思共漳河水,東流無重回。」其他尚有劉商、李邕、喬知之、歐陽詹、...等詩句,便可知曹操高陵的位置,在唐朝以前是相當明確的。
只不過從這些唐朝的詩句中,亦可得知當時的高陵,已經是一片寂寥矣。
根據歷史文獻的資料而言,曹操「七十二疑塚」之說,應該是從宋朝之後才開始在民間社會中傳開。
南宋范成大在《七十二塚》中提到:「疑塚在講武城外,森然彌望,北人比常贈封之:一棺何用塚如林,誰復如公負此心。聞說群胡為封土,世間隨事有知音。」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也有:「漳河上有七十二塚,相傳云曹操疑塚也。」而俞應符《七十二座疑塚》詩中有:「生前欺天絕漢統,死後欺人設疑塚;人生用智死即休,何用餘機到丘壟。人言疑塚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須盡發疑塚七十二,必有一塚藏君屍。」京鏜《曹操疑塚》詩則有:「疑塚多留七十餘,謀身自謂永無虞;不知五馬同槽夢,曾為兒孫遠慮無?」等;而在北方金朝的楊奐在《山陵雜記》也提到:「曹操沒後,恐人發其塚,乃設疑塚七十二,在漳河之上。」便可知在兩宋期間,就已經有了「七十二疑塚」之說。
事實上,「七十二疑塚」之說與醜化曹操奸詐欺世的傳言,有著不可分割的連帶關係;其原因是南宋的偏安政權,認為北方金朝政權奪取其江山與曹操篡漢的作為無異,故而從此也開始醜化曹操;而北方則是以曹操為英雄豪傑,並將錯就錯以七十二疑冢祭祀,並年年封土;久而久之,曹操疑冢之傳言因此而不脛而走;《鶴林玉露》:「北人歲增封之。范石湖奉使過之有詩云:『一棺何用塚如林,誰復如公負此心;歲歲蕃酋為封土,世間隨事有知音。』」
元代以後,「七十二疑塚」之說已經在民間社會廣為流傳;元葛邏祿乃賢《河朔訪古記》卷中有清楚的描述:「魏武高平陵。在鄴鎮西南三十里。周圍二百七十歩,高一丈六尺。十二月,予登銅爵台,西望荒邱煙樹。永寧寺僧指示余曰:『此曹公之西陵也。』曹操疑塚。在滏陽縣南二十里,曰講武城,壁壘猶在。又有高臺一所,曰將台。城外高邱七十二所,參錯佈置,巋然相望,世云曹操疑塚。初,操之葬,以惑後人,不致發掘故也。塚間有曹公廟,殿屋甚華麗。廟北一高邱,之前巨碑一通,螭首龜趺,齊思王之碑,姜一芝所撰云。西望西陵不十餘里,煙樹歷歷可見。十二月,予按轡其間,自午抵暮,縱橫出入塚中,不知所鄉。噫!何其用心之詐也,使操能見武侯八陣圖,則有愧多矣。」而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也有:「不知老騰(註:曹操)之骨,必不在七十二家之內耶。」
明英宗天順年間,《大明一統志》:「曹操疑塚:在講武城外。凡七十二處,森然彌望,髙者如小山,布列直至磁州而止。」正統年間曹安之《讕言長語》也有:「又如曹操作七十二疑塚,使人不可尋。」而萬曆年間的地理學家王士性在《豫志》中也說:「余謂以操之多智,即七十二塚中,操屍猶不在也。」明末潘光祖《匯集輿圖備考》:「考曹操疑冢在磁州,凡七十二處。按疑冢在彰德府講武城外,凡七十二處,森然彌望,高者如小丘,布列至磁州而止。」
清朝時期徐乾學在《讀禮通考》中說:「曹操篡漢有天下,歿後恐人發其塚。乃設疑塚七十二,在漳河之上。」《讀史方輿紀要.講武城》:「講武城在故鄴城北漳水上。磁州南二十里亦有講武城;皆曹操所築也。又操有疑塚,凡七十二處,在漳水上,自講武城外,森然彌望,高者如小山布列,直至磁州而止。」而黃協潤有《七十二疑都詩》曰:「人言疑家我不疑,我有一言告君知;七十二外埋一家,更於何處求君屍。」蒲松齡《聊齋志異》批評道:「後賢詩云:『盡掘七十二疑塚,必有一塚葬君屍。』寧知竟在七十二塚之外乎?奸哉瞞也!然千餘年而朽骨不保,變詐亦復何益?嗚呼,瞞之智正瞞之愚也!」等。
事實上,南宋以後由於曹操負面的評價,以及七十二疑冢之說的流傳,加上有些地方志提供了高陵似是而非的說法,以至於另後代之考古學家難以窺及高陵之正確位置,也令歷代的盜墓者有無從下手之感;倒楣的是葬在傳說中高陵位置附近一些不同朝代的貴族冢墓,竟然也成為盜墓者覬覦高陵財物下的直接受害者。

~~~ 待續 ~~~

註:附圖無法上傳,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