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貼文者 : : healer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09-02-15 16:03:10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走在靈性成長的路上也有二十餘年了,所探索過的法門也在所不少,從傳統的道(元始派丹法)、佛(顯、密、南北傳),到新時代的法門,如靈氣、高靈、奧修、光的課程、鑽石途徑、克里希那穆提等等,林林總總,或者現代的身心治療技術,如彩光針灸、花精、AURA SOMA、呼吸、家族排列、頭薦骨等等。經歷了那麼多,我發現到,走向靈性成長,是需要平衡與自我覺察的。

理性與感性的平衡

以前常聽到有些朋友,常在貶斥「頭腦」,認為只要是頭腦的法門,就是不好的,甚至語帶貶抑,這可能受到奧修大師對於頭腦的評論的影響,所以形成這樣的看法。但是一味的追逐感覺,以為那就是從心而出,這樣的態度,其實也是一種偏執。我個人認為,走靈修這條路,理性與感性是需要平衡的發展的。奧修大師對於頭腦的批評,是針對現代陽性價值過度傾斜的一種平衡做法,而不是要我們不作觀察,不做抉擇、不做深入的思維與理解,只是盲目的跟隨自己一時的情緒與喜好來做事。

佛法常強調「悲智雙運」,亦即提醒感性(慈悲)與理性(智慧),是修行的兩個翅膀,失去其中一個,都無法飛翔。有感性無理性,常常會做無用之功,流於情緒的過度氾濫與耽溺;有理性無感性,無法轉化情意上的煩惱,亦容易流於道理上的理解而失去行動力。所以這兩個方面的平衡,是非常重要而不可忽視的。

有一些朋友,或許是長期停滯在「知道但做不到」的窘境當中,一旦接觸到從心出發、與自己的心貼近的法門,也從其中獲得滋潤與成長,便大力讚揚這個法門,從而對於理智上的理解部分採取鄙視或輕蔑的態度,認為那個無濟於事,只是流於理解卻無法產生作用,這樣的轉折是可以理解的。

許多跟愛相連的法門,會跟我們小時候對愛的匱乏的經驗相應,而這個法門正好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所以我們會得到很大的療癒感,情意上的煩惱結,也比較容易鬆動,我們開始感受到比以前更有活力和自由,不會停滯於乾枯的理解和知識上。於是對我們的生命產生增益與蛻變,這是很好的。

不過,當一個人沒有覺察到自己的匱乏,只是沉溺於享受被愛的感覺當中,而沒有將這個內在的創傷徹底療癒,就像只是吃止痛藥,卻不去治療傷口的話。那個法門會變成一種依賴,一種類似毒癮的效果,會讓我們不斷的去上相關的課程,去追逐愛的感覺,但卻無法發現我們內在本自具足的愛:我們本身就是愛的源頭。這是我們浪費很多時間和金錢參加很多課程,但是卻在原地打轉,毫無寸進的原因。其他類似於發洩負面情緒等等的治療技術,若沒有對自我深入的觀照和了解,也會面臨一樣的困境,只有表面的發洩和滿足,沒有更深的療癒發生。

所以向內的觀照,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我們不去面對內在的匱乏,洞悉它的本質,並進入它,滋潤他、穿越他、瓦解它,那麼創傷還是依舊存在,成長也不會發生。故愛與觀照、理性與感性是靈性成長的兩翼,是不可偏廢的。
貼文者 : : jwjwo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09-02-15 16:36:51

很同意您的看法哦^^

慈悲與智慧是雙翼,缺一不可。

偏頗時可能流於感情用事一廂情願,或者是冷酷而不自知,

平衡真的是很重要的^^
貼文者 : : silver_rate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09-02-16 12:20:26

感性(慈悲)與理性(智慧),是修行的兩個翅膀
貼文者 : : 騙人布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09-02-16 13:03:10


佛法常強調「悲智雙運」,亦即提醒感性(慈悲)與理性(智慧),是修行的兩個翅膀,失去其中一個,都無法飛翔

===========

佛陀說的法其實就是針對不同根器的眾生所說

否則何須說法49年

所有的答案全在心經裏

只是現在眾生不願老實面對自心

所以出發點大都是以學習佛法而非悟道

經典看再多在博學多問也沒用

這也就是佛陀斥責阿難給眾生看

豬頭

悟道沒有漸進一步就到

是悟道而非學習道法

豬頭

現在就因為眾生急於想得到

因此四處找坑洞跳

跳來跳去充其量只是在不同的坑洞而已

其實經過所有修行萬重山之後有一天你會發現

當你一直無法修到達觀自在的境界時

當你壹直為此而煩悶不已時

心中忽然夏定決心不再追求達觀自在時

那麼就在那當下你就已經達觀自在了

豬頭

原來如此

豬頭

放下原來是得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豬頭
貼文者 : : healer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二):身心靈的層次與其交互關係 - 2009-02-23 13:21:52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二):身心靈的層次與其交互關係

身心靈的層次

在靈性成長的部份,第二個就是身心靈三方面的平衡了。但是在我們討論這三部份的平衡之前,我們應先了解到身心靈的層次與歸屬範圍,以及它們之間的交互運作關係。如此。我們才會比較能清楚的評估自己是在哪邊失衡,然後該如何去處理自己失衡的地方。同時,也能比較對症的去處理這些問題。

首先,我們要先界定身心靈的範圍和層次,以便我們能認出自己的問題所在的層次。基本上,身心靈的層次,我們可以說,它們是由粗到細、由低至高的一個連續的頻譜。身就是身體的機能部分,而心則是屬於情緒與感受、以及認知與經驗的部份,而靈性則是超越身心束縛的自由,宇宙的真理與法則的部份。雖然我們這樣區分,但是並不是說他們截然無關的三個部份。

其實我們生命有些部份它是兩者兼具的,也就是說在身與心,心與靈之間是有著模糊的地帶的,所以它們是一個由低至高、有粗到細連續的漸變的一個層次。如果以頻率的觀念來看,身體就是低頻(低音),心就是中頻(中音),靈性就是高頻(高音),然後這三部分其實連續的,從身的層次緩緩的提高頻率到靈的層次。

身心靈運作的法則

相信大家對於身心靈是一個有機整體的概念應該都不陌生,但是雖然它是一個有機整體,但是還是有他的運作法則存在的。在宏觀的角度上,我們可以說身心靈是一體的,它們不是獨自運作與其他層面無關的,它們是動態的、交互影響的、甚至是相互依存的。但從微觀的角度來看,身體的運作畢竟不是單由心理狀態就能決定,而靈性的體會,也不就能馬上的轉變我們心理的習氣或缺失的。

也就是說,雖然身心靈有這交互影響的關係,但是其本身還是有其獨特的屬性和運作的軌則,他們畢竟不是完全相同的東西。若以為身體的問題,只要修行很好,靈性體會高,身體的疾病就會不復存在;同時也用身體的好壞來當作靈性修持的驗證標準,拿來檢驗自己和別人,那其實是一種混淆,這種想法反而會障礙靈性的成長。

所以,能分辨其層次的不同,並了解其關係,是很重要的。不然容易產生挫折感或錯誤的評斷。每個法門或療法,都有他專門對應的層次,若不清楚他的針對性,產生不符實際的期待,容易在這個落差當中,開始懷疑他的有效性。試想,要用對因緣果報的體悟,來治療斷肢,希望它能馬上重新長出來,這是很無稽的。我們能因為它無法讓斷肢重生,就否認其因緣果報的正確性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先提出下面幾條軌則,然後再加以詳論:

第一條軌則,高層的變化,必然會帶動低層的轉變,但是需要時間,層次相差越遠,速度越慢,無論是好的方向或壞的方向都一樣。莫期待較高層次的解放,會很快的解決在低層的問題。

第二條軌則,低層的問題,會遮蔽或阻礙較高層次的進展,但不是絕對,層次差的越多,其相互的牽制力就越小。有時候高層的了悟或解放,會在低層問題很嚴重的時候發生。所以,有高層了悟的人,他也可能有身心上的缺陷或問題尚未解決。所以不要迷信有高層了悟的人,他其他部分一定是完美無缺的,這是一種誤解。

第三條軌則,低層的問題,不一定肇因於高層,它也可能是同一層問題的影響所致。不過低層的問題,常常在高層裡找得到原因;換言之,高層的肇因像種子,當低層的環境條件適合時,這個種子便會在低層裡開花結果。同一層的問題,通常用同一層次的療法效果最迅速。若用同一層的療法來治療沒反應或反覆發作,則需要尋找更高層次的肇因來加以解決。同時應用兩個層面的療法來同步療癒,效果會最好。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二):身心靈的層次與其交互關係 - 2009-06-11 11:34:12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
現在,我們開始來詳細討論這些軌則,並釐清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

第一條軌則,高層的變化,必然會帶動低層的轉變,但是需要時間,層次相差越遠,速度越慢,無論是好的方向或壞的方向都一樣。莫期待較高層次的解放,會很快的解決低層的問題。

層次不同,運行的速度不同

如果,我們引動的高層變化,它的條件很單純、範圍很個人,層次相差不大的時候,那我們會很快的感受到改變。舉例來說,情緒高於身體一個層次,所以情緒的改變,會很容易改變身體的狀況,因此我們緊張害怕時,心跳會加速,身體會僵硬,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但我們情緒放鬆下來的時候,心跳並不會馬上變慢,而是需要一兩分鐘的時間緩緩的降下來。這是因為身體層次的速度是比較慢的,雖然情緒上我們已經放鬆,但是身體需要時間調整。簡言之,情緒的速度比較快,而身體的速度比較慢。一般來說,層次越高,範圍越小,其改變的速度越快。再者,越相近的層次,改變傳遞的速度越快。因為情緒和身體的層次比較接近,所以相對上來說,還是比較快速的。如果是頭腦觀念的改變,那等到它傳到情緒,再傳到身體,相對上時間會差更多。

長時間累積的問題,改變速度較慢

再者,長期習慣所累積的問題,它改變的速度會比較慢,因為這類的問題,都已經從高層累積到低層,形成某種穩定的結構,所以要改變所花的時間會比較長。比如說,我們因為自己性格上的問題,容易用緊張的情緒處理問題的人,常常因此產生長期肩膀痠痛的現象。當我們處理好易緊張的人格問題,減緩了緊張的情緒習慣,放鬆下來,我們的肩膀緊縮僵硬的現象,就會有所舒緩。

但是,雖然這樣說,但之前累積在肩膀中的緊張和乳酸,不會因為你的放鬆,就馬上被完全代謝。放鬆下來後,它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修復與自癒,從觀念上的鬆綁,改變了情緒的習慣,然後身體緊張的慣性也解除了,痠痛才會慢慢的紓解的。所以期待個案的緊張性人格問題改善後,身體在幾天內變好,是不切實際的。它至少要經歷情緒習慣的改變,再影響到身體的放鬆,然後等待身體自我修復完成,肩痛的現象才會改變。

治療以同層次的處理最快速

論速度,肩膀痠痛其實以在相同層面上的療法:深度的按摩,是最快速的。但是對於長期習慣性肩痛的個案,改善他易緊張的人格狀態,會是比較根源性的處理。也就是把肌肉緊張的源頭去除後,痠痛自然就不會復發。故最好的方式是兩方面都給予治療,就標本兼治了。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二):身心靈的層次與其交互關係 - 2009-06-11 11:36:15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4)

在這裡,我要補充一點說明,高層的變化固然會帶動低層的變化,但是這個變化,是不會違反低層的因緣規則的。也就是說,高層所引動的低層變化,並不一定會如我們期待的時間和方式在低層發生。尤其是這個變化,需要牽動別人或週遭環境,成就它的條件越加複雜的話,那麼在時間和發生的形式上,與你的期待有越大的差異。

最近有關於「心想事成」的方法,在新時代的療法裡被廣為流傳,儼然成為一代顯學。基本上,他把宇宙當作一個不用付出代價的提款機,只要我們要求、對它發出意願與投射,就會滿足我們的需求。但是,真的是如此嗎?其實,從幾個地方簡單的去思考,就會發現這個想法的荒謬。

高層變化傳遞到低層時,必須遵循低層的律則

第一,那些所謂的高靈,他們處在的境界是精神界,心想事成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在物質界,所有的獲得都必須付出代價,無論是勞力、腦力、還是用另外的物質來交換,不然是不會發生的。就像我們在夢中,也是想什麼就會有什麼,不需要任何的條件配合,甚至在夢中入火不燒也是很容易的。但是我們是在物質界,不可能像作夢一樣隨心所欲,這是再明顯不過的了。所以他們說的法則,在我們的世界中,是無法百分百適用的,就像我們夢中適用的法則,無法完全在物質界使用一樣。

如果盲信這個方法,以為它通用在我們的世界,那會是個災難。就像我們用心念讓自己以為自己可以飛,然後到101大樓上往下跳,你猜會怎麼樣?不用說,就只有跌死一途。因為,在物質界,不單純靠心念就可以成就,還有其他的條件配合才可能達成的。

投射念頭所得之回應,必須付出代價

第二,我們現在所處的物質界,質能是守恆的。也就是說,沒有無中生有這件事。比如說你投射一個有1000萬收入的想法,想要讓這個願望實現。但這1000萬不可能憑空出現,那麼要如何實現呢?必然要由其他別人的地方移過來,才可能發生。那麼,憑什麼要別人損失來讓你獲得呢?如果這件事情可以不需任何的條件發生,那公平正義又何在呢?所以,可見得,它不是那麼單純。

從因緣果報的角度來看,你所獲得的必然跟你的福報相關,就像是你有多少存款,才能夠領多少錢出來。所以,如果你福報不夠,用這個方法,其實是毫無效果的。就算你的念力強大,你也得償所願了,倘若別人並沒欠你什麼,而你又從別人那裡拿取你要的東西,這不需要償還嗎?如果這樣的狀況可以成立,那跟強盜又有什麼差別?試想,強盜還需要冒自己被關的風險來做壞事,我們只要在家裡想像一下,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把別人的錢移到我們的口袋,有這麼好的事嗎?所以做這類的方法,還需要考慮所付出的代價。

心境和能力必須相符,不然後果堪慮

第三,從靈性成長的方向來說,所謂「心想事成」的方法,跟一個小孩以為只想對父母祈求或撒嬌,不用自己付出努力,就可以予取予求的心態,有何不同?如果心想事成真是如此容易,那真會是個災難:你會看到,到處都是只想要糖吃、沒有毅力、也沒有責任感的小孩。因為所有的欲求,只要幻想就會得到,不用付出,也不用為自己負責,然後每個人都被宇宙寵壞了。這種慘況,光是想像,就令人不寒而慄。

你認為一個靈性成長的道路的指導者,是個會把人寵壞的爸媽嗎?而且這是無法符合宇宙進化的法則的,宇宙有個驅力,會引導往人更成熟、更完整的方向移動,在一個人成熟到足以負擔之前,就給他強大的能力,對於人格成熟是有破壞性的。所以當你的心智靈魂尚未成熟前,能力是不會降臨的。不然想像一下:每個青少年都可以擁有一把衝鋒槍,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你就可以明白為什麼相對的能力,必須配合相對人格成熟度的原因。

那些高靈,因為他們已經成熟到足以擁有這樣的力量,所以對他們來說,那是輕而易舉的。可是,在成為高靈之前,他們受到的焠鍊與磨難,達到如此的境界的過程,都被忽略了,這樣的成就,並非白白得來的。如果他拿了最後的成果來告訴我們:「這很簡單,只要你如何如何就好了!」。其實就像獅子對螞蟻說:「想穿過小溪?很簡單啊,就跳過去就好!」他沒說謊,但是螞蟻如果真的以為他也可以跳過去,他會被淹死。

境界不到,就要模仿,其實是很危險的。為什麼這類的方法,在以前被當作秘密被保守不外傳?這絕對不是以前的人小氣,而是有很重要的原因的。因為這是在保護我們啊!做財富的意念投射,是會極快的消耗我們的福報的,如果我們以為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任意的使用浪費,我們會很快的陷入悲慘的境地。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二):身心靈的層次與其交互關係 - 2009-06-24 13:50:33

問答集

自我提出了這系列文章後,有了一些回響,當然有一些質疑,所以我就針對這些問題做一些回答囉!

Q1:如果我們認同吸引力法則和宇宙是豐盛的概念,福報怎麼可能會花完呢?

答:

宇宙是豐盛的,但是同時也是平衡的。
它的豐盛,不會無限制的集中到你的生命上的。
尤其是物質界
就像超級市場的東西也極為豐盛,
但不代表你可以不付出任何代價無限制拿取。
也不是因為銀行的錢很多,
我們可以不付代價的用信用卡來消費
有因必有果,沒有無後果的行為
想要獲得然後什麼也不用付出
是不適用於我們的世界的。

所謂平衡是
當你得到的遠超過你給予的,你會崩潰
因為你擔不起,
要吃也要有那個肚子
你能給出多少,你就能得到多少
如果你給不出去,那你也就得不到什麼
王永慶能讓數千家庭得以生活,他就有資格擁有上千億的財產
如果你不能,那得到太多,就變成災難

試想如果今天有幾百億忽然降臨到你的生命中,
你有能力去使用它,
而不會製造自己的煩惱、不會失去生命的喜悅嗎?
不會因為失去生命的目標而墮落、沮喪、空虛嗎?
許多暴富的人吸毒、狂歡、把自己搞得不成人形
那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家族系統排列中
也發現,若一個人接受的給予過多
可是又無法回報
他會有將自己毀滅、墮落的傾向
用以償還這些給予

據統計,美國樂透的得主,
有極大部分的人
在七年內回到未中樂透前的經濟狀態,甚至更慘
你沒有能力和器量去使用它
就算得到,也會流失,
更悲慘的是,當你習慣奢侈,
但又打回原形時,那個痛苦遠超過沒有得到過!

所以,只是用投射的方式想要不勞而獲,
並以為宇宙是無限的可以任我們取用,
這樣看似成立,其實是不正確的。
這樣的方式,很可能間接導致我們的不幸!
這和濫用信用卡消費,
導致卡債壓垮生活的現象一樣。
現在好像沒問題,以後可未必沒問題啊!
貼文者 : : healer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6):低層對高層的關係 - 2009-07-29 15:40:23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6):低層對高層的關係

我們來看第二條軌則:

低層的問題,會遮蔽或阻礙較高層次的進展,但不是絕對。層次差的越多,其相互的牽制力就越小。

身心靈的成長,或是所謂修行或宗教團體,都常常壟罩在一個神話裡面:靈性修持高的人,尤其是團體的導師,是沒有人格缺陷的。其實這是一個誤解。有過高層次靈性體會的人,不代表他低層次的部分就是完美的。

許多的修行體系都有一個前提:修行是循序漸進的,低層的部分完整了,才能體會高層的境界。這個見解在大體上是合理的,但是證諸於實際的狀況,又不見得是正確的。許多被公認有成就的大師,被發現有財務上的問題,處理信徒的奉獻,有著嚴重的瑕疵,如用信徒的錢購買骨董給自己欣賞、到處旅遊卻不弘法等等,乃至於一些性醜聞也屢見不鮮。但他們對高層境界的體會,卻又被同層次的大師們所公認。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這並不矛盾,因為,高層次的體會,有時會在我們低層問題尚未完解決時突然發生,然後又恢復原狀,意即所謂的「頓悟」。那個情況,有點像是在烏雲密布的天氣中,突然因為某種因素(通常是糾結已久的問題突然閃電般瓦解),開了一個洞口,讓我們瞥見了天空(高層境界),然後因為低層問題還是存在,沒有完全淨化,又恢復遮蔽狀態。但我們還是了解天空是什麼了,所以我們能明白並精確的談論天空是什麼相貌。

也因為有過這類的體會,我們就可以依據這個體會,去瓦解低層的問題,讓高層體會能夠穩定呈現出來,並加深加廣浸潤我們身心所有的層面。但在完整的消解我們低層身心的問題前,我們必然還留有一些問題沒有完全處理掉。所以在禪宗有「悟後起修」之說。

同理,大師們也是如此。他們曾看過天空,甚至能穩定呈現部分的天空,但很可能他們並未達到無雲晴空的境界,還可能剩下一兩塊烏雲。更有可能的是,他只看過那麼一次天空而已,其他時候跟我們一樣,烏雲密布。

所以有高層體會的人,他還是會犯錯,我們可以尊敬他,聽從他相關的指導,但不應盲從。尤其是奇怪的要求,比如要你跟他有親密關係、命令你捐出大量金錢(特別是捐給他或他的團體)等等,都要很仔細的去衡量觀察。以免受到傷害或剝削而不自知。

下次我們再詳細的說明,低層的創傷如何遮蔽高層的領悟,以及高層的體會有有哪些層次,甚至如何分辨體會屬於哪個層次。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6):低層對高層的關係 - 2009-11-23 23:17:09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7):意識成長發展層次

撰寫人:healer

意識成長發展層次,根據肯恩‧威爾伯的「萬法簡史」(註一),可以分成分成物質我、情感我、概念我、社會我、形式反思、統合觀照、自然靈啟、精微光明、自性九個層次。

胎兒到出生後四周內的意識狀態,這時我們的意識就像海洋一樣的混沌,外在跟身體是無法被區分出來的。舉例來說,嬰兒分不出桌子和自己有什麼不同,所以桌子被打到,他會以為自己被打了,他無法分出主客的不同。對於嬰兒來說,大拇指和衣服是一樣的,他無法分辨其中的差異。

我們出生四週後到一歲之間開始認知物質我:嬰兒可以開始分辨手指頭和毛毯的不同,因為咬手指會痛,但咬毛毯不會。他開始能分辨出自己身體的界限,認知到物質的我和外界是不同的。這是重要的一步,這個階段,如果受阻,感覺統合便會有所障礙,物質我的邊界便會薄弱,容易引發認知上的混亂。

此時小孩雖然開始能分辨物質上自我的邊界,卻還沒辦法對情感上的邊界產生認知。所以在小孩的認知中,他會以為自己的感覺就是別人的感覺,自己看到的就是別人看到的,是極度自我中心的。如果他玩捉迷藏,他會以為把自己眼睛遮起來,別人就看不到他。他認同的是原欲的、生物的自我。

這時候,他的世界觀就是以感覺和衝動為衡量標準下的世界。這時的我們,是沒有能力認知自我的,只有純粹的衝動,反而是極度自我中心的。因為這樣的意識狀態中,從來沒有「對別人感受的理解」這回事,他連自私都不會,因為他意識中根本沒有別人,哪來的自私?他只是純粹的自我中心罷了。

若這個時期,嬰兒的意識發展受到傷害或創傷,便會有某一部分的意識停滯於此狀態的認同中,無法跟著整個意識發展而成長。一旦創傷被引發,便容易退回這個時期的意識狀態,導致認知混亂,無法分辨真實和虛假,因為它們所引發的衝動和感覺是一樣的。

許多嚴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退化性精神疾病,都與此類創傷有著密切關係。這類精神疾病嚴重時,會有強烈的退化行為:如大小便失禁、無法分辨身體的邊界、真實與幻想混淆、僵直性行為等等,從這些現象,我們就可以明瞭這類的精神疾病所處的狀態了。治療方法,大部分是用密集退化精神病療法以及生理安撫技法來處理。

很多的修行系統,強調要恢復到嬰兒時期的意識,認為此時的意識是最純真、無分別、最完整的,其實那不全是對的。修行是一個超越的過程,我們要達到的是如嬰兒的純真與無染,同時又有著覺知與智慧,而非變成分不出嘴巴和手腳的不同、大小便失禁的無行為能力者。有智慧的無二慈悲,是能夠感受他人的感受,能設身處地交換立場的;嬰兒是純粹自我中心的,他連自己是誰都無法分辨,更何況去體察他人?嬰兒能夠體察媽媽的心情,並稍微壓抑自己的需求而不哭泣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無二和混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無分別的境界不是退化,而是高層次意識發展的頂峰。倘若以為泯滅一切的分別,退回混沌無知無識的狀態,以此為無二的修行境界,這樣的見地,反而是下墮,在佛教裡稱之為「墮於頑空」。所以,修行要分清楚超越和退化的不同,而不是混淆為一,這個見地問題,肯恩威爾伯稱之為「前(退化)超(超越)謬誤」。

高層的觀點必然能容攝低層的觀點,只是更為廣大、層次更高,並不會否定低層的存在。無二的觀點,並不會否定世間的差別,反而是在種種差別中,更顯示本質的無二性。如果是泯滅分別才是無二,那「泯滅」與「分別」反而變成了二元對立了,何來「無二」可言?所以如果我們發現,某個看法是抹滅性的,它很可能是退化的,而非超越性的觀點。這是一個超越與退化觀點的分辨方法之一。

(註一)心靈工坊出版社出版
貼文者 : : healer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7):意識成長發展層次 - 2009-11-28 08:08:42

意識成長發展層次,根據肯恩‧威爾伯的「萬法簡史」,可以分成分成物質我、情感我、概念我、社會我、形式反思、統合觀照、自然靈啟、精微光明、自性九個層次。

胎兒到出生後四周內的意識狀態,這時我們的意識就像海洋一樣的混沌,外在跟身體是無法被區分出來的。舉例來說,嬰兒分不出桌子和自己有什麼不同,所以桌子被打到,他會以為自己被打了,他無法分出主客的不同。對於嬰兒來說,大拇指和衣服是一樣的,他無法分辨其中的差異。

我們出生四週後到一歲之間開始認知物質我:嬰兒可以開始分辨手指頭和毛毯的不同,因為咬手指會痛,但咬毛毯不會。他開始能分辨出自己身體的界限,認知到物質的我和外界是不同的。這是重要的一步,這個階段,如果受阻,感覺統合便會有所障礙,物質我的邊界便會薄弱,容易引發認知上的混亂。

此時小孩雖然開始能分辨物質上自我的邊界,卻還沒辦法對情感上的邊界產生認知。所以在小孩的認知中,他會以為自己的感覺就是別人的感覺,自己看到的就是別人看到的,是極度自我中心的。如果他玩捉迷藏,他會以為把自己眼睛遮起來,別人就看不到他。他認同的是原欲的、生物的自我。

這時候,他的世界觀就是以感覺和衝動為衡量標準下的世界。這時的我們,是沒有能力認知自我的,只有純粹的衝動,反而是極度自我中心的。因為這樣的意識狀態中,從來沒有「對別人感受的理解」這回事,他連自私都不會,因為他意識中根本沒有別人,哪來的自私?他只是純粹的自我中心罷了。

若這個時期,嬰兒的意識發展受到傷害或創傷,便會有某一部分的意識停滯於此狀態的認同中,無法跟著整個意識發展而成長。一旦創傷被引發,便容易退回這個時期的意識狀態,導致認知混亂,無法分辨真實和虛假,因為它們所引發的衝動和感覺是一樣的。

許多嚴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退化性精神疾病,都與此類創傷有著密切關係。這類精神疾病嚴重時,會有強烈的退化行為:如大小便失禁、無法分辨身體的邊界、真實與幻想混淆、僵直性行為等等,從這些現象,我們就可以明瞭這類的精神疾病所處的狀態了。治療方法,大部分是用密集退化精神病療法以及生理安撫技法來處理。

很多的修行系統,強調要恢復到嬰兒時期的意識,認為此時的意識是最純真、無分別、最完整的,其實那不全是對的。修行是一個超越的過程,我們要達到的是如嬰兒的純真與無染,同時又有著覺知與智慧,而非變成分不出嘴巴和手腳的不同、大小便失禁的無行為能力者。有智慧的無二慈悲,是能夠感受他人的感受,能設身處地交換立場的;嬰兒是純粹自我中心的,他連自己是誰都無法分辨,更何況去體察他人?嬰兒能夠體察媽媽的心情,並稍微壓抑自己的需求而不哭泣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無二和混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無分別的境界不是退化,而是高層次意識發展的頂峰。倘若以為泯滅一切的分別,退回混沌無知無識的狀態,以此為無二的修行境界,這樣的見地,反而是下墮,在佛教裡稱之為「墮於頑空」。所以,修行要分清楚超越和退化的不同,而不是混淆為一,這個見地問題,肯恩威爾伯稱之為「前(退化)超(超越)謬誤」。

高層的觀點必然能容攝低層的觀點,只是更為廣大、層次更高,並不會否定低層的存在。無二的觀點,並不會否定世間的差別,反而是在種種差別中,更顯示本質的無二性。如果是泯滅分別才是無二,那「泯滅」與「分別」反而變成了二元對立了,何來「無二」可言?所以如果我們發現,某個看法是抹滅性的,它很可能是退化的,而非超越性的觀點。這是一個超越與退化觀點的分辨方法之一。
貼文者 : : healer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8):意識成長發展層次( B ) - 2009-12-07 13:00:26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8):意識成長發展層次( B )

當「物質我」的發展完成之後,在我們一歲到兩歲的時間,會開始發展情感上的自我邊界:他開始發現自己的不舒服,別人並不一定也會、他討厭一個東西,那個東西並不會隨著他的欲望而消失。所以,小孩開始認知到自己的感覺與環境是獨立的,進而建立出主觀情感和客觀現實分離的界限感,能正確的評估自己意欲感受和現實的落差,這時「情感我」便於焉成形。

在認知發展中,小孩也在此時產生了象徵和意象的功能。他開始產生意象來代表自己,並且也用不同意象或象徵來代表別人。意象就是我們對於事物印象在腦中的重現,比如我們想到自己的父母,父母的相貌就可以重現在我們的腦海裡,代替真實的父母。在意象的功能發展之前,小孩子是無法憶起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在意象的能力發展成熟後,小孩開始學習運用簡單的象徵來代表複雜的意象,比如語言上的「爸爸」、「媽媽」這樣的標籤,用來代表真實的父母。

在「情感我」發展之前,基本上,小孩認為世界是自我的延伸,他的感覺就是世界的感覺,他的意志就是世界的意志。這是相當自我中心的:食物是為他而產生的、打雷是為他打的、世界是為他而存在的。當「情感我」開始萌芽,小孩便開始意識到:他是孤獨的,世界並不完全跟他同步,外界並非以他為中心來運作。

當「情感我」發展初期,情感上主客觀分離的認知還沒成熟時,而此時意象和象徵也開始發展。他會產生一種混淆,以為象徵就是客體本身,只要對象徵做些什麼,它所代表的客體就會被影響:他會相信,如果有人惹他生氣,做一個小人(象徵),並用針刺它,惹他生氣的小孩(客體)就會不舒服。這時小孩對世界的詮釋是魔幻的世界觀,在這樣的世界觀裡,就像哈利波特或其他童話中的巫師,透過對象徵(媒介)作一些事情,可以用主觀的意志影響客觀物理世界的運作。

新時代的某些觀念,如「你創造你的實相」、「心想事成」,就很容易與魔幻世界觀混淆。許多人天真的以為,只要他相信自己的信念(意象與象徵),世界(客體)就會照他所想的實現,他不需要做任何的努力,他要的東西就會從天上掉下來:像是嬰兒只要哭(要求),父母就會餵飽他、照顧他、滿足他。

以為世界是生來為他的意欲來服務的,這樣的觀點,是退化而幼稚的魔幻世界觀,並非高等超越的觀點。實際上,意象雖然是世界運作的重要參與者,但絕非決定者。沒有意象,我們事業不會成就,但是以為單靠意象、不需行動,事情就會自然發生,這是嬰兒才會相信的事。

高層的「一切皆自心顯現」境界,是洞徹萬物的本質皆離不開靈性,你與世界息息相關、同出一源,互攝互融、相即相入;心就像鏡子,映現萬物。但絕非自戀得以為依自己的意欲就可以決定世界如何運作。那是扁平而狹窄的退化觀點。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很需要這類的觀點來支持自己,需要退回「情感我」尚未成形的狀態,才會獲得滿足、覺得自己有價值和安全感,我們可能在這時期有過創傷,應該加以治療。

如果在發展「情感我」的過程中發生了創傷,導致意識發展的某個部分發展受到阻隔,便會發生自戀型人格和邊緣性人格疾患。早期的發展受阻,會變成自戀型人格,會把世界當作是自己的延伸,而中期的阻礙,會形成邊緣性人格,則容易受到外界打擾和壓迫。這兩種人格疾患,是介於精神官能症和精神分裂症中間的嚴重程度。

所謂的「敏感體質」或「靈媒體質」的人,常常有自戀性或邊緣性人格的特質,容易以為自己的意志就是世界的意志(魔幻傾向),或容易被外在的人事物(能量、靈體)所侵擾,而感到受壓迫。若又加上某些壓力刺激或自我暗示,便容易誘發精神分裂,迷失在種種象徵與實體無法分辨的狀態:他可能自稱自己是某神某佛的化身,天地的運作都由他來控制,耽溺在幻想中,分不清現實和意象的差異,導致日常生活功能無法運作。所以有這樣的「天賦」的朋友,其實應該多加小心,最好不要走通靈路線,以免走向精神分裂的路途。

治療自戀性、邊緣性人格疾患,需要自我建構療法,重新建構其「感情我」的邊界,來恢復正常功能。
貼文者 : : 花爵百鍊生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09-12-07 15:10:19

聞君一席話 令人受益深

少走冤枉路 啟發向善根

論述具完整 能鑑身心恨

隻手指明月 乍見光滿身


禱告 崇拜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09-12-08 20:19:34

謝謝花爵的稱讚喔
貼文者 : : healer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9):意識發展層次 ( C) - 2009-12-14 14:18:29



在「感情我」發展的階段,小孩開始分離意象和實際、象徵和意象的不同。這時期的發展,皮亞傑將其歸於「前運思時期認知發展階段」。意象功能發展,大約在小孩七個月左右萌芽,在這個功能成熟之前,小孩只有眼前的事實,若不在眼前,對他而言,是不存在的,他也沒有辦法保留印象。有養育小孩經驗的朋友就會發現,在大概七個月時,小孩開始會怕生,開始能分出陌生人和父母的不同。原因是小孩在認知發展中,開始能保留對父母的印象,並加以比對。不過這個時候,小孩還沒辦法分辨意象和事實的不同。所以當接觸他的人是陌生人時,因為他感覺到和意象無法配合,所以產生了不安全感而哭鬧。

小孩一歲到三歲時,開始發展象徵,意即可用簡單的東西來代替複雜的意象,比如用「爸爸」、「媽媽」這樣的語詞,來代替心目中的意象,也就是小孩子開始叫爸媽的時期。而且開始分辨出不同象徵代表不同的意象,也就是代表了實際上的事物。這時小孩便需要學習象徵和客觀事物的不同,並接受客觀事物並不如我們想像的,可以藉由操縱象徵來加以影響。他開始接受主觀的欲望和客觀的事實,是有差距的。在小孩尚無法完整的接受他對於客觀世界無法絕對操控,甚至只能很有限去影響世界的事實時。這個交接時期,會產生魔幻的巫師、法師等等的意象:自己可以無中生有、改變物理世界(自戀傾向);或認為別人也可以這樣對自己(邊緣傾向),用以補償自己無法全面控制世界的失落和孤獨感,特別是在此處發展階段,有創傷經驗的狀況尤甚。

此時,若小孩的發展受到一些阻礙,或有過創傷,成長後,便容易在某些刺激下引發這個狀態,導致意象會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如幻聽、幻視,某些不存在現實的人物會出現在意識中,跟你對話等等。若自我的邊界再更加模糊,無法分辨它跟事實的不同,就成為精神分裂了。精神分裂的病徵中,除了無法分辨現實與幻想意象的不同外,也會出現一些退化的行為,如自戀魔幻思維:以為自己可以操控別人或世界的行為,如地震或某些災難是由他所造成的,或是邊緣性人格疾患思維:以為別人可以控制或影響他的身體、感覺、思想等等,這都是屬於「情感我」模糊的退化現象。

觀諸於此,「情感我」的發展,其實也開始讓我們體驗到了落差所帶來的痛苦:我們並沒有自己想像的無所不能,別人也無法知道我們的感覺,我們再也無法把自己的不舒服怪罪到別人身上,別人也不一定能滿足我。「我們與外界是相互獨立的」,認知到這個事實,並不是件好受的事情,但是也是意識成長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有些人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滿足,也會需要退回這樣的狀態,來彌補自己的無力感,利用魔幻的觀點來撫慰自己。這個補償現象,在靈修團體或課程裡常常有這種人會出現,他們常常告訴別人,他可以感覺到別人的感覺、看到很多不同的神靈或鬼魅。在課程和靈修活動中,他們總有很多很多的感覺和體驗,可以告訴別人:他是特別的、高等的,藉以填補自己的無價值感,逃避自己無能為力的感覺。我想,只要有參加此類團體經驗的朋友,都會看到這類怪怪的,到處跟人說他有特異功能或通靈能力的人。這類人都有邊緣性或自戀性人格疾患的傾向,最好能勸他不要往這個方向來走比較好。

有的人在幼兒時期,沒有獲得父母足夠的關愛和滿足,以致發展不健全。然後他在親密關係裡,就容易退化到小孩狀態,企圖滿足尚未獲得的東西。比如他認為伴侶「本來」就應該知道他的需要,如果對方不清楚並沒有滿足他未表達的需求,他就生氣,像是小孩對父母發怒哭鬧一樣。在情緒上,他無法分辨自己和伴侶是兩個不同的個體,無法完整的互通感受,所以會憤怒。因而造成在親密關係裡的困境。

有的修行體系,認為是因為我們對「情感我」認知的產生,導致這樣的分離感,所以才由伊甸園被趕到冰冷而孤獨的世界。所以強調弭平這個界限,回復到嬰兒混沌自戀的狀態,認為那是修行的目的。這樣的觀點,其實是大大的混淆,是屬於「前超謬誤」的觀點。

到了大概三四歲到七歲,「概念我」便會發展,開始能運用語言文字來當作認知和思考的工具。這個時候,小孩子開始發展概念:用一個抽象象徵,來代替相類似的一個群體,意即「種類」的概念。所以對尚未發展概念能功能的小孩來說,白狗和黑狗是不同的東西,他們也沒辦法把牠們歸成為黑白狗都是同類:狗。這也是很大的一步,表示小孩開始能夠利用較為抽象的東西來思考和認知。下期我們會開始談論這個部份的內容。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9):意識發展層次 ( C) - 2009-12-16 11:36:38

有人問我參考書目,想知道我說的東西的來源
先列個大概囉:

發展心理學 /心理出版社 /蘇建文等著
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 /PHILIP著/ 揚智文化
發展心理學/ ROBERT M.LIE著/ 五南
萬法簡史 /心靈工坊 /肯恩威爾伯
事事本無礙 /光啟出版社 /肯恩威爾伯
恩寵與勇氣 /張老師出版社 / 肯恩威爾伯
一味 /先驗文化 / 肯恩威爾伯
超個人心理學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的整合 /心靈工坊 /布蘭特。寇特萊特
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 立緒出版社 /約瑟夫。坎柏
榮格心靈地圖 / 立緒出板社
身心合一 /生命潛能 / 肯恩。戴特沃德
意識革命 /生命潛能 /史坦尼斯拉弗。葛羅夫
論康德與黑格爾 /聯經出版社
探索意識極境 /光點出版社/ 史坦尼斯拉弗。葛羅夫
超越自我之道/ 心靈工坊 /羅傑。渥許

都是好書
歡迎閱讀~
貼文者 : : vedic23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9):意識發展層次 ( C) - 2009-12-16 12:00:36

healer,

這英文取得好. 若此篇能移置[心靈自覺]版更好.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9):意識發展層次 ( C) - 2009-12-16 14:22:25

我也很想啊~
可是當初在發的時候
還沒這個版
如果可以,請版主移題囉~
貼文者 : : 留學生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9):意識發展層次 ( C) - 2009-12-17 23:35:17

現在才看到這一篇 原來已經移好了 (當初貼在哪裡啊? 怎麼沒印象).... 這個版主好像當得後知後覺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9):意識發展層次 ( C) - 2009-12-18 22:15:39

原來在心情板
我請站長搬的
效率很高喔
貼文者 : : Dapheni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9):意識發展層次 ( C) - 2009-12-19 01:39:40

非常好看的文
而且維持開頭說的理性與感性的均衡
謝謝分享
希望多多發表喔
貼文者 : : healer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0):意識成長發展層次(D) - 2009-12-21 12:47:11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0):意識成長發展層次(D)

當小孩到了三到七歲,他們開始脫離「情感我」的認同,慢慢的開始認同概念、象徵、和意象所構成的自我,即「概念我」,並將它當作意識主要關注和認同的範疇。由於這段時期的小孩,開始能夠產生概念、能夠將同類型的象徵歸類,以一個概念來代替之。不可避免的,他會開始產生時間的概念:他開始能夠意識到所謂「時間」是什麼。小孩會有能力認知:在不同時間看到的媽媽,是同一個媽媽,雖然她會不太一樣:如穿的衣服、情緒、行為上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他是同一個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孩開始發展時間的概念:同一個媽媽,在不同的「時間」,有不一樣的表現。

當時間感開始成形,再加上象徵與意象可以在意識裡重現,小孩開始會產生期待、擔憂、和恐懼未來,以及對已發生的經驗產生後悔、警惕、悲傷等情緒:這些情緒都不是當下的事件所引起,而是由意象或象徵所引發的。這種種狀況,都明顯的表示,小孩已經從生物領域(單純的衝動或情感),開始跨足到心智的領域(能夠有回憶歷史以及計畫未來的能力),這無庸置疑的是很大的一步。這時候,小孩開始比較像是人,而不是動物了。當這個部份開始發展,在我們跟小孩說:「等到明天,你才可以出去玩。」他才能夠理解,並接受未來的計畫。不然他是無法明白父母的話,並且加以等待的。

觀諸認知發展的演進,我們可以看出,認知發展得越高層,越能有抽象思維的能力:意象比事實抽象,象徵比意象抽象,然後概念比象徵更抽象,每一層都比前一層更加的精微和困難。

不過,這些抽象概念,並不需要否認低層的認知,才能存在。反而能容攝低層的種種差別,甚或,因為這種種差別,才能顯現出概念高於意象和象徵的品質。就像「狗」這個概念,並不會因為它被發展出來,就認為黑狗和白狗是完全一樣的。相反的,如果沒有白狗、黑狗、花狗…種種差別,「種類」的概念也就無從產生。所以,概念是一種更高層意識的結晶,有一種超越性,超越在象徵和意象知上。而且運用概念,我們更能夠有效的統合運用象徵。故泯滅式的等同,是退化的觀點,而高等意識必然是超越於概念之上的。所以,如果將退化當作是超越,那是不足為法的。

當我們的意識開始進入心智域,同時也會發現,心智域雖然能超越容攝生物域,但是同時也會壓抑與扭曲生物域的情感和衝動。因為心智能夠開始預測和想像未來,所以它會開始去壓抑會破壞美好未來的一些行為和情緒。比如他開始學會在小便之前,告訴大人他想要尿尿,並忍住尿尿的欲望,讓大人帶她去廁所後才尿出來。他開始壓抑自己哭鬧的衝動,用比較友善、溝通的方式來表達他的需要,好讓大人可以愉快的來協助他,並獲得讚賞。小孩開始自己管理自己的行為,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也得到周圍大人和小孩的接納和歡迎。

同時心智也開始能夠分辨自己的感覺,給這些感覺分類,開始增長自己喜歡的情緒,並壓抑不舒服的負面情緒來保護自我。自我開始創造自己的保護機制,來維護自己的穩定和發展。

如果自我保護的機制是健康的,那麼是沒問題的。但是,如果這個機制過了頭,便會產生許多的問題:心智開始過度的壓抑自己的情緒,不論是用強壓、扭曲、轉移、替代,以及種種的其他的方式,用以逃避自己不想接受的情緒和狀況。簡而言之,心智開始對自己說謊:用不符合事實的意象和象徵來蒙騙自己,說服自己是 OK的的、是好的、不需要改變的。這樣的狀況,便是廣義的精神官能症。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只是程度的問題。下期我們會詳談,關於這個層面創傷的治療,以及這個層面的世界觀。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0):意識成長發展層次(D) - 2009-12-28 11:12:49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1):意識成長發展層次(E)

壓抑與修行的關係

當「概念我」開始成形時,意識的發展開始脫離生物的層次,來到人類意識的層次。這意味著,人類的意識從心智階段開始,就已經超越了其他在的球上的物種。因為從這裡開始,人可以發展較為一致而統一的人格,即使環境有所改變,我們也還是會有自己獨特的一致性和選擇。我們不會只跟隨欲望和衝動行事,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有能力有所不為,這是其他的物種所未能達到的高度。因為我們比只停留在感情我的狀態有更多的選擇性,我們可以選擇壓抑它或順從它,而不是僅僅被欲望和情緒牽著走,毫無選擇的能力可言。較高等的意識,他的自由度和可選擇性,遠較低層的意識更多和更廣,觀點也更加的高遠和廣大。

所以,壓抑並不完全是錯誤的,雖然心智帶來因壓抑所帶來的內在衝突和煩惱,但同時也發展出了一些欲望和衝動之上的品質。有了這個品質,我們才有能力更往高層的意識層次邁進,這個貢獻是不可抹滅的。

所以,主張完全解放壓抑,消滅心智的功能,跟隨自己的衝動、滿足自己的欲望,並把它當作修行的縱欲主義修行方式,那是一種退墮的觀點,不是超越的觀點。一部分的奧修門徒,就犯了這樣的錯誤,他們誤解了奧修的說法,把泯滅心智退到原欲、感覺的自我,當作修行。因為沒有心智的壓抑和束縛,感受不到內在矛盾所產生的衝突,有種解放感,就誤以為那是修行。然後就拿著雞毛當令箭,變得極為任性、無法承諾、只以感覺和衝動來行事,並美其名為「跟隨著心移動」。並將社會規範當作是修行的障礙,無視於別人的存在,自行其事,造成了旁人許多困擾,還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很有修行。事實上,這也是前超謬誤的一種現象。奧修說的是超越心智,而不是消滅心智,這兩種是非常不同的品質,不然白癡最有修行了。

不過,過度的壓抑自己的需求,以符合某種標準,也是引發精神官能症的根源。許多宗教,講究禁慾和道德規範,以為這樣能夠比較接近高層的超越體驗。雖然壓抑的能力是比情感我來得高層,但是光憑這樣的手段是無法達到高層體會的,因為高層體會並不是壓抑的結果,它是超越,是迥然與壓抑不同的品質。反而在情緒欲望與壓抑的矛盾衝突中,我們不斷的損耗意識能量,漸漸的扭曲了自我,反而與高層體會相行漸遠。

在宗教界,許多人為了符合某些宗教的標準(不能生氣,不能有欲望,要平靜喜悅等),苦苦壓抑自己的情緒,反而產生了許多的扭曲:比如對於「世俗」的鄙視、對於異性的敵視和恐懼、對於富人的憤怒、奇怪的嗜好或收藏,自我神聖化和救贖者想像,甚或長期罪惡感、憂鬱症等等。

在許多宗教團體中,有些人需要強調修行的價值和自己在這方面的「成就」,需要不斷的強調或暗示自己是高超的;同時否定世俗生活的欲望,將他們貶抑為低等污穢的東西,將自己漂白為高超聖潔的形象,來逃避自己在實際生活中的無能和不滿。一旦有人挑戰他們、戳破他們的自欺,他們就會憤怒的反擊,平時擺出來的高超和平靜,就此消失無蹤。這些都是廣義精神官能症的扭曲現象。

所以有時候,有一些所謂的「修行人」,他們的精神狀態,比起一般普通人還要不如。因為一般人對自己的欲望還沒如此的壓抑,反而比較健康。所以,對於壓抑與修行的關係,有志於靈性成長的朋友,是要更為覺知的。尤其是為了補償自我缺憾所產生的寄託、扭曲和投射的宗教狂熱,更是要加以留心,以免引發精神疾病而不自知。

邊緣性人格與精神官能症的比較與治療

仔細的來看,邊緣性人格並沒有壓抑的能力,只有許多意象的不斷呈現和干擾,他並沒有能力去壓抑一些什麼,但同時也失去了保護自我的能力,因而失去人格的一貫性。所以我們必須重新建構自我,並利用「概念我」的力量,協助自己在某些層面虛弱的情感我,被分化並建立起來,同時壓抑混亂或外來的意象,以保護自己,這就稱之為「自我建構療法」。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能產生精神官能症,是比邊緣性人格來得更進一步的。因為它有能力壓抑自己,讓自己的力量集中起來,產生一致性,不至於散亂。雖然因此產生了一些內在矛盾,導致了一些煩惱和精神官能症的現象,但是比起混亂而無一致性的狀態,是要來得好處理的。

心智有時候會超過他自己的界線,不但壓抑了該壓抑的衝動(如殺人、強暴、偷竊的欲望),也越界壓制了自己其他正常的情緒流動:因為害怕受到傷害,而壓抑了自己愛的流動;或因為怕出醜,否認自己的能力;或恐懼別人看不起自己,而壓抑自己的脆弱和需要等等。但是這些情感和感受,並不會因為壓抑而消失,他們只是被心智關到黑暗的地下室-潛意識的一角當中,並在我們的背後,用另一種扭曲的形式呈現出來:如特殊的癖好、怪異的堅持,如潔癖、洗手癖、整型癖等;或是產生某種特殊的劇本:比如總是認為自己是可憐的受害者或偉大的救贖者、神聖者等等,來補償或平衡某種被壓抑的欲望。

當這類的精神官能症發生時,最好的治療方式是「揭露療法」。在充滿著愛與接受性的環境,個案能信任呈現情緒不會有任何的傷害下,利用種種的心理技巧,澄清心智對於原始情緒的扭曲或壓抑,讓原始的情緒能夠完整的被表達,並被表意識所接納和了解。此時謊言(對現實的抗拒)被看透,真實的情緒被完整的表露,虛假的自我也冰消瓦解,燃燒殆盡。一種明晰的瞭解和慈悲就得以展開,進而加入意識成長的行列。而不是讓它們在意識成長的道路上,於陰暗之處,不斷的扯我們後腿、消解我們意識成長的能量,讓我們在這個地方不斷跌倒、耗損自己。
貼文者 : : healer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2):意識發展層次 (F) - 2010-01-01 15:51:32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2):意識發展層次 (F)

呈現式心智

在概念我的心智狀態為「呈現式心智」。何謂呈現式心智?就是他所運用的概念,僅限於呈現於感官內的自我經驗所產生的概念,他尚無能力以別人的觀點來看事情、也無法理解呈現現象後面隱含的規則。這種心智,只能以呈現在身心中的經驗做為衡量的標準,故這樣的狀態,仍然是自戀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方式。

此時,他的考量是以自身的苦樂為中心的,會得到快樂結果的行為就是好的,會得到不愉快結果的行為就是壞的。如果此時配合父母的鼓勵或斥責,便會產生以賞罰為核心的道德觀:被獎賞的,是好的行為,可以做;被懲罰的,便是不好的行為,便要壓抑它。這時的道德觀是自私的,完全以自身的利害為衡量的標準,它無法同理他人、理解他人的處境,所以就沒有「為大局考量」之類的觀念。

這雖然跟情感我的衝動很類似,但是因為概念我具有衡量自己行為後果的能力,並能壓抑有不良後果的衝動,因而產生更多的選擇空間,所以是比較高等的。

神話世界觀的發展

與感情我自戀的「魔幻世界觀」相較,概念我發展出來的小孩,開始能衡量自我意志與客觀環境的關係,他們痛苦的發現,世界並不是以自己為中心來運作的。加上以賞罰為中心的道德觀,於是開始投射出各種神祇,期待有一種超越自己的力量(簡稱殊勝力),來替自己滿足慾望,這便是「神話世界觀」。他們會和各種殊勝力討價還價,取悅他們,期待神祇給予獎賞。同時,也將自身受到的不舒服,歸咎於因為神祇不喜歡自己的行為,所以懲罰他們,故必須贖罪來重獲喜愛。

在較為遠古的歷史紀錄、或未進化文明的低層宗教中,在他們的宗教行為裡,常常可以發現這種模式:人們利用某種犧牲、獻祭與儀式來取悅神明,期待交換願望的完成。或者在某種天災發生時,認為是自己觸怒了神明,所以降下災難來懲罰,所以必須用某些犧牲和儀式,來彌補自己的罪惡;如果天災沒停止,表示神祇不滿意補償,則必須用更大的犧牲:如殺人獻祭來取悅祂們。這在馬雅文化、古中國、古埃及、古猶太教的歷史記載中,都看得到相關的紀錄。論其根源,是幼兒對於父母概念的的一種投射轉移:只要我是個乖寶寶,做出父母期待的行為,父母就會給我們獎賞;而觸怒父母時,必須自我懲罰,犧牲自己的某些權益,來換取原諒。

神話世界觀的自戀傾向

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神話世界觀仍然是相當自我中心的。因為所有無法控制的苦與樂,都是神祇對自己的賞與罰:打雷、旱災、厄運是神明對自己的懲罰,好運、順心是神明對自己的獎賞。基本上,概念我無法明瞭,地球自轉其實跟他無關,天氣的寒暑也不是神祇對他的賞罰,大自然只是照著自己的軌則在運行,它不具人格,也沒有個人的喜怒,打雷下雨並非針對任何人而發生。故認為所有事情都是針對自己而發生的,這種發展階段,仍然是自戀、自我中心的。

這時候的心智,尚無法理解事物運行的客觀軌則,無法借用法則的必然性來完成自己的計畫。等到我們的心智發展出「角色我」,意識才能進入「具體運思期」,能夠開始理解一些具體事物的規則,以及產生人際角色扮演的能力,並利用這些瞭解來完成自己的計畫。理性的世界觀才會被建立起來,漸漸取代神話世界觀。

下期我們會談到「社會我」的形成,與其產生的問題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1-07 15:31:46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3):意識成長發展層次(G)

具體運思期的發展

概念我的認知發展,皮亞傑將它稱為「前運思期」,它的意思是基本上此時的心智,尚無法理解事物背後的規則,只能就眼前呈現的概念來反應,故稱為呈現式心智。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在前運思期的小孩前,拿出一個較寬廣的玻璃杯,裝了水,然後其中的水倒入另一個較窄小的杯子當中,窄杯的水位會比較高。此時你問小孩:「現在的水比較多,還是之前在寬杯子的水比較多?」他會回答你:「窄杯的水比較多。」

無論你在他眼前,將水倒過來倒過去幾次,他們都會堅持:窄杯的水比寬杯的水還多。呈現式心智無法保留體積的概念:水是同樣的水,無論在哪個杯子裡,水的量是一樣多的。小孩只能就現象表面呈現的去理解事物,非常單純,同時也非常無知。

在6、7歲一直到13、14歲時,在我們現在的文化教育背景中,小孩子開始能夠對於具體事物之上的規則有所理解和接納。這時候的發展,就是具體運思期的認知發展。如「水的體積是不變的」:同樣的水,在不同杯子中,雖然水位高度不同,但是體積是相同的。小孩可以超越眼前的現象,理解現象背後的規則,並套用這個規則。

這是很大的一步,心智認知的能力不再被表面的現象所束縛,能夠進一步的去思考其背後的規則並理解它。

社會我的發展

這段發展時期,小孩子也開始發展「社會我」(或稱角色我)的自我觀,基於具體運思期的心智,他開始能夠去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並扮演相對的角色,以符應社會規範和期待。

在概念我時期的小孩,你如果拿一顆雙面的球,一面是藍色,一面是紅色。你用其中的紅色面向小孩,藍色面向大人,問他大人看到的顏色是什麼顏色?小孩會回答:「紅色。」然後你在他面前反轉球面,以藍色面對他,紅色來面對大人,再問小孩一次,大人會看到什麼顏色,小孩會回答:「藍色。」無論重複幾次,小孩都會這樣回答。

這是因為小孩無法從大人的角度來思考事情,他只能從他眼前呈現的現象來回答和思考。所以他看到球轉過來時,只會覺得球的顏色改變了,他無法想像球有兩面,大人在球的背面,所以看到的是另一個顏色。而具體運思能力開始發展時,小孩開始能夠轉換觀點,有能力用別人的位置來看待事物,他才能回答大人看到的是藍色,自己看到的是紅色。這時小孩的意識層次就不再是那麼自我中心,他開始能理解別人的感受和看法,可以轉換立場和角度來看待事物。他開始離開自戀的認同,走出狹窄的自我之外。

意識發展朝向「去自我中心化」移動

由這裡我們可以觀察得到,意識往高層發展,是「去自我中心化」的。從絕對的自戀到可以理解他人,意識不斷的擴展它的範圍,並且從較狹窄的認同裡離開,往更高更廣的向度邁進,越來越遠離自我中心的傾向。而在自我中心的傾向削減的同時,亦能更敏感的體察種種的分別,也能理解更高層次的規則。所以如果僅是回到「泯滅分別」的混沌,歸於自戀無邊界的胎兒狀態,那是進化還是退化呢?那就不言而喻了。

下期我們會討論「社會我」的道德觀與其心理問題與治療
貼文者 : : doggie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1-07 20:03:58

看了您這篇文章 我覺得修行人的壓抑是一種不可避免的過程
要找出方法才是 應該說找出問題的根源才是
生命現象本是一種兩難 為什麼人們聽了那麼多道理 有的是一個蓋過一個
有的是反而陷入一種兩難現象 可見在真理現前之前 都是可能讓人面臨兩難的思考當中

而有時候必要的時候 就是要學會做取捨!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1-09 08:58:50

不同的價值觀會彼此矛盾
要調和他們的前提是
能看清楚價值觀本身是否有問題
也就是能反思自己的思考
然後加以統整

這是形式運思期的發展
在後面才會提到
貼文者 : : healer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4):意識成長發展層次(H) - 2010-01-24 14:23:36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4):意識成長發展層次(H)

社會我的道德觀

在社會我形成的階段,小孩開始發現,群體需要彼此照顧、擔負責任、扮演適當的角色,如此自己可以滿足歸屬感的需求。此時小孩會變得高度服從,不斷的向權威去學習社會規則與自身所該扮演的角色。所以在小學到國中青春期之前,你最常會聽到的一句話是「老師說」,這就是代表小孩對於社會角色與規則積極吸收的態度。

大多數的人,在道德層面,都處於這個層次就未再發展。他們的中心是從自我中心移至同族中心或國家主義。所以他們能夠為了國家民族犧牲個人部分的利益,以其利益為優先。不過就僅止於是「自己人」、「同國的」,至於非我族類,就不在關心之列。所以,雖然它的中心開始移動到群體,但還是侷限在民族或者是某個特定的群體當中,尚未發展至全球中心的地步。

社會我的心理問題:人生腳本病理

社會我在發展時,在自我在衝動和慾望外,也開始學習規則和角色。意思是他們開始學習一些腳本,並遵循著腳本來扮演角色。角色的腳本有它的重要性,它引導自我脫離慾望的認同,進入相互照顧、彼此關懷、體諒的良性互動的循環中。

但是如果在這個時候,他們角色劇本因為遭受傷害而扭曲,或學習到錯誤的腳本,便會形成自身的災難,這稱為人生腳本病理。扭曲的腳本是非常傷人的,如失敗者的腳本:「我是個爛人,做什麼都不會成功」、「我沒資格獲得幸福」、「沒人會喜歡我,我天生就惹人嫌」;或者自我壓迫的信念:「如果我不……,那就沒人要我了」、「如果你沒有被利用的價值,就沒人理你」、「如果沒得到別人的讚賞,那一切都沒意義了」;或者是受害者、孤兒腳本:「我會做錯這些事,都是XX害的!」、「每個人都等著看我笑話!」、「沒有人會幫我的」、「別人隨時會拋棄你!」等等,不一而足。

這些腳本,有的是在成長過程中,從父母或權威學習而來;有的是因為自己的受挫經驗,所引伸的結論。它們在自己的心中,形成固定的信念或劇本。一碰到相類似的情境,就自動在心中撥放,然後無意識的照劇本演出。無論實際情況跟當初是否相同,都會陷入相同的情緒和看法。

這個在親密關係上特別容易看到,每個人都有一些「按鈕」,一旦觸及,就自動撥放,莫名的爭吵、歇斯底里、失控。特別是彼此的腳本又觸發其他的腳本,那就會發生悲劇了。更令人痛苦的是,這樣的問題不斷的反覆發生,而雙方也對這樣的重複都厭煩到極點,但卻束手無策,乃至只剩下分手一途。這個模式,是不是很令人熟悉呢?

不管是何種狀況,如果我們發現在生命中,不斷的重覆某個狀況,如不斷的因為某個相類似的原因而分手、因雷同的事件而失控發怒或陷入憂鬱的深淵。這都屬於人生腳本的問題,需要接受相關的協助。
貼文者 : : healer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5):意識成長發展層次(I) - 2010-01-24 14:35:13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5):意識成長發展層次(I)

社會我心理問題的治療方法

這類問題,有許多心理治療的方式,如「溝通分析(C.A.)」、「敘事治療(narrative therapy)」、薩提爾的「家族重塑」等等。這類療法並不去挖掘過去的創傷經驗,揭露隱藏的情緒和衝動,只是肯定這一切都會發生。他們的重心,是改變對過去經驗的詮釋(即信念或腳本),以達到自我平衡的效果。因為這些腳本都是受到扭曲的,不是如實的,而是對自己的謊言和神話,一旦引導個案發現自己腳本的荒謬與不合理,以正確的方式來評估和詮釋現在的狀況,人便會恢復平衡。故這些都統稱為「詮釋派」心理治療方法。亦即它的焦點是著重於自我對事件的詮釋的治療上,事件本身的受創情緒被擺在第二順位。

比如憂鬱症患者常常有的腳本是「有人不喜歡我,代表全世界的人都討厭我。如果我這件事做不好,就代表每一件事都做不好。如果我不能……,那一切都完了。」這些人會不斷的用這個腳本或信念,來詮釋所有在他身上發生的事情,把它當成牢不可破的真理。然後沮喪憂鬱時,更因為這樣的腳本,深陷其中而無法離開。詮釋派治療師的工作,就是利用種種技巧,讓個案發現自己的固有腳本,用理性驗證這個腳本的不合理性,進而離開腳本的認同,然後再建立比較健康而符合現實的腳本。

當然,有時候只是分析出腳本並用理性驗證它的無稽,並不一定有效。原因是有時較為原始的情緒創傷,因為比較強烈,它又比較基本,無法用理性來說服,所以會有明知道是如此,但卻跨不過去的現象。這時就需要相關的揭露療法來交叉運用,先釋放壓抑的情緒,等待心靈因釋放了原始情緒而產生空間後,再更改腳本,這樣治療的效果才會良好。

基本上,揭露療法除了精神分析學派外,最近還有「呼吸工作(breathwork)」、「原始治療(primal therapy)」等,也是能快速釋放壓抑情緒的療法。
貼文者 : : healer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6):意識成長發展層次(J) - 2010-03-01 13:54:32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6):意識成長發展層次(J)
撰寫人:healer

形式運思能力的發展

「社會我」的認知基礎,是以「具體運思期」的認知能力為主,而這個認知能力的再進一步,就是所謂的「形式運思期」的發展,這能力在我們的教育文化背景下,大概在12歲至18歲時候發展成熟(但有些人並沒有機會發展完整)。何謂形式運思的認知能力呢?就是擁有針對我們自己的思考過程本身的觀察與反省能力。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給小孩子紅、藍、黃三種顏色的水,希望他能用這三種水配出綠色的水來。具體運思期的小孩,他只能隨機胡亂的配,直到恰巧配出綠色;而形式運思能力發展出來的小孩,他會開始用紅色配藍色,紅色配黃色,藍色配黃色的順序來試驗,直到配出綠色,這明顯可以比較有效率、也比較合理的去達成目的。

為什麼他能如此呢?因為他能夠檢討自己配色的過程,能在腦中模擬未來發生的狀況,進而發現如果他依照一些次序來實驗,他可以刪除一些不必要的重複的步驟。也就是說,他可以開始評估自己的「思考過程」是否合理和正確,並找出最適切的方式來做。換言之,就是具備了反省、檢驗自己思考方式是否合乎邏輯以及其適情、適時、適所的能力。從這時候開始,人才比較能有意識、有系統的反省自己行為和檢討既有的概念,也有開始能力質疑權威,進而發展屬於自己獨特的價值判斷系統。

青少年的價值衝突現象

通常在我們的文化中,這個能力的發展的時間,是在所謂的青少年時期。這時剛好是我們從具體運思期的社會我,要發展到形式運思期的世界我的過渡階段,這也是思想自我衝突和重大轉折的階段。他會開始去反觀自己原先所接受的價值是否合理,也產生了許多困惑和價值的混淆。

尤其是現今社會資訊的氾濫、各種相互矛盾的思想、價值觀瀰漫在我們四周,更憑添了許多衝突的發生。如果這個時期,形式運思能力發展不夠成熟,無法產生反省力,便會容易僅僅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獨特,陷入誤區,不但否定了原有的價值,反而產生更偏激狹窄的觀點。如納粹、三K黨等極端種族主義,或者依附另一套道德標準的團體,如幫派、黑社會等,那就相當的危險。

成熟的形式運思能力特徵

成熟的形式運思能力,不會落入上面的陷阱當中。因為它所建立的,不只是新的價值系統,而且也建立了一個合理而完整、檢驗自己的反省機制。既有的價值觀不再是唯一的真理,而是能經過反省思考並被修正的有機體,包含自我檢驗的機制也在反省之列。所以社會我的國家民族觀就會有所鬆動,開始向普世價值、以整個世界的共生共榮為基礎的觀點移動,因為社會我的觀點是相對狹窄的,所以有加以修正為更廣大、完整的必要。

那麼我們如何來判定自己的形式運思能力是否成熟呢?端看我們看待所有觀點(包含自己觀點)的態度。形式運思能力成熟的人,不會將某種觀點絕對化,他能理解觀點的相對性,並允許所有的觀點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端看其適用的範圍)。雖然觀點間有高低廣窄的差別,但沒有一個觀點絕對的高於其他觀點。

所以一個形式運思能力成熟的人,對於所有的觀點都能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可能會選擇其較為認同的觀點,但會保留觀點的可修正性。意即他是觀點的主人,擁有修改和取捨觀點的權力,而非像社會我階段的人,只有遵循觀點的可能,而沒有質疑和修改觀念的自由。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3-01 14:06:49

關於「人生腳本」的內容
我的一位好友
因為我寫了這個電子報的緣故
把詳細的各種人生腳本
寫了一系列的文章
有興趣可以參看
關於「人生腳本」的內容
我的一位好友
因為我寫了這個電子報的緣故
把詳細的各種人生腳本
寫了一系列的文章
有興趣可以參看
http://blog.sina.com.tw/sajeev/article.php?pbgid=13077&entryid=607046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3-03 10:26:06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7):意識成長發展層次(K)

世界我發展成熟的思維

世界我發展成熟的人,不再侷限在為自己同族或同國人的利益上思考事情,而開始以整個世界為中心,來思考大眾的未來。因為他們反思國家或種族主義的局限,發現如果僅在乎自己團體,將其利益、價值置於他人之上,這種無視於他人權利的霸權心態,若發展至極致,終將演變成暴力、侵略、壓迫、戰爭和相互毀滅。最後,沒有任何人得到好處。所以以更大的、整體的利益的觀點,謀求共榮共生可能的思考,便成為無法避免的趨勢。

社會我的霸權心態

即使是看似良好的價值,如果其意識狀態停留在社會我階段,也會發生壓迫和侵略他人的問題。某些佛教慈善團體,以為自己的價值高於其他人之上,就利用自己金錢和人力的優勢,壓迫受助者符合自己的價值觀,不然不給予幫助。並處處強勢宣傳自己的善行,要求受助者要感謝自己的團體,並不斷的想辦法擴張自己的影響力和團體的人數,這也是一種置自己為高位的霸權心態。在其思維的本質上,其實這跟納粹沒有什麼大的差別。雖然它所推行的價值,看似良善,可是基本上的心態是霸權的、傲慢的,無視於受助者的主體性。

以世界我為中心的國際救援做法

在世界國際救援組織的做法上,這種柔性「價值暴力」,也被提出來檢討、反省。一個被提出來做為當今典範的做法,就是南亞海嘯時,以天主教為主的紅十字會,為避免刺激當地回教為主的信仰,造成對方的不快,將其旗幟的「紅十字」改成回教色彩的「紅新月」,並改稱「紅新月協會」。同時也低調的未宣傳天主教的教義,並積極協助當地的人民,重建清真寺,邀請回教的教士回到清真寺,帶領當地教徒進行回教禮拜和禱告。紅十字會僅援助當地人恢復自己的生活,它願意放棄伴隨著救援行動的宗教影響力,甚至還協助當地本身的宗教文化的重建,這樣的作法真是令人尊敬。也反應了紅十字協會已經邁入了「世界我」的階段了。相較某些佛教慈善團體,一味的以自身團體擴張為目的方式來「行善」,真是判若雲泥,我是深不以為然的。

世界我階段的思潮:以減碳運動為例

現今的節能減碳思維,就是一個全球普世價值的觀點,我們深刻的發現:如果我們各自只一味的追求自己國家的利益,不斷的消耗能源,造成全球氣候暖化,最終將會危及全球生靈,包含自己子孫的生存。我們發現自己的行為,不僅只與自己、與自己的社會有關,也跟全球的生靈習習相關。所以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必須以全球的利益來思考,而不能只限於自己或者國家社會的利益來行事。於是乎,世界我或者所謂的普世意識就被發展出來了。
貼文者 : : tlolaymen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3-03 22:56:27


認同認同,現時再要執著於宗派、區域、種族只會無利於解決現實存在的困境。有許多的工作還有待要做,慈善團體實不應將自己的力量強加於他人上。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3-15 12:18:36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8):意識成長發展層次(L)

世界我的發展問題:價值扁平化與認同危機

當我們的人格與意識層次發展到世界我的高度,其實在社會中已經算少數了。基本上,大多入的人都停在社會我的階段就不再發展。相對而言,有全球觀點思維能力的人,已經算是社會上的菁英份子了。但是在形式運思期,發展世界我的道路上,有幾個岔路,也會困擾和削弱自我的能量,使我們的發展,受到阻礙。

認同危機:懷論論傾向

第一個岔路,是懷疑論傾向,意即認同危機。因為這個時期,我們會不斷反省和質疑自己既有的觀點,導致我們容易陷入對任何觀點的不確定感中。青少年常會短暫的處於這種價值混淆的狀態,導致焦慮和不安。不過,基本上他們會自然過渡到另一個認同的價值上,然後穩定下來。但是有繼續反省和質疑自他觀點的人,就會更進一步的發現:觀點是相對的存在,只要它是觀點,就有可能被修正。也就是說,觀點或想法沒有永恆不變的,隨著自己的體會和思考,會不斷的被推翻。

此時就容易陷入一個歧途:「沒有任何的觀點是可以信任的,因為它們都不是絕對的真理。」因此產生一種觀點疏離的冷漠感,也讓自己漂浮在不確定的空間中,也因此失去作決定的動力,因為沒有任何觀點是絕對可信的。這樣的狀態,會讓人不安和空虛,削弱我們的能量。

價值扁平化:觀點價值的齊一化


第二個岔路是價值扁平化。隨著世界我的成熟,我們開始認同一件事:所有的價值和觀點都有它的獨特性,都需要被尊重和理解,以強權來壓迫不同的文化,是傲慢和獨裁的。這個觀點是很好的,但是若被推展到極致,就容易進入「價值扁平化」的誤區:否認觀點仍然有深淺高低的分別,將其價值齊一化,泯滅觀點價值的高低,將所有的觀點壓制於同一個水平來看待,欲以此展現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但是事實上,觀點仍然有層次上的不同的,比如你會認為納粹的種族清洗、三K黨的白人至上論,和世界民族和平共存的觀點,其價值沒有高低的差別嗎?如果我們否認這些觀點的價值差別,那我們將無所適從,反而容易退化至社會我的高度以尋求價值穩定感。

而要展現對多元觀點的包容和尊重,是不需要否認其高低深淺的差別的。我們只需要瞭解: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所需要的價值和觀點,這些東西,在不同的因緣條件下,各有他們的價值和必要性。我們要尊重的是因緣條件,而不是把觀點的價值齊一化。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3-15 12:20:03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9):意識成長發展層次(M)

處理認同危機的方法:價值澄清與統整

這類的認同危機,處理的方法的是「價值澄清」。這個方法,不是去評定觀點的價值,而是引導個案去觀察自己的認同危機的原因:因觀點的相對性,否定價值的高低。觀點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但是不代表所有的價值都不值得信任。執著於一個絕對可信的價值才要信任,是一種對於價值的偏執。如果我們能夠去檢視不同價值觀點的高度與深度,並加以組織和排列,我們便會漸漸釐清何種觀點是相對於其它觀點更高、更有價值,更值得依靠。雖然我們可能不知道絕對的真理是什麼,但是相對於其它觀點,我們可以選擇比較高層深入的觀點來做為我們行為的準繩。

如果對於價值體系的層次,我們有較為清晰的分類,同時瞭解低層觀點的因緣條件,我們也不會用傲慢的態度,逼迫尚未發展到較為高層認知的人,來遵從自己的價值。因為對意識發展有下功夫發展的人會明瞭,意識的進化是無法強迫的。即使強制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他仍然會用他的層次來理解和詮釋,最後仍然會走樣。

比如中古世紀的十字軍東征、基督宗教對異端的審判慘忍對待,佛教團體對於「外道」的鄙視和不屑,以及回教對於異教徒的強勢作為,這都是非常明顯的例子,他們都還在社會我的層次上打轉,並未獲得了高層次的教誨而有所不同,只是這些教誨,被當作用來打壓異己的藉口罷了。再如何崇高深遠的洞見,如果只是觀點上的移植,在意識成長的階段尚未達到相對高度的人身上,其所展現出來的品質,仍然還是和其意識高度一致,是不會有所改變的。

有了價值澄清的統整過程之後,我們因為對各種觀點的層次和位置有的一個整體的了解,所以觀點價值的模糊,和自我價值認同的虛無感,就會自然的冰消瓦解,不復迷惘了。它讓我們既能接受觀點的相對性,同時又不至於漂浮在懷疑與不確定的海洋中,無法產生行動、智慧與愛。

在世界我成熟之後,我們將開始邁向新的階段:身心統觀的層次。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3-25 16:01:51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0):意識成長發展層次(N)

身心統觀階段的發展


當我們形式反思的能力發展成熟,我們開始跟所有的觀點保持距離,意即我們不再認同這些觀點為絕對不變、無可修改,也就是說它們都是無常的,是會變幻更動的,也就是說沒有一個觀念和想法是永恆不滅的。同時,我們當然也明瞭,我們的肉體生命,也會死亡和消散。此時會不可避免的產生這樣的疑問,如果觀念上的真理也非永恆,而身體的存有也終究消亡,那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我們產生了一個超越於身體和心智之上的「觀察者」意識,它彷彿超出身心之上,俯瞰著生滅無常的身心,不斷的體驗著身心感受與念頭的變幻,並且加以審查。這是很大的一步,我們得以統觀身心的變化,而不再受到個人的情緒、思想、觀念以及身體的感官所幹擾。甚至,由於我們能夠觀察所有的觀念和其對應的身體感受反應,我們就能對身心的落差加以調整和統合,也就是具備了身心統合的能力。

雖然這樣的「觀察者」意識好似超出於我們的身心,並且能夠統觀身心,但它仍然屬於個人的範疇。因為它關注的範疇,還是屬於個人的身心,並未超出個人之外。但是也隱然的開始有靈性或者超個人的味道了,因為觀察者意識的出現,提供了一個可能:人是可能超越於個人身心之上的。身心統觀階段的人,雖然可能尚未觸及超個人階段的境界,但會開始探索這個可能性。

倘若此階段的人,有接觸過傳統宗教默觀系統,如東方佛、道、印度教的禪修法門、回教的蘇菲或者基督宗教的祕密默觀派,或者是各地的薩滿、巫術等等靈性體驗的傳承。他便能肯定,在個人身心之上,還有更高等意識的境界存在,然後向更高層次來探索。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3-25 16:06:11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1):意識成長發展層次(O)

身心統觀階段的幾個分支


如果到達身心統觀階段的人,他沒有接觸到靈性的文獻或傳承,那就可能要從黑暗中摸索,獨力尋求可能性。這時,產生了幾個發展的分支:一種是不滅靈魂論,另一種是虛無主義,再來就是存在主義。

不滅靈魂論者,是把「觀察者意識」當作不滅的靈魂。因為既然它彷彿能獨立於身心之外而觀察身心,那它的性質,必然超越了身心的局限。於是這樣的假設就出現了:我們有一個靈魂,它可以操縱我們的身心,並且在我們身體死亡之後,它會繼續存在。

不過這樣的假設,是依於自己想要繼續生存的欲望,來對這個觀察者的特質加以推想,並沒有任何的體會或驗證的基礎。也就是說他對於靈魂這樣的概念,是沒有任何高層體驗為基礎的,只是單純的相信,讓它變成一種信仰。

虛無主義者,則是走向另一個方向,他們將「觀察者」意識列為心智的一部分。因為「觀察者」意識,跟我們的心智是一樣的,會觀察、會認知、也會分辨,所以它是心智的一部分,只是較為精緻而已。既然它屬於身心,那麼它就是無常的,故會隨著我們的死亡而消失,意即否定了有不滅靈魂的可能。那麼,我們死後,還有什麼呢?他就推論:一切都不復存在,只剩下虛無。由於一切終將歸於虛無,存在本身的意義也同時被虛無化了。

再來是存在主義者,他們拒絕上述的推論,因為無論死後是完全的虛無,還是有靈魂繼續存在,這兩者都是無法驗證的。因此不能屈服於想要得到定論的欲望,就草率下結論。他們要求要不斷的探索存在本身的意義,瞭解存在的本質。或者認為,存在的本身就是存在的意義和目的,所以只要存在本身就足夠了。因為如果我們身心都不存在的話,連去相信死後我們還存不存在也失去基礎了。

統觀階段的障礙:存在焦慮和虛無感

這個階段的發展障礙,主要是存在的焦慮和虛無感。這個階段的人容易壓抑存在的豐富性,而把焦點放在存在本身的純粹性。因此引起一種焦慮:他對於自己存在的意義,有一種不確定感。

如果他是虛無傾向的人,既然死後不復存在,那就產生了兩種態度:一個是悲觀的放棄主義,既然死後一了百了,那還努力作什麼?自陷於灰暗幽域的地窖中;另外則是,既然一切都會消失,不如盡快滿足慾望,先享受先贏,縱情聲色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

若是存在主義傾向的人,它就會將生活中的多采多姿,和各種體驗嚴肅化,他在乎的是存在的純粹性,但更糟的是專注於存在本身,並不能避免人會死亡的事實。沒有更高層次、可以解決此問題的解決之道的話,「人只是為存在而存在」,這樣的否定存在本身以外的態度,會讓生命變得索然無味而苦澀。

至於靈魂不滅傾向的人,他其實並不是真的對所謂永恆的靈魂有所體驗,只是用一種觀念上的信仰來遮掩對死亡的恐懼,基本上也就迴避了這個問題。但事實上,存在的焦慮和不確定,更反應在他對於這個信仰的堅持上。

要處理這樣的焦慮和不確定感,只有獻身於靈性層次的探索,積極去實踐各傳統中默觀系統的修行方式,探求各種靈性層面的體驗。有了超個人的體驗,這樣的焦慮,就自然解決。而非僅止於信仰或某個宗教儀式或團體上的寄託,這樣才會有所出路。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3-31 11:57:33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2):意識成長發展層次(P)

修行的檢驗標準


在統觀我之前,我們談論到的都屬於個人的或是人類的範疇。雖然統觀我到後期,會發展出「觀察者」,但這個階段的觀察者,仍是心智的產物。ㄧ個簡單的而有力的檢驗標準:就是我們在無夢深睡中,這個觀察者是不存在的;再退一步,在夢裡這個觀察者,也沒超越夢的心智活動而存在,換句話說,我們不知道自己正在作夢。這代表了統觀我的觀察者在身體尚未死亡前,就會消失了,更不用談死後了。既然它為生滅之物,就不是超越生滅的存在。那麼這階段的觀察者意識並非永恆不滅的靈魂,就非常明顯而清楚了。

所有的修行人,都可以此標準來檢驗自己,看看自己的高層體會和覺知,能否超越三道關卡:醒時、夢時、無夢無想時,是否能超越這些意識狀態下的生滅現象?如果能夠突破一個關卡,代表我們對高層的體會的證悟就更進一步。

統觀階段的治療方法

統觀階段的治療方法,主要是以人本-存在傾向的治療派別為主。這個派別重點聚焦於現在能開展的可能性上。他雖然也注重過去經驗對於現在行為的影響,也不否定潛意識或過去創傷釋放的重要。不過他較專注在於現在是否能有新的選擇可能產生。

這派別主要的療法有完形學派、芮奇的呼吸工作、羅夫的身心對應地圖,以及其他方法。它們均提到當下身心的呈現,就足以看出過去累積的心理習慣和態度。就像一幅畫如果沒有陰影與背景,無法形成主體,陰影背景和主體是同時存在於眼前的,只是我們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主體,而忽略了背景其實近在咫尺。

所以,這些方法擅長專注於透過對當下存在現況的處理,去釋放糾纏在經驗的情緒能量或想法,以提供個案更為廣大的選擇性,並引導個案認知到他對自我改變,所要負起的責任。它不認同如分析學派,只要揭露過去經驗對自己的影響,就代表治療結束了。而同時也強調:個案要為自己當下的存在狀況,以及對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來。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3-31 12:01:06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3):意識成長發展層次(Q)

澄清幾個對高層體會的誤解或想像


再來我們要談到的是超個人或者是靈性層面的成長階段:自然靈啟(或譯為通靈層次)、細微光明層次、自性層次三個階段。

在談到這些之前,我想先澄清幾個想法和誤解,希望各位對於靈性層次的部份可以有比較清楚的輪廓。也不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疑惑:

階梯不代表順序,而代表層次高低

高層體會不一定按照通靈-細微光明-自性的順序發展。它的階梯,只是表示層次的高低,而非固定的發展順序。有的人是直接體悟自性層次,並未經歷通靈層次的階段,或者先經歷過自性階段的體會,再倒回來經歷較為低層的部份。如禪宗的悟後起修、密宗的大圓滿法、及吠陀不二哲學的某些傳承,採取的就是這樣的方式。

高層體會與個人階層進度的關係

高層體會可能在個人層面的所有階段發生,並非到達統觀階段才會發生,也跟個人人格和認知發展沒有絕對的關係。不過若人格越成熟完整,認知發展越高等,在高層體會發生時,較不會產生種種問題和歧途,也比較能維持高層體會的高度與時間。

高層體會雖對於人格完整有所助益,不代表有高層體會的人,個人階層的人格和認知發展就會在短時間內完成。個人領域的發展,還是有順序的,無法快速躐等。所以,有高層體會的人,在有個人心理問題的時候,仍然需要心理治療的協助。或者有些人認為高層體會,或靈性的修持,能馬上化解所有心理問題,所以不需心理治療。這樣的觀點,在實務上也是被驗證是有問題的。在西方有許多著名的禪師,有精神官能症的問題,無法入睡、或有特殊的癮癖,而求助於心理治療,並獲得很好的進展,而且禪修境界更加拓展和穩定。在東方,因為靈性成長導師的追隨者,習慣於相信權威的完美,反而使這個問題被掩蓋起來。

心理治療對於靈性成長的幫助

單靠禪修無法取代心理治療的原因是,通常一開始,修行者的高層體是無法穩定呈現於其生活中的,所以它沒有足夠的力量穿透並轉化心理障礙。同時,高層的體會,通常也不是解決心理創傷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它帶來新的可能,能讓我們用一種不同方式來面對問題,但可能糾纏在心理創傷上的情緒能量,仍然沒被完整的釋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者可能依然故我,而無法改變。

從另一個方向來說,修行者的心理問題,會嚴重消耗他的能量和心力,所以會障礙高層體會的再度出現,拖累靈性修持的進度。如此導致惡性循環:不但心理問題沒法解決,同時修持也停滯不前。

我們在實務上發現,問題以同層次療法來治療速度最快,也最對症,同時也有助於禪修。所以心理治療是有益於禪修的,不應將他排斥在靈性修持道路之外。容許有高層體會的人有心理問題,能接納其接受協助,而不是視其完美。在這樣子的氛圍之下,靈性修持的行者,會比較有勇氣去接受相關治療,而非停在這類迷思裡受苦良久。當然,選擇有靈性修持體驗的心理治療師也是重要的,因為他較能了解這個困境,提出較為適切的協助。

高層體會層次分判的依據

此外,所談到的靈性階段高低的判準,是基於佛教或近於吠陀不二哲學為主的觀點,是以「非人格化的神性修持」為主軸來加以評定的。而基於人格化神性的修持道路,如親一神論的基督默觀派、伊斯蘭的蘇非密宗、印度教的梵我系統的觀點,則對於高層體會分層判定,就與此有所不同。這是作者本身的修持背景所致,一神論靈修體系的朋友,歡迎置疑和討論。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4-07 14:43:27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4):意識成長發展層次®

兩種修持道路的方向


基本上,在討論超個人部分時,我們可從兩個主要的靈性修持方向來討論:

一個是人格化神性的修持道路:認為生命終極的真理或源頭,是人格化的神祇或佛菩薩。無論它是泛神論、多神論或者是一神論的系統,其基本上都認為靈性的源頭是人格化的神,體驗靈性的方式,就是與神祇產生連結、甚至合而為一。它主要的修持理念是臣服,放棄個人的小我,與神合一,修持的重點是對神無限的愛。

另一個道路則是非人格化的神性修持道路。它否認真理的源頭是人格化的神祇,而認為真理是一種理則、法(Darma)。人要不斷的超越種種限制,來到毫無執著的境地,真理真像就會呈現它自己;執著越少,真理的呈現就會越清晰和完整。它主要的理念是超越,修持的重心是無成見的觀照。採取這個態度的主要宗教是佛教。

不同系統的自然靈啟經驗


超個人的階層,第一個層次是自然靈啟,又譯為通靈層次。他的體會核心是什麼呢?就是個人的自我感暫時消解,意識與整個粗鈍的物質或感官運動世界合而為一的體驗。

如果是屬於人格化神性修持道路的宗派,你可能在某一次對神明、菩薩的祈禱、冥想時,突然轟一聲,巨大的狂喜、愛、寧靜、或智慧的能量瞬時降臨,你微不足道的自我感,頓時冰消瓦解。彷彿你接上了一個神祕、無限的源頭,你就是光明、安詳本身,充滿了無限的至福感和無私的愛,所有自我瑣碎的一切,都不再是問題。

在一陣子之後,這樣的體驗緩緩消退,你的自我再度回到你的身心當中,但殘留在身心裡對這個無限之愛與智慧源頭的感覺卻如此清晰,彷彿可以觸摸的到。於是,你再也無法否認,靈性層次的境界的存在是真實的。親有神論的體驗者,會稱那個源頭為上帝、梵、佛菩薩。所以這個體會被稱為「通靈體驗」。

而非人格化的神性道路的修持者,則可能是你走在路上,你正清醒而放鬆的覺察你自己的動作,同時也覺察著身心內外的一切發生。你不經意的望向一座山,突然間,「卡答」一聲,那個觀察者脫落了,只剩下山──你就是山。你不再是從某一處在觀望著山,而是山在看著自己;嚴格的來說,是山在呈現著它自己。主客的分別已然失去意義。同時,你並沒有失去對於身體界線的覺察,你仍然知道身體和周圍的環境是不同的,但是這個不同之處,也只是一切萬有在呈現它自己而已。

當經驗消退時,他對經驗的詮釋可能就是「當自我隱退,真理就顯現出來」。所以,這個經驗就被稱為「自然靈啟體驗」。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4-07 17:17:39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5):意識成長發展層次(S)

自然靈啟階段的病理現象

當我們超個人體驗初次發生時,由於這些經驗,通常伴隨著拙火氣脈能量的產生,以及自我感的暫時瓦解的,這個經驗對我們的身心而言,都是個不小的震撼。所以,我們可能會發生一些身心的困擾或狀況。同時這也是獻身於靈修課程的人,即使他尚未有高層的體會,容易發生的問題。我們就簡略的來探討這些困擾,並提出一些粗淺簡單的建議。如下:

靈性危機

靈性修持上,最容易產生的第一種問題是「靈性危機」,都屬於短期發生的狀況,只要在初期有處理,一般來說都可以安然通過。簡單來分,大致上有六種:

(1)無所適從:有些朋友,不熟悉相關的領域的知識,但是卻發生了通靈層次的體驗,以至於無法對這些經驗加以定位。產生了許多疑惑和慌亂,甚至以為自己精神狀態出了問題。此時最好的方式是,接觸優質而有經驗的修行者朋友或團體,並閱讀相關的著作,協助其渡過這個慌亂的時期。

(2)靈性逃避:誇大靈性生活的崇高,否定世俗生活的價值,逃避自己在實際生活的責任。由於高層體驗太過美好而無私,並與超我互相混淆,對自己的需求和侷限,以微妙的方式加以壓抑或忽視。只願意承認和呈現美好的一面,無法面對自己的本我或陰暗面,如性慾、貪婪、自私、憤怒、恐懼等等。將自己架在靈性的高空,卻從來腳不著地,逃避生活瑣事和經濟生活的需要,只因處理這些東西,會讓他感受到自己較低等的需求或創傷,使他不再聖潔、無私、博愛、平靜,無法維持其完美的自我形象。最嚴重的狀況是,產生精神官能症、經濟生活窘迫、對自己或他人的自我過度苛求與批判…等等現象。建議的療法,是揭露療法和自我建構療法。

(3)心靈膨脹:因為靈性能量的注入、自我擴張的體驗,因而產生自誇、自戀的行為,自以為自己高人一等,總是以指導者自居。開始以為自己是神祇的代言人,或以為自己是某佛菩薩轉世等等。最嚴重的,因此產生精神分裂的現象,無法分辨現實和想像。在問題發生初期,建議接受自我建構療法治療,以避免精神分裂的發生。

(4)神通病:這類的經驗,很可能引發一些超常能力,如讀心術、靈視能力、超常聽覺等等。這些修行人,如果對靈性成長目的認識不清,可能就自陷於虛榮和貪求供養的陷阱,用這些特異功能來炫耀、引人崇拜、甚或某取私利等等。導致離開修行的正途越來越遠,自我越來越大,變成令人無法忍受的自大或控制傾向,最嚴重的也是精神分裂的問題。這類問題,重點是澄清修行的價值,建立正確的知見,在積重難返之前回到修行的正途。

(5)類似精神疾病引發:經驗中因為自我感消退後,在恢復自我的轉換過程中,因為自我邊界模糊,在深層的精神創傷浮現時,卻無法處理,導致短暫的精神混亂現象。此時需要有修持經驗的朋友護持陪伴,同時接受自我建構療法的治療,便可以安然脫離。

(6)氣脈不調:高層體會引發拙火現象,產生身體的能量系統不協調,導致身心壓力過大。建議由對於氣脈修持有許多經驗的專業導師,加以協助調整,並提供作息、飲食、運動的指導。

在下期,我們會再提到其他的問題與其解決方法
貼文者 : : tlolaymen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4-07 19:57:07

這些靈性上的病理,這是我們需要留意的地方 @
貼文者 : : 留學生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4-07 20:32:42

張貼者: healer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4):意識成長發展層次®

兩種修持道路的方向


當經驗消退時,他對經驗的詮釋可能就是「當自我隱退,真理就顯現出來」。所以,這個經驗就被稱為「自然靈啟體驗」。


自我 (ego) 是通往悟道一個最大的障礙 在靈性成長之後 仍舊要不斷檢討反省自己 哪些時候我們的 ego 又跑出來作怪
Healer大上面所言的幾種病症 有很多都是因為自我的問題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4-12 17:58:42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6):意識成長發展層次(T)

除了靈性危機之外,還有幾個這階段的病理,我們也加以討論:

結構不平衡

由於靈修技巧與個人特質的不合,因此產生沒有對象的焦慮或身體的不適。如自修佛教不淨觀,導致噁心、過度焦慮、厭惡身體想要自殺;或修持[捨觀],導致過度冷漠封閉、心態灰色、失去活力的問題;修習[慈悲觀],導致救世主情節,或被莫名其妙的悲傷所淹沒,造成日常生活的困擾。建議是尋找有經驗的靈性導師,協助其在修習法門結構上的修正,使其身心恢復平衡。

靈魂暗夜

指靈修初期所遇到的乾枯期。由於之前的靈啟經驗,但此經驗卻不知何因無法再度發生,導致對靈性經驗的渴望與焦慮。相對於靈啟經驗的光明喜樂,猶如被棄之於黑暗的長夜當中,故稱之為靈魂暗夜。聖十字的約翰(St. John of the Cross)將其描寫得最為清楚。處理的方法,是閱讀此類經驗的書籍,並祈禱。

分裂的人生目標

不知道該繼續世俗的生活,還是離世繼續靈性的修持(如出家),而產生困惑。建議的方法是,不斷自省,並將靈修整合至生活當中。

假苦

此特指佛教某些派別強調思惟「人生是苦」,過度將焦點擺在生命受苦經驗上,導致觀修者產生無法承受的痛苦,並困於此覺受中無法離開。建議的方法,是揭露療法和自我建構療法,可以幫助觀修者安然度過此狀況。

自我整合障礙

靈性體驗所產生的愛與光明感太過巨大,導致對於自我的排斥。微妙的否認壓抑負面的情緒,只願意表達正面情緒,以符合神聖的自我形象。使得情緒的表達失去活力,以及喪失對自我感覺的真誠。這樣的態度,會障礙靈性體驗和自我的整合,成為靈性和自我的分裂狀態。建議接受揭露療法,並將靈性經驗的能量,整合在人格層面當中。

瑜珈病

靈啟經驗後,過度精進,導致身心壓力過大。產生莫名的焦慮、恐慌、身體不適。建議找有經驗的靈性導師,給予調整的建議。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4-19 17:33:36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7):意識成長發展層次(U)

觀念的澄清


有網友問我,我曾經感受到某些能量的感受,算不算通靈層次的體會?在這裡我先澄清一下,通靈階段的體會有幾個特徵,以供各位檢驗:自我感的退隱,至福的狂喜、巨大的光明和能量。其中自我感的隱退是最重要的,如果你還有一個自我感在觀察自己的感受,那只能說那是通靈階段的前期覺受。

再者,雖然自我感隱退了,不代表自我邊界是崩潰的。如果你當時是不清醒的,甚至意識是泯滅的,你不曉得發生了何事,那很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無邊界感,那是一種退化,而非此階段的體會。某些乩童就是這樣無法保持清醒,若常常如此,就非常容易誘發精神分裂。也就是說,你應該是清醒的,只是自我感消失罷了。但自我感消失,不代表你不知道你的身體在哪裡、你的感受是什麼;你與別人的感受雖然相通,它們都不是[我的],但是你還是很清楚,彼此是不同的。如果你分不清楚別人和自己的感受的不同,都混淆成[我的]感受,那肯定是退化的病態現象,切莫混淆。此時個案就需要自我建構療法來鞏固自我邊界,切莫沾沾自喜,下意識的耽溺在其中,導致精神分裂的悲劇。

自然靈啟階段的層次

基本上,我們將自然靈啟階段分成三個層次:前期、中期、後期。

前期其實尚未完全脫離自我感,只是開始跟自我感漸漸脫離認同,而產生意識與身心感官脫離的覺受。這時期的現象,包含冥想的初期覺受、薩滿靈視和靈體出遊的經驗。藉由如此,人們可以發現,意識可以超出身心感官的限制,覺察到以前無法覺察到的現象。這時也是比較容易走入神通病歧途的階段。這段時期的體會,會讓人目眩神迷,而且容易因此產生自我膨脹的現象,因而迷失自己。

中期的現象,是拙火發動、聖靈充滿的體會。在這期體會的敘述,大部分都會形容有巨大的幸福感、愛、光明等降臨在身心,然後自我就消失了。在基督教的語言中是:「聖靈降臨了,一切只剩下祂:愛、光明、和永恆的幸福」。這時期容易發生的是對世俗生活的抗拒感,導致靈性逃避、與俗世生活的分裂不適感。

後期則是,與大自然(粗糙的物質、感官境界)的合一:與動物合一、與植物合一、乃至於與整個自然界合一:也就是自然靈啟的境界,又稱之為自然神祕境界。若這個體會,出現在原始的部落中,被稱為薩滿;在中國道家,稱之為「天人合一」;在印度稱之為「瑜珈」。

超個人心理治療的協助

但不管是前、中、後期,這些體會的發生,都會伴隨著之後大量的深層創傷、乃至於出生創傷的揭露。無論當事人願不願意,都會因為大量靈性能量的刺激,不斷的浮現出來。此時,心理治療的支持,就顯得非常重要。某些傳承中,會建議對此現象,保持平等心,如如不動,讓它過去。但是基本上,若是比較強烈的受創經驗,如被遺棄、背叛,被強暴、身體或精神虐待,甚至出生期的巨大疼痛創傷(這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這樣的創傷,沒有心理治療的幫助,恐怕修行者會在此受困良久而寸步未進。所以,在這個時候,莫迷信自己宗教或法門的無限性,接受它的限制,讓自己接受相關心理療法的協助,快速的度過這些困擾,才是一個健康的態度。

接下來,我們要開始談到下一個階段:細微光明階段的體會和其病理。
貼文者 : : HalldeLaiqhe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4-20 06:51:08

好文章
留意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4-22 10:53:46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8):意識成長發展層次(V)

精微光明階段


自然靈啟階段的體會,主要是在我們清醒時與粗鈍的物質感官層次的合一。而精微光明階段,則開始步入了比清醒的表意識更為細微的層面,並且在這層面消融自我感。也就是說,這階段所下的功夫,是在深層的潛意識、夢的層次中,消融自我感,並將意識深層的精微光明逐步的整合至證量當中。

若以藏密的分法,若自然靈啟層次為與粗鈍的感官或自然世界,即所謂的化身(Nirmanakaya)結合;則細微光明階段,就是更深入與報身(Sambhogakaya)光明的結合,也就是我們與「有屬性的梵」、「本尊」的結合,或稱為有分別三昧(Savikalpasamadhi)。意即我們不再是與神接通,也不是神顯化在我身上,而是進一步的:「我即是神」的證量,跟我們生命最初精微光明的各種面向合而為一。

細微光明階段的原型

此高層次的結構(報身光明),包含了內明、內音、種種純淨素質的原型。無論是西方的新柏拉圖哲學,或是東方的吠陀、佛教大乘、密教的三身(Trikaya)的傳承,都承認真正的原型,就是存在於心物賴以顯現的精微種子(潛能)。在甚深的默觀系統中,人們開始瞭解到,整個法界都是由空性、淨識、無生的梵或法身(Dharmakaya)所顯化,而最初顯化的是最初的形式,意即精微光明的原型種子。

雖然這個深層結構是以潛能(種子)的形式存在於人身上,但是它的顯化則會與修行者的文化背景相結合,給予不同的詮釋和塑造,產生不同的神祇象徵。如慈悲(以觀音、聖母瑪麗亞、大地之母為代表),智慧(以文殊、智慧老人、真知之眼為代表),力量(以普賢為代表),救贖(以基督、阿彌陀佛為代表)等等,故又被稱為「本尊神祕境界」。

在藏密大手印中,列舉了十八個不同精微階段的整合階梯;在生起次第中,則以各種本尊的形象與種子字,來代表不同的精微光明特質;在中陰身救度密法中,更是將其詳細的描述出來,成為不同群組的本尊,作為其象徵。印度吠陀系統中,則稱之為梵不同面向的顯化,其瑜珈系統則以「種子字」和梵音來代表這些精微種子原型。
貼文者 : : vedic23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4-22 11:15:02

張貼者: healer

在藏密大手印中,列舉了十八個不同精微階段的整合階梯;在生起次第中,則以各種本尊的形象與種子字,來代表不同的精微光明特質;在中陰身救度密法中,更是將其詳細的描述出來,成為不同群組的本尊,作為其象徵。印度吠陀系統中,則稱之為梵不同面向的顯化,其瑜珈系統則以「種子字」和梵音來代表這些精微種子原型。


好喜歡讀你的文章. 拍手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4-22 11:23:54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9):意識成長發展層次(W)

精微光明階段之本尊與魔幻神話時期神祇的辨別


本尊的象徵,跟魔幻神話時期神祇的原型,是有極大的不同的。神話時期的神祇,是包含自我的,所以祂會有照顧、忌妒、排他、報復行為。而精微光明的神祇象徵,它本質上是沒有自我的,是空性的顯化,是意識中精微光明元素的代表。若你認為你所敬拜的神祇,是個有自我的、有喜怒的「大人」,祂會喜愛你、同時也會懲罰你,那就屬於低階的魔幻神話時期的觀點。

有許多的通靈人,或者修持密法的行者,會將這兩者混為一談,那就變成「前超謬誤」了,是對高層體悟的一種誤解。在密宗的觀想法,無論觀想的是哪一個本尊,都有一個重要的口訣:「本尊的顯現,如同彩虹,雖顯而無自性。 」,若是錯過這重要的見地,那就跟魔幻神話時期的敬拜神祇沒有兩樣了,請學密的朋友慎之!

細微光明階段的內在整合

這時期下的功夫,在印度吠陀壇崔(Tantra)系統或佛教大乘與密乘系統的描述中,他們均提到:帶著覺知的光明進入所有低層、污染的狀態,將會發現其背後細微光明的神性素質,並且能將其轉化成相應的智慧。如我們帶著覺知,深入激情,我們會發現慈悲;深入憤怒,我們會發現清明。在佛教的系統中,稱之為五毒轉五智,煩惱轉菩提;而吠陀壇崔系統也有相似的說法。

深入此階段的修行者,會開始在不同的煩惱層面中保持覺知,以無為的方式,體證其內在的明光。甚至在夢境中,亦能保持覺知,轉化潛意識內在的種種煩惱,與細微的中陰光明合一。這部分,就筆者所知,現今所存最為有系統的傳承,以藏密的中陰光明(夢觀)成就法為其大宗。

基本上,如果你想要知道這些人在講些什麼,你就必須修練默觀法門,遵循傳統的儀軌與典範,在熟悉此道的導師指導下,親自進行修持。這些高層原型都屬於禪修體悟,無法藉由資料的描述加以了解和體會。它不是一種意象、也不是一種哲學觀念,而是存在於意識細微光明空間的體證。所以,想要能了解這部分的內容,就努力修行吧!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4-22 11:25:08

感謝各位的支持~
貼文者 : : 小姑婆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4-24 12:33:02

所以不要迷信有高層了悟的人,他其他部分一定是完美無缺的,這是一種誤解。

對這個觀點,我有很深切的體會。
我在高三時無意間從圖書館借了一本書回家看,The words of my perfect teacher,看完後對該書印象深刻,但也因此產生不當的聯想,以爲有高層了悟的人,定是完美無缺的尊長。

念大學時因緣際遇遇到一位由印度來美傳密法的藏人仁波切,他人很nice, 很樂意授法,也有某程度的證量,但隨他修法幾年下來發現他並不完美,也還有習氣未淨。我當時年紀輕,不能平常心以對,覺得非常失望,但又怕犯了根本十四大戒的第一戒,内心很掙扎。

還好後來天助我也!上師要移居外州宏法去啦!這個突來的變化讓我的困擾迎刃而解。但此事過後我便修正對於在宗教上接引我的師長的期望,現在便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了。


也因為有過這類的體會,我們就可以依據這個體會,去瓦解低層的問題,讓高層體會能夠穩定呈現出來,並加深加廣浸潤我們身心所有的層面。但在完整的消解我們低層身心的問題前,我們必然還留有一些問題沒有完全處理掉。所以在禪宗有「悟後起修」之說。



不知低層身心的問題,定義是什麽?

禪宗「悟」後起修,要好生執杖牧牛一番,這個「悟」是指大悟(小悟可以有千百回,大悟“只有一次”)。此悟是虛空粉碎,大地平沉,能所雙亡,法身活起。

而要悟後起修一方面是因爲開悟的人可以讀每個人的心意念,因爲衆生同一體性,又能感召外在不清靜的心,所以自己心中其實熱鬧非凡忙得很,需要執杖牧牛;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爲打開了阿陀那識這扇門後(也可以說是這個黑盒子後),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累生累世的種子瀑流之際法塵飛揚,需時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夠讓這些法塵靜止下來。其實每個人的法塵每分每秒都在飛揚,然而行陰微細流注,沒有透過修行,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許多宗教,講究禁慾和道德規範,以為這樣能夠比較接近高層的超越體驗。雖然壓抑的能力是比情感我來得高層,但是光憑這樣的手段是無法達到高層體會的,因為高層體會並不是壓抑的結果,它是超越,是迥然與壓抑不同的品質。

是的,這需要其他輔助的vehicles配合,才能超越而非淪爲壓抑。例如世間禪行者因禪定境界自在而戒;大乘的六度萬行以般若波羅蜜智慧為眼目,只有持戒或許是壓抑,但持戒波羅蜜是不戒而戒,沒有壓抑的問題,猶如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


而要展現對多元觀點的包容和尊重,是不需要否認其高低深淺的差別的。我們只需要瞭解: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所需要的價值和觀點,這些東西,在不同的因緣條件下,各有他們的價值和必要性。我們要尊重的是因緣條件,而不是把觀點的價值齊一化。


同意!不同觀點的價值都有其存在的因緣條件,就像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博士班,都有其存在的教育價值,各安其位;但不能否認它們之間確有高低深淺之別,所以對多元觀點的包容和尊重確實很重要,否則只會引發他人負面的觀感,也未必是真正的慈悲。
貼文者 : : 小姑婆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4-24 12:41:32

因為對意識發展有下功夫發展的人會明瞭,意識的進化是無法強迫的。即使強制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他仍然會用他的層次來理解和詮釋,最後仍然會走樣。

說的妙!意識的進化是要循序漸進,無法勉強絲毫,否則只是徒落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困窘。


此外,所談到的靈性階段高低的判準,是基於佛教或近於吠陀不二哲學為主的觀點,是以「非人格化的神性修持」為主軸來加以評定的。而基於人格化神性的修持道 路,如親一神論的基督默觀派、伊斯蘭的蘇非密宗、印度教的梵我系統的觀點,則對於高層體會分層判定,就與此有所不同。這是作者本身的修持背景所致,一神論靈修體系的朋友,歡迎置疑和討論。

太可惜了,我也不是一神論的背景,不能和大大交換想法。我前一份工作,職場裏有位同事是伊斯蘭的蘇非教派,有時剛好話匣子開了,我們會交換宗教觀點,内容非常比較宗教,確實有趣!


不同系統的自然靈啟經驗--人格化與非人格化神性修持道路


想請問healer大大,您認爲這兩種自然靈啟會在不同階段,出現在同一人身上嗎?


本尊的顯現,如同彩虹,雖顯而無自性。


是的,這也是爲什麽儀軌最終多以觀想種子字依序化空,回歸空性來終結修法。


它不是一種意象、也不是一種哲學觀念,而是存在於意識細微光明空間的體證。所以,想要能了解這部分的內容,就努力修行吧!


「曹溪路險,暨嶺雲深,此處故人音沓」,這雖是吳承恩在西遊記裏的附會之詞,倒也適合拿來形容修行難,難於上青天。

路險,因爲修行的法門如此繁多,歧路卻不少,需要智慧來判別;雲深之處故人音沓,每個人的法緣不同,步伐有遲速,一路行去,未必時時刻刻都有人結伴同行。

如何知道自己已走上歧路了?一個最簡單的判別標準:
靈修後的你是否比靈修前的你平和少煩惱?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可能已經走上歧路了。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4-25 10:53:20

先感謝小姑婆大大的熱心回應
能這麼詳細的閱讀我的文章
並提出這麼言之有物的回應
我實在是非常的感動
真是意外之喜~ 禱告

之中有對healer寫的東西的問題
回應如下:

回應:
不知低層身心的問題,定義是什麼?


即身心統觀階段以下的所有心理問題
都算是低層的身心問題

回應:
不同系統的自然靈啟經驗--人格化與非人格化神性修持道路

想請問healer大大,您認為這兩種自然靈啟會在不同階段,出現在同一人身上嗎?


有可能的
超個人心理學界的大師奧羅賓多
他是先體會到不二階段的體會
再體會自然靈啟(非人格化神性),
然後出現了通靈階段(人格化神性)的體會
這些體會是交錯著出現的~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4-26 10:15:32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0):意識成長發展層次(X)

細微光明階段的病理


這階段的病理,屬於修證上的病理,不同的修行體系,看法都不相同。基本上,這裡採取的觀點,比較傾向佛教的看法。對於不同的體系,尤其是一神教的體系,看法上就可能不同,就參考看看,歡迎討論。

整合-認同障礙

這個看法是基於非人格化神性的觀點,問題的核心是,無法瞭解神聖的臨在只是內在本質的圖像。簡單來說,就是視細微光明的呈現,為外在的神(上帝)的顯現,而非「一切唯識所現」。

在人格化神性的體系,不同種子細微光明的顯現,被視為上帝(梵、阿拉)不同面向的顯現,不過在吠陀系統,修行者會整合不同光明,讓自己更接近於梵,目標是達成梵我一如,我即是神的境地,就比較不會有這個困難。而基督宗教,則拒絕這個可能,堅持人與神的從屬關係,將不同的細微光明歸屬於神的不同恩典,人是無法成為神的,認為人與神的界線是無法跨越的,如此就障礙了真正進入細微光明的整合-「與神合一」的進程。

而佛教與吠陀不二哲學系統,則將其視之為內在的整合圖像,視細微光明階段為淨化意識種子的修行歷程,基本上,就是大乘佛法內「轉識成智」的觀點。它不認為有個人格化的神存在,故整合的困難就相對的較小。

假涅槃

這是肯恩威爾伯提出的看法,這個障礙,是以為精微光明階段的證悟,就是最後的涅槃。基本上,這是站在本因和不二階段的立場所產生的看法。若是不接受本因和不二階段的修行體系,則這個並不算是障礙。若依佛教的判定,精微光明的證悟,可能屬於色界或無色界的修行體驗,並不是修行的終點。

假體悟

這是執著於「存在本然是苦」的體會上,卻不加以超越,所產生的修證的停滯。這類修行人,通常會有斷滅論的傾向,認為涅槃是完全的斷滅,從此就不必受苦了,產生「無有欲」,並執著於其上的現象。這在南傳的佛教徒是常出現的現象,這是因為認涅槃為斷滅,所生的誤解。

這三種病理的解決,都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以更多的禪修、思維和觀察,來突破原有的觀點限制。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4-29 16:08:44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1):意識成長發展層次(Y)

自性階段的發展


細微光明境界之上,還有不二境界。因為細微光明境界,仍然屬於有相光明,若以佛教的看法來看,屬於色界乃至識無邊處定的成就,仍然非最終的解脫。

自性階段所達成的境界,是體會到離卻生滅的空明覺性、超越能所的本覺,這被稱為滅盡(cessation)或無分別三昧(unmanifest absorption),吠陀不二系統,稱之為智慧三昧(jnana samadhi)。

這份體驗,強要描述,如同浸潤於存有的無限圓滿之中,圓滿到任何一種心物的顯現都無法包含它。這純然清淨的自性,超出了主客的分別,一切的生滅、煩惱,甚至時空,在這樣的圓滿之前,都失去份量,所以無法被看作是一個東西或境界,意即其無法被當成一個客體,來描述和體會,故被稱為滅盡或純然的空性。

簡單而具體的引導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抽象,所以我試著具體一點:

請你現在感覺自己,感受一下你現在的感覺。請注意,這個「自己」只是你意識的一個客體而已:它們是「你的」感受、「你的」思想、你的「身體」,但都不是你,就像客人來來去去,稍作停留,便消逝無蹤。

那麼,那個目睹一切發生的是什麼?任何你能想、能感受、能思考的,都是客體。所以當你一把它當成一個能看、能感覺、能思考的東西,認為有個永恆不變的主體在覺知時,你正把它變成「客體」來看待。這個目睹,無法被你抓住,然後叫:「哈哈!我看到了」,因為它不是個可以被看到的東西:所有能被看到的,都是客體。只要你一追尋、把抓、感受、思索這個目睹,把它當作一個東西來保有、理解和感受,便是迷失於生滅的客體之中,那麼,就永遠不知道它是什麼。

反而,當你放捨有一個永恆主體的執著,任所有的客體:心智、感受、身體、自然界的現象自生、自顯、自滅,才能體會到這不屬於時間序列的自由與空寂,同時,它也是時間、生滅、煩惱所賴以呈現的空性本身。它無法把抓,但卻親切的臨在目前,只是我們日用而不知。

這空無自性的目睹者,觀察到時間、觀察到空間,因此不屬於時間、也不屬於空間:時間和空間只是在這純淨空性之中來來去去。安住於此空無所有、無可把抓的無我覺性上,你會發現一切都在生滅,但同時,也是無生無滅的。它是永恆的,但不是永恆的存在、不是存在於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之流中的永恆主體;自性一開始便完全不屬於時間,所以稱之為永恆。

這便是自性階段簡短的引導。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5-03 11:49:12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2):意識成長發展層次(Z)

自性階段的兩個層次


自性階段還分成兩個層次,一個是無相(本因)神祕境界,再來是不二神祕境界。這也有一些爭論,歡迎討論。

本因神祕境界與其病理

本因神祕境界,是安住於自性的空寂,一切緣起的本質空性之上。在此體會中,以南傳佛教的描述,就是「看只是看、聽只是聽,生起的當下即是熄滅」,所有愛取的延續妄想,皆因無明的瓦解而止息,無法再成為相續的業因。故我們稱之為「本因境界」。在大乘和藏密中的描述,則是安住於本覺,入於法身之境界,則稱之為「無生法忍」。在吠陀不二論系統,則被稱為「與無屬性、遠離生滅的梵合一」。簡單的描述,就是萬事萬物一剎只呈現一次,一現便不復再現,再現也已非前物,如鳥行於空,鳥跡了不可得,亦如如禪宗之「隻手掌聲」,當體即空,窮無立錐之地。此境界已經遠離所有可以執著的相貌,連「空相」亦了不可得,故又被稱為「無相神祕境界」,同時它也遠離所有的造作,因一切圓滿至極,無可增減,故又稱之為「無為法」。

在這個階段,衍生出一個病理,就是無法接受原型自我的死亡與止息,意即抗拒細微光明(細微我執、梵我)的熄滅,無法只是一味的如其所是,讓生起的一切,當下即然息滅。此病理只有兩個方式可以處理,第一個是找尋有此證量靈性導師的指引,破除無明和細微的我執;另一種則是更多的禪修、更深入的觀照,瓦解細微的執著。

不二神祕境界與其病理

不二境界則是體會到,本質無限的空寂,與一切的現象,無二無別,故一切的煩惱、痛苦、輪迴,皆與涅槃解脫無二無別。佛教的圓覺經對此不二境界有深刻的描述:「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知,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是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充分表現出輪(迴)涅(槃)不二的體會。吠陀不二論亦也展現了類似的看法,認為一切的污染和貪欲,與解脫的本質無二。所以,在許多的修行系統中,都有瘋行者的傳統,看似其行為離經叛道,其實是在種種煩惱中遊戲,將煩惱與涅槃整合的修行發揮到極致。

故此階段,也有相關的病理,就是「整合的失敗」,無法整合輪迴與涅槃、有相與無相的範疇,達至純然一味的境界。這點也是大乘佛法,對於南傳佛教的批評,認為其止步於無相本因的境界,仍未達成完整的解脫,輪涅的不二,才是更進一步的境界。而這個觀點,並未被南傳佛教所認同。此病理只有一個建議:更深入的修行,以達圓滿。

「意識發展層次」的內容簡介,到此結束。各位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參閱肯恩威爾伯的「萬法簡史」,相信會獲得更全面的看法和了解。也感謝各位這麼耐心的閱讀,畢竟這個部分的內容很多,而且也很不容易閱讀和理解,筆者文筆也稱不上好,請多多包涵,並給予指導。發展的階層談完,接下來,我們會回到正題,談之前的軌則部分。
貼文者 : : 小姑婆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0-05-04 12:52:50

謝謝healer大大的回答.
嗯!跟我想的一樣.
I really enjoy reading your post.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0-08 12:10:36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3):修行的目的

修行的目的在提高意識層次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談到了意識的層次,在這些層次的分法,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的脈絡:越能超越自我中心的,意識層次就越高。簡言之,心靈的成長,或稱之為「修行」的,其實是一個提高意識層次,或者說「去中心化」的過程。

每超越一層自我中心,如感官、社會、種族、全球、甚或宇宙、法則,我們的智慧和心量,在本質上就能飛躍性提升和擴展。當自我被完全的超越時,我們才有能力體會宇宙終極的真理。

不過,在現在社會上,瀰漫著功利主義的氣息,連心靈課程,都開始嚴重商業化、世俗化。有的課程,宣稱只要接受「點化」後,本人可以不需任何的努力和練習,就能有飛躍性的成長,甚至可以治療他人或帶領別人修行。

有的課程,宣稱上了他的課,意識成長後,就能輕鬆年薪百萬。彷彿只要交了學費,學了課程,就全面性的、在各方面心想事成、一帆風順了。

先不論這些課程是否真的能達到他所宣稱的效果。但其中隱藏著的思維卻令人心驚:意識提升(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自我需要。也就是意識的提升是手段,金錢、感情或他人的景仰才是真正的目的。

如果修行的目的,是為了名利,那為什麼我們不好好的去工作、創業、賺錢?如果是為了獲得好的對象,那為什麼不學習打扮、與異性相處的課程?如果為的是別人的尊敬,為何不著書立說、或力行慈善?這些都比在家裡冥想著光與愛,向著神明或天使祈求,來得直接有效。

說真格的,如果所謂修行的目的,只是為了滿足慾望,那麼你必然停滯在低意識層次上,不可能突破。因為,所謂修行,就是不斷的超越自我,如果你修行的目的就是替自我慾望服務,那麼怎麼可能超越它?這不是自我矛盾與自欺欺人嗎?

所以好好檢視自己的發心,看看修行是我們的手段還是目的?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我們發現,我們其實內心真正關切的是錢、權、名利、愛情,那誠實面對自己,勇敢去追求它,那還比較貼近修行,因為誠實和自覺,是意識提升最核心的基本條件。

倘若我們裝模作樣地去追求種種的「靈性成長」,其實只是想要相濡以沫,尋求別人的贊同和目光,順便賺點錢,卻告訴自己正在「修行」。那,離修行,真的遠了點。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0-30 13:13:44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4):修行,修什麼?

修行,修的是「行」


修行,這兩個字在佛法來說,是分別有著意涵的。「修」,有修正、更動的意含在內。而「行」呢?「行」在佛法上有幾個意思:一個指的是「行蘊」,即推動心念遷流變化之動力,同時也有我執的意思。另一個是「行為」,指的是身口意的行為。

所謂修行有成果,就是內心那個不斷遷變的推動力被改變了,不再執持原來緊抓不放的觀念、情緒、習慣以及意識型態,然後身口意的行為,也會跟著改變。

表面上的置換概念、修練能量覺受,甚或壓抑自己的慾望以符合戒律,嚴格來說,都不是修行核心之所在。因為,這些都不能從根本去變化「行」。

打個簡單的比方,像是大海的潛流,向某個方向流動,產生了漣漪、海浪、浪花、漩渦…種種不同的型態,但整體的動力方向仍然是一致的,不會因其形式的改變而有所變化。

故我們改變的若是海流表現的形式,而非對深層潛在的洋流本身下功夫,那麼,從整體的角度來看,其實我們在本質上是沒有改變的。

因此,修「行」要改變的,是那個推動我們身口意行為背後的潛流。也就是說,修行是要從較為根本的地方去轉化我們的素質,或說我們的存在狀態,才算是擊中要點,有真正搔到癢處。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想要檢驗自己的修行是否有成,應該觀察我們的「行」,是否有所變化?如果有,那恭喜你,修行上路了。

那我們怎麼觀察「行」呢?既然它是潛流,就代表它是很隱晦、不易覺察的,那我們如何下手?

其實,最好的機會,是我們可以從我們遇到逆境時,自己當下第一反應裡所在乎和緊抓的是什麼,由此看出端倪:有人在乎的是面子,有人在乎的是利益,有的人則在乎自己是否安全。從這些直覺、不假思索的感受和反應中,我們就可以發現,我們執著不放、拚死維護的對象和動力是什麼。

如果我們修行有上路,這些執著和動力,自然會漸漸鬆脫,乃至於不再成為自己的問題。如果修了十幾年,死愛錢的還是死愛錢,愛面子的還是愛面子,渴望別人愛的還是急急忙忙找人愛他,那說他有修到重點,我是深表懷疑的。
貼文者 : : smallisland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0-31 05:22:20

很有道理的分析, 感謝樓主分享 rose

我覺得越修越痛苦不一定不好, 當一個人死抓著一個東西不放, 又得不到時, 或想不生氣卻又常常生氣, 壓抑自己而起煩惱時, 只要他繼續精進懺悔, 痛苦到不能再痛苦了, 因緣到了, 會突然了解自己的執著很可笑, 從而把執著放下. 每個人因緣不同, 痛苦執著或許是某些人必經之路. 在此岸和彼岸的人不痛苦, 只有在水裏的人會痛苦, 但水裏的人持續一直往前游, 總有一天到彼岸.


大家都是凡夫, 都有執著, 而且可能還認為自己沒有執著 (像我常執著己見, 自以為是, 事後覺得自己不對, 也不知當初為何要執著). 因緣不具足時, 即使聽人說二百遍也不一定能理解, 或著就算理解也不夠深刻而做不到 (因為是別人說的, 不是自己體會到的), 但我們還是在修行, 只是因緣未到罷了. 我比較樂觀, 只要繼續精進懺悔, 促使因緣具足, 總有一天會理解. 因緣來到有早有慢, 但大家都是未來的佛菩薩. rose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0-31 22:42:24

感謝回應

我想人都一樣
不弄到頭破血流、束手無策,不會甘心放下
只是希望這樣看不開的時間
能盡量縮短
貼文者 : : 喜喽喽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0-31 23:29:33

Thanks so lot.
Takes
care onese
lf.
貼文者 : : fishy610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1-02 10:44:15

很喜歡這貼. 謝謝樓主分享!

The past is gone, the future is not yet here, and if we do not go back to ourselves in the present moment, what else is there in life?

小弟近年有幸在美國LA接觸到在mindfulness meditation, 一個很多腦科學家開始有研究成果的一個secular practice, 觀想法. 無須宗教信仰, 日常練習自我觀想.
我真的很深信覺知力/正念/自我觀想(mindfulness)的威力. 集中注意力, 真正探索感受身體感觀, 認清自我現實, 不增不減, 自然可認清別人, 世界, 和人內在的善心與慈悲. 愛從心生. 人就自然懂得活得更充實,瀟灑,快樂. 但這是一個lifelong learning process, 練無止景的有趣過程

我本來是在這問八字的, 但在想有人在這有這樣日常修行觀想法嗎? 這觀想法是從美國學的, 看來這邊很多人有集中力與情緒控制問題, 加上科研成果, 用處很大. 目前很多醫院也融入這方法 減壓,對付痛症,癌症等. 大家又覺得中台/東方社會需要mindfulness 嗎?

www.marc.ucla.edu
貼文者 : : 留學生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1-02 11:10:16

如果上述UCLA的研究結果你相信的話
你認為mindfulness的正面效果會因為東方西方文化而有差別嗎?

個人認為沒有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1-03 13:07:48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5):修行的途徑

修行的途徑

在心靈層次下功夫的修行方法,就筆者所知,大致可粗分為:靜心專注、觀想變化、思維觀照三個方式。而這些方式,又可以互相組合搭配,產生不同的途徑。

第一種是靜心專注。這個方式,主要目的在於澄靜心念。它是利用種種方法,或者祈禱敬拜、或者持咒唸經、或者持守戒律,藉由專注於一件事物,讓念頭止息下來。當我們心念沉靜之後,我們便能自在的專注我們的心力,不受各種雜亂念頭的打擾分散,成就我們想要做的事情,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是也。

我們的心為何無法自在呢?因為我們被「行」的力量推著走,不由自主的產生煩惱:遇事不順就不自主的發脾氣、所求不得就憂心忡忡、無法控制就恐懼害怕,變成這些情緒和念頭的奴隸,而不是主人。只有當我們的心安靜下來之後,我們才有能力讓自己作主,不再被這些念頭(海浪)推著走。接下來,我們才能更進一步,開始對「行」(潛流)上下功夫。這個方法,幾乎是所有的修行體系一開始會採用的方式。只是手段不同,專注對象不同,但其原理大同小異。

第二種是觀想變化。這個方式是利用存想一個心象,無論是一個道理、一個影像、或一個感覺都可以,然後藉由這個心象,激發內在的潛能,讓我們的身心產生變化,並進一步的改變我們的意識狀態,最終改變我們的「行」。

這個方法若用得深入,的確可以深入到潛意識,對於我們的習氣加以轉變。佛教藏密的法門就是代表,他們的法門,會要求行者觀想種種本尊,而這些本尊都代表了某些高等的特質,如慈悲、勇氣、智慧、行動、喜悅等等。並會觀想這些本尊跟自己合一,藉以激發我們內在相對應的特質,轉化我們的氣質和心態,改變我們原本自私、恐懼、懦弱、內縮的心行,也就相對的轉變了推力的方向,引導「行」往高等的方向移動。

第三種是思維觀照。這個方法是藉由覺察內外在發生的一切現象,思維理解現象背後的原理和軌則,瓦解我們因為不覺察、缺乏智慧所產生的種種心結,自然的鬆開原本因無明所緊抓不放的自苦愚行。這個方法像是將探照燈照向內心的陰暗,直接面對這些負面情緒的根由,並看穿其中顛倒無稽的錯誤認知,自然產生清淨的智慧。這方法可謂最直接的修「行」,因為我們的「行」的根由,就是錯誤的認知(無明),當這些根由被瓦解了,「行」自然的也就止息了。

下一篇,筆者會以佛教的架構為基礎,敘述修行上的種種階段和用功方式。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1-03 13:09:52

感謝兩位的回應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1-07 00:02:52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6):修行的階段-五蘊(1)

在北傳佛教的修行體系,將身心靈分成由粗鈍至精微的五個層次,分別為色、受、想、行、識,統稱五蘊或五陰。

簡單的說明,色,就是我們物質的身體;受,就是感受;想,就是我們的意識;行,就是推動意識遷流變化的動力;而識,則是累世身口意行為經驗的庫藏。就佛教而言,修持就是為了超越對五蘊的執著,達到一切無明煩惱止息的涅槃成就。

關於五蘊執著瓦解的階段與步驟,以及其中會發生的現象,寫得最詳細的,莫過於楞嚴經了。這部經典,依照色、受、想、行、識的次序,很清楚的把解脫的步驟和境遇,精要而明確的描述出來,非常值得有下功夫的人參考。

所以我就大膽的引用此經關於五蘊解脫的部分,拿來當作文章的內容。當然,我必須先聲明,這僅是我個人的解讀,並不代表此為經典的真實意義,大家可以自己參照原文參詳,或找尋高僧大德的註解為是。以下是我個人引用經文以及解釋:

色蘊經文

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這段文字是在解釋我們修行的下手處,以及如何脫離我們對色蘊的執著和其境相。我試著用我粗淺的認識,極其皮毛的說明:

汝坐道場,銷落諸念。

這是在說,我們靜下心來坐於道場之中,銷落我們所有的紛雜念頭。請注意「銷落」兩字,這大有學問。他不是壓制念頭喔!而是銷落諸念。

那如何銷落呢?如果我們有仔細去觀察,我們會發現,念頭本身,我們不需要去消滅它,它自己就會消逝。就像雪花片片,落向何處?它自然的就消散在空中。

所以不是用意念去消除它喔!而是保持清醒不被妄念所欺騙,不跟著它跑,不於原先的念頭上,念上加念,自然的,它就不滅自滅了。這是銷落心念最直接、也最接近核心的辦法了,是完全的無為法。

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

倘若我們時時清醒,在語默動靜中,均不隨妄念而去。慢慢的,我們的心念就會止息下來。到最後,所有的念頭都銷落乾淨了。此時,我們會發現,離開這些念頭,有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靈明覺知,無論在我們行動或著靜默時、或有沒有刻意的保持覺察,它都是一直存在的:念頭出來,清醒明白,你知道;失去覺察時,你失卻清明,你也知道!這個時時刻刻,始終如一的「了知」,就是「精明」。我們應當安住於此處(精明),入於定慧等持的三摩提境界。

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

此時我們因為還執著於物質身體上,所以這精明仍被身體所障礙,被侷限在其中。就好像一個眼睛正常的人,身處在完全不透光的地方,雖然這個精明是微妙而清淨的,但是心性還未透出光明,照破身體的障礙,像是閉眼後一團漆黑,無法看到身體外面的景色。這個狀況,稱之為「色陰區宇」。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
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如果我們持續的安住在此精明不昧的覺知上,到後來便會像是睜開了眼睛,十方法界向我們敞開一樣,身心內外、睜眼閉眼都是光明徹然,沒有任何的阻礙、沒有任何的幽暗不明,一切明明朗朗,無所不見。

這時稱之為「對色蘊的執著滅盡了」,不再對色蘊有所執著,解脫了色蘊的束縛。我們觀察這個色蘊執著的來由,是因為誤認「身體是堅固真實的存在」之妄想所導致的。

接下來我們會進到下一步,談談受蘊的解脫。

貼文者 : : 瀰勒時空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1-07 06:46:41

是不是可以五蔭不觀滅盡.而觀本尊含融.心不動觀五蘊.五蘊自然不存在.溫養靈性.給予更穩定.更清明.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1-07 08:59:26

你說的方式是屬於觀想變化的途徑

若未歸於空性,只是搬弄精魂,
在色受兩蘊上打轉而已

所以所有的藏密修法
最後都要安住於空性,熄滅所有造作觀想
找出能資發變化的「那個」
住於此處,入三摩提

我在文章提的主要是觀照思維的無為法
就是心經裡面照見五蘊皆空的觀照之道

我會再補充這些法門入手的差異的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1-10 15:20:06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7):修行的階段-答客問

在上篇文章發表後,引起一些人的迴響,所以筆者再詳細解釋一下。

問:只有坐在道場裡面,我們才能修行嗎?我不能去佛寺打坐怎麼辦?

答:
其實道場不一定在某些特定的建築物中才是,只要我們有心修持,能定下來自我觀照的地方,都是道場。一開始如果能靜坐當然是最好,這是最容易的進步的方式。

但如能念念反照,安住於不昧的精明上,那麼語默動靜都不相妨礙的。它不會因為你動就消失了,會消失的都是念頭、感覺,那個能感覺、能了知的那個,一直都是清清楚楚的,不曾暫離。所以並非只能用打坐的方式才能修行,修行在心不在身。

問:銷落念頭的方法,只有你說的那個方式才正確嗎?

答:
修行的方法,不是只有我說的那種方式才對。基本上,銷落念頭的方式,也可以用有為法來當作開始。這段經文最重要的是認出常明不昧的精明,安住其上,作為入處

至於銷落念頭的方式,我前篇說的方式,是一開始就從安住於不昧精明上起修,依此銷落諸念。但不是非得這麼做不可,如果我們無法一開始就這樣起修,那麼各種途徑都是可以的,只要能達到銷落諸念的效果就好。

我們依然可以用之前提到的三個途徑來作為銷落諸念的方式,只是比較間接而已。

如果是專注靜心的途徑,先專注於一件事物上,將對其他念頭的黏著轉移到這個事物上,其他的雜念因為沒有注意力的支持,也會漸漸銷落。最後再放下這個事物,自然離念的精明會顯露出來,日後就依此安住。

如果是觀想變化的途徑,在觀想種種象徵之後,還需放空,這是藏密密續諸法觀想的最後一步。在放卻一切變化造作之後,體會遠離變化、常明不昧的精明。在變化中體會到不變的精明,是這個途徑發現精明的要點。

而思惟觀照途徑,則是觀察思維念頭變化無常,如夢幻泡影,了無實義。所以無需追逐念頭或起意斬斷念頭,一任念頭生滅,念念不染著,不於念上生念,反歸於不昧的精明,依此起修。

這是這段經文的補充說明。(僅供參考,有興趣,請參閱原文和諸位高僧大的的註釋)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1-12 13:53:30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8):修行的階段-五蘊(2)

以下是受蘊部分修行的經文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宇。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

當色陰盡了,我們的覺知不受色蘊的阻礙,就可以進到下個階段:受蘊的部分來修行了。

彼善男子

這段一開始,就用善男子來稱呼修者,也就是說,色陰盡的人,已經可以被稱為善人了。其實,在這裡佛就敲打我們了,在色陰盡之前他並未稱呼修行者為善男子,也就是說,沒到色陰盡的人,還稱不上善男子。

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宇。

三摩提,就是觀想變化的途徑,奢摩他就是專注靜心的途徑。經由這兩個途徑修持定境,達到色陰盡的人,他見佛心,就像明鏡照映各種相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好像有所了解,卻無法受用,也無法運用自如。這就像人被鬼壓床,明明就感覺得到自己的手腳,也能聽能看,但心因為被客邪所覆,而沒辦法動彈,無法自在。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心被自己的感受所困,就像籠中鳥一樣,雖然像鳥籠上的布幔被掀開了,已經不會被色蘊所障礙,四週都能看得清楚了。但心還是被種種感受所織成的籠子所困,無法自由的活動。這樣的狀況,稱之為受陰區宇。

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

倘若我們不再被受蘊所覆,就像鬼壓床消失了,此時我們的心,就能自由地離開身體,還能回過來看到自己的臉和身體。而且不論要停在身體裡面,還是離開身體,都是自由、不再有任何的障礙,這樣叫做受陰盡。

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

觀察這個受陰的現象,發現感受是以虛明妄想作為其根源,我們認假為真,受困於它,因此無法解脫。

為什麼受蘊被命名為虛明妄想呢?因為我們觀察自己的種種感受,就會發現這些感受,好像夢幻一般,感覺很明顯,也很強烈,但仔細觀察,卻沒辦法找到相對應的實體。

一旦我們對感受的執著未盡,就像我們被夢境所籠罩,但卻醒不過來一樣,夢中的感受太過逼真,讓我們誤以為真,導致我們無法脫離。這樣虛幻卻明顯的特性,就是受蘊妄想的特性,故稱之為虛明妄想。只要我們洞穿感受的本質是虛明,不執著於其上,受陰自然就解脫了。
貼文者 : : smallisland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1-14 12:10:36

感謝healer法布施 rose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1-16 12:52:35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9):修行的階段-五蘊(3)

以下是想蘊部分修行的經文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若動念盡,浮想銷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當我們離開了受蘊的束縛後,開始進入想蘊範圍的修持。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

這段經文仍然是在描述受陰盡的禪定成就。是在說明受陰盡的人,他雖然煩惱沒有斷盡,但他的心就像鳥離開籠子,可以自在地離開他的身體,成就所謂的「意生身」,可以隨意的住於身體或離開,沒有任何障礙。

很多坊間所謂的出體,也看似如此。但這之間有何不同呢?一般的出體,是有一部份的意識已能脫離受陰的束縛,可以將意識投射出去,探索其他空間的領域,獲得一些經驗。但嚴格來說,還無法完全除盡受陰的束縛,並不是想像中的靈魂出體,充其量是意識的擴展。

但受陰盡的意生身,因為已經完全滅盡對受蘊的執著。所以有幾個不同的部分:第一,完全自在,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而且離開身體和回來,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不需要長時間準備。第二,離開身體時,身體進入冬眠狀態,心跳血壓都降至極低的水準,而且也可以像脫衣服一樣,自主決定放棄身體,不再回來,也就是讓身體死亡。第三,無論多遠,都須臾即至,沒有時間差。雖然感覺上這樣的成就已經很驚人了,但在佛教裡也是第二階段的成就,嚴格說起來,只是國中生程度而已。

基本上,坊間的所有關於光的修行方式,基本上都在色、受兩蘊上打轉。能修光的觀想,光明修到能照破身體所有的障礙,能看透一切質礙的地步,應是寥寥無幾,這樣也不過是色陰盡,只不過才剛開始修行的第一階段罷了。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

這時,這個層次,就像有人熟睡說夢話,這個人雖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說的話已經非常清楚、是有次序有意義的,讓醒著的人,都能知道他的話在說什麼。這個狀況叫作想蘊的範圍。

這段話是在比喻什麼呢?這是說,雖然修者的意識可以自由地離開身體,並把遠方的狀況回報,若合符節。但意識離開身體的道理,卻不清楚,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像我們說夢話,我們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但卻仍然有所作用,可以讓別人聽懂一樣。

若動念盡,浮想銷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

如果所有的浮動的念頭,都銷除無餘。清明覺知之心,就像一個明鏡,除去了所有的塵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有的心念,都在生起的當下就結束,不於念上生念,粒粒如圓,迥脫黏縛,念念反照,自然圓成。這樣的境界,叫作想陰盡。

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觀察這個想陰的現象,發現感受是以融通妄想作為其根源,我們認假為真,受困於它,因此無法解脫。

為什麼我們稱想蘊,也就是念頭、思想、意識為融通妄想呢?如果我們靜心觀察,我們發現,念頭有互相連結、融合的習性,也就是舉一反三、聯想、會通的特性。

也是因為想蘊本身就會互相串連的緣故,所以我們非常容易念上生念,念念相續,沒有空隙,織成嚴密的心念網路,導致我們以為念頭就是自己,執著其上,被它所困。一旦我們能停歇念念相續之流,發現念頭和意識並不是堅實連續的東西,明瞭那只是想蘊的融通作用所致,就能離開對它的執著,想蘊也就解脫了。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1-16 12:53:23

感謝鼓勵!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1-21 12:05:23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40):修行的階段-五蘊(4)

以下是行蘊部分修行的經文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銷滅,寤寐恆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麤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鑑明,來無所黏,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當我們離開了想蘊的束縛後,開始進入行蘊範圍的修持: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銷滅,寤寐恆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麤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鑑明,來無所黏,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

這段經文是說,修習禪定的人,如果想陰的執著盡了,這個人平時的夢想已經消滅,不再作夢了。不論日夜醒睡,內心都恆常一如,覺察寧靜,廣大清明、無有昏亂,好像無雲晴空,十方清朗,廣大無邊,澄澈明透,沒有一絲一毫的障礙黑暗。

而且過往的經驗、記憶,其所帶來的粗重影響也消失了。比如說我們因為跟某人曾經發生不愉快,再看到他,心裡就會產生不愉快的感覺;或者我們看到以前有過好的經驗的事物,再看到就會產生高興的感覺。這都是因為我們的念頭,與「前塵」,也就是過往的經驗記憶連結所致。

一旦這些連結的習性都銷落了,過往的經驗,不再輕易的引動我們的感覺,對我們造成影響。於是我們的心,不再被過去的經驗所束縛,變得晶瑩剔透、空靈自然,不復粗重。

此時,我們的心就像一個明鏡,觀看世間山河大地,出現在鏡子前面的,就映現其相,離開了,影像也就隨之消失。心對於種種的事物,出現時,不會貪愛黏著,消失離去時,也毫不留滯。

這樣,看似我們的心接受領納種種事物,也做出種種回應,但是卻沒有任何實際的影響留存心中不去,只是虛受照應,留不下任何的痕跡。此時,種種陳舊的習氣和反應,漸漸的也就消失殆盡了,只剩下唯一清明不滅的覺知留存。

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

此時,我們輪迴生滅的根源動力,就顯露無餘。而行者便能洞察十方所有種類眾生根本生存執著的動力。雖然無法清澈通達每種生命,投生成這些型態、功能和習性的各種緣由。但是,已能清楚覺察其投生輪迴、轉生成種種生命型態的根本驅力之所在了。

這驅力,就好像陽光下的灰塵光點,不斷的騷動;也像火焰上的空氣游絲,隱約不明,卻時時閃爍游動。如果沒有明晰的觀照力量照見,這動力是無法覺察的。這就是對於生命自我延續的貪愛,也是身心意識不斷生滅擾動的根源中心。而這不斷推動生命延續的現象,就被稱為行蘊的範圍。

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

如果這蠢蠢萌動,不斷執著貪愛生命的驅力,回歸原本澄澈無擾的清靜本來,將種種無明習氣,皆悉澄靜下來。就好像大海的波浪,完全停歇,變成沒有任何起伏流動、清澈透明的海水,不復執著種種對生命延續的貪愛。這稱為對行陰的執著銷盡了。

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觀察這個行陰的現象,發現它是以行蘊的幽隱妄想作為其根源,我們認假為真,受困於它,因此無法解脫。

為什麼我們稱行蘊,也就是推動意識生滅、維持生命存活的動力為幽隱妄想呢?如果我們靜心觀察,我們會發現,這個動力,就像海洋深處的洋流,不斷的推動海水的流動,在意識的深處,執著我們種種的生命現象為「我」,不斷的推動我們持續的貪愛自我生命、維護自我延續,而成為我們輪迴的動力。

由於它不著痕跡、隱身於生命現象後,推動我們不斷執著自己生命的延續,讓自己不斷的輪迴投生,故稱為幽隱妄想。一旦我們發現自我延續的驅力,在我們意識的背後,不斷的推動和操縱自己自我執著,我們便能脫離這個力量的驅動,離開對行蘊的執著了。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1-23 14:50:22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41):修行的階段-五蘊(5)

以下是識蘊部分修行的經文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絛然隳裂沈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當我們離開了行蘊的束縛後,開始進入識蘊範圍的修持: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絛然隳裂沈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

修者行陰盡的人,使得人輪迴受生、延續生命,於心識深層細微的中樞、隱約不斷擾動的共同關竅,忽然斷裂。長久累積的業習、好似深沉入於血脈的習性,以為自我永恆長存的堅固我執我見,此時斷絕感應,不復出現在心識之中。這時已經快要開悟證入涅槃,就像雞最後的啼叫,看著東方,已經微微發光,快要天亮了。

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

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再向外奔馳放逸,入於無所入之境,精深的通達宇宙所有生命,之所以受生輪迴的各各根由,皆是由於深藏於心中的識蘊種子,受因緣引發而現行,依不同的業感,所感召而得。

藉由了解這些原由,自然就回到本地風光當中,不再被各種生命型態所吸引而受生了。明白了宇宙中受生輪迴的共同法則,心識靈明不再昏昧,並能覺察最深細的心識活動,不受其驅使。這個狀況,稱之為識陰的範圍。

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

如果在種種習氣心識種子的發生根源中,銷融六根的界線,能夠互用功能,能以眼聽、以觸見、以意嘗,能夠互相通用六根的功能,而不混亂,也能各安其位、各自發用。十方世界和身心,就像最透明的水晶玻璃,內外明澈,沒有一絲一毫的無明染著。這時稱為識陰的執著銷盡了。

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觀察這個識陰的現象,發現它是以無為有、以假當真的顛倒妄想,作為其根源,受困於它,因此無法解脫。
貼文者 : : healer

Re: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一) - 2011-12-12 11:42:13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42):五蘊的次第探討

高層體會的瞥見,是起點不是終點


為何我提出這個資料來當作修行的次第呢?在我們前面曾經提到,低層的執著還存在時,有時候因為某些因緣的觸發,打斷了對五蘊的執著,在很短暫的時間內發生了高層體會。但是,這只是一個起點,讓我們能夠意識到生命有某種高度是存在的,但不代表我們完全解脫了。

比如說,我們因為某些因緣的觸發,瞥見了想蘊執著的止息,一切的念頭都在當下自然銷落,來無所黏、去無蹤跡。就會產生近似於自然靈啟的體會。但是,這只是一個瞥見,像是一個道標,讓我們對修行的方向,有清楚的輪廓。這個經驗過去了,我們可能又回到煩惱執著的狀態,無法時時處於這樣的體會當中,甚至此生再也不會發生。

高層體會在身心的各個層面呈現的量,在佛教中,稱之為「證量」。證量越高,代表高層體會在日常生活中呈現的時間越多,在身心五蘊的各層面的執著越少。有體會而無證量,其實是沒牙的老虎,濟不得事的。

理則頓悟,事則漸除

這個現象,在楞嚴經提出他的看法:「 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則漸除,因次第盡。

什麼是「理」呢?就是我們的高層體會。因為有了高層體會,我們對於修行的理路與方向會頓時清晰起來,所有的疑惑會一掃而空,在特殊的因緣的剎那中,接觸到無所執著的狀況。此時會洞見宇宙的本質:本來現成,無修無證。這時候,行者會有「完成了、不必再持續修持了」的錯覺。

但這其實只是清除了修行的疑惑,知道該如何開始修行而已,真正要下功夫的還在後頭呢!在低層尚未解脫的執著,還是必須回過頭來,一一清除才是。故禪宗雖提倡「頓悟成佛」,但也有「悟後起修」的說法。

而「事」呢?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現況,也就是實際的情形。這部分楞嚴經提出的觀點我很贊成:要真正在生命中,穩定而圓滿的呈現無所執著的境界,是無法躐等的,還是必須一步步由低到高,由粗至細,依照次第的解脫,才可能完成。不然,高層體會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從此不復發生。

這也是我一直強調,修行要落於實處的原因。因為只是理上的體會(雖然那也十分不易了),在日常生活中用不上,無法在身心日用中活出「它」來,那如同竹籃打水,僅是一場空幻罷了,到死亡來時,完全派不上用場。倒不如踏踏實實地從色蘊開始解脫,逐步的完成它,將證量逐步的擴充起來。不然空言高妙的道理,在生活上卻處處執著,那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