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易學歷代聖賢

貼文者 : : 村夫

中國易學歷代聖賢 - 2007-01-17 21:53:10

上古及先秦時期

伏 羲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部落酋長和人類的始祖,姓風,建都于陳(今河南開封東)。《周易.系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認為八卦乃伏羲所畫。

神 農

亦稱連山氏、烈山氏。一說即炎帝,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相傳為薑永(今湖北隨縣)人,相傳伏羲氏所作之易,經十九傳而至神農氏。神農氏擴大了易象的運用,運用陰陽升降消長之象和理數,奠定了中醫之基礎。相傳其複演八卦而為六十四卦,作《連山易》。

黃 帝

古史中說他本姓公孫,因居姬水,故改姬姓,號軒轅氏,有熊氏,又號歸藏氏,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伏羲之易,至神農氏後又經八傳而至黃帝。其治易,用途甚廣,深致遠,制器尚象,發明了文字、音律、干支、五行、天文、曆算、舟車、宮室、杵臼、方矢及棺槨衣衾,並據易而立禮制,興禮樂治百官,濟萬民,開拓中華之文化,還曾作兵家八陣法以破蚩尤。黃帝之易,以坤為首位,認為坤象地而屬土,而地面上的萬物,均由坤土之功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所以作《歸藏易》。

周文王

商末周部落領袖,姬姓,名昌。商紂時為西伯,故亦稱伯昌。周武王之父,武王有天下,追尊為文王,故又稱文昌。相傳其被囚羑裏時,曾取法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衣取象於幹,裳取象於坤),演易而窮究天人之理,演伏羲八卦而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

姜 尚

姜尚,名望,又稱薑子牙。其祖原居東方、與禹一起治水有功,對於呂,遂以呂為氏。因周文王曾封尚為專管軍事的太師,故又稱“師尚父”。傳說,姜尚早年很窮,雖有才華,但懷才不遇,後聽說文王求賢,遂到渭水支流釣魚,果為文王所賞識。文王被囚羑裏歸國後,重用姜尚,參與策劃伐商大計,後來扶佐武王滅商有功,封于齊。民間常稱他為姜太公。傳說古代兵書《六韜》為他所著。

周 公

西周傑出政治家。姓姬,名旦,亦稱公旦,叔旦。因封地在周(今陝西岐山),史稱周公。文王之子,武工之弟。相傳他不僅精通易學,還曾作八卦爻辭。其言論見於《尚書》的《大誥》、《康誥》、《多士》、《無逸》、《立政》等篇。

老 子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學說創始人。姓老,名聃。一說姓李,名耳,字伯陽,聃為諡號。楚國苦邑(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裏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老子之學,宗黃帝《歸藏易》之體系,首重坤柔。其守靜、貴柔、尊陰、無為的思想,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論和數字推測法,被認為是在《周易》的成卦程式以及易有兩儀、四象、八卦的啟示下衍生出來的。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經》)五千餘言。

孔 子 前551~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作為著名的學者和思想家,孔子對《周易》有很深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強調卦爻辭對道德修養的意義,同時又認為善學《易》的人,不去占筮,認為《周易》的用處在於提高人的道德境界,不是蔔問吉凶禍福。這種對《周易》的理解,對後來儒家學者解易產生很大的影響。後來儒家解易,注重卦爻辭的教育意義,不注重筮法。如荀子之言︰“善為易者不占。”(《荀子 .大略》)《易傳》更是充分反映了孔子重人道教育意義的治《易》傾向。使《周易》完成了由蔔筮之書向哲學著作的過渡。至於傳統上認為《易傳》乃孔子所作,則自宋代歐陽修《易童子傳問》提出疑問以來就一直見仁見智、莫衷一是,迄今尚無定論。

卜商

春秋末儒學家、政治家。名商,字子夏,以字行。孔子得意門生,易學著作相傳有《子夏易傳》十一卷,今人多認為此書為後人偽託。

荀 子 前313~前238

戰國後期傑出的思想家和儒學大師。受戰國時期陰陽學說或以陰陽說解易的影響,他以陰陽為哲學範疇,說明事物的發展。並曾引用《周易》卦爻辭論證自己的觀點。

鄒 衍 前305~前240?)

戰國末期哲學家,陰陽家的代表人物,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市東北)人。以陰陽觀念為核心,創立了陰陽五行學派。其學說物件數派易學有一定影響。“五德終始”說後來成為西漢讖緯學說的基石。

蔡 澤

戰國時辯士。燕國人。精研《周易》,其易說受道家和陰陽家的影響,以陰陽消息說來解釋《周易》中的義理。

鬼穀子

相傳為戰國時楚人,縱橫家之祖。姓名傳說不一,因隱居于鬼穀而號稱鬼穀子,後人或稱鬼谷先生。長於養性持身和縱橫捭闔之術,《史記》載其為蘇秦、張儀之師。其學源自《易》,論因變無常,從黃老“心術”論世禦事,講求內外損益之理,後來又演變為“反應”、“揣摩”之術,為縱橫家所宗。首創多種“方術”“秘術”留傳後世。



(http://www.fushantang.com/4000/02/p1000.html)
貼文者 : : 村夫

Re: 中國易學歷代聖賢 - 2007-01-17 21:59:37

漢代


司馬季主

西漢術數名家。楚國人。曾遊學于長安(今陝西西安)。通經術,善占筮,通曉《周易》,認為筮之功德很大,不僅有利於國家,甚或可致臣忠子孝,病者以愈,死者複生。事具《史記 .日者列傳》。

董仲舒 前179~前104

西漢今文經學大師,漢代新儒學的奠基者。其哲學思想可謂天命論與陰陽五行說結合的產物。

張 良

字子房。傳為城父(今安徽毫縣東南)人。漢朝建立封留候,他與蕭何、韓信、陳平一起被譽為漢初四傑。他愛好《易經》,精通八卦,對奇門遁甲有所發展,也是被後人稱頌的能掐會算的大預言家之一。姜太公的《乾坤預知歌》,有說是他批註的。

東方朔 前154~前93

西漢文學家,術數家。傳說很多,被視為“神仙”。世傳其曾著術數書《靈棋經》二卷。

孔安國

西漢經學家。認為八卦為伏羲所作,曾雲︰“《河圖》者,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洛書》者,禹治水時,神龜負文而列於背,有數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尚書 .洪範傳》

司馬談

西漢史學家、思想家。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司馬遷之父。認為八卦為伏羲所作,重卦為文王所作,說《易》不以蔔筮為非,亦不拘泥于蔔筮。文有(論六家之要指)。

司馬遷

西漢史學家、思想家、天文學家。元封三年(前108年),繼父職任太史令,始作《史記》,因在朝廷為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而獲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乃發憤著作《史記》,最後終於完成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對《周易》亦有研究,主張“伏羲之純厚,作易八卦”(《史記太史公自序》),並認為文王拘于羑裏時重卦而為六十四卦。

焦延壽

西漢易學家。專治易學,曾從孟喜學易,自言得孟喜之專,後曾授易學與京房。長於以災變說易,注重晚象,易於象數之中別有占候一派者,實自其始。撰成《易林》十六卷,然據近人餘嘉錫考證,此書非焦延壽所撰,而為東漢易學家崔篆所作。

孟 喜

西漢今文經學家,今文易學“孟氏學”的開創者。以陰陽說解說《周易》,以此推測氣候的變化,判斷人事的吉凶,為漢易中卦氣說的宣導者。其《易章句》已失傳,但其易說的一部分內容保存在唐僧一行的《卦議》中。其易學的特點是以《周易》卦象解說一年節氣的變化,即以六十四卦配四時、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此即所謂“卦氣”。

費 直

西漢古文易學“費氏學”的開創者。其易學初在民間流傳,成為古文易學中民間易學的代表。

京 房 前77~前37

西漢今文易學“京氏學”的開創者,律學家。曾學易於孟喜門人焦延壽,以通變說易,好講災異。他把《周易》看作是占算吉凶的典籍,從而創造了許多占算的體例,以講占候之術而聞名。在占算體例的解釋中,進一步發揮了孟喜的卦氣說,並吸收了當時的陰陽五行學說。其易學的主要成就是︰(1)八卦說,包括世應說和飛伏說。(2)納甲說。(3)五行說。此說包括︰五星配卦說,五行爻位說,五行生克說,八卦休王說。(4)卦氣說。(5)陰陽二氣說。京氏易學,不僅講占法,而且通過對占法的解釋,形成了一套理論體系,用來解釋自然和社會,成為漢代哲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著作今存《京氏易傳》三卷,其他皆已失傳。

劉 向 前77~前6

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推崇《周易》,所著《洪範五行傳》,即以五行陰陽說,講災異和占驗。講災異常引用孟喜、京房之卦氣說。以陰陽災異推論時政得失。

劉 歆

西漢末年古文經學派的開創者、目錄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後改名秀,字穎叔。劉向之子。沛(今江蘇沛縣)人。推崇《周易》,所著《七略》即以《周易》為群經之首,以五經配五常之道,以八卦為河圖,《洪範》中的五行文為洛書。講易重卦氣說,講天文曆法以孟、京卦氣說為據。《三統曆》為其所作。
嚴君平(前73-17) 西漢術數名家。隱居不仕。以著書為事。卜筮時,每依蓍龜以忠孝信義教人。揚雄少時曾從其遊學,屢稱其德。通曉《老子》、《莊子》,尤精《周易》,曾引《周易》經傳文意,解釋老子的《道德經》,將易學與黃老學說結合起來,講陰陽變易學說。著作有《道德經指歸》《隋書經籍志》作《老子指歸》。

揚 雄 前53~18

西漢著名學者、文學家。一作楊雄。由於受孟喜、京房易學的影響,曾模仿《周易》的結構而作《太玄》。視“玄”為宇宙萬物的根源,揉合儒、道、陰陽三家學說,運用當時的天文曆法知識,描繪了一個世界圖式,提出了“夫作者貴其有循而體自然也”、“質幹在乎自然,華藻在乎人事”等觀點。認為事物均按九個階段發展,甚至凡事均用九去硬套,認為天有“九天”地有“九地”,人有“九等”,家族有“九屬”。另仿《論語》作《法言》、續《蒼頡篇》為《訓纂篇》,收集各地方言作《方言》,仿司馬相如《子虛》、《上林》等賦作《長楊賦》等。

樊 英

東漢易學家、術數名家。長期隱居,收徒講學。習京氏易學,兼明五經,又善風角,星算,河洛七緯,推步災異。著《易章句》,今不傳。又傳其曾為易學著作《易緯稽覽圖》、《易緯辨終備》作過傳注。

張 衡 78~139

東漢文學家、科學家。對易學有較深的研究,認為《易緯》形成於漢哀帝和平帝之間,此說現已得到肯定。又認為《易緯幹鑿度》、《乾坤鑿度》中提出的九宮和卦氣同為一類,為卦氣的一種形式,亦為占術之一。並以《周易》之象而作天文著作《靈憲》。首次正確解釋月食的成因,認識到行星運動速度的快慢與距離地球的遠近有關。畫出我國第一張有二千五百顆恒星的較完備的星圖,創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水力轉動的渾天儀和測定地震的候風地動儀。

馬 融 79~166

東漢經學家,學者。曾遍注《周易》、《尚書》、《毛詩》、《三禮》、《論語》、《孝經》、《老子》、《淮南子》等。吸取孟、京卦氣說,解釋《周易》經傳文。在注太極時,以卦氣說解釋大衍之數五十,以其一不用的為太極,以北級星解釋太極,以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解釋其用四十有九。

王 符 85~162

東漢哲學家。憤世嫉俗,終生不仕,隱居著書,高評時政。曾將易、老結合,提出“道者氣之根”說,以《易緯》所說的太極元氣,來解釋《老子》所說的“道”,認為天地萬物的根本是元氣。還涉及卜筮、巫祝、看相、占夢等活動。

郎 顗

東漢經學家、占候家,推陰陽言災異的重要人物之一。通曉京房易學,善風角星算,並精通群經。順帝征之,占災異,顗便引《周易》經傳文陳述便宜七事,授郎中,後為孫禮所殺。

鄭 玄 27~200

東漢末年經學大師,易學大家。其著述以古文經說為主,兼采今文經說,會貫通,成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世稱“鄭學”。著有《易論》、《易贊》,並為《周易》、《周易幹鑿度》(又稱《易緯幹鑿度》、《幹鑿度》)、《周易乾坤鑿度》(又稱《乾坤鑿度》)、《幹象曆》等作注。

荀 爽 128~190

東漢經學家。與鄭玄、虞翻等本伏羲“十言之教”以立說,並稱《易》學三家。受孟、京派易學影響,以八宮、飛伏解易,雖主卦氣說,但不利用卦氣說講陰陽災變。其解易,屬於自己創見的是幹升坤降說。荀爽不僅以升降說解釋卦爻辭和《彖》、《象》二傳文,還用以解釋《周易》的基本原理。成為漢易中象數學的內容之一。

宋 衷

東漢著名學者。精通《周易》,解易則取互體說。除解易外,還以注揚雄《太玄》聞名於當時。曾與劉表共定《五經章句》。著作有《易注》九卷。

劉 表 142~208

東漢末官吏。漢獻帝時,任荊州刺史,提倡經學,本人亦精通《周易》,其易學近于費氏易;注《易》時,義與鄭玄為近,偶爾也有從京氏者。著作有《易章句》五卷。

徐從事

《周易參同契》作者之一。東漢人,活動於西元二世紀中時。唐劉知古《日月玄樞篇》引︰“玄光先生曰︰徐從事擬龍虎天文而作《參同》上篇以傳魏君,魏君為作中篇傳于淳于叔通,叔通為制下篇以表三才之道。”容字型大小無名氏注本序雲︰“淩陽子於崆峒山傳與徐從事,徐從事傳與淳於君……第三卷淳於君撰,重解上下二卷,疑于始傳魏君。”託名陰長生注本序雲︰“蓋聞《參同契》者,昔是古《龍虎上經》,本徐真人。徐真人,青州從事,北海(今山東昌樂)人也。後因越土虞人魏伯陽,造《五相類》以解前篇,遂改為《參同契》。更有淳于叔通。補續其類……叔通親事徐君,習此經。”

淳于叔通

《周易參同契》作者之一。梁陶弘景《真浩稽神樞》雲︰“定錄府有典柄執法郎,是淳於斟,字叔顯,主試有道者。斟,會稽上虞人,漢桓帝(147-167年在位)時作徐州縣令……後入吳烏目山隱居,遇仙人慧車子,授以虹景丹經,修行得道。”(原注)︰《易參同契》)雲︰桓帝時,上虞淳于叔通受術于青州徐從事,仰觀幹象,以處災異,數有效驗。

魏伯陽

《周易參同契》作者之一,東漢人,《神仙傳》記載,魏曾為低層官吏,後隱退。曾與弟子入山煉丹。丹成,服後假死,後復活。《參同契》正文“委時去害”以下段落,隱“魏伯陽著(或造、歌)”四字,為漢代緯書筆法,亦稱“庾辭”(原始謎語)。這是魏伯陽撰《參同契》的內證。今本《參同契》不同文體之內容互有矛盾,故非一人所著。

陰長生

東漢人。生活于西元二世紀前葉。《周易參同契》作者之一。著名葛洪《神仙傳》雲,陰為新野(在今河南)人。《抱朴子內篇金丹》雲︰“近代漢末新野陰君合此太清得仙。”今本《太清金液神丹經》卷中︰“故書(馬、陰)二君神光見世之言。自漢靈(168-188年)以來,稱說故事,附於丹經。”可相印證。《雲笈七簽》卷106有“陰真君傳”,略同。薛大訓《神仙通鑒》卷九,雲魏伯陽從學于陰長生,為陰之弟子。《正統道藏》所收陰長生《周易參同契》、《金碧五相類參同契》、《陰真君金石五相類》、《紫元君授道傳心法》、《陰真君還丹歌》等所注書均系託名之作,大多出唐人之手。




http://www.fushantang.com/4000/02/p1000.html
貼文者 : : 村夫

Re: 中國易學歷代聖賢 - 2007-01-17 22:02:18

三國、兩晉、南北朝



虞 翻 146~233

三國吳經學家,字仲翔,會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精于易學,曾得家傳西漢今文孟氏《易》而將八卦與天干五行、方位相配合,推論象數。虞翻易學,可說是漢易中以象數解易的代表,發揮了荀爽的剛柔升降說,將卦氣說引向卦變說,以卦變說解釋《周易》經傳,從而取代了京房易學和《易卦》中的陰陽災變說。虞翻易學將漢易引向了極其複雜的解易之路。後世將鄭玄、荀爽、虞翻並稱為《易》學三家。著有《易注》九卷,已佚。

諸葛亮 181~234

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字孔明,諡日忠武,琅琊陽都(今山東濟南)人。足智多謀,通曉兵法,據傳其知曉黃帝所作之兵家八陣法,並根據伏羲八卦(六十四卦)和古代的兵法推演成八陣圖。其軍事思想、為將之道、用兵之計等,亦多與《易經》相通。著作有《諸葛亮集》。

陸 績 187~219

三國吳學者,天文學家,字公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精通《周易》,曾為《京氏易傳》作注,注文不拘。眾家之說,從孟喜、荀爽、虞翻、鄭玄、子夏等易家中擇善而從,並將易學應用於星曆算數之學。著作有《周易注》、《太玄經注》、《渾天儀說》等,今多亡佚。

王 肅 195~256

三國魏經學大師,古文經學派的集大成者,義理派王弼易學的先導。字子雍,東海郯(今山東郯城西南)人。著作有《周易注》,宋時已佚。

管 輅 208~256

三國魏術數名家。字公明,平原(今山東平原縣西南)人。明曉《周易》,尤善蔔筮。八九歲時便喜仰視星辰,及成人、風角、占相之道,無不精通,分蓍下卦,用思精妙。繼承了漢易中神秘主義傳統,以《周易》為占筮之術。認為陰陽之數乃神妙之物,只可心會,不能言傳。

荀 融

三國魏學者,象數派易學家,字伯雅,穎川穎陰(今河南許昌)人,其易學繼承了荀爽易學的傳統,講互體、卦氣、卦變等,著有駁難王弼的《易大衍義》,已佚。

阮 籍 210~263

三國魏玄學家、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認為《周易》是講變化的典籍,是所謂“往古之變經”,是聖王明君用來觀察事物的變化,從而立政施教的教科書。他對各卦的解釋,主要是採用取義說,有時也吸取了漢易中的八卦方位說和五行休王說。

王 弼 226~249

三國魏玄學家,以老莊玄學解易的創始人,魏晉易學義理學派代表。字輔嗣,魏國山陽(今河南焦作市東)人。其易學源自費直,主張注《易》時須注重闡明《周易》所包含的義理,摒棄漢儒實異說,讖緯說,恢復先秦儒家說《易》的本旨,從而開創後世以義理說《易》的先河。(1)取義說。(2)一爻為主說。(3)爻靈說。(4)適時說。(5)辯位說。

何 晏

三國時玄學家,魏晉玄學的主要創始者之一。字平叔,魏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曾著有《周易》批註,已佚,另著有《道德論》、《無名論》《無為論》和《論語集解》,今傳著作唯有《論語集解》。

郭 璞 276~324

西晉末東晉初著名學者、文學家、術數名家。字景純,喜好經術,博學多才,好古文奇字,研易理,並精通天文曆算,五行蔔筮之術。著作有記載筮驗事的《洞林》,另有《新林》、《蔔韻》、《玉管定真經》及《爾雅注》、《方言注》、《山海經》、《穆天子傳注》、《楚辭注》、《江賦》等數十萬言,舊題郭璞所撰《葬書》,疑為他人偽託。著作原有之集已佚。

幹 寶 286~336

東晉史學家、經學家、象數學派易學家。字令升,新蔡(今屬河南新蔡)人。好陰陽術數、精通《周易》。易學著作頗豐,有《周易問難》二卷,《周易元品論》二卷,今皆散佚。

韓康伯 332~380

東晉玄學家、易學家。名伯,字康伯,以字行。穎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精研《周易》。王弼注《周易》時只注了《易經》和《易傳》中的《文言》、《彖辭》、《象辭》,其餘的《系辭》、《說卦》、《序卦》、《雜卦》等部分則由韓康伯作注。發展了王弼易學,進一步排斥漢易中的象數之學,將《周易》的體例抽象化,追求象數背後的東西,以無形之理不僅是形而上學的,而且是超經驗的。認為八卦和六十四卦以及卦爻辭具備天下之理。

蕭 衍 464~549

即梁武帝。南朝梁的建立者,玄學派易學的代表人物。其易學特點為揉合易佛,以虛無解釋《周易》的最高原理,以《周易》解說佛教的教義。其解易著作有《周易大義》二十一卷,《周易系辭義疏》一卷,《周易講疏》三十五卷等,均已佚。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引用其易解四條。明人輯有《梁武帝禦制集》。

張 譏

南朝梁陳經學家,易學大師。字直言,清河武城(今山東武城西北)人。其易學本于鄭玄,觀點中較為突出的,是對《說卦》文“參天兩地而倚數”的解釋。

衛元嵩

北朝北周術數名家。益州成都(今屬四川)人。精陰陽曆算,善陰陽術。曾仿照揚雄《太玄經》體例,襲用《歸藏》序次,而著成用意怪僻、文字艱澀的《元包》十卷,今存五卷,後有人認為此著屬《歸藏》主要著作之一。




http://www.fushantang.com/4000/02/p1000.html
貼文者 : : 村夫

Re: 中國易學歷代聖賢 - 2007-01-17 22:12:37

隋唐五代



孔穎達 574~648

唐代經學家。字沖達(亦作仲達、沖遠),諡號憲,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西)人。對《周易》有精深研究,易學觀主要有︰(1)義象兼采。(2)易理備包有無。(3)乾坤二元論。認為六十四卦皆來自乾坤兩卦。(4)太極說。圍繞大衍義的問題解釋了太極,以太極元氣說否定了虛無實體說,拋棄了《易緯》中的太易說和大一神說。易學著作有《周易正義》、《周易正義序》。

一 行 683~727

唐朝高僧,天文學家。俗姓張,名遂,卒諡大慧禪師。巨鹿(今屬河北)人為我國佛教密宗之祖。精通天文曆法,並善於吸收漢易中的合理成分,引用卦氣說來解說曆法。曾推《周易》大衍之數,改撰《開元大衍歷經》。開元十五年(727年),製成唐朝最好、亦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大衍曆》,其著作有《一行易纂》,另有易學著作《卦議》及《大日經疏》、《大衍曆》、《開元大衍歷經》、《七政長曆》、《心機算術》、《攝調伏藏》、《七曜星辰別行法》、《北斗星護摩法》等。

李淳風 602~670

唐代天文學家、數學家。665年(唐高宗麟德二年)改訂曆法,後世稱為“麟德曆”。編寫了《晉書》、《隋書》中的《天文志》和《律曆志》,又為《九章算術》、《海島算經》等作過注釋。李淳風又是當時出名的術士,與袁天罡齊名,深為唐太宗李世民所重用,傳說《推背圖》就是他和袁天罡合著的一本預測“天書”。

袁天罡

據歷代相傳,袁天罡與李淳風乃是同窗好友,時常聚首論易,談天說地。並在一起背靠背席地而臥、一個寫一個畫,為後人留下一部神奇的預測天書《推背圖》。袁天罡亦是唐代易學數術高人。只可惜具體生平事蹟及生卒年月,實在無從查考。正史不見,野史亦無,確系易界一大憾事。

李鼎祚

唐代經學家。資州磐石縣(今屬四川)人。以經述稱名於當時,為唐代提倡漢易象數文學的代表。撰成繼孔穎達《周易正義》後所出現的又一部總結兩漢以來易學,意在糾正孔疏之偏的。著作-《周易集解》。另著有《連珠明鏡式經》又名《連珠集》、《平湖論》等。

李通玄 633~730

唐朝佛學家。世稱李長者,太原(今屬山西)人。以《周易》解說佛教華嚴宗的教義。年九十六坐化。著作有《華嚴論》四十卷,《決疑論》四卷,《略釋》一卷,《解迷顯智成悲十明論》一卷及諸偈贊等,並傳於世。

孫思邈 581~682

唐代醫學家。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注重醫易關係,提出“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的著名論點,善用《周易》盈虛消息理論來闡述修身防病治病的道理。他的醫學思想充滿了易具醫理、醫為易用的觀點。對後世醫易學影響很大。所著《備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為中醫重要著作。

崔 憬

唐代易學家。生活年代在孔穎達之後。崔憬易學可說是從漢易轉向宋易之先驅。著作有《易控玄》,已佚。

彭 曉

五代時人,字秀川,號真一子。永康(今屬浙江)人。撰注今存《周易參同契通真義》、《周易參同契?鼎器歌明鏡圖》、《還丹內象金鑰匙》(又稱《黑鉛水虎論》或《紅鉛火龍訣》),依據當時內外丹結合的傳統,在此三書中解釋了《周易》、黃老與內外丹三者一致的原理和功法細節。

李虛中 762~813

唐代易學家,宮到殿中侍御史,據傳他總結了自西漢以來巫蠱、擇日、禁忌、符應、雜祀等以物興象借象應氣蔔筮方法,以陰陽五行及天干地支為依據。配合人的出生年月日時,來推測人的吉凶貴賤奠定了命理學的基礎。




http://www.fushantang.com/4000/02/p1000.html
貼文者 : : 村夫

Re: 中國易學歷代聖賢 - 2007-01-17 22:15:47

宋代



陳 摶 871~989

五代宋初道士和道教學者,字圖南,自號扶搖子。毫州(今安徽人毫縣)人。早年讀諸子百家之言,有展翅青雲之志。著《指玄篇》八十一章。其易學特徵為以圖式解易。所提出的易學圖式,包括象和數兩方面的內容,為宋代象數之學和圖書學派的創始人。

徐子平

五代宋初人,在唐代李虛中推命術的基礎上,系統地完善了推命術的理論,發明了“四柱”預測術。即“子平術”。由於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人生觀以及樸素的辯證真理。浸透了華夏文化的基因,因此而世代相傳長盛不衰。

種 放 956~1016

北宋易學家。字明逸(一作名逸),自號雲溪醉候。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宋史朱震傳》李之才的卦變說,劉牧的河洛之學,邵雍的先天學,均與種放有淵源關係,著有《退士傳》。

穆 修 979~1032

北宋文學家,易學家,字白長,蔡州汶陽(今山東汶上)人。徙居蔡州(今河南汝南)。據傳,邵雍、周敦頤,與二程易學,均與穆修有師承關係。著有《穆參軍集》。

許 堅

北宋江左(指長江以東地區,即今江蘇等地)人。有異術,精易學。陳摶以先天圖傳種放,放傳穆修,穆修傳李之才,之才傳邵雍。放以河圖洛書傳李溉,溉傳許堅,許堅傳範諤昌,諤昌傳劉牧。

李之才

宋初易學家。字挺之,宋史作青社人,屬陳摶圖書學派。其易學主卦變說,有變卦反對圖、六十四卦相生圖傳後世。

歐陽修 1007~1072

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易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其易學觀點以評論人事為主,認為其易學具有重人事而輕天道的傾向。對《周》經文個別文字的解釋,對物極必反的論述,對《系辭》等傳的質疑,在易學史上有其歷史地位,對南宋功利學派和清代漢學家的易學都起了重要的影響。

劉 牧

北宋中期著名易學家。字先之。衢州(今浙江衢縣)人。舉進士第,調州軍事推官,及范仲淹撫河東,舉牧可治劇,為兗州觀察推官,累官荊湖北路轉運判官。治易以講河圖、洛書聞名。提出圖九書十說,並對這兩個圖式作了理論的解說,是對陳摶龍圖易的進一步發展,在宋易哲學史上影響頗大。其易學著作有《易數隱圖》。

周敦頤 1017~1073

宋代著名易學家,理學家的奠基者。字茂叔,原名敦實,因避宋英宗舊諱,改名敦頤。他愛廬山風景,購地築室以居,取故鄉“濂溪”命名,後人稱為濂溪先生。諡元公。道州營道(今湖南省道縣)人。歷任洪州分寧縣主簿、南安軍司理參軍、郴州桂陽與南昌縣令、合州判官、虔州通判、永州通判、廣南東路轉運官、提點本路刑獄等,均有治績。從政之余,“汲汲于傳道授業”,程顥、程頤均為其弟子。善談名理,深于易學。其太極圖原圖大半是以道教的先天太極圖為藍本,參照陳摶的無極圖,並受禪宗虛無說的影響,將道家和道教的無極觀念引入儒家的解易系統。其《太極圖說》認為“無極”和“太極”是宇宙萬物的本源,“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陰陽生出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生成萬物,萬物變化無窮,但都是陰陽二氣和五行相互作用的結果,以陰陽動靜解釋太極和兩儀的關係是其《太極圖說》為儒家宇宙論提供了一個完整的體系。論天地萬物的形成演變過程為“無極→太極→陰陽二氣→五行之氣→萬物和人類。此說是對漢唐易學的宇宙論和李觀的太極元氣說的發展。《太極圖說》有圖有說,說是用來解釋圖的,屬於象學系統。認為只有卦象才能表達義理,“聖人之精,畫卦以示;聖人之蘊,因卦以發。卦不畫,聖人之精不可得而見。微卦,聖人之蘊,殆不可悉而得聞。”

邵 雍 1011~1077

北宋著名易學家。字堯夫,自號安樂,諡康節。祖先為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幼隨父遷共城(今河南輝縣),隱居于蘇門山百源之上,故被後人稱為百源先生,其學派被稱為“百源學派”。屢被推薦為官,均堅辭不受,終生以研究《周易》為業。後居洛陽,與富弼、司馬光、呂公著等從遊甚密。勤奮好學,潛心學問。共城令李之才曾授以“物理性命之學”,即《周易》象數之學,往其探索,多所自得,在易學象數派中“自為一家”,以先天象數之學名於世,和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並稱為北宋五子。其學一反王弼以來的義理派風調,在漢代象數學派的基礎上,把陳摶等道教的思想與易理相結合,為理學的命理作論證,使“易學”成為理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易學發展的又一重要階段,故為北宋理學的重要人物。現存的著作有《皇極經世》(包括《觀物內外篇》、《漁樵問對》、《無名公傳》和《伊川擊壤集》二種。

司馬光 1019~1086

北宋史學家、哲學家。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屬陝西)人。以儒家中庸思想立說。認為︰“陰陽相違,非太極則不成,剛柔相戾,非中正則不行。摹仿揚雄《太玄》而撰《潛虛》。

張 載 1020~1077

北宋哲學家,著名易學家,理學創始人之一。喜談兵法,博覽群書,研究儒家及道、佛學說,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孔孟為法。其易學屬義理學派,以陰陽二氣變易法則作為易學的最高範疇,為氣學派的代表。

程 顥 1032~1085

北宋哲學家、易這家、教育家,河南洛陽人。早年與弟頤學于周敦頤,同為理學奠基人,為北宋易學中義理學派的代表。

蘇 軾 1037~1101

北宋學家、思想家、書畫家。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晚歲讀《易》玩其爻象,其推闡理勢,言簡意明,往往足以達難顯之情,而深達曲譬之旨,而其說多切人事,文辭博辯,足資啟發。治《易》是儒、佛、道三教合一。

程 頤 1033~1107

北宋著名哲學家和易學家,理學創立者之一。從事講學和著述達三十餘年。他是北宋易學中義理學派代表。通過對卦爻辭的解釋,提出卦變說、當位說、相應說、隨時取義說,極有利於說明卦爻象和卦爻辭之間的聯繫,使取義說得到充分發揮。提出所以為陰陽者是道的命題。將“一陰一陽”解釋為有陰有陽,又以理本論代替了玄學貴的無論,進一步發展了理學派的本體論。認為陰陽動靜,無始無終,肯定了陰陽變化的永恆性。

陳 灌 1057~1124

北宋南劍州沙縣(今屬福建)人。字瑩中,號了翁。以邵康節之學說《易》,講解象數,兼取他家,以易數言天下治亂多驗,于《易》確有所得,著有《了翁易說》、《四明尊堯集》等。

邵伯溫 1057~1134

北宋易學家。字子文。邵雍之子。繼承其父的象數學並加以闡釋。

耿南仲

北宋開封(今屬河南)人。其《易》說推衍尼山無大過之旨。推衍奇偶晦蝕,可節取所長。著有《周易新講義》。

朱 震 1072~1138

南宋學者、易學家、易學史家。精于易學。對兩漢以來的易學流派以及北宋以來易學的發展都進行了探討。自謂其易學以《易傳》為宗。繼承了漢易取象說,並吸取了互體、卦變、納甲、飛伏、五行、卦氣等說。對筮法的解釋,主張有氣而後有象,有象而後有數。獨標象數之幟。《易》圖之多,開創了後代許多易學家大畫《易》圖的先例。著作有《漢上易傳》、《周易卦圖》、《周易叢說》。

李 光 1078~1159

南宋易學家。字泰發,號轉物居士,又自號讀易老人。主張解《易》不應拘泥於象數,而應明人事。其解《易》往往依經立義,因事抒忠。引史入易,以史證易,因反對秦檜和議,假借易學道出其政治觀點。著有《讀易詳說》、《莊簡集》。

程大昌 1123~1195

南宋經學家。尤精地理之學。論《易》發明劉牧的河洛之學。首論五十五之數,參以圖書大衍為易之本原。易著有《易原》、《易志通言》。另有《禹貢山川地理圖》、《考古篇》、《演繁露》、《雍錄》等。

張行成

南宋學者,易學家。字文饒。人稱觀物先生。精《易》,通術數之學,據邵雍《先天圖》和《觀物外篇》的“易卦”推衍,並結合揚雄《太玄》、司馬光《潛虛》等易學衍義,以十年時間著成《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述衍》十八卷。為邵雍象數的繼承者。

楊萬里 1124~1206

南宋詩人,易學家。其《易》說屬於義理學派。

朱 熹 1130~1200

南宋哲學家,著名易學家、教育家。博極群書,融會貫通,精于《易》,影響極大。集周敦頤、邵雍、張載等北宋以來易學家之大成,獨立發揮,形成自己的體系。其易學批判地吸取了各家的觀點,以程氏易學為骨幹,融會各家的長處。提出“易本蔔筮之書”

戴師愈

南宋人,與朱熹同時。其論《易》,認為一卦之中凡具八卦,有正有伏,有互有旁。又稱一變為七,七變為九,卦爻自一變至七,名作歸魂。著《正易心法》。
張軾(1133-1180) 南宋學者,和朱熹、呂祖廉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力主抗金,誓不言和,推崇北宋周敦頤《太極圖說》,並以“太極”為最高範疇。認為“太極”流行天間,貫乎古今,通乎萬物。著有《南軒易說》《南軒集》、《癸巳論語解》、《孟子說》等。

薛季宣 1134~1173

南宋學者。主張河圖洛書實為古代地圖,乃“辯物象而旋地政”(《浪語集?河圖洛書辯》)之寶器,此說為考古史之一在創見。于後人研究河洛影響極大。推崇《周易》,認為“六經之道,易為之宗。”論《易》有《書古文周易後》、《河圖洛書辯》、《答陳同甫書》、《複張人傑學諭書》等。

蔡元定 1135~1198

南宋律學家、易學家。為學長于天文、地理、樂理、歷數、兵陳之說,繼承了漢易和宋易中象數學傳統。與朱熹合著《易學啟蒙》。易著《皇極經世?太玄潛虛指要》是對邵雍象數學的闡發,另著有《洪范解》、《大衍詳說》、《燕樂原辯》等。

王 湜

南宋同州(今陝西大荔)人。說《易》首論太極、兩儀、八卦,以夜半日中,心腎升降之氣闡明。又雜以道家之說潛心邵雍之學,其先天之學,出於爐火。著成《易學》,又知《皇極經世》一書,不盡出於邵雍,其言可謂皎然不欺,有先儒篤實之遺風。




http://www.fushantang.com/4000/02/p1000.html
貼文者 : : 村夫

Re: 中國易學歷代聖賢 - 2007-01-17 22:18:02

元代



吳 澄 1249~1333

宋元之際易學哲學家。究心于理學,尤精于易學,被稱為“經學之師”著《易纂言》複倡象數之學。言經之所以厘為上下,為程頤、朱熹所不及。闡明古義非元、明諸儒空談妙語者可比。著有《易纂言》、《易纂言外翼》、《書纂言》、《草廬精言》、《道德經注》等。

俞琰 1258~1314

琰一作琬。宋元之際易學家、道教學者。精于《易》學,後研求經文,創發新義,自為一家之言。于《易》苦思力索,積平生之力,達三四十年之久,冥心獨造,其論往往超過前人。著《周易集說》、《讀易舉要》、《易外別傳》、《易圖纂要》。曾精研道家學說,著有《陰符經注》、《周易參同契?發揮釋疑》、《玄學正宗》等。

保 巴

元哲學家,易學家。字公孟,號普庵。蒙古人。少好學,精易理。在其著《易源奧義》中創立了自己的先天圖式說。其學術思想在當時頗有影響,曾奉詔為皇太子講“易學”。著作有《易源奧義》、《周易原旨》、《系辭》,統名《易體用》、《周易尚古》(已佚),及《進太子箋》。

蕭漢中

元代泰和(今屬江西省)人。字景元。《易》說出自邵雍之學,推闡卦序,頗具精理。著《讀易考源》。明朱升作《周易旁注》,採錄其文,附於末卷,因以得存。
陳應潤 元天名(今屬浙江省)人。說《易》認為義理玄妙之談,墮于老、莊;先天諸圖,雜以《參同契》爐火之說,自宋以後,毅然首破陳摶之學。著有《周易爻變義蘊》。其書在宋元人《易》解中,翹然獨秀。

陳致虛

元代內丹家,《周易參同契》重要注家之一。字觀吾,號上陽子。全真道教南北宗的代表人物,影響很大。全真北宗實際創教人王晶號重陽的七傳弟子。著有《周易參同契分章注》、《金丹大要》、《度人上品妙經批註》等。




http://www.fushantang.com/4000/02/p1000.html
貼文者 : : 村夫

Re: 中國易學歷代聖賢 - 2007-01-17 22:21:09

明代



朱 升 1299~1370

元末明初學者。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章克徽州。召見問時務,獻“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之策,為朱元章所採納。精于經學,著《周易旁注圖說》。

梁 寅 1309~1390

元末明初學者。學者稱為梁五經,又稱石門先生。說《易》以程頤《伊川易傳》主理,以朱熹《周易本義》主條,稍有異同,即融會參酌,合以為一,又旁采諸儒之說而闡發之。其詮釋經義,以示進退得失之機,故簡切詳明,與他家迥異。有《周易參義》、《禮書演義》、《周禮考注》、《春秋考義》、《石門集》等。

劉 基 1311~1375

字伯溫。浙江青田人。元至順年間舉進士,為江西高安縣丞,後任江浙儒學副提舉。至正六年(1346年)任浙江元師府都事,因反對招安方國珍,棄宜歸鄉。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應朱元璋的邀聘,赴應天府(今江蘇南京)為謀士。用易學數術為朱元璋出謀劃策,滅掉元朝,建立明朝。乃一代實用易學大師。

萬民英

字育吾,明大寧都司人,嘉靖進士,曆官河南道禦史,出為福建布政司古參議。除著有《三命通會》外還有《星學大成》等命理著作。被收入“四庫全書”。

張 楠

號曰神峰子。命號著作《神峰通考》命理正宗。研命立論推崇“蓋頭說”、“病藥說”、“雕枯旺弱生長”、“五害正謬說”、“子平諸格正謬說”、“動靜”、“六親”等八法,其命學理論對後人頗有影響。

來知德 1525~1604

明代易學家。其學以致知為本,盡倫為要,尤精于《易》學,主張“理、氣、象、數”四者的統一。其易學著作有《周易來注?來瞿唐先生圓圖》《周易來注?易學啟蒙》等。

張介賓 1562~1639

明醫學家,易學家。幼聰慧,通易學、天文,兵法,精於醫術。早年學醫于金英,壯歲從戎,身處幕府,遊歷北方,後回鄉專心醫學,從事臨床及著述,以《內經》為宗,融貫《易》理,並擷取諸醫家之長,而自成一家之說。

陸夢龍

明代會稽(今浙江紹興)人。論《易》頗融會宋儒諸說,參以史事,推尋文句。惟不取河圖、洛書之說,頗有卓見。著有《易》《梃擊始末》。

卓爾康

明代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附會河洛,推衍奇偶,著作有《易學殘本》、《詩學》、《春秋辨義》等。

喻國人

明代易學家。字春山,郴州(今屬湖南)人。著作有《周易辨正》、《河洛定議贊》、《全易十有八變成卦定議》、《周易對卦數變合參》、《河洛真傳》、《周易先生真傳》等。




http://www.fushantang.com/4000/02/p1000.html
貼文者 : : 村夫

Re: 中國易學歷代聖賢 - 2007-01-17 22:25:51

清代



連鬥山

清代穎州(今安徽阜陽縣)人。其《易》說專主卦畫立意。著有《周易辨畫》。
黃宗義(1610-1695) 明清之際思想家、史學家、易學家。浙江余姚人。精象數詳九宮持論皆有據,據理不空談。著有《宋元學案》、《明儒學案》、《明夷待訪錄》、《南雷文集》、《行朝錄》等。

方以智 1611~1671

明清之際哲學家、易學家、科學家。安徽桐城人。學識淵博,群經史子略能背誦,博涉多奇……凡天文、禮樂、律數、聲音、文字、書畫、醫蔔、下逮琴劍,技勇,無不析其旨趣。

沈孝瞻

清乾隆年間進士,精研命學。命理著作有《窮通寶鑒》和《子平真詮》流傳於世。並被後來研習命學者視為經典。

顧炎武 1613~1682

明末清初思想家。昆山(今屬江蘇)人。晚年治經側重考證,贊成“太虛”、“氣”、“萬物”三者統一的學說,反對空談“心、理、性、命”,主張“經世致用”的實際學問。撰《易音》古卷。著有《音學五書》、《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亭林詩文集》等。

陳夢雷

清代學者,易學家。閶縣(今福建福州市)人。易說大旨以朱熹《周易本義》為主,而參以諸家之說。著有《周易淺述》及《松鶴山房集》、《天一道人集》,主修《古今圖書集成》,聲名遠播。

魏荔彤

清代柏鄉(今屬河北)人。論畫卦,認為唯與河圖、洛書義理相通,不信先儒扶陽抑陰之說,而予以反復辯論。認為陰陽二者,一理一氣,調濟剛柔損益過不及,務期如天地運化均平之時。其辯甚健,著有《大易通解》、《懷舫集》。

王夫之 1619~1692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易學家。學識淵博,對天文、曆法、數學、地理這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經學、史學、文學。主要易學著作有《周易外傳》、《周易內傳》、《周易稗疏》、《周易考異》、《周易大象解》等。

董 說 1620-1686

明末清初學者。浙江烏程(今湖州)人。工於古文。聞名江左。明亡。皈依佛門,退隱豐草庵,精研經史,尤專注方言、地志、星法、星經、律法、釋老之書。其論《易》專主數學,兼取焦循、京房、陳摶、邵雍之法,參互為一,並以己意推闡。著《易發》另有《七國考》、《董雨若詩文集》等。

毛奇齡 1623~1716

清代經學家、易學家。淹貫群書,詩文稱冠一世,而自負者在經學,尤精于《易》。其易著主要有《仲氏易》、《推易始末》、《春秋占筮書》、《易小帖》、《太極圖說遺議》、《河圖洛書原舛編》。

王心敬 1656~1738

清代學者,易學家。善推闡易理。其易說皆明白正大,切近人事,最為篤實,對學者深為有益。著有《豐川易說》、《關學編》、《尚書質疑》、《豐川全集》、《豐川續集》等。

李 恭 1659~1733

清初思想家、易學家。著作有《周易傳注》、《周易筮考》、《大學辨業》、《論學》、《論語傳注問》、《恕學文集》等。

程廷祚 1691~1767

清學者,易學家,自號青溪居士。自幼好治經,而于天文,輿地、食貨、河渠、兵農、禮樂之事,皆能竟委探源。治《春秋》考官名、地名、人名頗為精核。說易力排象數之學,唯以義理為宗。

全祖望 1704~1755

清經學家,史學家。浙江鄞縣人。乾隆進士。易著有《讀易別錄》。曾七校《水經注》,三箋《困學紀聞》。

汪 憲 1721~1771

清代易學家。博雅好古,諸經中尤長易經。著有《易說存悔》、《說文系傳考異》、《振綺堂稿》等。

錢大晰 1728~1804

清代著名學者。江蘇嘉定(今屬上海)人。乾隆進士。不專治一經,而無經不通;不專攻一藝,而無藝不習。其論《易》先後天之說,其說多散見於《潛研堂文集》和《十駕齋養新錄》中。另著有《二十二史考異》、《元詩紀事》、《潛研堂金石文跋尾》、《恒言錄》等三十多種。

王 琬

清代渭南(今屬陝西人)。積一生之力,研究易學。說易大旨圍繞圖學,但所說均自出新意。著有《周易集注》、《圖說》。

張惠言 1761~1802

清代經學家、著名易學家、文學家。平生治經最重《易》,其易說,海內推為絕學。認為解《易》者惟虞翻之說較為詳備,故獨宗虞氏,窮探力索,專攻虞說,被譽為虞氏易專家。易著有《周易虞氏義》、《周易虞氏消息》、《虞氏易禮》、《虞氏易候》、《虞氏易言》、《虞氏易事》、《周易鄭氏注》、《周易荀氏九家》、《周易鄭荀義》、《易義別錄》、《易緯略義》、《易圖條辨》。

端木國瑚 1773~1837

清代易學家。字子彝,又字井伯,號鶴田,晚號太鶴山人,浙江青田人。嘉慶舉人,道光進士,《易》學則承自家學,通天蔔之奧理,旁及陰陽術數,尤深于《易》。治易以象數為宗,欲包羅漢、宋、焦、京、陳、邵之學,融合為一。易學著作頗豐,有《易例》一卷,《周易葬說》三卷等。

許桂林 1778~1821

清代經學家。字同叔,號月南,又號月嵐。江蘇海州(今連運港人)。嘉慶舉人。認為“《易》皆幹所生”。易道有三,一曰造化,二曰學術,三曰治道。故易著中圖書、象數、占筮、律曆、算術、聲音、訓詁、心身、性命、人事、治道,無不綜貫。易著有《易確》。

蘇秉國

清代南清河(今屬上海崇明)人。易說不信漢學爻辰、卦氣,也不信宋學河洛、先天,只信朱熹之說。

黃式三 1788~1862

清代易學家。字薇香。定海(今屬浙江省)人。著《易釋》。

朱駿聲 1788~1858

清代經學家、文字訓詁學家。博學多通,尤遂于《易》,精天算。曾綜核漢、宋以來各家之易說,詳論其短長。精研鄭氏爻辰,古今占象徵驗,陰陽術數,又增訂卦辭古韻等。易學著作頗豐,有《易鄭氏爻辰文義》二卷、《易互卦扈言》一卷,《易章句異同》一卷、《易消息升降圖》二卷、《易答記》四卷、《六十四卦經解》(又名)《周易匯通》八卷。

馬國翰 1794~1857

清代學者。平生輯有多部《易》學著作,如《周易丁氏傳》等,均保存在其所著《玉函山房輯佚書經部易類》中。

唐宗海 1846~1897

晚清醫學家。字容川,四川彭縣人。普于將易學、中醫學、西方醫學融於一爐,運用易學和西方醫學解釋中醫理論,強調醫易相通,認為易是醫之源,醫為易之緒,重視《周易》“交易”和人身八卦理論,所著《醫易通說》二卷是論術醫易關係的專著。還著有(中西匯能醫書五種),其中《血證論》以陰陽水火論氣血,對血證的認識和診治頗具特色,影響亦大。

任鐵礁

清代乾隆年間著名的命理學家,精研五行生克文理《五行大義》一書。對《滴天髓》一書的增注闡微,分篇詮釋,深富哲理,堪稱中華命理學的大成之作。




http://www.fushantang.com/4000/02/p1000.html
貼文者 : : songding

Re: 中國易學歷代聖賢 - 2007-02-06 18:59:15

沈孝瞻

清乾隆年間進士,精研命學。命理著作有《窮通寶鑒》和《子平真詮》流傳於世。並被後來研習命學者視為經典。

-------------------------------

《穷通宝鉴》并非沈氏所作呀。
貼文者 : : 村夫

Re: 中國易學歷代聖賢 - 2007-03-14 01:00:18

回應:

沈孝瞻

清乾隆年間進士,精研命學。命理著作有《窮通寶鑒》和《子平真詮》流傳於世。並被後來研習命學者視為經典。

-------------------------------

《穷通宝鉴》并非沈氏所作呀。




《窮通寶鑒》一書,原名為《欄江網》,相傳為明代人士所著。
歷數百年珍秘傳抄,截至清朝時後,方有余春台先生編篡刊行,並更名為《窮通寶鑒》。
最後於民國二十六年,徐樂吾先生加以評註,而流傳流行於今日。
研學者莫不視之為子平模範、命學指南。
貼文者 : : 村夫

Re: 中國易學歷代聖賢 - 2007-05-16 12:04:06

郭璞



郭璞,字景純,河東聞喜人也。父瑗,尚書都令史。時尚書杜預有所增損,瑗多駁正之,以公方著稱。終於建平太守。璞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詞賦爲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算曆。有郭公者,客居河東,精于蔔筮,璞從之受業。公以《青囊中書》九卷與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蔔筮之術,攘災轉禍,通致無方,雖京房、管輅不能過也。璞門人趙載嘗竊《青襄書》,未及讀,而爲火所焚。



惠懷之際,河東先擾。璞筮之,投策而歎曰:“嗟乎!黔黎將湮於異類,桑梓其翦爲龍荒乎!”於是潛結姻昵及交遊數十家,欲避地東南。抵將軍趙固,會固所乘良馬死,固惜之,不接賓客。璞至,門吏不爲通。璞曰:“吾能活馬。”吏驚入白固。固趨出,曰:“君能活吾馬乎?”璞曰:“得健夫二三十人,皆持長竿,東行三十裏,有丘林社廟者,便以竿打拍,當得一物,宜急持歸。得此,馬活矣。”固如其言,果得一物似猴,持歸。此物見死馬,便噓吸其鼻。頃之馬起,奮迅嘶鳴,食如常,不復見向物。固奇之,厚加資給。



行至廬江,太守胡孟康被丞相召爲軍諮祭酒。時江淮清宴,孟康安之,無心南渡。璞爲占曰“敗”。康不之信。璞將促裝去之,愛主人婢,無由而得,乃取小豆三鬥,繞主人宅散之。主人晨見赤衣人數千圍其家,就視則滅,甚惡之,請璞爲卦。璞曰:“君家不宜畜此婢,可于東南二十裏賣之,慎勿爭價,則此妖可除也。”主人從之。璞陰令人賤買此婢。複爲符投于井中,數千赤衣人皆反縛,一一自投于並,主人大悅。璞攜婢去。後數旬而廬江陷。



璞既過江,宣城太守殷祐引爲參軍。時有物大如水牛,灰色卑腳,腳類象,胸前尾上皆白,大力而遲鈍,來到城下,衆鹹異焉。祐使人伏而取之,令璞作卦,遇《遁》之《蠱》,其卦曰:“《艮》體連《乾》,其物壯巨。山潛之畜,匪兕匪武。身與鬼並,精見二午。法當爲禽,兩靈不許。遂被一創,還其本墅。按卦名之,是爲驢鼠。”蔔適了,伏者以戟刺之,深尺餘,遂去不復見。郡綱紀上祠,請殺之。巫雲:“廟神不悅,曰:‘此是共阝亭驢山君鼠,使詣荊山,暫來過我,不須觸之。’”其精妙如此。祐遷石頭督護,璞複隨之。時有鼯鼠出延陵,璞占之曰:“此郡東當有妖人欲稱制者,尋亦自死矣。後當有妖樹生,然若瑞而非瑞,辛螫之木也。儻有此者,東南數百里必有作逆者,期明年矣。”無錫縣欻有茱萸四株交枝而生,若連理者,其年盜殺吳興太守袁琇。或以問璞,璞曰:“卯爻發而沴金,此木不曲直而成災也。”王導深重之,引參己軍事。嘗令作卦,璞言:“公有震厄,可命駕西出數十裏,得一柏樹,截斷如身長,置常寢處,災當可消矣。”導從其言。數日果震,柏樹粉碎。



時元帝初鎮鄴,導令璞筮之,遇《鹹》之《井》,璞曰:“東北郡縣有‘武’名者,當出鐸,以著受命之符。西南郡縣有‘陽’名者,井當沸。”其後晉陵武進縣人于田中得銅鐸五枚,曆陽縣中井沸,經日乃止。及帝爲晉王,又使璞筮,遇《豫》之《睽》,璞曰:“會稽當出鍾,以告成功,上有勒銘,應在人家井泥中得之。繇辭所謂‘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者也。”及帝即位,太興初,會稽剡縣人果于井中得一鍾,長七寸二分,口徑四寸半,上有古文奇書十八字,雲“會稽岳命”,余字時人莫識之。璞曰:“蓋王者之作,必有靈符,塞天人之心,與神物合契,然後可以言受命矣。觀五鐸啓號于晉陵,棧鍾告成於會稽,瑞不失類,出皆以方,豈不偉哉!若夫鐸發其響,鍾征其象,器以數臻,事以實應,天人之際不可不察。”帝甚重之。



璞著《江賦》,其辭甚偉,爲世所稱。後複作《南郊賦》,帝見而嘉之,以爲著作佐郎。于時陰陽錯繆,而刑獄繁興,璞上疏曰:



臣聞《春秋》之義,貴元慎始,故分至啓閉以觀雲物,所以顯天人之統,存休咎之征。臣不揆淺見,輒依歲首粗有所占,卦得《解》之《既濟》。案爻論思,方涉春木王龍德之時,而爲廢水之氣來見乘,加升陽未布,隆陰仍積,《坎》爲法象,刑獄所麗,變《坎》加《離》,厥象不燭。以義推之,皆爲刑獄殷繁,理有壅濫。又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太白蝕月。月者屬《坎》,群陰之府,所以照察幽情,以佐太陽者也。太白,金行之星,而來犯之,天意若曰刑理失中,自壞其所以爲法者也。臣術學庸近,不練內事,卦理所及,敢不盡言。又去秋以來,沈雨跨年,雖爲金家涉火之祥,然亦是刑獄充溢,怨歎之氣所致。往建興四年十二月中,行丞相令史淳于伯刑于市,而血逆流長標。伯者小人,雖罪在未允,何足感動靈變,致若斯之怪邪!明皇天所以保祐金家,子愛陛下,屢見災異,殷勤無已。陛下宜側身思懼,以應靈譴。皇極之謫,事不虛降。不然,恐將來必有愆陽苦雨之災,崩震薄蝕之變,狂狡蠢戾之妖,以益陛下旰食之勞也。



臣謹尋按舊經,《尚書》有五事供禦之術,京房易傳有消複之救,所以緣咎而致慶,因異而邁政。故木不生庭,太戊無以隆;雉不鳴鼎,武丁不爲宗。夫寅畏者所以饗福,怠傲者所以招患,此自然之符應,不可不察也。案《解卦》繇雲:“君子以赦過宥罪。”《既濟》雲;“思患而豫防之。”臣愚以爲宜發哀矜之詔,引在予之責,蕩除瑕釁,贊陽布惠,使幽斃之人應蒼生以悅育,否滯之氣隨穀風而紓散。此亦寄時事以制用,藉開塞而曲成者也。



臣竊觀陛下貞明仁恕,體之自然,天假其祚,奄有區夏,啓重光於已昧,廓四祖之遐武,祥靈表瑞,人鬼獻謀,應天順時,殆不尚此。然陛下即位以來,中興之化未闡,雖躬綜萬機,勞逾日昃,玄澤未加於群生,聲教未被乎宇宙,臣主未甯於上,黔細未輯於下,《鴻雁》之詠不興,康衢之歌不作者,何也?杖道之情未著,而任刑之風先彰,經國之略未震,而軌物之迹屢遷。夫法令不一則人情惑,職次數改則覬覦生,官方不審則秕政作,懲勸不明則善惡渾,此有國者之所慎也。臣竊爲陛下惜之。夫以區區之曹參,猶能遵蓋公之一言,倚清靖以鎮俗,寄市獄以容非,德音不忘,流詠於今。漢之中宗,聰悟獨斷,可謂令主,然厲意刑名,用虧純德。《老子》以禮爲忠信之薄,況刑又是禮之糟粕者乎!夫無爲而爲之,不宰以宰之,固陛下之所體者也。恥其君不爲堯舜者,亦豈惟古人!是以敢肆狂瞽,不隱其懷。若臣言可采,或所以爲塵露之益;若不足采,所以廣聽納之門。願陛下少留神鑒,賜察臣言。疏奏,優詔報之。



其後日有黑氣,璞複上疏曰:



臣以頑昧,近者冒陳所見,陛下不遺狂言,事蒙禦省。伏讀聖詔,歡懼交戰。臣前雲升陽未布,隆陰仍積,《坎》爲法象,刑獄所麗,變《坎》加《離》,厥象不燭,疑將來必有薄蝕之變也。此月四日,日出山六七丈,精光潛昧,而色都赤,中有異物大如雞子,又有青黑之氣共相薄擊,良久方解。案時在歲首純陽之月,日在癸亥全陰之位,而有此異,殆元首供禦之義不顯,消複之理不著之所致也。計去微臣所陳,未及一月,而便有此變,益明皇天留情陛下懇懇之至也。



往年歲末,太白蝕月,今在歲始,日有咎謫。會未數旬,大眚再見。日月告釁,見懼詩人,無曰天高,其鑒不遠。故宋景言善,熒惑退次;光武甯亂,呼沲結冰。此明天人之懸符,有若形影之相應。應之以德,則休祥臻;酬之以怠,則咎征作。陛下宜恭承靈譴,敬天之怒,施沛然之恩,諧玄同之化,上所以允塞天意,下所以弭息群謗。



臣聞人之多幸,國之不幸。赦不宜數,實如聖旨。臣愚以爲子産之鑄刑書,非政事之善,然不得不作者,須以救弊故也。今之宜赦,理亦如之。隨時之宜,亦聖人所善者。此國家大信之要,誠非微臣所得幹豫。今聖朝明哲,思弘謀猷,方辟四門以亮采,訪輿誦於群心,況臣蒙珥筆朝末,而可不竭誠盡規哉!



頃之遷尚書郎。數言便宜,多研匡益。明帝之在東宮,與溫嶠、庾亮並有布衣之好,璞亦以才學見重,埒於嶠、亮,論者美之。然性輕易,不修威儀,嗜酒好色,時或過度。著作郎幹寶常誡之曰:“此非適性之道也。”璞曰:“吾所受有本限,用之恆恐不得盡,卿乃憂酒色之爲患乎!”



璞既好蔔筮,縉紳多笑之。又自以才高位卑,乃著《客傲》,其辭曰:客傲郭生曰:“玉以兼城爲寶,士以知名爲賢。明月不妄映,蘭葩豈虛鮮。今足下既以拔文秀于叢薈,廕弱根于慶雲,陵扶搖而竦翮,揮清瀾以濯鱗,而響不徹於一臯,價不登乎千金。傲岸榮悴之際,頡頏龍魚之間,進不爲諧隱,退不爲放言,無沈冥之韻,而希風乎嚴先,徒費思於贊味,摹《洞林》乎《連山》,尚何名乎!夫攀驪龍之髯,撫翠禽之毛,而不得絕霞肆、跨天津者,未之前聞也。”郭生粲然而笑曰:“鷦鷯不可與論雲翼,井蛙難與量海鰲。雖然,將祛子之惑,訊以未悟,其可乎?



“乃者地維中絕,乾光墜采,皇運暫回,廓祚淮海。龍德時乘,群才雲駭,藹若鄧林之會逸翰,爛若溟海之納奔濤,不煩咨嗟之訪,不假蒲帛之招,羈九有之奇駿,咸總之於一朝,豈惟豐沛之英,南陽之豪!昆吾挺鋒,驌驦軒髦,杞梓競敷,蘭荑爭翹,嚶聲冠於伐木,援類繁乎拔茅。是以水無浪士,岩無幽人,刈蘭不暇,爨桂不給,安事錯薪乎!



“且夫窟泉之潛不思雲翬,熙冰之采不羨旭晞,混光耀於埃藹者,亦曷願滄浪之深,秋陽之映乎!登降紛於九五,淪湧懸乎龍津。蚓蛾以不才陸槁,蟒蛇以騰騖暴鱗。連城之寶,藏於褐裏,三秀雖豔,糜於麗采。香惡乎芬?賈惡乎在?是以不塵不冥,不驪不騂,支離其神,蕭悴其形。形廢則神王,迹粗而名生。體全者爲犧,至獨者不孤,傲俗者不得以自得,默覺者不足以涉無。故不恢心而形遺,不外累而智喪,無岩穴而冥寂,無江湖而放浪。玄悟不以應機,洞鑒不以昭曠。不物物我我,不是是非非。忘意非我意,意得非我懷。寄群籟乎無象,域萬殊於一歸。不壽殤子,不夭彭涓,不壯秋豪,不小太山。蚊淚與天地齊流,蜉蝣與大椿齒年。然一闔一開,兩儀之迹,一沖一溢,懸象之節,渙互期於寒暑,凋蔚要乎春秋。青陽之翠秀,龍豹之委穎,駿狼之長暉,玄陸之短景。故臯壤爲悲欣之府,蝴蝶爲物化之器矣。“夫欣黎黃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雲台之觀者,必閟帶索之歡。縱蹈而詠采薺,擁璧而歎抱關。戰機心以外物,不能得意於一弦。悟往復于嗟歎,安可與言樂天者乎!若乃莊周偃蹇於漆園,老萊婆娑于林窟,嚴平澄漠於塵肆,梅真隱淪乎市卒,梁生吟嘯而矯迹,焦先混沌而槁杌,阮公昏酣而賣傲,翟叟遁形以倏忽。吾不能歲韻於數賢,故寂然玩此員策與智骨。”



永昌元年,皇孫生,璞上疏曰:



有道之君未嘗不以危自持,亂世之主未嘗不以安自居。故存而不忘亡者,三代之所以興也;亡而自以爲存者,三季之所以廢也。是以古之令主開納忠讜,以弼其違;標顯切直,用攻其失。至乃聞一善則拜,見規誡則懼。何者?蓋不私其身,處天下以至公也。臣竊惟陛下符運至著,勳業至大,而中興之祚不隆、聖敬之風未躋者,殆由法令太明,刑教太峻。故水至清則無魚,政至察則衆乖,此自然之勢也。臣去春啓事,以囹圄充斥,陰陽不和,推之卦理,宜因郊祀作赦,以蕩滌瑕穢。不然,將來必有愆陽苦雨之災,崩震薄蝕之變,狂狡蠢戾之妖。其後月余,日果薄鬥。去秋以來,諸郡並有暴雨,水皆洪潦,歲用無年。適聞吳興複欲有構妄者,咎征漸成,臣甚惡之。頃者以來,役賦轉重,獄犴日結,百姓困擾,甘亂者多,小人愚險,共相扇惑。雖勢無所至,然不可不虞。案《洪範傳》,君道虧則日蝕,人憤怨則水湧益,陰氣積則下代上。此微理潛應已著實於事者也。假令臣遂不幸謬中,必貽陛下側席之憂。



今皇孫載育,天固靈基,黔首顒顒,實望惠潤。又歲涉午位,金家所忌。宜於此時崇恩布澤,則火氣潛消,災譴不生矣。陛下上承天意,下順物情,可因皇孫之慶大赦天下。然後明罰敕法,以肅理官,克厭天心,慰塞人事,兆庶幸甚,禎祥必臻矣。



臣今所陳,暫而省之,或未允聖旨,久而尋之,終亮臣誠。若所啓上合,願陛下勿以臣身廢臣之言。臣言無隱,而陛下納之,適所以顯君明臣直之義耳。疏奏,納焉,即大赦改年。



時暨陽人任穀因耕息於樹下,忽有一人著羽衣就淫之,既而不知所在,穀遂有娠。積月將産,羽衣人複來,以刀穿其陰下,出一蛇子便去。谷遂成宦者。後詣闕上書,自雲有道術。帝留谷于宮中。璞複上疏曰:“任穀所爲妖異,無有因由。陛下玄鑒廣覽,欲知其情狀,引之禁內,供給安處。臣聞爲國以禮正,不聞以奇邪。所聽惟人,故神降之吉。陛下簡默居正,動遵典刑。案《周禮》,奇服怪人不入宮,況穀妖詭怪人之甚者,而登講肆之堂,密邇殿省之側,塵點日月,穢亂天聽,臣之私情竊所以不取也。陛下若以谷信爲神靈所憑者,則應敬而遠之。夫神,聰明正直,接以人事。若以穀爲妖蠱詐妄者,則當投畀裔土,不宜令褻近紫闈。若以穀或是神祇告譴、爲國作眚者,則當克己修禮以弭其妖,不宜令谷安然自容,肆其邪變也。臣愚以爲陰陽陶烝,變化萬端,亦是狐狸魍魎憑假作慝。願陛下采臣愚懷,特遣穀出。臣以人乏,忝荷史任,敢忘直筆,惟義是規。”其後元帝崩,穀因亡走。



璞以母憂去職,卜葬地于暨陽,去水百步許。人以近水爲言,璞曰:“當即爲陸矣。”其後沙漲,去墓數十裏皆爲桑田。未期,王敦起璞爲記室參軍。是時潁川陳述爲大將軍掾,有美名,爲敦所重,未幾而沒。璞哭之哀甚,呼曰:“嗣祖,嗣祖,焉知非福!”夫幾而敦作難。時明帝即位逾年,未改號,而熒惑守房。璞時休歸,帝乃遣使齎手詔問璞。會暨陽縣複上言曰赤烏見。璞乃上疏請改年肆赦,文多不載。璞嘗爲人葬,帝微服往觀之,因問主人何以葬龍角,此法當滅族。主人曰:“郭璞雲此葬龍耳,不出三年當致天子也。”帝曰:“出天子邪?”答曰:“能致天子問耳。”帝甚異之。璞素與桓彜友善,彜每造之,或值璞在婦間,便入。璞曰:“卿來,他處自可徑前,但不可廁上相尋耳。必客主有殃。”彜後因醉詣璞,正逢在廁,掩而觀之,見璞裸身被發,銜刀設醊。璞見彜,撫心大驚曰:“吾每屬卿勿來,反更如是!非但禍吾,卿亦不免矣。天實爲之,將以誰咎!”璞終嬰王敦之禍,彜亦死蘇峻之難。



王敦之謀逆也,溫嶠、庾亮使璞筮之,璞對不決。嶠、亮複令占己之吉凶,璞曰:“大吉。”嶠等退,相謂曰:“璞對不了,是不敢有言,或天奪敦魄。今吾等與國家共舉大事,而璞雲大吉,是爲舉事必有成也。”於是勸帝討敦。



初,璞每言“殺我者山宗”,至是果有姓崇者構璞於敦。敦將舉兵,又使璞筮。璞曰:“無成。”敦固疑璞之勸嶠、亮,又聞卦凶,乃問璞曰;“卿更筮吾壽幾何?”答曰:“思向卦,明公起事,必禍不久。若住武昌,壽不可測。”敦大怒曰:“卿壽幾何?”曰:“命盡今日日中。”敦怒,收璞,詣南岡斬之。璞臨出,謂行刑者欲何之。曰:“南岡頭。”璞曰:“必在雙柏樹下。”既至,果然。複雲:“此樹應有大鵲巢。”衆索之不得。璞更令尋覓,果於枝間得一大鵲巢,密葉蔽之。初,璞中興初行經越城,間遇一人,呼其姓名,因以袴褶遺之。其人辭不受,璞曰:“但取,後自當知。”其人遂受而去。至是,果此人行刑。時年四十九。及王敦平,追贈弘農太守。初,庾翼幼時嘗令璞筮公家及身,卦成,曰:“建元之末丘山傾,長順之初子凋零。”及康帝即位,將改元爲建元,或謂庾冰曰:“子忘郭生之言邪?丘山上名,此號不宜用。”冰撫心歎恨。及帝崩,何充改元爲永和,庾翼歎曰:“天道精微,乃當如是。長順者,永和也,吾庸得免乎!”其年翼卒。冰又令筮其後嗣,卦成,曰:“卿諸子並當貴盛,然有白龍者,凶征至矣。若墓碑生金,庾氏之大忌也。”後冰子蘊爲廣州刺史,妾房內忽有一新生白狗子,莫知所由來,其妾秘愛之,不令蘊知。狗轉長大,蘊入,是狗眉眼分明,又身至長而弱,異于常狗,蘊甚怪之。將出,共視在衆人前,忽失所在。蘊慨然曰:“殆白龍乎!庾氏禍至矣。”又墓碑生金。俄而爲桓溫所滅,終如其言。璞之占驗,皆如此類也。



璞撰前後筮驗六十餘事,名爲《洞林》。又抄京、費諸家要最,更撰《新林》十篇、《蔔韻》一篇。注釋《爾雅》,別爲《音義》、《圖譜》。又注《三蒼》、《方言》、《穆天子傳》、《山海經》及《楚辭》、《子虛》、《上林賦》數十萬言,皆傳於世。所作詩賦誄頌亦數萬言。子驁,官至臨賀太守。



……



史臣曰:景純篤志綈緗,洽聞強記,在異書而畢綜,瞻往滯而鹹釋;情源秀逸,思業高奇;襲文雅於西朝,振辭鋒于南夏,爲中興才學之宗矣。夫語怪征神,伎成則賤,前修貽訓,鄙乎茲道。景純之探策定數,考往知來,邁京管於前圖,軼梓窀於遐篆。而宦微於世,禮薄于時,區區然寄《客傲》以申懷,斯亦伎成之累也。若乃大塊流形,玄天賦命,吉凶修短,定乎自然。雖稽象或通,而厭勝難恃,稟之有在,必也無差,自可居常待終,頹心委運,何至銜刀被發,遑遑于穢向之間哉!晚抗忠言,無救王敦之逆;初慚智免,竟斃“山宗”之謀。仲尼所謂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悲夫!稚川束發從師,老而忘倦。奇冊府,總百代之遺編;紀化仙都,窮九丹之秘術。謝浮榮而捐雜藝,賤尺寶而貴分陰,遊德棲真,超然事外。全生之道,其最優乎!



贊曰:景純通秀,夙振宏材。沈研鳥冊,洞曉龜枚。匪甯國釁,坐致身災。稚川優洽,貧而樂道。載范斯文,永傳洪藻。



晉書·列傳第四十二·郭璞 葛洪

 
貼文者 : : 村夫

大明軍師劉伯溫 - 2007-06-27 22:30:53

大明軍師劉伯溫



作者﹕魏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縱英才透玄機

這是一個歷史經典中豐富的記載,也是亂世中神秘的流傳;所有關於元末明初之際,改朝換代中變動奇詭的經歷;所有有關君臣文化、文學寓言、沙場智謀與神機妙算的呈現;這些深令後世著迷、津津談論,民間藝人一再演譯,甚至歷經六百年而不衰的這場歷史大戲,全都圍繞著這位如謎般的傳奇人物——明代開國軍師劉伯溫。
究竟他是一位在明史中博學、正直、屈疑至死的悲劇功臣?還是如他本人在傳世預言中所顯示的,其實他是一位具有宿命神通的化外神人?到底他的真正面目為何?……此篇即將為您分析的人物必能引發您另一種思考與想像,依序將他豐富的人生進程一一道來。
〔貴人來世之處〕


積善之家有餘慶

劉伯溫本名劉基(伯溫是他的字),出生在一個文武雙全的書香世家,家風高潔無華,祖先上溯自七世祖,就已經是北宋靖康之難時慨然為國捐驅的鎮海軍節度使了;再拿他的曾祖父劉濠來說,他不但是南宋末年的翰林掌書(掌管朝廷制詔、史冊、文翰等事務),更是心懷慈悲、恩在故里的高德耆宿。
這話怎麼說呢?史載在元朝初年,有個關係到青田縣(劉基家族故里)成千上萬鄉人性命的反元義軍的黑名冊,落入了元朝此刻派來調查的使者手中,就在使者一行人因調查而借宿劉濠府第之際,劉濠便趁此機會竭盡財力宴待官兵,席間賓主盡歡、場面熱切,只待眾人酣飲大醉,劉濠便斷然引火將自宅悉數焚毀,再營救這群身有皇命的「醉漢」一一出脫劉府;當然啦,那本機密的所謂黑名單也就順理成章的在劉府祝融啖食之列了!……如此周密的安排可說是場苦肉記,一方面劉府損失慘重,另一方面這撿回一命的朝廷使者自知喝酒誤事、於理有虧,所以在慶幸死裏逃生之餘,就算覺得事有蹊蹺,也不敢稍怪劉府。……就因為劉濠這般自我犧牲的高義之舉,令當年大多數的鄉人逃過了一劫!
到了劉基爺爺的那一代,因他天文、地理、陰陽、醫卜....各種學問皆有涉獵,時人莫不知其博學,因之傳說的色彩更濃,也為後代劉基的出世預留了造化的伏筆;這典故是說,當他爺爺爺死後尚未下葬之時,「恰巧」有一位襤褸乞者意外來家,他的祖母値此哀矜時刻依然殷勤待之,基於良好的家風她並無怠慢。……於是這位乞者便吩咐劉基祖母立即提好一金缸瓶隨他前去,劉基祖母依言而行……待兩人行到武陽村後山,神秘乞者轉提過劉婦手中的金缸瓶,口中開始念念有詞,隨後他便將此缸輕擲入山。……說也奇怪,那只脆弱的金缸瓶觸及所在,石山應聲崩坍!……於是便將劉基祖父的屍骨裝入此缸,並指示劉基祖母將其夫入葬此處,予名為「天葬墳」。
事後這位不知來自何方的「乞者」,逕行獨步至村口石橋處,就在眾人好奇尾隨、眾目睽睽之下,當場竟然就這樣幻化作白鶴飛去!?只留下錯愕不已的村人望空而拜……因之這神蹟不但流傳至今,連事發此處(浙江省青田縣武陽村)的這座村口石橋都更名為「白鶴仙師橋」了!
到了劉基父親這一代,他本身是浙江省遂昌縣的「教諭」官員(大概是現今的縣府教育局長或是縣學校長之類的官職),到了40多歲方得子劉基,老來得子(當時中國古代40多歲可以當祖父了)不勝欣喜,自然會在優良家風一貫承傳之下,竭盡心力的奠定劉基這一生良好的知性教育及品格修養。可以說劉基本人確實被造化安排要擁有一個能培育跟提攜他的好爸爸。


天縱英才透玄機

您看劉基(劉伯溫)的家世如此清奇,歷代祖先個個都是飽讀詩書、心懷蒼生、具有真知灼見的文人志士,因此劉基的優異基因與特出表現在他很小的時候便展露端倪,鄉中父老莫不稱伯溫為「神童」(今人說「天才」啦)!……這小小的伯溫他博覽群書、愛好義理,於經史哲學、諸子百家無一不覽,尤其對天文地理、兵法數學,更有心得。他博學強記的硬實功夫與生俱來,通常默讀兩遍即能背誦如流,更進一步還能根據文義,發幽闡微、洞澈精華,……幾乎是不分文等,伯溫皆能過目而識其要,甚至能言前人之所未言,見人之所未見……有關這位少年在學問上的任何表現,給人的感覺都是那麼的道地、紮實、精通。
這樣的天縱英才,舉世無雙,據說還有一次,他在元朝大都(可能是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時)當地書店看到一本天文書,被吸引了注意力的劉基馬上目不轉睛的一口氣讀完,隔日再臨此書店竟能從頭至尾一字不漏的背誦,店主驚異感動之餘,欲將這部天文書餽贈知音,但劉基卻婉拒的說,此書已然藏裝腦海,店主盛情心領,還是將此書留贈他用吧!
對於這位英特過人,身材高大,為文有奇氣的少年,彷彿匯聚了天地間的精華,他身上帶著太多上蒼對他的賜予和偏愛;當時伯溫常常跟著父親閒步稻畦竹徑,……他父子倆人在武陽村的鄉下聽泉觀雲、盡談文奧、品味山林野趣,幾年期間,無比清風自在的從容遨遊著智識的殿堂;他是這樣成長的,天地間豐沛的奧秘陶冶著他,親子鄉情滋潤著他;眼前這些農村風俗醇厚、靜謐和諧的太平景象,也深深烙印在少年劉基的心田。
值得一提的是泰定二年,當時十四、五歲的劉基還曾經有一機緣小住在括城讀書,在這結識了一位仁德長者——紫虛觀道士吳梅澗,使他心中受到道家思想的啟發與衝擊,讓這位天才少年進一步思索人生,思索著道家哲學所強調的「致虛極,守靜篤」,一種玄虛出塵的宇宙價值觀開始調和著他的生命基調。隔了幾年,弱冠之年(二十歲)的劉基罹患了一段時間的疾病,病苦使他在權衡生命的價值之中擺盪,成年之前的伯溫甚至一度想去作道士「無為而為」,就讓此生唯問修煉真理,不問仕途蒼生吧!
可是命運的巨輪正推動著劉基往前滾動,在元、明交替的大時代中,他最終必須要粉墨登場,必須扮演好這場歷史大戲的推手,讓中原江山與朝代消長在一片混亂與殺伐的煙塵中順利渡過,……誰知道他來到人世所要承領的竟是如此艱鉅的任務?……而在不久的將來,又會有多少挫折困頓、起伏與奇詭的經驗等待著他呢?


疾惡太甚負奇才

時光之輪匆匆的向前滾動,轉眼間這完全憑藉實力與才華的考場,已經成為劉基簡單邁向遠方的階梯了;這難道不是春風得意,少年凌雲嗎?才剛一次鄉試即欣然中舉的新科舉人,隔年又在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的會試中,獲取了明經進士的殊榮,……這一年劉基方才二十三歲,他已然進入高台青雲之上,朝向淑世理想邁步,希望能一展身手,迎向他鴻圖大展的仕宦生涯了!
然而想像不到的卻是,仕宦與科舉完全不同,難得的人才不會被科舉遺忘,卻很可能被仕途所淹沒,……“官運”某部分取決於這個人對官僚體制的適應能力;因此不論是開明治世或身處烽煙亂黨,都會有一套相對於你存身其中就不得不回應的“官場文化”緊緊箍限著自我;那人心糾葛、封閉且嚴苛的考驗如許漫長,在實現淑世理想的漫慢長路上,劉基總必須面臨著內心的志氣節操與外在的風霜波折的交互煎熬,所有週邊腐敗無常的現實,將永遠意圖要擊倒他!
    
而劉伯溫正身著布衣,剛烈威猛的挺立著,他準備好了,並且長成了一副虬髯慷慨、容貌偉岸的模樣,是一位若論天下安危,便義形於色的男子了。
〔半生仕途如夢〕


力挽狂瀾廉直聲

劉基考中了進士後,面對元末遍地亂象,貪腐成病的官僚文化非常“感冒”,加上劉氏家族對劉基的養成期待都熱切蒸騰著年輕的他,他認為自己是註定要有一番作為的,至少是要能改革政治社會時弊的;……然而在元代民族歧視嚴重的官場上,漢人儒生往往會被排擠施壓,……就像開元以來,漢民族的讀書人地位極低,根本不被朝廷重視一樣。就算他實質上如同“和氏璧”一般是具有驚人內涵的璞玉,總歸是形勢比人強,他也就只能這樣無奈的頂著進士的光環,在家度日如年的閒居了3年,根本是無人召喚、無處安插、無官可當!
到了至元二年(1336年),元朝政府終於授命劉基去做江西瑞州府高安縣的“縣丞”,將他這位明明在科舉時名列前茅的進士安插成一個輔佐縣令的小官;雖說如此,初蹈仕途的他還是勤於職守、執法嚴明,深入鄉間、體察民情,為民伸冤、發奸除惡,不避強權、赤膽忠誠,拼了命的做事啊……所以伯溫在任三年,清廉正直的作風使得高安縣的社會風氣因之好轉,一身正氣贏得了百姓交相讚譽。這位治國安邦的人才雖然身處野地,位卑職小的伯溫,仍然成為了遠近美談。
由於才氣橫溢的劉基勤篤任事、秉守正義,相對突顯了其餘官員尸位素餐、貪腐成性、甚至草菅人命的問題,……劉基的正行正道擋住了其他同僚不正的財路,三年的時間已經長的足夠讓他得罪了太多的腐敗官吏。……江西幕府官僚的嫉恨和排擠,讓劉基動輒得咎,事事掣肘,三年後不但沒有任何對伯溫勤於任事的“獎狀獎品”,反而是被莫名的羅織誣陷、降職遷調,……最後更叫清白的劉基經驗了被其他官吏投劾,被迫辭職、罷官而去的處境。……至元六年(1340年),三十而立的劉基在此時告別了這小小的秩正八品官職,無奈的回歸青田老家,閉門讀書去。……
  
這一蟄伏竟然又超過了兩年光陰,劉基雖然聲名在外,但距離高中進士,那已經是接近十年前的一場黃梁舊夢了啊!他自忖在這寶貴的青年時期,這十年時間完成的卻不到他經國淑世理想的萬分之一!他仍然冀想要為生民立命、天地立心,因為那是他宿命的血液中恆定的願望,他在等……。
有個機會接著到來,鄉居二年後懷抱著複雜心思的他再次被朝廷起用為江浙儒學副提舉,兼充江浙行省考試官,這官職聽起來好像比小小的縣丞好一點……但盡忠職守的劉基隨後就基於良知原則,在任事的時候很快發生了他上書揭發監察禦史嚴重失職的事件,……此舉不但令他再也無法見容於當地官官相護的腐敗環境,甚至還被糟糕的上級長官誣賴成贓,趁機反咬了劉基一口;如此一年天人煎熬,再一次他選擇了人格與道德完好之路,堅決不茍的昂然整裝,再次負笈而去。


疾惡太甚負奇才

接下來更是沉鬱,竟然爲這天才安排的路,是另一個漫長而心靈波折的十年,……前一個十年,後一個十年……誰也不明白這位從小就鋒芒畢露、太過早慧的神童;這位擁有一切智識、情操、品格與才華等等安邦治國的“裝備”,明明是一匹能致千里的不世神駒卻在大好年華的青春白日裡無以奔效,只得日日起臥蓬茆?打篤磨槎過半生嗎?……劉基三十多歲了,他遠離了故里人們殷切的眼神,移居到了杭州。
回顧這個時代的種種,仍然民不聊生,而元朝已成強弩之末,……無奈他只能神苦而遊、放歌極醉、賦詩飲酒、在象緯之學當中求索天地造化的答案,夢想能通徹所有的宿命與無常的線索……。
隱居於丹徒的蛟溪書屋時,三十六歲的劉基人到中年,這靜止而漂浪的客居歲月讓他終於有所改變,讓這不世奇才的人生甘心有了某個依止的段落,寄寓杭州的他在這時有了家室;時間是台州人方國珍首先於海上舉事抗元發難的前後,他也迎接了自己的下一代(劉璉、劉璟先後出生),年過四十的劉基此時當上了兩個孩子的父親。……世局的變化很快,亂象紛呈中大地烽煙四起,反元義軍以燎原之勢興起各地,當僭稱皇帝的徐壽輝攻陷饒州(今江西鄱陽)時,螫居多年的他終於決定要攜眷返鄉了,而家鄉……驚愕不已的他卻發現自己的家鄉在戰火中殘缺廢亂……。
面對各地的叛軍,朝廷雖然命臨海前線的浙江省要著力防範,但是元朝的地方官吏根本壓制不住方國珍來自海上的的義軍(雖說是義軍,其真實行徑卻類似海盜),……雖然距離劉基上次棄官已然十年,但劉基在地方上諳熟兵法韜略的聲名仍在,浙江行省在此時唯有寄望再度起用他“力挽狂瀾”,否則形勢殆危,恐怕無法向上面交差。……就在這種不得不的情況之下,浙江省連忙上報朝廷欲以“浙東元帥府都事”七品之職倚重劉基,就是希望利用他再度出馬爲元朝平亂。
十年民間生涯,中年成家的劉基在此時決定“臨危受命”,他參與了鎮剿方國珍的機宜,幾番運籌之後立即奏效,因為劉基的存在,使得方國珍再不敢輕易進犯寧波,雙方也形成了另一套對峙的僵局;情形拖久了,眼見方國珍對朝廷根本無意協定,總是時降時反、予求予取,詐降取利、日漸壯大!劉基便再提出了釜底抽薪的剿捕之計,他倡言不誅方國珍叛賊無以懲後,堅持必須趁勝斬降方國珍,以絕後尤!
劉基此議令方國珍心頭大懼,趕忙派人送來金銀絲帛厚賂劉基,當然碰了一鼻子灰的他們就想到乾脆以重金直接收買朝中核心大臣,豈不更加省事?果然重賄的攻勢奏效,昏腐苟安的朝廷竟真的下詔招撫方國珍,朝廷的重臣們全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昧著良心說這是“兩全其美”之計,還責令江浙行省,一定要把這個在地方上“擅作威福”、“不顧民心思安”、“堅持興戰”的劉基革職查辦,直接“羈管”於紹興。……這狠狠的當頭一棒血淋淋的敲下來,讓這二十幾年來對朝廷依然忠忱,任事向來嘔心瀝血的劉基終於對元朝寒透了心!
當時被看押在紹興府的劉基受此打擊,真是痛心疾首,認為朝野如是昏庸、病入膏肓、敗象難免、氣數已盡,可憐黎民將再無海晏河清,萬民樂業之日了,……聽說伯溫心中最難過的時候他發憤慟哭、嘔血數升,甚至有輕生意志,……可憐伯溫在此已年過不惑,猶然半生虛度,眼看如此亂世卻再無可為,辜負父老鄉親,任憑奇才韜略仍舊無所用事,不如歸去……。(待續)
貼文者 : : 村夫

大明軍師劉伯溫 - 2007-06-29 14:11:10

無法對元末亂象冷眼旁觀、置身事外,是伯溫對短視近利的元朝一再應聘出仕的主因,也因為劉基根深蒂固的儒家君臣思想,他在滿目瘡痍的時代仍然想經世濟民,開創太平。


亂世俠心著經典

才剛賄賂完核心大臣接受了偽裝的“招安”,遂其所願、志得意滿的方國珍在擺脫了劉基眼中釘後,便趁此大好機會發展自己的力量,隔年他聯合了各地農民軍,海陸兩處起義又叛,而且聲勢愈來愈大。浙江行省眼見情況演變到不可收拾,在無奈跟僥倖的心理下,又想要對一直看押在紹興的劉基再度起用,重施他們元人對伯溫總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故技,朝廷此時宣布對伯溫起用復職,恢復了他的自由之身,而心灰意冷的劉基好不容易能離開紹興,看透世情的他並沒有照元朝希望的再度走馬上任當“救火隊”去,而是認清事實的帶著家眷避亂越城,鄉居耕讀,暫時遁隱去了。
此後一年期間,以紅巾軍為主的農民武裝隊伍幾乎遍佈全國,再隔年整個江南局面動盪不已,處州(今浙江麗水週邊,劉基故里青田縣也位在處州)山寇亂起,四十六歲的劉基眼見賊寇(所謂義軍)行徑囂張,鄉親百姓流離失所,為了安家安邦,恢復地方,身處如此危殆局面,深愛家園的他一腔熱忱還是按捺不下,他再度應聘出仕了,仍然是不計前嫌的再度忘身剿寇,……經過劉基一年多的親身督戰,剿撫互用,果然綏靖了地方。
因伯溫戡亂有功,被江浙行省“提拔”爲官居五品的“行省郎中”,……可嘆就在上報朝廷後,劉基卻因朝中方國珍的佞黨從中作梗(這時方國珍還沒死,他始終認為劉基是自己要成就王業的“剋星”),不但莫明其妙的被連番降級還被消去兵權,什麼五品的“行省郎中”卻換來了七品的“總管府判官”,不但武官變成文官,有兵權的長官變成拿算盤的小科長,一紙調包的委任狀發還,意思是要劉基不准再去剿撫了,只要去管一些總管府裡無關痛癢的瑣碎事務就行了。
無法對元末亂象冷眼旁觀、置身事外,是伯溫對短視近利的元朝一再應聘出仕的主因,也因為劉基根深蒂固的儒家君臣思想,他在滿目瘡痍的時代仍然想經世濟民,開創太平。……經過這麼多的風雨,面臨了多少回夙夜匪懈的零星征戰,憤恚失望的劉基此時只好將元世祖的繪像置於桌案上,……他北向而拜的說:「臣不敢辜負世祖皇帝,但實在是因爲臣欲進而無階,欲退而無路,報國無門,對此無可救藥了……。」
歷經了混亂時代與坎坷考驗,時年四十八歲的劉基,年近半百終於做出了這無比沉痛的決定,他在北拜元世祖之後,向他一直衷心致志,欲報效朝廷的對象在心底做了此生最清楚的切割;追昔撫今,他椎心感慨,也體認到改朝換代之不可免,天意之不可違,大環境的走勢不是他一個人能夠振衰起敝的,……他終於體認到元朝的覆亡將猶如摧枯拉朽般的事實了。
欲以大德戡大亂


寄寓文學表丹心

時值元順帝至正十八年(1358年),劉基第三次辭官回家,歸隱故鄉。但這位轉換了人生跑道,具有奇才韜略的人物並沒有失志,他本就是個滿腹經綸、胸羅萬機、才氣橫溢的名士,所以在無法替生民立命之後,他自然選擇了至少能為往聖繼絕學的教育與文化一途,要用他的筆刀硯城,真正為能實踐萬世太平的淑世理念闡述留後。

《明史》說他的文章「氣昌而奇」,就像他的著名散文<賣柑者言>一樣,他以通俗的故事情節抨擊了那些“國之蠹蟲”,指陳滿朝文武官員個個身居廟堂,誇騎大馬,卻都是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繡花枕頭,個個都是些欺世罔俗、以睞勢位的醜惡之徒罷了。
國事日非、四方動亂,在這豪傑割據、元朝政權逐漸走向全面崩潰的時刻,劉基一方面為抗暴賊自行訓練了一支能守衛故鄉的部隊,一方面他靜靜的隱居在一方斗室之中埋頭著書立言,他以鄉野匹夫都看的懂的寓言方式來痛陳時弊,批判暴政,就是期望能以此方法來喚醒民智,進而建立未來能恢復更新的社會秩序。
當時他以筆為劍,以俠心做硯,就這樣寫下了一部後世評價非常高的重要文學經典《鬱離子》,這部書的面世,可以說是完成了一部在中國寓言史上難得一見的精品!這本書不但生動、洗練、故事性高,也展示出劉基他富於民本主義的民權價值觀,以及為解決種種社會矛盾所作的設計與規劃。


感時憂國崩離析

當然劉基的天份太高,他的古詩(特別是五古)成就突出,他的散文風格古樸渾厚,而在散文上的地位,人們也把他和當時的一代文宗宋濂並列,以這樣的人才來說,如若一生專心於文學的範疇,劉基必然將成就不朽巨擘;但在這位開拓型的作家創造了高度文學價值的背後,其實他真正的身分是一個以抱負為盾,以理想作劍,期待實踐變革的政治戰略者!……在浮生若夢中,眼看他從一個單純的“衛元”勇士,無比艱辛且跌撞的行經這個時代,到最後在他的後期著述中,除了依舊闡釋其懇切的道德觀點和修身立命之道外,我們發現他已然成為一股以筆鋒支持「新生」的“反元”力量了。
就在撰寫《鬱離子》之際,官民衝突、民族衝突白熱化,各地起義一觸即發的局勢越燃越熾;北方紅巾軍(泛指在彌勒白蓮教的煽動下起事的農民武裝部隊,教徒以紅巾包裹頭部做為記號)幾乎是處於巔峰狀態的揮師三路北伐,甚至直逼元大都(今北京)而來……而控制了小明王(紅巾軍所奉之主就是小明王韓林兒)的劉福通率部眾攻佔了汴梁(今河南開封);徐壽輝、陳友諒的南方紅巾軍則在長江中游盤據;而活躍于江淮之間的朱元璋也已建立了以應天府(今江蘇南京)爲中心的另一支紅巾軍根據地;張士誠正割據著長江三角洲、方國珍正割據著浙江沿海,而元朝的統治則已經完全陷入了分崩離析的地步了!

對紅軍之四處征戰、殺人盈野,伯溫並無好感,他覺得這批借言“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為口號而起義抗元的烏合之眾不過是群沒有品格跟紀律的盜賊吧,可嘆的是朝廷的官軍又更殘暴於此!無論是哪一方,都讓劉基看不到對未來的希望……其實此時的他早已身處於改朝換代的巨大風暴之中了,……青田故里,乃至整個中原,全因爭戰關係傷亡枕藉,他除了著書立說以集鄉練鄉勇以求自保,防備著浙江最近的勢力方國珍進犯之外,他還能做什麼呢?……但這大時代的命運根本就由不得他以文人評論之姿置身事外,即能從中輕易脫身的。
劉基此生使命的真相即將顯現,那等待他去旋轉乾坤的時機即將到來,……而目前暫處黑暗中的時刻,伯溫只得以此詩表達他對這時局沉重的喟嘆︰
《次韻和孟伯真感興》
「五載江淮百戰場,乾坤舉目總堪傷,已聞盜賊多於蟻,無奈官軍暴似狼。」


靠著劉基的持籌握算,朱元璋的陣營開始明確的提升跟轉型,終於朝邁向勝利的路上,踏出了正確又舉足輕重的一步!

出山與征戰

朱元璋自至正十二年(1352年)濠州起兵,短短六、七年工夫,他就從淮西紅巾軍當中的一個小小九夫長(帶九名親兵的班長)成為中原一方之雄。與劉基出生名門相反的是,他來自社會的最底層,但是朱元璋與劉基一樣具有先天驚人的才智、記憶力和堅強意志,他英勇驍戰,善於組織指揮,而且禮遇斯文,廣求賢士。朱軍盤據處州(今浙江麗水,也算劉基的家鄉)之後,朱元璋宿聞浙東有位精通韜略天文的異士劉基,目前就隱居在青田結寨自保,便有意聘請他出仕,一再勸說他能夠投效為己所用。
經過一番波折,先是口頭婉拒朱營使者一再邀請的劉基,感其盛意只好以致贈一把寶劍的行為,婉拒了動用數千言長信來親勸劉基出山的朱軍的處州總管孫炎。……只是寶劍歸還後,力邀他岀山的壓力仍然不曾稍減,甚至連陶安、宋濂二位當時的名士好友都接連為此寄詩勸說,他都未置可否。……
直到伯溫的老母親富氏親口勸他出山說:「自古衰亂之世,如若不輔真主,哪能獲得萬全之計呢?…… 」劉母的閱歷印證了劉基隱憂,所謂樹大招風,一向盛名在外的劉基要想在當時混亂的時局中,如同閃躲“躲避球”一樣的在各種割據勢力捭闔縱橫、互鬥爭勝之際,還冀望能安安穩穩的隱居下來,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為了故里、家人甚至於個人生命安全,眼前情勢顯然無法迴避,他遲早必須做出選擇,投效一方“真主”以“獲萬全”之計。
聞言劉基無法再遲疑了,仔細評量過割據江山的群雄遠景與元末天象變化後,他不得不決定出山輔佐朱元璋建立大業,才是最快取得天下太平,拯救蒼生黎民於水火亂象之間的唯一出路………至正二十年
(1360年),這一年靜領天命的他出山了,時年五十歲。
〔殫精竭慮贊大功〕


神機妙算佈策陣

劉基剛到應天府(今南京)之際,正值朱元璋在軍事政治上的一個關鍵時刻。一方面東邊張士誠,西邊陳友諒實力都不弱,即將面臨的是他們聯合夾擊朱元璋的意圖,此一緊急狀況不止芒刺在背,形勢簡直是到了火燒太廟的嚴峻。另外在形式上,朱軍目前仍是隸屬於小明王韓林兒(當時已經為劉福通控制)為領袖的東系紅軍之一,(雖然實質上他已經完全構築了自立自營的體制,只是一直未自立旗號而已。)故此時朱元璋最想突破的,就是避免掉軍事上張、陳兩人的夾擊、以及甩脫掉在政治上仍然受制於人的局面。
這些劉基都知道,他對朱元璋的處境早有了預見的眼光,加上他對軍事韜略、兵法智術、天文地理甚至陰陽五行的實務與學術都很精通,加上他為人既機警、有膽識又有決斷力,基本上具備了一位優秀謀臣所該具備的所有條件。所以在歸依朱元璋後,他處事不凡的才能自然使他居於擘畫謀略的主位,這位幾乎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優異奇才,很快便成為了朱營智囊中最主要的核心人物。
但劉基真正成為朱營上下最為倚重的“軍師”,其實是在他到達朱營兩個月後,也就是元璋與陳友諒於南京城外的“龍江一戰”之時。……剛開始是地處湖廣的陳友諒自立為帝,並且挾制徐壽輝勢力東下,陳友諒的兵勢銳不可當,舳艫滿江、旌旗蔽日,大軍所向披靡,……最新消息是敵方聲稱下游的張士誠也將合併陳軍,一起夾擊進攻朱元璋的統治區(其實不然,人家嚇唬而已)。
加上當時朱元璋的養子朱文遜及守將花雲,這兩名叱吒一時的勇將都已經在重鎮太平一地兵敗殉職了,太平既已失守,那麼再過來就是應天(朱軍首府)了,這情形撼動了朱軍,就連一向屢創佳計的幕僚也都群言紛紛、焦急不能決,………營中士氣詭異不安、音雜聲眾,此時唯有劉基力排眾議,認為此一危機乃最大轉機,主公如要成就王業、取威定霸,就在此一舉!此時任何營中主降及奔者(意指主張投降跟岀逃的),可斬也(也都可以抓去殺了)!
靠著劉基的卓越謀略與自信遠見,一番剖析穩住了朱元璋用兵作戰的心理;他們不但後發制人,以逸待勞,還大膽前去詐降;等到誘敵深入後,再巧出奇兵在龍灣打敗了陳友諒,讓敵軍丟下了無數戰艦,大敗而逃!並且一鼓作氣收復了剛剛失去的重鎮太平。……事成之後,朱元璋因劉基獻策方才取得這場決定性的勝利,狂喜之餘要以「克敵賞」奬授劉基,但伯溫卻在此時辭受不取(這是一開始,其後他辭受不取獎賞的風格,幾乎在日後變成了伯溫在朱營立功後的慣例)。
如此下來,劉基為朱元璋撥開迷霧,指點江山,他分析要先取陳有諒,上游一旦無事後,張士誠勢孤,存亡由我,便可一舉得定!隨後再北向中原,南伐諸雄,緊接著推翻元朝政權,如此王業可成!……大軍的戰略路線一經劉基確定,便把朱元璋從原本群雄爭奪地域的地盤戰爭,明確提高到為建立帝王基業、一統天下政權的長遠戰略格局上來。靠著劉基的持籌握算,朱元璋的陣營開始明確的提升跟轉型,終於朝邁向勝利的路上,踏出了正確又舉足輕重的一步!


帝師王佐定中原

緊接的軍事戰爭中,比較重要的有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親率三軍,溯長江西征陳友諒,讓陳友諒棄逃武昌的那場勝仗,之後因為劉基在談判時及時的“指導”朱元璋接納陳軍方面首位降將的條件,讓整個江西地區的陳軍餘部都因為此例,而不費一兵一卒,就迅速的併入了朱元璋的版圖一事。
還有隔年遇到劉基母親過世,他回鄉守喪時“碰巧”遇到苗軍發動兵變,金華、處州二處的守將被殺,浙東版圖大震,領地岌岌可危。劉基便替當地朱軍(也是他自己家鄉的朱營駐軍)一起謀複處州,因為劉基坐鎮之故,地方旋即平亂。最戲劇性的莫過於劉基返抵家門之後,還順便招降了當年那位反覆戲弄元朝,並且一直以來都視劉基為死對頭,十幾年來都對沿海居民具有強烈威脅的海盜方國珍;這樣因私事回鄉卻“順便”大立軍功的狀況,真可以說是伯溫夙夜爲公,無一日或歇啊!
正因為朱元璋一再催促,每遇軍政大計又要書信往返,事必諮詢的模樣,所以劉基在簡短的居喪期後,就風塵僕僕的要趕回應天府了,怎知路過嚴州(今浙江建德縣)時,又“剛好”遇到張士誠部眾來犯,朱營的嚴州守將當時正要出兵迎擊,卻被劉基勸阻,認為不出三日,敵人將自行退走,到時再出兵追擊即可大獲全勝。……果不其然,三日後守軍深入敵陣空營,追剿部眾大勝而歸,眾人無不額手稱慶。……如此一算,事事樣樣,樁樁件件,所有人都親睹伯溫“料事如神”,見他處處時時精準如此,在野名聲更盛,真乃奇才也。

風塵僕僕的伯溫剛回到應天府(至正廿三年),就有大事發生,主要是因為張士誠的大將呂珍襲擊安豐(今安徽壽縣南),他不但殺了劉福通還挾持了小明王,朱元璋基於他自身還是紅巾軍的系統,礙於情面或礙於形勢都要親自前往出救,他也擔心如果安豐失守,自己的應天府就會失去遮蔽。所以朱元璋不理劉基的條理分析和極力勸阻,還是堅持出兵了。
結果一如劉基所言,……陳友諒果然以數十萬大軍趁應天空虛之際,進犯洪都(今江西南昌),以致洪都被圍三月,幾欲失守,(唉!噓嘆陳友諒用戰失策,後世莫不可憐陳友諒他先行圍攻洪都而非趁隙直攻應天是此役最大敗筆,否則不致輾轉百日攻城不下,徒留遺恨。)……眼見洪都形勢危殆,朱元璋在順利迎回小明王之後(如今已然變成朱元璋累贅的韓林兒,輾轉就被朱軍軟禁在滁州了),便緊急治兵二十萬星夜兼程的回趕,疲於奔命的朱軍一抵達戰區馬上就要準備西上迎擊,……好久不見的朱元璋面對劉基只能懊惱的表示:「不聽君言,幾失計」,從此對伯溫更是“千里相從,言聽計用”。

接下來的是兩軍的正面交鋒,雙方都已久戰成疲仍然精銳盡出,……可嘆這是一場神鬼驚愕的大戰,也是朱、陳二軍之間的生死決戰,只見當時鄱陽湖上到處都在廝殺、鏖戰,鮮血染紅了湖水,甚至一日數十接,雙方都死傷慘重,湖面上只見煙塵千里,相持不下的廝殺仍在繼續……。
(待續)
貼文者 : : 村夫

Re: 大明軍師劉伯溫 - 2007-07-09 18:06:03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民向來信天敬神,加上劉伯溫在輔佐朱元璋建立帝業的過程中屢屢展現神機妙算,最後還讓這位陣前“軍師”儼然成為一朝“國師”。


~創“明”與“功臣”之路~

有一次,在炮火密集的激戰中,不知是否未卜先知,劉基趕在帥舟被擊沉的前一刻突然要求朱元璋速換座艦,無比驚險的保住主公一命;更在戰況相持多日的關鍵時刻,劉基再一次神奇的先一步移師軍力到湖泊四周出口佈置,好對陳軍甕中捉鱉;而原本想偷偷率軍突圍的陳友諒,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反應還是慢了人家一步,全軍入了湖口的陷阱後硬是無法走脫,最後在進退失據的慌亂中,主帥慘遭流矢射死!這原本跟朱營相持多年都氣勢如虹、實力堅強的陳友諒這樣一戰死後,餘軍全數大潰!

接著朱元璋遵照了劉基的戰略構思,持續穩步推進中原(他依次打敗了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統一了南方紅巾軍,讓長江中下游地區盡歸朱元璋所有),另一方面,在劉基的示意之下,他也逐漸的甩脫掉彌勒教與紅巾軍的包袱,徹底的將元末時期的全國各地紅巾軍大起義,變成了朱元璋他個人改朝換代的前驅工具!

原本在南北紅巾軍與元軍血戰之際,朱元璋審時度勢,看到白蓮教四方部眾起義響應,都尊奉小明王韓林兒為首,暗地裡卻都在擴大自己的勢力,他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朱營向來引用小明王的年號以號令軍中。而在他北上出救小明王之後,軟禁於滁州(今安徽滁縣)的小明王已然成為朱元璋的傀儡,但朱營仍然奉他龍鳳年號,以借題發揮。
最後他羽翼豐滿、實力堅強的於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自立為吳王(以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劉基為太史令)後,他在籌建百司官屬之餘仍稱小明王為皇帝“聖旨”,自己朱元璋只是吳王“令旨”,勉強取信四眾。到了至正二十六年底時機成熟,劉基密稟朱元璋派遣部將廖永忠,將小明王從滁州接到應天府來時,就設計鑿穿他的坐船,成功溺殺韓林兒於瓜洲江中了。(可嘆這位當年盡忠溺死小明王的戰將廖永忠,雖然是位戰功卓著、盡忠職守的勇將,最終是還被以翻臉不認人的朱元璋以他弄翻了韓林兒的座船而賜死,藉此一事大做表面文章。讓廖永忠這位犧牲品,只能沉默而悲慘的替不忠不義的朱元璋揹了黑鍋當替罪羊……這是後話。) 

歷史走轉至此,朱元璋十四年來的紅巾軍偽飾面目得以正式卸除,劉基在悉心輔佐六年之後也已大勢底定,接下來獨豎旗幟的朱營大軍只要揮軍北上,攻陷大都,推翻元朝統治猶如探囊取物,……耳邊的凱歌已然奏起,翻手之間距離朱元璋登基稱帝,只剩近在咫尺。……但神機妙算的劉基不知是否也同樣知道,距離他被用盡後棄,屈疑致死的未來也路程不遠了。
〔仁心高德民為念〕


累察乾象效謀猷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稱帝,建元洪武,國號大明,結束了元朝對華夏民族只維持了八十九年的全面統治。明朝初創,太祖拜劉基為“禦史中丞兼太史令”和“太子贊善大夫”數職。 當然劉基在創「明」中建立的汗馬功勞很多,但他因學貫天人,深曉象數,不但在明朝建國前後就主持過吳王宮和南京城的設計和營建(因為要會看風水、五行又要會建築設計),也在至正廿七年就獻上了《戊申大統曆》,訂定了大明曆法(《戊申大統曆》也就是《明曆》,因為要懂數學、統計跟天文、節氣)。除此之外,他還參與了許多機密和制度的建立(因為他也是行政幕僚學術與實務兼具的高手),還製訂了律令(包含有《大明律令》在內,因為他更是法律專家)等等。
劉伯溫很神奇的以他一己之力,用知識與智慧、學術與經驗這樣促進了明朝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還不夠,他最好用的就是,每當國家社稷面臨四象不調(四象泛指可解釋為“金、木、水、火”或“春、夏、秋、冬”或“日、月、星、辰”等等自然神異類屬的元素)的時候,或是有非人力所能左右的事件發生,劉基都得負責爲主上及社稷占星、論氣、觀風水,順便算個國運、分析個夢境再負責祈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民向來信天敬神,加上伯溫在輔佐朱元璋建立帝業的過程中屢屢展現神機妙算,最後還讓這位陣前“軍師”儼然成為一朝“國師”,甚至是神異“天師”負責占星祈雨,這使得劉基的形象愈發玄異了!加上民間普遍認為「下界有事,上天不平」,任何天文地理自然的異象,都會對應著當代及未來的事件發生,就好像節氣、天文突然變異必有玄機一樣,向來仁義的劉伯溫也在多次的“體察天意”和“預知未來”之中,成為一位有真本事的“神人”,也就是黎民百姓心中能為天行道、代天行命的使者了。
在這裡舉幾個改朝換代的神異現象,作為劉基平常必須涉獵跟解釋、應對的例子。例如至正二十七年元末時節(也就是吳元年~西元1367年),三月下旬便有「京師大風,飛沙揚礫,昏塵蔽天。風勢八面俱至,終夜不止,如是者連日」的異象產生。然後,京師繼續它每日天明前就四方大風起兮,萬竅爭鳴的現象,狂風天天猛颳到晚間九點才歇息,這種處處飛沙走石的沙塵暴天氣一連持續了44天,一個半月後到五月上旬才止息;當時黎民百姓心中莫不認為“變天、天變(就是天子改變)”,元朝氣數自此當盡!
元末天象還不只是這樣,像是至正二十七年當年還出現了七月熒惑犯氐宿(星宿名),八月熒惑犯房宿(星宿名),九月熒惑犯天江南(星宿名)、斗宿西(星宿名)的狀況;熒惑為火星古名,多指悖亂、殘賊、疾、喪、飢、兵等兇惡之象,氐宿則位於天秤座(氐宿有四星)內,主要是掌管疾病之星。房宿是位於天蠍座處,被古代星象家稱為“天王布政之宮”的地方就是房宿,一旦不祥的火星在此盤旋,即象徵於有難於天子、丞相、宗廟……加上天江、斗宿等星域皆有其在軍事上的象徵意義,是故至正二十七年七到九月,吳王朱元璋的群臣們個個惴惴不安,唯恐吳元年將犯有血光之災(其實當年此一天象是應驗給元順帝的)。
當時劉基見狀,唯恐軍心大亂,於是密言即將北上進取大位的朱元璋要在此時趕快「下詔罪己」(就是把所有政治行為過失歸罪於自己,表現帝王的敬天憫人,懇切求恕的誠意),試圖要朱元璋以退為進,以此做法昭示仁義,用德治挽回天意;衆心因此乃定。……其實每逢異象劉基都了然於心,未來時機一到自然王業可成,但他最心心念念的是蒼生百姓,所以每次都巧借祈雨或析夢的時機,一再的為社會福祉進言、為民請命。



劉伯溫這一生從頭到尾都一直處於冀求賢德仁君不果的處境,一生未逢明主,雖然個人運途多劫,但為濟世安民,置個人寵辱於度外的伯溫也只得在這種風水天象之事上大動機心,見隙插針了……。


迂迴巧奏解無辜

在朱元璋自居為吳王,引兵掃蕩各處的殘餘割據勢力時,有一次因為討伐福建的朱營將領用兵失當,以致對戰時全軍覆沒,這樣的噩耗跟損失惹的朱元璋氣極攻心,坐立難安;恰好在此時朱營又接到在浙江海寧地區有人聚眾反叛,一時之間討伐也難以綏靖的兇訊,讓他更加怒不可遏,覺得萬事不順,一腔怒火就要祭出鐵腕來掃平東南……。
果不期然,隔日朱元璋就說昨晚夢見一人頭上有血,並投以土塊敷弄在他身上,令他極其難受……他認為在夢境中被人如此污辱,根本就是未來沿海二地(福建跟海寧)將派人前來行刺他的兆頭,這口氣不能嚥下,便想在現實生活中來個下馬威,好歹先殺它一批“逆豎賊人”來立威報復!……這首當其衝的就是先“開鍘”獄中那一批來自福建、海寧的罪犯當替死鬼!甚至計畫再擴及到目前居於應天府,正好就由這兩地而來的客商,這樣的人全部都要格殺勿論!
 
劉伯溫聽了這麼兇殘的意見大驚,暗忖如今天下未靖,主上這樣大肆殺戮必失民心,何況這批待罪羔羊盡皆無辜,因夢殺戮又何其荒謬?!……於是他成竹在胸笑稟主公說︰「這夢吉祥啊,稟告主上,卻是好兆頭!」……他分析主公夢見那人的頭上不是有『血』嗎?人字上頭有血便是『眾』字,此人拿土塊向主公撲來更是代表主公將得『眾』且得『土』,預示了當地版圖必將歸於主公啊,他更認為得衆得土之時,原則上不出三日!

此言一出,朱元璋真的爲之停刑三日靜觀其變,想不到不久之後真的傳來海寧歸順的捷報,……這下子嗜血又好大喜功的朱元璋大喜應夢,對劉基的析夢能力信任極了,嘖嘖稱奇的開心之餘便聽從劉基建議,將牢中囚犯全數交給他給大赦放還了!……您看如此ㄧ場血腥災難竟在劉基的智慧化解之下喜劇收場,如此陰德累積不知幾凡!


生民之道,在於寬仁

再說有一次江南大旱;中國人一直存在著“天人感應”的思想,認為天象與人間是相互感應的;當時旱象嚴峻,人心浮動,因此朱元璋便詰問掌管天文的劉基何以致此,繼續下去又該如何祈雨?……其實劉基醞釀已久,只待主公一問,便馬上接口說這是因為牢裡錯殺跟行刑的滯獄太多了,關押的人咸有冤情,因為下氣不通以致於此﹙就是說民間怨氣太重啦﹚。……朱元璋一聽馬上命令劉基平反,他逮到此一機會就盡量的開脫無辜,大力的歸正刑獄,…結果結案上稟時,朱元璋真的毛筆劃下批示完畢就大雨如注,令所有人震驚的靈驗至極。……趁主公異常高興,劉基便更進一步的勸他要立法定制,以成規章。﹙其實那些都是為了矯治大明初創時期目無章法,無論權貴或官衙,皆憑恃營私無法令濫殺的現象……﹚不久他便纂成了《大明律令》,明朝於是頒下,確立了後來明代其他法治的基礎。

但是祈雨也不是每次都會順利的,像是有次明知未來天象根本無雨的伯溫,為了要利用機會解民倒懸,還是不得不趁此機會硬著頭皮向朱元璋要求這所謂降雨的幾大“交換條件”,……為了能及時的替百姓真正做一點事情,他只好這樣“犯難”的拿著個人的信譽與尊嚴下注,利用這樣的機會德澤生民,明明白白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了。

由於明太祖即位以後,大權到手的朱元璋嫉心深重,行政日苛,不但從骨子裡防範功臣,整個人的心性大變(或說原形畢露),他再也不對伯溫言聽計從了,所以如果不趁此要求,根本毫無建言機會……可歎劉伯溫這一生從頭到尾都一直處於冀求賢德仁君不果的處境,一生未逢明主,雖然個人運途多劫,但為濟世安民,置個人寵辱於度外的伯溫也只得在這種風水天象之事上大動機心,見隙插針了……。
明洪武元年又現旱象,這次劉基要求祈雨又有條件了,他說必須要朝廷先撫恤這些當初為了創“明”而死的士卒遺孤們,否則這事牽連數萬人,民間一旦陰氣鬱結,上界積雨難成。還有他要求此刻必須要寬待所有的降將、降民等﹙原皆編入軍戶,其社會地位低又無法翻身,凡入冊軍戶得世代從軍,不得更籍,違者治罪。﹚要朝廷收埋那些為築城工事而死亡,至今仍曝屍荒野的工匠屍骨…等等這些紓解民怨的要事。(由此可看出朱元璋在這大時代中利用完所有人的無情嘴臉跟兩面手法,真的是罔費在爭戰期間,劉伯溫這位當時被朱元璋奉為“吾之子房﹙我的張良﹚”的“老先生﹙朱元璋當時對伯溫的尊稱)”,常利用機會跟他上經世濟民課程的一片苦心啊!
眼看劉基這次的要求很多,牽連的層面很廣,可以說是“胃口很大”,所以大家也都不疑有它,……只可惜這一次真的諸事做完了,朱元璋一票君臣老大不耐煩的等了十天,這毫不領情的太陽照樣烈焰當空,令大地蒸騰的陽光愈來愈大!……眼看這個丞相李善長開始對此譖言(就是趁此事件挾前怨報復,大說劉基壞話),與太祖無情嘴臉欲怒,……劉基便趕快以妻子在家鄉病死一事做為藉口,非常識相又小心翼翼的主動辭歸了,這在他人眼中根本就是夾著尾巴逃回故鄉,是非常狼狽跟不光彩的。
這距離他當年出山,這樣沒日沒夜,嘔心瀝血的為創立明朝、擘畫軍機已然八年,……而這位在無數的危機跟風浪中都堅毅倖存的長者,也已五十八歲了,這是他從洪武建年以來的第一次引退。



心地至誠,性格正直剛烈又嫉惡如仇的劉伯溫,在天下太平之後,根本就不適合混跡官場,所以前半生他的仕途險峻,明朝立國後,人事糾葛也沒饒過他。


封公拜相無『誠意』

在劉基的首次身退之前,朱元璋即位大統時曾經大封過功臣,按劉基在過去所立下的“不可思議”的功績(他對明朝的功績和諸葛亮對蜀漢的功績難分軒輊),劉伯溫理當入公或官拜丞相才是;……但是最初封公的六人當中卻沒有他(封功的都是為朱元璋廝殺疆場的“哥們”,全都是些武將),甚至文職的丞相也由李善長(此人為明太祖的同鄉好友,也是朱營自始至終名義上的智囊幕僚長)擔任,也就是說,真正第一線有實質權力的大位他都沒有沾上!甚至於,他的俸祿到後來也是伯爵類中最低的(建朝剛開始當御史中丞的時候就更不用說了),例如李善長的年奉有4000石,而可憐的劉基就算當了伯爵還是既無權又無錢,一年只能拿少少的240石,相差高達十幾倍!
儘管朱元璋對劉伯溫在征戰時期百般禮遇,請益時刻也往往恭己以聽,姿態感激,但是他對劉基的超人智商懷有心結(伯溫的高度智慧也令心眼狹小的朱元璋渾身不自在),加上他對劉基高尚的情操不了解也無法放心,可能出於一種自卑和自大混和的心理,他對伯溫論功領賞一事刻意「避重就輕」,弄到最後竟然封公拜相皆無「誠意」,……可以說建朝之後,君臣之間隱約只剩工具性的利用關係。後來劉基在被朱元璋漸漸冷凍、打壓、過河拆橋甚至被「借刀殺人」的種種舉措中,都可以一步步的窺看到朱元璋他有意無意要置伯溫於死地的黑暗居心。
雖說如此,但初期朱元璋對劉基故弄玄虛的安撫還是有的;朱元璋知道劉基向來愛說的“陳腔濫調”莫不是那些在《鬰離子》中他反覆陳述的“以民為念”啦“用政寬仁”啦之類的,鑒於伯溫尚有利用價值,建政初期也想讓他為自己實心辦事﹙明朝建立,朱元璋仍然需要劉基出謀劃策,只不過借助的重點已由軍事參謀轉到制定典律,整頓政務方面,所以才會任命他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也因為如此,懷柔的拉攏拉攏是免不了的;不過這些可盡都是些“面子好看、裏子空虛”的招數,就算朱元璋讓他擁有面子與頭銜,為預防這天才可能“有變”,所以給予伯溫最實質的“權”與“錢”可是半點“沒變”!


政治啟動恩怨路

例如洪武元年(1368),剛當皇帝的朱元璋心情不錯,看劉基當個小太史令也想為自己的虧心事塗脂抹粉一下,就在劉基奏立「軍衛法」,初定處州(劉基的故鄉,內含有七個縣)稅糧,大家都必須根據宋代的徵收標準,每畝再加五合(容量約半升) 的時候。朱元璋見機下令獨有青田一縣在明朝永不加賦稅,要使「劉伯溫鄉里子孫,世世傳為美談也」,作為對勞苦功高的伯溫的一點心理補償。

除了「軍衛法」這等“小事”,劉基方方面面都為創建明朝、鞏固政權做出卓越的貢獻,雖然原先只為開創太平治世,訂定原則莫不基於他一片至誠的“仁政”理想,但經過時序演變以及人為敗壞,這些典制也因為無法放諸萬世皆準,所以有關劉基制典行政的得失,在歷史的長河上一直有正反聲浪。……例如他與朱元璋共同改變了唐宋以來的科舉方法,專取「四書」及《詩》、《書》、《易》、《禮》、《春秋》五經命題,多用仿宋古文的排偶文體試士;這就是當時又叫作「制義」的後代「八股文」。這一考試方法在其後一直沿用了到清末。這一大制度確實影響了後世千萬士子超過半世紀以上,它在鞏固明清兩代的封建制度、規範文化思想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爭議的還不只是這樣,老實說這位心地至誠,性格正直剛烈又嫉惡如仇的老先生,在天下太平之後,根本就不適合混跡官場,所以前半生他的仕途險峻,明朝立國後,人事糾葛也沒饒過他。

洪武元年(1368)五月,太祖到汴梁去,著令劉基與丞相李善長留守京師。偏偏這時剛好發生中書省都事李彬坐貪縱抵罪一事,李彬此人是丞相的親信,勢力很大的李善長親自為其說情,要劉基拖延處理此案。可惜這位從來不做昧心事的老夫子認為治世的原則是“德刑並用”,宋、元就是因為對待朝臣寬縱而失天下,而今大明創立“宜肅紀綱”!所以不給情面的伯溫不顧李善長的阻撓,馬上將此事通驛馳奏明太祖,……上報回覆時,當時他正在盛夏的祈雨壇上準備祈雨,想不到他一聽回覆,下得壇來馬上就將李彬“令出即斬”!從此後,李善長與劉基徹底絕交,結下了樑子。

得罪當朝宰相,這還有得完嗎?朱元璋回應天後,李善長馬上攻擊劉基在盛夏祈雨時,殺人壇壝(音同“尾”意指有矮牆圍繞的祭壇。)下,真是大不敬,以致讓先前為此事忙裡忙外、撫恤救苦的大手筆支出盡付流水,祈雨全然無驗,豈不欺君!其他怨恨劉基的人也趁此機會交相訴苦、誣告一番。當時朱元璋半推半就雖然留章未下,但是識相的伯溫也就以妻逝為由,自己告老還鄉了。

這時正當朱元璋興沖沖的營建中都鳳陽(當年為了營建中都城,全國各地調集了數十萬能工巧匠,耗時六年興建,氣勢宏偉、豪華侈麗。後世還叫它作「東方巴比倫」呢!這個中國歷代都城建築史上的傑作,後來證明只是亂花錢建了個展示用的皇城與宮殿而已,基本上沒啥政治軍事上的大用,真的是浪費公帑),又執意要明軍要出塞追殲殘元的主力將帥王保保!面對這兩項敏感又牽連廣大的的政經議題,滿朝文武都唯唯諾諾的沒人敢建言。所以劉基臨走前就直接上書唱反調說:「安徽省鳳陽縣雖然是您皇上的故鄉,但是它地屬四散之氣,非天子宜居;王保保這件事,您千萬不可輕敵。」後來果真被他說中了……不久,王保保在塞外擊敗明軍,大明定西失利,敵人更從此轉進沙漠,成為邊患。這樣的情勢可使太祖想起每逢軍事行動,預言皆神準又好用的劉基了,覺得現在劉伯溫這個人還有很多的利用價值,不能輕易對他放手;於是又親自修書一封,召他趕快回京供職。

皇帝叫他來,他能不來嗎?“一入侯門深如海”,劉基的餘生已經完全沒有退出的餘地了,於是這位六旬老人,只好又起程回到了這有如毒龍潭般的京城。
貼文者 : : 村夫

Re: 大明軍師劉伯溫 - 2007-07-09 18:40:11

後世都說這真的是「論功行賞屈劉公」,沒有人不感嘆這位天才“遇人不淑”,沒有人不為忠直的劉伯溫抱不平的!


~功成身退屈疑死~



榮辱起伏無止息

洪武元年的十一月冬天,劉基奉召還京了。當然朱元璋要對他示好,說是想起劉基勞苦功高,要他進一步兼弘文館學士,並追贈其祖、父皆受封為永嘉郡公,甚至還想進一步加他的爵祿,但剛回京體會過伴君如伴虎的劉基是說什麼也不敢接受。
轉眼到了洪武二年,發生了著名的“李善長罷相”的事件,李善長這個人外顯寬和,其實內多忮刻,對個人權勢計較的很,也跟不少人“算過帳”。當時他富貴之極,意稍驕怠,朱元璋微厭之,以事責備,便有意找其他人當丞相。朱元璋想到了李善長幾欲陷害的劉基,明裡他諮詢劉基的看法,暗裡或許想以此刺探劉基動向,要不就藉劉基之手將李善長打下。想不到這個忠直的伯溫卻毫無此意,他替善長說話,認為丞相一職由跟太祖關係匪淺的善長擔任比較能夠調和諸將。…又勸主上說,換丞相就像是更換大廈砥柱,必須是棟樑之材才行啊!
那好吧,既然伯溫不記恨,朱元璋卻不是省油的燈,他仍然將李善長罷相後又把劉基找來,再問個跟伯溫本人私交甚篤的楊憲如何呢?伯溫卻跟朱元璋說,楊憲確實有當丞相的才能,但卻無當丞相的器量,楊憲是有私心的人啊!……天啊,這話說的也太直了吧,於是太祖接著又問那汪廣洋這個人行不行?回答是不行,因為他比楊憲更小器了,又問胡惟庸?這位毫無私心的老先生完全不知隔牆有耳的道理,他直接了當的說︰這個更糟,當丞相好比當國家的駕駛,胡惟庸不但駕不好,恐怕連轅木都會被他毀掉!……這下對劉基的直言無隱只能目瞪口呆的朱元璋把話風一轉,出言邀請伯溫出馬當丞相,想不到他對他自己還是一樣毫不留情的照樣批評︰我不行!我不行!我這個人嫉惡如仇啊!
後來朱元璋根本沒有聽伯溫的建言﹙那他當初又何必三番兩次請益伯溫呢?難道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嗎?﹚這位自負自大的明太祖根本沒有為天下好好的悉心求召人材,反而將楊憲、汪廣洋、胡惟庸先後起用為相﹙後來不出劉基所料,任期期間個個都出了問題﹚。……那麼當初劉基在太祖面前所說的那一番話,不是明擺著又是一個得罪人的陷阱嗎?……胡惟庸這個人後來直接跟劉基的離奇死因有關,汪廣洋又是個小器鬼,加上“老闆”朱元璋對自己的“居心難測”,滿朝文武才華有限卻心志不一。……由此可知,劉基在明朝建國之後,必須天天周旋在這盛產“嗜血動物”的政治叢林中,這樣的生活他怎麼可能過得不壓抑呢?這也是劉基在後來的詩文中雄心不再、悲老嘆窮的真正原因。


戰兢審慎終成空

劉伯溫艱辛的使命已算達成,這位成功引創大明、擺渡奇航的一代奇人,終歸還是要走向他人生的終點了。在他未來有限的歲月中,所經歷的是怎樣的過程?……不受丞相之職的劉基,雖然在形式上是有點觸犯了“寰中士大夫不爲君用,是自外其教者”的侍君禁忌,但在隔年﹙1370年)朱元璋論功行賞時還是授他為弘文館學士,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誠意伯等一系列要職和頭銜。……其中廣為後世認知的是「誠意」伯這個名稱,因為這並不是一個官品固定名稱,也不是朱元璋心血來潮所號,關於「誠意」兩字,確是本於劉基品行。 
建朝初年,朱元璋曾經跟中書省的臣子說︰古時候臣子祝頌其君,都寓含有警戒之意,可是我看你們所進箋文,都是頌美之詞,怎麼就沒有人能夠「誠其道」呢?…犯顔直諫者太過鮮見,以至「太祖國初以來朝政有失,無人肯言」。而一向“特立獨行”的伯溫,不以利害裹足,往往爲民謀利不惜觸怒帝威,事君以誠,待民以誠,出處進退,人格人品,無一不是以誠!所以後世稱劉基為“誠意伯”聲名不墜。
不過洪武三年(1370),在朱元璋略定中原大封功臣的這場盛宴中。封公者有六人,封侯者有二十八人,封伯者有二人。其中「伯」是爵位,列於公、侯之後,此時劉基封爵得伯,名列第三十六位﹙也就是最後一位,所以說這到底是一份褒獎還是一個恥辱呢?﹚,後世都說這真的是「論功行賞屈劉公」,沒有人不感嘆這位天才“遇人不淑”,沒有人不為忠直的伯溫抱不平的!
天下綏靖,隔年正月,61歲的劉基再度告老還鄉,這次終於蒙聖上賜歸。二月歸家,遣長子劉璉進表謝恩後留京為官。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碰上朱元璋這種“猜忌之主”,劉基確實是“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因為一旦他歸老於鄉,人不在身邊反而會覺得難以掌控,朱元璋的猜忌心沒完沒了,更欲除之而後快。所以他的兒子劉璉只好留京爲官,算是“人質”;根據記載,朱元璋每年歲暮都將退休的功臣之子輪番召去京師,接見於便殿“噓寒問暖”、“燕語如家人”?!……所以說,退隱後的劉伯溫能不低調嗎?這簡直就是得時時刻刻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了。
雖然劉基在他短短兩年多還算平安的歸隱時光中,「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對小小的青田知縣還會「驚起稱民,終不復見」。韜跡若此,都沒有用;大難終究已是悄悄臨頭,未來他將進退維谷、左右為難,冤屈莫辯,有口難言,直到失去性命。……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洪武六年,從前那位被劉基說成駕車會弄壞車轅的胡惟庸上任當了左丞相﹙胡惟庸進中書省是洪武六年七月﹚,偏偏這時劉基委託他兒子劉璉上奏,奏章卻沒有事先向中書省關白。這下不得了了,肯定會被小人拿來大作文章、挾怨報復!果不其然,劉基上書是為了讓國家長治久安,主要是述說浙、閩之間有個狹長的三不管地帶,南抵福建,名叫「談洋」的,閩、浙雙邊官府都不管,以致成了販運私鹽、分贓庇盜的罪惡之藪;就上書給朝廷請為當地設立巡檢司,加以管制,使那裏的刁民不能勾結或脅迫戍邊士兵出逃反叛,以防類似方國珍之類的海盜又從這裡發跡。
朝廷將這個建議付諸實施,可以想見這批豪強奸民為此叫苦連天,「無政府狀態」的生活取消之後,談洋一地設官執法,種種不法利益也跟著驟然消失,這些民眾於是鼓譟起來演成暴動。……而這樣矛盾混亂的局面卻給了胡惟庸靈感,當時是洪武七年﹙1374年﹚,好不容易等到這個好機會的他,趕緊使刑部尚書吳雲奏表彈劾劉基,反指「談洋」一地踞山臨海,此處具有“君王之氣”,所以劉基是想要謀取該地作爲自己未來的墓地,也因為民不給予,所求不得,他才會假公濟私要朝廷在那裏設置巡檢司來爲難當地民衆,因此導致該地區形勢惡化、產生暴動,所以,這個懷有“不臣之心”的罪魁禍首就是劉基!
向來迷信的朱元璋聽後頗爲所動﹙他最忌諱的就是有人篡位﹚,慾令智昏的馬上下令奪去劉基俸祿,而伯溫對“謀反”的罪名是很了解的﹙那是殺頭滅門的大事﹚,可憐這個已經64歲的老人慌忙間必須赴京謝罪,……二、三年不見,朱元璋不置可否的神情冷淡,在伯溫滯京期間,朱元璋又全然不過問此事,這種“暴風雨前的寧靜”伯溫是見識過的,眼前情勢既不能讓他好好辯白,朝中又無人仗義為之緩頰,“舉目無親”加上他不敢離京。心神煎熬之下積憂成疾,不久便身體微恙,開始發病了。
是的,不世奇才的劉基生病了,這看在誰的眼裡,會覺得這真是一個拔掉“眼中釘”、去除心腹大患的大好機會呢?也許是胡惟庸,也許是朱元璋,總之,洪武八年正月下旬他感染了風寒,自從「談洋」一事發生之後,就一直對伯溫保持冷冰冰態度的太祖,此時卻遣胡惟庸挾太醫前來為他診視疾病,而這當時已經升任右丞相的胡惟庸不來還好,一來可把劉伯溫的命給索掉了。……因為胡惟庸給劉基吃的藥裡有文章,「飲其藥,有物積腹中如拳石。」意思是,喝了藥就覺得肚中有個拳頭般的塊狀體開始折磨著劉基,估計是遭了胡惟庸的毒手。這時伯溫又再度奏明朱元璋,但是朱元璋依舊不過問。
二月他抱病覲見太祖,這位65歲的老人已經病勢加劇了。三月,太祖得知他已不能起床,終於得旨賜歸,讓他乘坐傳送公文的公務船返回青田家鄉。﹙這陣仗是很寒酸的吧!﹚最可惡的是,朱元璋修書一封告訴這位他生命中最大的貴人,一位對他有說不盡的牽成跟提攜之恩的,甚至有實際上救命之恩的恩人說︰「君子絕交,惡言不出;忠臣去國,不潔其名。」就這樣用這種既絕情又半含威脅的信送他回去,意思是什麼呢?意思是說,真正的君子絕交的時候,是不會說對方壞話的,而一個忠心耿耿愛國的臣子,若是離開了自己的國家,也絕對不會去汙辱、批評、毀謗自己國家的名聲!
……後世觀看歷史的眼光是雪亮的,朱元璋為什麼要在當時對伯溫最後的人生講這樣的一段沒頭沒腦的話呢?而胡惟庸被利用的更是非常徹底,不但在五年後爆發了所謂「胡惟庸大獄」的事件。連他毒殺劉基的罪狀,都被朱元璋拿來翻舊帳當作是“瘋狂”大開殺戒的藉口…﹙這是後話,這裡就不表了﹚。……而劉基回到家撐了一個月就不明不白的這樣含冤死了,他死的那一天是洪武八年(1375年)夏曆四月十六日,享年六十五歲。…… 


而在真實世界中的伯溫,是一位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承擔精神為己任的,一生都以社會服務為生命志趣的“賢者”。


~時空千載話傳說~



理想人格幻“神話”

劉基走了,這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預言知未來的“神機妙算”的大明軍師,從此就將黃土一抔的永遠覆埋於青田縣的夏山之上了?……這對誰來說能夠接受?……大明的江山是他為之擘畫的,在戰爭的年代中,無數亂世的民怨是他代為撫卹的,各種典章制度是他殫精竭智創設的,……他不但是當初那位在改朝換代中引渡了亂世、安邦治國的棟樑,也是卑微的小老百姓們祈求仁政的靠山跟希望,他明明是一位精於「蔔筮之道」,事事項項皆料事如神的“神人”……為何就會這樣毫無反抗能力的不明不白的死了呢?這樣的死對在民眾心目中早就已經“出神入化”的劉基來說也未免死的太簡單了吧!……這樣的結果任誰也無法輕易接受啊!

或許是因為人們有著太多的遺憾和感傷,民間野史中的劉伯溫自此便有了千百種的面目與說法,各種傳說的內容莫不指涉劉伯溫就是製造神異的當事人;其中包括了跟姚廣孝鬥法建造北京的“八臂哪叱城”傳說﹙這故事的背景在朱元璋死了之後,燕王朱棣後來變成明成祖的時代﹚、還有伯溫保衛“燕王掃北”傳說、劉伯溫命名“鳳翅燴金豆”傳說、元末伯溫爲起義抗元而發明了“中秋月餅”傳說、還有伯溫與徐達邊塞築城的“山海關”傳說﹙那是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的事,這時劉伯溫早作古了﹚、……還有說與朱元璋遊幸江南時(什麼時候有出遊啊?)發明女子出嫁得坐花轎迎娶的“半副鑾駕”傳說,甚至是劉基去洪澤湖造堤建成“鋼堆”傳說﹙按照史實,永樂年間明朝才興工修堤,明萬曆年間洪澤湖大堤基本開成,那些工程都跟伯溫沒關係﹚、甚至於他還是無錫惠山泥人的創始祖?……還有劉伯溫建天津在“算盤城挖地取金”的傳說﹙事實上伯溫死後好幾十年,明朝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天津才正式營建設衛﹚,甚至還有傳說他跟這個在明嘉靖七年﹙西元一五二八年﹚ 才出生的的戚繼光一起在金山嶺上修長城,呼風喚雨變化天象的故事……這個這個……天啊,所有圍繞著“劉伯溫”這三個字的傳說之多,內容之“精彩”,故事之“豐富”也實在是太誇張啦!

而在真實世界中的伯溫,是一位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承擔精神為己任的,一生都以社會服務為生命志趣的“賢者”,他擁有濟世的善良與仁心、敏銳的智慧以及天賜的能力,但這一切成功的元素皆無法避免劉基的不得善終,用過後棄。……雖然在他死後幾年胡惟庸案發,明太祖當時追憶劉基,想到自己確實曾經對劉基說︰“先生是我創立江山的第一等功臣”,……也在劉基去世十多年後,親口對劉基兒子劉璟說:「伯溫他在這裏時,滿朝都是黨,只有他一個人不從。」也下詔過,令其子孫世代承襲誠意伯爵位,但是這樣反反覆覆的死後褒貶又能挽回什麼呢?多少英雄血淚、多少遺恨冤屈,徒留折戟沉沙,盡付滄桑……。


萬古雲霄一羽毛

當初劉基因通天文地理,兵法韜略而被朱元璋所見用,最後也因牽涉風水論命的“談洋地氣”無稽之譖,被小人莫須有的彈劾陷害致死,他這一生果真成也風水,敗也風水乎?此時神異的術數之學已經變成劉伯溫生命中的雙面刃……,難怪伯溫在臨死之際,會將他預先捆紮好的所有過去學習的天文秘書交給他的長子劉璉說:「這些東西你趕快呈報上去吧,千萬不要讓我們劉家後人學習啊!﹙亟上之,毋令後人習也。﹚」他最後所表達的“遺願”太過卑微,令後人思之不免心酸,想他當年平定天下後,爲明太祖出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謀略,一手督建了融匯山勢水流、攻防韜略為一體的南京城,還把這長江邊的軍事重鎮和交通要道變成中國古代軍事防御工事的一大景觀。像他這樣的天才要爲自己修個墓、動個手腳、做個機關、留個伏筆都是易如反掌的吧!可是他真正的墳地又是如何呢?

他真正的墳地沒有墳面,只有青草叢生的簡葬於青田縣的夏山之麓;病榻上他把兩個兒子呈給他預先過目的本來建有石馬、石獅、石將軍把門的伯爵墳墓圖撕個粉碎,並勸誡兒子說︰「墓字本身上草下土,只有這樣的“墓”才能承接雨露,你用條石塊石鋪了三圈怎麼生草?古人造字是大有講究的,人是不可能靠建造宏偉的墳墓就流芳百世的!否則你說張良跟諸葛武侯的墓而今又安在呢?」……

……歲月遷化,如今這「誠意伯墓」已經是當地文物保護單位下的“搖錢樹”了;墓前不但有石碑一方,刻有“明敕開國太師劉文成公墓”字樣,週遭山勢更有“九龍搶珠”的俗名,墓前有田形似墨硯或似龍珠的土丘,左方則有形似筆架的一品字山丘等等;換言之,這些風水地理的名堂在導遊的口中說的頭頭是道的,週邊附會上去的景點也不少,加上前幾年當地瑞安、泰順、青田三縣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把伯溫原屬青田縣的故里南田鎮劃歸為文成縣。結果現在變成青田縣和文成縣的劉基故里之爭不斷延燒,二地鄉紳競相爭辯劉伯溫“戶籍”歸屬,而遇到伯溫的每年誕辰紀念日,這兩地也一定都要為這位具有“觀光大使”一般吸金身分的古人舉辦特別又隆重的“生日慶典”,以廣招徠客。
啊…,劉基累世的盛名已然成為現世裡一張萬用的,被鄉縣地方用來發展經濟的“文化名片”了,而他的“誠意伯”人格典範終只是一種“典範”而已,面對零零總總這樣雙胞故里之爭……穿越時空數百年,我們撫今追昔,豈能不勝唏噓!


劉伯溫身為中國三大民間預言之一的《燒餅歌》的作者,他真正的能耐在於將天宇對人間千百年間的定數都一一掐指算了出來,並且給後代留下了幾篇準確得令人難以置信、但又不算直言洩露天機的驚世之作。



宿命天機存預言

人生如夢,夢裡身是客的凡人莫不依循著命運,無能抵抗的走著他自身生生世世的恩怨路,而在這之上能跳脫肉眼凡胎,在千百年前就綜觀出未來宿命與將來天機的預言者,還是得經過歷史江河嚴苛的選篩,才能讓後世明白跟體會到這當初留下的預言究竟價值何在?而劉伯溫就是這歷史長河中一個永恆的神奇名稱,一個與世推移之後更顯光亮與價值的人物!這是因為太多的歷史事件已經證明,他爲後世留下了既珍貴又正確的許多預言。
《明史》中的伯溫一點也不神奇,稗官野史中的伯溫又太過誇異,而身為中國三大民間預言之一的《燒餅歌》的作者,他真正的能耐在於將天宇對人間千百年間的定數都一一掐指算了出來,並且給後代留下了幾篇準確得令人難以置信、但又不算直言洩露天機的驚世之作。
先簡單說《燒餅歌》,此歌現在仍然刻在青田縣的劉家祠堂牆上,也是劉基他流傳中外最廣的一篇預言,如此命名是因為在劉基應答朱元璋詢問大明江山定數之時,正值太祖吃燒餅,所以稱之為《燒餅歌》。它的內容包括了整個明朝的氣數、大明中後期的衰亂變遷、清軍入關、漢人剃髮、康熙乾隆治世到滿清末朝細節,及至中國近代政局事事項項都有著墨﹙上述部分也已全部應驗﹚,最後甚至還提及人間如何會有「萬祖下界,千佛臨凡」的盛況,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閱。
伯溫第二有名的預言應該是《金陵塔碑文》了,這個金陵塔建在南京城郊,是伯溫當年親身督建南京城的時候,在建塔之時即事先預埋的石碑。一直到民國期間被拆除時,這一石碑也在地底默默橫躺了六百年後出土……文中第一句就告訴後人,這南京的金陵塔是劉基建的,介石拆的﹙介石是指蔣介石,每個字都寫的非常明白﹚,文中預言了從中華民國開始一直到更遠的未來中土此處的的許多大事,甚至還預見了近代的中國2003年﹙羊年﹚的那一場薩斯病﹙SARS﹚,伯溫爲何要心繫六百年後的春秋?他用這種不到時機是不會真相大白的刻意手段,半世紀前就先預留好石碑的方式來示警人們什麼呢?莫不是天宇對人類有大安排?!
再來更應該是天意了,在20多年前的一場地震中,陝西太白山被震出的一塊劉伯溫碑記,一樣是時間到了,地底的碑文該面世了﹙…難道這地震也在劉伯溫的計算之中嗎?真是令人匪夷所思…﹚,這一塊碑文的預言內容比諸《金陵塔碑文》更新,預言的時間還要更超前,裡面所說的預言內容至今尚未發生,但是通篇《陝西太白山劉伯溫碑記》都在講幾乎要滅絕人類的“十愁”和“瘟疫何時現”,令人憂心的是最後一愁︰“難過豬鼠年”,如此說來那伯溫描寫恐怖的大難豈不是已經近在人類眼前?
這歷經歷史大浪六百年,方才愈見神奇的劉伯溫難道只是送幾個碑文前來爲人類示警的嗎?他對現代人類的生路沒有指引嗎?……反觀目前科學天文的觀測,證明這十幾年來的宇宙天象變化勝過千年、百年的變異,所有人間繁華脆弱的就如一夢消殞,……天機雖然不可直洩,但是劉伯溫在他旋轉形式的回文嵌頭詩《百字碑》裡面,其實已經把要修煉真理大道﹙他有講了其中辨認的一些特徵﹚的謎底揭示給了人類。在此借用伯溫在《燒餅歌》最末兩句話爲此文段作結︰千言萬語知虛實,留與蒼生作證盟!
貼文者 : : 村夫

Re: 大明軍師劉伯溫 - 2007-07-09 18:48:50

《燒餅歌》《金陵塔碑文》
http://destiny.xfiles.to/ubbthreads/showflat.php/Cat/0/Number/1882483/an/0/page/0#Post1882483
貼文者 : : 村夫

楊救貧傳奇 - 2007-07-10 11:08:22

楊救貧傳奇


管讓礽 著
================================================================================


出生竇州江西人

會章貢兩水於贛州城下的滔涓贛江,奔騰咆哮地穿過礁 石滿布的十八灘,曲折西北,經萬安出灘折而東流。至吉 安,江面較上游開闊,水勢完全平緩下來。從這裹往下,船家不但有了安全感,有時還可任船橫直,隨流而漂,船工則分坐船頭或艄板,閒聊著“闖十八灘,過鬼門關”的險事,講廬陵吉水過去聽來的故事。只在遇上逆風時要搖櫓催船而已。
廬陵郡包括現在的吉水、吉安等縣市,東漢興平元年(西元一九四)置郡,治所在廬陵縣。西晉太康徙石陽,隋開皇改置吉州,並改石陽為廬陵縣。廬陵、吉水分處贛江兩岸,在贛州至南昌的中部。這裹山明水秀,地靈人傑,唐、宋數代名臣不少,既出過狀元,更出了許多進士。鮮為人知的是,一代風水名流楊筠松的祖籍就在這裹
據史料記載:楊筠松,竇州人。唐代的竇州即今廣東信宜縣等地,怎麽又說他的祖籍在江西的廬陵呢?這事就得從頭說起。
廬陵有個地名叫“灣裏”的村子。村裹雜居著幾十戶人家,多數姓楊。他們半農半漁維持生計。秋冬季節,河裹的野鴨成群結隊,肥得出奇。村民置條小船,船上放把大銃,人則伏在艙內,小船隨流而下,接近鴨群時一銃打過去,少則二三隻,多達七八隻。獵獲的野鴨既自食又可賣錢。因此,多數人的生活都較豐裕。
這灣裹村有戶人家,男的姓楊,女的姓何名叫荷花,夫妻倆日出而作,日沒而息,口子滿過得去。可是,年紀都已二十大幾了卻還未得兒女。這年,男人突得一病,久治不愈。治病花掉了少有的積蓄,弄得家庭拮据,繼之雪上加霜,男人死去。殮葬之後,荷花孤苦伶丁,生活就更加困難了。
此時,荷花已有身孕。丈夫死了無依無靠,終日愁眉不展。鄰居很同情她的處境,有主動周濟她的,有說她年輕漂亮,勸她改嫁的,也有叫她“招郎”的。她心亂如麻,是留是嫁,一時拿不定主意。
事有湊巧。就在荷花進退兩難的時候,廣東有個販賣金銀珠寶的商人來到了廬陵。此人姓楊名粲都,三十左右年紀。過去他隨父經商,妻子在生了第二個孩子後不幸去世。現在父親年老體弱不想出外經商,粲都便獨自一人出外闖蕩。他來到江西廬陵地方走村串戶,一邊收買珠寶古玩,一邊叫賣金銀飾品。在當時,“男女授受不親”,非親非故,女人是不與男子接近交談的。因粲都賣的是金銀飾品,到了
灣裏卻引攏一群婦女。她們有揀看耳環戒指的,有要貿銀鐲金釵的,也有跟粲都扯起閒話的。閒扯間,有人問起粲都家住那裹,家中都有些什麽人?粲都據實回答。
人群中有個四十多歲的婦女,因為她是陳坑地方嫁到這裹的,人家都稱她陳坑嫂。後來去了“坑”字,叫陳嫂。叫來叫去竟成了她的名字,年紀比她大的也叫她陳嫂。她跟荷花要好,很同情荷花的困難處境,平時想幫幫荷花,但覺力不從心,難以做到。現在聽得粲都自言妻子已歿,想起她們一個喪妻,一個亡夫,年齡相差無幾,覺得兩人很相般配,又關心起荷花來。於是,她壯著膽子,既當玩笑又是認真地問粲都:“楊先生,你沒了婦娘,怎麽不再討一個呀?”
“我婦娘死去不很久,一時也沒見著合適女人。以後有合適的,娶總還要娶吧!”粲都不經意地回答。
陳嫂接著又說:“合適的?我來幫你找一個,包你合適!不過,怕你眼界高,不要。”
“你幫我找?”粲都笑笑,沒把它當真。
也許他們真的有緣吧!就在陳嫂跟粲都說話時,荷花恰巧路過這裹。“荷花、荷花!”,陳嫂見了,一邊喊,一邊拿著枚戒指走到她而前,說:荷花!你看看這戒指好不好,是真金還是銅的!……
粲都見她拿著戒指走了,便跟了過去。說:“好的,還會騙你……。”
荷花拿著戒指略略一看,便說:“陳嫂哇好就好,不好就不好,我摸都役摸過金子,那裏識貨?”她邊說邊把戒指交給陳嫂。一抬頭,與粲都相對而視,她刷地一陣臉紅,迅即離去。
荷花走後,陳嫂把戒指交還粲都。側轉身,用手朝荷花的後影指指,對粲都道:“她叫荷花,人品好,正派,操持家務麻利,待人和氣,只是……。”
柴都見她欲說不說,問:“只是什麼?”
陳嫂說到嘴邊的話突又頓住,是怕“克夫”的話說了出來會使粲都對荷花產生嫌忌。見粲都迫問,只好直說:“只是這女人有些命苦。前些時候,丈夫得病醫了不少錢,掏空家底不說,命又沒保住。現在孤零零一個女人,生活沒依靠,唉!叫她怎麽過日子呀!”
粲都聽陳嫂這樣一講,也有些同情,說:“一個女人年輕輕沒人照顧是蠻難生活。”說到這裹,陳嫂靠近一些,小聲道:“楊先生,實在對你講,剛才我說幫你找一個,說的就是她。我看,你們蠻登對喲,這婦娘好,難挑呀!”
粲都覺得陳嫂是一片好心。其實,自與荷花一見,不說 “鍾情”吧,對她的姿色、輕聲細語等舉動,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不過經陳嫂一再誇她,更是心有所動。於是說:“陳嫂,我知道你是為她好,也相信你說的是實情。你提到娶她的事嘛?我想這不容易。婚姻大事要兩廂情願。我是外鄉人,千里迢迢來到這裹,即使我想娶她,她也不會同意,她對我一無所知呀!她要嫁也不會嫁我這樣遠的外地人,你說是嗎?”
陳嫂見他的話裹沒有一句表示自己不同意的,只是說可能荷花不會同意。便說:“她同不同意不知道,如果你認為合適,我去問問她,我猜她會同意。”末了又說:“她不同意也不要緊,又不損失什麽,是嗎?”
粲都點了點頭。
陳嫂隨即去找荷花。剛走不遠,粲都見天色不早了,想找個住處,又把她叫住,問近處有沒有客店。陳嫂轉回來,似有抱歉地說:“是呀!我倒忘了問你。附近地方,專門的客店是沒有。不過,楊老五家的住房較寬,偶有過往客人都到他家去借住。他離此不遠,我帶你去。”
陳嫂帶粲都找住處耽誤好久,也就沒有去找荷花了。
晚上,陳嫂吃了晚飯,料理完家務便去找荷花。在院子的門縫裹一瞧,見屋裹有亮光,知道她還沒睡,叫開門,跟荷花一同走進屋裹坐下。剛坐定,荷花便問:“嫂子,你晚上很少來我家玩,今夜有什俚事吧?”
“有啊!好事。你猜猜看”。
“好事?”荷花摸不著頭腦,搖搖頭說“不知道。好事,我想都不敢想,那還猜得著?”
“只有我知道,你自然難猜,我還是直說了吧!”
荷花點點頭:“唔!嫂子請說!”
陳嫂道:“荷花,自你男人去了以後,大家都知道你的難處。一個女人毛依毛靠的怎麽過?過去你也向我露過,說不得已時就找個男人。不是你說過這話,我還不便問你哩!依我看,白天那個廣東賣戒指的還不錯,不知……。”
荷花一聽到提起丈夫的事,眼淚霍地流了出來。哽咽著說:“怪—我—命苦……。”
陳嫂安慰她:別難過,那是沒有辦法的事,天底下年少喪夫的不止你一個。遇上了,傷心也沒用,倒是想想以後的事要緊。
荷花一聲長歎,“唉!以後......”
兩人靜靜地坐了一會。陳嫂見她拭乾眼淚,逐漸平靜了才又說:你有什麽想法對我說說好嗎?
荷花道:嫂子,難為你一片好心。可是,你說的那個廣 東人,不知道他家有沒有女人。要真是婦娘死了,要娶恐怕也不會在這麽遠的地方娶。我們對他家的情況一點都不曉得,他對我也不瞭解。我是怕他說妻子死了會不會是……。
“聽話聽聲,鑼鼓聽音”。陳嫂是個聰明人,她知道荷花這樣說,主要是怕受騙。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她對 那個廣東人人面都不知道,自然不知道他心地如何,難怪有顧慮了。陳嫂揣度:荷花除了懷疑他是否死了妻子外,還有其他疑慮。如不知道他的家庭情況,心地是否善良等等。於是,根據自己的猜測談了自己的看法,說:“他家裹是否還有妻子我也不知實在,他自己說是妻子不久前亡故,這是人家問他家裹多有什麽人他才說的,不是他自己先說起來的。我想,他不會說這樣的謊;再說,生意人做生意多半嘲嘲騙騙,我看他做買賣,一是一,二是二,你買也好,不買也好,看得出像個老實人。你們結合的事,是我叫你看過戒指後對他提的。開始他並不在意,也說怕你不會同意,後來我說問問你,他就點了頭。”
說到這裹,荷花有些驚愕,插嘴問:難道嫂子問過他,他說了同意?
“唔!問過。他沒說同意。不過,點頭不就是同意嗎!問了他,他又說不同意,我還來問你?”陳嫂邊講邊察顏觀色。見她坐著默不作聲,臉上卻隱含笑意,便又縱也幾句:“荷花,嫁人是難。我看楊先生挺不錯。論人品,你見過一面,有幾個比得上的?論年紀,只大你幾歲。俗話說:男人三十一朵花,女到三十老巴巴。嫁男人總要比自己大幾歲更好;論家境,不說也知道,做珠寶生意的人家裹還會很窮麽?就憑他敢一個人出外走州達府,也知道是個有本事的人,你說呢?”
荷花陷人沉思。她在考慮陳嫂說的每一句話。過了一會才說:"嫂子說的也是。"
“哪你的意思怎樣呢?”
“你說呢?”
陳嫂見她還猶豫不決,有些不耐煩起來。問:“你到底同意不同意?自己的事自己打主意,不同意就說不同意。要是同意的話,我再問問他。”荷花終於點點頭,說:“也好。”
次日一早,陳嫂估計大家都已起床,她恐怕楊先生離去,便早早去楊老五家找他。楊老五見她這麽早來,問她何事。陳嫂說找楊先生。問她是否要買首飾?她說不是。老五覺得詫異,心想:你一個女人找個外來男人,不買束西還有何事?於是說起玩笑話來:知道了,你找男人談“私”事。
“老不死”,陳嫂罵了一句,隨又嘴巴貼近老五的耳朵小聲說:問問他跟荷花談婚的事。
楊老五:噢!原來這樣呀?難怪昨日吃過晚飯他拐著彎兒打探荷花和她家裹的情況。
粲都在房裹聽到有人在廳子上說話,好像是陳嫂的聲音,走出來一看,見果然是她,便走近問:“陳嫂皆早畦!”
陳嫂用手拍拍桌邊的長板凳,請粲都坐下說話。
“楊先生,昨日跟你說荷花的事,你的意思••••••”
“噢,你問了荷花?”粲都沒直接答復,反問了一句。
“問了”。
“她怎麼說的?”
“看樣子是同意。不過也說要問你。你是生意人,我怕你耽擱不得,所以早點來問你一聲。”
粲都聽陳嫂這樣說,知道只要自己同意,荷花也同意。 但還有顧慮。於是說:“這樣的事不要“看樣子”,要問實荷花。另外,還不知道她的親人會不會阻攔呢?
陳嫂看出粲都雖然役有明說,心裹是同意的,便告訴:我問過荷花兩次,問不問都可以。本來,這樣的事是要經過親房人等,不過,她沒有很親的人,只有房親。平時談起荷花的事,房下人都說荷花或留或嫁由她自己,斷乎不會有人阻攔。
粲都不以為然。說:“話雖如此,我意還應跟她親一點的人商量。如果有個房下親一點的人出來主事就更好……。”說到這裹,他看看陳嫂,心想:你一個女人作得了主?她的親人都不知道,以後說我拐騙婦女不就麻煩了?心裹是這麽想的,但不便說給陳嫂聽。
陳嫂點點頭,認為他說的有理,想得周到。便對粲都說:“這樣吧!我去問問他房叔,如果他同意,就叫他明天上午把荷花親一點的人叫攏來商量,說就說個定當。”
“也好”粲都表示同意。
像布機上的梭子一樣,陳嫂跑來走去。在找到荷花的房叔楊金苟,向他說明情況,徵得他同意後又跑去找荷花,她 要把兩人的意見告訴荷花,看看荷花是否打定了主意,免得臨時變掛,弄出尷尬事來。
楊金苟是荷花稍親的人,人雖老實巴交,但他是房中長輩,他表示同意的話就等於事情辦成了八成。幸好,陳嫂一提出此事他即表示同意,且立即去告訴有關房親,這家那家地走,也忙個半天沒停。
晚上,金苟把荷花叫到自己家中,問起他倆的婚事,見荷花是自願的,沒說多少話便談了一些荷花家裹的東西如何處理等事,一一安排妥當,很晚才睡。
第二天上午,約請的人來到金苟家。粲都自然在場,荷花則躲在叔母房間裹。因時間匆促,沒什準備,只是金苟濾了幾壺水酒,端出幾盤現成果子,大家圍坐在兩張方桌邊商議。因為此事大家都有意要辦成,不用講很多彩禮,婚事很快便談妥了,並按當地習俗寫了“議字”。
此次談婚粲都沒什花費,對大家勞神誤時,他甚不過意,後來悄悄問金苟:“你們江西辦這樣的事有什麽規矩?”金苟告訴:“做媒的給些煤人錢;寫字的要個紅包;在“議字”上打了押的也每人要個紅包,這叫花押錢。”粲都向金苟要了一張紅紙,掏出幾兩碎銀包好,一人一包。大家在接受紅包時都說了幾句吉利話。然後散去。
次日,陳嫂陪著粲都到荷花家。粲都說:“嫂子,感謝你!沒有你這熱心人,我們兩人走不攏一起。”陳嫂說:“還不是你們有緣!有緣千里才相會嘛。”三人聊了一會,陳嫂托言有事離去。
陳嫂走後,粲都打開包袱取出兩枚金戒指和一隻收購來的玉鐲給荷花。荷花看看,微笑著慢慢戴上。問:“什麽時候動身回廣東?”粲都答道:“來一趟不容易,還有些貨沒賣完,我去打個圈,十來八天也不一定,賣完貨就回來。家裹要辦的事你料理一下,等我回來就走吧!”
粲都把飾品賣完回到灣裹。夫妻商量,由荷花把她房叔喊來,粲都交給幾兩銀子,請他安排代買魚肉,辦幾桌酒席謝鄉親。金苟按囑辦理,眾皆歡喜。 到動身這日,荷花早早起來做飯,吃了早飯天剛黎明,夫妻勿匆上路。
當時,女人都要纏足。荷花也纏過,只因常要做工,時纏時放。未成“三寸金蓮”,步行一天尚可走得幾十裏路程,看看離家幾裏了,她脫下舊鞋換穿了一雙新鞋。粲都見她把舊鞋遺棄路邊,穿了新鞋走路甚為不解,心想:穿著舊鞋走路不更舒服麽?走出幾步又回頭看看,問:“娘子,那鞋不要了?”荷花不答,只是搖搖頭。問她為什麽?她說:“一雙舊鞋……。”
原來,江西許多地方的習俗,婦女二嫁時不能坐轎,即是坐轎的也要走到半路才能上轎,在路上都要脫去舊鞋換穿新鞋,意為“去舊迎新,告別過去”。而那雙丟棄路邊的鞋即使再好也沒人去撿。
從廬陵到竇州相距一千多裏,光是步行,另說一個從未出過遠門的女人,就是身強力壯的男子漢也是有困難的。他倆儘管越走越慢,走走停停,走了幾日,荷花再也走不動了,粲都亦覺很累。無奈,只好尋覓一條小船,搭船順流而下。
然而,乘船要走些彎路,且不能直達竇州,船到終點又得上岸步行。走不動時,只好雇乘轎子,荷花坐轎,粲都隨轎步行。就這樣,他們或步行,或乘船,或坐轎,歷時月餘才到竇州老家——鎮隆。
粲都的家人見他帶著個女人回來都有些驚奇。粲都見到父母問聲阿爸!阿媽!遂拉著荷花走進自己睡房。待放下行包,安頓荷花休息後才又出見父母,向他(她)們說明廬陵娶妻的經過。父母聽了顯得高興。此後,一家人和睦相處。荷花雖然生活一時不習慣,心裹亦覺愉快。
轉瞬三個多月過去。在過了中秋節的第二天中午,荷花生下一男孩,胖乎乎的,一出生便舞手蹬足,顯得活潑可愛,荷花心裹甜滋滋的。她謹記著這個日子和時刻:唐武宗辛酉年八月十六日午時。
粲都見妻子生了小孩需要照料,父母又已年老,一度不外出經商。滿月後,孩子取了個乳名叫“益仔”,他就是後來的一代風水宗師一楊筠松。


村夫大大,您似乎習慣一文多貼,劉伯溫您時事命理版也有貼,而楊救貧,雖然是大師,但是應該是風水界的,本站已有專區討論風水,是否請您分別一下性質,選擇合適的版來貼文呢?

版工 陳男 拜託
貼文者 : : 村夫

Re: 楊救貧傳奇 - 2007-07-10 12:54:45

回應:


村夫大大,您似乎習慣一文多貼,劉伯溫您時事命理版也有貼,而楊救貧,雖然是大師,但是應該是風水界的,本站已有專區討論風水,是否請您分別一下性質,選擇合適的版來貼文呢?

版工 陳男 拜託





能否請 陳男 大大將此貼移往風水板或適合的板區,讓愚夫完成續貼。

感謝 陳男 大大



濱海村夫
馬蓋仙
貼文者 : : 陳男網事

Re: 楊救貧傳奇 - 2007-07-11 00:40:29

村夫大大,很抱歉耶,我不知道有沒有這種功能,還是勞煩您另外再貼一篇吧。
歡迎您分享好東西。

版工 陳男 謹啟
貼文者 : : 村夫

Re: 楊救貧傳奇 - 2007-07-11 14:22:34

陳男 大大您好:

愚夫就將"楊救貧傳奇"及後續故事情節貼於風水板,此篇就勞煩您是否能移除。

謝謝 陳男 大大




濱海村夫
馬蓋仙